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實施辦法
A. 中小學學校思政課實施方案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作用,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育一批優質教學資源,打造一大批內容准確、思想深刻、形式活潑的優質示範課堂。
二、工作思路
聚焦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作為關鍵,以高水準教材為遵循,以高水平教學資源為支撐;
以高質量示範課堂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機制為保障,以高標准教學質量為目標,深入推進思政課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格局、加大精準施策力度,展現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新氣象新作為新擔當,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三、工作舉措
1、推動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
2、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思政課教師的職責要求、配備選聘、培養發展、管理考核等。
3、提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准(2019年本)》。
4、召開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擬於2019年下半年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全面交流展示各地各學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
B. 談談教師應如何實施課程思政做好教書育人
教師要完成這樣的課程改革,教書育人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然後身體力行的來影響孩子各種學習的情況,以及做人的情況。
C. 如何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方案實施。該校堅持「三個導向」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促進「教」與「學」互動。堅持問題導向,以專題化教學推進課程內容改革,重點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堅持實踐導向,以案例式、體驗式教學提升課程針對性,重點解決「怎麼教」的問題;堅持過程導向,以互動式教學、綜合式考核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重點解決「如何評」的問題。
二是嚴把「內容關」,以鮮活專題設計推進內容創新。(1)豐富課程體系,「依靠教材,但又不局限於教材」,充分結合國情、社情、省情、校情等設計某門課程的系列教學專題。(2)激活課程內容,及時融入新形勢、新理論、新案例等設計每個具體的教學專題。同時,精心設計思政理論課暑期實踐活動,強化課程實踐環節,讓學生深化課程實踐內容。
三是嚴把「備課關」,以師生聯合評議推進模式創新。該校成立5門思政理論課的備課組和專家組,備課組完成課程總體設計,專家組審議框架,教師再進行集體備課與試講。在師生評議環節,備課組每個專題負責教師上台說課,具體介紹專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教學要點、案例運用、教學特點、實踐教學設想等;參與師生根據專題說課內容進行提問和評議,探討「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備課教師根據評議情況再修改教案和教學PPT,任課教師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完善補充後方能上課。
四是嚴把「質量關」,以「教—學」互動推進評價創新。探索「大班授課、小組討論」的「2+1」教學法。該校教師用2個課時面向所有學生講授專題並布置相關討論題,學生小組用1個課時討論並匯報討論結果,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與答疑。探索課程成績評定新方法。重視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明確規定在學生總成績評定中,期末考試成績不高於50%,而平時的過程學習表現佔50%以上。建立雙向考核機制,即:一方面將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表現納入思政理論課成績;另一方面將學生的思政理論課成績納入學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現。
D. 如何有效推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的教學行為,是教師與學生雙重價值目標的體現。在高中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那麼要如何克服這些不良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任何一個優秀教師,她必然是一個善於激起學生對自己課程感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老師。」政治課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枯燥而且抽象、晦澀難懂,難讓學生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熱愛而非冷漠的情感,因而想學、樂學、會學。比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筆者採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視頻材料,要求學生圍繞材料談談「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的。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熱情,學生都參與到對材料的討論中。輪到學生發言時,一個個躍躍欲試,急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從他們的發言中,可知他們對材料已經理解和對「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的准確把握。假如學生對所學內容不能產生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只能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成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者。 二、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首先,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學生、教材三個要素交互作用著的動態過程,為此在推進素質教育中要重視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教材觀。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教」是為了學生的「學」,目的是讓學生「會學」。研究教法,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研究教學效果,更要重視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在學生觀上,要致力於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地學習與發展。與此密切相關的教材觀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政治教科書使用的理解和認識。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認真學習、掌握大綱,依據大綱突出重點的原則,對教材全面的分析,「化繁為簡」,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避免空洞的理論說教,以適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要求。 其次,要確立學生在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將主體視為教學過程的中心。課堂教學設計應遵循全體性原則、層次性原則、主動性原則和民主性原則。 教師課堂教學要在整體化、師生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顧及大多數。同時,對全體學生的基礎、情趣、能力、所處社會環境等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尊重每一個學生差異,分層教學。關注每個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而主動性原則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有機結合,讓學生形成終生受用的學科思維能力。主動性是學生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的升華,是學生從「樂學」到「善學」的邁進。民主性原則更是實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講究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它強調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它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地位平等、關系和諧、共同參與、積極交往。作為教師應該鼓勵、允許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問題的更好解決提出更佳的方案。當然,教師也應該做適當的引導,適時激勵,關鍵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在實踐探索中獲得了新知,提高應對問題的能力。 三、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 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質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為此,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充分發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教學中必須做到: 第一,制度化學習時間與自主性學習時間相結合。 傳統課堂教學是以固定的時間單位組織教學的制度化體系,在教學時間分配上存在著教師支配一切的單向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必須變革單一的「制度化」教學時間結構,把制度化學習時間和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教學時間的統一性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機結合起來。 第二,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提高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綜合達成各項課堂學習目標。 這就是說,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不能寄希望於大量額外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而是要通過提高教學水平和知識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提高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 因而,教師還應把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與教學目標、內容等因素聯系起來,注意科學分配以不同教學組織形式完成各種認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課堂教學目標任務的實用和學術學習時間。這樣,課堂教學才能綜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項任務。 四、建立積極的課堂評價機制,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 新課程要「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評價標准要有個性,能夠激活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潛能,突出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評價過程要在時間上適當「留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關注學生個性心理體驗,課堂評價注意語言的藝術性,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個體的進步本就沒有統一的標准,不能採用「一刀切」評價。應該倡導學生參與評價。評價的標准上,應強化「自我參照」,以學生個體原有水平為標准,因人而異。學生的表現不求完美,只要有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自然也應該是評價的主體,因此在課堂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成為學習活動的有機部分。此時,教師就應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做好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評價語言,指導學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評價的問題,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等等。這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總之,政治課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追求有效,是政治課教學的永恆話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需要教師熟練地運用有效性策略,准確把握新課程標准的價值導向,徹底轉變教的理念和活動設計的理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成、感悟,促進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積極探索,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