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
❶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准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拓展資料: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前期分析、教學目標編寫、教學過程設計(學習環境設計——情境、資源、媒體、課程組織形式;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順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與實施、教學設計總結性評價。
❷ 教學案例、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模塊這四個概念有什麼區別
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簡單地說,一個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課程標准、教材和課程等等。當下正值新課程改革,基於生成性教學思維理念,人們對於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教學內容,系指教學過程中同師生發生交互作用、服務於教學目的達成的動態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也叫課程。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模塊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兩種流派比較具有代表性。我國對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早於「項目化」教學,大概從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進行探索。
❸ 教案和教學設計分別都需要寫什麼(完整的)
一、教學設計的概念
教學設計又稱教學系統設計,是指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運用系統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本質是一個分析學習需求、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方法,就解決方法進行實施、反饋、調整方案,再進行實施直至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過程。
教學設計有如下四種層次:(1)課程教學設計;(2)學期(學年)教學設計;(3)單元(課題)教學設計;(4)課時教學設計。這里所討論的教學設計主要指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的的可靠保證,是連接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橋梁;是使教學實現科學性與藝術性統一的主要途徑。
二、教學設計的原則
1.教學設計要以目標為中心
2.在教學前明確學習者具有的能力
3.教學水平應與學習者的接受水平相一致
4.幫助學習者在學習中構建「理想的模式」
5.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進行分解
6.提高教學媒體的應用控制能力
7.運用多種教學活動方式
8.創造對學習有利的環境
三、教學設計的步驟與內容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依據心理學與教育學上的有關思想以及相關理論,針對課程標准要求,提出設計思路,即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才能達到課標的要求。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教學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方面的研究說明。
(三)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確立合理、適當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最重要的任務。而如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則要依靠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對學習活動的組織。
教師首先是認真研讀《課標》,分析《課標》中對有關教材內容的目標陳述,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地確定具體課時目標,准確地陳述教學目標。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內容,是知識網路中的聯結點,是設計教學結構的主要線索。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感到難理解或難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是由於知識本身抽象、復雜而難理解,或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知識准備而難接受,要根據具體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教學難點。
(五)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教學設計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主要包括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等。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包括對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圍繞三維目標是否達到要求進行評價。評價方式應盡可能多元化,如紙筆測驗、活動表現、觀察記錄等。
四、教案的基本內容與設計類型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
一般說來說,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
課題即本課所授課的名稱。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要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
3.課型、課時
課型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而劃分出來的教學的類型。在教案中常見的有講授課、練習課、復習課、實驗課、示範課、研討課、匯報課、觀摩課、錄像課等等。
課時主要是指授課內容要在幾個課時內完成。
4.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6.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
7.教具
教具又稱教具准備,是指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包括教師提供的和學生自備的。如多媒體、模型、標本、實物、音像等。
8.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教學過程是整個教案的核心和主體。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過程要做到各個環節銜接,內容充實,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9.作業布置
布置作業包括布置書面作業、探究討論式作業、情境表演式作業、閱讀復習等。
10.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要在黑板上配合教授,運用文字、圖畫和表格等視覺符號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
(二)教案設計的類型
根據教學的任務來分,課程可分為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課程的類型不同,其授課教案也不同。按課的類型可將教案分為:新授課教案、復習課教案、實驗課教案、檢查課教案。
❹ 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設計什麼區別
1、范圍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可以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而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活動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針對的對象不同
教學活動通常指的是以教學班為單位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3、目標不同
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教學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4)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設計
❺ 課程與教學的教學內容
⒈教學內容
課程與教學論內涵及其發展
影響較大的現代課程與教學理論流派
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和方法
⒉教學基本要求
兩個核心概念:課程與教學
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課程與教學論的邏輯起點
課程與教學論的發展歷程
影響較大的現代課程與教學理論流派
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與方法
⒊重點、難點
課程與教學論的邏輯起點
現代教學論主要流派 ⒈教學內容
課程與教學目標概述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分類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呈現
⒉教學基本要求
課程與教學目標內涵及功能
確定課程與教學目標的依據及形式取向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加涅學習結果分類、奧蘇伯爾學習方式分類
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環節
教學目標的基本表述形式
⒊重點、難點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加涅學習結果分類、奧蘇伯爾學習方式分類
課程與教學目標設計的基本環節
教學目標的基本表述形式 ⒈教學內容
課程與教學內容概述
小學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內容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內容特點
⒉教學基本要求
課程與教學內容內涵及特點
課程與教學內容選擇的不同取向及其原則
課程與教學內容組織原則
小學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內容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內容特點
⒊重點、難點
課程與教學內容選擇的不同取向及其原則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內容特點 ⒈教學內容
課程實施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要處理好的基本關系
⒉教學基本要求
課程實施及三種基本取向
課程實施要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
教學過程要處理好三個基本關系
⒊重點、難點
課程實施及三種基本取向
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
教學過程要處理好三個基本關系 ⒈教學內容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概述
基本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模式和方法
發展性評價體系與方法
⒉教學基本要求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內涵及其類型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功能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發展性評價的內涵、體系及其主要方法
⒊重點、難點
發展性評價的內涵、體系及其主要方法 ⒈教學內容
課程結構概述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結構的特徵
⒉教學基本要求
課程結構的內涵及其分類
幾種主要的課程類型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結構的特點
⒊重點、難點
幾種主要的課程類型
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結構的特點 ⒈教學內容
校本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概述
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
⒉教學基本要求
校本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
校本課程與相鄰概念的關系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徵及其意義
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
⒊重點、難點
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環節 ⒈教學內容
教學設計的內涵及其特點
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設計的內涵、特點及其意義
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序
教學設計基本內容和方法
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⒊重點、難點
教學活動的特點及其三要素
師生的基本關系 ⒈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概述
國內外教學模式發展現狀
小學課堂教學應關注的兩種教學模式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其特點
國內外著名教學模式
小學課堂教學應關注的教學模式
⒊重點、難點
國內外著名教學模式 ⒈教學內容
教學環境概述
教學環境的類型
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優化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環境內涵及其特點
教學環境的分類
教學環境設計與優化
⒊重點、難點
教學環境設計與優化 ⒈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概述
當代教學方法的發展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其實施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方法的含義、作用及其分類
當代教學方法的基本特點
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⒊重點、難點
創設教學心理環境的策略 ⒈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概述
當代教學方法的發展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其實施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與分類
現行教學組織形式
當代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趨勢
⒊重點、難點
現行教學組織形式
當代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趨勢 ⒈教學內容
教學組織形式概述
現代通用的教學組織形式
& 2、教學基本要求
掌握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班級授課、道爾頓制、特朗普制、復式教學等基本概念
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分類及其標准
理解班級授課制的主要特徵
⒊重點、難點
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分類及其標准 ⒈教學內容
教學媒體概述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⒉教學基本要求
教學媒體的內涵及不同類型的教學媒體的功能、特點
選擇教學媒體的主要依據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⒊重點、難點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❻ 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教學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有序地安排教學要素,回確定適當答的教學方案和思路。
2、課程設計:制定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活動。
二、目的不同
1、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多學習知識,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2、課程設計:一項具有教育經驗的計劃,旨在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獲得、促進遷移,並進一步促進其的全面發展。
(6)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應從「為什麼要學習」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習者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決定學習什麼;
3、為了達到特定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教學內容,即如何學習,應採取哪些策略?
4、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修改上述環節,以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順利進行。
❼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哪些環節
什麼是教學設計?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
教學媒體
、
教學策略
、教學評價等教學
要素
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
特徵
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
教學過程
、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1、評估
需求
確定教學目的:測量學習差距、確定完成
教學
後能夠做什麼?
2、教學內容分析:學習者學習之前的知識技能分析?
3、學習者分析:學習者個性特徵和學習環境分析?
4、編寫教學目標:具體陳述學習後能夠做什麼?
5、開發評價方案:你准備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
6、開發和選擇教學材料:你設計各種教學資源和材料為教學做准備?
7、實施與評價:實施你的設計並進行多方面的評價?
8、修改:整理反饋資料和數據,進行修改教學設計
9、總結性評價:對學習者使用效果進行最終評價
教學設計的本質是建立在理論
基礎
之上的一門應用性的教學技術,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
教育家
杜威
最先提出應發展一門連接學習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橋梁科學」,橋梁科學即為教學設計的原意。80年代初,由鄔美娜、
劉茂森
等人
引入我國
教育技術
領域
,但那時的教學設計只是原封不動的將教學設計從國外「拿來」,介紹給大家的觀點和
理論
也是零星的、支離破碎的,根本談不上
體系
,實踐幾乎沒有。經過這些專家20年的努力,現在教學設計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個別成功的實踐應用。
但是縱觀我國教學設計的理論,我們看到的多數還是國外教學設計的印跡,由此導致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我國的
教學實踐
不適應,表現為:理論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觀念、學習理論、
教學模式
發展的軌跡和
成果
,提倡學生
創造性
和
科學精神
的培養,實踐是我國千百年形成的「儒家」教育觀念、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以
應試教育
為主,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樣必然造成教學設計在我國形成了所謂「兩張皮」的尷尬局面。在教學設計理論的普及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設計的理論比較抽象、宏觀,缺乏可操作性的實際環節。既使教學專家都很難把握其實質,更別說新手了。我們可以看教學設計的一般
模型
,其中前期分析、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三個過程都只是宏觀的描述,根本未提供容易掌握的
研究方法
和操作工具,
教師
只能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來揣摩模型所提供的教學設計過程,這樣,優秀的教學設計就成為個別
教員
的
專利
,遠遠沒有發揮教學設計的教學應用性,實現
規模效益
。認為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
出發點
,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通過教學目標分析可以確定所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評價檢查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過程的一切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
探究型學習的基本過程。
雖然因為探究的程度不同,探究
學習活動
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但是總的來說,探究的過程是一個
解決問題
的過程,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活動要素。
確定問題
探究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問題,分析問題的屬性,根據問題的屬性,進而可以確定採用哪一種程度的探究活動,有沒有必要展開深入的研究,是進行完全的探究還是不完全的探究,還是以調查及資料的收集、整理和評價為主。在解決問題之前,不僅要將問題界定清楚,還需要確定問題
所處
的
情境
,也就是描述清楚
問題空間
。
形成探究思路
確定問題以後,需要在
經驗
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
有些時候
,可以考慮與學生一起討論決定問題,這樣,問題對學生來說更是「自己的」,也更能夠將學生自己的
知識經驗
調動起來,分析問題,
收集信息
材料,形成解決的思路和策略。另外,問題的屬性不同,所採取的解決策略也有很大差別,不同的解決策略需要不同程度的探究活動。
實施探究
開展探究是整個活動的
核心
過程,探究的過程是學生根據所確定的探究思路,進行調查、
實驗
、
資料收集
、訪問、考察等各種探究活動,最終將問題予以解決,並得出探究結果的過程。所開展的活動
類型
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在進行學習活動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問題的
性質
來探究的程度選擇相適應的活動類型。
結果展示/交流
經過一系列探究活動以後,將形成不同
形式
的探究結果,可以是
實驗報告
、訪談結果、調查報告、作品等。探究結果的展示和交流,實際上也是探究過程的一種活動方式,可以將其看作是探究過程的結束活動。
❽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文化課類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是: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2.過程內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容價值觀。
二、重點、難點;
三、教學准備:包括教具、學具等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課
(三)課後延伸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安排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