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
1. 教學、課程、學習三者之間的關系
按本人抄的理解:
教學襲中,課程佔主要的組成部分,而學習是課程的一種延續,其結果又是對教學的一種反饋。三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沒有教學何來課程,學習也就是空談;而沒有課程,教學就變得空洞;沒有學習,教學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從另一方面,三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並不代表著課程的優與劣,這就像面與點的區別一樣,「面」是以大局為重;而「點」則要求具體化,細致化,要求精益求精;「學習」相對於「教學」來說,是一個主動狀態,而後者則屬於被動的去接收,可以說是站在兩種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
2. 簡述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你好朋友!
1、課程是人生向上的階梯:因為人是需要往高處走的。
2、課程是人生走向快樂與成功的捷徑:因為無論是什麼課程都是課程人的人生歷練與多次的實踐
那也是一種生命的提練,是人生成本。
3、所以課程可以降低快樂生命的成本
4、課程可以讓我們結識更多的人脈
3. 課程與教學有什麼區別
目前從科學視角看,課程論與教學論應是教育科學下屬的兩個獨立分支科學。因內為二者研容究對象及構築理論體系的相關概念不相同。前者研究各種形式的課業及進程,後者研究教與學;前者涉及課程研製、課程標准、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核心概念。而後者涉及教學目的、內容、方法、過程、組織形式及教學評價等核心概念。也就是說,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指學校的實踐;課程是為有目的的學習而設計的內容;教學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相應地,課程理論主要探討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教學理論主要關注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研究對象不同說明研究內容不盡相同,而概念是理論生命的細胞與構築理論的平台,概念不同,理論肯定不同。這一「目的—手段」論是基於學校教育實踐的視角做的闡釋。目前,課程論與教學論處於分化期,而作為有關聯的兩門獨立學科而存在,則課程論和教學論的許多重要問題便有可能被進一步研究,科學基礎便有可能進一步拓展,進而有利於理論的建立與發展。作為一門具有獨立學術地位的理論科學,課程論的任務就在於描述、解釋和預測課程現象中客觀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穩定性和普遍性的聯系,進而達到對課程活動規律的把握。
4. 如何理解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區別:
含義不同:
1) 課程標准通常包括了幾種具有內在聯系的標准,主要有內容標准(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准(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水平)。
廣義上,課程目標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視角比較大,涵蓋是全層次的。包含了: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一般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四個方面提出某一課期望達到的目標。
或者理解為:課程目標是指導課程設置、編排、實施和評價的整個過程的准則,也是課程自身性質和理念的體現;
教學目標即教學目的和要求,專指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通過一個特定教學過程(如一節課),學生的學習結果可以是某種知識、某種技能、也可以是某種觀念、態度的形成或獲得。
2.指導對象不同:
課程目標指導整個課程;教學目標只是指導某一課的過程。兩者的指導范圍大小有差異。
3. 概括程度不同:
課程目標較為抽象,是對科學課程上的宏觀指導;教學目標較為具體,是對教學細節上的要求。
4. 實施主體不同:
1)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門、課程指導機構、師資培訓基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與審核者、學校的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2)教學目標的實施主體只包括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的專業教師、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更廣。
5. 靈活程度不同:
1)課程目標往往是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研討、推敲的結果,一旦被確定不會輕易改動,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2)教學目標往往是由任課老師根據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實際教學情況來確定的,某堂課甚至某個教學活動環節上的教學目標都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兩者的密切聯系:
提出或指定的依據相同。
兩者的教學大綱所限定的范圍和各科教材內容所應達到的深度為依據,都必須服從,服務於培養新人這個總目標。
2. 教學所起的作用相同。
兩者都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對落實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等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3.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目標對日常教學工作進行導向;教學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學目標是對課程目標的細化。
總結:綜上所述,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課程目標
拓展資料:
課程目標分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具有整體性、階段性、持續性、層次性和遞進性。
分類:
廣義的課程目標:在廣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
它即是教育意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2. 狹義的課程目標:在狹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內部的教育與學生的關系,是一個相對狹窄而具體化的視角,它的涵蓋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標」。
在狹義上,課程目標不包含「教育方針」,只包含「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課程目標直接受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制約和影響,是我們對於課程與教學預期的結果。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
5. 如何才能正確認識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一、課堂教學「主體」理論各種學說的簡要討論及「辯證主體」新理論名詞的提出
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是教育學的基礎性理論,如何認識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客體關系理論就是大家討論的焦點之一,自古至今,都是教育學領域需要探討和改革的重中之重。它有其豐厚的理論學說,先後有教師主體論、教材主體論、雙主體論、學生主體論等課堂教學主體理論繁衍生息,各放異彩,百家爭鳴。直至現在我們大家比較認同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主體理論提出,關於課堂教學的主客體理論爭論才有風平浪靜的趨勢,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仍層出不窮,欲止彌彰。
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作為教育學的基礎性理論,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它,拋棄各種主體論的糟粕,宏揚其精華,才能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學生、教師、教材、教學環境的各自特性及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有正確的改進方向;教師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理論才能經受住實踐的檢驗和推敲,並在實踐中經受住課堂教學實踐大熔爐的鍛造,最終涅盤出教育學新體系的教學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方法。從現行的教育學理論和教學法的書籍來看,多數大家在編寫教育理論書籍時,談及其教學等問題必須首先看它在什麼主體理論支配下,都把關於教學主體理論這一塊作為獨立的一個章節來寫,其地位可見一般。但我們多數都是引用歷史的典籍,人雲亦雲地重述大家認同的觀點;至於獨辟蹊徑的實踐感言,如鯁在喉,不敢多言。
筆者願意在此贅述幾筆,析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教學理論的優點和缺陷,提煉其它幾種主體理論的長處或共同點,優化提出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觀點或假說,與大家共謀課堂教學主體理論的出路。
二、關於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的討論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現實不能割斷歷史。通過對幾種主體理論的學習、體會、思考和研究,其實在我個人看來,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說法,應該是在課堂教學主客體關系理論指導下,只屬於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具體思路的應用,還不能將其上升作為一種主體理論的說法來提用。
1、「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課堂教學理論產生的背景、作用及影響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或更早至現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理論主流地位,性而使然地被大家認可,並不斷地被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同時也起到了解放教育思想的作用。它進一步明確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處地位的關系--引導與被引導的關系,--也就是教與學的關系,有力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在有力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同時也給教育學理論帶來了新的生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盡管有的人對這一理論提出疑義,但還不能扼住它作為一新生事物茁壯成長的正勁風頭,同時提出疑義的人也不能否認這一理論或是新觀點的優勢。至於判斷這一理論什麼時候已完成歷史性的引領作用和現代課堂教學改革任務,或想盡快地把它錯誤的誘導負性思想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則在於我們教育學理論改革發展的速度和具體狀況,也就是我們能否在教學實踐中盡快地對這一理論的優點加以保留,缺點進行時代的「揚棄」。
其實,教師、學生、教材,還有其它因素組成的教育大環境,究竟誰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誰是課堂教學的客體呢?自古以來,一直爭論不休,樹欲靜而風不止。目前,我們在默認「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種課堂教學思想的同時,雖然時時在倡導使用、貫徹這一課堂教學主體思想,但對於絕大多數基層教師來說,其實也只停留在口頭上,多數還是談談而已,只是作為一種思潮來聽,寫文章或做報告時引用一下,教學實踐的力度還有待提升。至於在教學實踐研究中是否所有的人能否確實得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理論還有待進一步實踐。至於這一理論是否有悖於我們辯證地看問題更沒有去思考,贊同者有之,持不同政見者有之,多數只是人雲亦雲,權威人士怎麼說,我們怎麼用。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理論或觀點是來自教育專家和學者對當時具體教學現象和教育活動的抽象總結。現象反映本質,它是教學現象對教學規律的一個側面反映。
2、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的誤區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學生處於主體地位的理論或說法,我認為有如下誤區:一是教育專家根據教育教學現象總結出來的理論或觀點,不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而做了非本質規律的總結。現象反映本質,但這種現象是一種虛像或只是一個側面,沒有完全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本質。二是沒有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具有主導性的客觀事物,一定具有主體性的特性。三是沒有弄清「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概念含義,這里教師主導其實就是教師主體,學生主體其實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被開發的對象,是培養的目標;四是它絕對地劃分了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關系,這也不符合辯證法的要求;五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為主體理論作這種說法格調太高,如果說作為某種主體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或思路則比較確切;並且,把它作為一種主體理論不足以支持現代煥然一新的教學教研成果;六是現實不能割斷歷史,完全否定了教師主體論、學生主體論、雙主體論的部分先進理念,更是全盤否定了教材等客觀事物有作為主體地可能性或優點。
因此,我認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主體論提法是不確切的,它阻塞了教師的實踐視角和思路,在課堂教學理論研究和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上出現了絕對化或閉塞的誘導,犯了唯物主義二元論的錯誤,不符合唯物主義一元論的要求。當然,我們對它的理論提法和觀點要一分為二的看,加以批判地繼承。
三、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提出及討論
1、新理論產生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新課改理念逐步發展和漸趨成熟,鑒於以往主體理論都有多方面的局限,我們應該考慮將如何豐富新課堂教學的主客體論理論工作提上日程,有必要把課堂教學主體理論加以進一步討論。教師、學生、教材以及教育環境是否都有成為主體的可能,也都有成為客體的必然呢?澄清這一基礎理論,認清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剔除關於「課堂教學主體」理論認識的誤區,有利於我們宏揚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有利於我們當前教育學理論的長足發展和改革,有利於我們教育活動和教學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
2、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主、客體地位的劃分及其所具有的特性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這里主要談教師、學生、教材的主客體關系問題。這一點想通了,我們的教學實踐才有對象,不會瞎撞,不走瞎道,我們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工作才有的放矢,看問題才能准確,才會離我們想到達的目標越來越近,我們才能逐漸地把對新課堂教學主體理論認識由主觀真理過渡到客觀真理。
1)關於教師、學生主客體關系及其特性的討論
考慮任何問題不能一刀切地把原則作為事實的出發點,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實驗反映的客觀情況去重新認識具體現象。我們把「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理論和「雙主體論」做一下比較。根據歷史唯物主義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理論,筆者認為,這二種理論都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但他們都沒抽象出他們自身所具有規律性的本質內涵。前者完全拋棄教師個體的主體地位的主性,把其個體具有的主導屬性作為主性加以要求,更沒有看到教師個體還具有作為客體的屬性;同時也沒有看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導的屬性和處於學習被動開發地位的客體屬性。雖然雙主體論者認識到了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沒有認識到這種雙主體是瞬間變化的,也就是不能同時出現的,而是交替出現的。它們沒有說明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的原因是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都具有主導屬性的原因;也沒有說明教師和學生同時還具有客體的屬性,雙方客體屬性的表現也是二者的主導屬性在發揮作用,主導屬性隨時控制著二者的主體性和客體屬性。主導屬性又分為主觀的(前台的)引導決定性和客觀的(後台的)引導決定性,決定二者的主客體出場順序。(二者同時作為客體時,誰又是主體呢?)同時,我們還考慮到,學生作為主體時,可以是部分主體,客體亦然。
由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得出教師和學生都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屬性,也都有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或客體的可能性。當教師的主導屬性發揮前台的引導決定性時,教師的主體作用就顯現出來,同時學生作為教學的被開發者的後台引導決定性發揮作用,學生客體屬性就顯現出來,學生就處於客體地位。隨著教學過程的進展,客觀實際情況的出現,反之亦然。這樣我們就可以概括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具有三個特性:主導性、主體性和人的物化的客體屬性。他們雙方的特性的作用的發揮都是針對對方的客觀變化而變化。這符合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符合歷史唯物主義人是社會實踐活動主體的理論。
2 )教材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客體地位的劃分及其所具有的特性
上面只談到教師和學生的主客體關系變化,並且教師和學生作為客體時,是人的物化,是特殊的客體。說到客體,我們還得談及教材。教師、學生、教材是教學的三大主要因素。教材作為教學的工具書,它是物,它作為客體,相對於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那麼,它有沒有成為主體的可能呢?它像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一樣,具有客體性的同時,具有主體的屬性和主導屬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和客體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師教學時,首先他得研習教材,下一節課怎樣按課程標准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主動向教材學習,教材做了一回「教師」,教師向教材學習,教師做了學生。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自學教材,來個無師自通,其實教材就是它的教師。我們教師也好,學生也好,我們在獲得知識時,教師和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在感知教材的過程中,往往會有所開悟,我們不自覺就學會了所要學的知識,最終達到理解教材。再者,教師也好,學生也好,知識獲得也不一定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教會的。自學往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我們常說書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教育了幾代人。所以我們說,作為教育客體身份的教材或書籍,有時也扮演主體教師的作用,發揮教師的角色功能,同時具有了學習的主導性,調動人的求知慾望,吸引人去自學,把它的主體屬性發揮出來,變成了學生和教師的老師,發揮了教學主體的作用,釋放了物的人化功能,引領人們走進現實生活的實踐中去,並獲得成功。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名言:「生活在書的世界中,意味著領略思維之美,享受文化財富,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也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通過整理,經過判斷,我們可以得出創新的結論:教材也就有三個特性,主導性、客體性、物的人化主體性,後二種特性的體現也同教師、學生一樣,他們的先後變化,是他們自身所具有的主導屬性控制的結果。
3、教師、學生、教材的特性及其主客體關系辯證變化的猜想
我們進行教學主體理論的探討,我認為教師、學生、教材(甚至教學環境)都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屬性和機遇,同時作為客體的功用也是這樣。我們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它們經過我們的思維過濾後,能夠被我們清楚的認識,是因為他們分別能夠通過假設具有一種(不是唯一)相對應的這樣排列的特性,分別依次:一、教師個體的特性,主導性、主體性、人物化的客體屬性;二、學生的特性,人物化的客體屬性、主導性、主體性;三、教材的特性,客體性、主導性、物的人化的主體屬性。這只是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的一種簡要的變化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師功底、教學能力、教學意識與學生基礎、接受能力及學習意識,以及教學環境的變化,會有無窮的變數,不勝枚舉,這里只是掛一漏萬地舉一個事例。
綜上所述,那麼教師、學生、教材的主客體地位變化的源動力是什麼呢?我們說,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主導性。這種主導性就是它們變化的源動力。這種源動力就是人的能動性對課堂教學節奏、教學現象、教學規律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是教學規律的流動體現。
為了區別原有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主體理論,我們把教師、學生、教材(甚至包括教學環境在內)在課堂教學中辯證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斷地交替變化成為課堂教學主體的理論,暫時命名為課堂教學辯證主體理論。
四、關於教學環境是否能夠作為主體的討論
環境教育決定論的理論有其積極性的一面。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教學都不能脫離環境,營造好的教學氛圍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百利而無一害。環境教學目前也在悄悄興起,而且有蓬勃發展之勢。教學環境可分為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教學環境也可分為課外環境和課內環境。
6. 1.什麼是教學什麼是課程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教學抄-教學是教師的教和襲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7. 課程與教育的關系是什麼
由於人抄們認識角度的不同,襲所以對「課程」的內涵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般認為課程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狹義的課程是指教學內容,主要體現在教科書、課程計劃(舊稱教學計劃)和課程標准(舊稱教學大綱)中;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中獲得的經驗,它包括學科設置、教學活動、教學進程、課外活動及學校的環境氣氛等,也就是說,廣義的課程不僅包括課程表所規定的顯性學習內容,也包括學生的課外活動及學校中潛在的各種文化教育因素;它不僅指書本知識,也包括學生個人所獲得的感性知識,個人經過系統的整理由實踐反復檢驗的科學知識,以及個人的經歷產生的情感體驗,可以說,廣義課程的內容是更廣泛的,更有助於我們認識課程的內容。
課程與教育的關系:
課程是設計圖紙,教學是具體施工;
課程是一場球賽場的比賽方案,教學是球賽進行的過程;
課程是一個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
8. 如何理解幼兒游戲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系
對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麼?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幼兒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在這里,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他們盡情、忘我、不知疲倦,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僅僅是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說"我請來了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游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這一變化推動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並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以鞏固幼兒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此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我們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當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拾起5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游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游戲"七星瓢蟲",主要滲透了認識數字"7"以及理解7的實際意義的要求,游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在編制游戲時,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體進行的游戲,如在游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這些游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又能適合不同個性、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游戲。 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游戲中,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當幼兒需要幫助時,作一些間接的指導,以不幹預 幼兒的游戲為准則。在幼兒結伴玩的游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進行間接指導,在合作進行的小組游戲中,我以組織者或評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並組織幼兒議論、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游戲中還包含著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些認知成份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游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僅構成了游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游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游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游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因此,我在設計游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如設計結構游戲時,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設計角色游戲時,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力,在設智力游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同時要將各類游戲作協調安排,從而促進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9. 論述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1、二元論模式
在二元論模式中,課程位於一邊,而教學則位於另一邊,二者從不相遇,兩個實體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在教師指導下的課堂中所發生的一切似乎與課程計劃中所闡述的課堂中應該進行什麼沒有什麼關系,課程設計者和實際教學工作者互不理睬,對課程的探討與課堂中實際傳授的內容相脫節。
在這種模式中,課程和教學過程的變化沒有什麼互相影響。
2、連鎖模式
在這一模式的每一種形式中,教學和課程的位置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無論在左邊還是右邊,都暗含著同樣的關系。這一模式清楚地說明了這兩個實體相結合的關系,如果把一個同另一個分離開來,對兩者都會構成嚴重的損害。
3、同中心模式
在同中心模式中,相互依賴是同中心模式的主要特點。這一模式中,課程與教學並不是兩個獨立系統,一個被視為另一個的亞系統,A、B的變化表達了當一個實體占據主導位置時,另一個則處於次要的地位。
同中心模式A使教學變成了課程的一個亞系統;同中心模式B則把課程納入教學的一個亞系統。這一模式反映出了一種清晰的等級關系,在模式A中課程占優勢,教學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從屬於課程;在模式B中,教學占優勢,課程則從屬於教學。
4、循環模式
在循環模式中,課程與教學兩個實體具有一種連續的循環關系。課程對教學產生了一種連續的影響,相反,教學也影響課程。教學決策的制定在課程決策之後,反過來,課程決策在教學決策實施和評估後被修改。這一過程是連續的、重復的、無止境的。
對教學過程的評估影響下一輪課程決策的制定,繼而又影響教學的實施。課程與教學用圖表為兩個獨立實體,但又不被看成是獨立實體,而是一個圓體的兩個部分,它們之間循環往復,以促使兩個實體的不斷適應與改進。
(9)課程與教學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擴展閱讀
課程作用
1、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
2、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
3、學校一切教學活動的中介。
4、對學校進行管理與評價提供標准。
5、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依據,是師生聯系和交往的紐帶。
6、國家檢查和監督學校教學工作的依據。
7、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保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
教學任務: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使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
使學生掌握現代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基本生產工具的技能。教學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上述任務,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必須遵循教學規律,處理好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的關系,傳授知識和提高思想覺悟的關系,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系,以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覺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