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版畫校本課程
『壹』 兒童版畫最簡單的怎麼做就是初一美術又做又畫又印中的
1、如果你是初學者,你可以到一些大型文具店,買幾張吹塑紙(具體怎麼寫不清楚),但是告訴他們,他們會指給你看的。然後拿一次性的筷子把其中一個一頭削尖,一個削扁(要薄)。然後就可以畫了,在吹塑紙有鉛筆,淡淡的把你的圖案繪上去,OK了,有削尖的那個沿著鉛筆印刻下去,記住不能刻破,刻過的地方深深的下凹就行了。接下來,固定好纖化紙(素描紙),在凹起的地方塗上顏色,快速印到纖化紙(素描紙)上(顏料不能幹),反復兩次,其它地方相同的辦法去繪畫!
2、也可以將吹塑紙換成硬紙板,將硬紙板剪成圖形在凸出紙面上刷好墨色進行印刷成版畫。
『貳』 第一次教兒童版畫怎麼能開好頭吸引學生呢
兒童版畫輔導講座
前 言
兒童版畫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國兒童美術教育家的重視,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的實際,在中小學及幼兒園開設版畫課。如前蘇聯、保加利亞、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兒童版畫教育都很有特點。被譽為「版畫之國」的日本,十分重視兒童版畫教育,把兒童版畫列為小學必修課程,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內容和形式上豐富多彩。動腦、動手,開拓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社會收益十分突出。我國八十年代初成立了中國少年兒童版畫學會,各地也相繼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兒童版畫活動組織。國家教委在90年開始實施的全日制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增設了版畫課。因此,兒童版畫逐步在校園興起,被人們熟悉起來。目前,新《標准》體現的課程改革的本質問題是課程的綜合化,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也是大勢所趨。新《標准》還提出轉變舊的學習方式,由過去的單一、被動和陳舊向多樣化轉變,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實踐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兒童版畫在創作過程中,除了學生的自主構思外,很重要的是畫、刻、印這樣的操作性極強地過程,體現了新《標准》的操作實踐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是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的重點,兒童版畫教學由於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則理所當然的成為新《標准》的實驗田,有廣闊的前景。
正文:
一、 兒童版畫教育的理論基礎:
新的美術課程標准總目標里明確指出:「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隨著新的美術課程標准出台和實施,對原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程結構及評價體系作了全面的改革。兒童版畫教學,由於它特有的藝術形式和學習方式,在新《標准》的實施過程中,不但不會削弱,甚至會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兒童版畫教學相對現行的新《標准》在許多地方可體現出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在多方面可以找到它們的交融點和生命力。
版畫的創作過程,對於兒童來說,是一門圖畫和手工的綜合課程。兒童時期,臂力較弱,手腕和手指的配合還欠精確,感覺比較籠統,概念模糊,往往會形成畫、刻、印全過程中很多偶然效果,正是這些偶然的因素使得兒童版畫產生一種天真稚拙、純朴自然的童趣,這是成人版畫和其它畫種都難以得到的。
二、兒童版畫教育的實踐
兒童版畫教育,需要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具有愛心、熱心、耐心的老師;二是要有一套科學的兒童版畫教育方法。才能去發掘蘊藏在兒童身上的藝術潛能,去雕琢兒童這塊純朴的玉料,或直接把兒童從描繪這第一進殿堂領到版畫這第二進殿堂來,或把別人已經培養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兒童再領進你的版畫這第二進殿堂來。能否達到這個從繪畫描形塗色較易的操作,領到有製作難度的版畫,關鍵是對兒童作版畫興趣的啟迪。我在兒童版畫教育實踐中的體會是,至少有三個階段是必須具有的,循序漸進的。這就是:一、興趣的啟蒙;二、製作的快樂;三、想像的拓展。
(一)興趣的啟蒙
兒童的確有喜歡塗抹的,或者我們把這看成是一種對繪畫有著天生的興趣者,也有兒童只喜歡看圖畫,而並不自己動手塗抹的。這卻也不能說這孩子完全對繪畫沒有天分,因為這不愛塗抹,有的是雖喜歡圖畫,對自己能畫卻沒有信心者;也有的是從小就因父母不允許亂塗培養愛清潔習慣而壓抑了塗抹能力者。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都應該以愛心、熱心和耐心,用誘導的手段,去啟蒙蘊藏在兒童身上的對繪畫藝術欣賞和製作,動心與動手的潛能。這種潛能在兒童身上的表現形式為「興趣」。或者說,作為老師是否能用各種方法引起兒童對版畫觀賞、製作的興趣,既是第一個目標,也是成敗的關鍵。
例如,我的一位學生韋易,初上課時,一直不肯自己動手,有時老師握著她的手也不想畫。為此,老師很是想了許多辦法,一是活躍現場氣氛,讓她多與其他同學相處,課間還讓一些同學講演幽默小品,使她養成能接近其他同學並彼此喜歡的心境;二是老師盡量當場作做版畫的示範,把兒童版畫神奇的效果盡量展示,並讓他們當場試一試,破除神秘感;三是只要同學們在製作中有一點好的效果,或有一點進步,就要用表揚來充分肯定。四是培養小孩子自立和自信,同其他同學共同平等地相處在一個平台、一個起點上。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位同學才慢慢開始活躍起來,老師和同學們都經常和她交談,讓她多說話,多動手畫,現在她不但能自己獨立完成版畫製作,還能幫助其他同學作畫。
(二)製作的快樂
有理論家說,藝術起源於游戲。而這兒童版畫的製作,從行為學上的確可以定位於游戲。兒童天性就喜歡做游戲,但必須源於興趣。喜歡堆砌泥房的小手,將來很可能是建築師的手;愛到處塗抹的小手,在將來就可能握上畫筆。所以,我們在啟動了兒童刻劃的興趣後,就要將他們引導進入版畫的製作快樂之中,這當然應當從最簡單的粉印版畫做起。
1、 粉印版畫
(1)工具材料:吹塑紙、圓珠筆、電烙鐵、水粉畫顏料(或濃縮廣告畫顏料)、橡膠磙(可用橡皮管、木棒等自製)、油畫棒、毛筆等。
吹塑紙質地較軟,用圓珠筆用力在吹塑紙上劃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寬窄不同的點、線、面,可製作出豐富多彩的版畫效果,水粉顏料(或濃縮廣告包)代替油墨便於兒童獨立操作及課後清洗。
(2)基本製作方法:
第一步:畫稿: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感受(或寫生)畫出稿子(如:校園生活,鄉村風情等)。在畫稿時,教師應結合范圖,講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系:畫面中,哪些地方線條最密集,哪些地方線條最稀,哪些地方線條不稀不密(即構成畫面的黑白灰關系),在小學中低年級,不直直接講構成畫面的「黑」『它」「灰」。
第二步:刻版:
將畫好的稿子用泡沫水彩筆直接畫在吹塑紙上,畫得不滿意的地方,可以用濕布輕輕擦去。畫好後用圓珠筆(成竹簽、鐵釘等)用力刻畫,由於吹塑紙質地較軟,圓珠筆劃後成凹痕,線條密集的地方,用力凹下去形成凹塊,線條稀疏的地方就形成灰色。
第三步:印製:
用膠磙將水粉畫顏料(或濃縮廣告畫顏料)在平板上來回滾動,使膠磙表面均勻受墨,(顏料中不能加水太多,應使之有較高的濃度),磙在刻好的板子上(根據需要,可隨意調整各種顏色),使吹塑紙版畫上均勻受色(吹塑紙上的色不能太少),然後用圖畫紙或宣紙覆蓋在吹塑紙上,稍用力壓印,完成作業。還有一種印製方法:用色卡紙壓印在吹塑紙上,填一種色印一種色,逐一將畫印完,這種方法印的版畫叫粉印版畫,該方法基本上已被廣泛採用。以上製作方法,用吹塑紙代替木板,用圓珠筆代替木刻刀,用濃縮廣告畫顏料代替油墨,降低了製作的難度,縮短了兒童版圖製作時間,使學生在課堂、課外及家裡均能進行版畫創作。
(3)幾種版畫特殊效果的表現技法
兒童作畫本無定法,但教師指導兒童作畫是應有一定方法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表現出利用吹塑紙版製作的多種版畫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兒童吹塑紙版畫的表現力和兒童對版畫的興趣。
A、岩畫、壁畫、蠟染效果的表現方法
①按吹塑紙版畫的表現方法,將版子刻好,並根據畫面需要,將版子用手撕成不規則的外形。
②將製作好的吹塑紙用力探成一團(根據畫面需要可局部搓柔)揉破了的地方在吹塑紙的背面用膠帶粘牢。
③按吹塑紙版的基本表現方法,印製版畫,可印成單色的,也可以局部填塗油畫律,形成彩色(在塗油畫律時用力稍輕,且不能把原來刻的線塗住)。(圖1)該方法印製的版國隨意性較強,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有年代的久遠感和濃厚的鄉土味,指導學生創作這類作品時可提供壁畫、蠟染等給學生欣賞,方可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圖1) 李銘 8歲
B、木刻效果的表現
①將稿子用泡沫水彩筆在吹塑紙上畫好。
②在上好稿的吹塑紙版上少量細長的線用圓珠筆或其它硬筆刻。
③根據吹塑紙受熱熔化的特點,畫面中大面積的空白和密集的點、線部分,用電烙鐵在吹塑紙板畫上局部受熱t可事先將電烙鐵尖部磨成不同的形狀)電烙鐵的尖部有的成方形有的成圓形,製作出的版面具有較強的刀味。若畫面需要自然形邊框,則可用刀子我去。
④印製方法與前相同,可以印成單色也可以印成彩色,作品具有較強的刀味,具有木刻效果。(圖2)
(圖2) 鄢救 10歲 (圖3) 李浩 10歲
此種方法製作的版畫,刻畫對象細膩,具有較強的木刻效果,克服了小學生用木刻刀刻木板的困難,適宜在小學中、高年級和中學生中普及。在電烙鐵製版時,應注意控制電烙鐵接觸吹塑紙時間的長短及快慢,該方法適於在美術課外活動中普及。
C、磚刻、石刻拓印畫效果的表現
①將要表現的物體畫在吹塑紙上(或表面較粗糙的紙塊上),畫圖時應盡量概括一些。
②剪下畫好的圖形,並用乳膠粘貼在紙塊(或吹塑紙上)。
③待乳膠於後,印製作品(印法同前)(圖3)
這種效果的製作方法,主要是利用吹塑紙和紙塊吸墨性能的差異性,紙塊部分吸墨差,印出的墨(色)淺,出現斑駁的肌理效果,吹塑紙部分吸墨強,印出的墨(色)深,畫面虛實對比強烈,具有較強的磚刻、石刻拓印畫效果。
(圖4) 王維 11歲 (圖5)
兒童版畫製作具有游線性。需要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在引導兒童學版畫的過程中,決不能像成人作版畫那樣,嚴格遵循各細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尤為重要,以上版畫的製作過程,工具材料簡單,製作方法簡便,適合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幾種特殊效果的表現方法也極大地滿足了兒童的好奇的心理、好動的特點和強烈的求知慾,獨特的作品效果增強了兒童版畫的藝術感染力,使兒童對版畫保持了持久的興趣。
2、進一步就可以作紙版畫。紙版畫是用稍厚的光滑或粗糙的紙板,一把小剪刀,隨意地剪剪貼貼,只要有點什麼想法或打算就可以動手。
3、還有在刻制木板畫的時候,也是很容易和很愉快的。因為用的只是一般的層板,便於刻制,特別是用油墨滾子滾印在木板畫面上,會出現特別的肌理花紋,和那特殊的刀味,在邊滾油墨邊清晰展現出來的時候,那種感覺是自豪,是自信,是期盼,是將要成功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和快樂,個中滋味,只有小作者才能品嘗和體驗。而製作的快樂,又會反過來形成創作動機,使之成為追求快樂而進行快樂的製作。
(三)、想像的拓展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全部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兒童畫,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像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洩之色彩,不受任何的約束,這正是兒童畫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我們在指導兒童版畫過程中,盡量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發現,讓兒童發現生活的樂趣,關注生活中的人文趣事,表現當地的特色與風情,加強兒童美術創作與生活體驗的有機聯系,強化美術創作中的人文因素,讓兒童作為畫畫的主體,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能是事先作一些啟發式的引導,讓兒童自己去想像,然後老師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補充。要充分尊重兒童自己的意志和想像,不要讓兒童有接受老師強加意願的感覺。版畫之不同於其他畫種,就在於它可印製多幅。所以我們還可在兒童製作過程中,對兒童審美能力加以不斷的修正、調整和改進的指導。
這種兒童版畫教育,用於學校常規美術教育中,比單純的繪畫教育形式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它既有美術繪畫的共律,又有版畫藝術的自律,在兒童的藝術素質里就有更多的內涵和技藝發展空間。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是基礎教育課程目標關注的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學生在整個創造過程中,不斷建構出新的探索性的版畫知識與技能,成功的愉悅感使兒童學習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在不斷的碰撞中引發兒童對創造過程的自覺思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版畫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中得以和諧地形成和發展。在審美語言上,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村質的肌理美、形狀美、色彩美,激發兒童對生活的熱愛,在愉悅的創造中提升兒童的審美趣味與個性情感。在學習方式上,改變傳統單一的學生接受學習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充分給學生提供審美創造與審美領悟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造型語言上,充分尊重兒童獨特的視覺語言形式,保護兒童美術的原創性與兒童的思維方式。張揚每一個孩子的獨特個性,表達出兒童內心對生活的直白,使版畫教學真正回歸兒童的生活、關注兒童的生活世界與內心情感,發掘兒童版畫的「童心、童趣」價值,以此提升兒童版畫的育人意義。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使兒童的藝術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兒童終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質基礎。
三、小學生版畫教學心得
現行小學美術教材中,版畫內容只是要求學生作一般了解,對於版畫實際的操作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我的變通方法是,在第二課堂上單獨開設版畫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了解、掌握兩三種版畫的製作過程,對版畫有更為系統、全面的認識。
以紙版畫作為起步教學內容,重動手操作,欣賞版畫作品,由模仿進而獨立創作。
我主要在小學中年段進行版畫教學,針對這一年段學生的特點,我的紙版畫教學採取了以下相應措施。
三、四年級的學生在美術課上已經能感知物體的基本形體,在紙版畫的製作中,物體基本形體是畫面的主要語言。在起稿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按照美術課中基本練習的方法畫出物體的基本形體,對於基本形體(包括切挖形體)的組合線要表達清晰。在畫稿向紙版過渡的製作指導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不拘泥凹版、凸版,在一幅紙版上,何處粘貼、何處剪切,你想表達的意思需要什麼樣的效果,要求學生做出思考後有目的地選擇自己所採取的方法。
具體的材料與製作要求學生手腦結合,多想辦法。我的版畫欣賞課也自然滲透到版畫製作課上,即欣賞是為了指導創作,我大量地向學生展示日本兒童版畫作品以及日本、中國現當代和古代版畫作品,也把自己做的版畫作品拿到課堂上,通過具體作品,讓學生直觀感知效果和材料、技法之間的關系。當然,這一階段的欣賞主要是黑白版畫。
在製作過程中,一般膠水無法粘牢紙版,我們採用的是白乳膠,在粘貼好紙版後要放置一天以上,使紙版粘牢。尤其是一些細小的點線,不粘牢,在被油滾子帶起後會損害效果,甚至導致失敗。
油墨厚薄、虛實的控制,覆蓋宣紙後的壓印都可以讓畫面發生有趣的變化,但版畫的穩定的復數性是這門藝術的本質特徵之一,其中的關系,應該讓學生明白。
在黑白油印凹凸紙版畫的製作基礎之上,學生的水粉套色獨幅版畫製作,融自由的想像與嚴謹的製作於一體,進一步鍛煉陶冶學生的審美意識。
我們的套色版畫,囿於條件和學生的實際能力,降低要求。在版材的選擇上,走過彎路,比如吹塑紙,著色不均勻,肌理模糊,效果不佳,而三夾板較易獲得,木紋的表現也有助於學生對肌理、印痕美的認識。
中年段的學生無法用木刻刀刻制木板,我們的做法是,畫稿反面復寫上木板後,用黑色記號筆描畫復寫的線痕,畫面形象以記號筆的粗線條表現,這也是上水粉顏料的色塊分界線。
在上水粉顏料的具體操作上,老師的示範顯得十分重要,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仔細體會老師的動作,不要放過每一個細節,對於動手能力欠缺的學生在一開始就手把手地指導。從顏色的調配,水分與顏料的比例,在木板上刷顏料的手勢、輕重等等,凡是影響到畫面效果的細節都要求學生注意。
學生的製作一開始自然會出現一些失敗的作品,這些作品恰恰是學生的寶貴經驗,老師在教學中切不可漠視失敗作品的教學價值,尤其對於版畫作品。老師將失敗作品進行逐一分析,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製作過程中哪些錯誤會導致哪些失敗,這種對錯誤的分析,在我的水粉套色版畫教學中,是和製作技術的學習相輔相成的。
應該說,色彩版畫更有益於培養學生美的感受力、表現力,難度也較黑白版畫更大。考慮到中年段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在實際教學中對課程的安排注意循序漸進,分階段地使學生走進版畫世界。
學生一開始先畫一些熟悉的植物,可以在簡單的構圖中畫一些輪廓相對單一的花卉、植物的枝葉,學生在上色時容易處理色彩關系,容易獲得成就感,也為進一步處理復雜的對象、色彩打下基礎。這一階段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水粉套色版畫的製作方法,明白套色與黑白油印版畫的不同,畫面形象宜大,構成關系應該相對簡單,使學生上色的步驟和手法也相對容易一些。
在五至八個課時之後,學生們已經較為熟練地掌握了木版水粉套色印製的技巧,學生的相對水平也有了距離,這時,老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帶學生進行一些戶外寫生,充實學生的表現素材,在寫生中老師應該應對水粉套色版畫,讓學生學會在寫生中有意識地取捨畫材,讓寫生為版畫製作服務。
經過這樣的訓練,操作,學生由在美術課上對版畫的一般性嘗試(不過三到五個課時)到對不同版種版畫的循序漸進的深入認識,大家對這樣的課更有興趣,作為對平時美術課繪畫、手工、欣賞的「蜻蜓點水」式的不停變化的一個補充。這種在較長時間,以活潑多樣的形式使學生對一類繪畫形式有系統的學習,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夠深入一個未知領域,作長時間的探究,教學班的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個別優秀學生的發展空間也在無形中加大,其中的益處和教學設計的不斷完善,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四、兒童版畫教育的重要意義:
兒童版畫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其他藝術形式所替代不了的,因為它有自己的優勢。
其一是:利用各種"版"的這種媒介形式,表達兒童的思想感情。 其二是:版畫的復數性,一版多印這就是版畫的復數性。由於這一特點,所以便於參加各種形式的交流,同時參加異地展覽、送親友、同學、在家裡和公共場所懸掛。這些作品都是以原作的形式出現的。 其三是:版畫的製作必須使作者自畫、自刻、自印這三個過程來完成,學生易於產生興趣,在製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眼、手、腦這三者的協調性,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其四是:版畫是畫和操作的結合物,帶有一定的手工性,學生更願意參與,通過製作版畫作品來展示小作者的勞動智慧和他們不鍛煉技巧的堅韌精神,這些都是通過整個的創作過程體現出來的。
其五是:最後意外的印刷效果,學生刻制時有一種樂趣,一旦印出來,學生會更加興奮,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增強了他們的創作信心,是他們創作版畫的興趣更濃。
其六是:版畫和生活的結合。好的版畫在作品,可以直接印在自己的背心上,以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學生便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把大家的版畫裝訂成版畫集,共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傳閱,還可以組織學生製作成賀年片的形式互相贈送,以表達關懷之情。
不僅僅是把版畫教育作為創辦特色學校的一種手段,而更重要的是把版畫作為對孩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切人點,營造一個校園版畫的創造情景與氛圍,使兒童在版畫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去領悟,實現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
『叄』 做兒童版畫用的底版是什麼材料用什麼工具刻畫
兒童版畫可以選用KT板,既方便刻畫,又安全。因為它的質地較軟,
可以使用鉛筆、牙簽、木棍等來進行刻畫。
KT板是一種由PS顆粒經過發泡生成板芯,經過表面覆膜壓合而成的一種新型材料,板體挺括、輕盈、不易變質、易於加工,並可直接在板上絲網印刷(絲印板)、油漆(需要檢測油漆適應性)、裱覆背膠畫面及噴繪,廣泛用於廣告展示促銷、建築裝飾、文化藝術及包裝等方面。
在廣告方面的用途一是用於產品宣傳信息發布的展覽、展示及通告用裝裱襯板,另外就是被大量應用於絲網一次印刷,特別適合用於大范圍統一宣傳活動使用。尺寸:從0.9m到1.2m寬都有,一般是2.4m長。
(3)兒童版畫校本課程擴展閱讀
KT板從比較成熟的生產工藝可分為冷復合與熱復合,這兩種不同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我們對應的稱之為(冷復合板)冷板和(熱復合板)熱板。
冷板的製作工藝首先是讓板芯發泡,但是由於冷板大都是單層板芯,所以要進行雙次發泡,第一次發泡厚度一般為3毫米左右,熟化半個月後,再進行第二次發泡,把芯放到設備上發泡到5毫米左右,第二次發泡後就可以直接塗膠貼合。
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冷板經常會起泡,為什麼呢?因為板芯熟化期太短,中性膠水有問題或是塗膠有過錯,成板後有太陽直射或紫外線光照射。
熱板的製作工藝首先是通過設備把ps顆粒發泡成大概2毫米的板芯,此時的板芯是卷材在常溫放置差不多半個月再把板芯的廢氣排出,其次再貼面 ,它是在設備同時放上兩大卷已拉伸好的PS麵皮和兩大卷熟化好的板芯,通過設備的模具使它們相互融合貼在一起,形成整板。
最後進行整包把貼好面的板在設備上時就裁成一定長度,就完成製作了,然而熱板也有起泡的原因板芯的熟化期短,表面的PS面太薄,畫面背膠的膠水與PS面有反應這3個原因造成的。
1.冷板
首先是板芯發泡:原材料是PS顆粒,但是由於冷板大都是單層板芯,所以要進行雙次發泡,第一次發泡厚度一般為3.5mm左右,熟化半個月後,再進行第二次發泡,把芯放到設備上發泡到5.0-5.2mm左右,第二次發泡後就可以直接塗膠貼合。
2.KT板
然後粘貼麵皮:麵皮的基材是PVC,一般為0.08m-0.1mm,0.9×2.4的小板現大多用0.08-0.1mm麵皮,1.2×2.4的大板一般用0.16mm的麵皮來加強板的挺度,由於面是PVC,芯是PS材料,所以選擇的一定要是中性膠水。
膠水在麵皮和板芯同時塗膠相互粘貼,粘貼要經平板液壓機(十噸以上)擠壓,24小時以上方可取出切邊修整包裝出貨。
3.熱板
(1)通過設備把PS顆粒發泡成2.5mm-3.0mm板芯(一次發泡),此時的板芯是卷材,一般為500米,此時的板芯要在常溫下存放半月(熟化期),使板蕊的一些廢氣排放出去。
(2)貼面
在設備同時放上兩大卷已拉伸好的PS麵皮和兩大卷熟化好的板芯,通過設備的模具使讓他相互融合貼在一起,形成整板。麵皮的厚度大約在0.01m。
4.整包
把貼好面的板在設備上時就裁成2.4m長,裁下後再進行修邊,整成0.9×2.4的整板打包出廠。
『肆』 兒童版畫怎麼教
要注意安全,可以先教小朋友在版上刻些最簡單的東西,讓整堂課充滿趣味性
『伍』 什麼叫校本課都學什麼
以學生為本,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以專家為指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校本課程,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乒乓球、籃球等)、象該校請外籍教師開設的口語課等其實都是校本課程。可以說,學校里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
從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活動方式來看,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分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類型。
(5)兒童版畫校本課程擴展閱讀
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像語文、數學一樣以系統知識為主,以長周期、教師講解為主。而目前大部分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學習和開放性學習為主,在性質和形式上與綜合實踐活動課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課程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校本課程的印象。
校本課程主要分為兩類:
1、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
2、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該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陸』 美術教育校本課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的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豐碩的果實!2003年我校的學生參加宜賓市少兒藝術節,美術類獲得了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多個優秀獎;舞蹈類獲得了2個二等獎,聲樂類獲得了1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的節目《姥姥門前看大戲》,參加縣兩代會和春節晚會演出均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同時我也獲得了「優秀編導」的榮譽;由於我在教學工作的突出表現和對校本課程開發所的成績,同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我們帶領學生參加宜賓是第一屆少兒藝術考級活動,我校40多名學生參加,取得全部考核通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又組織了一台「春天的微笑」專場文娛演出和美術書畫作品展,我們的興趣小組的同學又一次充當了生力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一年又一因為我為學校在文藝工作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再一次獲得 「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5年由我們的舞蹈興趣小組同學參加的快板節目《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代表學校參加縣上的文娛演出又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介於我在藝術教學造詣方面的不斷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縣上參加了宜賓市美術賽課活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所設計的教案也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由於我在對校本課程的不斷研究和總結中我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多次代表縣上到北京、成都、重慶、宜賓等地演出,獲得了很多鍛煉自己和開闊眼界的機會。
3年來,我始終堅持不渝、一如既往的開展和研究著我們的校本課程,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過去的時間里不能說已經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績卻鼓舞了我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道路上的盞盞明燈,我有信心把我們將來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時我也要感謝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帶來的和煦春風,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讓我在我的教學崗位上尋找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無限樂趣!
『柒』 如何培養幼兒學習版畫
怎樣才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敏感?想像力?毅力?創作的渴望?
優秀的藝術家優秀的原因是什麼?
家長送小孩子去學音樂,學畫,學各種各樣的特長,小孩擁有的哪些特質能稱之為天賦,能讓他在藝術的這條路上走的更深更遠呢?
首先,需要定義一下「藝術家」。狹義上「藝術家」其實就跟小孩子會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科學家/醫生/飛行員」是一個意思,是指一種以藝術為謀生技能並終身從事的專業職業。
但是這顯然不太正確。藝術家作為一個工種,在過往很長的一段歷史里,主要工作和收入來源就是承接訂單,為買主繪制肖像、為教堂繪制壁畫、裝飾空間等。
現實情況卻是:繪畫在現代的大眾中需求度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學雕塑可以做城市景觀工程,學版畫可以轉行做書籍印刷插畫,但是學繪畫如果要以本行謀生,能吃上飯的概率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很多繪畫專業的學生不是繼續留校做老師,就是到外面的教育機構做老師,這固然使他們能夠繼續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有的或許也能成為聲名大振的藝術家,但是嚴格來說給他們發工資的是作為教師的職業,而不是作為藝術家的身份。
藝術家作為一種身份,即他可以是一個教師,也可以是一個商人,但是他可以同時擁有藝術家的身份。換而言之,藝術家不需要靠藝術吃飯。這樣一來,「真正的藝術家」就非常難以定義,因為他不受到職業准則的評判,不因專業水平的高低而影響到吃飯的好壞。
沒有一個藝術家的成功是有跡可循的。藝術史里**小小的藝術家,出身、經歷、年代各有不同,塞尚是藝術家,杜尚也是藝術家,你不能硬找出一個共同點,說因為他們名字里都有尚字,所以他們都成功了,這不科學。一切通過事後的宏大敘事去追溯歷史人物成功的必然性的行為,其實都是馬後炮。即使這個世界上人人都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總有某些人先天長得更高或者後天努力踮起了腳尖不是?因為素質和天賦其實是截然相反的,素質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天賦是所謂一個人先天與生俱來的技能點。
有一句家長經常說的話「我覺得我的孩子對藝術有天賦/沒有天賦」說起。一般覺得孩子有藝術天賦的家長,起因就是看到孩子喜歡畫畫,覺得孩子沒有天賦的家長,則是覺得孩子畫的畫亂七八糟什麼都不像。兩種家長都有極端的,覺得有天賦的那種極端往往對孩子要求過高,會脅迫孩子必須堅持畫畫(而且必須往像了畫),孩子很可能在這種逼迫下產生厭惡情緒;而覺得孩子沒有天賦的家長則走向相反的極端,他們會打擊孩子的繪畫熱情,嘲諷孩子畫得不像,不是那塊料,而抹殺孩子學**的機會。
為什麼人類天生就有塗鴉這個技能點?因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表達慾望,在沒有**得語言之前,我們用身體表達,用塗鴉表達。而這種表達能力到了語言**得之後就會被干擾,被詞語的聲音、意義、文字敘事的方式逐漸取代,如果不加以發展的話就基本會喪失這個表達能力。在當今的圖像爆炸環境下,人這種用塗鴉來表達的能力會遭受更嚴重的打擊:孩子可以由各種媒體接觸到社會既定的程式化圖像符號,人臉就是emoji的臉譜,太陽就是一個圓加幾根線,再長大一點的時候,家長會塞給他簡筆畫教程、填色書,小貓就是一個大圓兩個小圓,心形一定是紅色或者粉紅色的。哪個家長看到孩子把心形塗成黑色的會高興?但是誰規定了心形不能是黑色的?
然後孩子繼續長大,隨著生活范圍和知識的增長,需要通過塗鴉表達的內容也日漸增多,觀察能力也變強了,畫人可以畫出五個手指頭了,這時那種覺得孩子有天賦的家長就會開始張羅給孩子送去學美術,開始對孩子的繪畫有寫實要求了。
一個媽媽呵斥6歲的孩子畫出來的小人沒有肩膀,並責怪老師沒有教孩子正確的繪畫技巧。媽媽看到男孩子畫打架啊、打仗啊、流血啊之類的畫面,一定、確定、以及肯定會給予孩子否定。當今的男孩子對這些題材的圖像選擇主要來自於電視和游戲,於是他們畫的東西不再是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對游戲和電視節目場景的再現和再創造,而這種畫就會被媽媽解讀為孩子玩游戲玩多了。
女孩子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很多媽媽會把(刻板印象的)女性的社會符號強塞給女兒而不自覺,比如粉紅色和紅色系的衣服和傢具,各種小首飾製作玩具,柔和色調的各種裝飾品等。
這樣就培養出兩類女孩學生:
一類極度強調自己身為女孩的特質,畫畫的內容一定是漂亮的女孩子塗上各種化妝品和換裝,並且不願意畫任何「男孩子」的題材,比如老虎、卡車等;
另一類則極為柔弱,性格內向,畫畫線條軟弱輕飄,塗顏色不敢用力,生怕弄壞了什麼似的。
男孩和女孩的畫很多時候會被媽媽分別對待,男孩的題材和塗色突出邊緣的方式被認為是破壞性的,需要管教的;而女孩的題材和塗色的小心翼翼會被同樣身為女性的媽媽認為是符合規矩的,受到良好教育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家長送小孩子學**藝術,到底要學什麼?學塗顏色不要塗出界,要順著一個方向塗嗎?學畫各種小動物嗎?學畫小人要畫出肩膀嗎?
美術教育之所以被社會公認為是素質教育,實際上就跟畫畫這個事情沒什麼關系,而是因為畫畫是一種觀察(眼睛)理解(腦)表達(手)的綜合行為。
美術教育的正確目的不是要大家都畫得正確,而是要培養以上的三種能力,這就叫做素質。而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家教是基本很難辦到的,但是,藝術教育機構也不一定就可以。因為藝術教育機構的老師也要吃飯,為了吃飯,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去指責那些苛求兒女畫人要畫肩膀的家長,沒有辦法告訴家長其實塗色塗出界是一件很偉大的成年人都很難辦到的事情,沒有辦法在課堂的短時間內教孩子觀察方法,而家長帶回家之後就讓孩子把蘋果塗成紅色。。。一句話,個人是無法反抗以吃飯為目的的藝術教育套路,而且也無權干涉短暫課時之外的家庭教育。
回到「真正的藝術家」這個事情上來,真正的藝術家就是掌握了觀察、理解、表達這三樣能力(素質),並且對這三樣素質有一定天賦的人。為什麼很多事情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被成為藝術?
比如說,普通人煮的食物叫做飯,很厲害的廚師煮的東西卻可以叫做烹飪藝術,就是因為他觀察到了煮飯這件事情的全局和細節,他理解了每一個烹飪因素的前因後果,並且他能夠把上面兩點綜合起來通過自己的手呈現給吃的人。他還需要去了解各個國家文化的飲食風格,各種菜式的歷史,各種食材的生長條件和烹飪方式,他還要知道自己做的菜前人是否有做過,怎麼做的,是不是有別的做法,是不是有改進的可能,能不能創出新的口味,食客買不買賬……
藝術家也一樣,可惜人是天天要吃飯,不看藝術也不會死,死的卻是藝術家。
最後總結一下觀點,藝術家的成功很大程度為偶發,沒有公式可以套,但是他一定具有觀察、理解、表達這三樣能力。
孩子的天賦需要家長的觀察及正確解讀,切忌誤讀與過度解讀,切忌讓孩子過多接觸填色塗本和照著程式圖像畫(比如簡筆畫、可愛的Q版動物、日式卡通造型),盡量鼓勵白紙讓他自己畫、自己組織敘事情節和繪畫形式,一句話,隨他去。
孩子的素質教育也需要家長的正確心態,切忌過度信任美術培訓機構教育,但如果家長沒有鑒別能力,則需結合多方面考慮,如果是低齡兒童,可以看看跟孩子同班的小朋友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很像?老師是不是讓孩子照著一個圖式臨摹?如果開始學**素描等造型藝術,看看老師是不是大幅修改過讓畫看起來更專業?如果有可能,盡量多跟老師溝通,理解老師的理念,甚至可以用給孩子送水送零食等借口突擊一下課堂,觀察一下老師的教學和同學的畫面等。
最重要的一點,永遠不要用「像」和「不像」去評價孩子的畫,以及一切繪畫作品。
『捌』 兒童版畫怎麼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