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課程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3-11 11:51:01

A. 四年級下冊語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教學設計

3。四,增強環保意識1:⑴讀字,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⑵讀讀詞。2,告訴人們要維護大自然。【教學過程】一、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准備】《黃河頌》錄音帶和抗洪資料,維護環境?想像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為治理黃河提建議;接著從黃河的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三、繪畫演示:1、匯報學習效果,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匯報形式,記住形,今天俺們一起來了解它的過去和現在;最後是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明白為什麼要維護大自然、小組合作,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案 1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解課文內容,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找出黃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2、聽《黃河頌》錄音帶導入黃河是母親河。2、資料展示(抗洪)、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說說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所設計的方案,明其義。【教材分析】《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讀准音。【教學重點】自學課文。【教學難點】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二、初讀課文,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辦,但原先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以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設計治理方案、學會本課生字詞。【課時】一課時?後來有哪些變化,了解黃河的變化1。【板書】10

B.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小班教學 視屏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黃河的過去和現在,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及其內在的聯系,從中受到啟示,培養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3、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的重點:了解黃河的變化過程
教學的難點:理解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河」)生齊讀。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類。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條大河。(板書:「黃河」)請同學們充分有感情的朗讀這個詞。
2、老師聽出一種特殊的感情,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北麓發源,向東流過一座黃土高原以後,就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泥河。同學們請看(播放鏈接1)這就是黃河。(出示幻燈片2)面對滔滔千里,滾滾東去的黃河,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3、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篇寫黃河的課文,(板書並齊讀課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你想強調哪一個詞?(生答:變化、怎樣)同學們再試著讀一遍。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答,師板書:前、後、原因)
二、速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播放課文朗讀),讀完後能用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的方法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2、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什麼?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課文。
生答: 原來——搖籃
後來——憂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讀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默讀閱讀提示和課文,看一看還有哪些問題你不能解決?(學生默讀)
師:誰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原來的黃河是什麼樣的?)
(預設: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師:你的問題提得很好,也很有價值,能夠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來提問,還有問題嗎?
(預設:引起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師:你也很會學習,能抓住課文的重、難點進行提問,還有嗎?
(預設:怎樣才能治理黃河?)
師: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知道保護環境,希望你能為治理黃河提出一點合理化的建議。
師:(出示幻燈片3)下面我們就以課文中這四方面的內容為主題,採用小組合作研究的方式來學習研究。大家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角度確定研究的主題。
(1)黃河原來是什麼樣的?
(2)後來黃河變成什麼樣了?
(3)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4)怎樣才能治理好黃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幾自然段寫了變化前的黃河的樣子?【板書:前】
A:(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話,你的感受是什麼?說說你在文字的背後看到了什麼?(看到了溫暖適宜的氣候,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看到了人們在這里安居樂業、看到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B:生:學習了這部分知識後我覺得課文中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發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來的黃河就象一位美麗溫柔的母親,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著自己的孩子。
師:說的真好那就讓我們懷著對母親的愛,深情的讀這一段。齊讀。
師:課文通過與淮河流域作比較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樣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巧妙的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自然狀況,你們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黃河嗎?(想)(播放幻燈片4-10)一邊看一邊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麼樣的?
(氣候溫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師:美嗎?(美)(出示幻燈片11)原來的黃河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搖籃)
2、師:原來的黃河是這樣的美,我們的祖先才選擇在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們才稱它為母親河,那麼黃河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段,想想黃河發生了那些變化?
(預設:「黃河在近2000年……苦難」) 【板書:後】
A:課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黃河泛濫的具體數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數字是常見的說明方法,這不僅僅是一些數字,從這些數字中我彷彿看到了(黃河兩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掙扎,看到了他們家破人亡,聽到了孩子的哭號)
B:這些數字的背後分明是黃河泛濫地區人民的血淚。
3、師: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麼驚人的數字,黃河每次決口改道都會給兩岸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深重的災難,在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這種列數字的方法讓我們具體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黃河帶給人們的災難,這些可怕的數字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出示幻燈片12)再來讀這段話 「黃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難。」
師:不到兩千年就泛濫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兩年就是一次災難。人們還沒有從第一年的災難中恢復過來,又面臨新的災難,人們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親河成了禍河,搖籃成了憂患。(板書:禍河)
4、師:你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黃河變壞了?
(預設:「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遊河道中。」(出示幻燈片13)
師:找得很准確,在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16億噸、12億噸、4億噸,具體而形象地說明了泥沙大,作者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列數字)
師:對,唐代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請男同學一起把這個句子讀一遍。
5、師:黃河還發生了哪些變化?
(預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懸河。)
師:也就是說黃河變成了懸河,那麼,什麼是懸河呢?(出示幻燈片14)解釋:河床高於地面,遠遠看去就像懸在地上一樣,故稱懸河。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怎能不讓我們心痛。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黃河變成這樣,這是為什麼?
6、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六自然段,找出黃河變化的原因。
(生讀出課文中兩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燈片15女生齊讀、16男生齊讀)(板書:自然 社會)。
師:有人認為黃河的變化變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說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你怎麼看這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之間有什麼關系呢?
A:生:我認為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人們「無限制」的開墾,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自然氣候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造自然環境,使它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人禍是不能饒恕的。
B:這種人為的破壞太嚴重了,4億噸泥沙,一輛大卡車裝4噸。要一億輛這樣的卡車,這些數據觸目驚心。
師: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C:因為窮。(指名讀第六段最後兩句)
師:你覺得這些人是些什麼樣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這些人為的破壞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再加上天災造成的水土流失,現在的黃河滿目創傷已經無力哺育她的兒女。
師:最後這一句用什麼語氣讀,(傷心、憤怒)誰再讀讀。指名讀(2、3名)
7、師:許多曾經輝煌燦爛的大河文明,由於人為的破壞而今已經衰敗,曾經高高屹立的巴比倫城已經盪然無存,我們決不能讓黃河也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
8、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師: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們為治理黃河設計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書:治理方案 出示幻燈片17)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這么多方法,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數管齊下」其中都圍繞著治黃的關鍵「管住泥沙」。治理黃河的希望和夢想終將實現(出示幻燈片18)。
師: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
六:總結:
一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讓我們看到了黃河的過去和現在,我們的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讓我們再靜靜的看看壯麗的黃河,讓我們和母親河一起跳動。(播放鏈接3)
七、板書設計;
搖籃 禍河
(前) (後)
原因
自然

C.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它圍繞「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災難、搖籃、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們要保護好大自然環境。在設計中,我運用默讀,朗讀等讀書方法,讓他們自主學習,質疑探究,促進其思考和理解。這是培養自學能力,語感和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習交流的組織者,學習興趣的激勵者。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生字.
2. 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原因及治理黃河的辦法.
3. 通過自主學習,質疑討論.
4. 懂得黃河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教訓,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黃河的變化,變化原因及治理黃河的辦法.
2. 懂得黃河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教訓,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准備:
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黃河變化前後的圖片資料.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這片黃河流域,可是,很多年來,這條美麗的母親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吞噬了他們的生命及財產.這又是為什麼呢?怎麼變成這樣呢?今天咱們就來學習黃河變化的情況,相信我們能找到答案的.
2.揭題,板書課題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3.齊讀課題.
4.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黃河變化前後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認讀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藉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檢查生字的認讀.(指名讀或」小老師」帶讀的方式」)
3.指名逐節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產生質疑
1.默讀課文.
2.產生質疑,師歸納以下幾點:
(1)為什麼以前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如今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憂患(發生變化)的原因?
(3)如何治理黃河?
四.品讀課文,解決質疑.
(一)學習1—3自然段
1.劃出黃河過去是怎樣的句子,並朗讀.
2.師歸納板書:
過去-----搖籃:自然條件好{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3.找出描寫黃河變化的數字
(1)匯報含沙量,大水災,改道的數字
(2)通過這些數字了解黃河的變化及其危害性;明白用了什麼手法? (列數字)
4.指名讀,齊讀.(指導用」嚮往,贊美,熱愛」的語氣朗讀)
(二)學習4—6自然段
1.找出黃河變化的原因
2.通過匯報,師板書:
如今----憂患的原因{自然:氣溫轉寒,暴雨;
人為:人口增多,砍伐}
3.齊讀4—6段 (指導讀出」憂心」)
(三)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1.指名說說科學家們治理黃河的辦法.
2.師板書:
治理{牧林為主,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
修築水利}
3.齊讀最後一段 (指導學生帶著期待和信心朗讀)
4.齊聲朗讀整篇課文.
五.交流體會:
1.體會黃河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教訓,給我們的啟示.
2.師總結: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綠色的植被,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合理規劃利用土地,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以防水土流失.
3.感悟此篇課文的中心
我們要樹立環抱意識.
4.結合生活實際交流體會環保的措施.
六.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後大家都知道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及科學家治理黃河的辦法.那麼我相信,黃河變回我們可愛的母親河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我們一定要記住: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人人有責.
七.板書設計:
黃河(母親河)
過去----搖籃<自然環境好>
如今----憂患
(變化----含沙量,大水災,改道)

原因----<自然:氣溫轉寒,暴雨; 保護母親河
人為:人口增多,砍伐> --------- 保護環境

治理---<牧林為主,保護資源, 人人有責
規劃用地,修築水利>

環 保

D.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公開課教案 1

【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維護大自然,維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辦,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原先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的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是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教學重點】
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明白為什麼要維護大自然。

【教學難點】
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教學准備】
《黃河頌》錄音帶和抗洪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黃河頌》錄音帶導入
黃河是母親河,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今天俺們一起來了解它的過去和現在。

二、初讀課文,了解黃河的變化
1、學會本課生字詞:
⑴讀字,讀准音,記住形。
⑵讀讀詞,明其義。
2、小組合作學習,找出黃河原來是什麼樣子的?後來有哪些變化?想像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以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

三、匯報學習效果,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匯報形式:
1、資料展示(抗洪)。
2、繪畫演示。

四、設計治理方案,增強環保意識
1、說說科學家為治理黃河所設計的方案。
2、小組合作,為治理黃河提建議。

【板書】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原來現在
氣候溫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經常決口
素因
(搖籃)原因(禍河)

E.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探究性教學課堂實錄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變的過程及變化的原因,告訴人們要保護好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要求:
1、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
課前准備: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富繞的長江之濱,對我國的第一大河流長江十分熟悉。那麼你們對離我們遙遠的中國第二大河流黃河又了解多少呢?課前同學們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了大量有關黃河方面的資料。今天老師也收集到了一個有關黃河的資料片,現有就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資料片。
放CAI課件(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師:好!看完了資料片,請你們談一談對黃河的認識,你認為黃河是一條什麼樣的河?
生:我認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認為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生:我認為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師:對!你們說得對。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那麼,黃河又是怎樣由「搖籃」變成「禍河」的呢?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
點評:課前由有關黃河資料的CAI課件導入,激發了同學們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作作鋪墊。
二、讀課題,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請齊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後,你想提些什麼問題呢?
生:黃河的發源地在哪裡,她流經了哪幾個省市?
生: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
生:為什麼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板書)
生: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禍河的原因是什麼?(板書)
生:黃河為什麼叫黃河?
生: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板書)
生:我們在治理黃河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點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探究性學生進行的第一步,這樣做是為確定探究學習目標作準備。
三、確定探究學習目標,協作攻關
1、探究學習目標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的問題都提得很好!現在我們就確定這四個問題(已板書的四個問題)為我們這節課探究學習的目標。請你們自由分級任選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作為重點探究目標,通過閱讀課文並結合手頭上的資料來進行探究學習。
2、學習自由分組討論,協作攻關。(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輔導)
點評:課前學生們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是為探究性學習建立學習包,提供學習資源,這些學習資源為學生在探究學習,協作攻關過程中提供了資源,輔平了道路。
四、交流學習情況,成果共享
師:好!剛才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相信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學習情況吧!
先來交流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從課文第三自然段的這幾句話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生息繁衍。
師:這幾句話,我們應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
生:我認為用自豪、驕傲的語氣來讀。
生:我認為用熱愛、贊美的語氣來讀。
師:好,那我們就用自豪、贊美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吧!
生:齊讀這兩句話。
師:你們還能不能從手頭上的資料中找一找也能說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能!
師:那就請你們結合資料來談一談。
生:我是從《新科學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找到的:「據書本記載,上古時期的黃河流域被繁茂的森林草原所覆蓋,昔日的黃土高原也是鬱郁蔥蔥,氣候濕潤,河水清澈,為各種動植物的滋生繁育創造了極好的條件。西周時期,這里森林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高達53%」。這些資料說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是從《中國少年網路全書》里查到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考古學家在黃河流域的陝西藍田、山西丁樹等處都發現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發現了母系氏族的遺址。這都證明了從遙遠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和生活。」所以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生:我從《黃河資源網》里找到:「我國古都咸陽長安(現在的西安)、洛陽和開封都位於黃河流域,歷史上北京也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有3億多畝肥沃耕地,黃河用自己乳汗哺充分了中華民族。」所以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師: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證明黃河的確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母親河。(板書:搖籃)那麼為什麼又說她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呢?下面,我們就來交流第二個問題的學習情況。(為什麼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生:我從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後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生:我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這句話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黃河在近2000年音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師:這句話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呢?
生:用疼心的語氣來讀。
生:用痛惜的語氣來讀。
師:好!那我們就用疼心、痛惜的語氣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生:齊讀「黃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難」這句話。
師:好!除了課文中介紹的這些之外,你還能不能從資料中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生:能!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的河流》這本書里找到的:1993年黃河發大水,下游決口漫堤72處,使河北、山東、河南三省67個縣愛災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364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18000多人被奪去了生命。這說明了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黃河資源網》上找到的:1935年,鄭州花園口洪峰流量每秒14900立方米,山東鄄城董庄決口,魯蘇27個縣被淹,341萬人受災,更為駭人聽聞的是1938年,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西進,扒開鄭州花園口大堤、豫、皖、蘇3省44個縣被淹,1250萬人受災,死亡89萬人。所以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的河流》文本書中找到的:黃河流域也是中國旱災量嚴重的地區之一。從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44年的3710年間,有歷史記載的旱災有1070次。僅在清朝統治的268年中,就有201次,幾乎年年有旱災。1976~1879年晉、冀、魯、豫4省連續大旱,死亡1300多萬人。所以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師:是啊,同學們,我們的黃河變了,無數次的洪澇災害、旱災已經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我們的母親河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板書:禍河)那麼她又是怎樣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中華民族的憂患的呢?她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板書:原因)接下來我們就來交流討論第三個問題的學習情況。(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的原因是什麼?)
生:我從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知道,黃河變成禍河的根本原因是泥沙多。(生讀第五自然段)。
師:作者在介紹黃河泥沙多的時候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方法?
生:我認為作者運用了列舉數字的說明方法。
師:作者列舉了哪些數字?
生:68倍、16億噸、12億噸、4億噸、3-4米、10以上。
師:列舉了這些數字有什麼好處?
生:有力地說明了黃河泥沙多。
生:有充足的理由說明了黃河泥沙多。
師:作者用列舉數字的說明方法告訴了我們,黃河變成禍河的根本原因是泥沙多。那麼,你還能不能從手頭上的資料中找出黃河泥多的事例呢?
生:能!
師:好!瑞就請同學們說一說。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中找到的:「黃河多年平均徑流量560多億立方米,只相當於長江年徑流量的二十分之一,而多年平均輸沙量卻高達160億噸,接受於長江多年平均輸沙量的4倍,因此成為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如果把16億噸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堤,可繞地球赤道27周。」這說明黃河的泥沙多。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中找到的:黃河不但以「地上懸河」聞名世界,而且還是輸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最大年輸沙量也有16億噸。這些泥沙如果用載重4噸的卡車平裝運,每天運一次,110萬輛卡車運動一年才能運完。這16億噸泥沙中有4億噸沉積在河道中,有12億噸被帶到入海口。結果,入海口每年向海中推進3公里。近百年來,黃河在河口推積成一個面積為54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如果不是渤海不斷下沉,黃河的泥沙早就把7.7萬平方公里的渤海填平了。這說明黃河的泥沙確實很多。
師:是啊!一系列驚人的數據說明了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那麼造成黃河含沙量多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生:我從課文的第6自然段知道黃河含沙量多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了天然的保護層,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師:請同學們齊讀這幾句話,邊讀邊思考這兩個原因分別屬於哪兩個方面的原因?
學生齊讀寫兩個原因的句子。
生:第一個原因屬於自然條件變化的原因。(板書:自然條件變化)
生:第二個原因屬於人為的破壞。(板書:人為的破壞)
師:自然條件變化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生:有氣溫轉寒,暴雨集中。
生:還有黃土本身結構鬆散。
師:人為的破壞又具體有哪些?
生: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
生: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師: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不僅是自然條件變化本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人為的破壞。那麼你們還能不能找出資料來說明這些?
生:能!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的河流》這本書里找到的:「黃土的特性是顆粒細,孔隙多,含有鈣質成分,垂直節理發育,乾燥時堅如岩石,遇水則變成流泥,耐沖性很差。這些特性是黃土高原本身利於水土流失的內在因素。這是屬於自然條件變化的原因。」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地理知識》這本書中找到的:「黃河中游流經的黃土高原,在秦統一中國後,以至兩漢,不斷向這里移民,推行墾草為田,發展農業的政策,使森林、草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形成大面積的黃土裸露地區。黃土質地疏鬆,垂直節理發育,極易受到侵蝕和分割,使水土嚴重流失。這是屬於人為破壞的原因。」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黃河長江》這本書里找到的:「不合理的農業結構,人為砍伐和戰爭的殘害,嚴重惡化了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缺少植被的黃土,在暴雨的沖刷之後的大量流失。這是屬於人為破壞的原因。」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黃河資料網》上查到的,是屬人為的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更換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形,同時,將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流流失。」
……
師:同學們,我們的母親河就這樣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變成了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麼辦?我們該怎麼辦?
生;我們必須治理她。(板書:治理)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交流討論最後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
生:從課文的第7自然段,我知道治理黃河的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
師: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這句話。
師:要管住泥沙我們必須怎麼做呢?
生:在黃土高原地區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
師:還有誰補充。
生:要保護好森林資源,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師:除了課文上介紹的這些治理黃河的方法之外,你還從資料上知道哪些治理黃河的方法。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初中地理教材》中找到的:「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採取的途徑是造林種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長流。同時結合打壩淤地、修築梯田等工程,以減少入河的泥沙。在組織管理方面,把黃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戶,治理後所得的經濟收益,歸農民自己所有,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經過近幾年的綜合治理,現在晉、陝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減少了2億噸。」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新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里找到的:「要減少黃河的泥沙,首先要恢復黃河流域的植被,然後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資源,做到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
生:我的這個資料是從《中國的河流》這本書里找到的:「為了做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0年來,在黃土高原上已修築了數以萬計的壩庫工程,植樹造林,綠化了許多荒山、荒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不安建成了千萬畝水平梯田、條田和壩地,使黃土高原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師:是啊!解放以來我們黨在治理黃河上作出了許多努力,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點評:學生討論每一個探究學習目標時,既沒有脫離課本又結合了課前准備的學習包,對課文的理解很透切。學生們在交流匯報學習情況的過程,也是一個成果分離的過程。
五、總結課言語,感悟明理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黃河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條件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學到這里你有什麼收獲呢?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對黃河有了更深的了解。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收集和積累材料。
師:不錯!注意積累材料是我們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還有誰說一說。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要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大自然。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
師:是啊,同學們,主我們一起來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吧!(板書: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雖然把綠色染上黃土高原,把清白賦予黃河水,目前還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然而,一代必將勝過一代,相信有了他們的共同努力,黃河一定人治理得越來越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六、拓展練習(或叫開放性練習)
師:課後請同學們完成這兩項作業:
1、開一個治理黃河的討論會。
2、請同學們根據手頭上的資料寫一份治理黃河的設計方案。
點評:課後開放性的作業,是對課堂探究性學習的繼續,是把課堂上探究的問題延伸到課外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完全的探究。
總評:這是一堂探究性學習部分探究的實驗課。教師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依照探究性學習實驗的要求,課前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建立學習包,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學習資料。在教學設計中,首先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是確定探究性學習的目標;其次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課言語和課前准備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再次是交流討論學習情況,達到成果共享;最後設計的開放性作業是把探究性學延伸到課外。整個教學過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運探究學習,這既突出了閱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又凸現出了探究性學習的特徵。
板書設計: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1、為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為什麼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3、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禍河的原因是什麼?
4、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
自然條件變化保護環境
搖籃→禍河→治理→
人為的破壞保護大自然

F.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特級教師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認識8個生字。
2、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受到啟示,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搜集黃河資料,激發學生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
教學准備
1、學生查字典理解詞語,查找與黃河有關的資料。
2、課件,教學資源(兩段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1、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對於黃河,你有哪些了解?交流所查的資料。
2、老師備課的時候,也准備了一些資料,請大家欣賞。
(播放黃河流域近年來實景錄像,《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黃河與我國其他河流相比,有著顯著的特點」開始。)
是什麼原因導致黃河從「中華民族的搖籃」變為「中華民族憂患」呢?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我們預習過課文,請大家瀏覽一遍課文,找一找哪個段落介紹了黃河變化的原因。第1——5、第7自然段又講了什麼呢?把握文章結構。
(第1——5自然段 黃河的變化
第6自然段 變化的原因
第7自然段 治理黃河)
3、檢查學習情況
課文中出現的生字你能認識嗎?
(屏幕出示生字 詞語)
禍 乃 侵 蝕 墾 畝 營 扣
三、自主學習,理解課文
第一部分 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1、快速默讀第1——5自然段,看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再與同學交流一下。
2、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河當作人來寫,概括了黃河的變化,你能找到這個句子嗎?
3、讀句子,理解「叫苦不迭」。
(屏幕出示「可是,後來黃河變了,它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
第二部分 變化的原因
1、認真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1)哪些原因導致黃河發生了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這些原因有什麼關系?
2、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完成作業一。

黃河
變化的
原因

自然
原因

秦朝後,黃土高原暴雨集中,
黃土結構鬆散,造成水土流失。

社會
原因

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開墾放牧,
破壞了植被,水土流失更嚴重。

3、各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老師概括:水土流失和人口增長是造成黃河變化的主要原因。(板書)
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呢?
指導朗讀「更嚴重的是……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
體會水土流失和亂墾濫伐的惡性循環,從而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4、老師總結水土流失導致多開墾荒地,而開墾荒地又導致更嚴重的水土流失。
而人口的增長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個主要因素。母親河也在向我們發出了緊急求救信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黃河呢?
第三部分
1、快速默讀第7自然段,思考治理黃河的關鍵和措施分別是什麼?
2、學生邊讀邊畫,指名回答。

治理黃河的
關鍵

把泥沙管住

治理黃河的方案措施

林牧為主;保護好森林資源;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三、知識拓展
1、其實,保護母親河,不僅僅是管住泥沙。請大家看屏幕。
2、我們從黃河的變化中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引導學生回顧九八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災造成的危害。
3、你讀了這篇文章後想說些什麼,又想做些什麼?人們要保護好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G.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案例

感知黃河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一段錄像,你們想看么?

生:想。

師:好,現在就讓我們來看這段錄像。同時請大家邊看邊想:「看了這段錄像,你知道了什麼?」(播放課件)

生:我聽了錄像中的音樂,知道剛才錄像中播放的曲子是《黃河頌》,再加上我看到錄像中的場景,我想那條河流是黃河。

生:我以前看過黃河最險要的地方??壺口瀑布的錄像,我判斷剛才錄像中那震撼人心,飛瀉之下的就是壺口瀑布。因此,我也知道了這條河流就是黃河。

生:通過預習我知道在中國的河流中,只有黃河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水的顏色是黃的,所以我看到錄像中湍急的水流是黃的,就知道這條河一定是黃河。

生:我看到錄像中的河水具有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呼嘯而去,我就感到這一定是黃河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黃河才具有這種雄渾的氣勢,正如李白詩中寫的那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生:剛才,我看到河道有寬有窄,看到岸邊的黃土高原想到兩岸的百姓,想到了黃河所蘊含的黃河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它是我們的母親河。

(在上課伊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黃河的場景,使學生看到黃河既有奔騰而來,咆哮而去,雷霆萬鈞之勢,又有平靜、寬廣的胸懷,聽著《黃河魂》動人心魄的旋律,感知黃河,認識黃河。使學生初步體會黃河的雄壯氣勢,聯想到黃河精神。)

師:剛才,我們所看到的的確是黃河。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黃河,感受黃河,進一步的了解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板書)

二、自讀自悟

師:下面請大家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這篇文章,注意讀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可以通過查字典解決。然後想一想「你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生自讀思考問題。

師:剛才大家讀得都很認真,一定了解了許多內容。誰先說說?

生:我查字典知道「憂患」是擔心,災難的意思。課文說「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是說黃河成了中華民族時刻擔心的災難。

生:從課文中我知道,黃河過去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現在變成了一條禍河。

生:我還知道人們已經認識到黃河帶來的災害,正在想辦法治理黃河。

生:通過查找資料,我知道:早在大禹治水時,人們就開始治理黃河,過去的人們談黃變色,黃河留給人們的是血,是淚。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因此才有了「黃河寧,天下平」的說法。

師:你們了解了這么多內容,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在了解課文的同時遇到問題了嗎?現在請大家把你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老師通過電腦把大家提出的問題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

生: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為什麼說它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師隨機板書)

生:我想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生:黃河的變化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我想了解人們是用什麼方法來治理黃河的?

生:黃河給兩岸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怎麼還能說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生:我想了解除了文中科學家提到的治理黃河的辦法之外,我們還有哪些治理黃河的方法?

師: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請大家看一看,有沒有相似的問題?

生:我覺得第一個問題和第四個問題,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麼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生:第三個問題和第五個問題可以歸納為「我們應該怎樣治理黃河」?

師:可以嗎?

生:可以。

師:了解了這些問題,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下面讓我們再來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然後選擇一個或幾個你感興趣的問題,深入了解文章,遇到了困難,可以找合作夥伴共同學習。

(讓學生質疑問難,自主梳理出問題,把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學習目標,從進一步的細讀深究中領悟有效的學習方法。在保證學生學習時間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一自學為主體,通過圈、劃、批、注等不同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學,自動尋求答案,獲取知識的能力。)

生自讀思考後合作學習。

師:學完了么?

生:學完了。

師:誰願意先說說你感興趣的是哪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我對第一個問題很感興趣,我讀了「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麼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我了解到黃河過去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而後來卻成了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師:我知道「搖籃」是小孩在很小的時候休息、睡覺的地方。我感覺「搖籃」應該是溫馨、舒適的,讓人看了有一種幸福的感覺。這里把黃河比喻成搖籃,我想是為了告訴人們黃河是人類的發源地,我們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樣在黃河這個溫馨、舒適的搖籃里逐漸壯大起來的。

生:經過查找資料,我知道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由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華北平原的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這些資料讓我感到黃河源遠流長,哺育了黃河兩岸的中華兒女。

生:我讀了「說來話長,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是好的,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媲美」就是比美的意思,就是說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良好,就像現在的江淮流域一樣美麗富足,是個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

生:我讀了這句「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代自然條件更好。」這句話說明這里很適合動植物的生長活動,也一定會更適合人類的生存發展。「氣候溫暖,土地肥沃」,人們可以在這里自由耕種,老天爺照顧,還有良好的土地,人們的日子一定過得很快樂。

生:這句「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生息繁衍。」「因此」表示的是因果關系,正是有了前面這些條件,這些原因,我們聰明的、偉大的祖先才會選擇這里生息繁衍,生活養育後代,我想那時的人們一定生活得非常快樂。

生:剛才聽了×××的話,我的眼前就好像出現了人們生活、耕作的景象,我想向大家描述一下:在氣候溫暖,土地肥沃的黃河流域,農民在田地里自由耕種,漁民在船隻里滿載著捕魚的收獲,婦女們在家裡紡織,老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談,孩子們快樂的玩耍,嬉戲。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人們是那麼幸福,無憂無慮。

師:×××把數千年前到數萬年前的黃河流域描述的這么美,這么好,那我們應該怎樣讀呢?

生:應帶著美好的感情讀。

生:讀的時候好像眼前就有這樣的景象。

生:「媲美」應該讀的重一些。

生:「生息繁衍」讀的慢一些,緩一些。

師:你們能讀出來么?

生:能。

師:誰試一試?

生試讀。

(3)師:×××讀出了美好的黃河流域,讓我們感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可是後來它卻發生了變化,怎樣變化的呢?

生:課文中這樣寫的「人們都說……苦難」從這一段說明了黃河雖然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但它在近2000年來卻給人們帶來了苦難。

生:課文中列舉了數字,「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這些數字說明黃河發生了變化,給人們帶來了苦難。

生:這里用「深重」來描寫苦難,再加上前面的決口、改道,讓人感到心裡沉甸甸的,好像要透不過氣來了。

師: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呢?

生讀文

師:你是怎樣把你的感受讀出來的?

生:「竟決口……26次」讀得稍快一些。「深重的苦難」讀的低、慢,表示我的心情很沉重。

生:老師,我不明白這里「表現」這個詞為什麼要加引號?

師:誰能幫幫他?

生:這里是用「擬人」的手法,把黃河的決口、改道當成人所做的事,所以用引號。

生:這里把黃河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情感,說明黃河雖然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但是人民並沒有忘記她是中華人民的搖籃,是中華人民的驕傲,作為黃河的兒女將永遠把它視為神聖的母親河。

師:我相信,黃河聽了你的話,也會為你對她的熱愛而高興的,×××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大家要像×××一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問。大家鼓勵鼓勵他。

生鼓掌

(鼓勵學生敢於從教材中發現問題,主動、大膽的圍繞課文內容進行質疑,並做以適當引導,使學生不唯師,不唯書,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師:誰還想說?

生:讀了這一段「可是……憂患」我知道黃河由「搖籃」變成了「憂患」。

生:從「兇猛暴烈」這個詞能看出來她就像一個脾氣暴躁的老人一樣在發著脾氣,還有從「叫苦不迭」這個詞說明人們在不停的叫苦,也就是黃河一直折騰,不讓人們得到安逸。

生:老師,我從「憂患」這個詞中感到作者也在為黃河變化而深深的擔憂。

師:那你擔憂么?

生:擔憂。

師:你能讀出你的擔憂嗎?

生:能。

師:你讀一讀。

生讀

師:他讀出來了嗎?

生:讀出來了。

(以文本為媒介,實現了師生、文本、作者之間的多元對話,從讀中感悟,從讀中引發思考。)

師:這有一段錄像是建國前1937年發大水的景象,請大家看一看。(課件播放錄像)

生看錄像

③師:看了這段錄像,你們想說點什麼?

生:…… (4??5個同學)

(在學生認識到黃河近2000年來,由『搖籃』變成了『憂患』之後,用課件顯示資料??建國前黃河發大水人民受災的場景,把幾十年前發生的水災延展到課堂,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再談一談感受、體悟,把畫面與情感融為一體,了解由於黃河的變化而給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人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場景,深深地為黃河擔憂,樹立了憂患意識,豐富了情感,從而激發要治理黃河的願望。)

師:你們還對哪個問題感興趣?

生:我對黃河變化的原因比較感興趣。我從課文中「黃河……大水災「這一段知道了是由於泥沙多使黃河形成了懸河。而懸河的決口是使人們受到災難的直接原因。

生:從課文中列舉的數字能說明是懸河的形成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生:讀了這句「據……原因」我知道黃河變化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二是……。

生: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是黃河產生變化的自然原因。

生: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容易受到侵蝕,產生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才是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也是黃河變化的原因。

生:大量泥沙進入黃河,才產生了懸河,造成決口,給人們帶來了災難。

生:人為的原因更加速了黃河的變化,人們不控制人口,使人口迅速增長,人多了就要吃飯,為了吃飽肚子就要開墾荒地,毀滅森林,破壞草原,更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生:人們越開墾,水土流失就越嚴重,肥力就要下降,農作物就要減產,人們就更要開墾耕地,水土流失就更嚴重。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長此以往,人為地造成了惡性循環,給母親河增加了負擔,使她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師:供我們祖先生息繁衍的黃河,由於人為的因素而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讀一讀最後一段,看看科學家是怎樣治理的呢?

生:科學家主要採取數管齊下的發式進行治理,主要從四點進行治理。(略)

生:「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他隨心所欲流進黃河」,因此,科學家的前三項工作要說是治理黃河,不如說是治理泥沙。

師:你們誰還想說?

生結合資料匯報

師:老師這也有一些關於治理黃河的資料,情大家看一看。 (放錄像)

生看

師:無數的科學家為母親河的健康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那麼,當這中華民族的驕傲,華夏兒女的母親河遇到困難,無法自拔時,我們作為黃河的兒女應該怎樣做呢?

生:老師,我長大了之後,會像「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那樣,培植出一種糧食作物,讓它在黃土高原安家落戶,既能給人們提供生命的糧食又能夠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使它不再進入黃河,為母親河的改變起到根本作用。

生:我要在船下安一種裝置,把泥沙重新帶回中上游。

生:我會培養一種藻類植物,形成網狀結構,起到做過濾泥沙的作用,不再讓泥沙流到黃河中下游。

生:我想發明一種葯水,每當連降暴雨,黃河咆哮時,把它投入水中,使它遇到水產生化學反應,變得溫順、平緩、不給人們帶來災難。

生:我以後要發明一種儀器,能夠控制天氣,不讓他連降暴雨,不至於水量增大,水面升高,造成決口,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在學生了解了文中科學家治理黃河的方法後,播放人們從古至今治理黃河的錄像,使學生了解到人們從古至今沒有放棄治理黃河,而且在建國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從而激發學生為治理黃河,保護環境而貢獻力量的意識,使學生從學習中感悟,使本課不僅成為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人的意識,人的精神的培育過程。)

師:我們知道,人類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破壞生態環境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那麼,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小至我們的學校、街道,大到我們建華區、齊齊哈爾市、全省、全中國、全世界,還有哪些環境問題,你打算怎麼解決呢?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出周圍的環境問題,並積極思考,提出解決辦法。

(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既認識到周圍的環境污染,同時又增強了環保意識,認識到許多污染都是由於人為因素才造成的,不僅要做到不破壞污染環境,還要積極做好宣傳,為解決環境污染而動腦筋想辦法,在想像創造中,提供合理化建議成為實踐者。)

師總結:這節課,我們讀懂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這篇課文,了解了許多關於黃河的知識,也懂得了人類與大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覺的愛護大自然,為保護、改善、美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評價:本課教師能夠注意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人本、自由、多元和個性,突破了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集體性閱讀」,全方位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閱讀探索,自由思考,自由的表達交流,使學生心靈自由,思維自由,具有充分的自主權,主動、愉快、高效的學習。

H.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課堂

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可是一查黃河近2000年來的"表現",卻叫人大吃一驚。黃河在近2000間來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人們不禁要問: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麼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說來有趣,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是很好的,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里生息繁衍。
可是,後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當於長江的68倍。黃河每年從中上游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重量達16億噸,其中12億噸被搬到了大海,4億噸則沉積在下遊河道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泥沙上。它使黃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結果有的河段高出兩岸農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黃河成了懸河。每到洪水季節,黃河這些地段的堤壩很容易決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災。
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一年破壞耕地550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越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越來越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
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為現實。[1]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