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教材編寫
『壹』 怎樣編寫校本教材
編輯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特殊學校的老師,由於學校里中、重度弱智兒童的增多,學校原先使用的教材已不太適應現在學生的實際狀況,校長提出讓我重新編寫教材,作為校本課程使用。我不知道怎樣著手做這件事情,能幫幫我嗎? 山東楊軍楊軍老師:您好! 編寫教材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僅要求編寫者有扎實寬厚的課程理論基礎、豐富的本學科教學實踐經驗,還必須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社會發展需求有清楚的了解,因此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能參與此項工作,既是艱難的挑戰,也是一個鍛煉自己才能的極好機會。在此給你一些建議,供參考。 首先應確定課程的目標。課程的一個基本職能就是要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所以特殊學校課程的編寫者要時刻關注有關特殊兒童的各種研究,特別是有關特殊兒童的興趣與需要、認知發展水平與情感形成、社會化過程與個性養成等方面的研究,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作為課程編寫的依據。同時,學生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里的,制定課程目標時,也必須考慮到學生適應社會環境所必須的基本知識、技能、行為習慣和生活態度等,通常的做法是將社會生活劃分為健康、家庭、休閑娛樂、職業、消費等若干個方面,在每一個...... (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貳』 教材的編寫和地方有什麼關系呢
編寫校本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校本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校本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校本教材的方法。
一、 校本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校本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校本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校本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校本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校本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校本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校本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叄』 校本教材編寫分幾步完成
編寫校本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校本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校本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校本教材的方法。
一、 校本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校本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校本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校本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校本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校本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校本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校本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其二,校本教材不能受到學校教師的歡迎。經過我們調查,許多地方也都想過編寫校本教材,然而學校多數老師對此都興趣不大。其原因在於,校本教材的內容自然多為校本文化,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校本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繼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果績效。老師們大都希望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價。
其三,校本教材與正式教材的關聯性差。校本教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本土文化,這些內容很難和正式的學科教材發生聯系,如果用時間來學習校本教材,那麼就會佔用正式教材學習的時間。這樣,無足輕重的校本教材自然就在學校沒有立足之地了。
二、校本教材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只是我們所了解的表面現象,在這些現象後面存在著深層的原因,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何為校本?為何要編寫校本教材?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開始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以為校本就是民間的一般風俗習慣,一般的民間工藝和技藝。然而,當我們與當地教師和村民討論此問題時才發現,村民們對學校的期望並非僅僅傳遞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藝,人們望子成龍的心情是迫切的,人們希望自己小孩走出大山,出去見世面的想法遠大於學習本鄉本土的文化內容。同時,村民們又擔心孩子離開家鄉後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生養自己的土地。所以,我們認真思考了,校本教材也是教材,是課程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了解村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哪些文化內容,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內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才是我們編寫校本教材必須考慮的東西。無論學生走到哪裡,這樣的校本教材內容都能深深地影響和幫助學生的未來。
(二)事實上,是否合理地選擇校本教材的內容正好反映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如果我們僅僅以自己是專家自居去選擇教材的內容,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什麼是有用的內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那麼這樣的教材內容就沒有尊重別人文化。我們應該將尊重當地文化看作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當地文化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因為文化是人為了生存和幸福生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摒除自己的小聰明,理解當地人的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對生命的理解,正是對他們千百年來的歷史的承認與尊重。
(三)尊重鄉民正是我們對人類文化尊重的具體體現。許多人談起文化資源總是忘掉人。其實,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本土文化中要突出人;同樣,文化也造就了人,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再造者。我們的校本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並把這種尊重與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
(四)尊重學生是校本教材建設必須思考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校本教材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是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夠感到充實與激動。充實就是要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讓學生感到通過學習後自己有所提高和進步;激動是在充實的基礎之上的心理體念,是在掌握和學到了新的知識後的愉快。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
(五)尊重教師是校本教材建設必須成功的必須條件。我們知道,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鄉村教師大都為當地人所組成,即使有少數教師不是本鄉人,他們也是本地人。教師正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他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家長與村民們需要什麼。他們也了解地方需要什麼,外地與當地的差距在哪兒,當地的優勢與劣勢。尊重教師便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校本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
(六)尊重人性-人的信念乃校本教材建設的精神。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都貫穿著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可謂編寫教材的邏輯中軸,或指導思想。這就是我們編撰人員的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實際上,對人性的尊重反映了我們對人的信念的堅定程度。人的信念就是我們編寫者們自己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幸福的理解,對人的生命的理解,對人的生命質量的理解。對人的尊重直接表現為我們要積極地欣賞與敬重校本文化、校本文化的創造者――校本人。他們就是人的組成者,就是人類的存在形式。對人的信念就是對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承認與尊重。以人為本,不是空虛的口號,而是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承認,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校本教材的理念便在於此。
三、校本教材編寫的途徑與方法
根據上面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主要採取了下列途徑與方法。
(一)確定以每一個學生幸福生活為本的邏輯思路。此思路要求我們在編寫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需要,當地人民未來生活質量的需要,和國家安定團結的需要。由此我們發現教材內容應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然後再拓展為區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國家文化與人類共享文化。這樣,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都給予了積極地支持,解決了不同人群對校本教材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團隊機構。編寫教材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而是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我們只不過是幫助他們組織與發現其傳統文化中對現實生活有價值的成果,將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傳統文化之文明成果聯系起來,以使未來的人獲得立足於本土文化之優勢內容,同時也保護人民獲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我們校本教材的內容選擇與認定的人員主要由當地文化人、地方專家、政府文化機關的專家和當地教師共同組成。我們只是本小組的組織者與服務者,為他們提供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發展學方面的知識信息,解答編寫教材的原因,組織共同討論、認定文明成果、集中搜集資料等工作。當然,我們也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搜集文化資料,但在這方面我們只是學生的角色。
(三)實施平等、互學的工作方式――參與式。校本教材的整個編寫工作都是開放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每個人都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建議。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村中的老太太也都知道大家在干什麼,自己在此工作中的價值,例如,為編寫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故事,唱詞等,也可以為其他參與人燒茶、送水。工作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過程,村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在工作中學到了許多,甚至讓我們說話的用詞都變得更加文明、更加貼切。
(四)我們對教材內容的篩選與梳理的原則是――尊重。此原則主要體現在:第一,校本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創造的文明成果,這種成果的延伸便是國家文化和人類文化。在編寫的過程中要將本土文明成果與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成果進行比較,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尊、自強,走出大山的過程。第二,努力保持校本文化的原貌。這些資料都是當地人民的成果,也是當地專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們自己搜集、自己選定的教材內容,盡量保持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體現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尊重,這個尊重帶來了人們對校本教材的重視與喜愛。第三,校本教材的使用不僅限於學校,要與當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關工作發生聯系。如,鄉村節日,旅遊開發,民間文藝,民間儀式發生關系,教師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也包括那些熱愛本土文化,具有文藝、文學、歷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幹部。
(五)對教材的使用採取自願原則。教材編寫結束後,我們將這些教材無償地送給學校,與學校教職工一塊討論如何使用。根據各學科教師對本教材的需求來自行決定其使用,如地理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他們都不同程度和不同時期採用了本教材。他們發現,通過校本教材最方便找到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原有的認識經驗或知識,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記憶,學生自動地形成了學習小組,科學小組和藝術小組。
總之,通過對校本教材的編寫,我們直接參與了教材建設的實踐,撰寫了有關校本教材改革的理論文章,總結概括了從事校本教材建設的經驗,論述了課程論和教材論中的各類重要問題,構建了編寫校本教材的基本思想體系。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系統總結。我們所有的參與者也更加明確了作為研究者自身的位置與責任,形成了平等的工作作風,寬容與尊重的處事方法,大家感觸多多,收獲多多。
『肆』 校本課程建設的重點在教材編寫嗎
答: 校本課程建設的重點不是在教材編寫
節日快樂
合家歡樂
『伍』 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就是編寫教材嗎
由於教材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以至於人們常常誤認為教材就是惟一的課程資源,甚至就是課程本身,所以在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時候就自然聯想到編教材、印教材和發教材。其實,這是對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一種狹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種誤解。
『陸』 校本教材編寫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編寫校本教材實際上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建設部分,其成功的開發直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長期以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校本教材開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導致校本教材開發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初步的分析,以幫助人們尋找編寫校本教材的方法。 一、 校本教材建設的現實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在學校教材的建設上幾經周折,校本教材建設更是異常艱難,盡管近年來國家進行了三級課程的改革,但校本教材的建設仍然是舉步維艱,綜合起來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校本教材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賞識。盡管許多人強調校本教材的重要性,也進行了相當數量的教材建設和編寫,但其質量與所期望的相去甚遠。每當學校使用校本教材時,學生和家長就表示出冷淡的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校本教材與學生學習的科學知識的課本關系不大,如果在學校中使用這種教材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大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為瞭望子成龍,自然要求孩子一心用在要考試的科目之上,這樣孩子對校本教材也就不再投入多的興趣。 其二,校本教材不能受到學校教師的歡迎。經過我們調查,許多地方也都想過編寫校本教材,然而學校多數老師對此都興趣不大。其原因在於,校本教材的內容自然多為校本文化,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學科知識的幫助不大,開設相應的校本課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繼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果績效。老師們大都希望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價。 其三,校本教材與正式教材的關聯性差。校本教材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本土文化,這些內容很難和正式的學科教材發生聯系,如果用時間來學習校本教材,那麼就會佔用正式教材學習的時間。這樣,無足輕重的校本教材自然就在學校沒有立足之地了。 二、校本教材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只是我們所了解的表面現象,在這些現象後面存在著深層的原因,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我們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何為校本?為何要編寫校本教材?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開始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以為校本就是民間的一般風俗習慣,一般的民間工藝和技藝。然而,當我們與當地教師和村民討論此問題時才發現,村民們對學校的期望並非僅僅傳遞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藝,人們望子成龍的心情是迫切的,人們希望自己小孩走出大山,出去見世面的想法遠大於學習本鄉本土的文化內容。同時,村民們又擔心孩子離開家鄉後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生養自己的土地。所以,我們認真思考了,校本教材也是教材,是課程建設的一個方面,必須了解村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哪些文化內容,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內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才是我們編寫校本教材必須考慮的東西。無論學生走到哪裡,這樣的校本教材內容都能深深地影響和幫助學生的未來。 (二)事實上,是否合理地選擇校本教材的內容正好反映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如果我們僅僅以自己是專家自居去選擇教材的內容,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什麼是有用的內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那麼這樣的教材內容就沒有尊重別人文化。我們應該將尊重當地文化看作是對人類文化的尊重,當地文化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縮影或者說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因為文化是人為了生存和幸福生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摒除自己的小聰明,理解當地人的生活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理解當地人千百年來對大自然的理解與認識,理解當地人做事做人的風格與特點,理解當地人對自己的定位與對生命的理解,正是對他們千百年來的歷史的承認與尊重。 (三)尊重鄉民正是我們對人類文化尊重的具體體現。許多人談起文化資源總是忘掉人。其實,人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本土文化中要突出人;同樣,文化也造就了人,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再造者。我們的校本教材一定要反映對當地人的尊重,並把這種尊重與人類的尊重銜接起來,從地方的文化景觀上升或延伸到國家、人類的文明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感到自身的人類角色,建立自我,建立自尊,建立自信。 (四)尊重學生是校本教材建設必須思考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校本教材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是讓學生在學習後能夠感到充實與激動。充實就是要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讓學生感到通過學習後自己有所提高和進步;激動是在充實的基礎之上的心理體念,是在掌握和學到了新的知識後的愉快。這就要求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能自信地主動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為目標,以學生獲取未來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自尊為目標。 (五)尊重教師是校本教材建設必須成功的必須條件。我們知道,學校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中心,鄉村教師大都為當地人所組成,即使有少數教師不是本鄉人,他們也是本地人。教師正是每個地方文明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員。他們最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家長與村民們需要什麼。他們也了解地方需要什麼,外地與當地的差距在哪兒,當地的優勢與劣勢。尊重教師便是了解地方需要的最好方式,也是校本教材編寫成功的保證。 (六)尊重人性-人的信念乃校本教材建設的精神。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都貫穿著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可謂編寫教材的邏輯中軸,或指導思想。這就是我們編撰人員的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實際上,對人性的尊重反映了我們對人的信念的堅定程度。人的信念就是我們編寫者們自己對人的理解,對人的幸福的理解,對人的生命的理解,對人的生命質量的理解。對人的尊重直接表現為我們要積極地欣賞與敬重校本文化、校本文化的創造者――校本人。他們就是人的組成者,就是人類的存在形式。對人的信念就是對他們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承認與尊重。以人為本,不是空虛的口號,而是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承認,以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價值與幸福為本。校本教材的理念便在於此。 三、校本教材編寫的途徑與方法 根據上面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主要採取了下列途徑與方法。 (一)確定以每一個學生幸福生活為本的邏輯思路。此思路要求我們在編寫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需要,當地人民未來生活質量的需要,和國家安定團結的需要。由此我們發現教材內容應該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起點,然後再拓展為區域、本土文化,再延伸到國家文化與人類共享文化。這樣,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學校教師都給予了積極地支持,解決了不同人群對校本教材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 (二)建立合理的、相互尊重的團隊機構。編寫教材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而是當地人民通過教育追求幸福的事,我們只不過是幫助他們組織與發現其傳統文化中對現實生活有價值的成果,將現實生活的追求與傳統文化之文明成果聯系起來,以使未來的人獲得立足於本土文化之優勢內容,同時也保護人民獲得自我、自尊、自信。所以,我們校本教材的內容選擇與認定的人員主要由當地文化人、地方專家、政府文化機關的專家和當地教師共同組成。我們只是本小組的組織者與服務者,為他們提供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發展學方面的知識信息,解答編寫教材的原因,組織共同討論、認定文明成果、集中搜集資料等工作。當然,我們也發表自己的意見,參與搜集文化資料,但在這方面我們只是學生的角色。 (三)實施平等、互學的工作方式――參與式。校本教材的整個編寫工作都是開放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每個人都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建議。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探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村中的老太太也都知道大家在干什麼,自己在此工作中的價值,例如,為編寫教材提供自己知道的故事,唱詞等,也可以為其他參與人燒茶、送水。工作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過程,村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教師在工作中學到了許多,甚至讓我們說話的用詞都變得更加文明、更加貼切。 (四)我們對教材內容的篩選與梳理的原則是――尊重。此原則主要體現在:第一,校本文化是人類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此方此土的人所創造的文明成果,這種成果的延伸便是國家文化和人類文化。在編寫的過程中要將本土文明成果與其他民族或其他國家的成果進行比較,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本土文明成果了解世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形成自尊、自強,走出大山的過程。第二,努力保持校本文化的原貌。這些資料都是當地人民的成果,也是當地專家、老人和有威望的人們自己搜集、自己選定的教材內容,盡量保持這些文化的原貌才能體現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尊重,這個尊重帶來了人們對校本教材的重視與喜愛。第三,校本教材的使用不僅限於學校,要與當地文化站、地方政府的有關工作發生聯系。如,鄉村節日,旅遊開發,民間文藝,民間儀式發生關系,教師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也包括那些熱愛本土文化,具有文藝、文學、歷史才能的所有村民或地方文化幹部。 (五)對教材的使用採取自願原則。教材編寫結束後,我們將這些教材無償地送給學校,與學校教職工一塊討論如何使用。根據各學科教師對本教材的需求來自行決定其使用,如地理教師、語文教師、數學教師、自然科學課教師,他們都不同程度和不同時期採用了本教材。他們發現,通過校本教材最方便找到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原有的認識經驗或知識,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記憶,學生自動地形成了學習小組,科學小組和藝術小組。 總之,通過對校本教材的編寫,我們直接參與了教材建設的實踐,撰寫了有關校本教材改革的理論文章,總結概括了從事校本教材建設的經驗,論述了課程論和教材論中的各類重要問題,構建了編寫校本教材的基本思想體系。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系統總結。我們所有的參與者也更加明確了作為研究者自身的位置與責任,形成了平等的工作作風,寬容與尊重的處事方法,大家感觸多多,收獲多多。
『柒』 1.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就是編寫適合學生發展的新教材。這句話對嗎為什麼
不完全對,還要結合當地環境以及學校自身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