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小班教學改革試點課程申報

小班教學改革試點課程申報

發布時間: 2021-03-16 08:38:06

1. 如何正確實施小班化教育呢

(1)小學教育可以實行「語、數包班制」。小班化教育的學生數量基本應保持到普通班的一半,這樣學生的作業減少了,老師批改的總量也減少了,教師面對學生的各種任務的總量也減少了,這就促進了教師有時間身兼兩科的可能性,而且小學課程的專業性並不是很強,只要教師本身素質過硬,身兼兩科應該不成問題。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師身兼兩科教學,可以盡可能多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盡量避免學生出現偏科狀況。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實行「語、數包班制」時,一定聘請綜合素質較強的教師。

(2)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狀況對課程的設置有所改變。學校的管理者除按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課程計劃開設外,在不增加周課時總量的基礎上,應適當調整學校課程,比如每周開設一節計算機游戲課、一節英語口語課,從小培養學生對計算機、英語的興趣,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另外,調整活動課程,每周開設一節「夥伴交往」活動課。這樣,通過教育資源、環境、課程的重新配置、整合,就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良的人文教育環境與個性化學習環境。

(3)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教學所用的多媒體設施。傳統的單靠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工具已經顯得陳舊落伍了,教學的多途徑,多向比較和多流派化將有利於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性的提高。而小班化教育管理既然給予了教師充足的時間,教師就應該利用這些時間改進教學方法,配合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針對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設計備課講課。因此,課堂上的教學手段應不斷地得以提升,教師應該使用現代化的科技為學生們設計有針對性的電子課件。為此,有條件的學校教育管理者應該積極地為教師的講課提供現代化的設施。

(4)學校的管理者應建議教師在課上課下多組織師生互動活動。「親其師,信其道」,小班化教育給予了學生更多地親近教師的機會,也給予了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時間,所以師生應該共同地充分利用,而小學生在這方面的自覺性比較差,因此,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加引導。比如,教師可以從容地走下講台,面帶微笑,來到學生們中間,向他們發出第一個邀請,和學生面對面地交談,手拉手地游戲,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快樂的教學氣氛,使學習融洽而富有吸引力,使教室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習樂園,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樣,一個安全的、多項型的交流活動因此而產生了,在這樣的氛圍里,師生、學生之間的交往之門就很容易地打開了,這樣的課堂就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合作交流的多邊活動的場所。總之,小班化教育是對現代教育管理體制的一次有意義的創新,通過小班化教育管理,學校將不再是一個僅僅教會學生知識的地方,還是一個培養學生面向未來,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地方,校長們應盡力去推動。

2. 在哪裡可以找到教學改革課題的申報書

研究目的:通過課題的開展,探討利用新課標、新思維、新方法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創新思想、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夠適應數學學科發展的潮流,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改善他們的數學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擴展他們的學習和思維空間,使其感受到學習及其成長的快樂,實現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價值和意義。研究意義:教學上能體現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接受走向自主發現和探究。充分藉助課題的研究,使數學課堂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通過研究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構建出一種適用的、高效的、現代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數學教師和高水平的學生。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利用新課標,培養數學教師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的轉變,通過自由而富有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刻反思,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2、通過研究課題,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上能有根本的改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並且能夠在數學領域有所建樹、有所創新。 3、教師通過課堂改革,與學生之間從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轉變成「價值引導—自主探究和發現」的關系。學生從中能夠對數學有全新的理解,從認識數學、了解數學到喜歡數學、發展數學,體現數學的價值。

3. 學校(小學)實行小班化教學可行性分析報告怎麼寫

「小班化教育」是當代小學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趨勢,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小班化教育中,由於學生數額的減少,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做出了相應的變化,其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不僅師生交往和學生活動的頻度必然增加,而且師生交往和學生活動的質量也必然明顯提高,從而大大改善課堂教學對學生發展的效果,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我區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基本做法
(XX您的)區開始小班化教學研究起始於「十五」階段,部分小學開展了「實施小班化教學」的課題研究,其中以瀋河區大南三小學最為典型。
瀋河區大南街第三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公辦小學,1998年以來,學校開展「小班化教育」改革實驗,以強化科學管理為切入點,採取「優化教師結構、優化育人環境、優化課堂教學、優化課外活動」四項工作策略,經過6年多的實驗改革,學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
通過小班化班級與普通班級在教室的微小氣候監測、同一教室空間下的人數比、師生互動情況、學生的綜合能力情況等方面進行比較,小班的教學環境要明顯優越於普通班級,小班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明顯高於普通班學生。
目前學校已初步探索出了具有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的小班化課堂教學策略,以及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地小班化教學模式,即「分層遞進、合作參與、自主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同時,結合學校實情,建立起特色校本課程體系。
在大南三小學實施「小班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學校受到了專家和領導的重視與認同,省內多家新聞媒體也先後報道了大南三小學的經驗,學校在《遼寧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上發表了「搞好小班化教育,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一文,學校實施的「十五」省級科研課題——「小班化教學實驗研究」獲得「十五」省級首批優秀教育科學成果一等獎。
二、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取得的經驗與認識
1、小班化教育理念、教學策略充分體現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地發展。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正是小班化教學所實施的教學策略。可以說,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入貫徹課改精神的真實體現。
2、小班化教育的開展充分顯示了小班上課的優越性
(1)增加了師生間、學生間交往的頻度和交流的密度。由於教學的空間條件發生了變化,上課的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活動,解放了五官、大腦和手足,大大提高了每個學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2)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大大高於以往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一會兒游戲,一會兒表演,一會兒操作,一會兒欣賞與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主體作用得到發揮,積極性大大調動。
(3)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培養健康的情感。教師對每一個學生更了解,更傾向於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學力和人格的培育。
(4)教師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個別輔導,有更多的機會在教室內巡迴,因材施教。有的教師還把辦公桌搬進教室,一天8小時與學生在一起,當場作業面批,當場個別指導,增加了與每個學生的接觸,並能及時答疑。集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交替使用,優勢互補。
(5)增強了學生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明顯發展。
通過與傳統的「大班」比較,發現「小班」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和心理品質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個性也得到充分的發展。具體地說,各學科成績要普遍高於「大班」,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也有明顯增長,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綜合表達能力、適應能力等也有明顯提高。
3、大南三校取得的經驗說明,「小班化教學模式」在我區同等規模的學校中有一定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1)瀋河區教師學校附屬學校(前身為小南三校),學校現有教學班15個,學生498名,平均每班33.2人,學校現有教師65名,按學校目前情況,每個班配置的教師人數為4.3人,已經大大超出學生和教師的比例,實施小班化教學有利於安置超編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崗位,對學校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每個教室都有電腦、電視機、視頻展示台,適合各個學科多媒體教學使用,除此之外,每個班還都通有電話、鋪有地板、百葉窗簾等,整齊劃一且更具人性化。近幾年,學校對硬體設施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使每個班的環境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隨著生源的減少,空餘的教室除了做專用教室外,可用於小班化教學使用,教室可直接使用,不必投入額外資金建設,為小班化教學提供了必要的硬體條件。學校計劃在新的學期著手實施。
(2)沈陽市86中學是區內一所相對比較薄弱的初中,學校現有22個教學班,973名在校學生,教職工總數133人,師生比是7:1。共26間教室,7個多媒體教室,2間微機室,另外還有各類的實驗室。初一年級共178人,分成6個班。平均每個班級不到30人。從數量上,達到了小班化教學的標准。而且,6個班都是多媒體教室,學校花了很大力氣裝修,環境優雅,氣氛溫馨。
學校對實施「小班化教學」做了具體的規劃,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和「實現每一個學生都熱愛學校,熱愛課堂,熱愛生活,最終成為一個陽光的、向上的、能與人合作、有豐富知識的合格中學生」的總體目標。
具體措施有:今年9月份開始,從初一、初二年兩個年級抓起。硬體上加大投入;師資上加大培訓;觀念上加強統一;管理上有章可行。
三、目前我區開展小班化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困惑
(一)目前小班化教育雖然在我區部分學校開始或正著手准備實施,但大部分學校還不具備實施的必要條件。突出表現為學生與教師的比例數達不到標准,各班的學生人數過多。此外,教學設備及設施不夠健全也是影響小班化進程的主要原因。
1、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造成了區內不少名校學額過大,滿足不了「小班化教學」的需求。

以實驗學校小學部為例進行說明:
(1)學額過大
沈陽市實驗學校小學部班額、生額一覽表
年 級 年級班級數(個) 年級學生總數(人) 班級生均數(人)
一年級 12 511 43
二年級 12 515 43
三年級 11 492 45
四年級 10 478 48
五年級 10 489 49
六年級 9 542 60
總計 64 3027 47

沈陽市實驗學校小學部師生比、班級教師配備比一覽表
在校學生數 3027
一線教師人數 153
師生比 20比1
班級數 64
班級教師配備比 2.4比1

(2)師資配備問題:
師資配備問題是學額大所帶來的實際問題:
如果按照現有的學生人數進行小班化實驗的話,我們來看這樣一張統計表
在校學生數 3027
班級數(每班平均25人) 121
班級教師配備比(小班化標准) 2.5比1
一線教師數 303
師生比 10比1

首先是師資問題的矛盾:如果按照小班化教學的班級教師配備比來看,學校現有學生需要一線教師303人,而現有一線教師153人,少150人;如果滿足了教師配備,師生比為10比1,就不符合「雙高」普九中所提到的師生比為16比1以上的要求。這種政策性的問題,作為基層學校無力解決。
(3)校舍問題:
由於學額增大,學校在原有小學部的基礎上,99年建成了小學二部,02年建成了小學三部。現在低、中、高年級分別在小學三個部,勉強解決了教室問題,如果按照小班化實驗的話,還需要解決57個教室問題,這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問題。
2、四所初中改革試點校實施小班化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以18中學為例進行說明:
學校現在有十六個教學班,共有學生685人,現有教室18個,共有教師85人。從實施小班化條件來看,教師人數是夠的,但教師師資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家長是選擇教師的。從教室的數量來看,是容納不下的,每個學校的功能教室都具有40個座位以上,是完全可以滿足實施小班化的條件的,但從實施小班化具體方法來看,實施小班化的條件暫不成熟:其一,從現有的人數,現有的教室來看是完全不可能實施的;其二,從師資來看,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的,也容易造成對小班化的不利,因為家長是要選擇老師選擇那些比較優秀的教師。其三,對於我們這種改造學校來說,如果人數過少,隨著年級的升高有部分學生流失,這會造成班級生存不下去;其四,從現有的政策來看,實施小班化將會造成師資超員,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隨著學生數量的減少,實施小班化教育教學是完全可能的。
(二)現存的問題及理性思考
1.師資隊伍的適應能力問題
「小班化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教學中要求教師觀念的轉變,比如「教師不教學生就不會」、「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等觀念的碰撞;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教學技能上「一專多能」;在師生關繫上,要求教師能夠彎下腰來傾聽孩子們的要求。
2.教育政策的支撐問題
由於現今基礎教育為外控管理,學校無人事自主權,而小班化教育的教師配備對比現今的配備比例相差很大,這樣給學校全面實施小班化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小班化教育需要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進行綜合調整,需要足夠的教育經費的支持和投入,而且師資培訓也需要資金。
3.教材方面的需要
現行的這一套教材並不能完全適應小班化教育的需要,也不能充分發揮小班化其應有的價值。因此應加強小班化教學課程、教材、教法、評價等的研究工作。鼓勵教育科研人員與教師一起進行合作研究,開展小班化教學課程、教材、教法、評價等的研究工作。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班化」是一個方向,也是一個趨勢,但如何組建好小班,則是我們之上而下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課題?希望 「小班化」能實踐好,實驗好,為課程改革、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4.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