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校本課程
① 居敬小學校標解讀
目前,居敬小學啟動了全新的CI形象識別系統,涵蓋校徽、校訓與辦學理念等文字與畫面學校標識。其中,學校校徽主要造型由字母雙「J」組成,不僅是「居敬小學」漢語拼音拼寫的首寫字母,同時 「J」作為變形的人物軀干,與中間代表初升的太陽的「●」匹配,既與「J」字形軀干組合成人奔跑的造型,代表學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及朝氣蓬勃的發展前景,又形如飄動的綵帶,寓意歡樂的校園生活、充滿朝氣的成長之路。
透過學校標識的全新解讀,我們了解到的不僅是該校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優良的校園風貌,同時,其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注腳。
其一,主題德育——校本構建,人本教育
居敬小學在校本德育目標的發展與完善過程中,調查發現,現在的少年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小太陽」、「小皇帝」,87.5%的兒童缺乏應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固執,不懂關心,不會合作,94.2%的兒童無視父母的艱辛,從不為父母分擔家務或參與家庭事務。
於是根據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社會發展要求,廣泛吸納德育專家、具體德育工作者、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合理性建議,確立了校本德育課程的總目標定位,即「為兒童的幸福成長奠基」,培養兒童感恩、適應生活和擁有責任感的基礎性道德品質。
在德育校本主題活動規劃上,按照「總體目標,一以貫之;學段目標,各有側重;年級目標,具體明確;情意兼顧,知行統一」的原則,安排了包括「感恩系列」、「誠信系列」、「禮儀系列」三大目標體系,並具體化為「孝敬謙虛、真情回報」、 「誠實守信,富有責任」、「溫良謙恭,禮待四方」的主題目標,與「感恩」、「誠信」、「禮儀」緊密結合,從而建構起一個貫通於整個學校運行體系、學生課內外生活的德育課程的結構體系。
同時,該校還結合三大主題延伸出了所對應的校本評價手冊,引導學生每周記錄評價,至今已編寫了《世紀主人卡》、《誠信檔案袋》與《孝敬行動卡》等三套教材。
對學生來說,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宣傳與服務以及社區考察、調查、訪問、參觀等體驗性社會活動,在與社區、網路、社會的持續交互中,不斷理解中,把探究為主的生活與體驗為主的生活結合起來,把接受型的學習生活與奉獻型的有責任的生活結合起來,擴展了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更為可喜的是,學生的道德踐行也在影響著周圍的大公民,與成人的道德建設相互影響,共同提高,促進著全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
其二,1+1課程——基礎扎實、特色彰顯
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採取1+1課程結構,即基礎課程+校本課程。學校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要求任何一個學科的任課教師都要嚴把質量關。每個學科不定期從知識掌握、技能操作兩方面進行質量監測,尋找教學的優勢與不足,以達到不斷完善常規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校本課程建設中,學校以「基礎扎實、學有所長」為指導思想,著眼點放在能力、特長培養上,為存有不同潛能的孩子提供發展空間,確立了三類校本課程:學科拓展類課程、身心健康類課程、綜合類課程。
學科拓展類課程:與學科建設相結合,啟動了課堂內外的拓展活動,如語文學科的「主題拓展教學」,以教育科研的角度介入,啟動了一單元一大拓展的嘗試活動,課堂生機盎然。
身心健康類課程:學校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辦學方向,注重學生特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該校先後成立了三棋、美術、計算機、工藝、小足球、合唱、田徑、航模組等二十餘個學生社團。學生根據自己興趣選修一項課外活動,參與率百分之百。
綜合類課程:學校結合節日文化進行主題月活動。利用節日這一載體,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貫穿其中,將無形的教育融入有形的活動當中,構建居敬小學特有的節日文化,如「讀書節」、「科技節」、「英語節」形成學校完整的教育教學結構。本課程從多層面挖掘節日文化教育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視野,使之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學校以特有的校園節日為線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其三,校園文化——環境熏陶、溫馨和諧
居敬小學堅持讓學生從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中吸取營養,使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校園文化,成為校園文化的主要內容,並以此對師生的思想和言行予以熏陶、凈化,逐漸幫助全體師生形成儒雅的風范、豁達的胸襟和正確的人生觀。
在美化校園環境方面,學校本著「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家」的設計理念,將學生的書畫作品作為學校圍牆的裝飾畫,形成本校獨有的「書畫圍牆」,並通過這種方式,鼓勵越來越多的學生創作出好的作品,用自己的手妝點校園、美化校園。為營造溫馨的生活氛圍、謹嚴的學習氛圍,學校教學樓的每階樓梯的立面用中英文對照的名言警句妝點,形成了樓梯文化;學校每一層樓道的牆面各用不同主題進行裝飾,形成了樓道文化;學校設立不同風格不同需求的專業教室,形成了教室文化……
學校在校園環境的塑造上,力求做到每面牆壁會說話,每個角落可育人的教育目的,以此來對全體師生進行熏陶、教育、激勵和鞭策,從而實現人育環境的優美和諧。
為了提升辦學理念,豐富教育教學手段,增進教育的多元化。近年來,學校開展了系列的國際交流活動,如與日本入間市的教育合作,公派教師到澳大利亞等國進行教育交流,學生遠赴保加利亞參加歐洲青少年國際象棋錦標賽,在友好交流及互訪中建立了深厚而長久的友誼。對外交流促進了學校在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開拓了思路。
居敬小學以培養學生和諧發展為目標,以探究教育教學改革為先導,以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為己任,不斷探索前進,正以更加穩健的步伐邁向輝煌美好的明天。
② 對孩子進行孝德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營造濃厚的孝德教育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從而達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愛社會的目標。
第二,以「孝德文化進校園」為載體,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網路,逐步形成「學校有人教、家庭有人管、社會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構建孝德教育長效機制,築牢孝德教育基石。
第三,將孝德文化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推進學校孝德文化課程化、校本化。一些學校把孝德教育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切實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開展孝德教育活動,在活動課中積極開展孝德教育,將孝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
③ 學校可以開設哪些傳統文化方面的特色課程
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道德經等等。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兒童教育要注重八德 兒童是一個民族的未來。 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茶藝課、小語種課、武術課、足球課、網球課等。 小學特色課程開設意義: 學校特色課程大多屬於校本課程,而校本課程是國家新課程體系的
④ 怎樣對走進民俗 走進傳統文化提問
。"走進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主要有如下三項基本內容:
1、學習民間工藝,感受藝術魅力。民間工藝具有歷史悠久,品類齊全,技藝精湛,品格獨特,不斷創新等顯著特點。學校依據同學們的喜好,教師的特長,各班自定民間工藝學習內容,形成"班班有民間工藝特色,人人會一樣民間工藝手藝"的局面。同學們還自建社團,自起社名,每個班級都個性鮮明,充滿藝術情趣。低年級同學以模仿填圖為主,初步認識民間工藝製作特點;中年級同學不僅學習民間工藝製作,還搜集相關資料,探尋民間工藝的起源,發掘其中蘊涵的豐富寓意和流傳的民間故事。高年級同學將研究性學習與手工製作相結合,意在培養探索合作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在年畫軒,學生用五彩的年畫描繪納福趨吉的喜慶圖樣;在花剪子房,學生用一幅幅剪紙,傳遞著樸素真摯的民族情感。
2、體驗節慶文化, 培育民族情感。傳統節慶負載著濃重的文化色彩和豐富的內涵底蘊。借節慶文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學生了解傳統節日所負載的文化理念,使學生在傳統的節慶文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春節,開展了"過中國年"活動,話起源、講傳說、寫春聯、畫年畫、包餃子、編中國結、給長輩說一句祝福話,這些活動,使學生們感受到勞動人民的節日喜悅和美好憧憬;在元宵節,開展了燈謎活動,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增加學識、發展智力;在清明節,開展"講英雄故事,憶英烈遺言"活動;在端午節,開展以紀念屈原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在中秋節,開展以崇尚團圓為主題的各種活動。同時,學校注重將現代節日賦予民族精神和新的時代內涵, 使民族精神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在三八節,開展了"當一天媽媽"活動,將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與體驗媽媽的養育之恩結合起來;在植樹節,開展了"我為校園穿綠衣"活動;在"紅五月",舉行了校園集體舞比賽;在六一節,開展了"同在藍天下"手拉手學校師生共度六一活動;在國慶節,開展了"我愛五面旗,同唱愛國歌"合唱比賽,舉辦了"喚起中國心,激發中國情,培育中國魂"愛國月活動。
3、了解民風民俗,樹立民族精神。民風民俗是一個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載體。學校在確立班級研究課題的基礎上,形成"兩個一"系列活動,即"一班一民族風情","一班一地方風俗"。同學們廣泛搜集資料,了解地方名勝、地方戲曲、地方游戲、地方美食和地方名人,從中品味著"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風"的豐富內涵,體會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同時,以班級為單位,以各省市地方風俗為內容,開展班級展牌展示活動,使學生對民風民俗有更直觀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學校"民間工藝展室",讓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自信自強的民族性格。學校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建立了"學生民俗作品展示室",讓學生在學習與創造中傳承和創新。
⑤ 哈爾濱九天是私立還是公立
哈爾濱第九十八中是一所私立中學。簡介:哈爾濱市第九十八中學校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校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56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具有市模範教師1人,區骨幹教師13人,高級教師9人,中學一級教師33人。女教師42人,男教師22人。校園佔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設施:2006年一月至今,學校在南崗區教育局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徹底改善了辦學條件、增添了各種教學設備,使學校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學校在兩年時間里全面完成了校園建設和教育教學條件徹底改觀的艱巨任務,建有物理和生化三個實驗室、閱覽室、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在南崗區教育局組宣部、團委和十七中學的幫助下建成了擁有1萬多冊圖書的圖書室,極大地拓展了師生的閱讀范圍,並且開展了《農村初中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課題研究。學校以孝敬教育為突破口,全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積極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建立文學社、象棋社、音樂小組、健美操、剪紙、機器人等各種學生社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課程:學校開設了具有滿族特色的校本課程,自編教材《滿族文化與風情》,《珍珠球運動》等,設立了滿族風情展室,開展了傳統的民族運動項目,傳承民族文化。同時學校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服務於學生、服務於家庭和社會,06年以來,98中學校進村屯、進家庭的工作事跡在哈爾濱電台,哈爾濱日報、新晚報、生活報上都進行了廣泛報道。榮譽:近兩年學校先後榮獲哈爾濱市教工文藝匯演組織獎和節目一等獎、區級「文明單位」、區級「綠色學校」、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區百花獎「先進集體」、區教育系統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區教育系統「三育人」先進集體、區「創建書香校園」活動團體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⑥ 寫一篇日行一孝的感想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校隊活動,以感恩教育為突破口,從一言一行做起,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樹立文明新風尚,使學生知榮明恥、達到「誠實、守信、孝順」的總體目標。推行了「日行一孝」具體做法如下:
一、每班在每周的誠孝課上,利用我校的校本教材《誠孝教材》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孝心教育。
首先要對學生提及:關鍵是要談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起早貪黑,日夜奔波與自己的學習狀況作對比,讓學生自己醒悟,進而明白自己現在努力學習就是回報父母,替父母分憂。
其次,我們在選教材時特意挑了《二十四孝》,讓學生在讀文化經典的同時,通過「董永賣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鯉」、「蔡順拾桑供母」等經典故事讓學生親身體會古人慈孝,激發內在對父母的感恩之心。並讓學生每人每周寫一份誠孝故事集錦。
二、要求學生懂得並做到新世紀的「孝心」應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具有為自己、為家庭負責的責任心,真誠友好地與人交往,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尊重、理解、關愛父母,做快樂的小天使、勤勞的小幫手,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回報父母養育之恩。開展為父母多做事,對父母多說知心話,為父母過生日,給父母送禮物,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梳梳頭發,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體會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和不易,弘揚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的傳統美德;
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自選「八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送一句話,寫一首詩歌等)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因此,在學生中開展「日行一孝」活動,要求小學生利用每一天,實實在在至少做一件孝敬長輩的事情,並寫出孝心日記,從而使學生,樹立感恩相報之心,實踐立志報效之行。
三、課時保證
作為我校新教育實驗項目,我們將誠孝教育正式列入各年級課程表,統一安排授課時保證每周都要備好課,教案檢查與其他學科同樣正規。
四、作業練習
(1) 按時間分為課堂作業與課下作業
課堂作業就是老師在講完課之後當即布置,要求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如某個話題的討論。課下作業就是老師就一個話題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悟、體會。
(2) 按完成形式分為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
安排正式孝心教育作業本,每天圍繞一個話題,先分組討論、交流,然後作為作業以書面形式完成。除此以外,教師還要不失時機的向學生布置一些特殊情況的實踐作業,如小學生怎樣祝賀母親節、父親節等。
五、 成果驗收
我校推行的孝心教育成果如何,要到學期末進行驗收。實行家庭學校雙向評定的方法,並且要加重家長打分的比例,以感恩父母為參照標準的話,他們最有發言權。期末學校要與家長取得聯系,進行問卷調查,以檢驗一學期以來孝心教育的成果。
⑦ 安全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目的小學
(一)做好分層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研究制定不同年級、不同學段的德育具體要求和活動常規,按梯次遞進結構形成規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內容及實施要求。小學階段教育學生初步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會生活基本常識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融入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德育目標之中。加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教學,以及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等課程體系建設,重點加強德育、語文、體育、藝術等課程教學的管理和評價,引導各學科教師依據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然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積極開展學校課程的教學研討,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分階段有序推進學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科育德實效。
(三)融入社會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具體要求,引導廣大學生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學雷鋒」等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學段至少參加1次學工學農體驗式勞動。組織學生前往社會實踐基地或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展富有吸引力的教育實踐活動。在集動手、勞動、軍訓、協作、宣傳教育為一體的實踐基地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勞動習慣、合作精神和生活技能,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中
(一)開展「學習身邊好人·爭做道德模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美德少年等先進人物的感人故事,引導廣大學生學習領會他們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和背後的精神內涵,感悟人生和生活的真諦,增強對祖國和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運用班級道德講堂,以班級為單位,以學生交流感想、自我宣講為主要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的濃厚氛圍。
(二)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活動。廣泛開展孝敬教育,弘揚中華孝道,加強以孝道為基礎的家風家教建設,培養學生的孝心、愛心,形成孝順父母、尊重師長、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以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為主題,書寫自己或身邊發生的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故事,表達尊敬長輩、幫助老人的切身感受。傳播經典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治家傳統,在家風中傳承民族信仰,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
(三)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學生讀書習慣和能力,形成人人好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舉辦寒暑假讀書活動,精心設計寒暑假讀書活動方案,引導更多的青少年學生利用假期,參與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讀書活動。倡導廣大中小學生閱讀傳統經典和文化,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開展重要事件和紀念日教育活動。以節日、宣傳日、紀念日為契機,組織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活動中。利用勞動節、抗戰紀念日、國慶節、「九一八」國恥日和南京大屠殺等紀念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利用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服務人民的意識;利用國際禁毒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通過考試紀律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通過組織學生假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
⑧ 孝雅教育
孝雅教育
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數的事實證明:愛由親始,一個人愛中國、愛他人的情感是從愛父母開始的。孝心教育對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培養學生善良之心、感仁之心、責任之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倫理觀、價值觀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校的孝行教育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的:
1.學孝。充分挖掘教材中孝雅因素;張貼古代二十四行孝圖;開設孝雅校本課程;組織孝雅故事演講;開展孝雅徵文。
2.行孝。為了把孝雅教育落到實處,我們堅持開展活動:寫孝雅日記、開展家庭「五個一」活動、節假日為長輩做「孝心卡」、到敬老院行孝、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春節布置「行孝」特殊作業。
3.揚孝。評比孝星並張貼,請小孝星、孝子、賢媳作報告。
雅者,正,合乎規范,標准也,高雅不俗優美也。中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中華民族的儒雅風范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雅文化對於塑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靈魂、規范人的行為,使學生談吐與雅、舉止典雅、高雅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雅行教育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學雅。編雅規、學雅規,一學期舉行二次學雅規主題班會。
2.練雅。制定學生雅行修煉標准,練心靈、練行為、練氣質、練個性、練脾氣。設立雅行監督崗,每周一反省。
3.揚雅。開展文明禮貌月、雅行大使、雅行班級評比,雅行大使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