第9課改革開放課程標准
1. 新中國真的發生了八次課程改革嗎
2001年6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出台,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被稱為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次課程改革自從實施以來,歷經十載有餘,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議。今天,重新討論它,是為了澄清「課程改革」的本體認識問題。
一、「課程改革」:系統的、多層次課程文化實踐
談到「課程改革」,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是在「課程」一詞上,這是我國新課程改革賦予它的文化內涵。關於「課程」的定義,學術界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共享的內涵。但可以肯定一點,「課程」是一個可以具體指稱的實在。同樣,對於「改革」,人們也有各自不同的認識。查閱《說文解字》可以知道,「改,更也,從攴、己。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說明「改、革」是同義復詞,詞典上對其解釋為「把事物中舊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適應情況的」。這個意思,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除舊布新」。因為課程改革的行為發生在學校領域,所以可以認為,「課程」主要指發生在學校場域的一切教育經驗,包括顯性的教學科目及圍繞著這些科目所展開的各種教育活動。有學者認識到「『課程』和『學科』、『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相形之下,課程一詞,則嫌籠統。」正因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界多數教育工作者認同課程是教學的一部分。「第一,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第二,『課程』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兩種稱謂,可以並行不悖,互相補充,結合起來。」在某種程度上,人們思想中的「課程改革」其實就是「教學科目的改革」。
但是,就我國近十年來的新課程改革而言,每每見諸報端的「課程改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參照各方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新課程改革不是對課程內容的簡單調整,不是新舊教材的替換,而是一次旨在以課程為核心的波及整個教育領域的系統改革,是一場課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觀念與價值的轉變,涉及課程的理念、目標、結構、管理、方法與評價等方面。《簡明國際教育網路全書•課程》指出,課程改革是形容具體變革的一個概念,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程度很深的課程變革,涉及學校體制變化和課程的全面修正,它的基礎是價值觀念的重大變化和方向調整,而且常常在政治制度方面展開。那麼,課程改革應該「變革」哪些方面呢?肯尼迪堅持認為,「課程改革是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限制之下,的的確確關於教什麼和組織的變革」,這是變革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格拉索恩和傑拉爾則認為,課程改革不單單涉及內容和組織,還主要指向學生和教師。哈格里夫斯進一步指出,課程改革與社會變革相互關聯。改變課程,意味著朝向教育理想奔走,同時要改變支持課程的社會條件和文化脈絡。
既然課程意味著一種理想教育的藍圖,那麼,學校課程就絕對不是教學內容或科目這么簡單。課程改革也絕對不能只關注「教什麼」,更要關注「怎麼教」、支持這些課程活動的文化系統及其指向的經驗結果。「學校課程的宗旨在於促使我們關切自己與他人,幫助我們在公共領域成為致力於建設民主社會的公民,在私人領域成為對他人負責的個體,運用智力、敏感與勇氣去思考和行動。」「課程不再是一個事物,也不僅是一個過程。它成為一個動詞,一種行動,一種社會實踐,一種私人的意義,一種公共的希望。課程不只是我們勞作的場所,也是我們勞作的成果,在轉變我們的同時也轉變自身。」對於學校教育而言,課程變革是教育自身的應有之意,因為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有學者從文化哲學、文化社會學、政治文化學等角度出發,把課程改革看做一種價值負載的活動,一種制度安排的活動,一種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互動,是不同的主體通過行使文化資源配置權力來促進課程、社會和人的協調發展的文化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本質是學校文化的重建,包括「學校課程體現出來的制度文化,以及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環境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學校獨特的文化」。
改革的本質是革故鼎新。課程改革就是將課程中陳舊的不合理的部分改變為新的能適應社會、文化、兒童以及教育客觀情況的特殊過程,旨在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趨向合理完善。課程改革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大背景下進行的,社會的整體變革是學校課程改革的觸發器。社會的整體變革需要教育變革,教育變革可能引發其下位概念的課程進行改革。課程改革的內容應該包括「價值觀念、內容、方法、方式和評價等方面,這些方面直接涉及學生培養質量問題,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和核心問題」。
一言以蔽之,課程改革不只是教學內容或教學科目的變革,其本質是學校自身的文化重建,是因深刻的文化矛盾和沖突引起的課程文化的變革。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在理念、內容、方法、管理、方式和評價等方面進行除舊布新,以關切人的現實世界和更加美好的未來。課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是「改革」。因而對於「課程改革」是不是正在發生的理解,有兩點必須抓住:
第一,進行改革的是不是「課程」,有沒有確立新的課程願景,有沒有形成新的課程目標,有沒有頒發新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有沒有開發出承載新的價值取向的課程資源;第二,是不是「除舊布新」的「改革」,有沒有基於課程願景和課程標準的實施行為,是不是產生教育文化意義上的變化。
Goodlad將課程分為五個不同層次:理想課程、文件課程、理解課程、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這一概念的意義在於:一是課程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的存在;二是課程是民主的、開放的;三是課程主體是多元的,課程層次概念內在地關涉了不同的課程主體(見表1);四是表明了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教師是課程改革的關鍵人物;五是這是一種大課程觀,明確地表明了課程與教學的關系。如果只有某一層次的改動,只是停留在理想或文件層面的變化,沒有進入教育實踐並具體指向學生經驗課程的變革,沒有真正轉化為教師理解的課程、運作的課程並最終成為影響學生生命的經驗課程,這並不能稱之為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課程改革」。課程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發展的經驗發展過程,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學校層面的課程改革,都是一個多層次相互關聯的、相互整合的文本與實踐的文化重建過程。我們可以列出課程與課程改革之間的對應關系。(見表2)
課程層次和不同的課程主體
課程與課程改革的對應關系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改革只是部分課程層次的調整,不能算作完整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判斷是否是「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課程改革」,應該關注「文本」與「實踐」兩個大層次上的共同調整。基於此,我們將從這兩個層次對所謂的「八次」課程改革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見表3)
課程變革的層次
註:表中每一個數字代表一種課程層次的調整。如:1、2、3、4、5分別代表理想課程等某一課程層次的調整,6、7、8、9、10、11等分別代表某兩或三個層次的課程調整,13代表課程文本與實踐層面的整體變革。
二、對「八次課程改革」的簡單梳理
一般認為,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經歷了八次改革。對於這所謂的八次課程改革,到底依循的是什麼樣的判斷標准?提出了什麼樣的課程價值觀?究竟實施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應分析的需要,筆者在此僅作簡要的梳理。
「第一次課程改革」於1949年啟動,1952年結束。1949年12月23日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對舊教育實行「堅決改造,逐步實現」的方針,指出要「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經驗,藉助蘇聯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這次「課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國中小學的課程體系、制度和傳統,內容包括:(1)規定了中小學的課程門類,統一了課程安排和課時安排,優化了中小學課程的比例結構和銜接;(2)頒布了不少學科的新教學大綱;(3)教材改革。新中國成立之初主要採用舊教材,後來才過渡到修改舊教材再到編寫新的教材。1951年7月,中央教育部決定從秋季起選用第一套通用教材(即劉松濤等編寫的老解放區小學算術課本和俞子夷編寫的另一套小學算術課本),從1951年秋季起,中小學才開始增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小學各科課程標准(草案)》和《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為具體依據,新編和修訂的十二年制中小學教科書。195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從1951年開始編寫的11本中學新教材;同年,中學數學大部分採用東北區編譯的蘇聯數學課本。為實行五年一貫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編寫出版了小學語文和算術課本。1952年最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學暫行規程》和《中學暫行規程》,這是第一個全面規范中小學課程的政府文件,明確了中小學學校教育宗旨,初步奠定了新中國中小學學校教育體系。
1953年,黨中央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同年11月26日,政務院作出《關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1954年4月,政務院發布《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標志著「第二次課程改革」啟動。這次「課程改革」主要是師法蘇聯,服務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1953—1957年,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計劃每年都有調整,課程設置變動頻繁。
1956年,教育部頒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各學科專家編輯出版了第二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各科教材。但是,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為以蘇聯教材為藍本,內容偏深過難,被教育部要求精簡。
1958—1965年的「第三次課程改革」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1958—1960年的「大躍進」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據此,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革命」,在基礎教育課程領域進行如下改革:下放課程管理權力;縮短學制,自編教材,自請教師;組織參加生產勞動,建設生產勞動課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對教師的思想改造。後一階段是1961—1965年的課程調整時期。在1961年召開的中共八屆九中全會上,黨中央確立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以糾正「教育革命」中出現的問題,並對基礎教育課程作如下調整。(1)統一管理基礎教育課程。1963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對中小學課程實施統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國定製」與「審定製」相結合的教科書制度。(2)制訂新教學計劃。1963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中小學新教學計劃(草案)》,確立了「語、數」為小學核心課程,「語、數、外」為中學核心課程。(3)制訂新教學大綱,編寫新教材。1963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重新確立了各學科的性質、任務和基本的教學內容,強調「雙基」的掌握和訓練。1961年秋季,新編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在全國十年制的學校試用,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從1962年夏季開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又著手編寫十二年制的中小學教材,這即是全國通用的第四套教材,到1963年秋季,這套教材的第一冊開始在全日制中小學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課程改革」即「文化大革命」十年時期的「教育革命」。這一時期,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和制度被當做修正主義加以批判和廢除。原有的中小學教材被視為資產階級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產物而加以全盤否定,要求精簡課程,建立「革命化」課程,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再受重視。課程實施「政治化」、「實踐化」,採取「開門教學」,實行「開門考試」。學校教育受到嚴重影響,沒有正常化的教學過程。
「第五次課程改革」是1977年到1980年這段時間。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開始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1)統一了學制,統一規定全日制中小學學制十年,小學五年,中學五年。(2)恢復了「文革」前實施的分科課程模式和開設的主要課程,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3)1977年開始恢復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工作,集中編寫第五套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於1978年秋在全國使用。這些舉措為後期課程改革奠定了基礎。
到1981年,經過了兩年課程領域的撥亂反正,課程發展趨向正常化。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明確將教育列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重點,我國進入了全面開創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新的形勢要求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即「第六次課程改革」。第六次課程改革的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課程設置上,頒布了《全日制五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並修訂頒布了五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頒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調整了課程和課時;小學設置彈性學制。(2)制定了一些課程的教學大綱,如思想品德、音樂。(3)根據新教學計劃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了第六套全國通用教材。這一時期,課程領域開始系統介紹國外的課程理論的研究,借鑒國外課程改革的經驗,並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課程改革」經驗進行認真總結。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宣告了「第六次課程改革」結束,「第七次課程改革」啟動。《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三個面向」的教育目標,以「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根本出發點,從根本體制入手改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1986年4月《義務教育法》頒布,進入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具體說來,這一時期,首先,改革了課程計劃。1992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首次將「教學計劃」更名為「課程計劃」,此課程計劃將課程表分為「六三制」和「五四制」兩種,把全部課程分為學科類和活動類兩大類,基礎教育課程開始改變「小學—中學」的傳統分段設計,而代之以「義務教育—高中」兩階段統一設計。其次,優化了課程結構。各地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需要設置地方課程,改變了我國國家課程一統天下的課程結構。在中小學的課程設置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如小學開設綜合課,初中開設選修課,活動也正式納入初中的教學計劃。另外,更新了課程內容,降低了難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負責全新編寫和修訂的第七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於1988年秋開始使用。
由於這一時期的改革,課程價值觀念還是社會政治本位的,仍存在課程體系缺乏統整,課程門類過多,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繁、難、偏、舊」,課程評價改革滯後,課程目標不夠完善等諸方面的問題。於是,從1996年開始,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開始組織在全國各地中小學進行調研,從而引發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人們稱之為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三、真正意義上的「五次」課程改革
筆者在審視這「八次」課程改革過程中發現,每一次「課程改革」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不一樣的。如果對此不加澄清,必然不利於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貫徹實施。「八次課程改革」的提法,主要是以「是否出現新的教育文件或教材」為依據。每一次新的《教學大綱》或《標准》的公布以及新編寫的中小學教材的使用,可以認為是「新的課程文本」,但並不一定是完整意義上的「改革」。所以,「八次課程改革」的說法是簡單化的說法。只能說其中公布了八次課程標准(教學大綱),編寫過八次新的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但並不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因此,既需要關注「課程」的革新,又需要區分哪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
依據上面的梳理,筆者建構了課程改革的判斷標志。一是文本層面的有無除舊布新:有無頒布「新的」「大綱(標准)」;二是實踐層面有無除舊布新:新的課程有無進入實踐並對學生、教師和學校文化產生影響。據此認為只有1952年、1963年、1978年、1992年、2001年等為起點的五次改革可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見表4)
五次課改的基本情況
第一次課程改革,以1952年頒布《中小學暫行規程》到1956年的頒發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和編寫全國通用教材為標志。新中國剛剛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教育基本沿襲舊制,全國各地的課程設置、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不盡一致,因此需要盡快恢復和整頓,設置符合新中國特色的中小學課程。1950年8月,教育部頒發了《小學各科課程暫行標准(草案)》和《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雖然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學計劃,但目的旨在「規定統一的標准」,沒有實在的課程改革意義。直到1952年,新的《中小學暫行規程》頒布,借鑒老解放區和蘇聯的課程,才建立了一套新的課程體系,初步奠定了新中國中小學學校教育體系。教育部參考蘇聯教科書,以蘇聯教科書為藍本,重編了適合新中國需要的教科書。無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課程改革始於此。1953—1957年之間,幾乎每年都重新頒布中小學計劃。這些計劃在課程理念上,與1952年《中小學暫行規程》的規定,前後是延續的關系。直到1956年頒發了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編寫了第二套全國通用教材,使1952年提出課程理念與目標以課程文本的形式呈現出來。因而從科學的角度上講,1952年到1957年期間的課程理念與目標等是一致的,可以看做一次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所涉及的課程設置問題、教學大綱的研製問題、教材的編寫問題等,都是基於1952年的改革。盡管這個時候主要是學習蘇聯的經驗,只有教學的理論,沒有課程的理論,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此次已經較多地涉及課程領域問題,既有課程文本的編寫,也有課程實踐的改革,無疑是一次比較完整的課程改造,因而可以算作新中國第一次課程改革。
第二次課程改革,發生在1961—1965年之間,以1963年公布的各學科的教學大綱為標志。1958年「教育革命」期間課程的變化,只是局部的改變,並未影響全局。1963年強調對中小學課程實施統一管理,重新編寫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大綱,確立了各學科的性質、任務與教學內容,強調「雙基」的地位,定位了中小學核心課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了一套系統的以知識體系為標志的教材並在全國推廣使用。這一系列的做法,對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與教學改革產生重要影響。因此,1961—1965年所進行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工作可以認為是一次真正意義的「課程改革」,可以認為是新中國第二次課程改革。
1966—1976年期間,課程的變化只在政治運動下被動的變化,不是主動的有積極意義的變化。這一時期的「課程改革」是沒有課程概念而言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受重視,學校教育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把實踐庸俗化,一切其實都是為階級斗爭服務,處處呈現教育文化的弱化和教育本體功能的異化。學校教育經歷了一場災難,根本不能稱之為課程改革。
第三次課程改革,以1978年頒布中小學新的教學計劃為標志。「文革」結束後,隨著黨中央撥亂反正的推進,教育事業發生了重要變革。1978年1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制定了各學科新的教學大綱,開始基礎教育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一方面,恢復了「文革」前實施的分科課程模式和開設的主要課程;另一方面,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了學制,編寫了全國通用的第五套教材。1980—1985年的「課程改革」,實際是1978年課程改革的延續。從文本課程角度看,是對1978年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修訂與完善。這一時期提出將教育列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戰略重點,意義重大。中國的課程開始圍繞現代化、國際化展開。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始注意美育課程,注意去政治化,向道德教育回歸。這次課程改革不僅重視了「雙基」,而且注意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開始注意課程理論的研究。有力地說明了這兩次課程改革是銜接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後來課程改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四次課程改革,以1992年頒布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為標志。198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基礎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適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需要,從1988年開始研製新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1992年8月,國家教委正式頒布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計劃)和24個學科的教學大綱(試用)。課程計劃一改往日「教學計劃」的稱謂,突出以德育為主,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後來,又將「課程管理」作為課程計劃的一部分獨立出來。該課程計劃於1993年秋季起在全國試行。1992年,召開了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同時強調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3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直接促使了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其後,國家教委於1996年頒布了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相銜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稿)》。毋庸置疑,這次課程改革是一個大動作,它誕生於我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充分吸收和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課程改革經驗及教訓,體現了前所未有的理性,立足於國家義務教育法的實施。不但在文本層面制定了新的課程計劃,而且要求在課程實踐上改變以往「應試教育」的做法,提倡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自然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
第五次課程改革,即2001年開始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在世紀之交,人們開始總結和反思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就和挑戰。為培養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必須進行深入的教育變革,其中包括課程改革。現實的基礎教育課程在課程理念、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目標上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關於人的主體地位以及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已有的課程不能照顧到學習者的需要,因而還是不能適應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於是繼世紀之交全球范圍內的課程改革的興起,我國開始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影響之大、歷時之長、意義之重,是以往所沒有的。「新課改」遵循「先實踐,後推廣」的原則,於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了實驗,2002年秋季起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課程改革的目標具體明確,以人為本,把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觀念貫穿於人的培養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課程設置也提出了明確的思想和價值觀的要求。在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決策、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都提出了合理的改革建議。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方面都提出了系統化的方案。因此,可以看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
綜上可知,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只有五次,即1952年起為引導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造舊教育而進行的課程改革;1963年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基礎上,確立「雙基」和中小學核心課程的課程改革;1978年「文革」後撥亂反正,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為適應國內國際對人才的需求而開展的,旨在增強綜合國力的課程改革;1992年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之上,為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而進行的課程改革;2001年開始實驗,一直延續至今的,旨在復興中華民族的新課程改革。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是沒有明確的「課程」概念的。在當時看來,教學論是涵蓋課程論的,課程只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加以討論。然而,自從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一夜之間,出現了「八次課程改革」。細細分析,原因在於人們將歷史上任何課程文本的公布統統當做課程改革來對待,這與原來將教學大綱視為課程不無關系。且所謂的「課程改革」在時間的分布上沒有斷層的現象。「課程改革」一詞是世紀之交由於「新課改」的需要催生出來,並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但它最初卻是由西方的課程理論界提出來的。我國的課程理論研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自發研究的跡象,在此之前,並未研究過「課程」,而只研究「教學」。如此背景之下,之前的教育改革中不可能有冠冕堂皇的「課程改革」的出現,即使有,也只能叫做「教學改革」,這也是有部分學者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次課程改革予以否認的原因。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必然引發新的理念的產生,這時候就要論證與其相關的一系列術語(其實是術語背後的理念)的區別與聯系,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認為是」或「我認為」這樣想當然的態度。當人們對一個新鮮事物的本性認識不清的時候,就可能進行錯誤的解讀,形成錯誤的理念,進而產生錯誤的行為。這就會致使改革兜圈子、走回頭路,浪費財力、人力、物力,吃力不討好。
2.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九課日月潭多音字
《日月潭》多音字見下面:
稱:
chēng(號稱、稱呼)
chèn (稱職、稱心)
蒙:
méng(蒙蔽、啟蒙)
mēng(蒙人)
měng(內蒙古)
3.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
新 課 程 標 准 解 讀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五、實施建議
按照課時安排,《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每周兩課時,已經不是基礎教育階段所謂的「副科」了。並且隨著課改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要上好這門課程,應該要樹立以下新的觀念:
1、教材觀。新的教材觀應該是:教科書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更重要的功能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教材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材是開放的,給教學留下空間,使教師能夠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2、教師觀。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是你的一個旅伴,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發展,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學生觀。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有作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從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個人的發展,構建起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修煉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學觀。教與學的新觀念是:首先要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強調知識的灌輸。要善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態度和能力。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與人相處。教學不是偏重單純的學術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第三,教學要有開放性和活動性。知識的來源並不限於課本,學生周圍的人,學生身邊的事物都是學習的資源。要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種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新的教學觀念,新就新在,不是為了教而教,是為了學而教,是以學為中心的教。
小學品德新課堂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確立教學課題、進行學情分析、教材課題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要點分析、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主要環節、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教學過程是新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最核心的內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前後步驟或順序的各個主要活動環節構成的。也稱教學程序。一般情況分為導入、新授、總結、拓展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分別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動內容。從總體上說,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必須要體現出以下幾點一要教學過程活動化。(即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把過去那種講解提問式教學,靈活的設計為學生的多種活動。)二要學習方式多樣化。(即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重視他們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三要過程設計粗線條化。(這里所說的粗線條,不是指環節語言籠統、簡單,而是環節語言要抓關鍵、抓重點,嚴格遵循新課堂教學課例提倡或強調的 「大環節要清,小環節要精」。 )
每個課例的教學過程主要環節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兒童為主體,以各種活動為媒介,充分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將兒童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不同事件進行綜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充分體現出品德課程的綜合性。
4. 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全文
第9課 窮人
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在這間漁家的小屋裡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乾乾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亮,在掛著白色帳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海風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著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
古老的鍾嘶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桑娜沉思著: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有什麼可抱怨的,桑娜傾聽著風暴的聲音,「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畫著十字。
睡覺還早,桑娜站起身來,把一塊很厚的圍巾包在頭上,點亮馬燈,走出門去,她想看看燈塔上的燈是不是亮著,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見,可是海面上什麼也看不見,風掀起她的圍巾,卷著被刮斷的什麼東西敲打著鄰居小屋的門,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個生病的女鄰居,「沒有一個人照顧她啊」桑娜一邊想,一邊敲了敲門,她側著耳朵聽,沒有人答應。
「寡婦的日子真困難啊」桑娜站在門口想「孩子雖然不算多---只有兩個,可是全靠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婦的日子真難過啊,進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門,仍舊沒有人答應。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聲,心想,莫不是出什麼事了,她猛地推開門。
屋子裡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桑娜舉起馬燈,想看看病人在什麼地方,首先投入眼簾的是對著門放著的一張床,床上仰面躺著她的女鄰居,她一動不動,只有死人才是這副模樣,桑娜把馬燈舉得更近些,不錯,是西蒙,她頭往後仰著,冰冷發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隻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麼東西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就在這死去的母親旁邊,睡著兩個很小的孩子,都是卷頭發,胖臉蛋,身上蓋著舊衣服,蜷縮著身子,兩個淺黃頭發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孩子的呼吸均勻而平靜,他們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她的心跳得很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回到家裡,她把這兩個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讓他們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連忙把帳子拉好,她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頓也好」
門吱嘎一聲,彷彿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不,沒有人,上帝,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呢?……」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門突然開了,一股清新的海風沖進屋子,魁梧黧黑的漁夫拖著濕淋淋的撕破了的魚網,一邊走進來,一邊說:「嘿,我回來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來,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這樣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氣壞透了,哦,魚打得怎麼樣?」
「糟糕,真糟糕,什麼也沒有打到,還把網給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氣可真厲害,我簡直記不起幾時有過這樣的夜晚了,還談得上什麼打魚,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裡做些什麼呢?」
漁夫說著,把網拖進屋裡,坐在爐子旁邊。
「我?」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你有什麼辦法呢」
兩個人沉默了一陣。
「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的鄰居西蒙死了」
「哦,什麼時候?」
「我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慘哪,兩個孩子都在她身邊,睡著了。他們那麼小……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桑娜沉默了。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色變得嚴肅,憂慮。「恩,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恩,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麼啦,不願意嗎?你怎麼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
續編部分:
「哦,桑娜,你幹得真不錯,是的,你做得對,我也是這么想的,我還以為你不會同意」漁夫一邊看向西蒙的兩個孩子,一邊對桑娜說。
「老天,在你還沒有回來之前,我在發抖」
「怕什麼呢,桑娜?」
「怕你回來看到我這么做會生氣,甚至還會揍我一頓!謝天謝地,你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此時此刻,桑娜終於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又愁眉不展了。「我們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你的負擔本來就已經很重了」
漁夫也跟著嘆了口氣「是啊是啊,可還能怎麼辦?你不也是嘛!要照顧七個孩子呢」
桑娜不言語了,漁夫起身胡亂嚼了幾口黑麵包,就疲憊地睡去了。
桑娜聽著丈夫的鼾聲,無可奈何的走到火爐旁,一邊思考著明天的日子,一邊烘烤著丈夫的濕衣裳。
第二天一早,桑娜就把漁夫出海的所有用具以及食物准備好了,然後象往常一樣,在丈夫走出家門以後,她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洗洗涮涮,縫縫補補,侍弄著小院里的一切活計。
孩子們也都起來了,大孩子已經懂得幫桑娜打理家務和照看弟妹,這時他們幾個孩子正圍著西蒙的兩個孩子好奇的問這問那:
「媽媽媽媽,他們為什麼在我們家裡?」
「他們是誰?」
「是西蒙阿姨的孩子,這你不知道嗎?」
「西蒙阿姨呢,她出門去了嗎?」
「媽媽,他們要和我們一起吃飯嗎?」
「閉嘴,我們的飯還不夠吃呢!」
桑娜在一旁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吵鬧,心裡很煩,但還是耐著性子溫和地說:「西蒙阿姨死了,我們得收留她的孩子,我們必須這樣做,沒有別的辦法,現在他們就是我們家裡的人了,和我們一樣吃飯穿衣和睡覺,一切都和我們一樣,聽我說,孩子們,我們的日子更艱難了,我有些不知所措,我需要你們的幫助!」
大孩子走過來關切的說:「別擔心,媽媽,我們還有爸爸呢,弟弟妹妹還有我,我們都會幫你的,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其他的幾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不聲不響了,他們都懂得了母親的心思,就各自走開去玩了。
午飯時候,桑娜把一塊黑麵包切成片,每個孩子都分到了一塊,然後謊稱自己已經吃過就自顧忙碌去了。
她得想辦法弄到別的什麼吃的東西來喂西蒙的兩個孩子,因為他們還很小,硬硬的黑麵包恐怕不行,可除了黑麵包,還有什麼可以吃呢?對,幸虧還有魚,桑娜連忙走向擱板,結果發現盤子里的魚僅剩下了骨刺,「哦,上帝,怎麼會這樣?」
由於一連幾天的海風暴,漁夫出海不但艱辛,而且一點收獲也沒有,家裡已經快斷炊了,正在桑娜站著發呆的時候,忽然傳來漁夫的叫嚷聲由遠及近:「桑娜,桑娜----快點,快點出來幫忙」
桑娜反應過來,一下子沖了出去,原來這次漁夫滿載而歸,海風暴終於停息了,「感謝上帝,我們有吃的東西了!桑娜,這下你該高興了,不要愁眉苦臉的啦,嘿----孩子們,都給我出來,懶傢伙們,看看我給你們帶回了什麼」漁夫的臉上洋溢著多日不見的欣喜笑容,桑娜也高興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只管動手往屋裡抬著東西,然後手腳麻利的開始忙活上了……
上帝保佑,明天,不,明天的明天以及所有的以後的日子都會象現在這樣!西蒙,你可以放心了!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中心:
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朴實、准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第10課 別餓壞了那匹馬
我上小學五年級那年,學校不遠處的那個書攤是我放學後惟一流連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時候,手無分文的我只能裝作選書的樣子,像賊一樣地偷看那麼幾則小故事,然後溜之大吉。
守候書攤的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青年。往往這時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頭去看他那張蒼白瘦削的臉——他肯定鄙視著我匆匆離去的背影。當我第二天上學經過書攤,看見坐在輪椅上的他依然寬厚地向我一笑時,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靜。
如果沒有他每日早上這寬厚的一笑,我就不會厚顏無恥地繼續白看他的書,也就不會有那刻骨銘心的兩耳光。
清楚地記得當時我正讀《紅岩》這部小說,江姐忍受酷刑時那十指連心的疼痛直錐我少年的心。我淚流不止。偶一抬頭拭淚時,我瞥見了輪椅上的他正定定地看著我,「坐下慢慢讀吧!」他不失時機地指著身旁的一隻小凳子。
當時我完全忘記了白看書的尷尬,正要坐下的一瞬間,突然身後有人揪住了我的衣領。張惶地回過頭來,發現是父親怒目圓睜的臉。繼之,兩扇巴掌便不由分說地抽在我臉上。
「別打孩子!」年輕人竭力想從輪椅上掙紮起來阻止我父親,「孩子看書不是壞事,干嗎打孩子?」
「我不反對他看書。」面對年輕人的責問,父親的語氣變得囁嚅,「是,是為其他事,與這不相干。」說罷,父親奪過我手中的書,匆匆地翻了一下,轉而交給那年輕人,然後拽著我走了。
我不無留戀地回頭去看愣愣地倚在輪椅上的他以及握在他手中的那本書,奇怪的是書頁中分明多出了一疊整齊的毛角票子。
這天晚上,父親告訴我:「打你不為別的事。都像你這樣白看書,人家怎麼過日子?搬運隊的馬車夫需要馬草,你可以扯馬草換錢。再發現你看書不給錢,我饒不了你!」
從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坡上扯馬草,上學前賣給那些馬車夫。一把馬草一毛錢,最多時我賣過六毛錢。攥著這來之不易的毛票,我立即奔向那書攤。
他接過我手中的錢,笑道:「不錯,不錯,應該要這樣!」從此我能泰然地坐下來,從容地閱讀那本尚未讀完的書。
可好景不長,我漸漸發現馬草並不那麼好賣了。不久馬車夫告訴我,現在興喂飼料,很少用馬草了。賣不出馬革的日子,我只能強制自己不去書攤。父親的兩巴掌一直疼徹我的心。
有一次,我背著馬草四處尋找馬車夫時,經過了書攤。輪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麼不來看書了?」我抖抖手提的一捆馬草,無奈地搖搖頭。
他先是一愣,繼而眼睛一亮,對我笑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他認真地看過馬草後,沖裡面屋叫道:「碧雲,你出來一下!」
聞聲走出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
「碧雲,老爸不是有一匹馬嗎?收下這孩子的馬草。」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
姑娘木然地接過我的馬草,提進了裡屋。
這天傍晚我離開書攤時,輪椅上的他叮囑我:「以後馬草就賣給我,別耽誤時間餓壞了那匹馬,行嗎?」「沒問題。」我巴不得有這樣的好事。
以後每天,當我背著馬革來到書攤時,他便沖裡屋叫道:「碧雲,快把馬草提進去,別餓壞了那匹馬。」
聞聲奔出的碧雲對我的馬草開始贊不絕口:「想不到你扯的馬草會是最好的盤根草,馬兒吃得香哩!」不假,都是盤根草。扯這種馬草很不容易,我的手指都起了繭。可恨那些馬車夫,以為這種馬草已經一文不值。
很久之後的一天,我一如往日地背著馬草走向他的書攤。一如往日地,他沖著裡屋叫道:「碧雲,快出來提馬草!」接連喊了數聲,可碧雲遲遲不肯出來。「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語道。
「我自己提進去。」說著,我就往他身後的木板房走去。
「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雙手拚命地搖著輪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提!」
「沒事,我提著一樣,別餓壞了那匹馬。」可恨那天我沒有聽他的勸阻,提著馬草推開了那扇吱呀作響的門。
「回來!」他在身後吼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他家的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這些日子來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香甜甜地吃著我的盤根草的那匹馬呢?
我扭頭沖了出來,偎在他的輪椅邊上直想哭。
「對不起,我這樣做可能傷害了你。」他拍著我的肩頭,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麼一匹馬。其實,沒事的,你繼續看書吧。」
我努力點點頭,使勁忍著,沒讓自己哭出來。
5. 英語五年級下冊第9課課文翻譯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全文翻譯!!急!快點啊
Lisa:媽媽,那兒有一家寵物商店,我們能進去看看店裡的寵物嗎?
Mum:當然可以.
Lisa:媽媽,快看那隻貓和她的小貓們....
Mum:多可愛的小貓啊!它們正在一起玩耍呢!它們的媽媽正在睡覺.
Lisa:媽媽,看,那些是什麼?它們是狗嗎?
Mum:不,它們不是.它們是小狗,它們的媽媽是一隻狗.
Lisa:它們可以跑起來嗎?
Mum:是的,它們可以跑.小狗是可以跑的.
(最後那句確定沒問題??)
6. 語文新課標第9課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詞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並初步整體認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自讀時板書全詩)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裡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裡搓麻條,村裡的男女都擔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無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朴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像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朴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所學的生字。
2、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裡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麼?「垂」在字典中怎麼解釋?用釣竿釣線部分,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並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麼意思?「小兒垂釣」什麼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麼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很亂的小孩在干什麼?字典中「綸」什麼意思?出示投影圖,指圖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麼坐的?什麼是「側坐」?坐在哪?投影出示插圖幫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