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小學環保校本課程

小學環保校本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7 21:41:26

Ⅰ 某校有學生2100人,在「文明我先行」的活動中,開設了「法律、禮儀、感恩、環保、互助」五門校本課程,規定

(1) 抽樣調查;(2) 20,30,0.3;(3) 72°; (4)630.

Ⅱ 以環境保護為題,談談對環境的理解和認識,寫出自己參與環保行動的收獲和體會 不少於300字。

綠色,是一個人與自然的和諧高度,是一道唯有愛心才能永久呵護的良知背景。為進一步綠化校園、美化家鄉,進一步樹立綠化環保意識,營造植綠、愛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我們學校積極投身荷花鎮中心小學2013年環保世紀行環保宣傳月活動,自覺參加綠化美化的公益事業,為建設「天藍、地綠、山清、水秀、氣凈」的美麗騰沖作出了貢獻力量。
一、形成共識,強化管理
1、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我們專門成立了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全校師生緊密配合,把環境教育工作與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緊密結合。
2、制定計劃、層層落實
本著「讓生命在綠色中綻放讓人生在習慣中收獲」的辦學
理念,在學校的發展規劃中,將環境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支點和提升教育整體水平的突破口,提出了「用我們的小手放飛綠色的希望」在實踐中尋找差距、積累經驗、扎實工作、提升
效益的創建思路,為後續發展奠定基礎。
3、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在現有的條件下創造最大的環保效益是我校校園環保的工作目標。為此,我校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例如:《校園綠色行為准則》、《食堂防止污染制度與措施》、《校園垃圾分類回收措

施和檢查制度》、《分擔區晨掃安排及檢查制度》等,這些制度和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我校的校園環保工作。
二、美化環境,營造氛圍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我們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明確提出「校園無處不育人,校園無時不育人」的口號。校園內有許多環保宣傳標語,分類垃圾箱,樓道的警示語、勸戒語、創造牆環境教育資源隨處可見。校園中人性化的護綠宣傳牌,節水、禁煙牌都提醒著每一個人,使他們感受到環境的整潔和優美,從而激發起保護環境的意識。學校的
室外場地和教室每天都有學生輪流打掃,同學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怡人的校園環境,這使他們感到格外的珍惜。校園宣傳欄中陳列的環保小報、廢棄物小製作、環保海報作品,都是同學們課間
愛看的內容,一點創意、一點啟示,同學們都能從中獲得很多。走進校園綠樹成陰,繁花似錦,
升旗台等人文景觀與主體綠化相映成趣,愉悅的環境陶冶著師生的情操,學生們賞花護綠,人與
自然是那麼和諧。
三、強化滲透、力求拓展
我校遵循教育規律,加強環保教育科研力度,努力發掘學校潛在教學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同時,抓教育主渠道——課堂滲透,把環境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掘各科教材中有關環保教育的知識。各科教師都把提高環保意識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
四、開展活動,增強意識
積極開展環保活動,寓環境教育與活動中,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開展美化、優化校園環境的日常活動。在三到六年級學生中,
開展護綠小隊活動,負責本班護綠基地的日常維護,(包括打掃花台、撿枯葉、煙頭、擦花盆等)應作好記錄;製作宣傳標牌或警示語。
第二、結合環保紀念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每年的植樹節,世界水日,愛鳥周,地球日等都要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專題討論、觀看電視、社會調查、勞動實踐,通過提環保小建議、畫環保宣傳畫、寫環保宣傳語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深化環境教育,普及環保知識。
第三、變廢為寶、開展特色活動,讓學生回收廢舊材料,變廢為寶,製作簡單實用的小製作,如垃圾桶等。創新發明,既快樂又增強了環保意識。
第四、舉辦少先隊主題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用我們的小手放飛綠色的希望」主題班隊會,向全校師生發出了「愛綠護綠人人有責」的倡議,同學們紛紛響應,把環境教育與少先隊的各項活動相結合。①開展黑板報、手抄報、美術、書法、攝影及手工製作比賽。②開展專題作文大賽。以環境保護為主題,讓學生談談對生態文明的理解和認識,寫寫自己參與此活動的收獲與體會。③與少先隊環保站相結合,變廢為寶,爭當回收小能手。④各班在充分開展環保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爭當「環保小衛士」、「潔凈鄉村小能手」等活動,結合學校進行每周之星評比「環保之星」、「潔凈鄉村小能手」、「生態家庭」⑤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各中隊以環保課為載體,以班隊活動為抓手,以環保教育專刊為陣地,在全體師生中廣泛開展以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少先隊員們學到了環保知識,加強了環保教育,樹立綠色環保意識,切實保護了環境。京東有美國進口普衛欣可以防止霧霾吸入,。
第五、結合家庭、社區開展環保體驗活動。發動每個學生帶動家長種植花草,在家庭中宣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買青蛙等有益動物,不浪費水電等方面的環保知識,並養成良好的節約水電、糧食,不亂扔雜物的良好習慣。此外結合學校主題活動「我為環境獻計策」向有關部門提出評比「生態家庭」的建議等。
第六、開展綠色節系列活動。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共徵集到了許多環保小標語、環保書簽、環保創意小製作、環保主題手抄報。整個活動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高,在活動中獲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驗,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強了環保意識,培養了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全面建設清新宜人的校園環境,為建設「美麗荷花,魅力騰沖」全力以赴。
五、搭建舞台、加強體驗
1、建立環保實踐基地,開展環保互動活動 我校堅持「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的教育思想,在各街道進行了全面宣傳。貫徹「我環保,我時尚」
2、開展「植樹造林
愛綠護綠」公益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校全體師生深知:植樹、愛綠、護綠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為珍惜綠色、愛護綠色、創造綠色獻出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同時,大家參加了為小樹苗澆水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將一棵棵小樹苗灑水下,將自己美好的希望種下,也將「植樹、愛綠、護綠」的決心留下。此次植樹節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大家都積極地行動起來,共同營造綠色的、多姿多態的「美麗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Ⅲ 小學環保校本課程教材,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急需

系統載入中,請稍後······

Ⅳ 徵文 我心中的校本課程

課程總目標:

1、以開發本土資源為校本課程開發主題,讓學生認識家鄉,了解其歷史淵源、文化遺產、自然風光、生態環境及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學生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意識及責任感。

2、面向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開展主題研究式學習活動,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發現,在實踐中探究,在實踐中提高。

3、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在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中,提高師生主體性。

一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美麗的校園
認識校園
1、熟悉學校環境,能說出校園內各處地方的名稱,能向爸爸媽媽簡要介紹自己在學校的見聞。

2、了解學校的生活設施、教學設施及體育游樂設施,部分懂得使用。
2
參觀、訪問、繪畫、泥塑、交流
班級環境

校園環境

老師及學長的介紹

養成良好觀察習慣
1、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能主動探索學校,養成勤於觀察的良好習慣。
2
探索、繪畫、展示、交流

主題活動:美麗的校園我愛她
1、對學生進行熱愛班級、熱愛校園、美化校園、凈化校園的教育。

2、有愛護校園的願望和行動,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1
觀察、思考、交流、實踐












探索社區環境
1、知道自己居住地的名稱及所屬街道和社區,知道自己居住城市的名稱及所屬的省份。

2、觀察了解社區綠化、環保設施,懂得維護社區環境,在生活、學習、游戲時不妨礙他人。
1
觀察、訪問、交流、實踐
社區文化

城市綠化

公園廣場

環城的山水

市花及城市綠化
1、知道市花是石榴花。

2、觀察打扮城區主要街道的常見花草樹木,認識古樹、名木、名花,初步了解它們的特點,知道它們在美化、凈化環境方面所起的作用。
2
觀察、訪問、繪畫、剪貼

廣 場

公 園
1、了解城區有哪些廣場 、公園,知道它們所處的方位。

2、在父母或親友的帶領下到廣場、公園遊玩,感受這些地方帶給市民休閑、娛樂的樂趣。

3、大致了解每處地方的特色樹種、花卉及典型建築。

4、用橡皮泥塑造自己感興趣的形象,如公園里晨練的人、某一處有特色的建築等。
2
觀察、訪問、體驗、攝影、繪畫、泥塑

環繞荊城的山
1、與父母、老師或同學開展登山活動,體驗登山的樂趣。

2、知道環繞城區的幾座主要山峰的名稱,知道山峰上的嵐光閣、東山寶塔、唐安古寺等知名建築。
2
實踐、體驗、攝影、泥塑

穿城而過的水
1、知道環繞城區的有竹皮河,還有漳河的支渠三乾渠、四乾渠。

2、懂得保護水源、節約用水的重要性,牢記「保護城市河道,有我一份責任」。
1
游覽、觀察、討論、交流

主題活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

1、鞏固所學知識,增強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城市環境,做文明市民、文明遊客。
1
班隊會、反思、實踐

一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春滿山城
春天來了
1、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春天生機勃勃的美。

2、培養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
觀察、記錄、交流、繪畫
走進大自然

城區街道、園林

城郊蔬菜、水果基地

奼紫嫣紅的花朵
1、觀察、記錄城區各種花卉的名稱、顏色、形態、花期,感受花兒的美麗、家鄉的美好。

2、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珍藏對這些花兒的美好回憶。
2
觀察、繪畫、攝影、攝像、口語交際

春遊郊遊
1、到郊外踏青,親近自然,認識動植物。

2、初步了解本地常見農作物、特色蔬菜及水果的種植過程。
2
實踐活動、調查訪問

走進動物世界
小鳥的歌
1、查閱資料,考察訪問,大致了解荊門范圍內生活著哪些留鳥、候鳥。

2、聆聽生活在荊門城區、山嶺、鄉村的各種留鳥、候鳥的鳴聲,觀察它們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2
觀察、查閱資料、錄音、模仿
有關動物的圖文資料、鄉村、飼養場、動物園

動物的家
1、了解荊門范圍內生活著哪些野生動物。

2、走進鄉村,看農家飼養的家禽、家畜,知道名稱,了解生活習性。

3、看看你熟悉的市民家庭養了哪些寵物。
2
調查、訪問、繪畫、泥塑

參觀動物園
1、知道動物園中飼養著哪些動物,會用自己的話說出感興趣的動物的外形及生活習性。

2、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增強動物保護意識。
2
觀察、記錄、口語交際

我是荊門旅遊小使者
可愛的荊門,美麗的家鄉
搜集、整理自己在參觀、游覽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搜集的圖文資料、創作的作品,與同學合作,舉辦一次有關家鄉動植物的展覽。
2
搜集、整理、展覽
學生搜集的資料、自身體驗

我眼中的荊門
1、組織主題班隊會,向同學介紹荊門有哪些著名風景區。

2、根據自己在游覽途中的所見所聞,與同學交流自己眼中的荊門。

3、利用打電話或節假日走親訪友的機會向在外地的親友介紹荊門,歡迎他們來荊門旅遊。
1
主題班隊會

口語交際

旅遊小貼士
到同一景區游覽過的同學組成小組,討論綜合後向全班同學介紹出遊乘車線路、注意事項,簡要介紹景區特色。
1
口語交際
學生的旅遊經驗、旅遊常識

二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山城的秋天
秋天的色彩
1、觀察秋季周圍植物的變化,感受秋天艷麗豐富的色彩。

2、開展秋季登山活動,體驗層林盡染的秋韻。
2
繪畫、攝影、布貼、交流
秋天的山林、果園、田野,商場、超市、街頭攤點,學生的體驗

豐收的田野
1、到山林,到果園,到田野,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秋天成熟的美。

2、了解荊門有哪些物產,知道荊門是全國著名商品糧、商品棉基地。知道荊門特產漳河蜜桔、毛李荸薺等,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3、到糧油店、商場、超市以及街頭攤點,看看貨架上有哪些荊門特產出售,了解價格,詢問銷售情況,做好統計記錄。
2
調查、訪問、記錄、查閱資料、口語交際

秋風秋韻
1、通過觀察、繪畫、攝影、日記、剪貼等形式搜集資料,舉辦一次以「山城的秋天」為主題的展覽或主題班隊會活動。

2、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掌握圍繞主題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探究意識。
1
展覽、班隊會、實踐活動

我是荊門旅遊小使者
神奇的山川
1、通過調查訪問,知道荊門境內有東寶山、西寶山、聖境山、莫愁湖、屈家嶺文化遺址,有以明顯陵——大洪山旅遊區、漳河旅遊度假區、紀山楚文化旅遊區為代表的旅遊景點。

2、利用節假日到自己感興趣的景區游覽,向同學介紹旅遊見聞。
2
游覽、攝影、攝像、日記
荊門信息港、荊門旅遊網、《荊門日報》、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其他圖文資料、荊門風景名勝等

秀美的公園
1、知道荊門有以人文園林景觀為主體的城市公園,如龍泉公園、石化公園、鍾祥莫愁湖公園、京山縣烈士公園;有以自然景觀為主體的森林公園,如鍾祥大口國家森林公園、京山虎爪山森林公園等。

2、參觀游覽,體驗徜徉於山水園林之間的樂趣。
2
游覽、攝影、日記、交流

各具特色的建築
1、觀察城區的古塔、古寺,游覽龍泉書院、陸夫子祠及鍾祥明顯陵,從其他圖文資料上搜集荊門境內其他有名的建築,看看它們有什麼特點,了解它們的歷史文化淵源。

2、用泥塑、繪畫等形式展示這些建築的造型特點,有條件的同學可自己攝影、攝像。
2
作品展示、口語交際

我眼中的荊門
1、向外地的親友介紹本學期你的市內游覽見聞,告訴他們荊門的新變化。

2、通過寫日記、編順口溜、創作簡單的歌謠等形式歌頌家鄉。
1
口語交際、創作活動

二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走向大自然

1、到校園、街道、庭院、公園、山林、田野觀察小草、樹葉的萌發,感受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寫下自己的見聞。

2、觀察春天裡小動物的活動情況,保護鳥巢,不掏鳥蛋,不捉小鳥,不捉、不買小蝌蚪。

3、到掇刀草莓基地觀察草莓的生長情況,採摘草莓,也可以到城郊蔬菜基地、水果基地開展「生態一日游」活動。
2
參觀游覽、日記、口語交際
校內外的各種花草樹木、環保資料、《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小學《自然》課本、中學《生物》課本

親近綠色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2、與小夥伴、同學及家長組成小組栽花種樹,知道養護方法。
2
查閱資料、參加植樹節活動

綠色與環保
1、知道植樹造林對保護環境、美化生活的重大意義。

2、增強環保意識,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習慣,培養熱愛美好環境、美化生活的情趣。
1
講授、討論、演講交流

保護秀美山川
1、交流自己在荊門風景區游覽時發現的不文明現象和破壞環境的做法,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談談這些做法的危害。

2、與家人、同學討論,提出保護景區的措施,在班級交流。
2
討論交流

潔凈城市

美化家鄉
1、了解荊門創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的舉措,並向家人、同學宣傳,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種花種草,認養綠地,愛護花草樹木和動物。
2
搜集資料

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
1、繼續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到紅領巾街道開展潔凈城市、美化環境的活動。

2、開展「保護荊門環境有我一份功勞」主題班隊會活動。
3
實踐活動

主題班隊會

暢想荊門美好

的明天
想像畫、泥塑比賽
舉行以「我心中的荊門城」為主題的想像畫、泥塑比賽
2
想像創作
學生的感受、體驗、希望

演講比賽
舉行以「我心中的荊門城」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振興荊門的情感。
2
演講比賽

三 年 級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源









點綴校園的小精靈

1、向老師、園丁請教,弄清校園里每一種花草樹木的名稱,了解它們的生長特點。

2、在科學課老師的幫助下弄清校園里每種植物所屬的科、屬、種,為它們設計小名片,並掛好小名片。

3、開展種養殖活動,豐富校園生物物種。

4、與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聯系,成立校園環保大隊,聘請學校園丁當技術顧問,劃分每個中隊的養護責任區。
16
講授、設計、實踐活動

校內外的各種花草樹木、環保資料、《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小學《自然》課本、中學《生物》課本、荊門市園林局、林科所










城市風景——竹皮河
沿竹皮河道考察,觀察兩岸保護設施,看看現在污染竹皮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明白保護城市河道的重要性。

4
實地考察、分析、思考
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水利》及相關報刊

生命之水——漳河水庫
1、知道漳河是本市最大的人工湖泊,是全國八大水庫之一。

2、通過實地考察、訪問等方式,知道城區生活用水取自漳河水庫,了解漳河在灌溉、防洪、養殖、生態、航運、發電、旅遊等方面所產生的綜合效益。

4
游覽、調查訪問、查閱資料

富饒美麗的長湖
1、知道長湖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這座本市最大的天然湖泊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及潛在旅遊價值。

2、實地觀察、調查訪問,了解網箱養魚對長湖水體的污染。

3、比較長湖的昨天與今天,暢想長湖的未來,提出保護長湖的合理化建議。

1
實地觀察、調查訪問

波濤洶涌的漢江

知道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流經我市,在漢口龍王廟與長江匯合。了解漢江的航運價值及漢江防汛。

1
搜集資料、調查訪問

保護水源

節約用水

1、知道水對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的巨大作用,懂得水是生命之源的道理。

2、通過觀察、訪問,大致了解污染河流、湖泊的主要原因。3、想一想,小學生怎樣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保護水源,潔凈城市?在班級開展討論,制定節水公約,在全校推廣。

4

搜集資料、討論調查

制定公約

四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廣場文化

荊門風物
1、搜集在荊門地區流傳的民謠、諺語、俗語、俚語及民間故事,調查了解荊門有哪些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2、搜集荊門民間手工藝品,了解荊楚民俗、民風,看看荊門城內的建築、裝飾融合了哪些民間藝術元素,體現了哪些本地特色。

3、舉辦一次以「荊門民俗」為主題的展覽、表演展示活動。
2
調查訪問、實地觀察、記錄
學生實地調查搜集的各種資料、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城區的各處主題廣場

建築與生活
1、利用節假日看看荊門修建有哪些主題廣場,觀察這些廣場的設計布局特點。

2、觀察各廣場的典型雕塑,欣賞其造型特點,弄清其象徵意義,用橡皮泥或陶泥製作縮微景觀。
2
實地考察

創作欣賞

娛樂與健身
1、觀察市民在廣場開展的各種健身娛樂活動,模仿學習。

2、調查了解市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情況,弄清廣場健身娛樂活動蓬勃開展的原因,寫出小論文。
2
觀察模仿

調查研究

小朋友的樂園
1、到廣場親自體驗各種健身娛樂設施帶來的樂趣,。

2、通過寫作文、繪畫、泥塑、攝影、攝像等形式記錄城區大小廣場給市民帶來的無窮樂趣,舉辦以「荊門廣場文化」為主題的展覽。

3、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調查訪問,提出管理廣場的合理化建議。
4
親身體驗

記錄展示

交流討論

保護荊門環境有我一份功勞
告別陋習
1、看看哪些生活陋習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舉行告別陋習的宣誓儀式,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動員家人、朋友、同學告別陋習,從生活小事做起,保護環境。

2、寫一份倡議書,號召全體市民告別陋習,講文明,講衛生。
3
觀察宣傳

實踐活動
市、區政府宣傳部、荊門市環保局、荊門市政園林管理處

環保我能行
1、成立環保假日小隊,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動。

2、做好「紅領巾街道」的衛生保潔維護工作,清除小區牆壁、街道電線桿上的「牛皮癬」。

3、自覺使用環保產品,拒絕白色污染。
4
實踐活動

我是荊城文明小使者
1、開展環保主題班隊會活動,增強愛我荊門、美化荊門,還荊門青山碧水藍天的責任感。

2、舉行「我是荊城文明小使者」徵文比賽、演講比賽。

3、為街道設計美觀實用、有利於垃圾分類的垃圾桶。

4、設計環保宣傳畫,寫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傳標語。
4
主題班隊會

徵文演講

創作設計

四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地形
1、知道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漢江平原與鄂西山區的過渡地帶,北部層巒疊嶂,中部崗嶺起伏,河港交叉,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魚肥。
1
觀察發現、調查了解、教師講授、口語交際
荊門博物館、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荊門地方誌》及其他有關荊門歷史的資料

荊楚門戶
1、知道荊門因史書稱為「荊楚門戶,控制要沖」而得名。

2、知道早在4000多年前荊門境內的漢江、長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類居住,創造了長江中游最早的人類文化——屈家嶺文化。

荊門行政區劃
1、在湖北省行政區劃圖上找出荊門市的位置;在荊門市行政區劃圖上找出自己的學校及家庭所在的位置;看看荊門境內有哪些鐵路、公路。

2、觀察荊門行政區劃圖,看看荊門下轄哪些市、縣、區。

3、知道荊門作為城鎮,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荊門曾是荊(州)襄(州)走廊上的必經要道和關隘,以軍事重鎮著稱,歷代君王都在這里設州置縣。

2、簡要了解解放後荊門的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荊門博物館
1、參觀荊門博物館,知道荊門古屬楚國,了解館中陳列有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屍」的郭店戰國女屍、郭店楚簡等國寶級文物。通過館中陳列的文物以及講解員的介紹,感知楚地古代先民的生活,感受燦爛的楚文化。

2、通過參觀,知道文物的考古價值、藝術價值和旅遊價值,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2
參觀、感知、體驗










豐富的地下寶藏
1、調查了解荊門境內蘊藏著哪些礦產資源,對照荊門地圖標出其出產位置,繪制出簡明的《荊門礦產資源分布圖》。

2、採集礦石標本,在科學課教師或家長的幫助下製作礦石標本。
2
教師的講授、調查了解
學生搜集到的原始資料、統計數據、荊門旅遊網、《荊門水產》《荊門地方誌》及相關報刊資料

名優特產
1、調查了解荊門境內的農、林、牧、漁業資源以及多種經營帶來的效益。

2、根據調查搜集的資料繪制出簡易的《荊門水產資源分布圖》《荊門林業資源、經濟林木分布圖》等圖表。
2
實踐活動

搜集商標

實踐活動
1、與小組同學合作,以表格的形式製作出「荊門名優特產名錄」。

2、通過寫日記、繪畫、攝影、拍攝DV作品等形式介紹荊門名優特產。

3、統計你所熟悉的荊門農家收入情況,將全班同學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弄清荊門農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看看各鄉鎮的特色經濟是什麼。
2
小組活動、交流展示

五 年 級 上 學 期

單元

課程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形式

資源來 源

荊門風物
民間故事
搜集整理在荊門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把這些故事講給別人聽,在班級召開民間故事會。
2
訪問、交流
學生自身搜集的資料、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城市及鄉村的生活習俗

名人傳奇
1、了解與荊門相關的名人事跡,把荊門名人當作寶貴的精神遺產加以繼承和發揚,立志振興荊門,為家鄉建設作貢獻。

2、各班選擇1~2名荊門名人作為研究重點,開發相關校本課程,如《斑衣娛親老萊子》《關公與掇刀》《象山先生在荊門》《抗日名將張自忠》等。
6
調查訪問

實踐活動

課程開發

風俗民情
1、調查訪問,詳細了解荊門的風俗人情,如婚喪嫁娶、節日習俗、飲食文化、冠名稱謂等習俗。

2、搜集相關文字、圖片、實物資料,撰寫解說詞,與四年級同學合辦「荊門民俗」展覽。
4
實地觀察

調查訪問

考古荊門
紀山古墓群
1、到荊門博物館參觀出土文物、請紀山籍同學介紹當地古墓群的發掘與保護情況,了解楚地先民的文化與生活,了解紀山古墓出土文物的歷史價值及文化價值。

2、選擇1~2件文物重點研究觀察,寫出研究小論文。

3、各班合作,以「郭店楚簡」及「楚文化」為主題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6
實地考察

調查研究

課程開發
荊門博物館、荊門旅遊網、荊門境內各處文物保護單位

鍾祥明顯陵
1、游覽鍾祥明顯陵,了解明顯陵的考古價值及文化旅遊價值

2、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2
搜集資料

實地游覽

其他歷史遺跡
1、調查訪問、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荊門境內還有哪些有價值的歷史遺存,整理相關資料,在班級交流。

2、按照各處古跡的價值及保護級別(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在《荊門行政區劃圖》上標出荊門境內各處重點保護文物所在的位置。
2
調查訪問

實踐活動

荊門攬勝
風景名勝
1、詳細了解荊門境內有哪些風景名勝,繪制《荊門名勝分布圖》或《荊門名勝一覽表》。

2、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期游覽家鄉名勝,通過習作、攝影、拍攝DV等形式記錄游覽過程,推介家鄉名勝。
4
實踐活動

討論交流
荊門境內各處風景名勝、學生的體驗感悟

主題活動
1、組織召開「愛我荊門」主題班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介紹荊門,進一步升華熱愛家鄉的情感。

2、寫建議書、倡議書,號召大家都來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

3、舉辦「荊門——我可愛的家鄉」徵文活動。

3
實踐活動

班隊活動

徵文活動

五 年 級 下 學 期

單元
課程

內容
課 程 目 標
課時
課程

形式
資源

來 源

荊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進一步了解荊門市及所轄縣市區的歷史,特別是行政區劃變更情況,搜集有關材料,在班級交流。

2、將所搜集到的資料加以整理,按時間順序列出荊門歷史編年表。
2
搜集資料

參觀交流
《荊門地方誌》《荊門人民革命史》及荊門市檔案館、博物館

難忘的戰斗

不朽的英雄
1、搜集在荊門這塊熱土上發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了解荊門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英勇斗爭的史實,借鑒歷史,發揚傳統,繼承先輩遺志,立志振興荊門。

2、清明節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組織英雄故事會。

3、拜訪軍休所老紅軍、老革命,聽他們講土地革命時期地下黨在荊門的活動、斗爭情況,講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荊門的幾次著名的戰斗;到東寶山、西寶山實地考察解放荊門的戰斗遺址;舉辦《英雄的荊門城》展覽。
6
搜集資料

實地考察

實踐活動
















1、參觀城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走訪城市街頭巷尾,查閱資料進行對比,了解荊門在城市建設、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開發校本課程《建築與生活》。

2、用手中的筆、照相機、攝影機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下我們的家園發生的巨大變化。
2
課程開發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荊門信息港、《荊門地方誌》、地方教材《可愛的荊門》、學生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取得的資料及自身的理解感悟








1、通過調查訪問,了解荊門境內的公路、鐵路、內河航運在發展荊門經濟中的巨大作用,了解其迅猛發展的歷程。

2、到郵政局、電信局、荊門移動、荊門聯通調查訪問,了解這些部門的服務項目、發展歷史。
2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1、參觀城區各大醫院,了解其醫療水平及服務質量。

2、調查走訪,了解遍布城區的小診所、小葯店給市民帶來的利與弊,寫出調查報告,開展辯論活動。
3
實踐活動

參觀交流








1、參觀城區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學、幼兒園及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團體,了解荊門解放以來文化藝術的發展狀況,了解文化教育事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作用。

2、說出近幾年荊門文藝界推出的有影響的文藝作品,如《鬧龍舟》《荷花洲頭》等,閱讀荊門籍作家、詩人的作品。

3、知道「普九」、課程改革等教育大事,立志勤奮學習。
3
閱讀欣賞

實踐活動












1、通過調查了解、實地參觀、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荊門各大企業、特色產業的產品、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及對荊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舉行一次以「老字型大小新效益」為主題的研究活動。

全校師生圍繞本專題搜集的圖文音像資料及研究的成果,民間手工藝品、民歌、民謠、民間舞蹈及其他鄉土氣息濃厚的民間藝術形式,荊門各藝術團體創作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等。

Ⅳ 簡述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

2001年7月,國家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新的教育哲學和課程理念提出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老金廠中學的領導、教師認為《綱要》確定的改革思想和改革目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對今後較長時間內基礎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全面規劃。我們在2002年伊始就組織學校領導、教師學習《綱要》及有關課改的理論書籍、文章,繼爾就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開發校本課程等課改主題做了實踐探索。現就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實施研究作階段性總結。

一、 對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幾點認識。

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一個理性、民主、科學的決策過程。校本課程作為課程形態而存在要有其自己的課程理念和內涵,所以,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必須做好前期的理論准備。校本課程應該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一樣,要有自己的課程理念、課程計劃和評價標准,使之成為真正的「有目標有計劃的教學過程」。

(一)課程本義和校本課程。

1、校本課程開發,就是以校為本,以校長為首的教師群體,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辦學指導思想,按照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基礎,依託校園周圍的人文地理環境,自主地為本校學生設計開發的,具有獨特性、多樣性、可選擇性和補充性等特徵的特色課程。校本課程開發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促進了學校特色的形成與教師專業的發展。

2、並不是本校教師自己編寫的課程資源才叫校本教材,校本課程資源也不要求都要本校教師來編寫,開發校本課程也不是一定都要要編寫成教材。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編寫教材,也可以選擇適合學生實際需要和特點的課程資源作為校本教材。但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確也存在部分學校缺乏規范性、系統性,隨便申報開課,然後將一些活動課、選修課的簡要教案、簡要資料合並起來便稱為校本課程,這是不夠嚴肅的。

3、校本教材並非都要印製成冊,或學生人手一冊,以免增加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又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老金廠中學的做法大體是以下幾種:一是可以讓學生人手一冊,如《我的家鄉—老金廠》等,由學校自籌經費印製,免費發給學生。二是由學校購置一個班級的使用量,上課時發給學生,下課時收回,循環利用,如使用農函大的綠色農業培訓系列教材、計算機技術課程等。三是學校添置部分放在圖書館,如《初中生心理教育讀本》、《吉林省地理》、《生活中的數學》、《農村實用技術》,讓有興趣的學生借閱。四是教師開發生成的教案、講義等資源,用於教師授課用,或只提供給教師滲透課堂教學用,不編印成教材,也不提供給學生。

4、教育的目標是著眼於人的發展。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就是著眼於教師的成長與學生的發展。課程的發展首先是人的思想的發展,沒有教師思想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因而,活動課、選修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提高教師對常規課程的編制的研究能力、整合能力,有利於教師利用專業技能真正成為教材、課程開發的主體和主角,從而更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實踐表明,用活動課、選修課等課程形式,通過安排探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教學方式,可以使校本課程得到較好的實施,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

(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

開發校本課程就是為了補充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學校開發課程不僅可以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形成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實現對國家、地方課程的補充和延伸,使課程形成一個縱向結構,讓課程內容充滿活力,同時,在開發校本課程中,從教師、學校社區等不同角度體現了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關注與重視。校本課程的實施從學生的興趣、需要,情感和個性特長出發,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情境,學生通過親自體驗、實踐活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自我調適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個性化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創新品格的形成。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途徑。

多少年來,我們的教育實踐常常是憑教育者的良好願望讓學生去知道什麼,應該怎樣做,違背學生的意願和需要,所以,《綱要》強調開發校本課程一要依據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二是依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例如我校的新編校本教材《我的家鄉——老金廠》。在這個前提下,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實施要與時俱進,呈多樣化,具有選擇性,能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滿足不同需要的可能,所以說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十分理性的過程,也是教育創新的過程。

實際上,在以往的學校教育中已經有了一些校本課程的客觀存在:一種是活動課和選修課,特別是一些興趣小組活動,本身就體現了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課程的原始表現形態;一種是學校從學生發展需要出發,或依據學校特色、當經濟特點而編寫的校「本」教材的實施

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同時,從學生實際需要,對國家、地方課程進行一些適應性的組合與改編的校「本」課程是自編教材為載體開發校本課程。《綱要》中也提到「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所謂「選用」即拿來主義。校本課程的開發也應該重視校外的課程資源,如網路資源、鄉土資源、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的資源。這些資源能否直接形成課程這要看具體的情況,但它總可以作為的參照和補充。

二.老金廠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老金廠中小學是樺甸市第一批九年一貫制試點學校,有許多可開發利用的資源,由於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一個新事物,沒有可借鑒的模式,我校決定由我先行探索,我畢業吉林農業大學,對農業、農村、農民有著自己的看法,在加上這幾年生物教學,二著一結合,形成了以老金廠地區為背景,以學生家鄉為依託,將農業、生物和家鄉有機結合的校本教材,即《我的家鄉——老金廠》就有了 雛形,有了大的方向,下一步就是收集各方面的資料,搜集資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而整理資料又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一開始主要依《老金廠鄉志》為藍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的選擇,現簡單介紹一下:

(一)《我的家鄉——老金廠》的內容

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我的家鄉——老金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它的綜合性,在主題選擇與實施過程中,始終將人、自然、社會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給學生展現的是一個真實、完整、動態的世界,一個與學生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世界。除此以外在生物,體育,數學,語文,地理等學科也有教好校本課程開發,是對《我的家鄉——老金廠》的有益補充。

《我的家鄉——老金廠》的內容根據新的教育哲學和課程理念提出了「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我的家鄉——老金廠》主要由概述,美麗的傳說,地名小考,物產資源,歷史戰事五部分主廠主組成。每一個部分可以獨立,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開發和實施過程中,不斷豐富其內容。

1、美麗的傳說:主要是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傳說,七年級學生剛剛從小學進入初中,兒童的心理對他們起很大的作用,他們很喜歡聽故事,也很喜歡自己講故事,校本教材中收集了《借燈橋的傳說》,《老金廠的傳說》,《老牛溝的傳說》,在老金廠這些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學生多少都知道一些,會感到很親切,很熟悉。課堂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同學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課堂氛圍很好,課下學生仍然興趣很濃,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是在講美麗的傳說時用,效果非常好,把學生觀察,思考,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2、 地名小考:七年級學生來自不同的村小,這種融合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同學之間願意了解更多的對方的事情,地名小考這一章主要講的是老金廠的五個行政村,以及相關的自然村,絕大多數學生來自這些自然村,了解自己家的一些來歷,可以加深對家鄉的認同感。用活動課來學習地名小考,利用老金廠行政區圖,學生找自己的家,課後收集與家有關的資料。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增加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3、 物產資源:各種動物和植物是身邊最常見的資源,利用梅花鹿,羊,野豬,狍子,人參,五味子,貝母,黃芪等,讓學生關心身邊的事,與生物建立聯系,讓學習生活化。學生對大自然可觸可摸,一種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被調動起來。利用實踐基地的建設,豐富校園的教育資源,活躍了學校的教育活動,使學生與自然貼得更近,利用網路資源收集的各種圖片,文字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可以很好的學習動物和植物資源。男生對動物感興趣,而女生對花草較親切,教師在為學生准備材料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收獲。

4、歷史戰事: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利用發生在老金廠的一些歷史戰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歷史戰事的講解主要是以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有名的戰事為主線。通過講故事,扮角色,找資料等形式教學,以相關的主題活動帶動學生的探究,用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來感受當年老百姓的苦難生活,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5、其他學科也有很好的開發,例如語文在自主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方面取得了教好的效果,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體育教學在依託本校的實際情況開發了「穿越沙塵暴,做環保小衛士」創編體育游戲;生物學科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生態農業等方面有教好的開發利用。

(二)、老金廠中學的校本課程的實施

1、 課堂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同學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課堂氛圍很好,課下學生仍然興趣很濃,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是在講美麗的傳說時用,效果非常好,本人寫的《借燈橋的傳說》教學案例與點評被《中小學語文教學案例》採用,發表在2006年第五期。

2、用活動課來學習地名小考,利用老金廠行政區圖,學生找自己的家,課後收集與家有關的資料。

3、 網路資源收集的各種圖片,文字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可以很好的學習動物和植物資源。

4、 於歷史戰事的講解主要是以發生在老金廠地區的有名的戰事為主線。通過講故事,扮角色,找資料等形式教學。

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階段總結

校本課程總是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開發策略之間求動態平衡,兩種策略之間應是互補和融合的趨勢,以至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課改剛剛開始,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也剛剛起步,因此,這里的總結從理論上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概括,所以只能談些體會和認識,也可以說是經驗之談。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推動了學校教育的創新,提升了特色辦學的品位,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找到突破口和生長點。老金廠中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實成為課題實施過程中重要方面,也可以說是子課題研究。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搭築了新的平台,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優質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促進了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老金廠中學正是通過這三個「教育」推進了教育改革與創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個性特長,無論在藝術、體育,還是在數學,寫作出現「童星」璀燦的好景象。這在社會上已經有了廣泛影響和良好的口碑。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為學校打造和發展創新型教師提供良好的氛圍和機會,教師積極投身教育科研和貫徹課改《綱要》的實踐中。目前,老金廠中學共有多名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科研興教(校)的氛圍基本形成,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整合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教師積極投身課改實踐中去。例如,開發校本課程不少教師都做了努力,生物教師以「美化生活」主題編寫「美化校園—做學校的主人」;體育教師改革傳統間操模式,創造了「音樂無口令間操」。這些教育改革與創新實踐大大促進了創新型教師的培養和發展。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堅持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合力,發掘社會教育資源,擴大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技術性含量。老金廠中學近幾年先後與多個單位建立關系,學校吸納家庭群體中和關系單位中的人才優勢和物質資源,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創設條件,彌補學校條件的不足。

總之,學校要發展,要進步必須努力參加課改實踐,有些工作早做比晚做好,有些工作必須做,例如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必須做好的事。

Ⅵ 小學環保校本課程教材,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急需

小學語文輔導網,小學英語輔導網,小學數學輔導網上都有教案,你可以取下!
急需一篇小學校本課程教材,帶教案的,各位老師幫幫忙啊
懸賞分:0
-

Ⅶ 青少年環保意識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中小學(小學)的環境教育是使學生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
樹立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並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改善環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教育過程。環境教育是一項從小學生到成人的終身教育,不是一兩次的突擊教育,而是一種長期性的、普遍性的全民教育。
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環境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中學的環境教育可包括:科學啟蒙教育、環境教育專題、環境節目表演、教育環境設置、游戲等形式。
----------------------
課題名稱:青少年環境意識形成與培養的研究

內容摘要

隨著人類進入21世紀,環境惡化已成為人類發展的最大障礙。水資源的嚴重枯竭、土壤沙漠化程度的加深,沙塵暴的頻繁肆虐,向大氣中過度排放有害氣體而引起的溫室效應,其他如臭氧層空洞的擴大、旱澇災害的日益加劇、生物物種的迅速減少??這些已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我們的唯一家園——地球將要毀滅在自己手裡!但是全人類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卻是相當淡薄:如一次性筷子和飯盒仍大行其道,鋪天蓋地的白色污染有增無減,水電資源的浪費觸目驚心,更不用說滾滾的黑煙遮蔽了藍天,含有多種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污染了有限的可飲用水源??所有這些已經向相當脆弱的生態環境頻頻告急,但我們卻孰視無睹!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環保教育迫在眉睫!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培養每一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從課堂抓起,這無疑是新世紀教師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和責任,也是環保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然而,現實生活中教師對學生的環保教育,大都停留在口頭上或只是簡單的說教,諸如「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這些象徵性的短期教育,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也只能被動接受。很顯然,這樣的環保教育並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也不利於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校園環境建設和學校教學與管理密切相關,良好的校園環境能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師生起到塑造美好心靈,激發開拓進取精神,約束不良風氣和行為,促進身心健康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開展此項研究旨在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帶領學生共同確立對校園環境的自覺保護意識,以主人翁的姿態愛護環境,綠化、凈化、美化環境,發現不良行為及時制止,使校園環境的建設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據此,我們擬進行《培養初中生校園環保意識和能力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我們認為,該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研意義。

關鍵詞:青少年;環境意識;形成與培養;研究

目錄

1緒論 4

2問題表現以及要解決的方法 5

2.1問題的表現 5

2.2解決的方法 5

2.2.1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 5

2.2.2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 5

2.2.3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6

3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6

3.1國內外研究現狀 6

3.2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7

3.2.1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7

3.2.2創建綠色學校的需要 7

3.2.3豐富學生學習活動的需要 7

4課題研究理論依據及遵循的原則和設計報告 8

4.1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8

4.1.1政策理論依據 8

4.1.2研究原則 8

4.1.3完成課題研究的的可行性論證 9

4.2課題研究設計報告 9

4.2.1課題的界定和研究內容設計 9

4.2.2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2

5結論 12

6致謝 13

7參考文獻 13

1緒論

近些年來,許多高校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大部分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環境保護和責任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有的學生能積極參加生態環境保護活動。但有的學校對生態環境教育不夠重視,起步較晚,措施不力,致使學生生態環境意識淡薄,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的現象和行為時有發生。由此,對他們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和急迫。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這充分體現了當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而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又是重中之重。他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特別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治理工作。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我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和觀念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而推進我們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高我們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質,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措施。雖說有很多高校都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大力開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活動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將實踐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有效載體,在新形勢下培育生態環境文明意識,必須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找尋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實踐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說,必須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對學生倡導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華麗,進行適度消費,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實踐比書本知識更能啟迪人的心靈,更能培養大學生對自然生態的情感,樹立和增強生態文明的信念,造就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綠色」公民。
2問題表現以及要解決的方法

2.1問題的表現

(1)浪費自然資源的行為。長流水、長明燈、亂扔饅頭、亂倒飯菜、沒有用完的本子,隨便扔掉的現象時有發生。

(2)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有的學生不愛惜公物,甚至破壞公共財產,毀壞公共設施。有的踐踏草坪,攀折花木。

(3)污染生態環境的行為。有的隨地吐痰、亂吐口香糖膠、亂扔果皮、紙屑、廢棄物、亂扔廢電池、在露天焚燒雜物。

(4)攀比消費,比吃喝闊氣,比時髦,花錢大手大腳,擺譜顯闊。節日或生日,賀卡滿天飛,殊不知節約用紙或少寄賀卡就是間接保護了森林和河流。因此,學校的教育工作仍需加強,幫助他們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2.2解決的方法

2.2.1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

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主動性。通過實踐研究,使學生在思想情感、為人處世、價值觀取向、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素質有更大的提高,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自主的發展。

2.2.2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

形成以環境教育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德育教育,通過科學性、實踐性、開拓性的德育教育途徑的探索,構建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符合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切實加強和改進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課堂是學生們獲取科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課堂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明確大力培育生態環境文明意識,提高生態環境文明素質的重要意義。生態文明是對人類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歷史的總結和升華,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生態環境意識,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所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其教訓是深刻的:在取得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付出了犧牲生態環境的沉重代價。因此,大力培育生態環境意識,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文明意識,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才能解決生態保護的根本問題,才能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3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環境教育是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創新,沒有固有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沒有太多的框框條條。對教師而言,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在課題實踐研究中培養出一支具有豐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研究水平的骨幹教師隊伍。

將實踐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有效載體,在新形勢下培育生態環境文明意識,必須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找尋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實踐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說,必須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對學生倡導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華麗,進行適度消費,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實踐比書本知識更能啟迪人的心靈,更能培養大學生對自然生態的情感,樹立和增強生態文明的信念,造就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綠色」公民。
3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3.1國內外研究現狀

從70年代開始,特別是80年代以來,德國公眾的環境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在這之前只有少數人關心環境,且「環境」被認為等同於「自然」。70年代的德國小學課程中雖有了環保內容,但主要集中在自然保護上;1980年西德的「各州教育與文化部長聯席會議」的一項聲明對環境教育有下列闡述:「對於個人和全人類來說,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現在的重大事情,它也是學校的一項任務,提高學生環境意識,使他們具有對環境的責任感,使他們養成在校內外對環境負責的行為。」這次會議做出了「環境教育應該成為學校教學計劃中的一個必修內容」的決定。在90年代初,德國大多數州中都推行了新課程,這些課程反應了新的環境教育思想:環境教育是學校整體課程的基本組成部分。

我國自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並且正逐步滲透到學校日常管理的各個領域。創建「綠色學校」已成為當前學校參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行動的一個顯著標志。1996年由國家環保局、中宣部、國家教委聯合頒發了《全國環境宣傳

教育行動綱要(1996年——2010年》(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指出,「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是各級環保、宣傳、教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並明確提出了「到2000年,使廣大青少年和兒童掌握保護環境的基本知識」的目標及到2000年在全國逐步開展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的任務。並明確指出「綠色學校」的主要標志是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師生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積極參加面向全社會的環境監督和宣傳教育活動;校園清潔優美。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將對於提高青少年的環境意識,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國自從2000年11月在深圳召開「全國綠色學校表彰大會」以來,綠色學校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有了長足的發展。

3.2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3.2.1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在綠色學校背景下的活動課的開展,不但大大增加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合作學習意識。

3.2.2創建綠色學校的需要

校園環境建設與學校教學、管理密切相關,通過開展此課題的研究,旨在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樹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以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3.2.3豐富學生學習活動的需要

大力開展環境教育和開發環境教育校本課程,其意義是建立一種以學校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教師)和受教育者(學生)為主體的課程開發決策機制,使課程具有多層次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能力。只有大力開發環境教育校本課程,不斷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把學校辦成學生幸福生活、家長放心的樂園,學校才能煥發持久的生命力。

4課題研究理論依據及遵循的原則和設計報告

4.1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4.1.1政策理論依據

《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

按照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理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了「在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學校應成為最好的小環境之一,並對大環境的優化作出積極貢獻」。因此我們認為,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備條件,環境保護也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從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樹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是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需要。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的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指出:環境教育工作,教育部門要起主導作用重視以學生為對象的基礎教育,要把環境教育作為學生各種素質的重要載體和顯現形式,提高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讓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小學教育,更應以社會公德、「五愛」國民公德啟蒙教育、常規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培養為基本內容,努力在素質教育中體現環境教育的功能,培養他們具備善待環境的道德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4.1.2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實踐研究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創造能力。

2、實踐性原則。通過調查、收集資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學習有關環保知識,並在不斷體驗中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自覺保護環境資源的好品質。

3、廣域性原則。在實踐研究活動中,最大程度地依託社會力量,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校內外德育力量,做到校內校外相結合,定時與靈活機動相結合。

4、活動性原則。本課題的研究主要是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組織、自主實踐的活動中提

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5、發展性原則。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在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進一步認識學習環保知識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探索新形勢下的環保意識、行為習慣。

6、合作性原則。

7、持續性原則。

4.1.3完成課題研究的的可行性論證

領導具有教育科研的經驗,學校硬條件設備較好,教師整體素質高,開展教育科研基礎好。本人作為學校的團委書記和德育處的負責人,對課題的實施有許多便利的條件,課題組成員組織結構、能力結構合理,有具有教育科研的經驗豐富的學校書記可以對課題進行理論指導,同時,課題組中有年級組長、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和部分骨幹教師,研究力量強,能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我們的研究也得到了校領導的支持。學校還為課題組提供必要的研究經費和活動經費,為課題組成員參加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提供保障。相信我們學校的課題組定會有更強的教育科研能力,承擔起「培養初中生校園環保意識的策略研究」這項課題研究。

4.2課題研究設計報告

4.2.1課題的界定和研究內容設計

課題的界定:

(一)環境保護的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這里的環境指的是自然因素,而不是社會因素,其相對的中心事物是人。

(二)環境問題包括:環境污染(水質、雜訊、放射光、電磁波、大氣等)、環境破壞(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草原退化等)、資源枯竭(各種金屬等礦產資源將在21世紀被開采殆盡。)人口劇增(人口呈指數增長,到1999年世界人口將達到60億)。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及浪費資源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歸根到底就是由於未能做到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的利用。

(三)環境教育:中小學(小學)的環境教育是使學生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樹立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並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改善環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教育過程。環境教育是一項從小學生到成人的終身教育,不是一兩次的突擊教育,而是一種長期性的、普遍性的全民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環境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中學的環境教育可包括:科學啟蒙教育、環境教育專題、環境節目表演、教育環境設置、游戲等形式。

研究內容設計:

一 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培養環保意識的研究

環保教育實效性如何與學校領導、教師的環保教育觀念密切相關,環保教育觀念的差別,直接影響到學校環保教育目標的確立,環保教育內容和方法選擇,以及環保教育的評價。

1、以人為本的觀念。

新課程改革中提到充分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其實就是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當然環保教育也不例外。環保教育以人為本,是要全面認識環保教育的價值。它不僅要按照社會的要求培養人,將社會的需要的環境道德、價值觀念傳遞給學生,而且要注意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教育目標的確定也要從抽象走向具體,從單一走向多層次。

2、確定綜合發展觀念。

環保教育的著眼點不僅看學生的環境道德發展,而且要通過環保教育促使全面發展;不只看他一時環境道德的提高,而且要著眼於他長遠的發展。

3、確立系統教育觀念。

Ⅷ 小學環保知識的教案

小學環保教學教案

在現實美術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環保美術課純粹上成了說教型的環保課,而忽視了審美素養的培養及其審美活動本身對學生環保意識提高的促進作用;也有些環保美術課僅僅是為了製造一種奇特效應,而無視教學內容中環保意識培養的價值內涵,錯失了「一箭雙雕」的教學機會。可見,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應該合理處理好兒童審美素養提高與環保意識發展兩者的關系,尤其是要合理把握好如下幾個教學的關鍵點:

(1)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滋生環保意識的「沖突型」審美情境。

要讓學生真正產生環保意識,形成保護環境的積極行動,一定要有一個豐富而真實的情境作為其體驗的依託,而這個情境不僅要給學生帶來對生活中具體環境鮮活狀態的「第一接觸」,而且更需在思維與視覺感官上形成與他們常規美好生活截然不同的「沖突」,從而促使學生在身臨其中感受環境污染造成的自然災害時,激發起因人類美好生活的破壞而憤慨的情緒,並滋生改變這一現狀的環保設想,特別是為後來個性化形成視覺型的解決方案,奠定表現語言的原發性基礎。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社區周圍某一真實環境問題的引入,來誘發學生產生利用環境中令人關注的材料來暢想與探討改善具體環境問題的方式與方法,以及想像加以綠化、生態化後可能會出現的美好生活環境等方面創意表現的學習行動。如《瓶的聯想》一課,首先讓學生置身於亂扔酒瓶這一觸目驚心的生活現實場景之中,於是學生一下子進入到「看了亂扔酒瓶這一現狀你有什麼感覺?你將如何處置這些廢棄的酒瓶來達到變廢為美的目的呢?」等問題的探討之中,從而自然而然觸發他們產生聯想與裝點舊酒瓶的原初沖動,這種學生「先入為主」的教學導入,使後來的探究、嘗試、欣賞,乃至創意表現,變得「水到渠成」。從學生課堂作業的分析來看,不僅呈現出了綜合運用與個性表現佔73.3%、簡單應用僅佔26.7%的較好表現,更讓人覺得可喜的是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每一幅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見,在教學中我們創設一個有利激發學生環保意識產生與發展的審美教育情境,對於環保美術教學來說,確實很重要。而這個情境應該是「沖突型」的,並能夠讓學生的環保情感不斷滋生、捲入其中,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2)尋找審美與環保的合理結合點。

環保美術課中審美與環保的結合,可以讓我們找到教學的合力。根據日常的教學經驗,找結合點一般來說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材料的環保處理與審美表現相結合。為了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我們可以在校本課程資源包的開發上,有意識地把環保與美術加以結合,通過利用廢紙箱、廢鐵罐、廢布料等生活中常見的廢品,引導學生進行巧意創作,促使他們獲得「變廢為寶」的審美體驗。幾年來,我們通過《用撿來的樹葉美化生活》、《瓶的聯想》、《還我清清水鄉》等課的設計,有力地增強了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環境問題及其相應材料的環保體驗,促進了他們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式審美觀的形成。二是發現作品的美感與強化環保意識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重視通過欣賞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環保美術作品中美的發現能力,及其發展他們解讀蘊涵在生活中的環保問題、作品中的環保價值等方面的能力。如《拼拼貼貼造美景》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觀賞作品時思考:這些作品是用哪些廢舊材料拼貼成的?這些廢物如果到處亂扔會造成什麼危害?而利用這些材料構成的畫面給了你怎樣的感覺?正是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進行的欣賞,才使後來學生的作業既做出了造型各異的美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也表達了他們的環保思考。

(3)重視拓展性學習,讓兒童在更寬廣的體驗中獲得審美與環保素養的互補發展。

拓展性學習,可以為學生主動轉變學習方式構築起一個平台。由課堂教學引向課外研究,這正是學生由教師引導的學習活動轉向他們自由自主進行探究的經歷。課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學生可以獲得比課堂學習更為豐富而廣闊的體驗。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廣闊的生活世界是值得他們關懷的,在這里他們能真正感觸到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問題,以激起他們那分來自心底的震撼,這便非常有利於其改變各種現狀的審美思維的觸發,而正是審美思維牽動的審美創造的需求,才真正帶動了兒童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某一環境問題、美化生活的遠大理想與長遠行動。他們可以通過綜合探究的方式對較大范圍的環境問題通過招貼、漫畫、多媒體藝術傳達等方式來多方位展示學生基於某一個環保關注點的個性認識及獨特見解。因而,拓展性學習空間的廣闊性、體驗的真切性可以讓兒童獲得審美與環保的互補發展。如《還我清清水鄉》一課教學後學生大量表達他們心聲的美術日記、連環畫展,多媒體藝術展示及其論壇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表達能力、提高了運用美術理解與應對生活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持續化、深入性地發展,其教學意蘊是深刻的。

大自然真美麗

綠色環保課教案《大自然真美麗》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第三單元《大自然真美麗》
一、親親大自然

教材分析:

人與自然的關系地一個永恆的主題,兒童與自然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三條軸線之一。本活動是關於「兒童與自然」的目標要求而設計的,即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積極地生活;」自覺愛護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和動物,「負責任的有愛心地生活;」主動探險究大自然的秘密,想辦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本單元中的「親親大自然」,以實踐體驗入手,引導學生與大自然交朋友的活動中去主動認識大自然,感受它的美,探究它的秘密,懂得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樣的,一年四季無處不在。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感受、發現大自然的美,。

3、懂得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准備:

設計校園附近的幾個景點供學生觀賞。

教學過程:

1、 體驗大自然

出現大自然三字,認讀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麼?

大自然里有些什麼景物?

播放大自然畫面,欣賞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麼地方?

(體會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給人們提供了生活的環境和必需的物質財富。)

2、 進入課文

親親大自然

(1)照片欣賞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麼?

按順序說出照片上地一些美麗景物(藍天、白雲、群山、草地、牛馬、鮮花)

你還能想像出哪些景物嗎?

說說照片上拍得是什麼時候的季節?

你認為大自然什麼時候最美麗?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個地方都很美麗,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麗)

(2)看圖走進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麼?

抱抱大樹,看看小鳥,和小鳥說說話,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麼方法親親大自然?

(為它撿去一些垃圾,保護小鳥,愛護小樹,躺在大地上聞一聞大地的氣息,聽聽大地的呼喚,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魚,)

(4)你會用什麼方法去熱愛大自然?

3、 進入大自然

在河流邊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為破壞的環境。

4、 討論;小結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裡?

我們為大自然做點什麼?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自然?

附教後感

應本活動從明理到實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學上須花一些時間,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了大自然與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關系,經教師一度地啟發,為學生激起了一股熱愛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護,花草樹木也要得到人的保護,動物更需要人們的保護,使小學生從小接受到環保教育。

關心環保就是關心你自己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