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01:56

1.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中「情感態度」的教學目標,選擇一條談談你的理解

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內學習效果的相關容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2.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准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2)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 如何制定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一、 培養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形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首先需要學生頭腦中具有「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意識,並形成一種長久的習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們首當其沖的任務,同時新的課程標准還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進取的精神,並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縱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意識淡薄,學習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單一被動問題,同時學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教師更是觀念落後,從而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實現培養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與創新學習的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並具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自身的發展呢?下面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意識的激發,以及形成習慣的培養。
激發學習意識靠的是課堂教學中日積月累的引導和啟發,只有這樣持久的引導和啟發,學生才願意主動的去學習,才會形成持久的學習習慣。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一課時,課前我結合小學的年齡特點,製作了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出示書本上《春遊》的主題圖,看到花花綠綠的圖畫,同學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個個小腦袋抬的高高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大屏幕,迫切的想知道:圖畫里隱藏著什麼數學知識,接著,我藉助同學們強烈的求知慾望,細致的給學生講解了什麼是「分」,如何去「分」,什麼樣的「分」叫「平均分」等,學生們對「平均分」的字面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緊接著就有學生提出了問題:「老師,我知道了,分的時候每個人分的一樣,就是平均分,但是平均分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分法呢?」聽到同學們有這樣的質疑,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預設的激發學習意識的目標達到了,下來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均分」了,就這樣,利用多媒體激起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接著學生自主動手的意識也隨之而來,也就是說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對學生進行這種學習意識的培養,習慣也就形成了。
二、激發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實,還需要學生具有積極的「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的學習態度,而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恰恰就來自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索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有力的內驅力。新的課程理念背景下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好學者不如善學者,善學者不如樂學者」,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才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將新課程理念下三維教學目標之一的「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到實處。那麼,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如何調動學生經歷數學過程,體驗數學方法的積極性的。
在教學《找圖形的變化規律》一課時,我先是收集了大量生活中美麗漂亮的圖片,然後利用多媒體將它們作為「壁紙」,裝修了一間溫馨的「卧室」,課堂上,我將這間美麗的「卧室」展示給同學們,並提問:在這間漂亮的「卧室」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接著同學們帶著問題饒有興趣的欣賞起了這間「卧室」,欣賞完以後,大家開始匯報起了自己的發現,學生A說:「我發現了卧室中有四面牆壁,每面牆壁上都有美麗的壁紙做裝飾。」,學生B說:「我發現了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學生C說:「我發現每一面牆壁上的壁紙中,每一行也不一樣。」
學生D說:「它們不僅不一樣,而且排列好像都有一定的規律。」學生E說:……等等,同學們都開動自己的小腦瓜,展開豐富的想像,各抒己見,聽到他們這樣的回答,我就乘熱打鐵的追問:「剛才有一個同學提到,每一面牆上的壁紙排列都有一定的規律,那麼有什麼規律?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接著我又問:「如何才能知道呢?」生奇答:「我們動手擺一下就知道了!」,我剛說完這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說擺的具體要求,同學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了。看到眼前的場面,我心裡暗暗竊喜,這節課中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方法這一環節就不需要我再做過多的引導了,同時我也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帶著這樣飽滿的學習熱情將圖形的變化規律探究清楚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將學習的熱情帶動起來,課堂目標的落實就迎刃而解了.
三、 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形
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轉變角色,變「指路人」為」引路人」,引導學生掌握經歷數學學習過程,體驗數學學習思想的方法。新課程倡導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就是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自主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引導者,因此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改變以往的「教授者」,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獨立自主的、自由的發展。尤其是在數學課上,教師不再是一種「經師」,而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具有反思能力,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愉悅中達到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發展認知能力。從兒童的經驗出發,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將自己掌握的各種知識、實踐經驗帶到數學課堂中,促進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自己去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使他們身心全部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愉快中學習,掌握新知識。
如我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課前先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了「面積」的概念,即:「一個物體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然後我又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對面積概念的理解,說一說你對長方形面積的認識。
生匯報。
師:根據剛才同學們的回答,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
生(齊答):長方形表面的大小。
師: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長方形的面積,下面,大家來一起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某一個確定的長方形的面積呢?
生思考後匯報:動手實驗。
師:實驗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或者知道些什麼呢?
生回答(比較凌亂)
師:下面先聽老師說,我們要想知道的是長方形的面積,現在我們的學具中已經有無數個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利用這些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來知道剛才長方形的面積呢?(是)但是該利用什麼辦法呢?
生:用這些面積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剛才長方形的面,擺了多少個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多少平方米。
師:很好,我們剛才是探討了一下想法,接著我們就來動手實驗一下吧!
實驗完成。
師:我們以後不論工作還是學習生活,其中一定還會遇到很多求長方形面積的問題,像剛才那樣只用手擺肯定是不行的,下面你們接著邊動手實驗邊探究有沒有更好,更方便的辦法。(比如:得出公式,利用公式來計算)
生繼續實驗……
上面的教學,我只充當了學生探究體驗新知識的引路人,而其中的奧妙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實踐經歷探尋得到的,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過程與方法」目標落實到位,而且還迎合了新得課程理念。
總之,「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研究的繼續,還需要廣大工作在一線的數學教師的反復實踐和探討。

4.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內容

2011年版的小學數學課復程標准分為四個制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課程內容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附錄:
附錄1: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
附錄2:課程內容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5.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維目標是什麼

教學設計中常說的「三維目標」: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數專學課程標准中是否是將屬「過程和方法」分解為「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這里我產生一個疑問,一般來說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思考的過程,兩者是相互交融的一個過程,這里將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分成獨立的兩部分,是為什麼呢?PS:在研究中,許多相互交融的東西被抽取出幾個主要成分,這是為了便於研究還是什麼考慮呢?

6. 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首先明確三級目標:教學目標、學科(課程)目標、課堂教學目標

一、不同歷史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

A、建國初—60年代

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強「雙基」教學

B、60年代中——70年代末

不僅要加強雙基,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雙基,培養能力

C、80年代初——80年代末

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能力,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D、90年代初——90年代末

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還要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時發展

E、21世紀初始

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從這樣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目標的認識一直在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目標不斷地豐富,不斷地提高要求,這是時代的反映,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的分析

我們要注意的是上面所列舉的目標指的是不同歷史階段的數學教學(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指學完這一門課程應該達到的目標,而並不是在學習這門課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達到課程目標中所規定的目標,更不是每一節課都要達到的目標。這里有一個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有一個一般與特殊的區別,雖然整體目標是由一節一節課的課時目標累加起來而達到的,但決非每一節課都要「面面俱到」,因此准確制定和把握每節課時目標,才能最終完成課程的目標。

在現實教學實踐中,會有一些小學數學課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魚與熊掌兼得」,如既強調過程又注意結果,但多數的課只能做到要麼得「魚」、要麼得「掌」,之所以兩者只能得一,除了一些主觀因素(比如教師本身)以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時間。課堂教學時間是一常量(40分鍾),真正讓學生經歷與體驗,真正讓學生獨立思考,真正讓學生交流與合作,要實現任何教學目標,時間是一個保證要素。如果我們既要強調過程讓學生體驗充分,又要讓學生落實「雙基」,往往是行不通的。事實上,有經驗的教師往往不是在一節課上方方面面都突出,而是突出一兩個方面。

三、准確制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對於數學教學目標,我們要有一個整體觀念,一方面要認識到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大目標,是通過一節一節課的教學,一個一個單元的教學,一個一個知識領域的教學,一個一個年級的教學目標組合起來完成的。另一方面,每節課都是整體中的一個部分,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是實現數學課程目標的一部分,即每一節課是對整體目標達成作出某一方面的貢獻。如有一些課可能貢獻「過程」,另一些課可能貢獻「結果」。從整體上看,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但在涉及到一節課時,可能會在教學目標上有所側重,這節課可能會強調過程、強調經歷、強調體驗,這樣的課常常是探索性比較強的課;而另一些課,可能在目標上更側重知識與技能的練習與鞏固,或者是注重學習某種數學思想、方法。

學生的學習也一樣,各種學習方法都有自己的獨特作用,學生學習需要經歷各種方式。這節課在強調過程上更加側重一些,更加重視一些,學生就會對結論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種感覺上去理解,對結論產生的理解會更深透一些,而下一節課可能是「雙基」的落實做得更好一些,這就可能會對結論掌握的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練,但總體上說,學生的「營養均衡」,這就達到了數學教學的課程目標。

我們在制定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終身「受用」的因素,如主動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熱情、學會學習、相互尊重、誠實待人等等。同時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在新課標中,用來闡述目標的動詞有二大類:一類是用「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目標動詞;另一類是用「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這兩類動詞著手,我們可以把課分成兩類:一類更側重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另一類更側重過程性目標的實現。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更側重」,事實上任何一節課都會有知識與技能目標以及過程目標兩個方面,這兩類目標從理論上說是辯證統一的,在一個單元或更長的一個教學時段內也是沒有沖突的,但在一節課中有時會有矛盾,因此我們在考慮課時目標時,應注意「更側重」,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兩類目標都不能很好達到的現象。

在一節課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常常有許多想法非常好,目標十分豐富,但當進入課堂真正與學生交流時,就會發現很多設想只有在「理論」上可以實行,實際上難以達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學會用「更側重」的方法確定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7. 新課標小學數學課程總目標的四個方面之間有什麼關系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總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1知 識 與 技 能
●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 學 思 考
●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 決 問 題
●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 感 與 態 度
●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第二學段目標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 識 與 技 能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 、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數 學 思 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 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系、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解 決 問 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情 感 與 態 度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8.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總體目標」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

*在參與觀察、實驗、蔡祥、鄭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

*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9.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目標包括哪三點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