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表演分析課程教學目標

表演分析課程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3-14 11:23:16

『壹』 常用的教學目標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目標分析 3.1:歸類分析法

適用范圍:歸類分析法主要用於言語信息類學習內容,言語信息本身不存在邏輯層 級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對達成目標所需的信息進行分析。

分析方法:對言語信息最有效的分析法是確定信息的主要類別。確定分類方法後, 把需要學習的知識歸納成若干方面,從而確定教學內容的范圍。
 
表達方式:組合或組成圖示(分層, 或分簇), 或者列提綱 範例:一個國家的省、市名稱可以按地理區域的劃分來歸類;人體外表各部位的名 稱可以由上向下,按頭、頸、軀干、上肢、下肢分類;細胞的化學成分可以按元素組成和 化學物組成分類,如下圖所示。
說明:從形式上看,該示意圖與後面將討論的層級分析圖相似,但在歸類分析中,各知 識點之間本質上不存在難度的層級關系
教學目標分析 3.2:層級分析法

適用范圍:層級分析法是用來揭示教學目標所要求掌握的從 屬技能的一種內容分析方法,是一個逆分析的過程。

分析方法:從已確定的教學目標開始考慮,要求學習者獲得 教學目標規定的能力,他們必須具備哪些次一級的從屬能力?而要培養這些次一級 的從屬能力,又需要具備哪些再次一級的從屬能力?依次類推。各層次的知識點具 有不同的難度等級——越是在底層的知識點,難度等級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 層的,難度越大。層級分析的原則雖較簡單,但具體做起來卻不容易。它要求參加 教學設計的學科專家、學科教師和教學設計者熟悉學科內容,了解教學對象的原有 能力基礎,並具備較豐富的心理學知識。
 
表達方式: 層級依賴關系圖示 範例:「整數減法」學習內容的層級分析,如下圖所示。
教學目標規定的能力(11)的學習以(7)、(8)、(9)和(10)四項從屬技能的學習為先決條件, 該層級分析一直繼續到最後一級的子目標(簡單減法)為止。
教學目標分析 3.3:信息加工分析法

適用范圍:信息加工分析法是一種將教學目標要求的心理過 程揭示出來的一種內容分析方法。這種心理操作過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構成了教學 內容。

分析方法:按照信息加工的步驟,寫出每步要做的事情,包 括內隱的心理操作過程和外顯的動作技能的操作過程。
 
表達方式:過程圖示或步驟羅列 範例 1:求算術平均數的解題過程,如下圖所示。
 範例 2:刻紙拓印的教學內容分析。
刻紙拓印過程為: (1)畫稿——用單線畫出稿樣輪廓; (2)復印——將畫稿分別印在圖畫紙上; (3)剪形——將所印的圖樣逐個剪下; (4)刻紋——用刻刀按印稿將結構刻出; (5)襯貼

『貳』 作為教師,該從哪些方面去分析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回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答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
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
當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分別完成的所有的教學目標時,這節課的教學工作也就結束了。不是嗎

『叄』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怎麼寫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課程目標;

二是課堂教學目標;

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3)表演分析課程教學目標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

參考鏈接:網路-教學目標

『肆』 什麼是教學目標、教學分析、學情分析。說可是怎麼解釋這些

教學目標就是這節課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學分析就是從教師角度分析這節課的重難點,學情分析就是從學生角度分析學生情況:哪些問題學生能掌握,哪些需要討論引導,哪些問題難,以便教師進行課前備課。具體內容: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細胞的種類,即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2)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2.能力目標通過和諧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探究、綜合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領悟科學家的科學探究精神。同時,樹立環保意識。學情分析: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學情分析就是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設計理念包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以及教學設想可以結合自己現任教的教材及知識點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例如:針對教學內容,從「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麼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1學生的「已知」。這里的已知是指學生已經具備的與本節內容學習相關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明確這點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起點的定位。例如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2學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對「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學習應該達到的終極目標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識,而且還包括實現終極目標之前,還要涉及學生所沒有掌握的知識。3學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過這節課教學,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能達到怎麼樣的目標,它決定了學習終點(即學習目標)的定位。這是因材施教的基礎。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物理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將為學生學好物理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據,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4學生的「想知」。所謂「想知」,是指除教學目標規定的要求外,學生還希望知道哪些目標以外的東西(註:學生學習中,往往會通過提出疑問來體現「想知」。當然,學生的「想知」可能會超出教學目標或者學生認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課堂教學可不與拓展,但建議給學生一個提示性的交待)。 5學生的「怎麼知」。「怎麼知」反映學生是如何進行學習的,它體現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方法、習慣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課堂紀律的調控,培養學生具有傾聽的意識和習慣, 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善於傾聽他人,唯我獨尊,是現在孩子的通病。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你說,我也說,課堂亂糟糟的,不僅影響討論效果,還無法使討論深入。因此,要求學生在討論時要相互尊重,學會傾聽;傾聽他人的意見,就是尊重他人。同時,告訴學生這也是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這樣通過教師的引導, 讓學生在相互尊重中把雙邊活動搞得更加融洽,讓學生在雙邊活動中學會合作,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學會交流與合作教材分析: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對課程目標的設置、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的出發點與過去不同,過去強調的是學科體系構建,從學科體系的邏輯程序分析教材。現在是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和歸宿,強調以學生經驗為出發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有效有意義地建構。
中學化學教材的分析與研究,是中學化學教師把握、領會和組織教材以便有助於教學展開的一種實踐活動,它是教學准備的首要工作。它對於教學計劃實施評價的內容及過程,對於每個年級以至每課的准備,對於講授內容的精選和處理,對於學生課業負擔的控制以及教具的選擇與研製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化學教師要經常對章、單元、節或每課的教材進行分析與研究。
中學化學教材的分析與研究的主要步驟包括:認識和理解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下面這幾項工作做一些歸納與探討。
一、認識和理解中學化學教材
認識和理解教材是教材分析與研究的第一步。認真閱讀教材,熟悉本段教材的章、節名稱,主要內容和段落,達到能概述內容的要點、編寫層次與順序的程度,為認識和理解教材奠定基礎。認識和理解教材,通常應該做以下幾項工作:
(一)識別教材的內容
中學化學教材的內容,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劃分為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礎理論、描述性化學知識、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六大部分。認識和理解教材,首先要明確教材的內容屬於哪部分知識或技能。還要研究本段教材中各個具體內容分別屬於哪部分知識、技能,以便依據不同類別知識、技能的特點和教學規律,擇定適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二)把握知識、技能的要點或知識點
(三)理解教材編寫的思路與內容的邏輯關系
思路往往不是教材外顯的部分,內容的邏輯關系也容易被忽視,對此,教師在認識和理解教材時應該特別給予重視。
要分析本段教材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表達方式和程序,研究素材、例證、練習與知識、技能穿插編排的意圖,從中領悟出教材提供的教與學的過程和方法,明確教材的思路及其內在的邏輯關系,以此作為理解教材的一個重要方面和設計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
(四)明確教材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舊知識、技能的聯系,是搞好新知識、技能教學和實現知識系統化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教材內容中的新知識和前後教材中知識的關系,發掘新知識、技能的生長點,以實現知識、技能的正遷移。還要分析教材中新內容與相關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不斷將新知識歸納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努力構建各類知識、技能的網路,從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認識和理解教材示例:
1.識別教材的內容
從總體看,鹽類的水解是電解質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屬於化學基礎理論知識。本節教材中鹽的水解規律是理論知識,在教學中要突出系統性和論證性。鹽類水解的概念是化學基本概念知識,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其內涵和外延的揭示與領會。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則是化學用語的技能,在教學中要強調書寫的依據和規范要求,並加強書寫訓練。
2.知識、技能的要點或知識點
知識、技能的要點:鹽類水解的概念;兩類鹽水解的一般規律;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可從知識、技能的要點中分解出知識點:鹽類水解的概念;強酸弱鹼的鹽水解的規律;強鹼弱酸的鹽水解的規律;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判斷正鹽(弱酸弱鹼生成的鹽除外)水溶液的酸鹼性。教材用較大篇幅分析兩種鹽水解的過程和介紹鹽類水解的利用,這些內容是研究鹽類水解規律的背景材料與應用例證,不屬於知識、技能的要點。
3.教材編寫的思路與內容的邏輯關系
鹽類的水解教材內容依次包括三個部分:建立鹽類水解的概念;探討鹽類水解的規律;運用鹽類水解的知識。其中,鹽類水解的概念是基礎,旨在揭示鹽類水解的實質,並為研究鹽類水解規律提供依據。鹽類水解的規律是核心,它是鹽類水解原理的具體化,並使鹽類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應用。鹽類水解的利用,則是通過具體的情境及實例,促進對鹽類水解及其規律的理解、鞏固和深化。
為落實好鹽類的水解教材的內容,教師要突出個別與一般的辯證關系,幫助學生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要依據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鮮明的鹽類水解的實驗事實,深入探討產生宏觀現象的微觀本質,以形成鹽類水解的概念。要依據教材的典型實例,運用歸納法揭示幾類鹽水解的規律。然後,要運用演繹法,將規律應用於解決鹽類水解利用的實際問題,加深對鹽類水解及其規律的認識。
4.教材內容在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化學教材中的電解質理論主要包括兩項基本內容:一是研究電解質的電離,建立強電解質的概念和弱電解質及其電離平衡有關的概念;二是研究電解質的化學變化,主要討論離子互換反應(酸、鹼、鹽間的復分解和鹽類的水解)與電化學反應(原電池反應和電解)的一般條件與規律。

『伍』 如何分析和闡述教學目標

如何分析和闡述教學目標
教學媒體的選擇依據:依據教學目標:每個單元、每個課題、項目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即具體的教學要求,比如要使學生知道某個概念,或明白某種原理,或掌握某項技能等等.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常需使用不同的媒體去傳輸教學信息.以外語教學為例,讓學生知道各種語法規則與使學生能就某個題材進行會話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目標.前者往往採用教師講解,輔以板書或投影材料,使學生在井井有條的內容安排中形成清晰的語法概念,後者往往採用角色扮演並輔以幻燈或錄像資料,使學生在情景交融的溝通條件下掌握正確的言語技能.但假如是為了糾正學生的外語發音,則最好採用錄音媒體了.依據教學內容:各門學科的性質不同,適用的教學媒體會有所區別;同一學科內各章節內容不同,對教學媒體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語文學科中講讀那些帶有文藝性的記敘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所以應通過能提供某些情景的媒體,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受,以喚起他們對課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節的想像,使之加深理解和體會.又如數學、物理等學科的概念、法則和公式都比較抽象,要經過分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復雜的思維過程才能理解,所以應使媒體提供的教材輾轉變化,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根據教學對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樣,選用教學媒體必須顧及他們的年齡特徵.比如,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直觀形象的思維和記憶比邏輯抽象的思維和記憶發達,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對他們可以較多地使用幻燈、電影和錄像.幻燈片要生動形象,重點突出、色彩鮮艷,能活動的地方力求活動,每節課使用的片數不宜過多,解釋要細致些;使用錄像和電影也宜選用短片,動畫鏡頭可以多一些.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發展了,感知的經驗也逐漸豐富起來,注意力持續集中的時間延長,為他們選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廣泛一些,傳遞的內容則增多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認識的份量,重點應放在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性上,同一種媒體連續使用的時間也可長些.另外,在兩種效果接近的媒體中進行選擇時也可適當考慮學生的習慣和愛好.依據教學條件:教學中能否選用某種媒體,還要看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其中包括資源狀況、經濟能力、師生技能、使用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錄像教學具有視聽結合、文理皆適的優點,但符合特定課題需要的錄像片是不是隨手可得呢?語言實驗室是一種極其有效的外語教學媒體,但並非每個學校都有能力置備,因陋就簡採用錄音機代替也是可以的.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前景被看好,但除了需要資金購買計算機,還得培訓使用人員.若教室不具備遮光設備,連「價廉物美」的投影、幻燈都用不上.有的單位管理混亂,結果使不少已經置備的現代化教學媒體也無法選用

『陸』 如何分析對話的教學目標

第一節 確定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
我們知道,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准,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後將能做什麼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主要描述學習者通過學習後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可以指導控制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教與學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組織相應的自主、合作學習,達到目標。可以說,目標達成度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好。也就是說,准確、科學的教學目標,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1.有效的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在整體教學活動中統一、整合地實現教學目標。
新課程要實現學生全面、終身的發展;倡導給個性充分、自由發展創造條件;給學生主體生動、活潑的發展空間。新課程在價值觀上,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倫理觀上,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上,全面依靠學生。
新課程的這種價值取向決定新課程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多維的課程目標。
在這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是一個完整的人在學習活動中實現素質構建的三個側面。
以數學學科為例。
數學課程標准在敘述數學課程目標時將這三個側面十分恰當的滲透、融合在一起,並細化為:知識與技能、數學的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以下是數學課程標准中有關數學課程目標的敘述。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將學科課程的目標分別設計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獨立的三個部分來操作。事實上,任何知識和能力的獲得都必須讓學生親歷一系列學習活動,去感受和理解這種知識產生與發展並從中學習學科的思考方法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讓他們學會學習,了解學科與生活的聯系,發展智能。這些活動使學生領會知識與技能的意義,體驗到積極的情感,成功的喜悅,習得正確的態度,受到價值觀的教育和學會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又寓於知識的學習,寓於學生知識建構的過程。
在具體教學的設計和操作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課程實施中那種過多關注知識與技能目標實現的行為。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操作時要同時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多維目標的實現。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對於學科教師特別要注意進一步認識學科的教育價值,將共同價值觀向學科價值觀轉換滲透,拓展學科育人價值。許多教育專家在討論新課程的課程目標實現的問題時,強調要關注學科更要關注人,關注人的終生發展。應該自覺強化學科課程教學的教育意識,強化學科課程教學的教育性,牢固確立學科課程具有育人功能的觀念,消除目前在我國教育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教書而不育人、授業而不傳道的現象。
學科課程育人功能的發揮,應該牢牢建立在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深刻把握之上。專業課程育人功能的發揮,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過程中、基礎上對人的價值引導,離開真理的力量,學科課程育人功能的發揮就失去了可依託的載體,這是學科課程發揮育人功能的重要特點所在。在學科課程發揮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統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教學內容而異,結合學科課程自身的特點予以精心設計。曾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校長和美國聯邦教育署長的歐內斯特•L•博耶(Ernest•L.Boyer)在談到教師教育時曾經指出:「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主修專業將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本學科所要考察的歷史和傳統是什麼?本學科所包含的社會和經濟意義是什麼?本學科所面臨的倫理和道德問題是什麼?……所有的學生都應該學會從歷史、社會和倫理的角度看待他們的專業。」博耶的觀點,對我們深入探索專業課程育人功能實現的途徑和藝術,應當也是有所啟迪的。
2.知識、技能目標仍是課程基本的、基礎性的目標。
在新課程的課程目標中,三維目標統一於學生的整體發展和素質形成、提升。新課程並不忽視知識的目標。知識技能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基礎,這是因為知識與能力、素質不是簡單的對立或包含關系,知識是能力發展和素質提升的基礎,智力、能力與素質是在知識掌握、建構、內化、運用的過程中獲得的。能力、素質均不是某種可以獨立出來加以單獨訓練的實體,素質隨著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增強潛移默化地提高。
知識目標為課程基本的、基礎性的目標。但「基本」、「基礎」並不等於「核心」,更不是「唯一」,知識要轉化為智慧素質、道德素質、情感素養更多地還要在實踐中去形成,在活動中造就。三維目標均圍繞學生的發展與素質的生成而展開,服務於和服從於人的全面、充分而富有個性的發展。離開了具體而生動、鮮活的教學活動與過程,無論是知識目標,還是能力目標、情感目標都無法實現,活動與過程是三維課程目標得以實現的中介與機制。
3.靈活的、又有側重的提出目標的要求。
對於具體的教學,具體的數學學習內容,我們不可能同時,花同樣的氣力落實課程目標中的幾個個方面。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
有的教學內容易於通過「親歷過程」獲得方法的啟示,我們就可以突出「過程與方法」的重點。例如在小學數學第一學段統計內容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親歷統計的全過程,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提供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善於選擇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
有的教學內容或教學環節具有強烈的情感態度傾向,蘊含豐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應當著重進行「情感與態度」的教育。當然對於一些「中性」的學習材料也不用硬性附加思想標簽。
總之,應當在全面達成目標的策略思想的指導下,有側重,有計劃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落實課程目標。當然,多維目標落實時不可能是共時的。一般說,「知識與技能」目標往往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科學的方法和問題解決的目標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習得;而「情感與態度」更需要長時間的熏染、積淀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才能達到。
4.注重內隱和生成性目標在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
傳統課程認為,課程是知識的載體,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學科知識,課程就是教材;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是中心,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傳統的教學過於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教學變得機械、單調、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才能。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正如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中說的:「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是機械的執行預設方案,而是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在課堂特定的生態環境中,根據師生、生生互動的情況,順著學生的思路,因勢利導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的、自主創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產生自己的學習經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新課程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接收外在信息,而是依據先前的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的直覺外在信息,建構其意義。課本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准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較為可靠的假設,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學習是在理解基礎上對這些假設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調整的過程。因此知識可以看作個人經驗的合理化,而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教師也應當把自己獨特的理解、獨特的感悟、個人的人生閱歷和體驗融匯到我們的課程中去。由此,新課程認為課程也是師生主體建構的產物。它應當依據師生所在地區的社會生活實際、自然資源實際、學生生活經驗實際而決定,是開放的、動態生成的。
長期以來,追求學習目標應具有外顯性、可測度性的「行為目標取向」曾成為一種時尚。「行為目標」雖然具有可操作性與明確性等優點,但他並不完全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實際。當我們更加註意受教育者個性全面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時,將教學目標僅僅定格在一些外顯的行為上時,就會發現忽視了那些更為重要的關繫到學生人格層面,影響到學生一生的德因素。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態度傾向,思維方式與想像活動,感悟與自我意識發展,領略到難以言傳的「緘默知識」,是不能歸結為一種完全可以看到的、可測定的「行為」。而這一切是我們價值目標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在各學科課程標准中,把課程和教學目標分為兩類陳述:一類主要是「知識與技能」領域的終結性目標,一類是「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領域的體驗性或表現性目標。
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我們應當看到,課程與教學目標雖然有「規范」和「統一」的一面,但他同時具有「生成」和「靈動」的一面。由於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學生憑借自身的經驗與體驗對所學課程的解讀而產生多義性,教學活動中師生、生生對話碰撞產生出「意義」的新意性。在新課程的課堂里,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學生獲得「解放」而更加自由,隨著他們生命活力和創造潛能的激發,一些新的目標就會引發和生成出來。而這種非預期目標的產生,應當說更有意義。

『柒』 教學目標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一、歸類分析法
適用范圍:歸類分析法主要用於言語信息類學習內容,言語信息本身不存在邏輯層級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對達成目標所需的信息進行分析。
分析方法:對言語信息最有效的分析法是確定信息的主要類別。確定分類方法後,把需要學習的知識歸納成若干方面,從而確定教學內容的范圍。
表達方式:組合或組成圖示(分層, 或分簇), 或者列提綱
範例:一個國家的省、市名稱可以按地理區域的劃分來歸類;人體外表各部位的名稱可以由上向下,按頭、頸、軀干、上肢、下肢分類;細胞的化學成分可以按元素組成和化學物組成分類,如下圖所示。

說明:從形式上看,該示意圖與後面將討論的層級分析圖相似,但在歸類分析中,各知識點之間本質上不存在難度的層級關系
二、層及分析法

適用范圍:層級分析法是用來揭示教學目標所要求掌握的從屬技能的一種內容分析方法,是一個逆分析的過程。
分析方法:從已確定的教學目標開始考慮,要求學習者獲得教學目標規定的能力,他們必須具備哪些次一級的從屬能力?而要培養這些次一級的從屬能力,又需要具備哪些再次一級的從屬能力?依次類推。各層次的知識點具有不同的難度等級——越是在底層的知識點,難度等級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層的,難度越大。層級分析的原則雖較簡單,但具體做起來卻不容易。它要求參加教學設計的學科專家、學科教師和教學設計者熟悉學科內容,了解教學對象的原有能力基礎,並具備較豐富的心理學知識。
表達方式: 層級依賴關系圖示
範例:「整數減法」學習內容的層級分析,如下圖所示。

教學目標規定的能力(11)的學習以(7)、(8)、(9)和(10)四項從屬技能的學習為先決條件,該層級分析一直繼續到最後一級的子目標(簡單減法)為止

『捌』 怎樣分析教材,確定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重點、難點、關鍵)? 黃國才 如果把課程標准比作圓心,那麼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徑,無論圓有多大,都離不開圓心這個核心元素。教師通過解讀教材來理解課程標准,同時用課程標准來駕馭教材。 毫無疑問,教材又是教師實施課程標準的基本載體,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也是政策性很強的課程資源,要充分認識到教科書的重要性和嚴肅性,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第一,必須重視其他課程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使教科書與其他課程資源相互補充、相互整合、取長補短。第二,在使用教材上,要堅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實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 如何鑽研教材,實現「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 一、把握「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下稱「新教材」)的特點。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導學習方式的變革。新教材根據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程和內容設計上注重改革學生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踐、搜集資料、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新教材把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反映在主題和內容的編排中,試圖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驗與形成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綜合考慮,反映在課題和內容的設計上,從而全面實現新課程的總目標。 第三,新教材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一方面關注並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時恰當地反映學科發展新成果,增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克服學科中心主義的傾向。 第四,新教材體現學生的身心特點。教材的編寫體例和呈現方式盡量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第五,新教材為創造性教學留有餘地。新教材更多的是為教師進行教學提供資源,需要創造性地使用,絕不能簡單地把教材當作教條來教,落實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建設者的理念。 二、解讀文本,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生命化語言和思想的存在。 首先,要理解教材。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內化教材的內容和精神。「這法那法,鑽研不透教材就沒法。」1、朗讀,讀出情感。教師應該也必須把教學的內容(課文)朗讀好,做到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做到口中讀出聲音、眼中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手中讀出筆記。於永正老師認為,「老師朗讀得好,備課就完成了一大半工作。」老師朗讀得好,課堂上才能自信地讓學生跟你讀。台灣王財貴教授認為,「跟我讀」是最簡潔、最有效的朗讀指導方法。「師生都能讀得入情入境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充滿靈性的、充滿情趣的,也一定是有效的。讀好了,一切講解都會顯得蒼白無力。」2、默讀,讀出見解。教師要潛下心來,與作者、編者對話,做到讀懂、讀透、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何謂「讀懂、讀透、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我們認為,至少要明白教材的意圖、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價值判斷。比如,我上《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一課,在研讀教材時,我發現編者說「全詩熱情歌頌了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情鞭撻了反動統治者。」對於現在的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體會「無情鞭撻了反動統治者」這一思想內涵呢?我進行大膽地調整,定位為「引導學生對『生』與『死』進行思考,確立『生』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即使是『死』也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犧牲』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比如我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不僅喚醒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更從「小女孩」身上學到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真摯熱愛,即在任何時候、任何境況都不要放棄對生、對美、對善良、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這樣,在你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就能夠「嘴上帶著微笑」;比如我上《九色鹿》一課,不僅要學生學習「九色鹿」的善良,更要學習「九色鹿」不畏強暴、勇於斗爭、處變不驚、敢於維護自己權益的精神,等等。 我以《匆匆》(人教社大修訂版教材第十二冊、人教社實驗教材第十二冊)為例,說說備課時,怎樣讀教材。(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有什麼特點,等等。(2)讀生字詞。「挪」、「蒸」(挪移、蒸融)做到讀准字音,了解字(詞)義,必要的時候,要查字典、詞典。比如,「蒸融」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說「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而不說「如薄霧,被初陽蒸發了」呢?我查《現代漢語詞典》,詞典中沒有「蒸融」這個詞,只好分別查「蒸」和「融」,再聯繫上下文和作者的心情來體味,發現朱自清先生用詞是極為考究的,「融」有「融合」、「融化」、「融解」的意思,給人的感覺是柔和、是無痕,這與「薄霧」、「初陽」是相稱的、協調的,更與整個文意——時間流逝的「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是一脈相承的,如果用「蒸發」就顯得生硬、突兀了。雖然這些不一定在課堂上講,但是老師要了解、要理解。生字詞,老師還要練習書寫,寫得工整、規范、漂亮,特別是「蒸」字,字形是難點。教師的板書,力爭讓學生看清筆畫筆順。(演示板書,看聽眾看清筆畫筆順。)(3)讀課後思考練習,明白意圖,為確定教學目標打下基礎。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分析:這一題有兩個要求,這兩個要求都非常重要。一是朗讀。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重要的目標,課程標准把它放在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課後練習也把這一條放在第一題; 二是概括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編者只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這是降低要求。怎麼處理呢?先默讀思考;然後交流討論;最後說一說。只要說到要點,允許不完整、允許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②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析:這一題,目的是啟發學生讀中用心感悟,落實課標提出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方法是:讀書、聯系生活實際、與同學交流、說自己的理解或自己為什麼「特別喜歡」。教師可以採取「先扶後放」的教學策略,如用好題中給的例子,分析這樣表達的好處。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③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 分析:這是一道「理解與運用」語言,使學生既得「意」又得「文」的練習。先是讀中找,找到作者「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內容,體會作者把看不見的「日子」匆匆的腳步,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事物,形象可感,並且採用比喻、擬人、排比、疊詞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然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讀寫結合,運用語言。 ④背誦課文,並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分析:這個練習主要是積累語言,落實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有「較豐富的語言積累」的目標。 課後思考練習,往往就是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編者意圖的集中體現」(袁微子)。換句話說,一篇課文的教學,一個課時也好,兩個課時也好,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讀自悟、通過討論交流,能夠獨立完成課後練習,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這篇課文老師就算教完了、學生就算學完了。(4)讀單元組「導讀」和語文園地的「回顧·拓展」,明確教材的位置、作用、訓練點等。 《第一組》(導讀),第一自然段,提示本組課文的內容(主題)「感悟人生、獲得人生啟示」;第二自然段,提示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一是「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二是「體會表達方法」,嘗試運用。《匆匆》課後思考練習2、3就是落實這兩個訓練點的。 再看《回顧·拓展》,提示了這么兩點,一是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二是獲得這種見解的方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匆匆》課後思考練習2就是這一訓練點的具體化。(5)朗讀課文,教師先要把課文朗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3、讀《教師教學用書》,「站在編者的肩膀上」看教材。《教師教學用書》是教學的直接理論依據,是教師備課的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教師教學用書》的《說明》部分對全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是我們把握該冊教材和教學的重要依據,讓我們「胸有全冊」;《教師教學用書》的每個單元,先是「導讀」,提示整組教材的主題、特點、訓練點等,讓我們「胸有全組」;《教師教學用書》的每篇課文,包括教材解讀、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等,讓我們「胸有全篇」。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制定教學目標了: ①掌握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挪移、蒸融、游絲、赤裸裸」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③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嘗試運用。 ④通過搜集資料、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揣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語文教學目標的簡約概括,因此,教學目標的②③兩項是教學的重點;又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他們對時光易逝、對人生哲理還缺乏實際生活體驗和思考,因此「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揣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4、我對「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理解。 這是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來的,即「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從「教教材」到「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是一個質的飛躍、是歷史性的進步。 「用教材教」的可能性。我們處在信息化社會,信息的豐富多彩與信息獲取途徑的方便快捷,使得我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搜集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補充教材、拓展教材、豐富教材。再則,學生生活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使教材在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的同時,變得生動和豐富起來。 「用教材教」的必要性。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現的,文本是相對固定的。雷實教授(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成員之一)曾說:「教材,在它出版之日起,就落後於時代了。」我們在用教材的同時,有必要根據時代變化的要求,對它進行必要的補實,甚至修正,常教常新,常用常新,年年歲歲「文」相似,歲歲年年「教」不同。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教材是教師實施課程標準的基本載體,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也是政策性很強的課程資源,那種置教材於「課後」,隨意「超越文本」、「超越教材」是不可取和不負責任的。「教教材」、「教好教材」仍然是基礎、是前提。如果教教材、教好教材都存在問題、都有困難,那麼,用教材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有荒廢教材、糟蹋教材的危險。因此,在備課中,教師一定要理解教材,分析教材,鑽研教材,還要廣泛閱讀、豐富積累、關注生活、了解學生,為創造性使用教材作充分准備。比如第十二冊編排的「實踐活動」《「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在農村,沒有「有關的單位」可以訪問,也沒有「圖書館」和「網路」可以查閱有關資料,怎麼辦? 一是,老師做職業生活的有心人,天天都在備課,比如把「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地球日」、「世界大氣日」的報紙,收集起來,給學生讀。老師的這種習慣也將自然不自然地影響學生、傳遞給學生。 二是,引導學生學會看電視,注意從電視節目中獲取信息,特別是中央10套教育科學頻道,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三是,從身邊出發、從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比如稿紙正、反面用,比如不用一次性水筆,比如盡量少用塑料袋等。(待續)

『玖』 淺析小學語文如何在課堂上落實教學目標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課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理念。為體現這一理念,新的語文「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怎樣來認識三維教學目標,又如何將其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這里談談我的一些認識。所謂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做到:(1)教學目標有新突破,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科學、全面地體現了語文課程,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基本出發點。 (2)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能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文。 (3)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力圖給學生提供「再創造」的通道。把抽象的語文知識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轉化成語文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 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經過教學,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展,使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實行有效教學,落實三維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所謂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兩種學習方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傳統學習方式強調接受,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窒息了人的思維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阻礙了學生的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態度,把學習轉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關鍵是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有機結合。學生採取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獲得有效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知識、文化得到積累。如學習《將相和》一課,讓學生自由組合三人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內容,此時,學生便自由組成了一個整體,他們為表演好課本內容,獻計獻策,互相幫助。這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大家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主體地位得以真正體現,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往傳統的教學觀把教學理解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具有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師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如課堂上,一位學生對某個問題做出了正確解答,老師仍然追問:「他回答的對不對啊?」學生則齊答:「對。」由此可見,只有交往的形式,而無實質性的內容,教師必須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創共生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教師要打破「教師中心」「課堂主角」的舊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應積極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餓空間,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互動。三、注重課堂評價美國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他認為,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是有效、成功的教學的一部分。可見,課堂評價是一種教育手段,用它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成績。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草船借箭》時,問:「諸葛亮向魯肅『借箭』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大多數學生認為:諸葛亮能准確地把握魯肅的真誠,並大膽地向魯肅借船,沒有聰明的才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借船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但也有個別學生認為:預見大霧,預知曹操不敢出戰,這確實高明,但借船不算,因為大家都知道魯肅誠實,不打小報告,向他借船這不算什麼神機妙算。學生還因此激烈地爭論起來,一時難分高下,最終把焦點落在了教師的評價上。這位教師沒有將學生引入到事先設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這樣的評價:「『借船』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同學們各有各的理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特別是後面學生的發言能與眾不同,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真了不起!」這位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上,教師總會有許多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會讀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麼沒想到?你體會得太精彩了。」「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進步真大!」……可見,在課堂評價中有效地落實了三維目標,尊重學生生命發展的獨特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四、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做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論斷。」因此,在《語文課程標准》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生活化,要求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如學習肖復興寫的《荔枝》、史鐵生寫的《秋天的懷念》、馬克·漢林寫的《地震中的父與子》等歌頌父母的課文時,則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父母關愛自己的事。學習《魯本的秘密》等孩子關愛父母的課文時,則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自己如何愛父母的。這樣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還能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強烈的震撼,很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再如有的教師在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瀑布的葬禮》等課文後,布置學生開展當地的生態和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的活動。類似這樣的活動,把語文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直接聯系在一起,擴大了語文學習和實際運用的范圍,新課標所要求的對學生實施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才能落到實處。總而言之,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新課程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只有廣大教師都能深刻認識三維目標的含義,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反思,課程改革才能沿著正確方向進行。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