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思政的預期教學成效

課程思政的預期教學成效

發布時間: 2021-03-15 09:10:16

㈠ 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包括哪幾個方面

課程思想政治的教學評價首先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有一個鮮明的導向

㈡ 如何提高職業學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會學了內.
2、掌握有效的容教學方法.
3、教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㈢ 如何提高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實效發言稿

一、教育者先受教育 1、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 不斷學習、更新知識、 不斷學習 2、觀念更新、與時俱進 、觀念更新、 3、強化科研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不斷 、強化科研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 掌握新信息 4、以學生為本 尊重學生、 、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尊重學生 愛護學生、 服務於學生 5、愛崗敬業、刻苦備課 、愛崗敬業、 3 二、兩課教學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 方法一: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 下定義基本方法:概念=種差 種差+屬 下定義基本方法:概念 種差 屬(類) 4 方法二:有關學術觀點評述 方法二: 把握好學術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 把握好學術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 科學價值觀教育要以知識教育為依託,避免簡 科學價值觀教育要以知識教育為依託, 單化、貧乏化和膚淺化的現象。 單化、貧乏化和膚淺化的現象。 馬克思主義又不是一個中立的知識體系, 馬克思主義又不是一個中立的知識體系,不同 於專業教育,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 於專業教育,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 5

㈣ 談談你對思政課的學習期望。(求文章)

(一)導入要生動

做到引人入勝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更快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職業活動中的道德和法律》這部分的內容時,為了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引入時我結合學生的專業,播放了一段關於4S店屢遭顧客投訴的視頻,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從業人員應具備怎樣的道德素質?」在引出本次授課內容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授課時要有豐富的語言和生動的體態

平鋪直敘的語言容易讓課程變得無味和呆板,教學效果較低;反之,生動活潑的語言則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不是傳聲筒,而是藝術家,必須采百家語言之精髓、取百姓語言之優勢。

比如:在講述案例經過時要注意配合適當的手勢語言,增強事件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在描述人物形象時要結合人物的特點配合恰當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增強人物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從而更好地牽制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三)善於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政課內容豐富、涵蓋的信息量較大,用傳統的黑板和粉筆作為教具的教學模式無法生動地展現教學的內容,光靠教師空口講述,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隨著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多媒體技術已逐漸運用到了課堂。

該技術可以把色彩、動畫、立體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誘導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使學生得到血肉豐滿、情感充沛、形神兼備的印象;讓學生更准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體驗之樂。當然,要明確的是:多媒體技術僅是一個輔助的教學手段,不能過分地依賴,課堂上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老師和學生。

(四)思政教學要與時事相結合 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時事,有利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㈤ 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今社,信息革命幾乎沖擊所領域.現步入信息社,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科文化素質,提高校教質量,已普遍關注問題,更我教育工作者務急.課程教改革,廣實驗教師已融入課改洪流.我作其員,勤奮習,膽嘗試,獲益匪淺,並體信息技術帶語文課堂教式、教師角色、課堂信息量、思維程、教師要求等種變化.,作教育、培養未社才教師,應走代前沿,社培養優秀持續發展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 變化
今社,信息革命幾乎沖擊所領域.現步入信息社,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科文化素質,提高校教質量,已普遍關注問題,更我教育工作者務急.課程教改革,廣實驗教師已融入課改洪流.相部教師已走課改前沿,膽實踐,嘗試著信息技術與語文科整合,使信息技術語文教越越普及.廣語文教師語文教或精設計媒體課件,或引導網查閱資料,或進行網路教,語文課堂注入新力,師樂教,,增強教效,提高教效率.我作其員,勤奮習,膽嘗試,獲益匪淺,並體信息技術帶語文課堂教種變化.面我粗淺談幾點:
、教式改變
傳統教程,切都由師主宰,教內容、教策略、教教步驟,能參與程,信息技術與語文科整合,徹底打破局面.媒體計算機互動式習環境,共享類習資源,按照自習基礎、習興趣選擇習內容、策略發展目標,種放式習空間主參與能,自習.教師指導,通自主參與、自主探究與交互資源程,僅能眼見其形、耳聞其聲,且能手腦並用,調種官共同參與認知,使同單位間內增加所接受信息量,增強記憶效,加快所知識理解、消化速度,較短間內,更快、更更知識,提高習效率.
另外,由於信息技術所提供信息技術資源特點具共享性,計算機使用資源網路化等技術環境,益於語文教任務完,孕育發展著間合作習式,間交流提供機,我教育教應努力創設合作式習環境,更運用合作式習策略,切實養合作意識與發展協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構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習式,充顯示信息交流向性、豐富性快捷性.通師互、互、師機互、師機互、機互、機互種友合作式,提供立體式向交流機,利於培養合作精神,改變傳統語文教教師單傳授式.
二、教師角色轉換
信息技術融入語文課堂教,使教師角色發角度轉換.隨著網路技術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習者通網路便捷快速獲所需要各面知識,體發展水平越越取決於斷利用信息、培養自我習自我教育能力.信息化代接受知識轉變主獲知識,教師再文化知識傳播介,習指導者.通調習主性積極性,提高獲取信息能力,及充利用信息資源快速高效解決問題能力.傳統教,家統編寫教材規范教師知識傳授.網路代教師課程發教研究主體,運用現代化手段創設習情境,拓媒體教空間;編制教軟體,促進課程向化、校本化、性化、綜合化面發展,實現課程教綜合化知識融貫通;主投身課程教思想教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提高網路代課程教理論研究水平. 教師由教材執行者轉變課程教研究者.
另外,網路代習組部,網路化習豐富品德發展內涵,闊品德培養視野.教師要未設計者,建構具前瞻性道德價值觀體系.通網路滲透現代道德理念,積極引導內道德價值取向,培植道德理想信念,提高社適應能力道德行能力.與同,信息技術打破與間空界限,拓寬際溝通渠道,利於師間平等民主關系建立,師交往趨於化、平等性.教師作際關系藝術家,應更理解、信任、同情,護自尊;教師應提高自身道德品質修養情素養,形寬容、尊重良性格魅力,展平等,提高師間協作水平,創建諧融洽師關系.
三、課堂信息量變化
類社已經進入信息化空,特網世界知識庫、資源庫,擁豐富信息資源,internet發布信息包羅萬象、充滿代氣息,幾乎囊括各領域、各科新內容.教育網站存儲量習信息、習題講解、疑難解答優秀教案等內容.,信息技術效運用能極增加課堂信息容量.語文習僅僅依靠教科書、教者、參考資料等信息,遠遠能滿足習需求.信息技術則體現強網路優勢,搜集更語文信息資源,增教信息量,充發語文資源.師雙實現用計算機教進行互,實現資源共享.系列操作,量信息刺激著習主體,習容量增加,信息量加.同信息知識點緊密聯系起,由於使能獲取量知識信息,更使掌握更知識,利於知識保存.
四、思維程變化
語文作門基礎科,其根本教目訓練習者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培養起著舉足輕重作用.認知程逐步提高程.整教程何由淺入深、由易難,使思維由現象本質、由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都教育工作者必須探求問題.傳統掌握科知識主課堂教,思維程側重於語文知識結論簡單記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思維程更側重於調各種認知策略解決閱讀寫作實際問題,概念性知識本身記憶程則相減少.且,由於教育技術具思考程外化功能,所能夠刻監測自思維程,何習,何思考.
五、教師要求提高
信息技術與語文科整合絕件簡單事,項期艱巨教改革任務.教師必須首先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教觀念,打破教師教模式,先進教育科理論指導,充發揮計算機、媒體網路等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認知工具作用,零始,經5、10甚至20試驗、探索、總結、提高,才能逐步完.程,各面壓力,遇困難,決句言難盡概括.信息化代語文教師必須更高素質,教材、教、握傳統教模式所貫強調,基本功信息代顯更加重要,同賦予新內容,教材處理、新特性、教變革等.
另外,教師課程改革主體,提高教師信息素質培養信息素養關鍵.信息技術發展使師信息資源等,現階段進行科整合程間,問題都陌,都需要自親自手解決.論優秀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根據科習理論豐富教經驗設計發課件,能適用於某特定教情境,適應千變萬化教情況.所作信息化代語文教師必須首先強化自身信息素養,具備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才能更指導,提高信息素養,全面實施推素質教育.
總,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給語文教帶深刻變化,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教整合教育教改革關注熱點,今教育界研究重要課題.作教育、培養未社才教師,應走代前沿,必須改變傳統教式、思維式,提高自身素質,運用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與俱進,跟代步伐,社培養優秀持續發展才.

㈥ 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高校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工作。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指明了方向,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遵循。

近年來,各地各高校也在不斷進行實踐探索,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以點帶面,目前已初步形成高校普遍重視、院系廣泛動員、教師積極參與的局面。

在此基礎之上,如何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躍升?經廣泛調研、深入研究,教育部出台《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作出國家層面上的整體設計和全面部署。

「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戰略一招、關鍵一招、管用一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表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讓每一位教師承擔好育人責任,讓每一門課程發揮好育人作用,將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結合,讓「乾巴巴的說教」向「熱乎乎的教學」轉變。

這一轉變,如何實現?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

《綱要》立足於教學工作,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對地方、高校、院系、教師各個層面,對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各類課程,對文理工農醫教藝各個學科專業,提出了非常明確、非常具體的要求。

「把大水漫灌變精準滴灌,為高校和教師撥開了認識上的『迷霧』,讓每位教師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吳岩表示,在建設目標上,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進一步提高高校立德樹人成效。

在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看來,「課程思政建設是『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的一項系統工程,不是只建幾門課的樣板房工程,要按照所有課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負有育人職責的『兩個所有』要求全面建設。」

上海市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思政已實現3個「全覆蓋」,所有高校全覆蓋開設「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程,所有高校全覆蓋開展綜合素養課程改革,所有高校全覆蓋開展專業課程育人改革。復旦大學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為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主陣地作用,中國農業大學將課程教學大綱變更為「育人大綱」,修訂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強化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全過程的方式方法,明確課程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的關系,推動課程育人改革走向深處、落到實處。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教育部明確了主要工作思路,要堅持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實現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一體化推進;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驚濤拍岸」的聲勢,也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堅持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相統一,既加強頂層設計協調推進,也針對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特點強化分類指導;堅持總結傳承和創新探索相統一,及時總結經驗、選樹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在佳木斯大學校長孟上九看來,「貫徹『四個相統一』,要處理好『食材』與『食鹽』的關系。『食材』與『食鹽』如同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關系。食材視之有形、食鹽品之有味。課程思政追求的境界是『吃鹽不見鹽』。專業課教師如同『大廚』,要拿捏好『火候、口味』,烹制出課程+思政的育人『大餐』,以專業課程之體載思政育人之魂。」

抓好主力軍、主戰場和主渠道

高校教師的80%是專業教師,課程的80%是專業課程,學生學習時間的80%是專業學習。多年的調查表明,80%的大學生認為,對自己成長影響最深的是專業課和專業課教師。吳岩表示,4個80%是提出課程思政建設這一重大命題的現實依據。其中前3個80%也構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抓手,就是要緊緊抓住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深入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其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決定著課程思政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綱要》提出,要注重能力提升、注重合作交流、注重示範引領、注重資源共享、注重理論研究,推動廣大教師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

近年來,各地各高校也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開展積極探索。如天津市2019年組織了全市首場課程思政網上集體備課,集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方法途徑;江西省試點雙師同堂,部分高校試點推進思政課教師與其他學科專業教師同堂授課、指導實踐教學;武漢大學「六院士同上一門課」,面向本科新生開設「測繪學概論」專業基礎課;北京理工大學推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能力提升系列午餐工作坊,將「課程思政」作為每一位專家分享的必選內容;山東省成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統籌負責省內高校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工作,建設專門網站,定期推送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依託。明確教學內容重點、科學設計教學體系、分類推進課程思政,《綱要》要求,各地各高校在實踐中要抓住這些課程建設「主戰場」的重要抓手。

東北師范大學《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指導性意見》將「師德規范」「家國情懷」等育人指標置於畢業要求之首,並嚴格各門課程對其支撐關系及權重,確保課程育人落實落細;華北電力大學2019年啟動了「一院系一課程」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計劃;大慶師范學院以大慶鐵人精神為課程育人特色,將「培養具有鐵人精神特質的師范教育和石油石化行業人才」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南京大學李向東教授在「宇宙簡史」課程教學中,將哲學和天文學緊密融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濟大學「科學、文化與海洋」課程由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領銜打造,凝練「海洋強國」文化,塑造學生科學文化精神;南京農業大學在以「尚茶」「農業栽培學」等為代表的課程中,將「家國情懷、法治精神、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素養」融入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中;北京中醫葯大學的「中醫葯與中華文明」課程,升華對中醫葯的認識,提振了中醫文化自信。

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一方面要把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另一方面要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正如湖南大學副校長李樹濤所言:「每一門課程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但這些思政資源不是直接顯露在課程內容之中,而是蘊含在各個知識點的背後,隱含在科學理論的深處,需要教師主動去發掘、加工和利用。」

近年來,各地各高校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近千萬大學生參加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70萬名大學生參加了「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探索並實踐了「滴灌式」「浸潤式」「體驗式」課程思政模式,開出了一堂最大最有溫度的思政大課,積累了實踐類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成功經驗。

強化「三重保障」,讓學生「嘗甜頭」

「從前期各地各高校的實踐探索來看,課程思政的功能是綜合性也是突破性的。」上海科技大學紀委書記吳強表示,大家深刻體會到,高質量的教學不僅要回答「教什麼」和「怎麼教」問題,還要進一步回答「為誰而教」「為什麼而教」的深層次價值追問。

然而,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真正落地落實、見功見效,必須長效化、常態化,務實有效、久久為功。吳岩表示,這需要建立一系列機制,比如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優質資源共享機制、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組織保障機制,等等。其中,尤其需要強化「三重保障」,即強化組織領導保障,讓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勢頭」;強化激勵機制保障,讓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有勁頭」;強化考核評價保障,讓學生通過課程思政「嘗甜頭」。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此次新政明確要從3個層面健全組織領導,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在宏觀層面,教育部成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組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在中觀層面,各地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領導,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政策協調配套;在微觀層面,各高校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系落實推進、自身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

課程思政建設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學生,人才培養效果是評價的首要標准。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此次新政要求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檢查機制,研究制定科學多元的課程思政評價標准,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

「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的結合,這個結合要有一個勘探、發掘、冶煉、加工的過程。廣大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轉換表達方式,寓教於課、寓教於樂,不斷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體驗、學習效果。」吳岩表示,這個過程是一個化學反應,是把教師的「我要告訴你」向學生的「我想學什麼」轉變的過程,是讓課程思政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過程。(本報記者 萬玉鳳)

㈦ 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王遐見

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優化課堂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搞好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達到了教學設計的最優化,才不會搞花架子,流於形式,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最高效。
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要努力把課上得情趣橫生,關鍵是教師在認真備課、精心准備的前提下, 注重研究、探索。要求教師運用多樣的、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通過課堂教學,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培養目標的實現。
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如果知識功底深厚,即涉獵廣泛,又有專長,既掌握扎實的經典知識,又了解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動向、新成果,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師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長的樂園,才能使自己成為學生所渴望的睿智博學、風趣幽默的老師,才能使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
五、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計算機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組合,以精、簡為原則,突出教學主題,做到藝術性、教育性和科學性有機統一。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