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程教學案例
『壹』 人教歷史選修1促進民族大融合教案
重點
孝文帝改革對政權封建化進程的作用。
難點
孝文帝改革對民族融合和國家統一的歷史意義。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孝文帝改革後的影響:經濟的復甦和繁榮,政權封建化,民族的交流與融合。這三個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長制及租調制,把農民與土地緊密結合起來,使鮮卑的牧民轉化為農民,擴大和鞏固了自耕農隊伍,經濟得到了恢復與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了鮮卑族統治者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如興儒學、恢復漢族禮樂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權封建化進程。孝文帝移風易俗的改革和經濟、政治的變化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交往密切、交流頻繁,風俗習慣逐漸趨同化,漢族的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風俗習慣的主體,同時鮮卑族原有的文化精華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建議教師通過探究問題、分析圖片和課堂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認識這三方面的相互關系,把握本課的中心和線索,進而高屋建瓴地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統一體,民族融合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過程,孝文帝改革是促進民族大融合的一項力措,使學生體會到孝文帝是一位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強了這堂課的思想性。
本課引言是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河南龍門石窟的佛像圖片。雲岡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時期開鑿的,這些雕像共同的特徵是:面相豐滿,目大眉長,鼻樑高隆,直通額際,口唇較薄,嘴角微微上翹,呈微笑之意,肩寬胸挺,軀肢渾厚健壯,神態溫靜具有偉丈夫的氣概。體現了原始佛教的特點。而龍門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帶,性格爽朗,風神飄逸,從側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建議教師以課本圖片和下載兩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圖片為素材,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引言內容。問題一:通過這些圖片,你從中獲得哪些歷史信息?問題二:這些作品的藝術風格有何不同?說明了什麼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經濟發展的表現及概括其原因,體會孝文帝改革後對鮮卑族等少數民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化的影響。
1.農牧業的發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荒地得到更多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興修水利,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其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調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響;三是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包括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進步,水利設施的興修等。
2.手工業的成就。建議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和閱讀教材對圖片的解釋,然後歸納手工業發展的表現在:民間、官府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絲織業較大發展,北方青瓷的出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農業、商業的發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業活動的活躍。建議教師通過學生看圖片和閱讀【學思之窗】的內容,概括商業的主要表現是洛陽市場繁榮,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商人實力雄厚;與朝鮮半島諸國、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其原因是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孝文帝鑄造銅錢,重視和支持商業的結果。北魏的貴族的大都經商,一方面說明了商業的活躍,另一方面說明鮮卑族接受了漢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第二目「政權封建化的加速」
鮮卑族經濟的轉型,推動著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封建化的加速,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教材從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三個方面說明。
1.尊儒崇經,興辦學校。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儒學既重外在的行為規范又重內在道德的自律,維護了封建統治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教材介紹了從孝文帝從小熟讀儒家經典,建孔廟並親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興辦太學,教授儒家經典,培養人才的史實。
2.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所謂禮樂制度是周代最早對「禮」(祭祀、朝食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規定的制度,是對宗法制和等級制的強調和固定。孔子對禮樂制度加以系統的理論說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揚仁愛與和諧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禮樂文化,使禮樂文化進一步成為禮儀文化,歷代統治者沿用這一制度來維護統治。教材介紹了孝文帝制定各種禮儀制度,廢置鮮卑族的祭祀禮儀,改用漢族的祭祀禮儀,加速了政權的封建化,最終維護鮮卑族的統治。
3.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教材介紹了孝文帝仿漢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廢除一些帶有奴隸製成分的落後殘酷的法律,保證了漢化政策與制度的施行。
教學建議:教師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自己歸納孝文帝政權封建化的措施。然後分組討論:政權封建化加速的背景?教師在總結中講清封建化、禮樂制度的概念,師生通過互動答疑完成本目任務。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孝文帝改革適應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反過來,又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教材首先敘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響,特別指出改革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其次說明鮮卑族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促使風俗習慣的改變,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習慣的主體。同時,鮮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
(一)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1.生活習慣的漢化。教材主要介紹鮮卑族經濟方式的變化,鮮卑族的勞動者變成農民,貴族轉化為地主。生活習慣也發生了變化,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封建社會風俗習慣的主體。
2.鮮卑族優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過程是各民族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而不是鮮卑族文化的完全喪失。教材從鮮卑族畜牧業生產經驗、服飾、風俗、食物等方面證明了鮮卑族文化精華融入了漢族文化之中。
(二)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
教學建議:通過討論探究問題,讓學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實質,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發展是像滾雪球一樣發展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一起共同締造了中華文明,樹立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意識;聯系以前的課程,理解改革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自覺樹立改革意識。
最後,總結孝文帝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積極地、主動地、徹底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鮮卑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制度封建化、生產方式農業化、風俗習慣漢族化,從而有利於北方經濟的發展,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加強了民族大融合,為國家結束分裂、走向統一和封建社會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孝文帝是我國少數民族中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教師以課本圖片和下載兩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圖片為素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引言內容。問題一:通過這些圖片,你從中獲得哪些歷史信息?問題二:這些作品的藝術風格有何不同?說明了什麼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經濟的復甦和繁榮」。教師應先對社會經濟作一定闡釋:經濟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以及由此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古代社會經濟可分為農業、手工業、商業等門類。歷史的發展歸根到底受經濟發展,主要是生產力的制約。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做表格歸納經濟發展的表現,結合教材的圖片、閱讀【學思之窗】的內容分析其原因和歷史作用。
第二目「政權封建化的加速」。教師提問學生:經濟復甦和繁榮的歷史作用?後總結:經濟的復甦和繁榮推動了民族大融合,生產方式的變化促使統治者更加徹底的政治改革來適應經濟轉型的需要。導入本目學習,教師應對封建化進行闡釋:封建化就是鮮卑族奴隸制統治模式向漢朝封建制統治模式的轉化。讓學生歸納政權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分組討論每一項措施的影響。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教師提出問題,問題一:生活習慣漢化的表現?舉例說明;問題二:通過閱讀教材的圖片(《漢人胡食畫像磚》),歷史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鮮卑民族消失了,鮮卑文明是不是也徹底消失在歷史的煙霧中?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問題三: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聯系前兩節內容,孝文帝是蓋世英雄還是千古罪人?你認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同商鞅變法相比,改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結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麼條件?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導入新課時,用計算機或幻燈展示圖片
圖片1:雲岡石窟的第六窟的圖片:雲岡石窟創建於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中央直立一個寬約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連窟頂,整個塔柱和洞壁嵌滿了大小佛龕和多種裝飾,找不出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隙。雲岡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
圖片2:龍門石窟圖片:主要是北魏時期開鑿的作品。古陽洞等。由於孝文帝遷都後,大力推行漢化,此時的雕像一改雲岡時期的風格,服飾、裝飾,甚至人物體形面貌等處,都帶有明顯的漢族文化的特徵。
案例二 用實物投影和幻燈片展示(《洛陽伽藍記》卷二《城東》)南梁大臣陳慶之的一段話
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識,口不能傳。所謂帝京翼翼,四方之極。始如登泰山卑培,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這段話展示了北方經濟的復甦和繁榮,也說明了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的文化與制度,進一步加強了民族融合。由此導入「政權封建化的加速」的學習。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北魏的貴族大都經商的事實,說明了什麼問題?
解題關鍵:商業繁榮,市場活躍,物品豐富,商人多且實力雄厚。
思路引領:商業繁榮;鮮卑族以前沒有商品經濟,以物換物。
答案提示:北魏商業繁榮,商品經濟深入人心;鮮卑族逐漸漢化。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北魏孝文帝實施改革後,北魏的社會經濟出現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北魏社會歷史的發展又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解題關鍵:經濟的轉型及社會歷史的發展的影響。
思路引領:農業恢復、發展推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活躍,經濟的變化對政治、民族融合影響巨大。
答案提示:社會經濟的變化。
農業: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術提高,畜牧業發達。
手工業活躍:民間和官辦手工業發展快,絹布產量增加且工藝精湛,北方青瓷出現。
商業活動活躍:洛陽出現許多大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對外貿易遠達西方國家。
影響:經濟的變化推動了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型,增加了國家收入;經濟的變化促使孝文帝進一步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加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鞏固了封建統治;經濟的變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成為漢族一部分,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
2.為什麼說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歷史意義在於它促進了中國北方地區的民族大融合,並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解題關鍵: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南北分裂的原因。
思路引領: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內容、意義。民族矛盾是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下為發展生產、鞏固統治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經濟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調制,農業成為經濟的主要成分,使游牧為主的鮮卑族變為農民,促進了經濟的復甦與繁榮;政治上遷都、實行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設立三長制,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這些措施加強了國家管理,鞏固了統治,團結了漢族地主,有力地推動了政權的「漢化」。文化和風俗習慣上全面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移風易俗。這些措施促進了鮮卑族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加強了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鮮卑族最終融於漢族之中,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同時,南北之間民族隔閡的消除,北方經濟的繁榮,為隋唐時期國家的重新統一奠定了基礎。
『貳』 大學選修課程該怎麼弄
選課切忌盲目
從選課人數來看,心理類、藝術類(尤其是賞析課)、人文類(尤其是歷史課)的課程深受同學歡迎,理工類選修課課堂比較冷清。選修課人數滿的課程約佔四分之一,其中工科院系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少,而這部分課程中,基本上也是飲品文化、醫療保健與養生、汽車文化、日用品製作藝術欣賞等大眾文化課程。在理工類選修課的課堂中,文科生則寥寥無幾。
34%的同學沒有想過對自己的選修課進行規劃,61%的同學選課僅憑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有部分同學的選課動機消極,比如選好通過的課程,而不考慮自身喜好和發展。在學習過程中,有部分同學有過逃課現象,其中甚至有選了課只是偶爾出席者。而在對有規劃意識的學生中調查得知,很多也只是進行上課進度上的調整以及興趣上的取捨,真正將選修課和自己專業培養需要、未來職業等進行統籌規劃的則相對較少。
這些調查數據表明,同學們對於選修課的忽視和選課的盲目性值得關注。因此,關注目前就業壓力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視,充分發揮選修課的作用,提高同學的選課規劃意識和選擇的合理性勢在必行。
規劃你的選修課
同學們在選修課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原因何在?
其一,由於文科課程相對比較輕松,多有趣味性,加上文科學生對理工科課程的不了解,致使多數文科生和工科生都將選課目標鎖定在文科課程,工科院系的課堂受到冷落.。選擇喜歡的課固然沒有錯,但要防止知識面過窄。理工科學生需要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文科學生也應當有必要的自然科學素養,不要怕學不懂工科的專業知識,重要的是學習它的思維方式。
其二,部分同學過於重視眼前利益,沒有長遠規劃。一些同學抱著只為完成學分的心態選修課程,以便盡快修完,好給以後的專業課學習騰出時間。也有同學表示,學起來輕松的選修課程就算不太喜歡也會考慮選擇。也有部分同學有從眾心理,會盲目跟著別人選,或選同學上過的課,覺得這樣「心裡有底」。
其實,學分只是學習的一個副產品,選課不能只想著要得到這些學分,能學到有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其三,缺乏對選修課的重視導致某些選修課課堂上同學的聽課質量不高。有同學認為,選修課不是專業課,沒必要學得那麼認真,因此課堂上有時開小差。開設「小提琴發展史及音樂作品賞析」的葛永明老師認為必修課和選修課一樣重要,是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補充,需要同等對待。今年的雙選會上,就有用人單位給出了有文藝素養的同學優先錄取的條件。同學們能在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是老師們最大的願望。如果學生態度消極,除了自身要加強認識外,還需要老師來引導。同時,教務處副處長富海鷹也指出,在加強學生正確認識選修課的同時,老師也應進一步提高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隨著多元化社會的到來,大學生不能做「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固守一門學科的「專才」,應努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以專業學科知識為主導,科學、技術、宗教、藝術、哲學等等都應在我們的視野之內。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規劃自己的選修課,讓選修課真正為我們服務。
提前設計,有針對性選課
面對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同學們應該提前設計好自己的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選擇相關知識的課程。
03級機械電子專業的畢業生曹同學在今年的雙選會中受到多家單位的青睞,他說:「我從大二開始就選修了市場營銷的很多課,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心理學等,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校內做學生工作,在校外做策劃,使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所以選學的課程不能泛泛了事。」而藝術與傳播學院04級的馮同學在兩個學期內,有計劃地選修了日語二外Ⅰ和日語二外Ⅱ等課程,她說:「我想畢業前考一個日語等級證,對我的就業一定有所幫助。」交運學院的一名同學開始不能確定自己的選課目標,於是在大一時沒有選課,而是將感興趣的課程上課時間、地點全部記下來,有空時候都去聽,慎重確定自己最喜歡的課程,大二時才有計劃地上選修課。
對於如何選擇選修課,老師們也給了同學們許多很好的建議,教務處負責培養計劃的老師建議:
第一,要從形成合理的知識、能力及素養的結構這一角度來選擇課程。每位同學都應考慮個人的全面發展,選課時應取長補短,盡量平衡自己的知識結構,讓選修課成為專業學習的補充,個人能力提高的源泉。目前我校開設的選修課,考慮到文理學生的知識差異,工科課程正在趨向「大眾化」,課程的專業性並不是很強。如運輸學院的城市交通與城市生態,電氣學院的21世紀電氣科學與前沿、高速鐵路技術與裝備,生物學院的化學與生命科學等。文科生可以多了解這類課程,培養自己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而理工學生也應多涉獵文科課程,開拓視野。
第二,同學們應該從實際出發,正確審視自己的特長,實事求是地考慮自己原有的基礎、水平、個人興趣等,合理選擇。一位教授小提琴課的老師建議到:「不要不切實際地選擇,特別是小提琴的學習對同學的專業素養要求比較高,適合有過基礎的同學學習,否則不會有太大的收獲,還不如選擇一門音樂欣賞方面的課程。」而我校校友崔志剛,雖然是理工科出身,因為准確把握了自己的特長,成長為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第三,進行系統規劃,確定明確的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根據自身興趣選擇課程值得鼓勵,但導致的盲目性不可避免。只有進行系統的規劃准備,確定明確的目標,才會有收獲與成果。
外語學院的蕭同學選修了新聞學的五門課程,准備考研的她說:「我喜歡新聞,准備考新聞學研究生,所以我在選課時就需要多選新聞學專業課程進行學習。」她認為同學們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盞指路明燈。許多實用性較強的選修課,如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以及經管學院開設的管理類課程也受到眾多同學追捧。也有不少同學選修駕駛,考駕照,這無疑為以後的就業和生活帶來不少方便。傳播學專業04級的婁同學則一直在選修吉他課,他說:「既然選修了,就要讓它成為特長。」
在同學對自己的選課進行規劃時,要通過自己學習或與老師交流,充分了解課程,把握自己的需求,才能正確選擇自己所需的課程。」
『叄』 人教歷史選修1改革的後果教案
重點
穆罕默德·阿里對外擴張及其改革失敗的內外原因;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意義的分析和理解。
難點
英國等列強插手及英、法、俄等國在對待奧斯曼帝國與埃及態度上的不同表現的原因。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內容由三部分構成:一、穆罕默德·阿里的擴張;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敗的內外因素;三、改革的影響與意義。
本課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後果:一、改革增強埃及國力,穆罕默德·阿里進行了三十年的對外擴張戰爭,戰爭影響了改革進程;二、擺脫宗主國的控制、贏得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開埃及乃至中東地區近代化之先河;三、抗擊強權,勇敢地抵禦英國等西方列強的入侵,高擎中東地區民族獨立的火炬,推動了奧斯曼帝國轄區內各民族的解放運動。
本課引言從埃及與奧斯曼帝國的關系入手,以阿里的話引導到阿里對奧斯曼帝國的斗爭和對外擴張,並指出窮兵黷武是改革失敗的重要原因。這是一種以形象材料設置懸疑導入抽象思維的手法,建議教師充分利用這一內容,做好導入本課教學的文章。
改革的後果是本課教學的中心內容,為幫助學生把握本課知識間復雜的內在構成,建議教師結合前兩課的內容,全面描述當時埃及所面臨的內外形勢,進一步梳理清楚英法等列強、奧斯曼帝國、埃及間的關系。
第一目「穆罕默德·阿里的對外擴張」
教材講述的對外擴張始於1811年、終於1841年,約30年。從性質上可歸納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是前20年(1811~1831年),阿里扛的是素丹的大旗,打擊分離勢力、實行對叛逆者討伐的擴張手法。第二階段是後10年(1831~1841年)直接挑戰奧斯曼帝國,以圖取而代之。
從戰事講,可概括出四次出兵分別指向四個國家或地區,即東方的阿拉伯半島、南方的蘇丹、西北的希臘、北方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由此可知,本目教學中必須加強空間概念的教學,建議教師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穆罕默德·阿里擴張形勢圖》,或歷史地圖冊上的彩圖、掛圖講解,讓學生了解出兵的先後與空間方位。
對於阿里對外擴張第一階段與奧斯曼素丹間微妙復雜的關系及各自的動機,建議教師在引言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達到訓練學生歷史思維的目的。阿里對外擴張的主要戰事有:
(1)入侵阿拉伯半島。
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島興起,奧斯曼素丹和阿里各懷心機,相互利用。阿里派兵侵入阿拉伯半島,歷經17年的艱苦戰斗,穆罕默德·阿里以高昂的代價,換來了第一次對外擴張戰爭的勝利。阿拉伯半島實際上處於埃及的統治之下。
(2)侵佔蘇丹。
阿里的改革措施在各個領域全面推開,人力、財力的缺乏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阿拉伯半島戰事又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阿里指望以侵佔蘇丹來彌補兵員、勞力的損耗和國庫的虧空,1820年阿里派兵溯尼羅河而上侵入蘇丹。兩年之內,埃及軍隊便滅掉了蘇丹兩個最大的王國——達爾富爾王國和散納爾王國,控制了蘇丹大部分地區。阿里雖然將埃及的疆域向南大大推進了,但獲得的金銀財寶、兵源和勞動力卻十分稀少,反而使自己的改革又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3)渡海進攻希臘。
1821年,希臘人民掀起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展開了爭取獨立的斗爭。奧軍隊無力控制局勢。素丹以平定希臘後將敘利亞和克里特島授予阿里的許諾,換取埃及出兵相助。此時,埃及實力因改革而大增,埃軍對蘇丹的征服進展順利,便同意了素丹的要求。1822年,埃軍首先攻佔了克里特島。1824年7月,阿里派出2萬名陸軍士兵和由200餘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渡海赴希臘。1825年底,埃軍佔領了幾乎整個摩里亞半島。不久,雅典也落入土埃軍手中,希臘獨立運動處境艱險。
這時,國際形勢劇變,明爭暗鬥的英、法、俄三國很快協調,形成了暫時聯盟,決定援希反土。1827年10月,英法俄聯合艦隊發動突襲,一舉殲滅土埃聯合艦隊,埃軍的精銳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為此,阿里只得從希臘撤回全部軍隊。1829年希臘獲得獨立。入侵希臘的慘敗是阿里對外擴張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4)進攻奧斯曼帝國。
出於對素丹未將敘利亞補償給埃及的憤怒,阿里於1831年10月派遣3萬大軍侵入敘利亞(第一次土埃戰爭爆發),這標志著他的對外擴張進入了直接與奧斯曼素丹抗爭的階段。
戰爭初期,埃軍連連獲勝,奧斯曼軍隊節節敗退。1832年底,3萬埃軍精銳一舉擊敗6萬土軍,隨即向伊斯坦布爾挺進。在這種形勢下,想乘機南下控制黑海的俄國宣布出兵援助素丹,俄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亞洲一側登陸。英法兩國深恐奧斯曼帝國落入俄國手中,要阿里停止進攻。但埃軍先頭部隊已近奧斯曼帝國都城,素丹只好向阿里求和。1833年4月,土埃雙方簽訂協定,素丹同意恢復阿里對埃及、阿拉伯半島、克里特島和敘利亞等地的統治權;阿里則同意從其他地方撤軍,繼續承認素丹的宗主權。至此,阿里不但使埃及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而且已基本實現建立一個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的目標。
教師可讓學生思考並分組討論:「阿里的對外擴張為何屢屢取勝?擴張帶來了哪些危害?」本課內容可查的資料有限,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網路查找一點,以彌補課程資源嚴重不足的缺憾。結合資料回答上述問題,以求得對擴張問題的認識。從表面上看,阿里的對外戰爭勝多負少,對外戰爭的性質是非正義的,顯現出阿里改革的封建性。連續的擴張,使埃及元氣大傷,動搖著阿里政權的根基。這是導致阿里改革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第二目「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敗」
教材主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分析了阿里改革失敗的原因:從埃及國內來說,由於阿里的專制殘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機、致使起義不斷;從外部形勢來看,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西歐以囊括世界為己任,埃及必定成為列強擴張對象的重要選擇。同時,列強寧可維持腐朽的奧斯曼土耳其,也不願埃及在中東地區稱霸,以避免成為他們拓展殖民地的障礙。
教材首先分析改革失敗的內部因素:
(1)捐稅苛重。雖然穆罕默德·阿里推行的改革措施最初給埃及人民帶來了一些好處,但阿里政權的封建專制特徵決定了這一改革的最終受益者不可能是埃及下層群眾,而只能是以阿里為首的新地主貴族集團。阿里發動的曠日持久的對外戰爭,又使農民和城市貧民境況更趨惡化。為將沉重的財政負擔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阿里政府設法增加捐稅。
(2)勞役繁重。對外戰爭時,阿里熱衷於大興土木,從而導致埃及的勞動力匱乏。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和地主頻繁強征農民去開挖河渠、修築道路、建造工廠、修建宮殿乃至構築軍事工程等,農民們被徭役壓得喘不過氣來。
(3)兵役無止境。阿里將募兵制改為徵兵制,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埃及軍隊的素質,但隨著對外戰爭的持續,埃及的兵源已告枯竭,徵兵制便演變成了抓兵制。政府出動軍隊圍捕壯丁,用鐵鏈鎖強行押往軍營。阿里統治後期,老人、少年和學生也強征入伍。
(4)土地荒蕪、工廠停業,暴政與天災陷民眾於絕境。大批農民棄地逃生,一些人乞討為生,一些人充當城鎮苦力,還有些人逃到荒僻地區乃至國外謀生,以致田地荒蕪。工廠因無人而停業。為了不去當兵,許多埃及男子將自己弄成殘廢。
(5)境內人民起義不斷。早在19世紀20年代,埃及各地已不時爆發抗稅抗丁的農民起義。各地駐軍接連向開羅告急,致使阿里應接不暇。
教材接著分析改革失敗的復雜的外部因素:
(1)埃土矛盾因列強插手顯得復雜而對立。隨著歐洲列強更深地插手東方問題,土埃沖突與歐洲列強之間的爭奪互相糾纏在一起,更加趨於復雜化。列強分化為兩股對抗的力量:即英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傾向土耳其,法國支持埃及。列強的爭斗必然促使土埃間的矛盾更趨激化。
(2)英土協定激化矛盾。1838年8月,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新的英土商約。該條約規定只對進入奧斯曼帝國的外國商品徵收5%的低關稅,廢除帝國境內的所有專賣制度,允許外國商人在帝國各地自由經商,為歐洲商品特別是英國商品進入奧斯曼帝國大開方便之門。阿里知道若埃及實施該條約,本國的民族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乃至崩潰,因此拒不承認這個條約。在這種情況下,埃英關系和埃土關系均急劇惡化。在英國的慫恿下,奧斯曼素丹宣布討伐阿里,第二次土埃戰爭爆發。
第二次土埃戰爭,戰爭初期,土耳其處於優勢。1839年4月,土耳其軍攻入敘利亞。6月埃軍開始反攻,土軍銳氣受挫。埃軍攻入土耳其本土,土軍大敗准備求和。英、俄、奧、普、法五國聞訊後立即照會土耳其政府,提出土埃問題應由歐洲列強參與解決。但是,列強意見不統一,經過幕後外交活動,英俄普奧決定撇開法國達成解決辦法。1840年7月,英、普、奧、俄、土五國簽訂倫敦條約。條約規定,授予穆罕默德·阿里家族統治埃及的世襲權利,埃及軍隊則應從其他地區撤出;奧斯曼素丹批準的所有協定和法令應在埃及生效,埃及應每年向素丹納貢。
(3)阿里戰敗後,自恃有法國作靠山的穆罕默德·阿里斷然拒絕接受倫敦條約。1840年9月,英俄奧土對埃及發起進攻。此時發生了敘利亞反埃大起義,法國也不敢為了埃及而與英、俄、普、奧四強兵戎相見,法國援助的希望化為泡影。穆罕默德·阿里只好屈膝求和,答應列強和土耳其提出的一切條件。
此後,埃及再次降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屬國,而且開始淪為歐洲列強的半殖民地。由於1838年的英土商約開始在埃及實施,阿里政權對工業、農業、商業、外貿等實行的嚴格壟斷被逐步廢除。阿里通過經濟改革經營起來的民族工業被沖散,大批工廠倒閉。到19世紀40年代後期,阿里以發展經濟為核心的全面改革已告失敗。
列強插手埃及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最終失敗說明,西方列強並不希望在歐亞非三大洲的要沖出現一個大帝國取代衰落的奧斯曼帝國而成為列強對中東進行殖民擴張的新障礙。這正是阿里改革難以取得成功、埃及不可能真正振興的外部根源所在。而阿里封建王朝的專制性和擴張性,始終對阿里改革的積極潮流起著逆向作用,對緩慢成長的埃及資本主義因素起著抑製作用,這正是阿里改革遭到失敗的內因所在。
第三目「改革的意義」
該目首先指出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阿里政權是封建的,專制與殘暴是它的本性。所以在施政上不可避免地造成農民受地主的沉重剝削,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工人來源於戰俘,失去人身自由,形同奴隸過著軍營式的生活,與西方的自由工人不是同一概念;擴張戰爭對國家的創傷,陷人民於深重的災難中,激化了內部矛盾。
該目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改革的重要意義:一、結束了埃及長期的混亂狀態,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這說明阿里執政時期埃及曾獨立自主地行使國家主權;二、推進了近代化進程,提高了生產力,發展了農業、商業,建立了近代工廠,推動了歷史進程;三、促進了文化繁榮和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帶來國力的壯大,使之成為維護獨立主權的堅強後盾;四、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推遲了歐洲列強侵佔埃及的進程;五、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客觀上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埃及歷史的進步。
教師在講述意義之前可聯系前面兩課的內容,如阿里掌權前後埃及狀況的比較,改革各項措施帶來的積極意義等,引導學生得出改革意義的幾個方面。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教師可事先布置學生思考幾個概念:奧斯曼帝國、埃及的阿拉伯化、阿拉伯民族、英法等列強及其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弄清這幾個問題。上課時採用問答式或學生分組介紹的方式講清這幾個概念及其它們之間的關系。並輔之以歷史地圖來講明關系,如此則可大大加深學生對許多問題的理解,破解一個個困惑與盲點。
關於「阿里的對外擴張」一目的教學,建議教師形象地講明埃及與奧斯曼帝國間的微妙關系,阿里走的是十分策略的分步推進之路,先是打著素丹的旗號,以維護帝國統一為名,討伐分離勢力的做法。後是在羽翼豐滿後,走上了直接與素丹正面交戰,擺脫控制追求獨立自主的路子。指導學生從時間、性質、四次戰事等方面將對外擴張的歷史事件條理化。考慮到戰爭是一個歷史的動態過程,空間概念強,充分利用教材、結合地圖依次講明進軍路線。
關於「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敗」一目的教學,應從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來指導分析。從內因來說,阿里改革的目的是鞏固封建專制統治與對外擴張;基於這種政權性質,鞏固封建專制統治必然只顧統治者的利益,對民眾壓迫剝削、殘暴統治,民不聊生,起義暴動。難的是對外因的分析,英法俄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與奧斯曼帝國、埃及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建議教師結合地圖,用通俗易曉的語言、設喻的方式,對各方關系和矛盾條分縷析。
關於「阿里改革的意義」一目的教學,建議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前兩課所學習的內容,開展課堂討論:將阿里改革的背景、內容與影響進行分析聯系,並將阿里改革放置到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和現代化的世界大背景中去考察改革對於埃及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意義。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阿里改革失敗後埃及淪為半殖民地
投影圖片:「蘇伊士運河通航圖」
阿里死後,英法在埃及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他們不滿足於輸出商品和收購原料,更直接輸出資本,英國投資鐵路和電信業,法國獨占運河開采權。1859年4月,運河工程破土動工。1869年11月27日,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運河全長162.5公里,河面寬52米,它大大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後因埃及政府債務累累,英國通過控股把持了運河。從此,英國利用對運河及其周圍地區的控制,逐步加大在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滲透,將埃及變成了英國的半殖民地。一戰中,英國借口與奧斯曼帝國處於敵對狀態,公開宣布埃及是英國的保護國。
案例二 阿里對外戰爭教學中關於阿里擴張的方向與范圍
為幫助學生形象有趣地記憶,除了要突出歷史地圖的作用外,培養學生對戰爭的空間概念、了解歷史的動態變遷外。還可將阿里的擴張概括為東伐(阿拉伯半島)、南征(蘇丹)、西討(希臘)、北戰(奧斯曼帝國)四個帶方位的關鍵詞。這樣結合地圖與史實,學生學起來就簡潔有趣也容易牢記了。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馬克思說穆罕默德·阿里統治下的埃及是「奧斯曼帝國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你對這個評價怎麼看?
解題關鍵:馬克思的這一評價是恰當的、正確的,關鍵是如何理解生命力的含義。
思路引領:奧斯曼帝國是一具龐大而腐朽的帝國僵屍,埃及是其組成部分卻生機勃勃。
答案提示:自16世紀後半期以來奧斯曼帝國就急劇衰落,名義上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但卻腐朽沒落,社會停滯不前,走到了分崩離析的境地。此時崛起的阿里對內開創了埃及革故鼎新、國力大增的嶄新局面,以強勢手段開放、學習,走向近代化,他擺脫了埃及數百年的停滯。對外抗衡宗主國和西方列強,成為奧斯曼帝國境內充滿生機活力的部分。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簡述阿里對外擴張的經過。
解題關鍵:按時間順序、擴張特徵進行整理。
思路引領:四次大的擴張,可結合歷史地圖從方位上一一講述。
答案提示:阿里對外擴張前後30年,可分兩階段,第一階段(1811~1831年)為前20年,阿里打著素丹的旗號對外擴張,先後出兵阿拉伯半島、蘇丹、希臘。第二階段(1831~1841年)為後10年,阿里直接與奧斯曼帝國交戰,想取代宗主國的地位。通過擴張埃及成為事實上的獨立主權國,且成為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
2.阿里改革的歷史意義主要有哪些?
解題關鍵:對教材相關內容進行歸納。
思路引領:突出阿里為埃及爭得主權獨立和改革帶來的積極作用。
答案提示:結束了埃及長期的混亂狀態,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推進了近代化、提高了生產力,發展了農業、商業,建立了近代工廠,推動了歷史進程。促進了文化繁榮和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壯大了國力,使之成為維護獨立主權的堅強後盾。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推遲了歐洲列強侵佔埃及的進程。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客觀上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埃及歷史的進步。
『肆』 人教歷史選修1第2課除舊布新的梭倫改革教案
重點
梭倫改革的內容。
難點
梭倫改革對雅典社會進步的影響。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主要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梭倫改革:頒布「解負令」、確立財產等級制度、建立「四百人會議」和鼓勵發展農工商業。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歷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有助於工商業的發展,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使自身從事勞動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地位得以保證。由於本課著重介紹的是梭倫改革的內容,相關資料比較欠缺,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梭倫改革的有關內容,聯系第1課相關知識,圍繞「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帶來了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這一主題,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影響。
本課引言主要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問題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組成。文字材料部分主要介紹了梭倫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特點、主要內容和影響。建議教師將其設計成問題,結合三個「探究的主要問題」和兩個「重要概念」,通過置疑的方式,導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頒布『解負令』」
教材以「解負令」為核心內容,主要介紹了「解負令」、佔有土地最高限額法和遺囑法,之後又介紹了梭倫為應對貴族反對而採取的兩項措施,最後教材重點介紹了「解負令」實施的結果和意義。
(1)「解負令」
由於「解負令」是一個關鍵概念,建議教師在本目教學時首先要對「負」作出一個簡明扼要的解釋,即「負」指的就是債務,「解負令」就是廢除債務的法令。
梭倫改革前,雅典農民的境況極其艱苦,借了財主的債若還不起,財主就在借債者的土地上豎起債務碑石,借債者就會淪為「六一漢」,他們為財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給財主,自己只留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夠繳納利息,財主便有權在一年後把欠債的農民及其妻、子變賣為奴。
公元前594年的一個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廣場上聚集了成千上萬的農民、手工業者和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興致勃勃的人們正急切地等待一個重要時刻的到來:新上任的首席執政官梭倫將在此宣布一項重要法律。當梭倫高聲宣讀這項旨在打擊沒落氏族貴族,促進奴隸制經濟發展的法律「解負令」,並庄嚴聲明「此法律的有效期為一百年」時,掌聲雷動,歡聲四起,整個雅典城被一片異常熱烈的氣氛所籠罩。
(2)規定個人所能佔有土地的最大限額和遺囑法
為了防止貴族任意兼並土地,防止獲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淪為奴隸,梭倫頒布法令,規定個人佔有土地的最高限額。同時,為杜絕貴族任意侵佔平民財產,梭倫還制定了「遺囑法」,規定無子女者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將遺產交給指定的繼承人。這樣就防止了新的債務奴隸的產生。
(3)梭倫應對貴族反對的措施
「解負令」無疑是對債權人的一種「侵犯」,因此必然會遭到貴族的激烈反對,他們四處活動,煽動鬧事,圍攻梭倫。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梭倫所進行的革命中,應當是損害債權人的財產以保護債務人的財產。」他拔掉了豎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債權碑,自然受到了廣大平民的愛戴。因此,梭倫一方面依靠平民的支持,堅持推行改革;另一方面,為了減輕貴族的強烈反對,穩定社會秩序,也對改革措施進行了一些調整。這兩項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改革的成功進行。
(4)結果和意義
「解負令」的頒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貴族兼並土地,解除了債務奴隸制對平民的威脅;另一方面,雅典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的債務奴隸、平民、貴族都成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權利的雅典公民。但雅典並未廢除奴隸制,來源於奴隸市場、海外掠奪或戰爭俘獲的非債務奴隸仍然大量存在。
教學建議,可以將本目內容設計成若干問題,採用問題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完成問題。例如:問題一:雅典的奴隸制是如何廢除的?問題二:「解負令」為什麼會遭到貴族的反對?平民為什麼支持?問題三:「解負令」實施的結果如何?
第二目「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本目主要從目的、標准、權利義務和評價等方面介紹了梭倫改革的財產等級制度。雅典的私有制相當發達,私有財產受到嚴格保護。進入公元前六世紀,依靠工商業強大起來的新興階級開始興起,他們對無法參與政治強烈不滿。梭倫根據人口調查的結果,制定了個人權利大小與其所擁有財產成比例的政策,這種政策就是財產等級制。這種財產等級制相對於貴族制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1)確立財產等級制度的目的、原則和方法
梭倫確立財產等級制的目的是為了打破貴族的世襲特權;原則是不重血緣重財產;方法是公民每年的總收入摺合成農產品計算財產,按財產的多少劃分四個等級。
(2)各等級的權力不同
第一等級可以擔任一切官職;第二等級可以擔任除庫司(財政官)以外的所有高級官職;第三等級可以出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有選舉權而無被選舉權,無權擔任公職。另外,雅典的各級官職都是無津貼制或很少津貼,這種制度也限制了無財產或財產少的人出任公職。
(3)各等級的義務不同
第一、二等級提供騎兵兵役,自備軍備、軍裝、馬匹;第三等級提供重裝步兵,自備軍械與軍裝(盾、盔、甲、劍),不需提供馬匹。由於當時軍隊的主力是重裝步兵,所以第三等級人數最多;第四等級有義務提供輕裝步兵(自帶棍棒)或一般水手(不用自備軍備)。城邦所有的公用開支分攤,並隨等級的高低增減。
(4)對財產等級制度的評價
對財產等級制度的評價,需要從局限性和進步性兩個方面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但應以肯定進步性為主。由於確定財產等級的標準是財產的多少,財產越多,等級越高,享受的權力就越大,因此,這一制度並未實現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麼多政治權利了,而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可以憑借自己的私有財產,躋身於城邦政權。這就打破了貴族依仗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奴隸主開辟了參與政治權利的途徑。
第三目「建立『四百人會議』」
本目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梭倫推行國家權力機構改革,即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設立公民陪審法庭作為最高司法機關。
(1)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是古希臘城邦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權有有權決定戰爭、媾和等國家大事,並有權利選舉國家公職人員。梭倫改革的最大進步之處就在於將參加公民大會的成員擴大到了包含第四等級在內的所有公民,這就打破了公民大會作為貴族政治的附屬品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廣大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削弱了貴族長老會議的權力,是雅典政治民主的一大進步。
(2)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四百人會議」的設置,既是雅典政治的進步表現,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集中體現。首先,參加「四百人會議」的成員只有雅典最初的四個部落;其次,第四等級公民和其他人如奴隸、外來人無權參加「四百人會議」;再次,「四百人會議」實際執掌最高統治權。所以,「四百人會議」的設置,在雅典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打破了世襲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有權參與到政治管理中來。
(3)設立公民陪審法庭作為最高司法機關。梭倫改革首創陪審法庭制度,這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措施,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陪審員從各個等級的公民中抽簽產生。這就打破了貴族對司法審判權的長期壟斷。梭倫還廢除了許多嚴刑峻法,制訂了一些新的法律。在梭倫改革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嚴酷著稱,對偷竊水果、懶惰等過失都要判處死刑。人民指責它不是用墨水所寫,而是用血寫的。梭倫改革了這一酷刑,規定除殺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處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權提出控告。這是古代雅典尊重人權的一個表現。
第四目「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該目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及生活等方面介紹了梭倫改革在鼓勵發展農工商業方面的措施。這些措施,大大推動了雅典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歸納:
(1)目的:擴大下層平民的就業機會,壯大雅典城邦的實力。
(2)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禁止糧食出口,抑制糧價;改進水渠灌溉系統,提倡種植經濟作物;鼓勵自給有餘的橄欖油等經濟作物出口。
(3)發展手工業的措施:規定凡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一門手藝,吸引鼓勵有技術的外國人遷居雅典。
(4)發展商業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幣制和度量衡;確定私有財產繼承自由的原則;倡導節儉,抑制奢侈浪費;懲罰游手好閑之徒。
梭倫改革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條文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鑲在可以轉動的長方框子里,公諸於眾。雅典人民不負歷史的厚愛,在梭倫之後的二百年間,不斷完善著公正的觀念,創造了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繁榮的希臘文明。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於「頒布『解負令』」一目,教師可採用問題教學法,參考本目的【歷史縱橫】和插圖《古代希臘的奴隸市場》,引導學生認識到:第一,雅典的奴隸來源非常廣泛;第二,雅典的奴隸制比較完善;第三,雅典的奴隸境況十分悲慘。以此來了解梭倫改革在廢除債務、解放奴隸方面的艱巨性和重要意義。
關於「確定財產等級制度」一目,教師要抓住確定財產等級制度的標准及各等級之間的權力差別,引導學生認識到財產等級制度的不公正性,同時,還要結合【學思之窗】以及不同等級之間的義務,補充「雅典的公職人員無津貼或有限的津貼,並不能使農民、手工業者經常參政」這一史實,使學生認識到財產等級制度取代憑血緣建立的等級制度的進步性及現實性原則。
關於「建立『四百人會議』」一目,教師應對雅典的民主政治做出比較完整的總結,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梭倫改革。如:
雅典政治民主性的表現:第一,形式上承認公民的平等權利;第二,公民大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享有廣泛職權;第三,國家公職人員由選舉產生。
局限性的主要表現:第一,雖然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權利,但享有公民權的人在其人口中只佔十分之一。所以,它的民主政治實質上只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的民主;第二,有限的津貼不能使農民、手工業者經常參政。
關於「鼓勵發展農工商業」一目,教師可以利用課本插圖《現代仿製的雅典戰船》《雅典的商業》《雅典的制陶工場》《雅典的金幣》,說明雅典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繁榮。
由於本課需要記憶的知識比較多,最後課堂小結可以將本課內容從「原因目的」、「主要措施」、「結果影響」三個方面設計成表格,由學生回顧完成,從而使學生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講授頒布「解負令」時,教師將課本插圖《古代希臘的奴隸市場》製成投影片。在奴隸市場上,一名年老體弱的奴隸正要被奴隸主賣出,他的脖子上被像牲畜一樣拴著韁繩,韁繩的另一端攥在奴隸主的手裡,他屈蹲著身體,驚恐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奴隸主手中的木棒,不知何時這根無情的木棒就會沉重地落在他的身上。有誰能夠解救他?梭倫——偉大的改革家梭倫。
案例二 將梭倫演講的一幕自製成投影片。公元前594年的一個清晨,梭倫在眾人的注視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講壇,他徑直走到一個大木框前,將木框中的木板翻轉過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條文呈現在人們面前——「由於欠債而賣身為奴的公民,一律釋放;所有債務全部廢除。」這就是「解負令」。
案例三 在學習確立財產等級制度一目時,將課本插圖《雅典的重裝士兵》《現代仿製的雅典戰船》製成投影片,並自製一幅騎兵圖,將這三幅圖組合在一幅畫面中,並設計這樣的問題:請按四個等級所負擔的義務,指出圖片中不同的兵種分別由哪個等級來擔任?其裝備由誰負擔?使學生對不同等級所盡的義務有一個形象具體的認識。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這種財產等級制度與憑血緣建立的等級相比有什麼不同?請對此做出評價。
解題關鍵:確立等級制度的標準是什麼,憑血緣建立的等級制度代表的是世襲貴族的特權等級。
思路引領:對貴族世襲特權的影響,對新興工商業奴隸主的影響,對普通公民的影響。
答案提示:打破了貴族依據血緣門第的世襲特權壟斷政權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工商業奴隸主開辟了參政的途徑,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財產等級制度沒有帶來真正的平等,廣大第四等級的農民、手工業者不僅無權擔任官職,而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也不可能經常參政。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梭倫改革中債務奴隸制的廢除和財產等級制度的確立有什麼意義?
解題關鍵:原來的債務奴隸變成公民,就有了一定的政治權利。
思路引領:提高了生產積極性;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
答案提示:因欠債為奴的平民重新獲得了土地與人身自由,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有利於雅典奴隸制經濟的發展。重新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使自身從事勞動的中下層公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上的地位得以保證。
2.梭倫採取了哪些發展經濟的措施?
解題關鍵:發展經濟的措施。
思路引領:包括發展農工商業的諸項措施。
答案提示:
(1)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禁止糧食出口,抑制糧價;改進水渠灌溉系統,提倡種植經濟作物;鼓勵自給有餘的橄欖油等經濟作物出口。
(2)發展手工業的措施:規定凡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一門手藝;吸引鼓勵有技術的外國人遷居雅典。
(3)發展商業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幣制和度量衡;確定私有財產繼承自由的原則;倡導節儉,抑制奢侈浪費;懲罰游手好閑之徒。
(二)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寫一篇歷史隨想,想一想,如果你是生活在梭倫改革時代雅典的平民或貴族,梭倫的改革對你有些什麼影響?
解題關鍵:隨想不是遐想,要符合當時的客觀實際。
思路引領:如果是平民,是改革的受益者;如果是貴族(非工商業奴隸主)是改革的受害者。
2.閱讀與思考
請你分析上述材料,談談梭倫改革有哪些法制特徵。
解題關鍵:閱讀、分析材料,提煉特徵信息。
思路引領:參照現代法律的普及性、平等性和根本大法的穩定性。
答案提示:法律的普遍性,法律寫在牌子上,立在柱廊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都要發誓遵守,執政官宣誓;法律的穩定性,百年不變。
『伍』 人教歷史選修1第3課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
重點
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進程中的作用。
難點
梭倫改革成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向學生介紹了梭倫改革後期情況以及梭倫改革的歷史意義與歷史局限,主要是為了說明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進程中的重大作用。由於關於梭倫改革的文字與資料比較缺乏,學生在平時也很難接觸到與之相關的內容,因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不必補充大量課外資料,宜緊扣教材,精講精析,強化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記憶與理解,讓學生認識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進程中的重大意義。
本課引言簡要的概括出本課的基本內容:① 梭倫出走後,雅典建立了個人專制的僭主政治,但梭倫改革的重要成果仍然保留下來。② 梭倫改革不僅推動了雅典工商業的繁榮,也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引言內容旨在說明梭倫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進程中,在推動雅典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和意義。建議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的內容。問題一,梭倫進行了希臘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改革之一,然而正當改革進入關鍵時刻,他卻選擇了放棄權力,選擇了出走,你分析是因為什麼?問題二,通過前一課對梭倫改革內容的學習並結合引言敘述你對梭倫改革如何評價?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導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梭倫出走與僭主政治的建立」
教材首先點出了梭倫改革的缺陷是沒有消除貴族與平民的根本矛盾,之後概要介紹了由於梭倫在改革中既不完全遷就貴族也不代表平民對貴族進行革命,導致梭倫不可避免的結怨於兩邊——貴族的惱怒和平民的不滿足。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仍在繼續。面對時局與各方面的壓力,梭倫出國遠游。隨後重點敘述了梭倫出走後當時雅典的三大派別對梭倫立法的不同態度與對權力的爭奪。在各派紛爭中,庇西特拉圖武力奪權,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以獨裁的形式進一步推進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進程。
(1) 梭倫出走
建議教師幫助學生概括出梭倫出走的背景,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梭倫出走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雅典建立僭主政治的歷史條件。
梭倫沒有完全遷就貴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貴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滿足,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仍在繼續並走向激化。此時有人建議梭倫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但梭倫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決定放棄權力,離開雅典出國遠游。
(2) 僭主政治的建立與改革的繼續推進
梭倫出走後,雅典社會出現了劇烈動盪的局面。當時雅典的三大派別對梭倫的改革分別持不同的態度。代表貴族的平原派反對,他們主張推翻梭倫改革成果,恢復舊的統治秩序;代表工商業者的海岸派支持,他們主張繼續改革,同時主張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保護改革;代表平民的山地派不滿足,主張對貴族進行暴力革命。在各派紛爭不休的時候,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圖依靠山地派的支持當上了雅典的僭主。在他統治期間,庇西特拉圖不僅保護了梭倫改革的重要成果,還進一步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者和小農的政策和措施。氏族貴族的權力受到進一步的削弱,工商業者和平民提高了政治和經濟地位,雅典變得更加繁榮富強。所以,亞里士多德說「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有如黃金時代」。
(3) 偉大的改革家梭倫
梭倫在外游歷了10多年後,返回雅典隱居在家,專治學問。公元前559年梭倫去世並被安葬在他的家鄉薩拉米斯島,人們在其雕像上刻下了的文字充分反映了人們對梭倫歷史功績的肯定。
教學建議,建議教師幫助學生明確如下兩個關鍵問題,從而使學生順利的掌握本目的主體知識。(1)結合本單元第二課梭倫改革的內容概括出梭倫改革的基本特徵。即一方面壓抑富有者,同時不使其受到不適當的損失;另一方面又扶持貧窮者,同時又不使其過分強大。即所謂「調停者」的角色,目的是為了維護雅典的穩定發展。(2)建議教師結合教材中【歷史縱橫】簡要闡釋本單元出現的兩個重要政治概念「寡頭政治」「僭主政治」的區別與聯系。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當時雅典建立的僭主政治事實上保護了梭倫改革的成果,繼續推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進程。
第二目「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個古希臘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改革之一。它不僅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而且把雅典導向了民主政治和發展商品經濟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榮的基礎。教材從梭倫改革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以及以後歷史的發展三個方面闡述了這一主題。
(1)梭倫改革大大促進了雅典的繁榮與發展
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梭倫改革經濟方面的措施包括:① 承認私有財產繼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關繫上的氏族殘余;② 實行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輸出、實行貨幣改革、獎勵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學習手工業技術等。這些措施大大促進了雅典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使雅典很快成為古代希臘最繁榮的城邦。教材簡要敘述了當時雅典工商業的發展表現:雅典生產的陶器、酒類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沒於愛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許多港口,取得了豐厚的商業利潤。同時教材出示了《希臘最繁忙的港口——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和《陶瓶上的雅典商船》兩幅圖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分析這兩幅圖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最繁忙的港口說明了什麼?雅典商船的圖案能在居民的日常用品上出現又說明了什麼?最終使學生認識梭倫改革後的雅典成為希臘最繁榮的工商業城邦,商品經濟十分活躍這一改革成果。
(2)梭倫改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制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這一切都是前無古人的獨創,梭倫也由此成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3)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① 克里斯提尼改革
庇西特拉圖死後,其子繼為僭主,驕奢日甚,結果貴族引來斯巴達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統治。然而平民又起來反對貴族,趕走了斯巴達人。派系沖突又持續了兩年,克里斯提尼掌權。克里斯提尼繼續推行改革,主要內容包括:1.以 10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舊的4個血緣部落。2.建立五百人會議,代替四百人會議,10 個部落中,每個部落任何等級的公民都可經抽簽選出50人,並在1年內1/10的時間里,組成公民大會主席團,處理國家經常事務。團內50人通過抽簽再選出1名執行主席(相當於國家元首)。3.設立十將軍委員會,每個部落各選1名,1年1任,委員會中以首席將軍權力最大。4.制定陶片放逐法,對任何一個被認為對國家有危害的公民,給予體面的流放。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本目的【歷史縱橫】與教材中出示的陶片,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有關內容。
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以新的地域組織,代替了原始的血緣組織。他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最高級的政治事務,亞里士多德認為其改革「比梭倫憲法要民主得多」。
② 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461~前429年,雅典民主制在伯利克里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伯利克里致力於完善民主政治,消減貴族會議和執政官的權力。這時,公民大會除了具有批准、否決貴族議事會提案的權利,又獲得了立法權。建立了十將軍委員會,將軍們由公民大會選出,任期一年,並且可以無限期再度當選。將軍們不單是軍隊的首腦,而且還是國家主要司法和行政官員。他們盡管行使巨大的權利,卻不能成為僭主,因為他們的政策要受公民大會審核,而且在一年任期終了時會被輕易的解職,也會因瀆職而受到指控。最後,在伯利克里時代,雅典司法系統日臻於完善,不僅有一個由執政官判決聽取上訴的最高法庭,而且還建立了一批處理各種案件的民眾法庭。每年年初,都要通過抽簽在全國各地挑選出6000名公民,這些人以201~1001人規模不等組成陪審團,受理特別的案件。這些陪審團每一個都組成一個法庭,有權通過多數票來決定案件所涉及的每一個問題。盡管有一名執政官主持法庭,但他沒有任何法官的特權。伯利克里的改革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第三目「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
教材從梭倫改革歷史局限的表現和原因兩個方面介紹了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梭倫於公元前509年當選為首席執政官時,由於當時貧富分化和社會嚴重對立,社會矛盾尖銳。因此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這一制度雖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麼多的政治權利了,但以財富來區分公民對國家安全所具備的責任和能力很明顯是不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梭倫改革以後,氏族制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這種改革勢必會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貴族仍然有權有勢,他們必然會對改革不滿,必然會仇視改革、破壞改革;另一方面,下層平民參與國家政權進一步參政議政的願望沒有實現。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於「梭倫出走與僭主政治的建立」一目的教學,為幫助學生順利掌握本目的主體知識,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第二課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並且歸納其主要特徵。如:梭倫改革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試用一句話來歸納其基本特徵,等等。然後進入本課的學習。梭倫的這種改革就當時情況來分析有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對立?請學生閱讀梭倫出走的背景與史實,分析梭倫出走的原因以及雅典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可從以下幾個問題去提示學生:梭倫為何最終選擇出走?你認為梭倫出走後建立何種政體最符合時局的要求?讓學生在深入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並掌握梭倫改革的後期發展情況。關於梭倫游歷歸來直至去世以及人們對他的評價一段,教師可補充梭倫是在雅典人發誓十年不改其法律而離開雅典的等內容,重點讓學生體會梭倫不計個人得失的品德,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目。主要引導學生從梭倫改革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以及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雅典民主政治最終確立的史實三方面歸納梭倫改革的重大歷史意義。關於梭倫改革的經濟意義,教材選用了兩幅歷史圖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陶瓶上的雅典商船》,展示了梭倫改革使雅典經濟飛速發展,雅典很快成為古希臘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這一史實。教學時可先就這兩幅圖片提問: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最繁忙的港口說明了什麼?雅典商船的圖案能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器皿上出現又說明了什麼?引導學生得出雅典是當時希臘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農業和工商業大大發展而這一切又都是梭倫改革的功勞的結論。關於梭倫改革的政治意義,教師可先讓學生回憶本單元第二課梭倫改革政治方面的措施,然後逐條根據政治常識從歷史角度來分析其意義。關於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的內容,教師可適當補充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具體請參見前面的教材分析與建議),讓學生認識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正是沿著梭倫改革的道路繼續走,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才使得雅典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第三目「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教師可帶領學生復習梭倫改革的背景以及具體內容並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教師可提出系列問題,如:梭倫改革是在怎樣一個背景下進行的?梭倫改革的基本特徵是什麼?你認為這種改革不可避免的要帶有哪些歷史局限性?關鍵時教師要點出學生不易聯系歸納出來的內容,如:「允許貴族保留祖傳地產」等內容與教材中概括的「梭倫改革後,氏族制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依舊存在的基礎」相對應等等。讓學生在分析問題當中得出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辯證的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最後小結可就第二目「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和第三目「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進行。由於本課教材主要是肯定梭倫改革的重大歷史意義與作用,所以可採用倒置即先說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然後轉折突出梭倫改革的重大歷史意義的方法。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梭倫出走與僭主政治的建立時,用多媒體或幻燈介紹梭倫的一首詩。
梭倫在他的一首詩中寫道:
「我拿著一隻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據優勢。……我制定法律,無貴無賤,一視同仁。」
案例二 在介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時,用多媒體或幻燈介紹伯利克里著名的《喪禮上的演說詞》中的一段話。
伯利克里在他著名的《喪禮上的演說詞》中說:
「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不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國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
案例三 在學習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時,教師可先指明梭倫改革其他方面的局限,激發學生深入分析的興趣:「梭倫改革是有缺陷的,比如它完全排除了婦女,也沒有擴及全部公民,重要的是雅典的民主制也不同於當代的理想。這些方面應該得到清楚的認識。下面我們僅就當時的情況來分析其歷史局限。」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想想看,怎樣理解恩格斯的話?
解題關鍵:梭倫改革中以財產資格來區分公民的等級身份以及政治權利。
思路引領:為打破貴族的世襲特權,梭倫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財產為依據劃分等級的措施的作用。
答案提示:梭倫以財產資格來區分公民對國家所具有的責任和能力,意味著雖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就不能享有過去那麼多的政治權利了,這就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動搖了貴族專權的社會基礎,重新分配了國家的政治權力;此後隨著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憑血緣建立的等級制度勢必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所以,恩格斯說「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敗」。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為什麼說梭倫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解題關鍵:梭倫改革政治方面的措施;克里斯提尼改革與伯利克里改革。
思路引領:梭倫改革政治方面措施的意義;克里斯提尼改革與伯利克里改革的基礎與方向。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中解負令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制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以財產多寡來確定公民的政治權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利,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資格這就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基礎;恢復公民大會設立四百人會議與設立公民陪審法庭等國家權力機構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襲特權的貴族對國家政權的壟斷,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加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克里斯提尼改革與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倫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沿著梭倫的方向推進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2.簡要分析梭倫改革的歷史局限性。
解題關鍵:梭倫改革中以財產確立公民等級身份;為減輕改革壓力,允許貴族保留祖傳地產,使貴族繼續保留優越的經濟地位。
思路引領:以財產來確立公民等級身份對平民的意義;允許貴族保留祖傳地產,使貴族繼續保留優越的經濟地位的影響。
答案提示: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級才享有高級官吏的被選舉資格,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級在國家政權中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另外,梭倫改革並不徹底,氏族制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保留了貴族勢力依舊存在的基礎,貴族勢力雖有所削弱但貴族憑血緣門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這就造成了名義平等下掩蓋著的事實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說梭倫的變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緩和了社會矛盾,但富者有勢、貧者無權的狀態依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