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A.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
一、把握教材,精心備課,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
教師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才能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時該准備的教具一定要准備,生動的教具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其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經常出現教材跟不上時代的現象,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在備課時,不能照本宣科,要適當調整、拓展教材的內容。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師在熟悉教材、研讀教材的同時,逐漸地會產生一個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就有了鮮明的實踐性的特點。它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信息技術課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 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之一。《課標》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先了解學生對教材有多少認識,他們掌握了哪些相關知識,什麼地方需要重點評講、仔細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簡單交代。好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層次感,研討的核心問題和關鍵點等都基於對學生的了解,好的構思和創意都有很強的針對性,都需要對學生有真切的了解。因此,要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應當對學生作出更為深入和具體的分析,為教師本人備課及實施所用。比如,學生在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基礎,有的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已有了良好的基礎,能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順利地銜接,但有部分學生在之前很少接觸信息技術課程,連基本的漢字輸入都有一定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下來,都應該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做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對學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學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過及時反饋調節教學的重點與進程,就能適時進行質疑、追問把問題引向深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礎,重視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進一步了解學生心理傾向和認知規律,了解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學生與信息技術、學生與課堂的關系,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民主、平等、融洽、開放、寬容的教學氛圍,是保證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