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與教學政策

課程與教學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3-11 10:55:37

① 談談你對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政策的認識

一、課程改革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方向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是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的課程。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學研究基礎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終極目標,使課程領域重新出現了科學化和心理學化的潮流。國際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糾正片面強調智能發展的傾向,轉向使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盡管我國在注重學生能力發展方面與國際進程有一定距離,但我們可以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把個性發展和能力發展同時納入課程改革的中心視線,採取措施,使之並行不悖。個性、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潛能等等,成為目前課程領域的主流詞彙,這對我們糾正長期以來的知識、技能偏向,樹立現代的、科學的課程觀是極大的推動。

二、強化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知識的趨勢

80年代以來,一些課程權力相對分散的國家如英國和美國,通過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確立了每個學生都必須要學習的國家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並組織力量編制了各科課程的國家標准,強調要堅持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知識的教學。這與我國基礎教育領域長期形成的堅持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雙基」論形成不謀而合之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基礎」的理解有了新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時代要求和知識發展的特點,學校課程的「基礎」在不斷發展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我國過去長期在學校的課程和教學中堅持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雙基」教學,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從事生產勞動打下堅實基礎,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中的一大鮮明特色。事實證明,堅持「雙基」為保證基礎教育的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僅僅堅持「雙基」的教學是不夠的,現代社會對公民和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要求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此外,飛速發展的經濟和社會還要求學校養成未來公民基本的觀念和態度。所以,學校課程的基礎實際上已經由「雙基」發展為「三基」和「四基」。由於我國理論界和廣大教師對「雙基」的重視,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和方法,教師比較熟悉「雙基」教學的操作程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實。我們欠缺的是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程序相結合的研究和實踐,如果不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指標和實施方式進行認真的探索,教學實踐很可能仍然會停留在抓「雙基」實、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培養虛的層面。同時,必須充分認識我國在「雙基」教學上多年形成的理論和經驗價值,防止出現一強調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就忽視甚至否定「雙基」教學的偏向。

三、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傾向

道德情操的養成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養成道德在歷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至今也仍然是學校教育肩負的重任。從古至今人們對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觀念、態度和價值體系的傳遞在教育和社會教化中的極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當今全球化、網路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難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國社會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和經濟市場化的過程,給學校德育帶來了新的特殊的難題。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學校課程中更好的體現並融為一體,產生有效的德育效應和氛圍,是教育研究和實踐面臨的迫切任務。但我國道德教育長期存在花時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樂觀。學校、社會和家庭之間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脫節,進而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本「教科書」的局面。這種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必須在發現和尊重德育的規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不確定性與人文精神的永恆追求在當今社會已經形成為一對尖銳的矛盾。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於人類也可能給我們帶來難以預料的災難。靠什麼來控制科學技術這匹狂奔的野馬呢?專家學者把目光投向了傳統人文學科的教育。他們認為,科技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牽引,人們需要人文精神來指引和確定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國際上近年出現的加大人文學科課程份量的趨勢就是這種看法的反映。我國學校教育中數理學科比例較大、人文學科份量偏低的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四、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和問題

綜合課程的提出和發展緣於對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長期以來,課程整合的理想和學科割裂的現實困擾著中小學教育教學。世界不可能按照一個整體來進行傳授、學習或探索,對世界進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認識是必然的選擇。但是各種分門別類的教育需要在一個學生身上最終發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決這樣一個矛盾?

我們認為,分析和綜合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與此相對應,學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綜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綜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狀況和不同階段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同階段的課程綜合具有不同的意義。一般來說,年級越低,綜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綜合化的程度應該高些,特別是科學教育科目應該適當加以綜合。但高中階段,分科深化的課程隨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體現出的教育上的巨大價值早已為人們所認識,世界各國在高中階段都比較重視分科的教學,綜合課程成為分科課程的有效補充。

我們必須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現的那種以偏糾偏的思維定勢,防止以綜合的優點來反對分科的長處。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繼承和發揚的情形出現。那種動輒以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代表不同的教育價值觀為借口,不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我國教育教學的實際,片面強調綜合或分科的優點,以便取代對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預料,在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但學校教育將要產生和遭遇的問題、難題也是空前的。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靠制定一個政策,而是需要我們認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綜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們如何能排除干擾,在課程開發和教學中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綜合的界限並使它們能夠相互滲透和補充。該綜合的堅決綜合,該分科的堅持分科,綜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綜合。

五、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實用化的趨勢

中小學學術科目在追求學科體系結構完整性和純潔性方面的誤區,使我國課程總體上脫離生活和實踐的傾向仍然很嚴重。特別是表現在中學的一些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上,這種情形更為明顯。這種誤區的出現首先是對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為公民基本素質教育的這一本質特點認識不足,學科課程專家把出發點放在為學科後備人才的培養打基礎上造成的;其次,它與課程編制者沒有切實認識到實踐和生活的教育價值,沒有把實踐和生活當作學生認知發展的活水來看待有關。

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實際之間的聯系,使它們更有效的融合起來,並不是要使課程脫離學術的軌道,而是給已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而充分學術化了的課程增添時代的特徵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學的通識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適度融合起來,通盤考慮,是許多國家通常採用的做法。我國20多年來也一直在這一領域探索,但始終沒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在這一方面,職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結合「適度」是最難把握的,50年的歷史證明,我們總是圍繞這個「適度」或左或右來回徘徊折騰,甚至滑向嚴重干擾教學秩序的方向。過於強調職業教育或通識教育對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危害,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認識。

六、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

課程個性化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因材施教的問題。在班級授課制的情形下,教師面對眾多的不同資質、不同特點的學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採取各種措施,也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幾百年來,人們在課程教材和教學領域不斷地探討,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為課程編制和教學過程的主要原則,可以說在大部分的時間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論原則上。目前的課程改革,個性化依然是我們要堅持追求的目標。但是,應該注意到,實施個性化的課程和教學的條件正在發生變化。信息技術手段的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在學校中應用范圍的日益擴大,給課程個性化和教學過程的因材施教帶來了新的機遇,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課程個性化的時代內涵就是要利用新技術帶來的的可能和機遇,為各種不同特色的學校和特點鮮明的學生開發和提供相適應的課程和教材,以促進教學過程的因材施教。

課程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要求,也是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競爭促精品的現實需要。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教材採用「一綱多本」和「多綱多本」的政策,全國范圍內有多套義務教育教材正在使用。總結義務教育教材多樣化所走過的道路,我們認為,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的改革必須堅持走多樣化的道路,這是確定無疑的正確方針。但是,堅持課程教材的多樣化具有三個必要的條件:首先多樣化是一個數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發展多種多樣的課程教材;其次,數量的增加必須和課程教材的差異性結合在一起,即多種多樣的課程教材必須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間的編寫的風格和適應的對象上都應該具有明顯的區分,各自顯示出獨特性的特徵;第三,僅有數量的增加和差異性的存在,還不足以真正構成多樣化的本質特徵,它還必須和課程教材的可選擇性結合起來,使不同特色的學校甚至不同特點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獨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擾地對各種課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選擇。只有這三方面的條件具備了,課程的多樣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實現。

七、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發展的趨勢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日益向學校教育領域滲透的局面,給學校教育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也使學校教育再次面臨嚴峻的挑戰。現行學校教育方式在未來社會繼續生存還是消亡?信息科技的發展最終會為教育方式帶來什麼樣的變革?這在今天還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但我們應該清楚,現行教育方式或課堂教學方式並不是天經地義的東西,它本身也是通過變革和發展而確立的,它適應的是以紙張為載體的印刷時代的要求。今天正在變化的信息網路時代會把我們帶到什麼樣的方向?值得我們深思。

學習方式的變革可能是這個時代教育將要發生的變化中最突出的特徵。是仍然像現在一樣基於課本進行學習?還是基於信息資源進行學習?顯然把教科書作為聖經一樣來進行解讀是陳舊的、過時的學習方式。如何為教師和學生准備方便易查的學習資源是課程編制面臨的新的巨大的課題。在教學資源的選取上,課程研究中古老的問題「什麼知識最有價值」被賦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和創造的資源在新的教育知識價值觀的引導下,會逐步占據主要地位。由此,課程的概念將會增加新的內涵。

② 課程與教學政策

再說一些關於英語的技巧吧

③ 教育新政策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 省教育廳 省委組織部 省委宣傳部 省監察廳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要求並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切實把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內在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新一代江蘇人的現實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破解當前基礎教育難點熱點問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辦學條件顯著改善,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進入了更加註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高的新階段。但從總體上看,基礎教育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和問題,尤其是有些地方和學校辦學行為不夠規范,違規補課多、考試多、作業多、學生睡眠少等現象比較突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製約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影響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以對事業負責、對未來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要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關於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定,堅持「省級統籌、政府推動,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強化督查、嚴肅問責,標本兼治、務求實效」的原則,從高中教育抓起,以治理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突破口,建立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秩序,確保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明顯下降,不規范辦學行為明顯減少,學校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二、著力解決當前中小學辦學行為不規范的突出問題 (一)嚴格禁止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和質量觀,按照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學的教育教學考核評價和質量監測制度。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不得以高(中)考升學率或考試成績為標准進行排名和獎懲,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高(中)考成績、升學率等情況,不得炒作「高(中)考狀元」。 (二)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活動時間。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證師生法定休息權利。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不得組織非住校學生上晚自習,住校生晚自習每天不超過2課時,並嚴禁用來組織文化補習或考試。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以內。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保證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小學、初中和高中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嚴禁中小學組織任何年級學生在節假目(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 (三)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編制標准配齊配強中小學各科教師,督促所有中小學全面實施國家課程計劃。各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全部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不得隨意調整課程難度和教學進度,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違教育規律的競賽和不當競爭。學校課表要上牆、上網公布,接受社會監督。高一年級必修課結束前,不得提前分科分班。 (四)嚴格規范考試和招生管理。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要規范考試科目,從嚴控制考試次數。小學、初中不得組織市、縣(市、區)統一的文化課考試。小學每學期考試原則上不超過1次,科目不超過3門;初中每學期考試不得超過2次。嚴禁組織高中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統考、聯考或月考。嚴格規范招生管理,普通高中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招收、錄取學生,公辦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加強對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籍管理,加快建立全省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網路管理平台。加快高考招生社會化改革步伐,盡快推行網上報名,高考成績由招生考試機構直接發放給考生本人。各市、縣(市、區)和學校、班級不得統計、公布考生個人或集體的高考成績、名次、上線率等信息。 (五)嚴格制止義務教育辦學中的違法行為。深入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嚴禁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各種名義設重點學校、分快慢班,已經舉辦的要清理取消。任何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轉制為民辦學校,原有體制改革學校要按規定要求限期清理整頓。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得違規提前招生和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考試,不得以各種學科競賽成績、特長評級作為錄取依據。 三、加快構建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一)積極探索「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鼓勵啟發式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嚴格執行國家關於中小學教輔資料管理的規定,切實改變依靠教輔資料搞題海戰術的做法。鼓勵和表彰在規定教學時間內通過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育質量的先進學校和優秀教師,大力推廣先進地區和學校「減負增效」的成功做法。 (二)開發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放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和體育、藝術教育等場所,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興趣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育人功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要按規定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 (三)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隊伍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其在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把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農村教師全員培訓,省每年免費培訓一批農村中小學教師,各地也要組織開展相應的教師培訓,有效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積極推行縣域范圍內的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定期交流,廣泛開展城市與農村中小學校的結對幫扶活動,努力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四)大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切實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積極構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銜接的網路體系。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大力整治中小學校園周邊環境。注重優化家庭教育,正確引導家長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孩子。規范社會辦學機構的辦學行為,社會辦學機構不得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舉辦學科類競賽活動。各中小學校不得將校舍、場地租借給社會辦學機構辦學,不得以任何名義舉辦或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文化課補習班。堅決制止有償家教,禁止中小學教師到社會辦學機構兼課。加強學校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校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機制,切實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四、確保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堅持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確保思想認識到位、措施落實到位。組織部門要把規范辦學行為的工作情況列為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宣傳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規范新聞媒體采訪行為,防止不負責任的炒作和報道;監察部門要監督下級政府及其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嚴肅查處違規行為;教育部門要研究提出區域整體推進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認真排查和解決突出問題。各中小學校要規范學校內部管理,自覺糾正違規辦學行為,形成依法辦學、自我約束的發展機制,真正把規范辦學行為的要求落實到課程、教學、評價、管理各個環節。 (二)嚴格督促檢查。認真開展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專項督導和隨機督查,及時發現和督促整改存在問題。各地要把規范辦學行為的情況納入到對市、縣(市、區)、學校的有關評估和表彰獎勵中,納入到對校長、教師的考核和評優評先中。省將在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評估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實施素質教育先進縣、和諧校園等評比表彰中,對違規辦學、有嚴重問題的地區和學校實行「一票否決」。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本行政區域內出現的重大違規辦學問題進行嚴格問責,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三)加強宣傳引導。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教育觀。要切實加強輿論監督,對嚴重違規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重大違規事件要進行曝光。各級教育部門、學校要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設立舉報電話、電子信箱等,認真核查舉報的違規情況,並將結果向社會公布,主動接受公眾、家長和媒體的監督,為規范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環境。 江蘇省《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的五項規定 省教育廳 省委組織部 省委宣傳部 省監察廳 2009年6月12日,省委辦公室、省政府辦公室轉發省教育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監察廳《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對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作出「五嚴」規定。 一、嚴格禁止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 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和質量觀,按照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學的教育教學考核評價和質量監測制度。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不得以高(中)考升學率或考試成績為標准進行排名和獎懲。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高(中)考成績、升學率等情況,不得炒作「高(中)考狀元」。 二、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活動時間。 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證師生法定休息權利。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不得組織非住校學生上晚自習,住校生晚自習在每天不超過2課時,並嚴禁用來組織文化補習或考試。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和2小時以內。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保證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小學、初中和高中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嚴禁中小學組織任何年級學生在節假日(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 三、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 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編制標准配齊配強中小學各科教師,督促所有中小學全面實施國家課程計劃。各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全部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不得隨意調整課程難度和教學進度,不得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違教育規律的競賽和不當競爭。學校課表要上牆、上網公布,接受社會監督。高一年級必修課結束前,不得提前分科分班。 四、嚴格規范考試和招生管理。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要規范考試科目和考試次數,從嚴控制考試次數。小學、初中不得組織市、縣(市、區)統一的文化課考試。小學每學期考試原則上不超過1次,科目不超過3門;初中每學期考試不得超過2次。嚴禁組織高中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統考、聯考或月考。嚴格規范招生管理,普通高中學校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招收、錄取學生,公辦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加強對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籍管理,加快建立全省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網路管理平台。加快高考招生社會化改革步伐,盡快推行網上報名,高考成績由招生考試機構直接發放到考生本人。各市、縣(市、區)和學校、班級不得統計、公布考生個人或集體的高考成績、名次、上線率等信息。 五、嚴格制止義務教育學校違法辦學行為。 深入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嚴禁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各種名義設重點學校、分快慢班,已經舉報的要清理取消。任何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轉制為民辦學校,原有體制改革學校要按規定要求限期清理整頓。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得違規提前招生和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考試,不得以學科競賽成績、特長評級作為錄取依據。

④ 課程與教學政策的主要表現

在課程與教學政策主要的是看教學的理念,以及當前的領導的主要要求

⑤ 結合實際經驗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革策略

以國家級實驗區和第一批省級實驗區為例:從管理者、教師到學生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管理者與教師的觀念改變

問卷和訪談資料顯示,實驗區課程管理者和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是校長、教師對自身專業責任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學習、研究與探索成為校長、教師的需求,校長、教師認識到實施新課程需要學習來補充新知識、新技能,特別需要更新觀念。在調研中發現,許多校長自覺地寫讀書筆記、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新問題,不再停留在常規的管理上。在教師座談中,教師們普遍談到,課程改革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新課程促進了不同教育思想的交鋒,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一位教師感慨地說:「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到現在才知道怎麼教書。」

二是教師的課程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多數教師能根據學生和情境需要活用教材。當問到「您在教學中是如何利用教材的?」,69.4%的教師選擇「利用教材時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僅有3.5%的教師完全按教材組織教學。同時,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

三是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問卷中,當問及「老師上課經常鼓勵學生提問嗎?」有38.7%的學生認為老師總是鼓勵他們提出問題,51.1%的學生認為教師經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同時,教師努力將課堂變成民主的學習和交流場所,有學生在問卷的開放題中說,「現在的老師對我們來講也好像換了個人似的,以前上課,整節課都是老師講,學生做錯了題目就要受到批評,而現在每節課老師大約講半節課,學生講半節課,學生回答問題時,即使我們答錯了,老師不但不批評,反而還是積極鼓勵我們,讓我們對學習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感興趣。」

●校本教研製度的建立

從調研評估中了解到,實驗區在創建校本教研製度上,均有自己的特色。為有效實施新課程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例如,重慶市渝中區實施了「研究推進、課題帶動」的策略。各個學校立足本校的實際,創造性地實施了校本教研製度,有關部門在全區組織了集體研討、觀摩、培訓於一體的「新課程實驗現場會」「新課程實驗階段總結交流會」「新課程校本教研論壇」等。在第四次評估中,94%的教師認為校本教研有必要或很有必要,89.4%的教師認為所在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新的課程管理機制的形成

課程改革實驗需要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機制與方法,因此,課程實驗區首先對課程管理機制進行了創新,以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順利開展。如有學校高度重視課程改革實驗,由專人負責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同時,將「常規教學與管理」賦予新的內涵與意義。在教師問卷中,對於「課改以來您是否有機會和其他學校的相關教師進行交流」的問題,回答「總是」或「有時」的比例總計佔69.2%。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總是」或「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總計佔81.6%。多數教師有和其他同事交流的機會,大多數教師能夠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進行反思。這從某種角度上說明學校正在形成合作、交流、反思的教師文化。

(三)課程實施過程的地區和學段差異

從幾次評估結果的分析中,我們看到城鄉之間、中學和小學之間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對課程改革的認同,對課程教材的適應等方面,都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地區和學段的差異。從圖3可看到,小學教師認為「暫時不可以」的比中學教師低近10個百分點。從圖4可看到,村鎮教師認為「暫時不可以」的比省會城市分別高出32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四)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

一是城鄉差異明顯,農村課改進程存在一定難度。在第二、三次調研中,特別了解了農村學校的情況,發現城市、鄉鎮、農村學校之間一直存在明顯的差異。由於三類地區學校在基礎條件、教學環境、教師水平和學生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城市學校的課程改革推進得比較順利,而鄉鎮和農村存在一些困難。在農村實驗區的一些學校,教師缺乏基本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加上學校運行經費的解決渠道不暢,農村學校課改面臨著許多困難。問卷調查的數據也顯示了城鄉差異,城鎮和農村地區對課程改革的信心、對課程理念和課程改革目標的可實現程度的估計、對新課程教學方式的認可等都明顯低於城市地區。如不採取有效措施,隨著課改的深入,幾類學校將會形成更大的反差。
二是課程資源暇乏,經費投人不足。四次課改評估都涉及改革實驗中遇到的主要困難的統計,排在前三位的主要困難分別是缺少課程資源、時間緊和缺乏指導。缺少課程資源是教師實施新課程遇到的最突出問題,又以農村地區表現最為突出。時間緊和教師負擔過重問題也很突出,對教師的專業支持和引領以及實施的政策和經費保障(尤其是評價制度)都是不容忽視的。筆者在與實驗區教師的座談中感受到教師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負擔,教師問卷調查表明,課程改革以後,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增加,70%以上的教師反映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

三是校本教研不夠深入,教師缺少專業支持。課程改革推動了校本教研製度的建立和校本教研製度作用的發揮。校本教研製度的推行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但校本教研製度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專業支持。教師和校長都反映,雖然專家和學者介紹了很好的理論,但是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踐,還需要更多的專業支撐。教師現在普遍覺得缺少這種支撐,非常希望這種專業支撐能進入學校。調查中發現,教師認為缺少專業支持是影響新課程實施的不利條件之一,在給定的十個選項中,位列第二。專業支持的來源主要是教研員和各層次的專家。調查數據表明,僅有5%的教師經常得到專家的指導,而近20%的教師只能得到教研員的指導,加大課程改革專家和教研員對課程實施的指導是深入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四是部分課堂教學存在單純追求形式的現象。調查中發現,有的課堂教學雖然表面上氣氛活躍,學生也積極展開討論、探究、合作,但是往往對於形式上的東西過於看重,過多地追求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和提高,教學缺乏有效性。

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策略

(一)堅定課程改革的方向與信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關於新課程的目標、內容以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引發了人們的廣泛研究和討論,人們開始反思課程改革的方向與存在的問題。如何看待改革的方向,怎樣面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值得重視的。對任何一次教育改革來說,實施者對改革的認同是影響改革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的認同感在實施初期,會受到課程政策宣傳等因素的影響,而在實施的中、後期,影響教師對課程改革認同的直接因素就是實施的效果問題。課程改革在總體運行上取得的成果,對於增強人們改革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實施的推進,不斷總結、推廣改革過程中的成功經驗,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同時適當修訂課程改革方案,會使實施者堅定改革的方向,增強改革的信心。這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心理策略。

(二)認真總結課程改革的實施經驗,科學發展我國的教育理論

近些年的課程改革實踐積累了許多的經驗。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創造性經驗是課程改革方面的財富,應當及時總結、提煉和交流。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對課程改革的進程和實施效果進行專門的研討,做好提煉與升華的工作,及時推廣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經驗。決策者、理論工作者、媒體工作者應該走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第一線,走進課程實施的現場,與課程實施者一起分享課程改革的經驗,積累課程教學改革原創性經驗,科學發展我國的教育理論。當代我國教育理論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的檢驗與推動,離不開對傳統優秀教育理論和經驗的繼承和創新,離不開以改革開放的心態對國外好的做法的研究和借鑒。當代我國教育理論的科學發展,應該以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及其經驗總結作為源頭活水。認真總結課程改革的實施經驗,是科學發展我國教育理論的實踐性基礎;基於總結實施經驗而升華成的先進教育理論,又是進一步推進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性基礎。這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明智策略。

(三)關注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不平衡

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中,不可迴避教育的均衡發展與公平問題。要科學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們應當關注並研究課程實施過程中突出存在的城鄉之間的不平衡和中小學之間的差異,應當及時地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城鄉課程改革的協同發展和均衡發展,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人,特別是教師的培訓與提高方面的投入,針對農村地區的需要採取具體可行的措施提高農村教師專業水平和課程實施能力。例如,加大網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課程改革成功的經驗和優秀教師的示範教學通過多種媒體送到農村第一線。應針對中小學的特點和不同學科的特點進行分類指導,特別是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這是整體推進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和諧策略。

(四)對課程改革方案進行恰當的調整

改革的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改革方案的清晰度、可行性、明確性是改革成功不可缺少的。課程改革的過程是一個互動調適的過程,實施者要努力使自己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提高自己新課程的實驗能力和實施能力。課程的設計者也應通過實施過程的研究與反思,及時了解出現的問題,對課程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應建立一種反饋、溝通與交流的渠道,創造條件使實施者與設計者保持經常性的交流。在此基礎上,及時調整課程改革方案,使其更加完善,更加可行。這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互動策略。

(五)加強行政管理與政策導向

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門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組織領導和政策導向作用,是推進如此大規模課程改革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行政管理的可行和有效,政策導向的正確和合理對於課程改革順利推進十分重要。教育行政部門必須採取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使課程改革健康有序地推進與發展。如,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各級教育行政管理者應當及時了解、切實解決學校和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及時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專業上的支持。這推進課程改革的行政策略。

⑥ 論述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的關系

聯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規的依據。教育法律、法規是將教育政策具體化。

區別:教育法律、法規是任何政黨或集團組織無論執政與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統治階級才能制定。實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過學習,教育實施的,而法律是通過國家強制力實施的。
拓展資料:
教育政策是一個政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依據黨和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基本任務、基本方針而制定的關於教育的行動准則。

教育法規有關教育方面的法令,條例,規則,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也是對人們的教育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所以,我認為教育法律、法規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規范化,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規的依據。
所謂教育政策「缺席」是指,在特定時空下需要教育政策來進行管理的事務或活動沒有相應的政策來規范和引導。我們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應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考慮政策制定。一方面,問題從潛隱到顯現、從輕微到嚴重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制定後,從頒布到實行、從實行到起效也存在時滯問題。這個從無到有、從存在到有效的過程中,政策都是「缺席」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現象不僅僅表現為教育政策的供給不足。有的時候,政策過多、過剩也是一個問題,同樣會擾亂或限制教育實踐的良性發展。
特性
內容具有多層次性、廣泛性、調整對象的多樣性、法律後果的特殊性。

另解
教育法規作為一門課程,是我國各級師范院校,師范類考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教育法規》與《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德育》一起被視為師范生最重要的四門基礎課程。

⑦ 簡要敘述我國課程與教學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很久以前就有了私塾,相當於學校。漢代做官的方式是徵辟(皇帝聽說那個人名聲大,拉他來做官)和孝廉 茂才(地方推薦人做官),也有了太學(中央大學)到了晉代變成了一個郡有一個中正,有他們推薦人做官。隋唐時期有了科舉(公務員考試)和國子監(另一個中央大學)國子監長官管理天下所有學校。到了清朝,各省有了提督學政(教育局局長),管理教育。晚清時有了京師大學堂(現在的北京大學)私塾也改為中小學了。

⑧ 如何加強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

1、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具體工作由社科系牽頭負責,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黨委學工部、團委共同參與。同時各相關部門、各院(系)也要做到齊抓共管,積極配合做好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工作。
2、要建設一支以精乾的專職教師為骨幹,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為主體,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3、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和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形勢與政策教學按專題進行,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
4、黨委宣傳部要在明辨網建立形勢與政策專題教育網頁,充分利用校園網,並暢通校內有線廣播、電視,及時宣傳報道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新聞事件等,加強正面引導。教務處、社科系要把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重點課程加強建設,作為教學水平考核評估的重要指標。黨委學工部、團委要積極配合抓好學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圖書館要加大對形勢與政策教育有關資料的采購。實驗中心要確保階梯教室音響設備到位,教材科負責征訂、印刷及發放教材及形勢與政策教學參考資料。
5.規范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運作體制
教學體制是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流於形式的現象,必須嚴格按照原國家教委《關於高等學校思想教育課程建設的意見》和經黨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兩課」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執行。進一步明確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課,須由學校主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門和教務部門共同領導,由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負責組織實施,教務部門要將此課列入教學計劃,合理地排入課表,使之在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上順利實施。
6.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時事政治,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中宣部每年印發的年度思想宣傳工作要點,教育部每學期印發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這些都是我們教學的主要參考資料。同時,中宣部主辦的《時事報告》(大學版)是一份以形勢教育為重點內容的刊物,其中專門刊登五部委形勢報告會的內容,可讀性強,具有指導性、權威性的特點,是進行形勢教育的主要參考材料。另外,各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由主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部門按專題定期編印本校的教學參考資料,供教師使用,以統一全校的教學工作。同時,各任課教師再根據不同年級、專業的情況,可有針對性地把區情、校情、個情的內容補充穿插進去,進一步豐富教育素材。
7.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師資力量的配置,不斷增強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
要深入鑽研理論,搶占理論制高點,形勢與政策教師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武器,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力和戰鬥力,堅持「一個中心、三個著眼於」的學風,解釋當今世界的難點、熱點、疑點和敏感問題,深刻地認識和說明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當今的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斗爭帶來的重大問題,深刻分析思想政治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說服力和戰鬥力的有機統一,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用馬克思主義真理來解釋變化著的世界。

⑨ 如何增強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1、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具體工作由社科系牽頭負責,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黨委學工部、團委共同參與.同時各相關部門、各院(系)也要做到齊抓共管,積極配合做好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工作.
2、要建設一支以精乾的專職教師為骨幹,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為主體,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3、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和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形勢與政策教學按專題進行,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
4、黨委宣傳部要在明辨網建立形勢與政策專題教育網頁,充分利用校園網,並暢通校內有線廣播、電視,及時宣傳報道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新聞事件等,加強正面引導.教務處、社科系要把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重點課程加強建設,作為教學水平考核評估的重要指標.黨委學工部、團委要積極配合抓好學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圖書館要加大對形勢與政策教育有關資料的采購.實驗中心要確保階梯教室音響設備到位,教材科負責征訂、印刷及發放教材及形勢與政策教學參考資料.

⑩ 我國最新頒布的課程與教學政策及其對我國目前教育的影響

我國現在基礎教育課程的設置相對還是合理的,教材上的知識點的設置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回展的,教材上的作答業習題也是不多的,難度也是不大的。教育政策也是好的,政策要求培養出實用型人才,創造型人才,復合型人才。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也明確的給出了要給學生減壓的政策,要留時間給學生自己去了解社會,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和鍛煉身體。國家政策也是越來越重視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而不單單是知識的接受和傳承。
國家的總體政策是對的,是符合科學的,但是國家的考核制度沒變,這逼著學校老師不得不走老路子,教科書上的任務是不重,可是學校老師給學生布置了很多的課外作業,給學生定了比較多的課外書,裡面的作業,書面知識多的和原來沒有區別。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