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課程標准
A. 請問哪裡能找到《幼兒園課程標准》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B. 幼兒園保育老師從試用到入職的流程,要達到哪些標准
教養員崗位職責一、根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課程標准,結合本班幼兒特點,制定教育教學計劃,並根據觀察評估結果不斷調整教育教學計劃。二、嚴格執行幼兒一日生活常規,在各環節中注重養成教育,使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三、要熱愛、尊重幼兒,堅持激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原則,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四、積極參加業務學習、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增強科研意識,不斷總結交流工作經驗。五、為幼兒創設與教育活動相一致的環境,注重師生互動,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積極組織排練,承擔市、縣各類比賽、展演任務,並力爭取得好成績。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家園聯系制度,定期召開家長會,匯報幼兒學習、生活等情況。八、大力宣傳幼兒園,配合部門做好招生宣傳工作。九、嚴格執行幼兒園的各項管理制度,配合保健醫、保育員做好幼兒衛生保健、生活管理等工作,確保幼兒安全。十、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保育員職責一、熱愛幼教事業,關心愛護幼兒,管理好幼兒生活,配合本班教養員組織教育活動,做好藝術活動交接等工作。二、負責本班房舍、設備、用具等清洗工作,確保環境整潔,室內空氣流通。做好餐飲具、毛巾、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工作。三、嚴格執行幼兒園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幼兒人身安全。四、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五、妥善保管好幼兒衣物和本班的設備、用具等,做到不丟失、不錯亂。六、嚴格執行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注重養成教育。七、要熱愛尊重幼兒,堅持激勵啟發的正面教育,嚴禁體罰和變相全罰幼兒。八、完成臨時交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C. 新的幼兒課程標準是什麼啊
幼兒園好像沒!
這是關於中小學的!
新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D. 幼兒園教師與保育員各自的責任是什麼
教養員崗位職責 一、根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課程標准,結合本班幼兒特點,制定教育教學計劃,並根據觀察評估結果不斷調整教育教學計劃。 二、嚴格執行幼兒一日生活常規,在各環節中注重養成教育,使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 三、要熱愛、尊重幼兒,堅持激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原則,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不斷加強師德修養。 四、積極參加業務學習、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增強科研意識,不斷總結交流工作經驗。 五、為幼兒創設與教育活動相一致的環境,注重師生互動,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積極組織排練,承擔市、縣各類比賽、展演任務,並力爭取得好成績。 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家園聯系制度,定期召開家長會,匯報幼兒學習、生活等情況。 八、大力宣傳幼兒園,配合部門做好招生宣傳工作。 九、嚴格執行幼兒園的各項管理制度,配合保健醫、保育員做好幼兒衛生保健、生活管理等工作,確保幼兒安全。 十、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保育員職責 一、熱愛幼教事業,關心愛護幼兒,管理好幼兒生活,配合本班教養員組織教育活動,做好藝術活動交接等工作。 二、負責本班房舍、設備、用具等清洗工作,確保環境整潔,室內空氣流通。做好餐飲具、毛巾、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工作。 三、嚴格執行幼兒園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幼兒人身安全。 四、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妥善保管好幼兒衣物和本班的設備、用具等,做到不丟失、不錯亂。 六、嚴格執行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注重養成教育。 七、要熱愛尊重幼兒,堅持激勵啟發的正面教育,嚴禁體罰和變相全罰幼兒。 八、完成臨時交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E. 國家教委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是哪一年
1996年 《幼兒園工作規程》於1996年3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25號發布,自1996年6月1日起施行。
F.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G.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課程標准
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深化教師教育改革,規范和引導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特製定《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
教師教育課程廣義上包括教師教育機構為培養和培訓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師所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類課程。本課程標准專指教育類課程。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體現國家對教師教育機構設置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師教育課程方案、開發教材與課程資源、開展教學與評價,以及認定教師資格的重要依據。 (一)育人為本
教師是幼兒、中小學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在研究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教師教育課程應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吸收研究新成果,體現社會進步對幼兒、中小學學生發展的新要求。教師教育課程應引導未來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學生觀、教師觀與教育觀,掌握必備的教育知識與能力,參與教育實踐,豐富專業體驗;引導未來教師因材施教,關心和幫助每個幼兒、中小學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實踐取向
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在研究自身經驗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教師教育課程應強化實踐意識,關注現實問題,體現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的新要求。教師教育課程應引導未來教師參與和研究基礎教育改革,主動建構教育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引導未來教師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和實踐智慧。
(三)終身學習
教師是終身學習者,在持續學習和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教師教育課程應實現職前教育與在職教育的一體化,增強適應性和開放性,體現學習型社會對個體的新要求。教師教育課程應引導未來教師樹立正確的專業理想,掌握必備的知識與技能,養成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引導教師加深專業理解,更新知識結構,形成終身學習和應對挑戰的能力。 (一)幼兒園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與課程設置
幼兒園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要幫助未來教師充分認識幼兒階段的特性和價值,理解「保教結合」的重要性,學會按幼兒的成長特點進行科學的保育和教育;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學會把教育寓於幼兒的生活和游戲中,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保護與發展幼兒探究、創造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幼兒園生活中健康地成長。
1. 課程目標 目標領域 目標 基本要求 1教育信念與責任 1.1具有正確的兒童觀和相應的行為 1.1.1理解幼兒階段在人生發展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認識健康愉快的幼兒園生活對幼兒發展的意義。1.1.2尊重和維護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自信心。1.1.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相信幼兒具有發展的潛力,樂於為幼兒創造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1.2具有正確的教師觀和相應的行為 1.2.1理解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相信教師工作的意義在於幫助幼兒健康成長。1.2.2了解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專業要求,自覺提高自身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形成終身學習的意願。1.2.3了解教師的權利和責任,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1.3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和相應的行為 1.3.1理解教育對幼兒成長、教師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相信教育充滿了創造的樂趣,願意從事幼兒教育事業。1.3.2了解幼兒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認同素質教育理念,理解並參與教育改革。1.3.3形成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對與幼兒教育相關的現象進行專業思考與判斷。 2教育知識與能力 2.1具有理解幼兒的知識和能力 2.1.1了解兒童發展的主要理論和兒童研究的最新成果。2.1.2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影響因素,熟悉幼兒年齡階段特徵和個體發展的差異性。2.1.3了解幼兒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熟悉幼兒建構知識、獲得技能的過程。2.1.4了解幼兒情感、社會性發展的特點,熟悉幼兒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過程和規律。 2.1.5掌握觀察、談話、傾聽、作品分析等基本方法,理解幼兒發展的需要。2.1.6了解幼兒期常見疾病、發展障礙、學習障礙的基礎知識和應對方法。2.1.7了解我國教育的政策法規,熟悉關於兒童權利的內容以及維護兒童合法權益的途徑。 2.2具有教育幼兒的知識和能力 2.2.1了解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熟悉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領域的教育目標,學會以此指導自己的學習和實踐。2.2.2了解幼兒教育的基本原理,理解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綜合地實施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學會設計和實施幼兒教育活動。2.2.3了解幼兒的生活經驗,學會利用實踐機會,積累引導幼兒在游戲等活動中建構知識、發展創造力的經驗。2.2.4掌握照顧幼兒健康地、安全地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2.5了解教育評價的理論與技術,學會通過評價改進活動與促進幼兒發展。2.2.6了解與家庭、社區溝通的重要性,學會利用和開發周圍的資源,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環境。2.2.7掌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學會處理幼兒常見行為問題。2.2.8了解0-3歲保育教育的有關知識和嬰兒保育教育的一般方法。2.2.9了解小學教育的有關知識和幼小銜接的一般方法。 2.3具有發展自我的知識與能力 2.3.1了解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重點。2.3.2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熟悉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學會理解與分享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2.3.3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學會利用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各種機會,積累發展經驗。 3教育實踐與體驗 3.1具有觀摩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1.1結合相關課程學習,觀摩幼兒的生活和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了解幼兒園教育的規范與過程,感受不同的教育風格。3.1.2深入幼兒園和班級,參與幼兒活動,獲得與幼兒直接交往的體驗。3.1.3了解幼兒園保教工作的特點和幼兒園各部門工作的職責和要求,感受幼兒教育實踐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3.2具有參與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2.1了解實習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指導下設計教育活動方案,組織一日活動,獲得對教育過程的真實感受。3.2.2 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獲得與幼兒園教師直接對話或交流的機會。 3.2.3與家庭和社區合作,提高溝通能力,獲得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實踐經歷與體驗。3.2.4參與不同類型的幼教機構活動和幼兒教育實踐活動。 3.3 具有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3.1在日常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所學所思所想,形成問題意識和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3.3.2 了解研究教育實踐的一般方法,經歷和體驗制訂計劃、開展活動、完成報告、分享結果的過程。3.3.3參與各種類型的科研活動,獲得科學地研究幼兒的經歷與體驗。 2.課程設置 學習領域 建議模塊 學分要求 三年制專科 五年制專科 四年制本科 1.兒童發展與學習2.幼兒教育基礎3.幼兒活動與指導 4.幼兒園與家庭、社會 5.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兒童發展;幼兒認知與學習;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等。教育發展史略;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理論;學前教育原理等。幼兒游戲與指導;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幼兒健康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藝術教育與活動指導;0-3歲嬰兒的保育與教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幼兒園教育評價;教育診斷與幼兒心理健康指導等。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幼兒園班級管理;家庭與社區教育;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幼兒教育政策法規等。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研究方法;師幼互動方法與實踐;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語言技能;音樂技能;舞蹈技能;美術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 最低必修學分40學分 最低必修學分50學分 最低必修學分44學分 6.教育實踐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 18周 18周 18周 教師教育課程最低總學分數(含選修課程) 60學分+18周 72學分+18周 64學分+18周 說明:(1)1學分相當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程學習18課時,並經考核合格。(2)學習領域是每個學習者都必修的;建議模塊供教師教育機構或學習者選擇或組合,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選修;每個學習領域或模塊的學分數由教師教育機構按相關規定自主確定。 (二)小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與課程設置
小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要引導未來教師理解小學生成長的特點與差異,學會創設富有支持性和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和求知慾;理解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場資源的重要意義,學會設計和組織適宜的活動,指導和幫助他們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交往對小學生發展的價值和獨特性,學會組織各種集體和夥伴活動,讓他們在有意義的學校生活中快樂成長。
1.課程目標 目標領 域 目標 基本要求 1教育信念與責任 1.1具有正確的學生觀和相應的行為 1.1.1 理解小學階段在人生發展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認識生動活潑的小學生活對小學生發展的意義。1.1.2 尊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權利,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1.1.3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相信學生具有發展的潛力,樂於為學生創造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1.2具有正確的教師觀和相應的行為 1.2.1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相信教師工作的意義在於創造條件幫助學生快樂成長。1.2.2了解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專業要求,自覺提高自身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形成終身學習的意願。1.2.3了解教師的權利和責任,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1.3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和相應的行為 1.3.1理解教育對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相信教育充滿了創造的樂趣,願意從事小學教育事業。1.3.2了解學校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認同素質教育理念,理解並參與教育改革。1.3.3形成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對與學校教育相關的現象進行專業思考與判斷。 2教育知識與能力 2.1具有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 2.1.1了解兒童發展的主要理論和兒童研究的最新成果。2.1.2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影響因素,熟悉小學生年齡特徵和個體發展的差異性。2.1.3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熟悉小學生建構知識、獲得技能的過程。2.1.4了解小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過程,了解小學生的交往特點,理解同伴交往對小學生發展的影響。2.1.5掌握觀察、談話、傾聽、作品分析等方法,理解小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2.1.6了解我國教育的政策法規,熟悉關於兒童權利的內容以及維護兒童合法權益的途徑。 2.2具有教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 2.2.1 了解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熟悉至少兩門學科的課程標准,學會依據課程標准制定教學目標或活動目標。2.2.2 熟悉至少兩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學會聯系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對小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2.2.3 了解學科整合在小學教育中的價值,了解與小學生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課程資源,學會設計綜合性主題活動,創造跨學科的學習機會。2.2.4 了解課堂組織與管理的知識,學會創設支持性與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2.5 了解課堂評價的理論與技術,學會通過評價改進教學與促進學生學習。2.2.6 了解課程開發的知識,學會開發校本課程,設計、實施和指導簡單的課外、校外活動。2.2.7 了解班隊管理的基本方法,學會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體觀念。2.2.8 了解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學會診斷和解決小學生常見學習問題和行為問題。2.2.9 掌握教師所必需的語言技能、溝通與合作技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能。 2.3具有發展自我的知識與能力 2.3.1了解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重點。2.3.2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熟悉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學會理解與分享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2.3.3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學會利用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各種機會積累發展經驗。 3教育實踐與體驗 3.1具有觀摩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1.1結合相關課程學習,觀摩小學課堂教學,了解課堂教學的規范與過程。3.1.2 深入班級,了解小學生群體活動的狀況以及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的內容和要求,獲得與小學生直接交往的體驗。3.1.3密切聯系小學,了解小學的教育與管理實踐,獲得對小學工作內容和運作過程的感性認識。 3.2具有參與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2.1在有指導的情況下,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案,經歷1-2門課程的教學活動。3.2.2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參與指導學習、管理班級和組織班隊活動,獲得與家庭、社區聯系的經歷。3.2.3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獲得與其他教師直接對話或交流的機會。 3.3具有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3.1 在日常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所學所思所想,形成問題意識和一定的解決問題能力。3.3.2 了解研究教育實踐的一般方法,經歷和體驗制訂計劃、開展活動、完成報告、分享結果的過程。3.3.3參與各種類型的科研活動,獲得科學地研究學生的經歷與體驗。 2.課程設置 學習領域 建議模塊 學分要求 三年制專科 五年制專科 四年制本科 1.兒童發展與學習2.小學教育基礎 3.小學學科教育與活動指導4.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5.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兒童發展;小學生認知與學習等。 教育哲學;課程設計與評價;有效教學;學校教育發展;班級管理;學校組織與管理;教育政策法規等。小學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小學學科教學設計;小學跨學科教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等。小學生心理輔導;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等。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研究方法;教師專業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師語言;書寫技能等。 最低必修學分20學分 最低必修學分26學分 最低必修學分24學分 6.教育實踐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 18周 18周 18周 教師教育課程最低總學分數(含選修課程) 28學分+18周 35學分+18周 32學分+18周 說明:(1)1學分相當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程學習18課時,並經考核合格。(2)學習領域是每個學習者都必修的;建議模塊供教師教育機構或學習者選擇或組合,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選修;每個學習領域或模塊的學分數由教師教育機構按相關規定自主確定。 (三)中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目標與課程設置
中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要引導未來教師理解青春期的特點及其對中學生生活的影響,學習指導他們安全度過青春期;理解中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方式,學會創建學習環境,鼓勵獨立思考,指導他們用多種方式探究學科知識;理解中學生的人格與文化特點,學會尊重他們的自我意識,指導他們規劃自己的人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1.課程目標 目標領域 目標 基本要求 1教育信念與責任 1.1具有正確的學生觀和相應的行為 1.1.1理解中學階段在人生發展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認識積極主動的中學生活對中學生發展的意義。1.1.2尊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權利,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獨立性與選擇性。1.1.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相信學生具有發展的潛力,樂於為學生創造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1.2具有正確的教師觀和相應的行為 1.2.1理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相信教師工作的意義在於創造條件幫助學生自主發展。1.2.2了解中學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專業要求,自覺提高自身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形成終身學習的意願。1.2.3了解教師的權利與責任,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1.3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和相應的行為 1.3.1理解教育對學生成長、教師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相信教育充滿了創造的樂趣,願意從事中學教育事業。1.3.2了解人類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認同素質教育理念,理解並參與教育改革。1.3.3形成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對與學校教育相關的現象進行專業思考與判斷。 2教育知識與能力 2.1具有理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2.1.1了解兒童發展的主要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2.1.2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影響因素,熟悉中學生年齡特徵和個體發展的差異性。2.1.3了解中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熟悉中學生建構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2.1.4了解中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過程,了解中學生交往的特點,理解同伴交往對中學生發展的影響。2.1.5掌握觀察、談話、傾聽、作品分析等方法,理解中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2.1.6了解我國教育的政策法規,熟悉關於兒童權利的內容以及維護兒童合法權益的途徑。 2.2具有教育學生的知識和能力 2.2.1了解中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熟悉任教學科的課程標准,學會依據課程標准制定教學目標或活動目標。2.2.2熟悉任教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學會聯系並運用中學生生活經驗和相關課程資源,設計教育活動,創設促進中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2.2.3了解課堂評價的理論與技術,學會通過評價改進教學與促進學生學習。2.2.4了解活動課程開發的知識,學會開發校本課程,設計與指導課外、校外活動。2.2.5了解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學會引導中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體觀念。2.2.6了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學會處理中學生特別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2.2.7掌握教師所必需的語言技能、溝通與合作技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能。 2.3具有發展自我的知識與能力 2.3.1了解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重點。2.3.2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熟悉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學會理解和分享優秀教師的成長經驗。2.3.3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學會利用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各種機會積累發展的經驗。 3教育實踐與體驗 3.1具有觀摩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1.1觀摩中學課堂教學,了解中學課堂教學的規范與過程,感受不同的教學風格。3.1.2深入班級或其他學生組織,了解中學班級管理的內容和要求,獲得與學生直接交往的體驗。3.1.3深入中學,了解中學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機制。 3.2具有參與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2.1 在有指導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案,獲得對學科教學的真實感受和初步經驗。3.2.2 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參與指導學習、管理班級和組織活動,獲得與家庭、社區聯系的經歷。3.2.3 參與各種教研活動,獲得與其他教師直接對話或交流的機會。 3.3具有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 3.3.1在日常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所學所思所想,形成問題意識和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3.3.2了解研究教育實踐的一般方法,經歷和體驗制訂計劃、開展活動、完成報告、分享結果的過程。3.3.3參與各種類型的科研活動,獲得科學地研究學生的經歷與體驗。 2.課程設置 學習領域 建議模塊 學分要求 三年制專科 四年制本科 1.兒童發展與學習2.中學教育基礎 3.中學學科教育與活動指導 4.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5.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兒童發展;中學生認知與學習等。教育哲學;課程設計與評價;有效教學;學校教育發展;班級管理等。中學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中學學科教學設計;中學綜合實踐活動等。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等。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方法;教師語言;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 最低必修學分8學分 最低必修學分10學分 6.教育實踐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 18周 18周 教師教育課程最低總學分數(含選修課程) 12學分+18周 14學分+18周 說明:(1)1學分相當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程學習18課時,並經考核合格。(2)學習領域是每個學習者都必修的;建議模塊供教師教育機構或學習者選擇或組合,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選修;每個學習領域或模塊的學分數由教師教育機構按相關規定自主確定。 (四)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框架建議
在職教師教育課程分為學歷教育課程與非學歷教育課程。學歷教育課程方案的制定要以本標准為依據,考慮教師教育機構自身的培養目標、學習者的性質和特點,並參照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框架;非學歷教育課程方案的制定要針對教師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殊需求,參照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框架,提供靈活多樣、新穎實用、針對性強的課程,確保教師持續而有效的專業學習。
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要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充分利用教師自身的經驗與優勢,進一步深化和發展職前教師教育的課程目標,引導教師加深專業理解、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自身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課程功能指向 主題/模塊舉例 加深專業理解 當代教育思潮、教師專業倫理、學科教育新進展、兒童研究新進展、學習科學新進展等;也可以選擇哲學、人文、科技等研究領域的一些相關專題。 解決實際問題 學科教學專題研究、特殊兒童教育、青少年發展問題研究、學校課程領導、校(園)本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與指導、檔案袋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教學診斷、課堂評價、課堂觀察、學業成就評價、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校(園)本教學研究制度建設等。 提升自身經驗 教師專業發展專題研究、教育經驗研究、反思性教學、教育行動研究、教育案例研究、教育敘事等。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加強對教師教育課程的領導和管理,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做好教師教育課程標准實施工作。依據課程標准,加強教師教育質量的評估和監管,確保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質量。
(二)教師教育機構要依據課程標准,制定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教育課程方案,科學安排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的結構比例。根據學習領域、建議模塊以及學分要求,確立相應的課程結構,提出課程實施辦法,制定配套的保障措施。建立課程自我評估制度,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課程方案。
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完善教育實踐課程管理,確保教育實踐課程的時間和質量。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創新教師培養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培養師范生的新機制。
(三)教師教育機構要研究在職教師學習的特殊性,提供有針對性的在職教師教育課程,滿足不同學習者的發展需求。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要反映相關研究領域的新進展,聯系教育實際,尊重和吸納學習者自身的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在職教師教育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H. 依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課程標准,進行一日保育教育活動 是出自哪一個法規
沒有具體的法規說 一定要每日一次進行保育教育活動,但是根據以下文件回:
《國務院關於答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1年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這兩個國家部委級文件,當地省市主管部門再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規章制度。
因為在這兩個規章制度中對於幼兒園幼兒有「保育」、「體育」、「戶外活動」等要求,各地普遍上就制定了每日一次的保育教育活動。
附:《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I. 幼兒教育方案措施有哪些
一、計劃制定
1、學期初,業務副園長、教研組長應根據幼兒園全園工作計劃要求,分析思考上學期教學工作,強調連續與發展,制定本學期教學教研計劃,明確提出教學要求,制定實施工作目標的措施,策劃全園性的教研活動,活動安排要具體、詳實。
2、班主任制定班級計劃(包括班級情況分析、師幼配合、物質和心理環境、教育教學、家長工作、財物管理等);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包括學期計劃、階段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等);保育老師制定保教工作計劃(包括環境衛生、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助教工作、家長工作等);後勤人員則根據各崗位職責制定相應工作計劃。
3、計劃內容主要應涵蓋:情況分析、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具體安排等。計劃是工作的參照,要求切合實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作用,具體活動安排具有可操作性。
二、課前備課
4、: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
開學初,教師首先要熟悉各年齡段課程標准並掌握其要求;其次要統攬教材,了解教材內在聯系;其三要認真研讀每篇教材,依據教材內客,幼兒實際認知規律,確定教學目標和要求,掌握重點、難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並能隨機調整教學策略。
5、: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加強集體研究,交流教材教法,認真研習修訂教案,實行電子備課並提前一周上傳,做好活動前教學具的充分准備。教案要寫明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注重三維:情感、能力、知識)、活動准備(教具、學具、知識准備、心理准備等)、活動過程(如何導入、主要環節、活動延伸等,新教師要求必須寫詳案)。環節設計有條理,層次清晰,過度自然,問題設計具有啟發引導作用。書面教案書寫要整潔規范。
6、教師不得生搬硬套抄襲教參或其它備課資料上的教案設計,要結合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及自身教學特色進行分析思考,調整修改活動方案。
7、教師必須寫「教後反思」。每一次教學活動後,教師要善於提煉成功教學價值,找出不足,提出改進設想,及時批註在本課教案後面,積累經驗,以便不斷改進提高。
三、組織教學
8、教師依據備課內容精心組織教學活動。不得隨意更改調換教學內容,不允許只備不教或只教不備;教師不得隨意終止教學活動;不做與本教學活動無關的事情:擅離教室、接打電話、聊天、會客、做私活等;不得坐著組織活動。
9、教師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組織教學,教態親切大方,衣著整潔得體、語言精練易懂、聲音清晰,提倡語氣輕松化、兒童化、趣味化。
10、教師教學應充分運用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心理氛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育環境創設;並積極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教育手段,開展電化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11、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給幼兒充分動腦、動口、動手的自我訓練機會,堅持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多途徑多手段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幼兒能力與情感的全面發展。
12、教學活動應注重各領域間的整合、相互滲透,強調教學活動中班級教師間的協調、支持、合作。
13、教師要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注重教學的藝術性,提升自身教學水平。 四、業務學習
14、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園內的各種業務培訓學習。自學與集中學習交流相結合,做好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理論性較強的專業書籍,整理一萬字的讀書筆記,交流讀書感悟。
15、結合新《綱要》精神,根據教學要求,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等,每學期寫出5 篇反思文章。反思一般應包括:教學或某一事件的情景再現、得失對錯的理性分析、處理或解決的策略、理論的依據等。
16、幼兒園創造各種條件支持教師外出學習,外出學習的教師,返園後要書面匯報學習內容及學習收獲。外出聽課者,返園後要主動承擔匯報課。 五、園本教研
17、幼兒園每學期按研修一體的原則,以課堂教學的觀摩與評價為切入點,開展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寫反思一條龍教研活動。
18、各教研組通過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說課、評課、課例研究、教學反思與交流、案例分析、問題會診、教師與專家對話、教育敘事、教育沙龍等多種形式,圍繞某一教育教學專題或有爭議的教學話題開展研討,並作好相關記錄。每位教師每學期上教研課一節以上。積極參與網上教研活動,拓展視野,促進發展。
19、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上新崗或新上崗的青年教師看課每學期不得少於20節,看課除了認真作好看課筆記和寫出評析意見外,還必須積極參與評課活動,評課要講究方法,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意見,評課時切忌走過場或一邊倒,並認真作好記錄。教師每人每學期至少完成一份詳盡的書面評課發言材料,交教研組長審閱簽名後於學期結束時匯編存檔。 六、幼兒評估
20、學期結束,對整體幼兒進行教學評估:以教師考查和幼兒園抽查考評等多種形式檢驗幼兒的學習情況。教師記錄分析考查結果,以備調整改進。 第二十一條:認真填寫《幼兒手冊》。正確客觀評價每個幼兒,以激勵為主,善於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不足之處委婉指出。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不主觀推斷幼兒的發展趨勢。書寫工整,語句通順,邏輯清晰,無錯別字。
七、學期總結
21、學期結束,教師要進行認真總結。對照學期計劃,分析工作成效,思考下階段工作方向。總結內容一般應包括:工作完成情況,幼兒學習發展情況,主要經驗體會,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意見等。
22、全面開展幼兒園安全排查整治
幼兒園要在開園前進行拉網式的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門衛管理、技能設施、校園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工作「一崗雙職」落實、師幼安全教育等。有效防止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檢查過程中做到認真細致,不留死角。並要有詳細記錄。
23、切實強化幼兒園門衛管理
門衛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值班上崗,不準擅離職守、脫管失控。要有超強的責任心和防控能力。並加強與轄區派出所的聯系,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做好來客登記工作,嚴格審查進入幼兒園的可疑人員、嚴禁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幼兒園。
24、認證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幼兒園共安裝視頻監控12個,安全監管員趙師傅定時檢查設備運行狀況,對老化的設備要及時更新,對監控盲點要進行補缺,保安人員配備必要的安全裝備,要加強讀幼兒園周圍的巡邏工作。
25、加強師幼安全教育
通過家長會、班會、家園橋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知識,提高教師和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和應急避險技能。園委會每日值班領導巡查值班,規范幼兒入園放園秩序及交通疏散工作,切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