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准中對氧氣的要求
1. 《課程標准》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要求
1)創設良好氛圍,激勵學生學習。
(2)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3)突出思維訓練,培養思維能力。
(4)著眼學生發展,組織學生活動。
(5)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選用恰當教學媒體。
(6)重視教師的人格力量,規范教師的課堂行為。
2. 論述課程標准對課程評價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一、新課程評價改革的重點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 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 潛能,了解學生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激勵、反饋與調整; 評價內容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技術從過分強 調量化轉向更加重視質的分析;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 性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評價方式更多地採用諸如 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開放、多樣的方式,而不僅僅 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加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新的評價方式強調 可操作性,力求評價指標簡明、方法易行,使第一線教師容易使用。 (一)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有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 基礎教育課程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轉而注重培養學生包括積極的學習態度、創 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 展奠定基礎。配合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的功能也發生著根本性轉變,不只關 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為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以及與 之相伴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評價不再只是為了選拔和甄別,「選拔適 合教育的兒童」,而是如何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反饋作用,關注學生成長與進步的 狀況,並通過分析指導,提出改進計劃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評價是幫助「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換言之,評價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而不 是學生的發展為評價的需要服務。評價功能的這一轉變同時影響著教師評價工 作的發展。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承擔著促進學生發展的任務,教師的素質及 其發展同樣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話題。以往的教師評價主要是關注教師已有的 工作業績是否達標,同樣體現出重檢查、甄別、選拔、評優的功能,而在如何 2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卻有限。因此,時代的發展向課程評價的功能提 出挑戰,評價不只是進行甄別、選拔,更重要的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 (二)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 即從過分關注學生學業成就逐步轉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學生學業成 就曾經是考查學生發展、教師業績和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但隨著社會的 發展,知識爆炸、競爭加劇、信息時代的來臨,僅僅掌握知識與技能已遠遠不 能適應社會對人發展的要求,於是全球都在進行關於「教育與人」的大討論, 學業成就作為單一的評價指標的局限性也突顯出來。在關注學業成就的同時, 人們開始關注個體發展的其他方面,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 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從考查學生學到了什麼,到對學 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等進行考查和綜合評價。多 元智力理論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在評價中尊重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的價 值,於是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樣 化的需求。 (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即從過分強調量化逐步轉向關注質的分析與把握。長期以來,人們盲目地 認為量化就是客觀、科學、嚴謹的代名詞,於是追求客觀化、量化曾經是各國 課程評價的發展趨勢。然而,隨著評價內容的綜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評 定一個人的發展狀況則表現出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特點,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 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被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 而且,對於教育而言,量化的評價要麼是把復雜的教育現象簡單化了,要麼是 只評價了簡單的教育現象,而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 質性評價的方法則以其全面、深入、真實地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 勢這一優點受到歡迎,成為近30 年來世界各國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方法。例如, 在《美國國家科學課程標准》中提供的評價方法除了紙筆測試以外,還包括平 時的課堂行為記錄、項目調查、書面報告、作業等開放性的方法。英國則強調 3 以激勵性的評語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在教師評價中注意運用面談、行為觀察和 行為記錄的方法。需要強調的是,質性評價從本質上並不排斥量化的評價,它 常常與量化的評價結果整合應用。因此,將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應用多種 評價方法,將有利於更清晰、更准確地描述學生、教師的發展狀況。 (四)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即被評價者從被動接受評價逐步轉向主動參與評價。一改以往以管理者為 主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象,評價主體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 甚至包括專業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也是教育過程逐步民主化、人 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這樣,傳統的被評價者成為了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在評 價主體擴展的同時,重視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在平等、民主的互動 中關注被評價者發展的需要,共同承擔促進其發展的職責。在以往被動地接受 評價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 者對於評價結果大多處於不得不接受的被動狀態,對於評價本身更是拒絕大於 歡迎,或者處於「例行公事」的被動狀態。與此相比,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 中的一員,並加強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既提高了被評價者的主體地 位,將評價變成了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也在相 互溝通協商中,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理解,易於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 的評價關系,這將有助於評價者在評價進程中有效地對被評價者的發展過程進 行監控和指導,幫助被評價者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促進其不斷改進,獲得發 展。 (五)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即從過分關注結果逐步轉向對過程的關注。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 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 價。傳統的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於學生如何獲得這些答 案卻漠不關心。這樣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與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 據等,都被摒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缺少對思維過程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只 4 重結論,忽視過程,就不可能促使學生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養成科學探究的 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精神,反而易於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和習慣,不 利於其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限制其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因此近年來,評價重心逐漸轉向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的過程、探究的過程 和努力的過程,關注學生、教師和學校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只有關注過程, 評價才可能深入學生發展的進程,及時了解學生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所做出 的努力以及獲得的進步,這樣才有可能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進行有效地指 導,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與此同時,也只有在關注過程中, 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質性評價方法的發展為這種過程式的 形成性評價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注重過程,將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二、新課程評價改革面臨的問題 新課程評價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的不斷提高,促進課 程的不斷發展,這就對評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可行的指標評價學 生、教師與課程是此次評價改革推行必將面臨的核心問題。下面將對此進行一 些討論。 (一)如何注重對學生學習和發展過程的評價 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能有效地改變評價過分偏向終結 性的現象,也有助於實現評價的個體化,是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徑。 如果能夠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將有助於改變以往只重視學生學習結果 的不利局面。 第一,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日常學習和發展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 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如青島市北區推行的口頭評 價,根據「短、小、勤、快」的原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利用口頭評價 5 對學生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和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有效地促使學 生朝向既定的學習目標。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揮評語的及時性優勢和激勵性作 用,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從而改進 自己的學習。 第二,利用成長記錄的方法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 收集學生多方面的資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師、同學和自我的評價、作業和 競賽成績,自己滿意的作品等等。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 現自己的不足,並通過成長記錄培養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 第三,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期末成績中 日常表現和作業、單元測驗以及期末考試各佔一定的比例。這樣做的導向作用 是使學生和家長不再只關注期末考試,體現了形成性評價的精神並將評價融入 日常教學中,做到教、評相長。如在學科期末成績評定中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分 別報告,並根據內容的不同對平時和期末成績設定不同的權重。 第四,許多學校重視學科學習和評價的特點,採取分項考試、分散考試的 方法。如將語文的評價、考試分為語言表達、詞彙掌握、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等方面,採用寫字卡、朗讀卡、積累卡、閱讀卡、表達卡等考察方式,與期末 考試相結合;數學、英語等學科的考試採取多元化的綜合評價方式。 (二)學生、家長如何共同參與教師評價 建立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是新課程教師評價的 重要內容,旨在幫助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學生、家 長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兩大群體,他們參與教師評價,也增強了對教師教 育教學活動的監控,有助於促進教師反思習慣的形成、反思能力的提高。 在推行學生和家長參與教師評價時,建議注意以下一些原則:學習信任學 生和家長;學習分析看待評價結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機會;校方應綜合分析多 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結論;學生、家長參與教師評價時需要引導。 下面是一則學校通過調查問卷引導家長如何參與「家長開放日」評課活動 6 的實例。 親愛的家長,歡迎您參加我校「家長開放日」的評課活動,相信這將是 一次我們彼此之間加強溝通、增強了解的機會。希望藉此機會,對我們的教 育教學提出您寶貴的意見,同時架起我們協同教育的橋梁,共同為孩子創造 出健康成長的家校環境。
3. 新課程標准對學生角色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兩個方面,兩者缺一不可。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什麼地位,有什麼作用呢?筆者認為,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並不是消極被動地受教育的,而是主動參與和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生的學習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師的指導影響,但最終還要取決於學生自己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牽牛上樹」的做法是缺少科學依據的,況且如果「牛不喝水,是摁不下牛頭的」。 另外,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特點使原來的教材內容由質量上的優勢轉化為數量上的劣勢,教師傳授的局限性與知識的迅速擴展更新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學校的教育觀念要讓位於終身教育的觀念,對於學生主動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成了壓倒一切的主要教學需求,於是,「教學的重心由教材移向學生」(柯南爾:《二十世紀的教育》)。因此,解決教師與學生兩因素存在的矛盾關系,才是現代教育的一個不老話題。下面就「如何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這一課題談談自己的拙見。 學生主動性作用的發揮,主要取決於學生是否學會怎樣學習,即是否「會學」,而「會學」功能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知識方面的「學會」功能,非智力方面的「願學」功能,智力方面的「善學」功能和技能方面的「能學」功能。筆者認為,「會學」功能的這四個方面其實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為什麼學」和「怎麼學」的問題。如果解決了「為什麼學」的問題,對於「怎麼學」的問題雖然不能說迎刃而解,但起碼也是「月上柳梢頭」了。因為關於「怎麼學」,歷來就沒有既定的學習方法,「條條大道通羅馬」,擺在眼前的是怎樣取得事半功倍的實效,避免事倍功半。也就是說要「善學」和「能學」。這里也不便於展開了。 在解決「為什麼學」的環節上,筆者主要從理想、情感、生存幾方面引導學生。 所謂理想,是對未來有可能實現的奮斗目標的嚮往和追求,一個人一旦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就會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並且朝氣蓬勃,勇往直前;反之,使人渾渾噩噩,虛度年華,甚至於走向犯罪。理想教育一般在教育中充當先頭部隊,所以,筆者常常在剛接手的新一批學生中,見面禮是習慣性地跟他們做一個活動:每人發下一張白紙,然後告訴他們,這張白紙是潔白無暇的,在今後的寫字或畫畫中絕不允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否則,即使用塗改液塗抹了,也會留下刺眼的痕跡。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由一張張的白紙裝訂而成的,要象給一張張白紙畫上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一樣,走好人生的每個階段,特別是要走好長身體長知識的中學階段,才能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生育自己的父母,無愧於關心自己的朋友們。 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我的另一途徑是從挖掘學生的內在情感因素出發,培養高潔的情操。在現實生活中,當人的真善美的情感水乳交融,成為統一的整體時,便構成了個性修養中的核心部分——情操。情感一般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教育過程中,我更多的是從道德感上影響學生,讓他們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例如,在家庭里與父母的關繫上,學生一般只懂得「張口」和「伸手」,很少能體諒家長在外工作的艱辛,因此,在與學生的談話和家訪時,或通過交換孩子與父母的角色,或懇請家長現身說法等手段,著意引導學生,使他們既能體會父母的慈愛與偉大,又樹立正確的道德感。懂得以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以優異成績報答父母。我始終堅信,「當道德感以良心的形式出現時,它的力量是撼人的」。 再者,從生存能力上指引學生。生存是一個很實惠的話題,從我國封建社會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到當今社會的人才市場,人們一直為之疲於奔命。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我特意從動物界中列舉母鷹教小鷹學飛的例子,因為小鷹一般是在懸崖絕壁上成長的,只有學會飛才不會摔死。這正好說明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永恆定律。從小鷹學飛到學生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學好科學知識,做到既長身體又長知識,從而使自己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適應世界。 我們知道「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裡的」;同時,我們堅信「假如能用正當的方法,學習對於心理總是具有吸引力的」。
望採納
4. 新課程標准要求是什麼
新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5.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有哪六個方面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分為以下六個方面:
1、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
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
5、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6、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幾個關系:「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關系。
拓展資料:
一、課程標準的內涵: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准化規定,包括課程的性質(定 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實施建議等內容。它是政府或學校對課程的基本規 范和質量要求,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核的依據,以及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 學內容的確定、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及深度難 度、詳細的教學順序、各部分內容的課時、 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要求。
2.出發點是直接指導教學工作,從教師 教學的角度出發,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邏輯關系的嚴密性,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注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3.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為首要目 功能 標,將發展思維能力作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4.強調「學科知識體系」 ,即重視知識 的傳承,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 而使教師較為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扎實的基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也沒有強調通過課程 教學使學生「能做什麼」
5.教師是「教教科書」,教師是教材的 執行者。 「筆試考核」。 規范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信行為 主體 息單向傳遞、教師單向控制,教學活動以教 師為中心、主體。
參考資料:中國教育信息網
6. 對氧氣瓶的使用安全有何要求
氧氣瓶(圖5-4)是用來貯存和運輸氧氣的一種高壓容器,其瓶體厚度約為5~8mm,它可以貯存約15MPa壓力的氧氣。工作時通過減壓器、氣管和焊炬將氧氣送出,作為氣焊用的助燃氣體。
圖5-4 氧氣瓶
1.瓶帽 2.瓶閥 3.瓶箍 4.防震橡膠圈 5.瓶體
對氧氣瓶的使用安全要求:
(1)氧氣瓶外表的漆色應符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要求,所有附件應完好無損。
(2)氧氣瓶平時應直立放置在專用架上,並加以固定。在個別情況下卧放時,要把瓶頸稍微墊高,並用木塊墊緊。使用時禁止平放氧氣瓶,這是因為氧氣瓶平放使用,氣流會把瓶內的腐蝕銹末帶入減壓器,造成其損壞。
(3)放好氧氣瓶後,在裝上減壓器之前,應將瓶閥緩慢打開,吹掉介面內外的灰塵或金屬物質,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因開啟過決而產生靜電火花,如果開啟時產生靜電火花且瓶口有油脂,就容易引起燃燒和爆炸。打開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同氧氣瓶介面處成90°角的位置,以免氣流射傷人體。
(4)減壓器安裝完畢後,要檢查一下各部分是否漏氣和管道是否暢通。
(5)氧氣瓶與乙炔氣瓶並用時,兩只減壓器不能呈相對狀態,以免氣流射向另一隻減壓器,造成事故。
(6)氧氣瓶和操作場所應當遠離高溫區。任何油脂和可燃物、熔融金屬飛濺物及其他明火均不得與氧氣瓶接觸,應距離10m以上。
(7)因為氧氣可以和油類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而引起發熱、自燃,產生爆炸。所以,操作者絕對不能用沾有各種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觸氧氣瓶及其附件,以免引起燃燒。
(8)氧氣瓶中氣體不能完全用完,應留有0.2MPa壓力的剩餘氣體,以防止可燃氣體倒流入內,發生事故。
(9)禁止用氧氣充當壓縮空氣對製冷系統試壓。
(10)氧氣瓶上應裝有防震膠圈,在搬運前應檢查瓶上安全帽是否擰緊,搬運中要避免碰撞和劇烈的震動。
7. 國家課程標準的意義和功能是什麼
國家課程標準的意義是它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國家課程標準的功能是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綱要》第三條明確規定:「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義務教育課程應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基於此,課程改革將義務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九年一貫地進行課程設置。實際上,這也正是新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體現。
「整體」指將各類課程按橫向關系組織起來,通過課程的橫向組織,使各門課程在差異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來,消除以往學科本位所造成的學科之間彼此孤立甚至壁壘森嚴的對立局面,使各門課程、各個學科產生合力,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人格整體發展。
「一貫」指將各類課程按縱向的發展序列組織起來。就一門課程而言,要強調「連續性」,使課程內容在循環中加深、拓展,並不斷得到強化、鞏固;就各門課程關系而言,要強調「順序性」,使不同課程有序地開設,前後相互連貫,同時使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
(7)課程標准中對氧氣的要求擴展閱讀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
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
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只有這樣,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8. 新的生物課程標准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哪些
正確使用顯微鏡等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和用具,具備一定的實驗操專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屬鑒別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