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書法校本課程總結
A. 書法校本課程展示體會作文
學校為了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發展同學們的各種興趣愛好,學校在每各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的最後一節課開設了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種類特別多,有微機、田徑、美術、書法、折紙,還有關於科學研究和發明的……很新奇,同學們都覺得很有意思,每個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報名。
我報的是「研究性學習」,從一開始到現在我們研究的是植物和動物,老師告訴題目,然後我們在家裡查資料,然後再和老師一起到校外觀察。我們去海上公園觀察生機勃勃的各種植物,到花店觀察繽紛艷麗的各種鮮花。回來之後我們一起交流,這個過程很有意思,可以通過親身感受,讓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上的連在一起。也讓我更多的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過校本課程,我們擴大了知識面,了解到了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校本課程太有意義了,它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豐富了我們的知識。
B. 小學生軟筆書法教案教學期末總結
首先總結一學期工作中的亮點和成績,再總結工作中的不足,最後對下學期工作的展望。
例:
本學期軟筆書法校本課程的教學自開學以來,至今已按學期初計劃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為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更好地服務於日後的教學工作,提高軟筆書法教學效果。特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予以小結。
一、基本情況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的瑰寶,傳承祖國文化藝術遺產,弘揚祖國書法藝術魅力,要從小抓起,從基礎抓起。為了給同學打造一個良好的軟筆書法學習環境,並結合我校實際,我班本學期繼續選擇軟筆書法作為校本課內容。
一學期來,在校領導的關心下,我班堅實有效地完成了各項教學及工作任務,克服了種種困難,保證了活動的正常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過程與成績
1、通過描摹與練寫,學生們都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體驗到了中國文化藝術之美,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了。
2、在軟筆書法學習過程中,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書寫姿勢,規范了他們的執筆姿勢。
3、學生們均靈活掌握了毛筆楷書的基本筆畫書寫技法,都能夠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學以致用,對其平時的硬筆楷書的書寫、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4、通過軟筆書法練習,學生們都養成了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
三、經驗與體會
1、營造一個雅緻的書寫環境。從兒童掌握軟筆書法的客觀規律出發,從腦、手、記憶、反應等諸多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坐姿與執筆姿勢、運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運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站寫的要領等。
訓練小學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教給其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構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要求學生臨帖越像越好。通過一系列嚴格的學習及書寫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與書寫衛生習慣。
書寫內容包括教材內容和課內外文章、詩詞、對聯、名言、警句等。切實地培養了學生的虛心、誠懇、一絲不苟的品德。
2、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軟筆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多參加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如現場寫字競賽、書法作品展覽、開辟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窗等。
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一些軟筆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3、鼓勵有較高水平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高水平的字帖作為臨摹的範本,鼓勵學生的寫字風格多樣化,並努力追求「提筆就是練字時」的境界。
4、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布置適當的作業,而且還要講評。如對精心的作業不及時地講評或敷衍了事,這樣就無法從學生作品中獲得正確的反饋信息,從而無法准確地實施教學。
四、問題與教訓
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還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這些問題與教訓務必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
首先,個別同學在書寫和創作的過程中往往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及衛生習慣,每次創作、練習都會有一些墨弄到桌面上或地下,活動結束都要重新打掃。其次,同學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自覺性比較差。在輔導教師不在的時候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
究其主要原因是個別同學還沒有意識到學習書法的重要性,看來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關於學習軟筆書法的重要性還得「老聲常談」,從而端正同學們學習軟筆書法的態度。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軟筆書法校本課教學工作在平實中求特色,在務實中求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會在日後的寫字課上及平時的板書書寫中繼續踏踏實實、穩步向前,不斷進取、向更高目標奮進。
我一定會謹記「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以弘揚書法藝術為己任,以「認真、仔細、耐心」為學習的標准,在以後的教學及活動中,繼續保持好自己的風格,拼搏進取。
在下個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工作中,我將以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去努力完成工作任務,把書法這一校本課程及我校特色活動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C. 書法課是校本課程還是地方課程
你這個問題問到地方上了!我正在學校擔任書法課教學。書法課在我們這里既是校本課程又是地方課程。因為最早是校本課,但從去年開始國家和地方對書法課的重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其納入到了地方課程,並配發了相應的書法課教材,我們學校也就相應地將原有的校本課改為地方課了。不管怎樣,這門課被收到重視就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這些孩子們是幸運的!
D. 初中的校本課程怎麼寫急!最好有樣子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自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 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