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體育課程標准最新版

體育課程標准最新版

發布時間: 2020-11-28 04:44:23

❶ 2011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課程內容中各個水平目標有什麼聯系

我來幫你回答,希望你能滿意。
1.學習領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按學習內容性質的不同劃分的學習范疇。
2.領域目標:指期望各個學習領域達到的學習效果,課程目標通過各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而實現。
運動參與目標:
運動技能目標:
身體健康目標:
心理健康目標:
社會適應目標:
3、水平目標:指不同階段在各個領域中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
水平一:義務教育階段1~2年級
水平二:義務教育階段3~4年級
水平三:義務教育階段5~6年級
水平四: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
水平五:高中階段10~12年級
水平六: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展學習目標。
4、為什麼要劃分學習水平?它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徵學習階段的特點劃分等級。
1. 有利於適應我國教育的地區、學校、學生之間的差異這一特點。
2.有利於調動學校和學生的積極性。

❷ 體育新課程標准注重身心健康發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實驗中,廣大體育教師積極投身於改革實踐,勇於探索,開拓進取,使體育教學呈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幾年來的改革實踐雖取得了一些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是在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出現了不同觀點的爭論。這些爭論不僅表現在理論觀點上的分歧,也表現在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不同認識上。出現一些爭論原本是很正常的,但由於新課程理念的問題與實踐中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糾纏在一起,使一部分激情投入改革的教師感到困惑和迷茫,影響了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為此,根據自己參加自治區、市級中學體質課教學評比及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各地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經驗和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從體育課堂教學層面上,談談上好一節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
第一 教學指導思想正確。能依據體育學科的性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從實際出發,正確地貫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精神,促進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健康深入的發展。
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否正確,主要看在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踐中,是否正確地貫徹、落實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服務,但必須明確,從體育學科的角度來看,「身體健康」是「三維健康」的基礎。這一點無需質疑。
體育課堂教學是否正確地貫徹了《課程標准》的精神,主要看三點:
一看,體育課符不符合體育課程的性質。《課程標准》指出:「體育與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近一個時期來,出現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有些體育課不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教學手段,不以運動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例如,有的把圍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紙板製成預構件,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去組裝房子、汽車;有的把尿素袋開發成「時裝」,讓學生在上課時學走時裝步等。這些做法既學不到什麼體育的知識、技能,也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背離了體育學科的性質,應當注意克服。
二看,體育課是否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開展教學活動。主要是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身體鍛煉的規律、學習心理的規律及教與學的規律。體育課只有認真遵循上述規律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應有的知識、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體育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有效地進行身體鍛煉,而主要不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究與構建體育知識、技能。這是體育教學區別於體育科研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看,體育課是不是從實際出發開展教學活動。體育教學改革,應當根據《課程標准》的基本精神,結合學校自己的場地器材、師資特點、學生水平等實際情況來進行。對外來的經驗,必須從實際出發,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加以借鑒,不能生搬硬套,警惕「追風」、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義的傾向。
第二 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進行檢查和評價。
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發展與評價等功能。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目標的功能,制定的目標就必須明確、具體、可行,就必須是可以檢查、可以觀察和可以評價的。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制定的目標比較抽象和空泛,不易操作也不可測。如「改進快速跑技術」;「發展力量素質」;「培養合作精神」等,這樣的目標就比較空泛,因為快速跑的技術包含很多要素,力量素質有不同的部位與不同性質的力量,合作精神也有許多不同的體現,目標如果制定得不明確、具體,教師就不明確自己要把學生教成什麼樣子,學生也不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任務。因而,使教和學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對目標的達成情況也無法進行檢查、評價。
另一個是,五個領域的目標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導致課堂教學精力分散,「蜻蜒點水」,教學走過場。
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應當明確、具體,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的目標,最好有質和量的要求;情感類的目標,應是可以通過教育觀察作出評價的行為表現。
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制定目標時,還應注意:
1.制定的目標要符合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的進度;
2.制定的目標要符合學校的場地器材、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體育基礎等實際;
3.制定的目標要有具體的組織教法作保證;
4.制定的目標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第三 教學內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展需要。能准確地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教材處理得當,主要教材具有適宜的技術難度和較強的教與學因素。
教學內容的改革,歷來都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因為,教學內容反映了為什麼教和教什麼這個根本,它是教學指導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基本保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選用的教材(含開發新教材)出現了低齡化、幼稚化和追求簡單生活化的傾向,必須引起我們的嚴重關注。應當努力把握體育課程的性質,明確體育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切實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科學地處理好教材。
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含開發新教材),我們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
1.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即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超越或不及都不好。超越了,學生完不成,甚至還可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但選擇的教學內容低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也不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如讓初中學生再去學小學的「立定跳遠」教材,讓高中學生去學本應在初中學的「三步上籃」等。又如把毽球「開發」成秧苗,讓中學生蹲在地上用擺放毽球,當做插秧、補苗,用空塑料瓶假裝給秧苗澆水、施肥;用扔紙球來發展中學生的投擲能力等,學生練習起來都感到有些滑稽可笑。
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主要是指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學生體育發展所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術,能為學生未來的體育學習與終身體育打下一個良好的技能基礎。
2.准確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正確地處理好教材。要正確地處理好教材,就必須准確地把握體育教材的性質(身體練習)、特點(運動文化)和價值(發展身心)。現在出現了為體育課命名的現象,例如,「上甘嶺」、「一碗情深」、「抗洪救災」、「鬧元宵」、「射獵古韻」、「春播秋收」、「愛的合作」、「眾志成城」等,為使體育課能符合課的名稱,有些課選用或改造的教材,已經改變了體育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有的把一些可以用來達成多種教學目標的身體練習內容,當做某種簡單的勞動模仿動作來處理;而有些開發的「教材」,幾乎不具有體育文化的性質,不具有運動技術的特徵,不具有終身體育的價值。如把掃把「開發」成戰馬,讓全班學生騎著掃把跑,還啟發學生把掃把「開發」成哈利波特的魔法掃把,讓所有的學生都在操場上飛舞掃把,最後還要引導學生:「掃把可以用來打仗嗎?」我們認為,這樣「開發」的教材,是不符合體育教材的性質、特點的,失去了體育教材應有的價值。
3.主要教材具有適宜的技術難度和較強的教與學因素。體育教材的技術難度(或技術含量)是教材的魅力所在,是教與學的基點。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需要教學。學生也只有在攻克難度、掌握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與快樂的情感體驗,心理品質與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如果選擇的主教材沒有一定的難度,技術含量很低,沒有什麼可學的,學生一看就會,那就無須開設專門的體育課,也無須體育教師去教,讓學生在課外自己去活動就可以了。當然,難度要適宜,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第四教學設計科學,教學分段合理,教學組織嚴密,教學方法有效,教學步驟清晰;運動負荷適宜,對各項練習的時間、次數及強度能做出科學的具體安排;場地、器材、教具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利用,經濟、實用、有效,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
教學設計科學不科學,主要是看教學階段的劃分、組織教法的運用、運動負荷的安排、場地器材與現代教育技術的利用等是否合理。
1.教學分段要合理。所謂教學分段,指的就是原來的「課的部分」,即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安排。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個:一是,分段過多。最多的達到十幾段。其主要原因是課堂教學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導致分段過多,教學走過場。二是,教學分段沒有主線,這和目標過多有關,導致各教學階段缺乏邏輯聯系。三是,不恰當地為課的階段命名,如把准備部分命名為:激發興趣、活躍情緒、紐帶之光、愉悅身心、我心飛揚等;把基本部分命名為自主學習、發展能力、快樂參與、橋的暢想、情景發展、合作創造、體驗樂趣等;把結束部分命名為:穩定情緒、放鬆身心、自我展示、歡慶成功等。為課的階段命名有無必要,可以繼續研究。如果要命名,就必須准確、鮮明地反映各教學階段的本質特徵,並要符合邏輯。例如,把課的基本部分命名為「橋的暢想」、「快樂參與」,就沒有反映基本部分教學的本質特徵,也不符合邏輯,基本部分讓學生「快樂參與」,那准備部分與結束部分就不需要學生快樂參與嗎?
2.要有嚴密的課堂教學組織。嚴密的課堂教學組織是我國體育課堂教學的一個特色。特別是在班級人數多,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嚴密的課堂組織,沒有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和嚴格要求,教學就根本無法順利進行,學生不僅學不到東西,得不到鍛煉,而且還容易發生傷害事故。嚴密的課堂組織紀律必須堅持,不能廢棄,它是保證教學有序、有效和安全進行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的需要。
3.教學方法有效,教學步驟清晰。一堂好的體育課,教師必定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科學地選擇、運用教學方法與安排教學步驟,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掌握運動技能,給人以「水到渠成」之感。而現在有些體育課,教師雖然注意了講解示範和分組練習的運用,但如何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組織教法,深入研究不夠,教學步驟不太清晰,因而教學效果不佳。
4.運動負荷適宜。合理安排課的運動負荷,是鍛煉學生身體、掌握運動技能和滿足學生運動慾望的需要。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重視課的運動負荷安排與運動負荷過小。課的運動負荷安排,與教學目標、教材性質、教學對象、課的類型、氣候情況、教學條件等因素有關,不能強求一律,但必須重視。在教案中對各項練習的時間和數量,要作出具體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
5.場地、器材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利用要經濟、實用,符合教學的需要。一堂課要用什麼場地、器材?用多少?要不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用什麼、怎麼用?必須從教學的實際需要與學校的實際可能出發,本著經濟、實用的原則來決定。當前,有些觀摩課,在場地器材與教學技術手段運用上,存在追求品種多、規格高、數量多與形式化的傾向,既不經濟、實用,也脫離了日常教學的實際,許多教師對此都提出了批評意見,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第五條 能夠充分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正確、有效地運用接受式學習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能夠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及其他評價方法,給學生以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反饋信息。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以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
1.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我國的體育教學中歷來強調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動作。然而,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現代學習方式的傳播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有些同志就認為體育教師的作用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比如有人說,只要把教材、教法設計成多媒體軟體,上課放給學生看就可以了,哪個教師的籃球示範動作能比得過喬丹?
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主要是改革那些已經落後於時代發展的教學思想、課程理念、內容和方法。但是,不管課程理念如何更新,不管課程目標、功能和價值如何拓展,不管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如何改革,只要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指導學生從事科學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根本任務沒有改變,就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就必須開展體育教學,就必須要有體育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體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需要由教師來構建;學生所需要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需要由教師來傳授;學生在學習中的自覺積極性,需要由教師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方式需要由教師來選擇和運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不能淡化,而是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講解、示範,具有強烈的真實性、針對性、即時性、靈活性、可學性和人文性,這是任何業外人士與現代教育技術都無法取代的,非體育教師莫屬,這也是當今教師專業化與教師教育終身化的緣由之一。
當然,強調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絕不是要「以教師為中心」和提倡「師道尊嚴」。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確實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現象,一切都是教師說了算,教師決定一切,指揮一切,唯我獨尊,甚至諷刺、挖苦、污辱與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2.要正確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體育學習和體育發展的主體,體育教學活動就是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體育發展服務的。確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於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體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我們應當深刻領會,正確貫徹。
要正確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必須首先了解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基本特點:
一是,學生是受教育規律制約的學習主體。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不同於「生活主體」,如購物主體、飲食主體、娛樂主體等,學校也不是商店、不是飯館、不是娛樂場所,所以不能把學生比喻成「顧客」或「上帝」。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而作為學習主體,是受教育規律制約的,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從事學習活動。學校教育必須反映國家的意志,學生必須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和學校的有關規定與所開設的課程進行學習,必須完成課程規定的學習目標等等。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但不是一味的迎合和遷就,學生不能喜歡就學,不喜歡就可以不學。
二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是處於發展中的不成熟的主體。[1]他們所掌握的體育知識、技能還不多,運動經驗有限,對體育的認知水平不高,甚至對自身的體育需要也還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學生的體育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體育教育對其所施加的影響。
三是,學生是以學習間接知識為主的主體。所謂間接知識,主要是指人類已經發現和掌握了的知識。學校教育就是要把這些知識,以最少的時間,最高的效能,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沒有這種文化的傳承,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發展。因此,學生是以學習間接知識為主的主體,而不是以獲取直接知識為主的主體。所以,在體育課程教學中,不是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或構建的。
四是,學生是能動學習的主體。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技能的容器。學生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可以自覺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對所學的知識、技能,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隨著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了解了知識的來源,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了元認知的能力,因而也可能動地獲得(發現與構建)某些直接知識。
據此,我們在構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時,一方面要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學生的「主觀性」誤當成「主體性」。
素質教育既強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強調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教和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3.教師要正確、有效地運用組織教法。接受式學習大多是以班級授課為基本形式的,學生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學習知識、技能。這種學習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的優點。因此,它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體育學習的基本形式,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其地位與作用。但在接受式學習中,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示範進行學習,主體性可能失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生的個體差異難以得到充分的照顧。為此,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改革,積極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習方式,不僅是對接受式學習的一種必要的有益補充,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正確、有效地運用各種學習方式,防止盲目性和只追求表面形式而不顧及效果的傾向。
4.正確開展課堂教學評價。課堂教學評價與單元教學結束時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評定是不盡相同的。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評定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而課堂教學評價則是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是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逐步發展過程,因此,這時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所以應當多看學生的進步和優點,以表揚為主,以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表現與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作出全面客觀的診斷,及時地、有重點地向學生反饋真實的學習信息。在課堂學習評價中,不能只講優點、不講不足,只有表揚、不敢批評;不能把「吹捧」當成「激勵」;不能言過其實、誇大其詞地為學生提供虛假的學習信息,否則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害的。
第六 能夠正確地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區別對待的關系,既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好教學中的共性問題,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又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課程標准》提出的「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理念,絕不是否定體育課程教學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基本要求。《課程標准》對各水平階段都提出了具體的內容目標,這些目標就是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統一的基本要求,是全體學生都要達到的。體育教學必須重點抓好這個共性問題,不能因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要,學生就可以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能學成什麼樣子就算什麼樣子。但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第七 能夠以運動技術教學與身體鍛煉為載體,切實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把幾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融為一體。
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與發展學生的身體,既是體育課程的重要目標,又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體育課程其他目標的主要載體。也就是說,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目標,主要是通過身體鍛煉和運動技能教學來實現的。因此,體育課堂教學,就應以身體鍛煉和運動技能教學為中心來進行,把其他目標和身體鍛煉與運動技能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一個目標起一個「爐灶」。否則,體育課將不堪重負,體育教學的各項目標都難以實現。
第八 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範正確、優美;講解簡明、易懂;保護幫助合理、到位;指導練習與糾正動作錯誤有效、得法;隊形調動便捷、合理;課堂常規貫徹認真、得當;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發事件處理及時、正確等。
上述要求是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基本功的具體體現,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基本要素,與前七條是一種因果關系,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保證,理應受到我們的重視。特別是安全教學與突發事件的處理問題,往往關繫到一堂課的成敗,尤為值得我們關注。為此,體育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專業化的水平。
第九 農村學校的體育課能夠針對農村學校的場地器材與學生的體育基礎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展教學活動,盡可能地使學生能夠學到必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身體得到有效的鍛煉,體育意識與心理品質得到一定的培養。
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實驗,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發展,廣大體育教師是這場改革的主力軍,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繼續積極投身於改革實踐,排除干擾,牢牢把握課程改革的正確方向,做課程改革冷靜的促進派。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應當緊緊圍繞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上好每一節課,為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新體系作出更大的貢獻!

❸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是目前最新版本嗎

17年出版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不知道和義務的那個通用嗎

❹ 體育新課標內容是什麼

摘要:
《新體育課程標准》指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扮演」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關繫到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抓住並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要是弄清主體性的概念。主體性,指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覺參與學習和自身發展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它具有諸如:自覺性強;意志力持久;有練習策略;好強好思等特徵。其次,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需要教師具備並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條件;要有主體教育觀;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綜合運用優化的教學手段、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獲得精神動力和學習健體的方法等。另外,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體育興趣與能力,明確鍛煉目標,做練習的主人的做法也可以大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要求我們樹立「人本」觀念,我們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彰顯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作用,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
關鍵詞:主體性
正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實踐性很強的體育,在教學中更應該注意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改變過去全控性的教學模式,主動轉變角色,由「主宰」變為「服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注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和真實情感體驗,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練的空間,教師作以適時點撥引導。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呢?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認真探索,不斷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學生,抓住學生主體性發揮的特徵
什麼是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指在教學過程中,處於認識客觀世界主體地位的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自身的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性。仔細觀察,充分了解,你會發現學生主體性發揮有許多鮮明特徵:
1、學習主動積極,自覺性強
學生在對體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把學習的目的明確為自身需求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這種高水平動機上後,就會表現出學習積極主動,自覺性很強。
2、好強、好奇、好思、好問
好強,表現為任何事情不甘落後,敢於挑戰和超越他人與自我,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好奇,再現為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好標新立異,好奇思妙想;好思,表現為好獨立思考,琢磨學習中的問題,自己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甚至經常關注老師的教,發表自己的見解;好問,好向教師質疑提問,好追根問底,尋根溯源。
3、在支配與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時,表現出意志力持久
體育學習不是娛樂,它不可能時時生趣,處處有樂,學生的體育學習總是在有趣與無趣交織,歡樂與困難同在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體育學習需要意志支撐。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正表現在能以持久的意志力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尤其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堅持不懈上。
4、能掌握並運用學習策略
學生掌握了學習策略,能根據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學習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學習方法,高效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也是學生主體性高水平發揮的重要特點。
二、學生主體性發揮必備的條件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取得教學的成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1、確立主體教育觀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要求教師樹立主體教育觀,確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受訓和盛納知識的容器。傳統教育,過重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結果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抹殺。主體教育觀正是要糾正這一偏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
2、喚醒學生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強弱直接關繫到主體性的發揮水平 「欲圖體育之功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於體育自覺不可」,可見體育的功效與主體意識有直接關系。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一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教育,提高動機水平,二是要教育學生認識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取決於自己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作用大小。主體意識是主體性發揮的前提,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這個基礎的訓練與培養。
3、營造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證明,愉快的感情是認識和實踐能力的動力機制。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學練、質疑,嘗試探究的前提條件。學生置身於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之中時,情緒就會受到感染,激勵,主動性也油然而生。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高高在上,讓學生敬畏三分,教學語言總是命令式的,那麼教學氣氛沉悶、呆板、壓抑,學生情緒低落,思維窒息,主動性消失,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注意主動營造課堂的良好氣氛,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理解等去熏陶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求知探究之火,樹立學習的信心,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以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效。
4、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講解示範獨占課堂,學生是在教師的全力灌輸下,進行接受收式學習。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壓抑和阻礙了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形成。雖然講解示範是基本教法,但絕不可視為是唯一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要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防止單一的方式使學生產生訓練和學習的興趣疲勞。可運用發現法、討論法、嘗試法、分析比較法、游戲法等多種方法的合理運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者變成主動求知者。
5、讓學生體驗成功,獲得精神動力
成功是激勵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重要動力源泉。成功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出歡樂與喜悅,而且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堅定「我行」的信念,使學生對未來學習充滿期待。因此,教師教學中充分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避免一生多受失敗而產生消極心理。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向更高目標努力,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生的點滴成功給予及時恰當的激勵評價,強化主體動機,激發主體性的發展。
6、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與健體的方法
只有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健體,學生才能真正具有學習與鍛煉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可能形成科學自覺的學習鍛煉品質,在任何環境與條件下從事科學的身體鍛煉。學生會學習、會健體是主體性發揮的高質量的體現。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與健身方法;其次,要教會學生善於依據客觀實際選用學習健身方法及內容;再次,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和鍛煉的目標和計劃;最後要教會學生對學習與健身過程進行自覺有效地調控,客觀地檢查與評價學習與鍛煉的效果。
三、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和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做到「以人為本」。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服務者」,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各種需求,精心安排內容,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被激活狀態,養成主動學習的品質習慣。
1、教學內容的公開化
每個學生各有自己的特長與特點。因此,每節課前,教師可先公開教學內容,徵求學生意見,了解學生最想學哪些內容,或對哪些活動最感興趣,怎樣組織才最受歡迎等。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利於消除學生因為內容不適合自己而產生的消極、被動心理,使學習更具主動性。
2、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的興趣愛好,要求教師精心選編多種教學內容讓學生選擇。如素質練習,一般都由教師安排固定節目。如上肢力量訓練,學生同做多少個俯卧撐;腰腹力量練習,學生共做多少個仰卧起坐等。學生沒有選擇的餘地,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和主體性的發揮。因此,諸如上面的訓練可以這樣安排:事先多選擇准備多種訓練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項目,讓學生從幾個項目中任選一個項目練習,運動量以達到自己最大強度的百分之多少來確定。學生從「訓練項目超市」中,自由選擇練習內容,其練習的興趣和鍛煉實效將大大提高。
3、教學內容的綜合化、開放化
在體育教學中縱向發展的基礎上注重橫向的擴展,啟發、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科的知識經驗,從各種思維角度去研究,去理解,從而解決體育學科中的問題。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內容選擇與制定上綜合化,促使師生將體育學科的教與學的成果重新整合,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要適應的個性化發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正確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選擇,使教與學更具開放性,更適應時代需要。
四、讓學生明確目標,做體育練習的主人
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前提條件,學生若不明確教學目標,課堂練習中就會漫無目的,充滿盲目性,處於被動練習狀態。
體育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及評價的功能。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目標的功能,促使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進行體育練習。體育教學目標一是要明確具體;二是要通過學生努力,可以實現,先讓學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標梯度。過去教學中目標抽象、模糊,空洞,讓教學中的訓練程度和評價都很難把握,教學效果也不好。如教材中把「提高學生投准能力」,改為「用沙包向8米遠,直徑為1米的地面目標投准,命中度一級指標為70%以上,二級為60%以上,三級為50%以上。這樣具體操作性強的目標,練習起來學生目標明了,心中就有數了,不在把練習當作應付老師的負擔,就會積極認真的做好每一次練習,做學習和鍛煉的主人。
總之,在如今「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不能降低教師的作用和地位,而且會因向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而使教師主動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因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不可能自然生存發生,需具備相應的條件,而這些條件要教師來創造和提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能降低,只是角色發生轉變罷了。

❺ 簡述新課標對體育課的要求有哪些

簡述新課標對體育課的要求

新課程標准堅持目標統領教學,提倡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學生健康的主題,把教學的精力集中投放到關注全體學生的健康問題上,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以促進全體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近幾年來,我校始終堅持以教育部健康體育課程標准思想指導,體育教研組對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實踐與分析,完善了教學的指導思想、促進融洽的師生關系、優化了教材內容、推行了教學組織和教法的改革,在高中體育課新課標的道路上,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得到深層次的落實。樹立健康第一的正確教學理念,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同時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執行力,把教學計劃轉化為教學實際,這是我們實踐的重要經驗總結。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和理念需要不斷的解讀,並靈活運用,在現有的高中體育教學條件下,進一步提高體育課教學效益,無疑是對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詮釋。

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充分體現了體育新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鍛煉習慣的養成,強調要將學生的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旨在說明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圍繞學生的運動興趣。因為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才能促進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學習和掌握操作性很強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是學生體育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體育學習的主要途徑。盡管這里還有運動文化傳承的問題,但從體育課程的根本目的來看,應該更強調運動技術學習的工具功能。即通過運動技術的學習達到養成運動愛好和專長的目的,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如果想終身保持健康的體魄,我們鍛煉身體,進行體育活動的一整套方法都需要徹底改進,應把那些十幾歲的學生在完成中學學業後仍一直樂此不疲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個人體育鍛煉活動,引入到學校的體育課程之中。

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它充分體現主體性教育思想,從多層面、多功能角度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具有主動學習和主動創造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構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必需條件。

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並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這樣可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學生如果不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常常遭遇學習的失敗,他們就不可能也根本不會喜歡體育課,也就不會主動地參與到運動中來。

五、新體育課程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往教學表現為主體性缺失,以教師主體作用壓抑學生自主發展,學生主體自主活動整體缺失,多數課仍然停留在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單純競技運動技術傳習式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教師只是採用單一的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過分強調練習方法的整齊劃一,忽略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使學生處於被動練習之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新體育課程理念之一,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關鍵在於要將新體育課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教學行為,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大面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新體育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課程改革的目的。

六、將新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
,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實踐,設計課的教學過程,注重學生主體性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體育的興趣愛好,選擇搭配教材。教學方式上,採取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根據學生體育基礎的不同,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使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獲,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平等的體育教育。注重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凡是學生知識、經驗、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在其中只是創造條件,指導幫助,使學生主體參與教學,參與管理,參與評價。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把健康與生存、學習、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使學生學會健身、學會創造,從而達成育體、育心、育人,身心和諧發展的教學目標。

1.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主動選擇帶來主動學習,提供學生選擇的教育,才是可能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證學生的自主選擇、全面發展,就要提供可供學生選擇的內容。學生的身體差異較大,活潑好動,興趣愛好廣泛,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在教學中應安排一些選擇性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內容、練習形式、獨立地進行練習。選擇性學習活動使不同身體條件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起點和發展的空間。例如,進行投擲教學,常見的練習形式是學生分成兩隊,面對面投擲,這樣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會感到疲勞。採用選擇性的練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選擇練習的器材和場地,體力強、力量大的學生,可選擇實心球,在一號場地上練習;體力弱、力量小的學生,可選擇小沙包、降落傘、紙飛機等,在二號場地上練習;喜歡投準的學生可選擇配有目標裝置的三號場地上練習。整個練習過程,學生都可以自由變換練習器材和場地,也可以自由組合練習的夥伴。選擇性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時空,學生每變換一種器材,每更替一次場地,都會有新鮮的感覺,都會產生新的興趣和一種自主支配學習的激情,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使學生學會選擇,形成個性,體驗成長的快樂。

2.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

體驗,是一種基於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經驗,從中獲得感性認識的過程,其主體在學生本人。體育教學是一門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教學的實效性在於學生是否自主、能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並從中獲得充分的學習體驗,以促進身心發展。從學習環境中得到體驗,環境是教學中學生獲得體驗的載體。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情感是從他接觸的周圍環境中得到的。體育教學中的學習環境有兩類:一類是顯性的學習環境,另一類是隱性的學習環境。顯性的學習環境包括場地、器材、教具、學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學過程的實物情景等;隱性的學習環境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心理關系以及教學中的模擬情景等。小學生愛聽故事、好表現、善於模仿。喜歡在故事情景中游戲玩耍。他們的學習環境往往需要把顯性環境和隱性環境有機結合組成具有情節的故事和具有主題的學習情景,使他們身處生動活潑的情景之中鍛煉身體學習動作,體驗學習的快樂。例如,二年級學生在學習「單、雙腳跳」教材時,教師把教材內容通過「小青蛙與小花貓」的故事展開,讓學生扮演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的故事,通過游戲貫穿全課。課的導人採用圖片和模仿練習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視、聽和本體感覺一起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一上課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情景交融,整個練習過程處於「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的氛圍之中。

3.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以往,人們常常認為,體育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學生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以及增強體質方面。而新的課程除重視這些方面外,還十分重視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強調在經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信心。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學習本身給學生造成的問題,例如身體鍛煉過程中的體力問題,學習動作過程中的方法問題;也有學習環境給學生帶來的問題,例如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個人與群體的協調問題,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之間發生沖突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問題,採用靈活多樣、富於變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創新。勿庸置疑,以往單一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應積極採用探究式學習、研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❻ 如何貫徹體育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

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

需求,確保每一名學生受益。課程標准理念為體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作為體育教師應認真學習領

悟新課改的精神,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加大課程內容選擇與教學靈活性,實現由教師為中心向

以學生為主的轉變,改變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狀況,讓每一名學生從體育學習中受益。如

何將體育課程標准落實到實處,我們做了一下嘗試,旨在尋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

一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傳統的體育教學比較強調教師的教,學生只要跟著教師學就行,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於被

動消極的地位。體育課程標准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因此,教學中我們要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1 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實現目標的動力。通過體育理論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的任務和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明確學習目的。在教學中,無論教什麼內容,都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麼練,有什麼用,在什麼情況

下才能用得上,讓學生懂得練習的價值和好處,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力量源泉。例如:在耐久跑教學

中,我們會讓學生知道耐久跑可以提高學生有氧耐力素質,是將來健身的主要手段,什麼是正確的技

術動作,如何克服極點現象和分配體力,怎樣才能提高成績等。只有這樣,才能變「要我練」為「我

要練」,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積極主動、好學樂學的過程。

2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和效果,當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時,他們總能自覺主動積極的學習,不覺得

學習是一種負擔,並從中獲得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

盡量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給學生留出自主練習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卻愛好自主選擇練習

項目;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如:採用游戲法、比賽法,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不斷變化練習方式

,使學生的練習不再枯燥無味;組織小型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使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運用

自己的技術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戰勝自我、戰勝對手,品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積

極地參與教學。

3 採用積極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對學生進行正確評價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對學生評價不應只從運動成績、運動技能

出發,而是看學生運動參與程度和在進步幅度。在教學中多發現學生的長處和優點,以表揚為主,對

學生一點兒進步應及時給予表揚,用表揚鼓勵的言語,如「很好」,「不錯」,「繼續努力」等給學

生的心理以良性刺激,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4 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體驗到運動的快樂。

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在教學中比較活躍,能從體育活動中獲得樂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

學。而體育差生由於完不成教學任務、達不到教學要求,沒有表現的機會,容易產生失敗感和厭學情

緒。因此,教學中我們應更多地關注差生,區別對待,在運動強度和練習次數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

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他們也能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 對教材加以改造,提高練習的實效性和趣味性

以前的體育教學大綱,不同的年級規定了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而體育課程

標准沒有給出具體的教學內容,強調「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選擇性」, 同時也對選擇教學內容提

出了以下要求:1 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性別特徵;2 運動形式活潑,能激發學習興趣;3 具有健

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4 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5 簡單易行。教師對教學內容有

了自主選擇的空間,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根據學生特點、學校場地器材情況對教材進行

加工,產生具體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作為達成學習目標的手段。

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1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價值和作用,教學中盡量多的安排對增進身心健康有積極作用的教材,如:發

展耐力素質我們採用了定時跑、定距跑、折返跑、跳繩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發展速度素質可採用快速

跑、接力跑等練習,發展力量素質可採用實心球、各種形式的跳躍練習、俯卧撐、立卧撐等;培養學

生組織紀律性可採用隊列練習;培養學生競爭與協作的精神可採用籃球比賽和接力比賽等。

2教學內容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喜歡才能全身心投入

學習。例如:初中大部分男生都喜歡籃球,制定教學計劃時可多安排籃球課,而女生可安排跳繩、跳

皮筋等項目。

3對競技性的教材加以改造,提高練習的實效性和趣味性。例如:過去的接力跑教學是在固定的接力區

內完成傳接棒,開始練習時學生興趣很高,但時間長了以後學生就覺得沒意思,尤其是高年級的同學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斷變換練習的形式,如:圓形接力、叫號接力,延長或縮短接力區,用書包

、實心球物品代替接力棒等,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過去的障礙跑多以跨欄的形式出現,比的是速度,

而生活實際當中很少會出現高度相等、間距相等的障礙,因此教學中我選用了跨越不等間距、不同高

度型的障礙,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越過障礙的能力。籃球的傳球多以兩人互

傳的形式反復練習,學生毫無興趣,在學生基本掌握動作要領後我採用五人傳球五人搶斷的形式,這

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興趣,又可以提高實戰能力。

4 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體育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有許多寶貴的民族傳統

體育資源,我們將跳繩、沙包、毽球引入了課堂,形成學校的校本教材,對傳承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具

有積極的作用,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另外我們還將對場地器材要求很高的壘球引入了課堂,用軟式排

球代替壘球,將棒擊球變為手臂擊球,用半個籃球場四個角作為四個壘,簡化比賽規則,降低練習的

難度,使學生掌握了壘球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戰術,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與學效果

「體育教學方法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內容,教師所採用的教法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法的

相互作用的統一過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教師的教,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而課程標准強調重視

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學法的指導和教法的研究。

1 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視學法,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

教學質量。因此,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1) 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能力。教師指導學生看圖進行模仿練習,提倡學生在模仿中學習。

(2)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體育教學的特徵之一就是合作,無論是集體項目還是個人項目,學

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指導、相互糾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

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例如:在實心球教學中,學生建立正

確的技術概念後可採用相互指導糾正的方法,這樣既可以幫助同學糾正錯誤動作,又可以進一步加深

對動作的理解。

(3) 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鼓勵他們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接力跑教學中教師先提

問「怎樣才能在接力區高速完成傳接棒?」,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學生相互討論,教師誘導歸納得

出以下幾點:1熟練掌握傳接棒技術。只有掌握技術才能在快速跑動中完成傳接棒。2接棒同學要充分

接力區的長度發揮的速度。理論上接力區的前沿是傳接棒的最佳位置。3接棒的同學要根據傳棒同學的

速度確定起跑的時機。

2 加強教法的改革

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實施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教應有利於學生更好的學,在教學中我

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傳統的教學方法:不管體育教學如何改革,我們都離不開傳統教學方法,它在體育教學中具有舉

足輕重的作用,如:講解示範法、練習法、游戲比賽法等。

(2) 探究式教學:教師先讓學生練習體會,然後教師提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己尋求解

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動時機、傳接棒技術中如何合理運用技戰術、障礙跑的起跨距離等

教學中採用了探究式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籃球教學中,可採用先讓學生玩,在學生玩得過程

中學生會發現技術戰術的缺乏,教師在針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有利於提高教學效

果。

(3) 分層教學法: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差異進行分組,對不同水平的同學提出不同

的要求,確保每一名同學都有進步。例如: 耐久跑教學時,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將學生分成好、中、差

三組,在練習距離、強度、休息時間和練習次數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能有

較大進步。

四 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終身體育是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學校體育的任務不僅僅是增進身心健

康,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而且要培養體育能力,使學生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自覺鍛煉

身體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教學中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1 了解體育鍛煉的目的,學會鍛煉的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作用、科學鍛煉身體的原理與方法和體育衛生保健常識,使學

生知道為什麼要鍛煉,怎樣鍛煉,如何在鍛煉中進行調控。

2 留給學生自學自練的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自學自練的機會,如:體委根據課的內容、學生興趣安排准備活動

;小組長組織游戲比賽等,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自練的能力。同時,安排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可以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練習內容,有利於提高該項目的運動水平,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 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鼓勵學生將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能、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運用於體育實踐,堅持鍛煉持之以恆,養成

自覺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五 改進傳統的評價方法,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

在傳統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是教師的專利,教師僅對學生的運動成績和課堂表現進行評價,這

種評價是不科學,不全面的。通過這種評價,只有少數人獲得鼓勵,體驗到成功,而大多數學生都成

了體育學習的失敗者。因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

學業成績,而且要發展和發現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

自信」。體育與健康課程也明確了的學習評價的目的:1、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

標的程度。2、判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改進教學。3、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鼓勵和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4、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評價的指引下,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 注重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

體育學習的評價不僅只有教師參與,同時還要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體育教師要組織和指導

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及相互的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

以便進一步改進學習。例如:在期末總評中,組織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

2 注重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相結合

體育學習評定具有激勵和促進的功能。通過即時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肯定學生的進步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即時評價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挫傷學生自尊心。這時應採用延時評

價。例如:在耐久跑考核中,給不及格的同學重新考試的機會,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經過一次、兩

次、甚至三次補考,獲得通過,體驗到成功,這充分體現了延時評價的優點。

3 注重能力評價與學習態度評價相結合

能力評價是體育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但在評價過程中

應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