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❶ 幫我做一份初中校本課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自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❷ 初中的校本課程怎麼寫急!最好有樣子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自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 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b
❸ 義務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誰知道啊
一、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原則
明確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依據與原則是建立完善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前提。從美、英、法、日四國的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普遍堅持依據法律,注重公益,根據受益與能力以及兼顧公平與效率等四項基本原則確定經費的投入。
1.依法投入原則
發達國家普遍通過建立完備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為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建立與改進提供依據與保障。例如,日本通過《教育基本法》(1947)、《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法》(1952)、《公立學校設施費國庫負擔法》(1953)、《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1954)等,明確了各級政府的義務教育投入職責與分擔項目及比例。針對均衡政策引起的公立教育活力下降等問題,2006年進一步修訂《教育基本法》,規定向地方轉移部分稅收,同時將義務教育經費國庫負擔額由原來的1/2削減為1/3,並增加對身心殘疾者給予必要支援的內容等。美、英、法等國自推行義務教育法以來,也連續頒布多項法案,明確並落實各級投入主體的責任。
2.公益性原則
義務教育作為純公共產品的基礎性、公共性與強「外部性」特徵決定了在一個富裕、民主、文明的國家,其經費應由政府公共財政予以保證。當今,義務教育提供的水平與質量已成為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各發達國家均將提供免費的、高質量的義務教育變成一項基本國策,使接受免費的義務教育成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與義務。例如,日本「二戰」後的《憲法》與《教育基本法》規定「根據民主與教育機會均等兩項基本原則來對本國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推行從6歲到14歲,涵蓋6年小學、3年初中的免費義務教育,其經費由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政府予以提供。美、英、法三國也尤為重視每個兒童均等受教育機會的實現,分別實施12年、11年、11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3.受益與能力原則
受益原則與能力原則為教育經費投入主體確定中的基本准則。簡單地說,受益原則即「根據受益水平確定負擔水平」,能力原則即「根據能力水平確定負擔水平」。義務教育屬於基礎教育的范疇,主要是公民教育,是任何公民必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國家是最大的受益方,因此必須由國家主導提供義務教育服務。同時,國家各級政府由於所獲取的公共財政收入比例不同,負擔能力也不同,獲得財政收入多者應該負擔更大的比例。美、英等國均將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納入國家政府財政預算,由公共財政支出予以保證。同時,根據中央稅收為國家稅收的主體這一特點,由中央政府承擔主要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責任。
4.公平與效率原則
追求公平、兼顧效率是各發達國家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一項基本准則。美、英、法、日四國一方面關注每一個適齡青少年兒童,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平等受教育機會的實現,如美國的《NCLB法令》、英國《為所有人建立更高水準的教育,更好的學校——讓家長和學生擁有更多選擇》白皮書、日本的《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以及法國設立優先教育區等對處境不利群體學生進行扶持;另一方面,資助私立中小學發展,允許私立中小學按優質優價原則收取學費,同時改革公立學校的辦學體制、管理體制、評價體制,激勵公立、私立學校之間開展競爭,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提供多樣化、優質的教育服務等。例如,美、英、法三國分別自1989年、1993年、1993年開始允許並鼓勵家長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擇校;美國許多地區允許一些專業組織或企業經營公立學校;日本鼓勵公立學校開展「主體教育」、「個性教育」等。
二、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來源
經過近一個半世紀的努力,美、英、法、日四國均普及了9年~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其經費投入的來源體現為:政府財政預算作為義務教育經費的絕對來源,中央或省級政府成為義務教育經費的主要提供者,各級政府分擔提供義務教育投入的不同項目,其他多元渠道為義務教育經費的有效補充。
1.政府財政預算作為絕對來源
發達國家財政預算普遍提供了85%以上的義務教育經費。例如,美國2004~2005年度中小學投入為4,877.612億美元,其中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教育撥款佔97.7%;英國2006~2007年度,中央、地方支出的義務教育經費達416億英鎊,幾乎囊括了全部的義務教育經費,占該年全部教育總經費的58.2%。日本1997年義務教育經費中91.2%來源於國家和地方的財政經費,2000~2004年間中央、地方公共教育支出佔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6%以上。與此同時,各國對公共教育投入的重視與三級教育經費投入的協調發展也為義務教育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例如,2004年美、英、法三國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比例分別為5.3%、5.3%、5.8%,日本最低為3.6%;OECD國家包括義務教育在內的中小學、中學後及非高等教育佔GDP的比例平均為3.7%;三級教育生均經費投入之比為1:1.25:1.9。
2.中央、省級政府的主要負擔者
在普及義務教育的早期,各發達國家均不同程度地採取低重心的義務教育投入方式,地方政府負擔了大部分的義務教育經費。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及社會民主、文明程度的加深,國家逐步將經費投入主體上移到中央(聯邦)或省(州、都道府縣)一級政府,中央、省(州)級政府承擔起50%以上的義務教育經費。例如,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的地方學區為義務教育投入的主體,承擔著80%以上的經費,之後州政府所佔比重逐漸提高,到70年代末達到46.8%,超過了地方學區成為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主體。近年來州政府負擔水平一直維持在47%左右,地方學區負擔比例則下降至43%左右;同時,聯邦政府負擔比重也從1919~1920年度的0.32%上升到2004~2005年度的9.2%,聯邦與州政府共同負擔56%以上的義務教育經費。英國中央政府直接教育撥款占公立中小學經費支出的比例從2000~2001年度的4.95%上升到2006~2007年度的7.20%,並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最終負擔了2/3以上的義務教育經費。
3.按投入項目明確職責
三、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機制
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機制指的是義務教育經費的撥付、使用、監管等各個環節的有機整合。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義務教育經費運行過程的規范,注重提高教育資源使用的效率與效益。主要體現為改革教育撥款制度,提高經費撥付的實效;完善教育預決算制度,保證經費使用的合理;加強投入監管力度,保證經費運行的規范等三個方面。
1.改革教育撥款制度,提高經費撥付實效
一方面,各國普遍建有完善的義務教育經費轉移支付制度,採用中央政府直接撥款與中央、省級政府對地方進行轉移支付相結合的辦法,保證地方政府有能力成為義務教育事業的直接提供者與管理者。既落實了中央、省級政府的義務教育投入職責,義增強了上級政府對地方政府舉辦義務教育行為的監管、調控能力。例如,經過轉移支付,1993年美國地方學區所提供的初等、中等教育公共經費由44.3%提高為98.3%,同時必須接受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對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另一方面,各國通過減少撥款中間環節,保證義務教育經費落實到學生身上。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教育撥款直接以學生為對象,並保證生均經費的逐年增長。英國在2003~2004年度和2006~2007年度兩次改革國家教育撥款辦法,劃撥給學校的教育經費由英國教育和技能部(兒童、學校與家庭教育部及創新、大學與技能部的前身)直接發放到地方,不再通過地方財政管理系統,且規定必須全部用於學校預算支出。法國中央政府為每一位公立學校的教職工在銀行開立戶頭,教師的工資、補貼不經過學校,而由政府直接劃撥到教職工個人的銀行戶頭上。
2.完善預決算制度,保證經費使用合理
每個財年,美、英、法、日四國政府均制定當年的教育經費預算,各級政府經議會、國會或地方經費監管部門批准,學校則經校務委員會批准後執行。各級政府、學校依據預算進行義務教育經費的劃撥、分配、使用、結算,以確保支出合理、決算有據。其中,英國的教育預算體系從中央、地方政府一直貫穿到學校;政府、學校根據預算安排、使用經費,並最終進行決算。法國國民教育部將教師工資支出列入中央教育經費年度預算,由兩院議會批准後嚴格執行;地方政府通過地方財政預算對義務教育校舍建設和行政經費分級負責,分級管理;學校的教育經費預算由學校顧問委員會通過才能批准使用。美國的聯邦、州政府和地方學區每財年定期出台當年的教育預算,列明教育經費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明確包括義務教育在內的當年教育經費支出項目及經費投入金額,進而依據預算進行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日本的義務教育經費也嚴格依據籌措—預算—審議—執行—決算過程進行分配和使用。
3.加強經費投入監管,保證經費運行規范
為了防止義務教育經費運行中的截留、挪用、浪費等腐敗行為,各國都採取了多種渠道加強對義務教育經費的監管。具體包括:(1)嚴格內部監督,包括財政部門對教育部門、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立法機構對教育部門的監督等。例如,中央政府負責對地方政府義務教育經費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國會、議會負責批准並監督政府教育預算及其實施;學校校董會、校務委員會負責審核並監督學校預算及其實施等。(2)完善外部監督。一方面,美、英均建立有廣泛的教育中介機構,日本民間也有教育經費監督組織,它們對政府、學校教育經費的撥付、使用、管理等進行多方位監督。由於這些組織立場中立,有利於避免行政系統內部監督可能存在的公正缺失問題。另一方面,各國普遍建立起透明、公開的信息化制度,運用網路平台公布義務教育經費的預算、撥付、使用等信息,吸引廣泛的社會監督。同時,媒體監督、教育利益相關方(如家長、捐贈單位)的監督也成為各國義務教育經費運行的重要監督方式。
發達國家對中央、地方政府之間的投入項目及分擔比例進行了明確劃分,各級政府各司其職。例如英國的中央政府分擔全國教師進修費、教師工資、地方教師進修學校建校費用的3/5;地方教育當局分擔地方教師工資的其餘部分並負責管理九成以上的地方初、中等教育的經費。法國由國民教育部負責控制並下撥公辦學校的教育經費,負擔和管理所有公立教育機關以及和國家締結合同的私立教育機關的教職工工資,對公立中小學的建築和其他設施、設備進行補助並監督其使用;地方教育當局則負責管理小型的基本建設投資和教學設備購置以及地方教育當局僱用的學校職工的工資等。日本中央、都道府縣政府各負擔1/2的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員工資;中央負責1/2~2/3,市町村負責1/3~1/2的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建設費用;中央負責1/2,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共擔其餘1/2的義務教育學校教材、教具費用與發展邊遠地區教育所需經費。
4.通過非政府渠道有效補充
除政府財政性撥款這一主要來源外,四國還採用多種途徑拓寬義務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彌補學校經費的不足。其共同的做法包括私立學校收費、學校提供社會服務、社會捐贈、企業投資等。法國1996年非政府來源義務教育經費達17.2%,日本1997年度為2.8%,美國2004~2005年度為2.3%。但各國融資渠道不盡相同。例如,美國通過彩票收入、州政府專門開征的教育稅以及發行教育債券等獲取一部分教育經費,而法國則廢止了授權市鎮和省開征特別稅以籌措初等義務教育經費的辦法。非政府渠道來源經費雖在各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中占較小比重,但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有效補充了義務教育經費的不足,另一方面促進了社會教育資源在學校間的流動,激發了學校之間的競爭。同時,由於家庭、社會、企業等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與參與,提高了義務教育的社會關注度與義務教育資源運行的社會監督力度。
四、對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改革的啟示
1.以法律明確各級政府投入規則,確保投入規范
首先,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我國當務之急是盡快制定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及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專項法律,以法律保證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穩定與規范。盡管我國先後頒布了《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推進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工作並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不可否認,我國的義務教育法律體系仍欠缺系統性與完備性,特別是欠缺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專項法律法規,缺乏對各級政府教育投入行為的詳細界定與明確規范,問責機制名存實亡,政府自由裁量空間過大,投入行為隨領導認識以及地方經濟、財政狀況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人為性、隨意性過大。其次,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義務教育經費公共支出體系,體現義務教育的公益性,同時根據受益原則與能力原則,明確中央、省、市、縣級政府的投入與管理職責。第三,在以公平作為首要原則,以保證每個適齡青少年兒童就學機會均等作為投入基本原則的同時,重視經費投入管理過程中的效率與效益,防止資源的浪費與濫用應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改革的根本指導思想。
2.投入主體上移,提高投入水平
借鑒發達國家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變遷的經驗,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首先,應逐步將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主體上移到中央和省一級政府,建立「投入以高層政府為主,管理以地方政府為主」的投入管理體制;同時,進一步提高我國政府財政預算中的義務教育投入水平,在落實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百分之四的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政府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提高義務教育投入占政府財政預算的比重,提高義務教育生均經費在三級教育生均經費中的比重,消除城鄉義務教育生均投入之間的差距。其次,建立教師工資、生均經費、大型基建投資由中央和省級政府按比例分擔,發達地區以省為主,其他地區以中央政府為主;校舍維修、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等發達地區以縣為主,其他地區以市為主的義務教育投入分擔模式,明確各級政府投入管理職責。第三,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義務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彌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因為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的稀缺都是一個持久性問題,尤其是我國地域遼闊,受教育者眾多,義務教育更加需要龐大的、持續性的經費支持。而與此同時,受教育者教育需求多樣,對優質教育的追求尤其突出,許多家庭願意並有能力為孩子接受優質的、個性化的教育支付更多的經費,然而單純依靠稀缺的公辦優質教育難以有效滿足這些需求。因此,我國應在加強公辦教育改革的同時,支持民辦、私立教育的開展,資助企業、團體、個人參與舉辦義務教育學校,提供多樣化、優質教育。另外,國家還可以嘗試通過徵收教育稅,發行彩票、教育債券,提供企業、社會捐贈教育優惠政策等多種渠道進一步拓寬教育經費來源。
3.健全教育經費使用機制,提高投入效率效益
首先,在義務教育經費的撥付方面,我國的當務之急是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最低基準,從國家層面消除城鄉的雙重標准。超出國家基準部分可由各省自行決定與負擔。同時,盡快完善中央、省政府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充縣級政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通過專項轉移支付加大對農村地區、薄弱地區、貧困學生、特殊兒童、流動人口子女等處境不利群體學生的扶持力度,促進區域間、城鄉間、學校間與群體間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長遠來看,我國應建立以學生為撥款對象的義務教育經費撥付制度,通過為每個學齡兒童建立基準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賬戶,減少經費運行的中間環節,提高教育資源撥付的效率。其次,在落實義務教育經費單列制度的同時,建立起貫穿「中央—省—市—縣—校」的義務教育經費預決算制度;同時,規范預算的制定、審批、監督工作,保證各級政府、公立學校嚴格按照預算進行支出,切實做到支出有憑證,核算有根據。第三,進一步完善我國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監督機制,保證教育資源的運行規范。在我國,重點是構建起強而有力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外部監督體系。包括建立起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管理的網路平台,公開義務教育經費的撥付、使用、管理等各項信息,接受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鼓勵社會中介組織的建立與監督;吸引廣大家長等教育利益相關方參與監督等。另外,必須強化縣級政府的管理責任,落實「一把手負責制」、義務教育問責制,將義務教育投入監管與政府負責人績效考核掛鉤,保證縣級政府作為義務教育經費的直接分配者、管理者、義務教育的實施者發揮「審計監督」、「統計公告」的職能,負起義務教育的管理責任。防止「邊免費、邊收費」、「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等違規行為的發生,保證義務教育經費的專款專用。
❹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4)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❺ 校本課程怎麼寫
類似於科研課題的總結報告,只要補充校本教材的編撰誕生的情況以及目標綱要等介紹。
例: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設計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學校課程多樣化和個性化呼聲日益強烈,教育的均衡化與優質化已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在課時計劃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占課時總比例的10%~12%。」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發展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利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會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為了全面實施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根據課改精神,編制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開發新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專家、領導與家長共同開發的原則開發具有龍實中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體現個體差異,全面育人的開發宗旨,為學生提供品德形成與人格發展、潛能開發與認知發展、身體與心理發展、藝術審美、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三、 開發目標
1、學校層面目標:
①、建立起規范和完善的龍灣區實驗中學課程體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學校的校本品牌課程和特色課程。
2、教師層面目標: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確的課程觀的教師隊伍;
②、培養一批具有課程開發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③、
3、學生層面目標:
①、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獨立自信;
②、讓學生掌握某項技能,學會探究,使學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
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格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環境。
四、 開發原則
1、主體性原則:以學校為主體,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應充分體現學校特色;體現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限定選修與自主選修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充分發掘學校現有和將要擁有的課程資源。
5、實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不強調每門課程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學有所思,注意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
五、 課程結構與門類
(一) 課程結構
根據課改精神,學校將全部課程整合為基礎性課程(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兩大類。校本課程分為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
1、基礎性課程
基礎性課程由國家、地方統一開發並組織實施,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學習領域體現共同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和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地方課程等學科,是全體學生必修的課程。
2、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校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根據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現狀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所開發的各種在本校實施的課程。它由限定選修課程和自主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1)、限定選修課程由基礎性課程延伸的學科拓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各類專題教育組成。是學生限定選擇修習的課程。
(2)、自主選修課程由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課程與活動組成,是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採取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將本地區、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校本課程。教育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庭環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開發內容分為以下七大類。
1、科學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電腦網路、天文地理觀測、軟體製作、能源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雙語綜合、科學實驗等。
2、人文素養類課程
內容選擇: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尋根、現代文閱讀鑒賞與分析、美在文學中、中國民俗文化選講等。
3、藝術類課程
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陶藝、書法、繪畫等。
4、身心健康類課程
內容選擇:定向越野、武術、田徑、體操、球類、棋類、心理訓練、心理輔導與咨詢等。
5、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
內容選擇:植物栽培、插花、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攝影攝像等。
6、文化活動與專題教育類
內容選擇:四季八節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環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綜合實踐類課程
內容選擇: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青年志願者、參觀、考察等。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動形式為主,資料袋形式為輔,不統一要求編寫系統性的知識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2、校本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內容組織要強化活動設計和實踐應用,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教材內容應盡力圖文並茂,並通過簡要案例、對比分析、邏輯演繹等手段,促進學生理解內容。內容表述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3、教材編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特點的電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電子視聽教材以及網路課程資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關注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材內容的互動性和生成性。教材編制要重視開發和合理利用本區域所具有的教育資源
附:校本教材評審表
教材編著評審表
教材名稱 類型
編著人 總字數 頁數 適用年級
課時總數 學生要求
類別 項目 佔全書比例% 特色特點簡介(字左右)
自
評 自己撰寫內容
網上下載內容
參照同類著作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1、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員:由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代表等若幹人組成。
主要職責:選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教材;審議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負責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項制度;檢查與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執行情況等。
2、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副校長
成 員:各科室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學科骨幹教師。
主要職責:統籌規劃學校的校本課程;制定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組織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審議、評價校本教材。
3、教務處職責:
(1)開展學生選課指導,負責指導學生選擇科目;
(2)提供課程菜單、課程介紹、課程表及教學常規與過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課程學生檔案,負責學生學習評價的組織與統計。
4、教科室職責:
(1)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組織教師申報課程;
(2)組織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做出評價意見;
(3)建立校本課程授課教師檔案,負責教師的教學評價。
5、教研組長職責:
(1) 組織落實本組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與實施工作。
(2) 召集組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
(3) 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6、授課教師職責:
(1)撰寫《課程綱要》,編寫校本教材;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務處隨機聽課、測評;
(3)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4)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6)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
1、課時設置:每周設2-3課時校本課程。
2、限定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3、自主選修課程實施流程: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殊性決定課程評價的特殊性。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的自主權,這就決定課程評價必然是一種內部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特色的突顯,這就決定了評價的多元性;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性,決定課程評價的過程性。校本課程的評價著眼於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要從指導思想,師生參與程度,創造性的發揮學校辦學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對校本課程和學生發展進行評價。
1、評價中的「三堅持」與「三原則」
「三堅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逐步建立電子化學生成長記錄冊,側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分析性、發展性評價,同時要逐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三原則」:即「參與性原則」、「過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注重學生親身參與和學生全員參與,強調課時計劃規定的課時活動量的參與情況和參與態度的考核。同時重視學生自我評價並自覺參與評價。
過程性原則:校本課程學習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實踐體驗,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並且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
激勵性原則: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勤於實踐,勇於創新,不斷促進學力發展。
2、校本課程評價的三個方面
為了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課程綱要(教材)、課程實施、學生學業成績。
課程綱要評價的要素主要有:課程目標是否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目標是否明確清楚;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所需的課程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收取,內容的設計是否具體有彈性;課程組織是否恰當,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等。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主要包括:教學的准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問卷、座談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歸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選擇該科的人數;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座談的結果,從而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績作出評價,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評價主要是三看:「一看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作好考勤記錄;二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用『優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三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活動等形式展示,成績記入成長檔案中。」
評價的形式多樣,一般可採取以下「四結合」的形式,即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學習活動表現,平時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和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獎勵機制,確保經費的及時劃撥,
4、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室和校園網站建設,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5、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路等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❻ 小學校本課程開設形式有哪些
淺談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形式與課程設置
把活動課提高到課程設置的高度來認識與安排,這是國家教委頒發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方案》中關於課程設置的重要改革內容之一,《課程方案》明確指出:"活動在實施與發展教育中同學科相輔相成。"這就從教學法規的高度明確了活動課同學科課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輔相成"?我想以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與形式為例,談談個人的看法,希望能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
原則之一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以小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為宗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課程方案》對小學階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這個培養目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階段性質和任務而設計的國家要求,也就是國家關於知識和能力的質量標准;另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個性發展要求。落實到小學數學課,國家質量標准就是要求小學生具有初步的運算技能、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以及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四項,這個任務主要由小學數學的學科課(或者叫必修課)來擔當。至於發展小學生個性的要求,《課程方案》明確提出主要由活動課來擔當,其教學目標就是"增強興趣,拓寬知識,增長才幹,發展特長"。有人會提出,這個要求在學科課所包含的實際活動中就能做到,或者開展課外活動就可以實現。我認為這是誤解。誠然,小學數學學科課所包含的實際活動,諸如觀察、實驗、練習等,也能培養學生某些個性要素,但它服務的目的不同,它只是為學科課的教學目標而服務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學科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沒有具體教學時間的界限;而小學數學活動課應是以發展學生個性要素為首要目標的課型,每節課教學時間與學科課的教學時間相配合。還有,活動課也不同於課外活動:①活動課屬於課程的范疇,課外活動則是"在教學大綱范圍之外由學生自願參加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總稱",它不屬於課程的范疇;②活動課有一定的結構性,它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活動方式,而且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隨著年級的上升而具有層次性,而課外活動則沒有這種有序的要求;③活動課的設計和實施要具有一定的規范,那就是活動課必須有教學綱要和活動課指導書,並嚴格按此規范實施教學進程,而課外活動則不具備這個要求。
原則之二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淡化選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學階段的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的教育,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應當強調其普及性,淡化其選拔性。"這個要求不僅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活動中要落實,更要在各科的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科類課程的教學活動做到人人受益,比較好操作,因為學科類課程所擔負的國家關於知識和能力的各項規定,由統一的大綱和教材所列舉,由國家規范的教學、考查等計劃予以落實和檢查。而活動課是以培養個性特徵為標志的新課型,系統的操作硬體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難處。但是,我們應當這樣理解:小學數學活動課所說的"人人受益",不應當以分數、成績的提高來理解,應當從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予以解釋。從活動課參予程度講,不要像組織數學課外活動小組那樣,只允許少數數學愛好者參加,而應要求每個學生都參加。從活動課的課程設計講,在學科課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基礎的條件下,為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提供發展空間;從活動課的教學效果講,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有的學生數學知識、能力和愛好都得到提高,這是受益。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有的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提高不甚明顯,但是通過數學的櫥窗對觀察課外天地,觀察實際生活的興趣產生了,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雖然沒有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但這種活動課教學嘗試在學生記憶中留下思維印象,能成為今後處理問題的一種思維參考,這也應該說是受益。縱或阻塞了他們對數學的愛好,但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促使他們去愛好其它學科,也同樣屬於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受益,就是指小學生的個性要素,主要指興趣和情感,通過數學的載體而得到發展。
原則之三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注意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保護"童心"。小學生的年齡階段(6~11、12歲),在心理學上稱為兒童期(或稱學齡早期)。這一階段,小學生不但身體發育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階段,而且由於從一個備受家庭保護的幼兒變成必須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承擔一定社會義務的小學生,這就促使兒童心理特徵產生質的飛躍,概括起來,就是產生了在幼兒期沒有的"好奇、好動、好勝"的"童心"。這三個"好"只有"好奇""好動"充分得到發展,"好勝"的兒童價值特徵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動"的心理狀態健康成長,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控制:①調控環境,促使小學生總是保持向上振奮的心理狀態。小學生向上振奮的心理狀態的形成是立足於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恆程度又依賴於環境(包含教學環境)對小學生接受知識是否有一種愉快感。因此建立一種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圍是調控環境的關鍵。小學數學活動課基於數學學科的抽象特點,愉快教育氛圍的建立,特別要注意杜絕成人期望值的強加與過量過高數學材料的灌輸。就是說,不要設想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個個都成為數學神童;也不要認為,實施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就是灌輸小學數學之外使小學生難以接受的成人處理數學的材料。②樹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學生形成穩固的知識、能力體系和健康的行為與習慣。小學生的"好動",是建立在模仿基礎上的好動,通過模仿,一旦成為小學生穩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為了促使小學生形成穩固的知識、能力體系和健康的行為習慣,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應當提供學生認為有趣的、益於拓廣知識的模仿典型。小學數學活動課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據數學的特徵以及小學生的知識、能力條件,通過游戲、觀察、拼圖、製作、不完全歸納等思維及操作辦法,讓學生得到學科課內所沒有的、又能激發學生求知興趣的數和形的一些結論(但是不要證明)。這些結論,要求學生都記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過程則是教會模仿的本意。只有這樣,"好動"的心理特點才可以說在數學活動課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則之四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不給知識的包袱,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小學生的思維,在四年級之前,是以認識"具體實例"、"直觀特徵"為標志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四年級之後,則向掌握"主要屬性"、"種屬關系"、"實際功用"為標志的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過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支柱。作為小學階段思維訓練的一門主課,小學數學的學科課和活動課,責無旁貸地要促使小學生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為了實現這種過渡,可採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數和形的具體形象材料,讓學生拓廣知識,擴大眼界。怎樣選擇這些材料?荷蘭數學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認為:人類認識數和形有五級水平,小學四年級以前學生,應選擇認識"形象級水平"的材料,就是學生通過圖形和數的整體形象,而不是通過性質去認識數和形。四年級之後的學生,可選擇"性質級水平"的材料,即通過圖形和數的性質去認識數和形。至於後三種水平材料的認識,則是中學以後的事情了。這種認識可作為小學數學活動課選擇充足有趣具體形象材料的依據。②通過設懸念,設問題情境,積極啟發小學生從已知到未知,促使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換,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以及讓學生掌握不完全歸納法之類的數學方法。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在活動課的思維材料的選擇上,一要"不超綱",即所涉及知識不應超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動課的教學進度與學科課的教學進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識與能力訓練盡量做到前後配合。在活動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表現為要當學生智慧的啟迪者,不要當真理的恩賜者,更不能藉活動課之機,把學生當成"倉庫",拚命向學生灌輸他們不願接受的成人化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壓,感到不耐煩。否則,數學活動課就不能促使學生個性要素的發展,增長才能的數學目的就會落空。
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形式
1.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是對四年級以前學生進行活動課教學的一種好形式。好的數學游戲應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應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趣與數學知識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長。為此,設計數學游戲的思路,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游戲內容要通過豐富而新穎的形象來包裝。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知開始的。然而,數學教師慣用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方法,雖然最初的數學概念能從形象化入手,但最後總下降為單調而呆板的數學概念和"符號",成人化的思維痕跡很深,這種教法特別不能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興趣,我們教育中應當盡量避免。正確的數學概念的形象化包裝,必須結合低年級小學生思維在具體形象方面占優勢的認識特點,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愛好來制定關於數學概念的教學形象設計,要不顯露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符號",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而新穎的游戲之中,從而起到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感官,在小學生頭腦中樹起鮮明的形象,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戲展開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戲劇性活動來實現。低年級小學生,剛由家庭進入社會,一切都新鮮,好動和不滿足是他們進步的第一要素。數學活動課教學要抓住這一特點,設計適合他們口味的戲劇化數學游戲,把學生引入求知的好動中,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戲劇化處理這座在具體與抽象間的橋梁,把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引到抽象思維,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維永遠處於興奮之中,實現活動課的目的。③游戲結構要是美的結構形式。數學游戲美的結構,是指美的語言、美的教學態度、美的板書設計及教具運用。最能直接打動低年級小學生心靈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學結構形式,是一股推動低年級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數學活動課的游戲結構也應按此來設計。
2.數學講座。
小學四年級後開展數學講座,這是有利於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這種以數學講座為內容的數學活動課取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取材於學科知識的擴張,發展學生能力。這類教學內容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智力型,如找規律填數,奇數和偶數運用,巧妙計算等;②實用型,如利用圖形的合理分類的計算題,金融投資的基本計算知識等;③動手型,如繪制圖表,用圖形解應用題等。另一方面是取材於數學名人的故事,取材於數學史上的典型成果。通過講述這些故事,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數學實踐。
小學四年級後的數學活動課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這是拓寬學生視野的又一種好形式。如去銀行了解什麼是年息?年息為什麼採用"%"的記號?什麼是月息?月息為什麼採用"‰"的記號?也可到市場去了解怎樣用統計表處理變化的市場價格?怎樣利用已學過的圖形拼成優美的商標圖案等等。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不僅會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知道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廣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這一大課堂的錘煉,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勇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堅強個性。
4.數學牆報。
這是繼數學實踐之後,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活動課的好形式。這種活動的開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而且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美的欣賞能力,宜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中廣泛開展。
❼ 初三綜合素質評定 如何評價校本課程
哈哈哈,你也初三啊。我也初三,和你一樣的搜校本課程,沒想到校本課程的答案沒搜出,搜出問題了,我長沙市的。按照綜合素質評定,缺少13-15條規定的證據還能打D。哈哈
❽ 作為校長,如何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採取什麼措施
為保證高中新課程方案的實施,充分挖掘並有效利用校內現有課程資源,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等形式建立廣泛而有效的課程資源,為學生、教師創造主動發展的無限空間。根據高中新課程方案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為後盾,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著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立足本校,全員參與,全面展開,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和領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與實施。
二、課程目標
1、開發目標
①主體性:課程編制以學校為主體,充分體現本校特色。課程編制充分尊重教師意見,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課程的編制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導。
②基礎性:課程編制以全面發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與綜合為目的,為每個學生打好基礎服務。
③發展性:課程編制應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④全面性:課程編制以全面的、互補的課程設置來促進學生全面的、和諧的發展。
2、培養目標
①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②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⑤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可行性原則:從本校教師實際特點和學校資源現狀出發,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制定校本課程。
2、互補性原則: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通過校本課程的設計,使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能相互協調地發揮整體的育人功能。
3、針對性原則:從學校實際和辦學特色出發,從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出發,從學校教師的特點出發。課程設置利於形成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特長和發揮教學的特點。
4、多樣性原則:課程設置從社會多樣化需要出發,培養多樣化人才,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門類供學生選擇。
四、課程結構與內容
1、課程結構設置
我校在2002年開發了《康傑人啟示錄》、《關公文化》、《燦爛的電腦文化》等13本校本課程,並以講座的形式開設了校本課程。我們計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在下列選題及方向上開發校本課程:
①學生社團類:根據學生的需要,培養其興趣愛好,提高其藝術品位,組織如書法、繪畫、器樂、健美操、跆拳道及球類等社團活動小組。
②學科競賽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與信息學奧賽輔導。
③課外延伸類:利用各學科的自編教材和選編教材,拓展學生課外知識。
④學術講座類:利用教師、專家及社會多種教育資源,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專題介紹,培養興趣,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⑤校園活動類:利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英語周、藝術節、校運會、元旦文藝匯演等,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展示、競爭等綜合素質。
2、課時安排
年級
學期
內容
課時
學分
高一
上學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運城》
18/18
1+1
下學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運城》
高二
下學期
《學科競賽》/《校本課程》
36
2
高三
上學期
《學科競賽》/《校本課程》
36
2
3、教學形式
在教學形式上,按學生興趣選課,實行「走班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意願和學習狀況選擇不同的課程,讓學生學有所長。
五、課程管理體制
1、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
(1)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組
組 長:黃孟強
副 組 長:郭林濤、郭樹立
成 員:解良田、張世溫、潘前進、任向陽、薛馥秀、何華堂、梁元成、李春草、梁宏康、衛會民、雷佩娟、雷愛萍、連 芳、張國保、焦均龍、景曉波、王鐵鋒、牛乾太、范進成、柴天平、王 華、高清泉、陳張英、喬芙蓉
(2)校本課程實施工作組
組 長:黃孟強
副 組 長:郭樹立、郭林濤
成 員:梁元成、秦光明、李春草、朱 岩、程順剛、鄧凱、尉惠玲、
楊俊恆、雷愛萍、馮雷傑、郭六雲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由教研處負責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導處負責校本課程的實施。
2、過程管理
①定題: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首先分析校內外教育資源;教師的素養、能力、特長、優勢;學生的需求狀況後,再確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項目及項目框 架。
②申報:由校本課程開發教師經過研究討論後提出開課申請,提交開發方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課程實施建議、課程評價建議等)
③審定: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對開發方案進行審核,符合要求的,可同意開發,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見,對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慮課程的相關內容。
④開題:經審核通過後,可編入《學生選課指導手冊》,向學生公示校本課程開課計劃,學生自主選擇門類報名。
⑤原型評價:校本課程的原型評價通常安排在課程試驗前進行,由學科專家負責實施。原型評價的范圍包括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課程的構成要素、課程的呈現形式、課程內容組織、課時安排等諸多要素,目的是評定校本課程的質量,並及時發現和確定需要補充和修訂的內容。
⑥課程實驗:課程試驗由學生擔任被試,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及學科專家擔任評估者,試驗工作在小范圍(一個教學班)內進行。評估者利用各種手段收集有關信息,如課堂觀察、檢查學生作業、座談、提問、問卷調查等方式。
⑦課程評價:校本課程由任教老師根據課程特點自己選定考核方法(如成果展示、匯報演出、辦展板、櫥窗或作報告),校本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採用學分制。
3、學生管理
①選修同一課程的學生成立新的班集體,選出班長配合老師管理班級。
②對學生的評價實行學分制管理,根據平時考勤及考核情況(成果展示、匯報表演、調查報告等)綜合計分,三年必須修滿6學分方能畢業。
③定期進行評教評學,以便及時調整及改進。
④嚴格考勤制度,規范課程管理,對學生的出勤進行公示。
4、教師管理
①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②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學生考勤記錄。
③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④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⑤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⑥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六、課程實施步驟
1、確定學校校本課程目標;
2、建構學校校本課程的框架設想;
3、形成學校校本課程方案;
4、組織實施校本課程開設:
①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對各類開發的校本課程進行討論評估,教導處確定開設的課程和開設的時間,並安排指導老師。
②組織好教師學習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知識,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任務,能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或課程實施計劃並嚴格執行。並由教研處審核備案。
③積極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活動,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和該課程的特點,制定方案;加強集體備課,製作教學用具,達到資源優化和共享。
④組織好校本課程開發,積極參省級、市級的課程研究。
⑤組織好學生學習成果展示,記錄好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比賽的獲獎名單、先進事跡、榮譽稱號等。
七、課程考核和評估
1、校本課程的日常考核與評估由教導處負責。
2、學生校本課程成績評定採用學分制,每位學生三年內修滿6個學分才能夠畢業。
3、學分制的管理採用《學分卡》,學生憑卡上課,任課教師負責學分制的執行和落實,根據學生上課的出勤和表現填寫《學分卡》,每學期期末由教導處統一登記並存檔管理。出勤率未達到規定課時的80%者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
4、教導處對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5、凡在國家、省級、市級各類各項競賽活動與資格考試中獲獎或獲得資格證書的學生均可獲得獎勵學分,並可免修相應類別的校本課程。
❾ 如何貫徹因地制宜的課程開發原則
充分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作為必修課程,最大限度地切合每一個學生的興趣,使教材的內容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自身創造潛能,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輕松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社區環境等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規定新課程的結構時。 四。同時。 三,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和適應性,為給學生提供一個網路化的學習環境、 開發背景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教學內容新。課程的設計是以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為前提,使其真正成為信息技術教材而不是計算機教材,我們考慮到榆次是晉商文化的發源地,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 為給學生的自主發展營造氛圍、音視頻軟體,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開發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體現「榆次——我的網上家園」這一主題、PHOTOIMPACT圖片處理軟體等一些實用軟體的使用方法,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成績的沖破,如何適應學生的能力,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金山畫王軟體,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 來源於學校所在的城市的歷史文化 在開發校本教材的「電子相冊」單元時,課程注重了內容的文化內涵,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進行創新處理建構的、課程單元或課程專題。這個單元的設計突出體現了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校本教材的一個重要特色。 2,強調教材的實用性。介紹了一些先進的設備和一些實用軟體、錄音筆等計算機外設和數碼像機。學校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主要採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音視頻軟體的使用,使理論密切聯系實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各地區。為給學生的自主發展營造氛圍,但課程資源范圍遠遠超過教材,來設計符合學生利益的課程,重新開發的一整套校本教材。關注了教學內容的實踐性、生活經驗與文化背景,其中很多內容是首次出現在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校本課程開發以學生獲得學習的利益為終極目的,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知識體系統一起來,所以國家只著眼於對此課程宏觀的指導、本地自然地理和風土人情的。課程的設計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安排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處理信息,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力爭做到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遵循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准提出的學科目標、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共同開發的課程領域,結合校內軟、實用性、課程創新 「嚴格意義上的校本課程發展即課程創新。其中、教學形式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學習、可操作性:趣味性,使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實。但其特點一定要體現出「創新」的意義。從這種意義上看,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是學校或教師不依賴於外部提供的課程資源而自己獨立開發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讓學生獲得完整、社會性、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惟有如此、應用信息的能力: ⑴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⑵知識與技能方面的達標 ⑶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有效性 評價以表格的形式出現。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教學活動、富有個性的創新過程、課程整合 「課程整合是指圍繞某一專題將各種不同的知識體系加以統整的課程發展方式,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培養良好品德,而是在「開放式·個性化」教育理念和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這類獨立開發的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應把那些反映校本特色。 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目標取向,應選取與學生現實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各學校可根據本地區,全體發展、課程類型 1、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目的是減少因學科分類而導致的知識分割。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 A,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充分體現「六性一原則」,課程本身亦是為學生的學習而存在的、社會實踐等等。基於這樣的一種情況,以防止學生的知識體系窄化,使之能夠基本獲得對相關知識的整體的。如,教師作為課程的開發者。 ⑵整合潛在的課程資源 豐富的課程資源為信息學科和信息教師因地制宜地開發與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了吊念5,因此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課程資源多種多樣,要鼓勵學生創新。其中有38%的內容首次出現在信息教材中,它既不是對現有教材的補充、開放性。例如,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即,涌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而不做強行的,並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課程資源是那些涉及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環境中一切有利於達成課程目標的全部資源、民族風情,應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最大原則,考慮到要體現群體間,才能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作用。信息技術課程已經作為綜合實踐的一個領域。課程的內容具有挑戰性。為了使校本教材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大膽創新、倫理和社會等問題。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還介紹了電子相冊的製作軟體,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大舉措。因此,以電子相冊製作軟體和數碼相機的使用作為載體;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體現「一切為了學生,體現科學性。 ⑴整合顯性的校本課程資源教材無疑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我校以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為依託、科學性,校本課程的設計還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巧為安排,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處理信息,我們還以「榆次——我的網上家園」為活動主題,它彌散於學校內外的方方面面,有九名學生在晉中市中小學電腦製作比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B、 課程框架 信息技術課程開發主要以主題單元開發為基本框架、地域文化,全面發展,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都具有價值潛在性的特點。此外,也可以是某些課程板塊,成為真正有用的知識。 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其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像冊製作軟體,可以是一門完整的課程,凸現學校特色的新契機,為給學生提供一個網路化的學習環境、來源於社會,「六性」即:體現以人為本。就校本課程的內容而言。」 作為邊緣學科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勢在必行、一貫的經驗,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客觀地反映學生自評,主動參與,進而內化為學生人格的一部分、經驗以及現實生活的需要,這也成為我們弘揚學校文化,體現了校本特色、 開發理念 信息技術校本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並製作成電子相冊的教學單元,是綜合實踐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致力於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與綜合運用、人際間的交往活動,課程在內容設置上強調實用性。如本套教材中介紹了列印機、學校生活,而且不限於學校內部、傳輸信息,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一原則」即。 二,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充分發掘了校園資源、學習手段新、來源於學生生活。」「這類課程的內容可以與地方或學校的實際生活緊密相聯,對其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根據實際需求做了一定的增刪、應用信息的能力: 根據信息技術校本課程所確立的學科目標,各學校可自主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均衡性與選擇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學生為本、靈活性,全體發展,應盡可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僵化和脫離生活實際。課程的設計還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同時關注學生知識的拓展。 C,全面發展。使校本課程的教學形式更靈活多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連貫的和一致的看法,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了如下闡述,也不是對已有教材的校本化處理、主動性和創造性,開發了校本課程《榆次——我的網上家園》,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大膽創新,促使學生個體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人文性。 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用數碼相機去了解常家莊園和老城,探索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 本套教材是依據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因此,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以校為本的原則、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三個維度的評價體系、家庭。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充分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教學模式,那就是「新」。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國家掃描儀,大膽增加新內容:人文歷史、研究性學習:大自然、學生感興趣的,開發的課程《我心中的奧運英雄》主題網頁設計課:信息技術教育。力爭做到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舉辦了電子報刊製作電腦作品比賽,其中信息技術課程領域也是如此、人文素養、攝像機的使用方法、評價體系、硬體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下,指導學生使用PowerPoint自選圖形進行的設計,因而課程資源具有廣泛多樣的特點。這一課程資源不僅有機地整合了諸如攝像知識這樣的科學知識而且還充分地利用了現有資源,教學方式更新穎獨特。本課程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課程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大膽創新、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奧運冠軍們製作網頁、具有民族特色的資源充分吸納到信息學科的課程資源中來。根據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適合當地需要的內容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報告 一。就校本課程的設計而言、具體的規定。課程的設計還考慮到了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行為、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