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課程標准解讀
⑴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八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上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四部分。入學教育有四幅圖,向學生進行愛學校、愛學習的教育。「漢語拼音」13課,為便於鞏固,將13課分為四組,每組之後安排一個復習。「識字」全冊共8課,分兩次安排,每次學4課,獨立成一組。「課文」全冊共20課,5課為一組,編成四組。為了復習鞏固所學內容,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識字和課文後有練習題。每組「識字」或每組「課文」後安排一個「語文園地」。每個園地後安排一次「口語交際」,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書後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共400個,「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共100個。教材中還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圖畫。圖畫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極為重要。
下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科學。這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而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片語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
下冊教材必學課文共34篇(其中兩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系,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台。八組教材之後有五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會認的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下冊教材中漢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或以前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里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學建議
(一)關於入學教育
入學教育包括四幅圖畫,分別以「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和「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這部分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學習生活的樂趣,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並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為今後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這幾幅圖為學生提供了觀察講述的材料,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講述自己的感受。另外,根據各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把觀察畫面與觀察校園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學習初步的學校常規。對讀書寫字姿勢的指導,起步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指導學生模仿圖畫練一練。在之後的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一直都要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關於漢語拼音
1.語境中學習拼音,培養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充分利用插圖,把觀察畫面、學習字母、音節和說話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觀察、語言的訓練,進行思想教育。
2.觀察情景圖,認讀音節、詞語,並運用音節、詞語說話,在說話中鞏固字詞。
3.在發現中學習拼音,體驗自主、合作、研究學習的樂趣。
(1)在發現圖中與字母的形相象的地方。
漢語拼音教材中字母教學都學配有插圖,以圖中事物的形狀、體態或提示字母的音,或提示字母的形,大都既提示音又提示形。教學時,通過學生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的人和物,從中引出本課所學的字母。認讀字母後,還需充分運用插圖,引導學生去發現圖中哪一部分與字母的形相似,從而建立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如「ü」,學生看到「ü」就會想到那條翹著尾巴吐著水泡的魚,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和形。
(2)發現j q 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律。
課文中j q x與ü相拼的一組音節旁還有一幅卡通圖:小「ü」碰到j q x,伸出小手,摘帽敬禮。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這組音節,發現組合後有什麼變化,再仔細觀察旁邊的圖,明白兩點怎麼不見了,讓學生自己來編編順口溜:小「ü」碰到j q x,摘帽來敬禮。從而揭示j q 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律。
(3)發現鼻韻母的組合規律,按規律發音、識記字形。
鼻韻母第一課「an en in un ün 」:學習字母前,引導學生發現:後面都有一個「n」;都是由一個單韻母和「n」組成的。教師示範發音後面引導學生發現:發音時的口型變化和發音方法和復韻母一樣。正因為這一課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可以從復韻母中得到遷移,教師就可以放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自主學習。
4.在游戲中學,在玩中學,體驗學習的快樂。
除了用編順口溜,唱順口溜的方法識記、鞏固字母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游戲形式來復習鞏固字母的音節。如:趣味兒歌、擺一擺、找一找、貼標簽、給字母找家等游戲來學習鞏固拼音。
(三)關於識字、寫字
上下冊要求認識的字950個,上冊認識400個,下冊認識550個。要求會寫的字共350個,上冊100個,下冊250個。
1.准確把握識字要求。
(1)多認少寫,擴大初入學兒童的認字量,提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教師不要對認字提出過高的要求,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見面,讓兒童從整體上把握字形,並通過大量閱讀來復習和鞏固識字。
(2)要承認學生間的差異,不要過分追求堂堂清、課課清、個個清。一篇課文十幾個生字,不一定要全部過關後再學下一篇。要認識到,漢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增加學生與漢字見面的機會,加強漢字的復現和鞏固,相信所有學生最終都會成功地完成識字任務。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發現新知與舊知的聯系,恰當運用識字方法。學生的學習風格不盡相同,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認識漢字。
3.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要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依託教材中的有關內容,如,認姓氏字,認各種標牌上的字,從電視、廣播中認字,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使生活成為識字的大舞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使學生形成對識字的濃厚興趣,並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認的字。
4.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我們不反對採用單獨的生字卡認記漢字的辦法,但建議不把學生認記字卡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已經掌握生字的尺度。對識字的要求,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就算認識。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識字。
5.在識字過程中,適當滲透識字知識和識字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如,結合漢字的學習,認識最常見的偏旁,也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熟字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可以設計多種活動,如,字詞游戲、閱讀競賽活動等,使兒童通過與漢字反復見面,逐步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也能認識。要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注意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
6.寫字教學需要注意:
(1)在一年級起步階段,打下堅實的寫字基礎。
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寫字指導必須細致、到位,教師可以邊指導邊板書示範。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遵循寫字的自身規律,引導學生把典型字寫好。
(2)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寫寫字,不要集中在一節課上完成寫字任務。
(3)注意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如,要求學生看清字形再起筆;把字寫整潔,盡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
另外,寫字練習要體現彈性,不必對每個學生都提出同樣的作業要求。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多寫幾個;自己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個。只要能夠達到一定質的要求,應該允許學生有選擇作業的權力。
(四)關於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要牢牢把握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1.加強識字寫字。
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閱讀教學時,要牢牢抓住低年級識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做好寫字指導。
2.讀好課文。
(1)要重視朗讀的指導。
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朗讀要體現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分角色讀、給畫面配音、讀給小夥伴聽,等等。
要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教師指導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並通過朗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另外,要重視范讀的作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單調的技術性指導,遇到長句子或學生不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2)要留給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的時間。
在交流時,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
3.重視積累語言。
通過朗讀、背誦,積累好詞佳句,積累好的篇章。
4.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絕不單單是為了理解課文內容,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堂教學中提問一定要精心設計:一要擴大問題的覆蓋面,減少問題的數量;二要努力轉變提問的內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問題要有思維價值。
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表演,以提高准確把握重點字詞的能力。
此外,教師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指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學生提供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這也是鞏固識字成果的一個重要途徑。
(五)關於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
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的題目,主要應由學生獨立完成,有些題目要倡導合作和互相交流。在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輔導,發現帶有共性的問題,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在進行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的教學時,教師應鼓勵獨立思考,引導發現,舉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關於口語交際
1.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重視創設情境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際中去,用自己的語言影響學生、引導學生,並對交際的過程進行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
2.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交際過程上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及時肯定、表揚,讓學生感受到交際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在口語交際課上,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語言,體現由說得少到說得多、由說得不大好到說得比較好的訓練過程,還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要重視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
⑵ 小學一年級用完全解讀還是教材全解
看你們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定,不過《小學教材完全解讀:語文一年級上(新課標·人 金版)》還算不錯的。
《小學教材完全解讀:語文一年級上(新課標·人 金版)》本著做「學生的導師」,不做「學生的保姆」的理念,是一套融教材、教參、練習冊、課後習題答案、課外資料等內容於一體的同步講解輔導書,主要解決課堂教學和家庭輔導的重點難點問題,同時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學習方法德育等進行全面的指導,可以達到老師使用能備課、家長使用能輔導、學生使用能自學的效果。
⑶ 一年級語文下新課標對本冊的要求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簡介: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界。這8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與能力、方法與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整冊教材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准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學習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學習寫日記。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⑷ 小學語文教材解讀
一、 教材的編排: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的方式整合內容。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一、美麗的秋天
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三、熱愛祖國 四、怎樣看問題,想問題 五、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六、關愛他人 七、保護環境,熱愛動物 八、熱愛科學 。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再有四五篇課文以及一個語文園地,這些內容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識字課一共有8課,這8課識字,分散在每一組課文里,全冊課文總篇數為34課,內
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教材的編排形式與一年級不同為:課文不再全冊注音,生字是在文下注音,多音字隨課文標注,用方括弧表示。語文原地設置了4個欄目:一、我的發現 目的為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以及字詞的一些規律,掌握識字的方法。二、日積月累 目的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同時復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三、口語交際 目的: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四、展示台 目的: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台。八組專題後面安排了6篇選讀課文,原則是要求學生課外自己閱讀,若課上有時間也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表一列出了本冊要求認識的450個生字,表二列出了本冊要求會書寫的350個生字。依然遵循多寫少認的原則,但會寫與會認的字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隨著學生能力的增強,也加大了會書寫的生字的數量,語文原地中也安排了一些要求會認的生字。
二、 教材特點:
(一)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組教材都是以導語的形式點名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內容都是圍繞
這本組專題來安排的。例:第二組內容通過導語的形式點出了這組課文圍繞的專題是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識字課的內容是關於校園生活的動賓詞語,它所選的詞語都是與學校生活有緊密聯系的。例:練書法 畫圖畫 下象棋 栽花草等。接著安排的課文有《一株紫丁香》講師生感情的。還有一篇老課文《我選我》,講一個孩子自己推薦自己當勞動委員的故事,還有《一分鍾》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的故事。《難忘的一天》講的是一個小朋友為鄧小平爺爺表演計算機的故事。4篇課文說的都是學生生活中的事,從中受到愛老師、愛學習、愛集體、愛勞動以及珍惜時間的教育。口語交際課的話題也是結合課文《我選我》設計的,話題讓學生談談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看法。討論:如果班裡改選班委時,自己會不會選自己。展示台學生展示的內容也是引導學生展示課外活動中學到的一些本領。可以看出:本組單元內容無論是識字課文還是語文園地中的內容都是緊緊圍繞專題來進行選擇內容的。這樣編排體現了《課程標准》中所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加強整合的思想,好處是便於開展語文實踐,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
(二)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八課識字課的內容緊緊圍繞本課專題的,它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本課識字課有詞語的形式,兒歌的形式,諺語的形式,成語的形式,三字歌的形式來識字,從編排上為了便於學生朗讀,還採取了韻文的編排形式,使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比如:識字一是按詞語的形式編排的,一共選擇了12個描寫秋天的詞語,優美的語言,豐富的識字課,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識字的語境,還能夠使識字與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同時,也加強了字、詞、句的綜合練習。同時,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和熱愛。
(三)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
教材大幅度更新了課文內容,新選的課文有描寫自然景象的《秋天的圖畫》,誘發應學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鍾》有表達愛國情感的《歡慶》《我們成功了》。有教育學生善於發現別人長處,遇事多動腦筋的《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有倡導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表現尊重個人選擇的《紙船和風箏》《稱贊》《從現在開始》,有體現關心他人的《假如》《窗前的氣球》《日記兩則》,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父親和鳥》《淺水窪里的小魚》,還有介紹科學成就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農業的變化真大》等。這些課文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密切聯系兒童的精神世界和想像世界,能夠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夠使學生在語言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選教材編課文上,編者的著眼點不同,更注重選擇具有時代精神和現代意識的文章。例:《從現在開始》是一段有趣的童話。意思講的是:獅子大王年紀大了,要找一個接班人,接替它的王位,它就宣布小動物們輪流當大王。第一個星期上任的是貓頭鷹,它上任以後,特別得意,覺得自己是萬獸之王了,大家都得聽我的,上任的第一天,就跟大家宣布: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得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一個星期下來,大家都叫苦連天。第二個星期上任的是袋鼠,袋鼠上來以後,也給大家宣布:從現在開始,大家都像我一樣,要跳著走路。大家聽了互相搖頭、觀望,但也沒有辦法,只得跳著走路。第三個星期,輪到小猴子了,大家十分擔心,小猴子整天在樹上盪來盪去,它會不會也讓我們在樹上這樣生活呀?但是大家都沒有想到,小猴子上任時說:「從現在開始,大家都按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這時候,百獸們都高興極了,一齊鼓起了掌。通過這個故事,教材選的時候,不僅著眼於這個故事很有趣,更著眼於通過這個故事,它能讓學生意識到我們要尊重別人的選擇,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課文的體裁有童話、有寓言、有詩歌、有散文、還有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記等。題材也很廣泛,不僅有城市,也有農村,不僅有學校生活,也有家庭生活,這樣,使課文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四)課後練習重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於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課後練習除了安排一些朗讀、背誦、寫字以及語句積累、理解、運用的這些基礎知識的練習,還編排了一些擴展性的練習,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練習。例:26課《紅領巾真好》課後,以學習夥伴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小鳥以外,我們還應該愛護那些動物呢?可結合這一課文內容思考。除了這以外,還有擴展性的練習,把課堂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練習。例:《淺水窪里的小魚》講的是孩子拯救淺水窪里的小雨的生命的故事。引導學生回答:看到小動物受傷時你在乎嗎?這是把課文的感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去引導學生思考一切生活中常見的事,還有一類擴展性的練習,有助於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練習。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編拍手歌等等,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樣的練習,目的在於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展課內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動手實踐,動手做的活動當中學到本領,形成和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五)教材最突出的特點: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親和力
具體表現在: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既方便教師的教,又方便學生的學。使教材由原來的教本轉變為學本。無論是導語還是課後習題。以及語文園地中的練習,再也不像原來舊教材那樣,以問題或要求的方式來呈現。所有需要學生做的事情、考慮的問題,都採取以學習夥伴的的口吻來提出問題。這樣做,使學生讀起來感到親切、自然,拉進了學生於書本之間的距離,拉進了學生與學習的距離,自然增強了教材與讀者的親和力。例:《坐井觀天》的文後,不是出一道題讓學生學著思考、讀課文想講什麼。而是在文後設計了一個學習夥伴,用吐泡泡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來思考: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在《識字五》的文後,學習夥伴建議:同學們,我們也去收集一些諺語把!在學完諺語以後,她也號召同學們進行一些語文實踐活動。運用這些形式來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形式,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所倡導的人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關系,對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啟發學生質疑問題,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和導向作用。同時,還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
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於引導學生發現探究。在每個語文園地里都安排了「我的發現」這個欄目。例:語文園地二中我的發現中的內容就是引導學生來發現表示動作的詞「抬、捕、挑、抓」等。發現這些字都帶有提手旁。而且他們表示的意思還都和手的動作有關。語文園地三中引導學生發現每組兩個詞意思是相反的。目的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他們養成注意發現的習慣不斷積累學習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從發現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不斷獲得學習的動力,語文園地中都涉及了展示台,都是以學習夥伴的展示來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自己學到的本領和學習收獲,使學生不斷產生成就感。例:語文園地一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做的書簽、賀卡、寫的兒歌等。語文園地三展示台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的成果、課外收集的一些與語文課學習內容有關的圖片、課外學到的才能等。教材這樣的編排激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不斷產生學習動力,並且能讓學生逐步體會到學習使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學者經常展示自己課內外收獲的成果,促使他們有意識的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
(六)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教材雖然規定了識字量,但也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要多認字,,要超過規定的識字量。一些課後練習的設計也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發,有些題不作統一要求。有些課文不要求背全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背誦,給學生一個靈活度。還有一些課後練習也做得特別活,在這些編排上都體現了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三、 教材的學習目標: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和正音。
2、 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
認識的字:(1)讀准字音(2)結合詞句大概了解意思
會寫的字:(1)四會: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
同時還要求學生在口頭表達中練習運用(2)寫字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 會用音序查字法,學慣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4、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背
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段落,能夠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主動地積累。
(五)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的標點符號。
(六)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傾聽別人講話,講述簡短的故事內容,說話態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
(七)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能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做到願意用閱讀很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進行書面表達,藉助課文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我的想法:
根據本學期的教學目標,針對識字和閱讀兩項重要內容談談一些看法。
一、對識字教學的把握:
有人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教學理念是引領教學的靈魂。我認為:貫穿學生識字過程的整個靈魂就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它作為靈魂,就會激發學生識字的主動性,繼而產生各種識字方法,在各種環境下,都可識字。首先,要採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例如:1、讓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享受發現後的成功和喜悅。2、放手讓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識字。現代理論倡導的學生觀眾又一條指出:學生是獨特的人,尊重學生學習方式、方法上的差異。3、採用各種語言和行動肯定、激勵學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4、鼓勵學生展示課外識字,如:在電視上、課外書、標語中認識的字等。,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激發識字願望。
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呢?我也想到了以下幾點:1、探索簡便有趣的識字方法。例:本學期新學到帶提手旁的生字時,可引導學生列舉更多此類生字,觀察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大家就會發現原來這些字都與手的動作有關,還例如猜字歌、編兒歌、形聲字、多音字、部首表意、加一加、減一減等方法。目的在於使學生更形象、更迅速、更有效地認識和掌握生字。2、鼓勵學生多讀書,閱讀課文的過程有很多益處,其中一項便是鞏固、認識生字,積累好詞佳句。3、記憶生字的過程並不要求在格丁的時間內必須學會,而是隨著生字的再現逐步認識的。這里,對於前面學過的生字,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再現,創設再現情境。
二、對閱讀教學的把握:
《小學語文感悟式教學》中指出: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顯形、讀中入境、讀中體情、讀中悟理、讀中品格、進而能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意境、讀出感情、讀出韻味,也能讀出自己在閱讀中獨特的感受。
當代倡導的學生觀中指出學生是獨特的人,現代學習方式的特徵中也包含獨特性特徵。在閱讀指導中就以尊重學生差異和培養個性為一項目標准則,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真是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
教科書是知識的載體,擁有一份好的教科書就是擁有一份好的媒介。在以後的教學
⑸ 什麼是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實踐
就是讓語文課運用到社會實踐中, 一、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什麼?「語」,大家都認為是指語言;「文」,有人說是指文字,有人說是指文章,有人說是文學,有人說是文化。也有人考證這門課程定名的由來,認為「語文」是指「口頭語」和「書面語」。我們說,「語文」應該包括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學和文化。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以及有語言文字構成的作品都屬於文化。
關於語文課程性質,多年來人們提到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這里的「工具」是
一種比喻的說法。「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妥當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結合在一起的,語文課程要同時實現這兩方面的目標是並不矛盾的。當然,要實現兩方面目標的高度結合,必須在目標和內容的設計上、在實施上下大工夫,而且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下工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的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二、語文課程的地位
語文課程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語文課程是基礎性課程。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能夠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才能順利地學習其他課程。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些也有住於學好其他功課。因為語文課程是豐富的,語文素養也是綜合性的,所以,語文素養在德、智、體、美諸多素質中也就處於基礎的地位。因而,人的語文素養又是全面發展的基礎。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在內的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是人的語文基本能力,也是構成人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語文素養也是人終生發展的基礎。正因為如此,《語文課程標准》這樣說:「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在過去的社會是這樣,在未來的社會也是這樣。性質決定地位。語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的重要責任,決定了語文課程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地位。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拼音是單調枯燥乏味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又少,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刻板單一地進行灌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把漢語拼音教學與童話、游戲結合起來,學生便全會學得有趣、主動。
(一)在童話的王國里學拼音
兒童都喜愛童話,因此,用童話的形式進行拼音教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極易被兒童接受。
1、使用童話語言。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教師使用童話語言能使他們感到親切,如教學標點規則時,我編了這樣一首童謠:a老大最大,老二老二ooo,老大不在我最大,老三老三eee,a、o不在我最大,i、u雙胞胎,誰在後誰就大,老六老六üüü,他是我們的小弟弟。這樣教學生興趣濃,他們很快就學會了標調。
2、編童話故事,利用編童話故事進行拼音教學,能是學生把知識記得更牢。
(1)記拼音規則時,一位執教教師編了這樣一個童話故事:有一天,小熊愚愚(ü)見到好朋友jqx,他高興極了,趕忙伸出手,可是轉念一想,不行我戴著墨鏡和別人拉手是不禮貌的,於是小熊趕忙摘下了墨鏡,先和j拉拉手(板書j——ü——ju),再和q拉拉手(板書q——ü——qu),最後和x拉拉手(板書x——ü——xu)。通過這樣富有情趣的教學,學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省略的規則。
(2)整體認讀音節中編童話故事。漢語拼音的整體認讀音節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我編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i、u、ü三個小朋友要出去玩,可是他們年紀小,又不認識路,怎麼辦呢?他們就請大y大w來帶路,大y帶著小i一塊兒走(板書:yi),大w帶著小u一塊兒走(板書:wu)。可是小ü沒有人帶,急得哭了。兩滴眼淚流出來了。大y看見了,說:「小ü妹妹,別哭了,我來帶你吧,不過,你的把眼淚擦掉。」小ü高興地把眼淚擦的乾乾凈凈,拉著大y姐姐一塊兒走[板書:yu]。於是,大y帶著小i和小ü大w帶著小u高高興興地去玩了。這些強迫學生死記硬背的要好多。
(二)、在游戲世界力學拼音
游戲對兒童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它符合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當上到後半節課時,學生往往感到疲勞,若鞏固練習與游戲結合起來,便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振奮。
1.找朋友游戲。復習鞏固聲母時,我把打亂的卡片放在講台桌上,請一個學生上講台「找朋友」。教師說,聲母d,ddd。眾學生也有節奏地拍著說,聲母d,ddd。講台上的這個學生取出d的卡片說,d是我們的好朋友。眾學生說,對對對。d是我們的好朋友。用這種方法復習聲母,收到了好的效果。
2.分水果游戲。教完聲母和韻母,將拼音寫在紙做的「蘋果」上,房在一個大盤子里。教師把盤子里的「蘋果」逐個出示。學生誰讀的正確,就把「蘋果」拿去。看誰的本領大,拿的「蘋果」最多。
3.拍手游戲。教完16個整體認讀音節,引導學生背誦時,可讓同桌兩面對面互相擊掌。每擊一次掌各人說一個字母,誰接不下去或說錯了,就算輸了。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一定會促使他們積極讀書。每在復習韻母聲母時也可採用著一游戲讓學生背誦。
三、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為一個時髦的語詞,被人們廣泛應用。那麼,究竟和為理念?筆者理解,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指觀念和思想;其次,它還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精神。例如,「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定義了四個方面:1、全面提高語文素養;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個定義就比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育觀念具有更豐富的含義:它既包括了怎樣教、怎樣學、學什麽,又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它實際上是實施語文教育的「總綱領」。由此可見,我們平常所說的「升華教育理念」,就不單單包括更新教學的觀念,還應包括我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們對於教育的基本信念。
(一)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義務教育課程應適宜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與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因此,《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所設計的課程目標,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課程目標還必須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打下終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語文素質的內涵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這裡面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我們必須注重學生語文素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強調、突出其中的一個方面。
語文素養: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的說法「語文能力」是指讀寫聽說能力。《語文標准》所提出的「語文素養」包括了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維觀念等內容。「語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里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工具生」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後加強工具性,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妥當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的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地位。
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的內涵是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表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這里體現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實的基本功的培養和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開發。
語文素養重在「綜合」,它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習慣的融合。這種素養不僅表現為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也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一句話,語文綜合素養是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關於語文教育的特點,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將語文課程和自然科學類的課程進行比較,可以看到,語文課程中具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因此,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生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特創新的理解。
2、語文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3、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生學習母語,因為有早已具備的語言心理機制為基礎,具有對本國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條件,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大量的實踐機會,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4、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
漢字是平面型方塊文字,是形音義的綜合體;漢字的形音義之間本來都存在一定的理據,漢字豐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長期以來,漢語和漢字對中華相互影響,也相互適應,漢語和漢字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對語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語文課程要充分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向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適應時代要求和語文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精神。
要幫助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研究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鼓勵學生的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自主學習,鼓勵想像、質疑和創新;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省略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