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教學評價
A.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些什麼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應該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環境下,教學課程環境下,教學評價必須改變以單一的學習結果作為衡量教學好壞的惟一標准,評價輕選拔和甄別的單一功能,突出學習的過程和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課程評價是根據某種標准,以一定的方法對課程計劃、活動及其結果等的描述和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應包括兩個方面,即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和對課程本身即對教師的評價兩個部分,是這兩個部分的有機統一。」本文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談談看法。
一、傳統學生評價的弊端:
長期以來,在語文課程評價方面存在評價目的的片面、評價范圍狹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主體局限等諸多不足。在實施評價的具體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簡單化、惟量化等弊端。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過分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在評價中的作用,把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習結果,評價具體的課程方案優劣的惟一指標,把考試與評價等同起來。這與多年來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是分不開的。在學校的工作緊緊圍繞著「升學」這個指揮棒的氛圍下,就自然地會出現這種以考試代替評價的傾向;並且這種舊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人們往往會自覺地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看待評價,並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來進行評價。
二是過多地強調量化的評價手段,而忽略對定性評價的研究。在課程評價上運用量化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說只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反映課程的實質。事實恰恰相反,如果過分地強調量化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甚至把定性的方法說成是簡單化、不科學的方法,勢必會造成評價者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少,而所能得到評價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少,最終使評價走進死胡同。
三是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他們只能充當被評價的對象,而無法參與評價過程。例如在以往的考試評價中,只有教師進行試題設計、閱卷評分和試卷分析,致使評價過程變成只有教師參與的單向評價活動。這樣就使評價的結果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任何一種缺少全面的、客觀的評價結果,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評價理念: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
2、《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明確指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保障。充分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教學發展與提高的過程。」因此學生評價的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和發展,從而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現新課程理念,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通過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發現潛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長。
三、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學生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一)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
以往的學生評價只注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在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點滴變化,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評價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將評價與記錄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對學生評價真正成為過程性的評價。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為了更好地遵循評價學生發展過程的原則,真正體現新課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關系,我們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來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成績記錄及各種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和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等等。成長記錄袋能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採用的方法、所採取的態度、所引發的情感體驗,這所以的點點滴滴能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具體,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更有利。「學生成長記錄袋」是發展性學生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它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加強評價與記錄的管理。
(二)評價主體參與原則和互動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最
B.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是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
1、目的明確,能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具體適度的要求;
2、更多地關注學生,注意麵向全體及兼顧學生差異;
3、突出態度、情感、價值觀在教學目標中的地位,把方法、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納入教學目標;
4、教學重心定位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材處理:
1、能掌握課程標准,通過認真深入地鑽研教材,正確把握重點、難點,教授內容正確科學;
2、增強現代意識,適應時代的需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具創造性的改組。
3、強調深刻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以新的視角處理教材,採用靈活且貼近學生實踐的教法,設計出有創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學過程:
1、學生
態度積極:學習積極性高,情緒飽滿,求知慾強;有競爭合作意識;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無「死角」、無「閑人」。
思維活躍:(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控制單向授課時間)課堂上較多的時間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多角度、採用多種方法分析問題;通過動手實踐、相互合作、嘗試探索等手段,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積極思維;為解決問題積極生動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設、觀點。學生練習時間充分,能通過當堂作業鞏固提高。
氣氛和諧:(師生處於平等地位,尊重學生,民主合作氣氛濃)老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進行多邊多向,互動性強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意見的習慣,並進行正確的評價,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說出獨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師:
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新,在教學過程等的設計中能體現當前教育教學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成果。
教學方法: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②、能創設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關注、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③、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特別是文化課教學的實踐能力的培養);④、重視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獨立分析,主動合作,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識技能,培養提高素質;⑤、能恰當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教學評價:從關注教師教的情況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的情況;從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情感、態度等因素的和諧發展。課堂上老師的評價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效果:
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解決問題等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興趣、態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養;學生的素質(如態度習慣、數學能力、語文素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創新意識、實驗實習動手能力等)得到培養提高。
C. 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內容是什麼它給課堂教學帶來哪些變化
課堂教學評價一直是教師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為主,如教師的言語表達是否流暢、教師的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等等,主要關注教師的課堂表現,關注教師是怎麼講的。即使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師「教」的回應,或者成為教師「教」的點綴。總的來說,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表現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的傾向。
本次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麼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使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如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學生的討論、教師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學」的價值。因此,新課程提出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響亮口號。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轉變對我國現行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行為及其相關的教學管理等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全新的啟示。
首先,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帶著學生一步不差地進行,學生則基本處於被動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動,也是在教師事先設計或限定的范圍內,為某個教學環節服務。但如果關注學生的「學」,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就會受到挑戰,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將被空前地重視起來。因此,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教師因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這將同時帶來一個更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其次,改變了教師課前准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以學論教」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並思考相應的對策。於是,促使教師從以往「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中轉變出來,注重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不是在課堂上簡單地再現教材。因此,寫教案這種傳統的備課方式已不能滿足「以學論教」評價模式對課堂教學的要求。除了寫教案,教師可能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也只有了解學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以學論教」的每一堂課。而教案的使用和設計也需要隨著新要求的變化而有所改進,以增強其適應性。例如,教案並行設計「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兩大部分,將有助於教師同時並重教與學;設計「學情分析」或「開天窗」「課後追記」等內容,便於教師在課前分析、思考,課後總結、補充,在這個意義上,教案並不是寫得越干凈就說明教師備課越認真。
D. 在新課標下,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是什麼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課堂是抓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蘊含著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提高等等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來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在新的(課程標准)要求下,建立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為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和反思提供參考依據;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教研員、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幫助教師從多渠道獲取信息,對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從新課改的理念和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來看,縱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育評價歷史和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現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在諸多方面已經不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為此,提出新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和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E.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2、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評價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促進學生發展。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不僅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的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研究並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發現、探究與質疑,高效實現目標。在教學效果評價上,要以評學為重點,「以學論教」,並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二)促進教師成長。評價方向是面向未來的。重點是診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來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個人發展需求。
(三)以學論教。「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
F. 新課程評價包括什麼
義務教育新課標2011版:
評價建議: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和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應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並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過評價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學生數學學習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進行總結與反思,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具體包括:
1.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
2. 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評價
3. 情感態度的評價
4. 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5. 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6. 恰當地呈現和利用評價結果
7. 合理設計與實施書面測驗
G. 新課程教學活動中如何做好教學評價
提供幾篇主題教案,希望能幫到你。 幼兒園消防安全教育教案:防火知多少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H. 怎樣理解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
「以學生的發來展為本」是基礎教育課程自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生為本」的評價思想觀,首先體現在關注學生的發展,即以學生的發展來審視課堂教學的優劣。這也要求我們將課堂教學評價的重心由關注教師轉移到關注學生上來。課堂教學的評價不應該是,或不主要應該是評價教師備課備得如何、教師基礎知識、教學內容的講授是否到位、教師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等,而應該將視線轉移到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了教學過程、學生身上是否發生了真實的學習、學生真正學習的效果如何等。一句話,課堂教學的本質在於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的評價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評判標准。
I. 簡述新課改下,教學評價應注意哪些問題
由於評價對象和評價任務的多樣化,這就要求評價方式和評價信息的來源也要多樣版。對於評價結果的解權釋和反饋,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知識掌握情況、能力發展狀況、綜合知識的運用和問題的解決、學習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態度的變化等,教師通過評價結果的反饋,及時、科學的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激發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