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課程教學計劃
⑴ 如何區分課程目標,課程計劃,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培養目標這些概念,要通俗易懂
課程目標:學校課程在特定階段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開發過程的最關鍵的標准。
課程計劃:對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它綜合安排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學科,學科設置順序和時間分配,以及學期、年限。休假部。
課程設計: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實踐,一般由教師、指導、學生設計。
教學計劃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的別稱。
培養目標:指各級學校和各學術階段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它是根據國家教育目標、學校性質和任務對培養對象的特殊要求。它是整體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來實現。
(1)生本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課程是指學校主體的總和、過程和安排。課程是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結。
廣義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它包括學校教師教授的所有課程和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觀是指某一學科。
課程目標從課程的角度規定了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設計的直接目標,是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確定課程目標,才能確定課程計劃和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反映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課程設計有利於基本知識的理解、邏輯思維的鍛煉、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學術態度的培養。
參考資料:課程目標 網路課程計劃 網路
⑵ 教學計劃怎麼寫
教學計劃制定來步驟如下:
需要源認真分析班級的具體情況,這樣方便去制訂計劃的根據和基礎。
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和學校的現實情況下手,確定教學方針、教學任務、教學要求這些基礎的的數據,再根據此確定工作的具體辦法和措施,確定工作的具體步驟。環環緊扣,付諸實現。
可以根據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偏差、缺點、障礙、困難,提前准備好克服的辦法和措施,以免發生問題時,以免陷於被動。
課時的分配: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一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應根據學科的性質、作用、教材的份量和難易程度,恰當地分配各門學科的課時數。
在實踐中去進一步修訂、補充和完善計劃。計劃一經制定出來,並經正式通過或批准以後,就要堅決貫徹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往往需要繼續加以補充、修訂,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實際。
(2)生本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參考鏈接:網路-教學計劃
⑶ 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嗎
教學計劃是老叫法,課程計劃是新課改以後的叫法,二者大體一致,但是如果單選題同時出現,選擇課程計劃。
⑷ 如何創建高效的生本教育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加適合了現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方式,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初二語文備課組教師在探索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模式進程中,積極打破傳統的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科學制訂切合學生實際的三維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採用合作學習,增加討論環節,以學定教,力求學生自主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因此,我們初二語文備課組老師深信: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個性發展為宗旨,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全面落實「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教學理念,重新建構嶄新的、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當代教育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模式的研究是當代教學論中的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其核心是用系統、結構和功能等觀點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論的或實踐的基礎,從而形成一種系統化和多樣化相統一的教學模式體系。」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正走入教與學矛盾沖突的發展瓶頸。既要改革以教師為主角不顧學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學,又要反對以學生為絕對中心的散漫式教學。於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對語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試圖在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尋找最佳契合點。
一.以人為本,教學相長
傳統的教學,真正忽略的是人的發展。過去的我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精雕細琢了每個教學環節,尤其是上公開課、評比課,更是耗盡了全組乃是全校老師的集體智慧,課堂上學生按教師預設的套路走,老師成了出色的領銜主演。結果是學生成了老師的最佳配角。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為實現我們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真正轉變,首先我們通過自學、研討等方式多次再學習新課程標准,領會其核心理念;利用備課活動、教研活動的機會學習、探討課改名校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對全國及整個上海課改的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增強了改革的緊迫感。二是結合我校實際,經過篩選,我們積極學習山東杜郎口,南京溧水東廬中學的課改經驗,嘗試並體驗返璞歸真的以人為本的人性教學。如今我們已將「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教學理念,自覺地轉化為個人的教學行為。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則需要我們老師去引導。我們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著力構建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空間,促使學生去質疑、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敢說、會說,願意並善於同他人合作。目前,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由過去被動地接受、自我封閉、等老師教,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現在我們組的語文課堂教學已實現了幾個轉變:不是老師的主講堂而是學生的主學堂,不是一言之堂而是百家爭鳴,不是靠死記硬背的積累,而是靠主動積極的思維和與之相伴的情感體驗,不是被動的接受式而是主動地探究式。也改變了一種評價:不看老師講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學生學得是否主動,以學定教;實現和諧自由的課堂,真正把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體驗著成功的快樂、體驗著與學生一起成長的快樂。
二、教有目標,學有方向
所謂教有目標,就是指在教學設計中,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語文課堂進行目標的設置,這是語文課堂從單調平面的教學向豐富立體的教學轉變。三維教學目標,是課程實施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它是具體的、可操作的,是指導教學過程的准則。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由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把握和調整。因此,在設計三維教學目標時,我們首先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把課程標准和教材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進一步吃透文本中的著眼點。如:目標的著力點、內容的重難點、資源的開發點、落實的知識點、培養的技能點、情趣的激發點、思維的發散點、合作的討論點、滲透的育人點、知識的引申點等等。
其次我們通過多種途徑的摸底調查,力求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習需要、學習環
⑸ 教學計劃書要怎麼寫
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認識興趣
興趣是與大腦皮層中最大的興奮中心產生聯系的;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離開一定的情境,學生的興趣,學習願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技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復雜認訓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是推動這種復雜的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是的,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總是心馳神往,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認識興趣?我覺得: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備課和講課時,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從激發興趣著手,使學生的被動情緒轉化為愉快、積極、自覺的學習情緒。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興趣作向導,引導學生獨辟蹊徑,從常人的思維中思考、分析,以獲得全新的創造。比如,在教五年級畫《兒童的面部表情》時,為了創設情境,我首先請幾位善於表演的學生上來分別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們逗人的臉部表情樂得開懷大笑,這時,我以啟發學生作畫思維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畫一個帶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腦袋,學生興趣盎然,我趁機問:誰想上來學老師的樣,也試畫一個不同表情的卡通頭像。當我話音剛落,十幾雙手「唰」的舉起,都想躍躍欲試,我很高興地請他們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一會兒,表情各異的卡通頭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游戲,准備了五杯分別帶有酸、甜、苦、辣、鹹的水,請五位學生上來品嘗,並讓學生仔細觀察,分別說出他們屬於那一種表情,為什麼?學生討論的很熱烈,這時我讓學生直接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出你認為最有趣的兩位同學的表情。學生們興趣勃發,很快投入作畫,這不,畫面中的神態各異,表情有趣的兒童頭像,躍然在紙上,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歡樂認識興趣的場所。為了使他們有新的發現,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努力創設「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某一知識產生一種亟待解決的心情。例如,在一年級小班上撕紙《動物頭像》一課,我開門見山問學生:「誰會做手影動物?你們都可以上來表演。」好奇心驅使小朋友鼓起勇氣上來試一試。這時,我打開投影儀。幾位學生上來一試,手影動物頭像的逼真化立刻引起其他小朋友極大的興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試一試,我以七人為小組,分四批讓小朋友們上來,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盡情表演,那一個個形象可笑的手影動物,配上歡快的音樂,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怎樣讓小朋友在手影表演中得到更好地啟發,加以聯想,我特地邀請一位小朋友配合老師完成撕紙動物的示範。我根據小朋友表演得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小朋友們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老師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對知識的不同屬性進行「分化」,而且達到形成新知識的目的,激發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興趣,從而喚起其強烈創造的動機。
⑹ 教學計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計劃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環節、教學時間安排等幾個主要方面。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在員工培訓中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和要求。教學目標也是確定某一具體教學任務或教學班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
2、課程設置。它是制定教學計劃的前提條件。嚴格地說,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的設置和組合方式是員工教學計劃的核心。
3、教學形式。教學形式主要受到教師、課程、教材、教案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4、教學環節。
5、時間安排。教學計劃中的時間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1)整個教學活動所採用的時間;
(2)為完成某門課程所需要的時間;
(3)周學時設計;
(4)總學時設計;
(5)教學形式、教學環節中涉及的各類課程的講授、復習、實驗、參觀、討論、自習、測驗、考查等各環節的時間比例。
(6)生本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和教學計劃的差別
教學策略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強調的是特定的情境下。
教學計劃,又稱課程計劃,是課程設計的整體規劃,是國家根據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
⑺ 課程標准 課程目標 課程計劃 教學目標 教學計劃
標準是相關部門和機構制定的規范要求。
目標是實施者依照標准要求想要達到的實際程度,目標不能低於標准。
計劃是實施者如何實現目標而採取的過程。
⑻ 什麼是教學計劃
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內規定了不同課程在容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它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總的結構,並對有關學校的教學、教育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
(8)生本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除了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在工具課和一般科學知識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普通教育課和職業教育課之間應相互滲透。
教學質量管理為保證培養規格,促使教學效果達到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所規定的要求,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指導、控制的活動。是教學管理的核心。
一般程序:確定教學質量的標准,主要依據教學目標,使之分解、具體化;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檢查和評價,通過與教育質量標準的對照比較,發現問題,改進教學;進行教學質量分析,找出解決或改進教學的路線和方法;進行教學質量控制,依據分析結果,實施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