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①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推廣者
這句話是錯誤的,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而不是推廣者。
②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
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
③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是不是非法刊物與課程教育研究共用一個刊號
刊名: 課程教育研究
Course Ecation Research
主辦: 中國外語學習研究會
周期: 旬刊
出版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2095-3089
CN: 15-1362/G4
郵發代號: 16-12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課程教育研究
創刊時間:2012
該刊創刊是2012年,而且在上面的沿革也是空的,所以課程教育研究與新教師教學根本就是兩個刊物。更重要的是這個新教師教學就不上知網,所以怎麼可能會用同一個刊號呢。建議你去新聞出版總署再查詢下,應該得到的信息更全面!
④ 新課程下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
新課程實驗啟動後,由於基礎教育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重建,必然會引起一連串的教育教學變革,而如何科學地應對出現的新形勢,駕馭新局面,教育科研當仁不讓地承擔起支撐作用。一些區域的改革實踐表明,教育科研活動對推進新課程實驗,提高新課程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課題?很多理論書籍中都有闡述。然而,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中小學教師所從事的研究課題和專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區別,是否可以這樣來界定中小學教師所研究課題的內涵。
首先,「課題」就是一個問題。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關注、澄清和解決的一個真實存在的教育教學問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的本質和存在的根源,尋求問題解決的路徑,總結有益的經驗,記錄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些許感悟和心得。
其次,「課題」就是一個願景。是自己在先進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理想的驅使下對所嚮往的「未來」教育教學的憧憬和勾畫,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努力去構建或打造的一個工程,如某一種特色教育、理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等。
第三,「課題」就是一個主題。每個教師每天總在反思,經常會用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記、教學札記、教育論文、教育隨筆等林林總總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點滴思考,但往往比較凌亂、零散、隨意,而課題就為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時間內相對集中的主題,有了貫穿的線索,使我們的這些研究主題集中,方向明確,目標清晰。
中小學教師研究的課題,實際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即強化從日常教育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育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教育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
一、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育科研的變化
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小學教育科研正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研究的方向正由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的回歸;參與研究的主體由被動參與向主動探索回歸;研究的領域由宏觀研究向微觀分析回歸;研究的形式由單一呈現向多元思考回歸;研究的空間由封閉走向開放。具體有以下幾方面顯性的變化。
1、研究重心下移,突顯以校為本思想
(1)、觀念轉變
①以校為本
凸顯學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走向。學校是真正發生教育和進行教育的地方。以前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育或教育改革本身,而忽視承載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載體——學校。學校是教育的主體,發展教育必須通過發展學校來實現,改革教育必須通過提升學校教育能力來實現。「以校為本」也就因此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以校為本的科研,是「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的科研,即校本科研。服務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師素質是中小學教育科研目的的科學定位。
②突出實踐
教育研究向學校回歸,向教師回歸,向教學實踐回歸,是當今世界教學研究的共同趨勢。實踐性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最根本的特徵。對中小學教師而言,不能解決自身真實教育教學問題的研究,不能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研究,不能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研究。
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旨在促進學校的發展,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自我超越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2)思路創新
突破單一的自上而下開展教學研究的工作方式,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條通道連結起來,重視研究和解決具體學校所遇到的實際教育教學問題,促進學校一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不斷提高,成為當前中小學教育科研核心工作。
(3)主體多元
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科研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缺一不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者具有相對獨立性,同時又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只有充分發揮三者各自的作用並注重相互間的整合,才能有效促進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氛圍的形成。
2、圍繞課改目標,拓展教育研究內容
(1)、圍繞課程功能的研究:從關注知識到關注人的發展。如落實三維目標,倡導學會學習。
(2)、圍繞課程結構的研究:從學科本位,到研究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如綜合課程研究和學科關聯、整合的研究。
(3)、圍繞課程內容的研究:從注重書本知識,到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如關於「教教材」和「用教教材」的研究,對實驗教材的評價研究。
(4)、圍繞課程實施的研究:從單一接受式學習,到研究學生學習式轉變和能力培養。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研究,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5)、圍繞課程評價的研究:從強調甄別與選拔,到發揮評價促進人的發展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研究。如學生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研究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評價研究。
(6)、圍繞課程管理的研究:從課程過於集中管理,到三級課程管理和學校課程開發的研究。如三級課程管理具體運行機制和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3、研究方法務實,倡導教育行動研究
(1)、教育行動研究的內涵
教育研究一般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類,前者稱「純研究」,主要目的是構建在一定條件下具有普遍意義的各現象間因果關系理論,或改進已有的理論。後者又稱「行動研究」。
教育行動研究是教育領域適合於實際工作者開展的應用研究,它強調以工作在學校第一線的教師為研究的主體,針對教師自己在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通過診斷和分析,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具體計劃和方案,並對實施結果進行評估。如此循環往復,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行為不斷得到改善與提高。
(2)、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
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
①、研究的主體,教師。教師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成果的使用者。故教育行動研究又被稱為「教師的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主要方式。學生要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更要進行「研究性工作」。
②、研究的起點,來自於教師自身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困惑和想法。同時校外專家的理論指導有助於喚醒和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
③、研究的目的,改進和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和管理行為,有助於教師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提高專業的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
④、研究的場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研究。研究過程也是實踐過程,邊實踐,邊研究,邊解決問題。
⑤、研究具有動態性:方案可以不斷修改,方法可靈活多樣。
行動研究用一句概括起來就是:「問題即課題,工作即研究,教師即專家,效果即成果。」
(3)、教育行動研究的意義
一是解決教育研究中理論脫離實際傾向的良好途徑。
二是教育行動研究有利於突破科學實驗的種種限制,比較簡便易行,容易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所接受。
三是教育行動研究有利於改進學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出科研型教師。
(4)教育行動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育行動研究的過程,可分為如下的五個步驟,診斷、學習、計劃、實施、反思。
①診斷:即研究分析當前教育教學的現狀。分清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可以繼續發揚,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關鍵問題是什麼?它產生的客觀原因是什麼?這一過程可以是教師個人的自我診斷,也可以是教師群體的共同診斷。
②學習:學習應當貫穿在教育行動研究的全過程,但在問題診斷之後,集中一段時間進行學習是完全必要的。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國家有關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路線,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各地的先進經驗,與自己問題有關的理論材料,學校制訂的發展目標和要求等。通過學習,提高了認識,認清了新的教育思想與現狀之間的差距,可以更准確地把握存在問題;通過學習,明確了方向,對於解決問題的途徑也會受到啟迪,可以為制定行動研究的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③計劃:計劃即設計行動方案。表現形式是寫出開題報告。它的內容包括:①課題研究的背景;。②研究內容。;③行動的步驟及時間安排;④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④實施:行動研究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也是一個「計劃--行動—反饋—調整—再行動」的過程,即在按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效果,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進行中期論證(反饋),然後調整研究計劃,再實施新的修正後的研究計劃。
⑤反思:反思實際上是一個階段總結的過程。其內容包括:①整理和描述。即對制定計劃、學習理論、實施計劃、階段檢查的全過程加以歸納整理,勾畫出多側面的生動的行動過程。②評價與解釋。即對行動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釋,找出計劃和結果的不一致性,從而提出設想與計劃的修正意見。③寫出研究報告。
4、注重微觀解剖,強化教育敘事功能
(1)、教育敘事的內涵
敘事,簡單地說就是敘述事情,敘述人們生活中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各種事情。教育敘事顧名思義,就是敘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它作為一種寫作方式,就是對事情的描述、記載,它注重於事件情節的描述、人物內心的刻畫以及生動形象的語言運用。第二,作為一種教育研究的方式,就是指通過記敘事情,或講故事,來探索教育教學規律,表達作者對某些教育問題的看法,也就是「以記敘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即「通過對微觀層面的細小事件的質的描述,來闡釋流動在現象背後的真實。」
(2)、教育敘事的內容
①展示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
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既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真實反映。如一次設計得非常好的教育活動,一次演繹得非常精彩的教學方式,一次取得顯著效果的教育活動等,敘述這些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對敘述者來說,有助於增加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對其他教師來說,能提供值得思考與借鑒的教育教學案例,達到教學資源的共享。
②記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
教育敘事要求教師把目光投入到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的過程中,運用敘事的方式記錄在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有意義的事件,記錄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記錄各種形式的學習、研討、實踐活動,這樣可以全面反映出你在研究過程中思考與實踐的痕跡。既可以全面反映你研究的整體面貌,又能給讀者真實地再現你的研究過程。
③記錄難忘的教育教學經歷
教師每天在學校中要經歷許多事情,有些是重要的,有些是繁瑣的小事;有些事能給教師以啟示,有些事給教師的是一些教訓。有些事能改變教師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成為他們難以忘懷的。敘述這些使自己難忘的教育教學經歷,一方面,可以積累個人的教育財富。另一方面,通過敘事,教師能清晰地回顧自己教學成長的歷程,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有利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進行反思。
④提示教育中出現的某些問題
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會給教師帶來教學上啟示,有些問題會給教師帶來思想上的困惑,有些問題會對老師的教學工作提出新的挑戰。
通過教育敘事來揭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能使讀者把問題與一定的事件聯系在一起,充分感受問題的情景性與生活性,從而更容易認識問題和理解問題。
(3)、教育敘事的基本要求
①客觀真實。要尊重客觀事實,要敢於暴露真實的「自我」,要在敘述中表達敘事者的真實想法,能夠運用一些的具體材料佐證事情的真實性。
②有細節。細節往往凝聚著豐富的內涵,某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句短短的話語,一種剎那間的表情,往往能傳達出豐富的人物思想感情,表達出有豐富內涵的潛台詞。從教育教學的細節中,我們能體會出人物思想感情,能看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觀念,教師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
③描述中帶有分析、解釋。敘事者可以在敘事中加入一些說明性和分析性的語言,來表達敘事者的內心想法,對敘事中的某些問題作解釋和說明。「使平凡的教育故事蘊藏不平凡的教育智慧」(鄭金洲)
④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在敘事中,對中心的內容就要詳細寫,對一般內容就應該簡單地寫,不要面面俱到。
⑤語言形象生動,帶有修飾色彩。總的來說敘事的語言要做到朴實淺顯,准確流暢,形象生動。
(4)、教育敘事的題材
①課題題材的發掘。一是發掘教學的「亮點」;二是教學中的突發事件;三是教師的「教學機智」;四是教學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②學生題材的發掘。一是學生的「思維火花」;二是學生的心理情感;三是學生的家庭故事;四是學生成長中的故事。
③教師題材的發掘。一是記錄成功的教育教學活動;二是記錄心理困惑;三是教學探索活動;四是難以忘懷的事;五是教學中的「遺憾」。
二、怎樣做課題
1、怎樣選題
選題的基本原則:一是前瞻性原則,對象要新,視角要新;二是科學性原則;三是可行性原則,選題要與客觀實踐相符,可實現;四是價值性原則,要能夠運用於教學實踐,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五是明確性原則,選題能夠准確反應各研究要素的內涵和外延。
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要貪大求全;三是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有問題意識,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四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選課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從有關部門發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課題
每個地方都有教育科學研究管理機構或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這些機構或部門在一定的時間范圍里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一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對這些《指南》中的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進一步具體化,提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問題來。當然,這些問題是否有研究的價值,還得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論證。
(2)從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課題
在你的工作中哪些問題是急需解決的?是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問題?是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不盡人意?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像這樣一些問題中往往就有你要找的課題。
例如,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別是對一些「搗蛋」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於是有教師就提出:「運用非常規性方法進行班級進行管理的研究?」的課題。
(3)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課題
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天天完成的教學工作和所看到的現象好像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對這些工作和現象似乎都已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也不願意多考慮它一下,因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然而,一個具有敏銳思維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正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有價值的課題。
比如,有些教師通過大量的聽課發現,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很多話學生並沒有注意聽、也沒有認真地去聽的,而在老師看來這些話又是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的,於是就可以提出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研究?」的課題。
(4)從其他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鑒而提出課題
人們常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先進經驗、方法應用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和作用呢?這恐怕也是一個很具有吸引力的問題。
例如,能不能採用活動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英語教學中特別注重情境教學和對話,這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法和詞彙的理解和應用,如果將它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來又將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像這樣的問題很多,只要你放開思路,大膽地設想,就不愁找不到你所關心的、有價值的問題,只要你能提出問題,課題也就會很容易得到了。
2、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我們既然選定了一個課題,就必須對這個課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避免選題中的盲目性。了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1)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
(2)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即在理論與實踐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3)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動向。
(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5)課題研究的策略、步驟及成果表述形式。
3、怎樣制定課題方案
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
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說,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在課題立項後,開展研究時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科研管理部門進行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題鑒定的重要依據。
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內容
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的表述
一項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內容。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
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
准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名稱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蓋所要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和水平的標志。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個適宜的切口,能准確地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范、科學,一些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作為一篇經驗總結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則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准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此外,在確定課題名稱時,還應慎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述的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論點或假設。課題應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有何影響」就是一個問題,一般不宜用作課題名稱。如果要作為課題來研究則應改為「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或「家庭壓力與小學生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
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需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在方案中,課題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課題的提出」或「課題的背景」的方式來闡述的,主要是介紹所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3)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針對課題的研究內容,要陳述課題范圍內有沒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這些內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因為我們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了解。
(4)研究的理論依據
我們中小學教師現在進行的課題研究,基本上是應用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為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為理論依據。
(5)研究的假設
課題選定後,根據事實和已有資料對研究課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結論,這就是「假設」。假設是根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規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是在進行研究之前預先設想的、暫定的。
在研究的假設中要涉及到一些研究的變數,研究的變數依其相互關系可分為:自變數、因變數、控制變數。
自變數是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數,是能獨立地變化並引起因變數變化的條件、因素或條件的組合。如在學習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研究者採取的變革措施。
因變數是由自變數的變化引起被試行為或者有關因素、特徵的相應反應的變數,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標。
控制變數是與某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數,也叫無關變數,由於它對研究結果將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加以控制。
(6)研究對象與范圍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這些對象往往是人、由人組成的群體、組織及他們的行為和特質。由於人及其行為和特質的極其復雜性,所以對之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①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對象帶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學校」、「品德不良學生」。我們可根據某一標准(有權威性的標准最好)來做出劃定,例如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標准,評估分數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學校」。
②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
總體是統計學概念,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體。研究對象的范圍大小,得根據研究目標考慮。其范圍有來源范圍和特徵范圍。來源范圍有地域、學校、班級;特徵范圍有性別、年齡、心理特質等。例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學生的范圍是某一地區還是某一學校,在什麼類別的學校,在什麼年級或年齡段,這些都要進行明確的界定。范圍不同,最後得出的研究結果會很不同。
③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於學派林立、觀點各異,所以有許多名詞術語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為了避免由於一些關鍵性名詞概念上的歧義,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評審、研究過程中產生認識上、觀念上的不統一,避免由於這些歧義造成他人對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對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7)研究的內容
研究內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回答的是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它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為若干小問題。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關,課題越大內容就越多。但許多老師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細化,一點一點地去做。
(8)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
根據各種研究方法的所起的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任何影響。另一類方法是旨在改變和影響變數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干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有一些研究可能採用單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可能採用多種方法。例如採用實驗法或行動研究法,也必然要採用第一類的數據資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實驗的最終結果如何。
⑤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雜志是國家級期刊嗎
所謂國家級是個不很正規的說法:有的會將主管單位是中央某部委的算國家級,有的會把某個核心標准算國家級。
《課程教育研究》這個雜志是內蒙古社科聯辦的是每月三刊的旬刊,這個可以在新聞出版署網站查到,有刊號。但它不是任何評價指標的核心期刊,所以肯定不是國家級。
你所謂的《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大概是這個旬刊的一個版次吧?不過如果知網上檢索不到就不要投了,這類收取版面費,旬刊形式的正規期刊一般都會上知網的。
⑥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是增刊嗎
是非法雜志呢 千萬莫上當啊
⑦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這是收費期刊,也是非法期刊,請勿上當!
⑧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角色應該是,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b,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c,課
是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⑨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好還是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好
前者是省級刊物,版本較多,後者是國家級刊物,但名字不如第一個好聽,總體感覺後者好些,尤其是對山東的作者來說。
如果需要發表,本人可幫你推薦。
⑩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是正規刊物嗎
你可以登錄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選擇網站頁面下方的便民查詢,選擇新聞出版機構查詢,輸入刊物名稱看看能否找到相關信息就可以了。或者到中國知網查詢——知網不一定完全收錄,就是說查不到也可能是正規的,但查到的都是正規的。
《課程教育研究(原:中學英語之友)》是正規刊物,內蒙古的一個旬刊,不過「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就查不到了,你確定一下刊物的正式名字是什麼再到知網查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