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准
Ⅰ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有什麼區別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回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答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Ⅱ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性質包括什麼事件什麼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回為核心、促答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Ⅲ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 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重 慶 市 教 科 院 陶元紅
課 程 教 材 研 究 所
綜合文科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曾 靜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是高年段的起始教材,本冊教材在承接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中年級教材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有以下一些發展。
(一)在內容上從以家庭、學校、社區為主體的教育內容,擴展到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等主要內容。如五年級上冊安排了《我愛祖國山和水》《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兩個單元,這一內容佔了教材總量的50%。同時在學生個人生活和學校生活內容上體現了螺旋推進的層次。如有關誠信的教育,不但從個人修身養性、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角度看待誠信,更從社會的層面,從現代社會信用制度逐步建立的角度來看待誠信,讓學生明白誠信已經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法律原則之一,是人們必須遵守的一種法律行為;關於民主的教育,不但注重了學生民主意識的增強,也注重了對學生民主能力的培養。
(二)教材內容的綜合層度更高。五年級上冊教材涉及到了社會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學等方面的知識,教材編寫時注意了給學生整體和綜合的知識,避免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僅僅只傳授給學生一些學科知識,教材通過一定的主題將相關知識進行高度綜合,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能聯系地看待問題、發展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三)注意了突出課程的核心價值觀,即「幫助學生參與禮會和學習做人」。《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提出了其課程的性質是「促進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禮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因此,教材強調了通過本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形成一些基本的為人處世的觀念、意識,激發其積極的道德情感。在編寫過程中,有關品德的教育內容不是給學生知識,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瞳得待人處事的基本觀念,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願望,並將道德情感和願望的激發與學生的踐行相結合;有關社會的教育內容不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辯證思維的方法,讓他們學會看待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應當是歷史地看、辯證地看。
(四)注意了範例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結合。
範例性是新課程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教材在編寫時仍然強調了通過範例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同時教材也關注了通過給學生呈現典型事例,即故事和數據,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分析問題,改變過去教材給學生提供較多現成結論的方式。工具性也是新課程教材應當體現的基本特點之一。五年級教材強調了每課應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因此,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料也更為豐富,在文字量上有所增加;教材通過小方框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信息,如格言、小知識、基本概念、價值觀念等,目的是達到給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拐杖,掌握並傳承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念。
(五)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上有所增強。
教材注意了給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注意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動腦動手,如《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教材通過讓學生拼地圖,寫自己家的地址,來認識祖國的遼闊和我國的行政區劃;並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體驗,如《清你相信我》一課,通過別人對自己失信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驗不講誠信給別人帶來的感受;通過主持人提出具有較高的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內容上,本冊教材共安排了四個單元,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單元 《讓誠信伴隨著我》
這一單元圍繞著誠信這一主題,從引導學生通過對做人誠信和不誠信的感受,到對誠信內涵的認識,再到對社會誠信問題的認識。第二單元《我們的民主生活》圍繞著民主這一話題,從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初步民主意識的培養。並從班級的民主生活到學校的民主生活,再到對社會民主生活的認識。第三單元《我愛祖國和水》主要讓學生樹立領土意識,將祖國的疆域、領土面積、行政區劃、祖國的名山大川、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教育整合在一起。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要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知道中華文化是由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風俗習慣,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知道在海外生活的華人有著割不斷的中國情。
具體來講,第一單元《讓誠信伴隨著我》的安排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一是當前社會生活中失誠失信的不道德現象比較突出,這些社會不良現象侵蝕著學校校園,給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而另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與進一步發展需要誠信,尤其是現在,中國已經加入了WTO,能否誠實有信,遵守國際商業規則,直接關繫到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地位。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里就專門有時誠信的要求: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而誠實守信的品德必須從小培養,誠信的法律觀念必須從小建立。因此加強誠實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
本單元在誠信教育上與過去思想品德課的不同點在於,側重激發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願望。讓學生不但從個人立身處世的角度看待誠信,更從社會遵紀守法的視角看待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誠信既是個人的德性修養問題,又是社會公德和法律准則。
本單元共安排了三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請你相信我》,第二個主題《誠信是金》,第三個主題《社會呼喚誠信》,內容涵蓋誠信的內涵、誠信的價值與打造誠信等。
第一個主題是《請你相信我》有三個教學重點:一讓學生懂得做人要減實守信;二是讓學生知道言而無信的人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失去別人的信任;三是通過交流,感知誠信的內涵,願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本課安排了兩個話題和一個活動。第一個話題「什麼樣的人信得過」,在這個話題中,教材首先以範例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進行體驗和思考,通過表格填寫讓學生明白講誠信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並進而通過反思「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孩子嗎」來激發學生主動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願望。小方框的文字給學生展示了誠和信的內涵,從正面給學生明確的引導。與以往教材容易把學生當作教訓對象、道德審判對象不同.教材在這里注意培養學生成為道德養成主體,並尊重其主體性。
第二個話題「當朋友失信時」,教材首先列舉了生活中朋友之問不信守諾言和說假話等典型事例,通過「悄悄話信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不講誠信給自己帶來的內心感受。通過「走進誠信樂園」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誠信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應當具備的行為是什麼。
小課教學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切忌將教學引向對某些兒童的批評或自我檢討;要避免說教。道德培育的終極不是讓學生記住幾條道德戒律,而是讓學生提高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道德晶質。並且在道德養成的全部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滿足、快樂、幸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這也是一些學者提出的「道德享用」的觀念。教材把活動的題目定為「走進誠信樂園」,這個「樂」字正是蘊含著這樣的觀念。教學的時候注意把握這種觀念,創造「潛課程」,讓學生意識到誠信之樂,從而願意做一個誠信的人。
主題二《誠信是金》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二是知道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是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知道如果不誠不信,受到傷害的人不光是別人,還有自己。不僅僅是個人,還有群體與社會。
本課安排了兩個話題和一個「故事與思考」。第一個話題「哪個更重要」,課文通過兩個故事讓學生懂得誠實的承要性——誠信會影響到各個方面,並用孑L子的格言對其進行概括與提煉——讓學生明白誠信是人立身之本。
第二個話題「假如沒有誠信」,是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以範例引導學生觀察和回憶生活中不誠不信給他人帶來的傷害、不便和煩惱。「故事與思考」中列舉了兩個故事,《曾子殺豬的故事》讓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抄襲引起的軒然大波》是為了加強學生對誠實意義的認識和體會。這兩個故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都意在讓學生體會到誠信無小事,誠信是金。這樣的經典故事呈現在以往的思想品德也有,不同在於這里不只是讓學生知道某一個故事的內容與意義,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思考問題的案例素材。
本課教學要注意雖然誠實守信這一問題學生在道理上能夠認識,但在現實生活中又很困惑,教學中要注意不要簡單地讓:學生認識對與不對,也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養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
主題三《社會呼喚誠信》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有關誠信的事例,感受社會各種主體對誠信的期待;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中誠信與不誠信事例剖析和對比,懂得誠信是現代商品社會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三是懂得誠信是現代社會中的一條法律原則,是各行各業人們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為准則。
本課安排了「社會生活中的信用」和「誠信靠行動來打造」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通過提供範例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各種承諾,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社會生活中離不開信用,社會呼喚誠信。第二個話題通過「海爾砸冰箱」和「溫州鞋業的興衰」兩個事例,讓學生明白一個單位、企業的生命力在於質量,在於信譽。在現代社會規則制約下,誠信品牌毀之容易建之難,我們應該時時事事以誠為本。通過「活動天地」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誠信與不誠信的現象提出主張、措施。關注誠信問題,願意為打造誠信社會出一份力。
本課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誠信與不誠信事件的剖析、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討論,從而明確誠信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各行各業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開展社會模擬活動,如讓學生開辦一個誠信商店,提出誠信的措施,從模擬中獲得體驗和認識;關注社會誠信問題,並激勵自己踐行誠信。
第二單元 我們的民主生活
安排這個單元的出發點是:我國的民主化進程需要有民主意識、民主能力的公民。而民主意識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而當前我國的小學生民主意識比較淡薄,實踐民主生活的機會往當被忽略。
本單元在注意對學生進行民主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注意引導學生提高自己參加民主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從最接近、最常見的事入手,讓學生通過參與、討論、比較等,學習過民主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參加民主生活的能力。
在民主生活中,權利與義務並存。因此,本單元列舉的各種民主生活都十分注意將權利與義務聯系起來體現,讓學生從小感受到民主生活的基本特徵,並從小學會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要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本單元由四個主題構成。
我們的班隊幹部選舉/集體的事誰說了算/我是參與者/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前三個主題是在學校班級生活中討論民主話題,分別涉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等民主形式,後一主題是將討論范疇擴延到社會。
主題一《我們的班隊幹部選舉》,本課教學有三個重點,一是能結合自己集體的實際,按照選舉少先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選舉幹部;二是在選舉的活動中會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能聯系實際討論幹部標准問題、人選問題,從中找到大家進步,集體進步的好辦法;三是通過討論交流,明白當幹部是為大家服務的,沒有特殊權利,讓學生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本課安排了「怎樣選幹部」,「當幹部是為了什麼」兩個話題。在第一個話題中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展現了選舉少先隊中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通過對「選幹部標准」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白選舉幹部的基本標準是能熱心為大家服務,做事有責任心,有能力等。小方框中的資料是少先隊章程中有關於部選舉的規定,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息,讓學生懂得應嚴格實行隊幹部的民主選舉,禁止指定幹部的做法。再通過列舉一些代表性的現象,讓學生聯系實際討論,明白我們在選舉幹部時應行使好自己的權利,應做到公平、公正,從集體利益出發,選出大家都滿意的幹部。「活動天地」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自己班級在選舉中已進行過的改革或還可進行哪些改革。明確幹部選舉制度在發動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培養鍛煉學生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個話題主要是針對當前一些學生受社會的影響,覺得當於部可以有特權.可以撈實惠,以及一些幹部同學的責任意識和為大家服務的意識不夠的現象,通過討論讓學生懂得幹部是大家選出來為大家服務的,幹部沒有特殊權利,幹部要承擔越自己的責任。本課教學時應允許學生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對幹部選舉中一些不當的作法及小幹部所表現出的一些不合適的想法和做法,不宜聯系具體人進行討論,可通過沒置情境,或一些事例引導學生研討,幫助學生提高認識。
主題二《集體的事誰說了算》本課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通過聯系實際和體驗,明白集體的事應大家商量,知道這是民主生活中的一個基本原則;二是學習一些與大家商量辦事的基本方法,三是在與大家商量事情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情況能恰當處理。
本課安排了「有事大家商量」和「學會商量」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呈現了小幹部的煩惱,啟發學生懂得遇事要與大家商量。通過幾個集體議事的情景展示讓學生明白,在我們的集體中,有多種議事的途徑,這些議事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做出一些大家滿意的決定。同時,教材還特別對少先隊代表大會做了簡要介紹,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集體的事應大家商量的這一民主做法。通過呈現集體議事的場景讓大家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集體的事情出謀劃策。表決的情境是啟發大家懂得在意見不一致時,可以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等民主的做法做出決定。並提示學生聯系實際尋找更多更恰當的辦法。
第二個話題通過呈現學生商量的情境,讓學生懂得在商量事情的時候要學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淡話;學會表達,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協調,當自己的意見不被別人採納時,要心胸開闊,做到少數服從多數。制訂「聽說守則」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研討的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並能踐行。
簡單說來前面兩個話題主要涉及兩方面:集體的事情大家有共同決策的權利與義務,商量的時候要學會商量,遵照民主的做法做出決定。
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要注意營造一個集體的事大家商量的氛圍,並可針對本班實際選擇一個事例讓大家照有關程序和方法進行商量,讓學生能在教學生活中體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民主氣氛。在平時的班級生活中,也要注意營造這種有事大家商量的民主氛圍,讓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具體體現,這是加強該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非常重要的做法。同時,本課還要注意讓學生掌握集體的事集體商量的基本方法。
主題三《我是參與者》本課教學有三個重點,一是讓學生在現實的集體生活中去感受實踐怎樣實施權利和義務;二是要積極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熱心為大家服務;三是學會管理自己,在自己管理自己中學會分工。
本課安排了「可以不參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自己管理自己」「參與無極限」四個話題。從履行參加集體活動、集體事物的義務說起,到參與的各種途徑。
第一個話題通過情境展示,讓學生明白:「集體討論的時候,我們有積極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和義務,經過民主決策出的行動計劃,有遵照執行的責任。」
第二個話題是引導學生研討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為集體做事,為大家服務。
第三個話題讓學生能聯系實際
Ⅳ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都提出了哪些要求
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如何建立正確的判斷,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明確正確的方向、目標,並付諸努力、行動、實踐。
Ⅳ 如何理解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2011年版)
目 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第三部分 課程內容
―、我的徤康成長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們的學校生活
四、我們的社區生活
五、我們的國家
六、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 實施意見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質的核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質越來越成為人的內在需求。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要求基礎教育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培養良好的公民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小學中高年級是學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會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養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注重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發展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二、課程基本理念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本課程特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健全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二)學生的生活及其社會化需求是課程的基礎
本課程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學生的生活對本課程的構建具有重要價值。課程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並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本課程強調必須從學生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教學要因地制宜地營造有利於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學習環境,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動事例,採用學生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三、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是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社會壞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要素的交互作用實現的。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面」是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個生活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段層次不同,螺旋上升。
Ⅵ 品德與社會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
品德與生活課、品德與社會課的評價要以促進和激勵學生健康發展、健康成長為前提,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表揚鼓勵為主,進行發展性評價。一方面,評價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認識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是否有效,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而且對學生來說也可以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理解、加深理解所學內容,注意到被自己忽視的現象和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評價教師不僅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判每個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狀況,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學習特點、發展優勢或進步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在後續活動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兒童不斷積累成功體驗,健康、自信地成長。
2、 兩門課程的評價要點或原則有哪些異同?兩門課程標准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課程評價的內容和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主要從如何確定評價目標和內容的角度,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內容和目標的評價建議,一是「把單元主題與兒童的個性特點結合起來」。這是基於本門課程以單元主題為學習的基本形式的特點提出的,要求評價的內容和目標要注意共性與個性的結合,要求「既要關注所有兒童都要達到的共同目標,又要關注不同兒童對該主題的獨特表現和各自不同的優勢」。二是「既關注目標及內容的整體性,又有所側重、突出重點」,要求對不同類型的活動的評價,要注意目標的整體性,又要有所側重,不能平均主義。三是「把預設目標和活動的生成性結合起來」,這里強調的是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其具體內容如下:(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兩門課程標准提出評價目標和內容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突出了重要的評價理念,就是評價是為了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評價要注意多元化,注意過程性、發展性、差異性。
正確理解《標准》目標引領內容的設計思路,首先應該從課程開設的目的進行思考。也就是說,我們設置體育與健康這個課程是想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內容,我們就選擇;不利於學生發展,或者是效果不太明顯的內容,我們就不選擇。而《標准》的設計思路就是這樣: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就是我們教學要實現的目的,要達到的目標。所以《標准》所規定的四個方面(包括十二個小方面)的學習目標,無不是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等方面來考慮的,也是從我們體育學科學習的基本規律中提煉出來的。《標准》要求目標引領內容,就是要求老師們首先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規律、身體發育的特點、體能與技能形成的規律、體能與技能發展的敏感期等方面,確定一個最容易讓學生達到的相應的學習目標,這也就是學科理論中「最近發展期」這個概念中所涵蓋的意思。所謂「最近發展期」,就是通過適度的努力能夠完成目標的意思。根據這樣目標我們再來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我們有老師們在上課前,總是習慣先教什麼內容和怎麼教的方法,就是對目標與內容的關系不太明確。也有一部分教師,雖然不太清楚目標引領內容的理論概念,但他們在教學中,先考慮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適合學什麼,然後再考慮教什麼與怎麼教,實際上就是在用目標引領內容的思路設計教學了。這部分教師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他們無意識的,或者被動地沿著目標引領內容的思路在做,所缺乏的就是相應的理論學習。在現在的課程改革當中,我們也發現有很多善於學習與思考的老師,積極的把《課標》的 精神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目標引領內容的教學思路非常清晰。
在教學中要做到目標引領內容,既要首先考慮根據學生身心發展來確定學習目標,也要考慮如何處理由目標引領的內容問題。在學習目標已經確定的情況,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選擇,既可以統一規范,也可以靈活機動。如根據整個教學計劃,這個單元是籃球教學,可能是8個學時、10個學時,甚至更多的學時。學時確定的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對籃球技術學習的規律。比如說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我們可能更多的是訓練他們如何在籃球運動中遵規守紀的行為規范,這可能要花去很多時間。有的老師可能進行集體練習,統一規范學生籃球動作和規矩,同時也培養他們的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有的老師也可以使用別的方法。在籃球教學這樣一個大的教學單元中,根據學習目標採用何種教學內容和方法,老師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診斷功能與調節功能 診斷功能主要是通過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體現的,調節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基於診斷結果所做的反思和改進來體現的。評價包括對課程實施狀況、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和對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成就與需要和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從而為教師找到教學的症結所在提供線索,為教師選擇教學策略、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進度進行有針對性和實質性的調整提供依據,評價首先有這兩種功能。
2.強化功能與教育功能
強化功能是通過尊重、鼓勵發展來體現,教育功能是通過自省、建議、指導來體現。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評價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由於對學生學習成就進行了鼓勵性的、肯定性的評價,對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就使得評價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強化了學生在課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成就,同時也使他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由此可見,評價本身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案例1:了解我的身體,保護身體的方法評價要求:(1)說出自己的身高、體重,說明自己是從哪裡知道的。(2)用動作和言語介紹一些保護身體的方法。(3)說出自己有哪些成長變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心情。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比較正確地填寫出自己的身高、體重,但是是怎麼知道的呢?大部分的學生回答是通過問父母知道的。從這個評價當中可以反映出來,在整個單元學習的過程當中,老師並沒有組織「量一量、稱一稱」的活動,讓兒童親自體驗和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化,這樣一個評價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老師一方面看到自己教學當中的不足和學生獲得經驗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有感受,有領悟,促使學生不僅知道身高、體重這樣的結果,更主要的是讓他們關注自己的成長變化這個過程,並且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這樣才能有助於他們在下一步的學習活動當中,真正地體會到珍愛生命、養成健康意識的品質。評價對教師來說,有利於教師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是否有效,這樣可以為教學提供改進的依據。對學生來說,評價可以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理解甚至是加深理解所學的內容,注意到被自己忽視的那些現象、問題,重新去展開探究和學習。教師一定要重視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的評價,把評價作為教學不可分割的一環,還要開發一些評價的方法和評價手段,使評價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5.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分別有哪些評價方式方法?兩者有哪些異同。
答: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都提出了評價方法多樣化,並且列舉出若干評價方法。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中,就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教師觀察並記錄兒童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如兒童的行為、情緒情感、操作的情況、活動的狀態等,以此對兒童進行綜合評價。(2)訪談。教師通過開展與兒童各種形式的談話,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並了解兒童思想情感的變化。(3)問卷。教師設計問卷和組織兒童回答問卷,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4)成長資料袋評價。用成長資料袋或活動記錄冊等方式收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資料。(5)兒童作品分析。通過對兒童各種作品、活動成果的分析,了解兒童活動過程和發展狀況。課標還特意提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評價實施中要注意綜合運用。」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也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主要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進行觀察,並做記錄。(2)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3)達成水平評價。按照本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學年及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紙筆測驗、考試等方式進行評價。本課程不排除紙筆測試方式,但反對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或刻意追求難度,以及將學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績衡量的做法。(4)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共同進行評析。(5)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引導與幫助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學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兩個課程標准雖然在列舉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維度,實際上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觀察」,「作品評價」。再比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描述性評價」,實際上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所強調的質性評價為主的精神相一致。品德與社會課程標的「學生自評與互評」,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評價主體多元的理念是一致的。總的來說,兩個課程標准都注重表現性評價,也就是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流露的行為表現。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提出不排除紙筆的測試,但是反對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或者刻意地去追求難度。紙筆測試和表現性評價,它們兩者之間各有側重,各有優劣。比如紙筆測試,看似比較簡單、比較公正,而且便於操作,但是由於它所獲得的、更多的是有關對事實的知識性陳述的信息,所以就容易導致在具體的教學實施、評價中講知識、背知識、考知識這樣的傾向,課堂教學效益看起來好像高了,學生都會考試了,都能考得高分了,但是對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的評價,紙筆測試就難於承擔,而且容易造成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行相悖。表現性的評價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具體結果的評價,它的達成方式就比較多樣,多樣的達成方式,也就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和靈活,同時評價的維度更加多向、多重,不僅有知識掌握的評價,還有對學生的思維水平、社會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維度的評價,所以它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效益顯得更高,綜合性、真實性、發展性的特點更顯著,這樣的評價手段和方式,更能夠引導學生在該學科的學習中獲得發展,達到課程的總目標。
Ⅶ 1.品德與社會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
答: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 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 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提高專業能力。品德與社會課程評價的目的: 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在於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2、兩門課程的評價要點或原則有哪些異同? 答: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本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展與生活能力提升。」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積極促進學生發展。」從這兩個表述來看,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含義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評價不是為了區分優劣,不是為了篩選。評價的主要目的或根本目的是激勵、促進兒童發展,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一方面,評價是為了把握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和教師教學方式的適切性、有效性,以便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促進兒童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評價,教師不僅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判每個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狀況,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學習特點、發展優勢或進步空間,以此作為基礎,教師可以進一步在後續的學習活動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兒童不斷地積累成功的體驗,健康自信地成長。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成長與發展,這是新課程所有學科都倡導和遵循的。基於這樣的目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倡導多元、開放、整體的評價觀,提出了重要的評價原則。第一,要關注過程。評價不僅僅重視最後的結果,還要重視對兒童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以及付出的努力的程度。第二,要追求多元。多元評價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包括兒童自己也是評價的主體;二是評價尺度的多元,不用一種尺度去評價所有兒童,要尊重兒童的差異,要關注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注他們富有個性的發展;三是渠道要多元,就是要力求根據多方面的信息來評價兒童。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提出的評價原則,很多方面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是一致的。比如說要面向全體學生,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這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所強調的尊重兒童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是一樣的。新課程就是要追求每個兒童的發展,每個兒童的基礎個性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發展過程、發展特點就必然是不同的,因此評價也不能用一個尺度去衡量所有兒童,不能認為達到某個標准就是好學生,沒有達到的就是差學生,根據一個尺度去評價學生的發展。 4.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評價有哪些重要功能? 列舉案例說明怎樣體現這些功能。 答:1.診斷功能與調節功能診斷功能主要是通過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體現的,調節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基於診斷結果所做的反思和改進來體現的。評價包括對課程實施狀況、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和對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成就與需要和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從而為教師找到教學的症結所在提供線索,為教師選擇教學策略、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進度進行有針對性和實質性的調整提供依據,評價首先有這兩種功能。2.強化功能與教育功能強化功能是通過尊重、鼓勵發展來體現,教育功能是通過自省、建議、指導來體現。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評價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由於對學生學習成就進行了鼓勵性的、肯定性的評價,對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就使得評價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強化了學生在課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成就,同時也使他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由此可見,評價本身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案例1:了解我的身體,保護身體的方法評價要求:(1)說出自己的身高、體重,說明自己是從哪裡知道的。(2)用動作和言語介紹一些保護身體的方法。(3)說出自己有哪些成長變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心情。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比較正確地填寫出自己的身高、體重,但是是怎麼知道的呢?大部分的學生回答是通過問父母知道的。從這個評價當中可以反映出來,在整個單元學習的過程當中,老師並沒有組織「量一量、稱一稱」的活動,讓兒童親自體驗和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化,這樣一個評價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老師一方面看到自己教學當中的不足和學生獲得經驗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有感受,有領悟,促使學生不僅知道身高、體重這樣的結果,更主要的是讓他們關注自己的成長變化這個過程,並且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這樣才能有助於他們在下一步的學習活動當中,真正地體會到珍愛生命、養成健康意識的品質。 5.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分別有哪些評價方式方法?兩者有哪些異同。 答: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都提出了評價方法多樣化,並且列舉出若干評價方法。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中,就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教師觀察並記錄兒童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如兒童的行為、情緒情感、操作的情況、活動的狀態等,以此對兒童進行綜合評價。(2)訪談。教師通過開展與兒童各種形式的談話,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並了解兒童思想情感的變化。(3)問卷。教師設計問卷和組織兒童回答問卷,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4)成長資料袋評價。用成長資料袋或活動記錄冊等方式收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資料。(5)兒童作品分析。通過對兒童各種作品、活動成果的分析,了解兒童活動過程和發展狀況。課標還特意提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評價實施中要注意綜合運用。」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也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主要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進行觀察,並做記錄。(2)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3)達成水平評價。按照本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學年及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紙筆測驗、考試等方式進行評價。本課程不排除紙筆測試方式,但反對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或刻意追求難度,以及將學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績衡量的做法。(4)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共同進行評析。(5)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引導與幫助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學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鑒,相互促進。課標又指出:「學習結果評價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評價方式方法。」這兩個課程標准雖然在列舉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維度,實際上有很多的共同點。這兩門課程評價都以課程目標為導向,以課程目標為准繩。1、比如「觀察」,「作品評價」。2、比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描述性評價」,實際上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所強調的質性評價為主的精神相一致。品德與社會課程標的「學生自評與互評」,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評價主體多元的理念是一致的。總的來說,兩個課程標准都注重表現性評價,也就是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流露的行為表現。不同點:1、評價的內容:品德與社會對學習的結果提出要求,而品德與生活則更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2、評價方法:品德與社會提出達成水平的評價,不排除筆紙測試;品德與生活則更強調形成性的評價,比起學習結果,它更重視學生的體驗過程
Ⅷ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體現課程標準的情感目標
一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
二是堅持理論上是行得通的東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彌補、不正確的地方要改正.
「愛親敬長」修改為「尊親敬長」,修改後的目標要求更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也更符合語言表述的規范.熱愛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維,培育富有愛心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富有愛心的兒童才能熱愛生活、學會關心和學會做人.此目標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熱愛的情感逐漸升華.由愛親敬長擴展到愛集體,從愛集體擴展到愛家鄉,由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
將實驗稿中「熱愛科學」修改為「熱愛勞動」.將實驗稿「行為與習慣」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調整為修訂稿「情感與態度」中的「熱愛勞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的重要性.
將「自信、誠實、求上進」修訂為「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探究」此目標為增補內容.這一目標著眼於激發兒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從小就有對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的興趣,在快樂中探究、勤於動手、動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並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造帶來的快樂.與實驗稿相比學習要求有調整,難度有所增加,如將「初步養成」調整為「養成」,體現了課程對低年級這一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勞動習慣」修改為「衛生習慣」,突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於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既是符合其年齡特徵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無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極易產生與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僅不利於其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將「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修改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因為「養成……行為」不夠通順,「遵守紀律」已經含在文明行為習慣中.這一目標著眼於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質,
《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從總目標可以看出,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並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把他們真正當作發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使兒童在教育引導下不斷發展和提高,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
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作什麼都允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積極、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這兩種課程是在小學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 這兩門課程的核心.
它們的不同點是:《品德與生活》注重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會性發展,為兒童認識社會、平等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殘而有為的社會主義合 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與生活》的分目標為: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 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情感與態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技能、過程與方法.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保護環境,愛惜資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品德與社會》的分目標為: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能力 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 情感;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信、自 知識. 強、自主、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樂觀向上、頑強 拼搏、 立志成才的意識;
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 誠實守信熱愛集體、 團結合作、 有責任心的品質.熱愛祖國, 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關愛自 然,認識自我、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為習慣.
我認為《品德與生活》內容所體現的是人們生活最起碼的生活常識,是人剛進入生活所必備的常識,所以適合於低年級學習.而《品德與社會》的內容比《品德與生活》更廣泛,是人們從基本的生活逐步進入社會所要具備的最起碼的社會知識的積累,因此更適合於中高年級學習.層次有所不同,品德與生活強調在生活中提煉自己;而後者強調感受社會服務社會,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提高.
縱觀小學品德課堂教學,我們發現部分教師在品德教學目標設計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是:
(1)有總無分.部分教師在設計一篇課文教學目標時僅僅設計了一個總體性的教學目標,更有甚者,這個教學目標也是從教學參考書中套用而來,沒有體現劃分課時的課時目標;
(2)游離學生.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游離於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沒有分析學生的道德品質現狀,沒有調查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在設計品德教學目標時,完全是自己的主觀臆造,導致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游離於學生實際;
(3)偏離課標.在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或者在隨機聽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部分老師由於是兼職教學品德這門學科,在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時重視了教材相關知識的落實,在上課過程中,凸顯了知識內容的教學,而且還拔苗助長,將相關內容的教學偏離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1)學科本位淡化.窺視一下我們現行的小學教育,可謂是素質教育大旗「隨風飄盪」,應試教育大旗「逆風高揚」,在應試教育的長鞭束縛下,無論是教育行政領導,還是小學品德的任課老師(絕大多數是語文學科老師兼任)總將「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口號喊得高高,響徹了每一所校園,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將品德的部分課時作為了老師補習其他考試學科的時間,嚴重淡化了品德學科教學的重要性.
(2)課程標准弱化.由於受到考試學科教學方式的影響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對品德教學的忽視,從而在品德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僅僅是任務式的完成品德課程的教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部分教師對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談深研課標,深研教材了,從而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評價體系缺乏.自從教師績效工資下發之後,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領導為了考核教師,總是將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筆試科目成績列入到「教學質量」的考核.可以說,部分學校對於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些學科仍未制定適合學科特點的評價體系,為教師敷衍小學品德的教學提供了漏洞,從而出現了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的不良傾向.
Ⅸ 為什麼《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
為什麼《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
理由有三: 一是「課程性質」界定:「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二是課程理念規定: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本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健全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三是積極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崇高的價值觀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石。
有以下事例為證:
事例1:周恩來12歲時到伯父家玩,親眼看到因外國列強在中國橫行霸道,欺辱中國人民的情境,親耳聽到伯父「中華不振!」的哀嘆聲,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並一生為之奮斗。
事例2: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錢學森早年留學美國,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後通過外交手段終於回到祖國。美國總統說我用一個海軍師交換錢學森。他為什麼執著地回到當時貧窮落後的祖國?是他深愛著自己的民族和祖國的情感。
Ⅹ 品德與社會課程學習情況
假期學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心得體會範文。此課程的結構由三條軸線、四個方面架構而成。三條軸線:兒童與自我,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四個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指出:「本課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1.生活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 其中「活動性」提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二、《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要知道小學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經過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品德與社會》課正是在學生這樣的發展基礎上建構,並予以繼續教育與培養的。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就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一張合家歡的照片,可以回憶起濃濃的親情;解讀自己的名字,可以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隊活動成功或失敗的經歷,有助於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師應十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善於發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