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試題
Ⅰ 如何理解《信息技術教學論》與一般課程論,教學論的關系
教學論既不是純然思辨的理論學科,也不是完全處方式的應用學科,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Ⅱ 摘要: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理論課與上機操作課相比顯得特別枯燥、乏味,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的理論課,直接關
試題:下列屬於信息的是哪一項?選項:A.報紙上的字;B.電視;C.計算機教科書;D.電視中播放的神舟號發射成功的消息。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道試題,此題考查的是有關於信息的知識,首先我們要聯想到信息的概念,接著想到其特徵,而其特徵中有一點是:信息離不開載體。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獨立存在,必須藉助載體才能表現出來。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很快找到了答案:D。那麼,我們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使他們能夠愉快的接受並掌握呢?
一、以大綱為主,學習研究教材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吃透」課本,才能把握教學的內容、方向和重點,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使學生親身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動力。但很多教師在理論課上照本宣科,很少花時間研究教材,設計課時,設計內容,不能立足於實際應用,應該說這是在現行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它直接關繫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果與成敗。
二、巧妙設疑,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慾望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理論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況,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設置適宜的障礙,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索。為用而學,學有所用,在用中學。比如,在講授《信息與信息技術》一節時,就可以通過屏幕廣播出示上面的試題,請學生分析四個選項中,哪一個是信息?將問題穿插於教學中,點出知識點,從而讓學生用「已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難度大的內容,知識面化大為小,化難為易,化零為整,從而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減輕負擔。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積極創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教學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性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特色。計算機這個學科,不動手是學不會的,要鼓勵學生放手做,在「做中學」,正如平常所說的「實踐出真知」。楊振寧教授指出:「中國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挖教材,在理論課的教學中要多為學生創造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例如,在講授《初識計算機》一節時,在認識計算機硬體過程中,我指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打開主機箱,分拆一些硬體設備,真正讓學生們感覺到什麼是計算機的硬體設備。在講解各硬體的功能時,比如音效卡,讓學生自己動手,將耳機與音效卡相連,並欣賞一段美妙的音樂。
總之,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Ⅲ 2015電大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試題請簡述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包含哪些步驟
按照常規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這樣幾個基本要素: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1)指導思想和教學理論
2)教學分析(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
3)教學目標的設計
4)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的設計
5)教學過程的設計
a ) 教學情境的設計
b ) 教學導入的設計
c ) 教學模式設計
d ) 教學小結設計
e ) 教學板書的設計
Ⅳ 怎麼理解《信息技術教學論》的課程地位與課程目標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Ⅳ 課程與教學論,期末考試題不會,冰天雪地跪求,內附題目
山師的吧?!嘿嘿,校友好!
一 、泰勒原理: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開發任何課程和教學計劃都必須回答4個基本問題:
1、學校應該試圖達到什麼教育目標?
2、提供什麼教育經驗最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
3、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經驗?
4、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以實現?
評價:
這四個基本問題可以進一步歸納為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經驗、組織教育經驗、評價教育計劃。四個環節有其內在的邏輯順序性,各環節之間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及關聯性。確定教育目標,是課程開發與研究的出發點;選擇教育經驗和組織教育經驗是課程開發的主體環節,它指向教育目標的實現;評價教育計劃則是課程開發系統運行的結果檢驗和基本保證。其中,教育目標既作用於學習經驗,又作用於評價;既是選擇、創造和組織學習經驗的指南和關鍵因素,又是開發評價手段和工具的規范。因此,教育目標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與歸宿,是課程開發的核心。
泰勒原理的歷史貢獻
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廣為採用的課程研究範式,引起人們在課程研究中的方法論思考。這種課程的體系為具體的課程實踐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當然這種目標編制模式過於強調科學性、操作性與程序性,也會導致妨礙運用過程中的教師及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和其他潛在教育內容的被利用,使教師受目標的嚴格限制而影響對課程內容的進一步開發與研究,學生也被教師嚴格地控制在應該學習的經驗與情境中。
二、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在幻燈片中插入剪貼畫、圖片文件、自選圖形;製作一份圖文並茂的「自我簡介」演示文稿
2、過程與方法目標:利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學習新知識,領會對比新舊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製作美化演示文稿,體驗信息技術對生活的影響,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
三、
學科課程是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以不同知識和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成為學科的內容。學科課程可以分為科目本位課程、學術中心課程、綜合學科課程。學科課程的優點是:有肋於系統地傳承人類的文化遺產,有肋於學習者獲得系統的文化知識,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有益於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它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容易忽視學生的經驗、生活知識,容易導致死記硬背,容易導致忽視當代社會現實生活的需要,容易導致單調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單調的教學方法,變革的難度較大。
經驗課程是以兒童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旨在培養兒童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其優點在於:能充分滿足學習者的動機、需要、興趣,能體現學習者學習的主體性。它主張把人類文化遺產以兒童的經驗為中心整合起來,有助兒童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其局限性表現在:經驗課程容易導致忽略學科知識的系統學習,經驗課程難度大於學科課程,要求老師有相當高的組織能力。經驗課程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實施全面發展教育中,同學科課程相輔相成。
兩類課程雖然在時間上,份量上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上應無主次之分,兩者缺一不可。可以從幾個方面認識兩者的功能及關系:
第一,經驗課程是學生獨立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實踐活動,獲得的是直接經驗,學科課程中學生獲得的是間接經驗。
第二,經驗課程主要是學生的自主活動,具有個性化的特徵,學科課程的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主要體現為教學內容的同一性和教學活動的一致性,面在經驗課程中,老師的作用體現為指導性和服務性,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學習過程表現為學生的自主性。
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學科課程學好了,為經驗課程確立了知識基礎,並為學習經驗課程提供認知能力的准備,有肋於經驗課程活動的開展和深入,而在經驗課程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也有間接經驗)豐富了感性認知,提高了認識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發展了個性特長,對學習學科課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隱性課程的含義及特點
1.隱性課程的內容
關於隱性課程的含義,有多種表述方式。盡管人們對隱性課程的看法不盡相同,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也並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點還是非常明顯的,即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精神環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的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等,是學校課程表上看不到的課程。隱性課程是非正式的課程,具有隱含性,泛指在學校教育中沒有被列入課程表,但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切學校文化要素的統稱,是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
2.隱性課程的特點
(1)廣泛性。隱性課程泛指除顯性課程之外的所有學校文化因素的總和。它涉及到學校建築的樣式及色調、各項規章制度、各種人際關系(包括領導與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師生關系、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團體及其亞團體、環境衛生甚至學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潛在性。隱性課程主要是以間接的、潛在的等不明顯的方式,通過學生無意識的心理反應機制來對學生產生影響。這些潛在的課程因素整天與學生相伴,在學生看來似乎是「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般情況下,學生也很難意識到隱性課程對他們的實際影響,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感。
(3)持久性。隱性課程多是通過心理的無意識層面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正因為這些影響是在學生幾乎處於無意識的狀態下產生的,學生對這種影響就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生從情感上接受了這些影響,所以這些影響一旦產生就會持久地發揮作用,難以消除。
(3)難量化性。隱性課程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多是精神方面的,屬於非理性的,例如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適應能力等,這些都是難以量化的,所以我們對隱性課程的影響結果往往採用定性分析。
3、作用:(1.)擴大課程研究的視野,完善我國的課程體系
潛在課程是一個與顯性課程有密切關系又相對獨立的領域,其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在某些方面比顯性課程更加具有影響力,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課程研究領域,盡管它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的效果在短期內尚無法精確測量和評估。對潛在課程的深入研究必將擴大我們的課程研究視野,豐富和發展我們的課程理論體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認識課程這一概念。
(2.)順應時代的發展,豐富課程研究的內容
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以及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現代化的人才,不僅要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等能力,而隱性課程在這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勢的發展促使我們必須重視潛在課程,加強對潛在課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這將進一步豐富我國課程研究的內容,同時還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
(3.)利於重視學習過程,加強學校環境的建設
顯性課程的實施較偏重於教科書,偏重於對知識的「灌輸」,偏重於對學生的「訓練」。僅僅靠這種單向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很難實現個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潛在課程的重要特點就是在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逐漸使學生受到環境的熏陶,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對隱性課程的本質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將使人們認識其重要性和作用,進而使我們更加重視環境以及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4.)有助於人們課程觀念的現代化
對潛在課程的認識、研究和宣傳,能夠促進人們對學校課程的科學理解以及對學校教育各種現象的深入理解,能夠促進人們教育觀念的現代化和教育思維模式的科學化,有利於全面貫徹我國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Ⅵ 福建省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招聘專業課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要怎麼復習
【優仕達教師招考為您解答】
課程與教學論一定要結合到課標一起復習回,所以課程一答定要先弄透了,當然如果條件可以,最好可以拿到教師用書,多研究一些實際的教案,也可以觀模一些信息技術的名師課程(估計這個不好找)。
Ⅶ 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試題常用的小組教學形式有哪些
有效教學互動的形式
有效互動不是任由教師控制、單向影響的活動。從師生互動的信息傳遞方式來看,有效的教學互動有以下三種形式:
1.雙向型
在這種互動方式中,師生之間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饋。在課堂上主要表現為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等的師生對話形式。
2.多向型
這種互動形式與雙向型互動不同的是,互動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有相互作用之外,學生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雙向流通。它強調信息的多向傳遞反饋。在課堂上的常見形式是: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賽等。
3.網狀型
在這種互動中,學生和教師構成一張緊密聯結的網,每位學生、每個老師都是這張網的一個結點。能夠牽一點而動全網,互動的輻射范圍非常廣。這種互動強調師生平等參與學習活動,信息全面開放,教師不再是唯一的學習源。這種互動的載體往往是大型的數學游戲或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的網上互動活動。
在實際教學中,這三種互動往往交織在一起,缺一不可。就教學效果來說,在這三種互動形式中,雙向互動的效果比較差,多向互動的效果比較好,但效果最好的是網狀互動。
「全員參與、平等信任、互尊互愛、自由溝通、情知相融、共同活動」是我們新課程所要求的互動的理想境界。
教學互動的組織實施一般按以下流程:
(一)互動的預備策略與方法
1.創設利於有效互動的環境
互動理論強調互動是人與環境的作用。因此,創建適於學生互動學習的物理環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燈光、綠化等)和積極的社會心理環境(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實施有效互動的前提。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才會有一種安全感和愉悅感,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有效地開展各種教學互動。在互動中,教師要積極鼓勵互動、創設互動條件、消除互動障礙,努力培養學生樂於互動的態度。
2.預設互動:有效互動的支點
要切實搞好課堂教學互動,就必須要有互動預設。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就要結合課堂教學目標、教材、學生實際、教法等,預設好如何互動引入?何時在課中互動?怎樣互動?在結尾如何互動?是否要延伸互動等問題。預設互動的要點是:「多預精用,彈性設計」。多預精用是指預設時多准備幾種互動方案,在互動的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要多元化,但在課堂教學時,要根據課堂實際,精挑細選地用。彈性設計是指根據課堂的多變性、生成性,在設計互動活動時要考慮「不同人的發展」而因人設計學習目標,考慮「不同人的認知」因人設計互動內容、互動形式。
(二)教學互動的組織策略與方法
1.疑問:有效互動的起源
問題是學生思維互動的發動機。課堂教學的互動往往就是始於問題、為解決問題而開展的活動。沒有問題的互動就像沒有油的發動機,最多隻是形式上的互動,沒有思維上的實質互動。問題又何來?通常是由教師來提。對教師提問來說主要是注意兩方面:怎麼提和提什麼。有效互動的提問重在引導,要避免大量的一問一答和一問齊答,這會造成互動范圍小、學習被動或互動失真,甚至造出「南郭先生」。提的問題要緊扣教學目標、要利於學生互動、要因人施問,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創設問題情境。
2.對話:有效互動的重要方式
課堂教學是以對話為主要互動渠道的學習過程。所謂對話,是指師生基於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通過言談和傾聽而進行雙向溝通的方式。課堂上互動不起來,在很多情況下,問題就出在對話上。如何才能實現真實有效的對話呢?(1)人與人之間必須構建一種民主、平等的「你—我」關系。特別是教師要與學生保持觀念平等、人格平等,要盡量保護學生的創新靈性,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2)給學生平等的話語權。這要做到: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發表意見,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允許不同的學生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