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即教學科目
Ⅰ 「課程」一般是指實現學校教育培養目標而設置的教學科目及其————,————和————的總和。
."課程"一般是指實現學校教育培養目標而設置的及其目標,內容和進程的總和
Ⅱ 教育學研究生和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的考試科目分別是什麼
教育學是什麼?教育學是學什麼的?教育學考研考什麼?教育學考研好考嗎?教育學碩士畢業都做什麼工作?在准備考研時,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疑問,這里就相關的問題,簡要說明。一、教育學的學科分類及構成在研究生學科分類中,「門」是學科的最高級別,用兩位碼表示。目前的研究生學科分類有12門,即哲學(01)、經濟學(02)、法學(03)、教育學(04)、文學(05)、歷史學(06)、理學(07)、工學(08)、農學(09)、醫學(10)、軍事學(11)、管理學(12)。——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初試分數線基本上是以學科門來分類劃定的。學科門下設一級學科,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用四位碼表示。如教育學(04)這一學科門下設的一級學科有三個,分別是教育學(0401)、心理學(0402)和體育學(0403)。——這些一級學科就是我們日常所講的「報考類型」,如「我想考教育學」,指的就是考教育學這個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用六位碼表示。如一級學科教育學(0401)下設有10個二級學科,分別是教育學原理(040101)、課程與教學論(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較教育學(040104)、學前教育學(040105)、高等教育學(040106)、成人教育學(040107)、職業技術教育學(040108)、特殊教育學(040109)、教育技術學(040110)。——這些二級學科就是我們日常所講的「報考專業」,報考時所選擇的專業決定了以後的專業研究領域。二級學科下設有學科研究方向,各個學校根據研究實力等因素的不同,在同一個專業下開設的專業研究方向是不同的,如教育學原理專業,有的高校開設有教育基本理論方向、教育社會學方向、教育法學方向,有的學校則開設有教育哲學方向、教育人類學方向。——這些學科研究方向就是我們日常所講的「專業方向」,報考時所選擇的研究方向,決定了以後的專業研究具體方向和內容。二、教育學考研考試內容及試卷結構教育學自2007年開始統考以來,使用全國統一的考試大綱,統一的試題,而且,基本上已經穩定,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大的改變,對於考生來說,有大綱可以參照,有歷年真題可以分析,考試的方向感和復習的准確度是比較高的,再加上老師的指引和輔導,教育學考研是比較輕松的,關鍵是自己要認真努力,堅持到底。下面是教育學考研的考試內容及試卷結構:(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二)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三)試卷內容結構1、必答題為270分,各部分內容所佔分值為:教育學原理 約100分中外教育史 約100分教育心理學 約40分教育研究方法 約30分2、必選題為30分,考生必須在兩道試題中選取一道作答。第I道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Ⅱ道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考生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I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四)試卷題型結構單項選擇 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辨析題 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簡答題 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分析論述題 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三、教育學碩士的就業教育學碩士就業去向,一般為:高校、高職、中職、高專、中專里做教師、行政、輔導員;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室里做研究人員;編輯部、報社、期刊社、雜志社做編輯;教育部、教育廳、教育局、人事考試院做工作人員或研究人員;中小學里做管理人員或教師;公司里做項目工作;培訓機構做相關培訓等。如果出國留學,常見的選擇為TESOL、教學管理、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比較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等,有的還可以通過學習對外漢語等渠道到國外去工作。 博仁教育祝您成功!010-58808856
Ⅲ 課程即教學科目這句話對嗎
對。
課程是一個使用廣泛而又含義多重的術語,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里,課程可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如果我們對周圍的人作一番簡單調查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自己知道何謂課程,而對它的界定卻莫衷一是。
課程定義固然要有,因為這是溝通課程理論與實踐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重要的是在於使大家認識到,每一種課程的定義和用法,都隱含著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以及對教育的某種信念,並標明了最關注課程的哪些方面。
(3)課程即教學科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學校的網站內,會有每一門課程的簡單介紹,還會有課程安排的內容,大家可以將感興趣的專業集中起來,這樣更方便大家進行選擇。
而且可以更好的更具自己目前的情況來進行確定,只有逐層升入,才可以更好的將課程完整的學好,從而可以對未來的學習更有幫助。
如果大家想要使用AP或 A level考試的分數來兌換學分,一定要提前申請,這樣大家可以更快的進入課程的學習,開始選課,有更多的選擇。
Ⅳ 教學法中:課目和科目的區別謝謝!
「科目」是按事物的性質劃分的類別,泛指學科項目或某一類科學:
「課目」指 ①課程的項目;②軍事訓練中進行講解和訓練的項目。我軍軍事訓練法規中所規定的訓練內容都屬於「課目」的范疇。
科目:「教學科目」也稱「科目」。教學中按邏輯程序組織的一定知識和技能范圍的單位。如中小學的語文、數學、物理、音樂等;高等學校心理學系的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多指關於學術或賬目的)。
1.法規、學術、賬目等按其性質劃分的類別和名目;
2.指 唐 代以來分科選拔官吏的名目;
3.指通過科舉取得的功名;
4.指科目人。
課目:1.考核的項目
2.課業的項目
Ⅳ 課程概念的理解
課程這個詞,在教育領域用得非常頻繁。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課程具體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課程等於課堂嗎?課程等於教學大綱嗎?還是另有深意?來自香港大學的程介明教授在下文中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釋。
程介明同時指出,當下的課程和學習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是未來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
有些名詞,用得久了,人們就逐漸忘記了它的含義。課程這個詞,在教育領域用得非常頻繁。
筆者在香港念教育文憑(即教師專業證書)的時候,那是20世紀70年代末,了解到在西方,課程(curriculum)是一個虛的但是廣義的概念,大致是指學生學習的內容,但是沒有精確的定義。
到後來,人們的想法逐漸從「內容」伸展到「能力」(ability)。也就是除了看學生「明白」了什麼,還要看他們掌握了什麼能力。
換句話說,不只是看學生腦子裡面多裝了些什麼,還要看他們能幹些什麼。
中國內地「課程標准」,香港稱為「課程指引」,都有這樣的趨向。
廣義來說,「課程」就是回答「學生要學些什麼」。以往,課程就是課內的學習,也就是我們說的「科目」。世界各地的「課程」文件,大部分是講述各個科目的學習內容。
但是,社會變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生需要學的,絕對不只是幾個科目,即使擴充科目的數目,也不能夠給予學生應得的學習。
人們逐漸認識到,學校學習的目的,應該回到最基本的學識、素質、能力;或者泛稱素養。於是,增加課外活動,社會實踐、體驗學習、服務學習、研學旅行……在世界各地都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課程」應該廣義地定義為學生的「學習經歷」。
學習科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人類的學習,關鍵在於實踐;是人的經歷在塑造人的知識。這個原理,大概沒有人會反對。
在中國,雖然人們總覺得學校生活被應試教育所困,但是基本上,課外活動是一種傳統。
近年來學生更是有機會參加形形色色的校外甚至海外活動。他們的學習經歷,與二十年前相比,就已經很不一樣。
假如把「課程」定義為「學習經歷」,也就是說學生應該充分享有多元的學習經歷,放到實際的學校裡面,與我們看慣了的教育形態,是有矛盾的。
矛盾之一:
學生應有的多元學習經歷,與現在教育制度裡面重視少數科目的考試成績,是有矛盾的。
多元的社會,多元的學生,偏偏橫在這兩塊大洲之間的,只有考試一條狹窄的獨木橋。這也是人們抱怨應試教育的基本原因,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矛
Ⅵ 「課程名稱」是什麼意思
「課程名稱」是指學校里教學科目的名字,即所學課程的名稱。
Ⅶ 開設哪些教學科目是課程計劃的核心問題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牆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心泉叮咚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靈魂,滋潤著你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你終於傾聽到一絲悠然的脆鳴。這是一首真善美的詩。像甘霖,像春風,柔慢而雋永。月隱星現,露重風輕。每逢這個時候,你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你終於感念到一波必然的律動。這是一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逆風逆旅的你,每當回望身後的坎坷與泥濘,一道一道,一程又一程,你的心泉便豁然翻湧……終於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並不意味著扼殺成功!世上沒什麼永恆的僥幸讓你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麼永恆的不幸讓你永久地痛不欲生?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風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用心泉熄滅如火的嫉妒,用心泉沖盡如塵的虛榮,生命才會獲得無限的輕松。絮絮低語的心泉明白地告訴你:人心並不是你想像得那樣險惡叢生,生活也不像你渲染得那般黯淡沉重!遠離卑劣的傾軋,躲開世俗的紛爭,走近丁冬的心泉,傾聽心泉丁冬……雨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立即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馬齊鳴,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一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託心願的使者。閑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迷濛之中,雨聲里透出一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我有一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一顆感恩的心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人生不是一次綵排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樂旋律的跌宕起伏……營造一種生活,真正的生活,而不要狂躁地追求一次又一次地晉升、更高的薪水和更大的房子。營造一種不孤單的生活,尋求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並謹記:愛不是閑暇,而是工作。打個電話,發封郵件,寫封信,營造一種慷慨的生活。要知道最美好的東西是生命,你不能視之為理所當然。我們很容易浪費自己的生命,揮霍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每一小時、每一分鍾。我們很容易忽視孩子眼睛的顏色,淡漠悅耳的交響於旋律的跌宕起伏。我們很容易活著而不是生活著。多年前,我學會了生活。我遭遇到一個巨大的不幸,令我的生活為之改變。如果當時,我還有選擇,這些改變根本不會發生。我從中得到了一個至今最難忘的教訓。我學會了熱愛旅途,而不是終點。我明白了人生不是一次綵排,今天是你惟一能把握的。我學會了去注視世間的一切美好,並試著給予回報,因為我虔誠地篤信美好。我這樣做,有部分原因是想告訴別人我的感悟,告訴他們:想想田間的百合,看看嬰兒耳朵上的絨毛,在後院讀讀書,讓陽光灑滿你的臉頰。學著去快樂。假設你的生命處於癌症晚期,而因為你這樣做,便會讓生活充滿喜悅和激情,這才是生命的本色。月光夜,剛剛暗下來,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一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兒「簌簌」作響,彷彿在彈奏著一首《月光曲》,婉約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動的音符彷彿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躍出來的,令人陶醉。夜的深處,田園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點,燭燈盞盞,好一幅月下畫卷!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畫卷啊!跳動的旋律演繹著生命的悲歡和離合。人生苦短,又怎麼不像是《月光曲》呢?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一般。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里體現出來了。月何必要爭奪輝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讓黑夜不再可怕,給人們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罷了!人不也如此嗎?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樣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奉獻嗎?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會感到一絲溫暖,這就是月的內涵。夜,已靜寂了。月亮靜靜灑下餘光,竭力驅走黑暗,為人們送來光明、溫暖與關愛!月伴清寒每當月亮西沉時,總想對它說一句:早些歇息,你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夜晚,有你的守候,顯然我不會再孤單寂寞,輕柔的月波,在霧靄中流動,你常常為我營造出恬靜的氛圍,希望我可以平靜的沉眠,但是結果卻是「月影盪輕塵,不覺天行遠。」你的沉默總會令我揣測,難道你也會有「幽情隱隱,唇齒難啟」的神傷。廣浩瀾天際,獨清霜留痕,眄粼流盈盈,聞天韻逸動。薄雲還在縈繞,風又觸碰了你的心弦,傳來蕭瑟微聲。你在翹盼你的知音,不用千言萬語的訴說,一盞餘光就夠了,哪怕愁思啜淚濕雲袖,交疏綺窗燈如豆,因為「他」正在體味著相同的感受。心靈的隱痛,早已不知何時產生,在歲月的涓涓撫慰下,沒有淡去,只有鉤沉,欲止愈痛,難以斬斷,難以忘卻。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有些時候,真的倦怠了,本以為可以休憩了,但願望卻在現實中幻滅。一夜接著又是一夜。愚鈍不已,不是別人的譏笑,只是自己的慨嘆,月如此,我亦如此。就在曙光初現的那一刻,他漸漸消逝。月上柳梢頭,相誓何停留。綽影愁凋散,只嘆未回眸。月,仍在等候。時至清秋,感受到了,你的心弦又亂了,難以平復。遙看月鬢霜,疑玉絮中藏,隱隱曲未罷,默默夜未央。陪伴著你,與你偕行,你不說,我明白。不論夜有多長。愁人夜獨傷,孤燈泣寒堂,但問愁多少,便知夜短長。林間序曲記不清那是在什麼地方了,但那裡的景色確實有一種難以言表的魅力,一條溪水潺潺的從山谷中流出,色彩斑斕的溪水靜靜在你腳邊流過,若說這色彩,便是由凋謝的花與落葉匯成。伏下身子,將雙手浸入水中,慢慢捧起,那再晶瑩不過的水便充盈在你手中,隨後便不知不覺中又從你的指縫間逃走,此時若你細嗅雙手,一縷清香便被你的鼻子虜獲,其間夾雜著野花的氣息。仔細留意,若是你運氣尚佳,你會發現一朵仍然新鮮的山花,拖著濕漉漉的花蕊,依然綻放。在這天意般的旅途中,玉體上的塵埃早已滌去,要如出水芙蓉,聖潔且朴質。透過清澈的溪水,可以毫不費勁的看到鑲嵌在河堤的卵石,圓潤光鮮,這絕倫的手法堪稱完美。放在手中細細感受,有一些涼意,一股股的向手心滲透,慢慢收緊手掌,難以言表的光滑,因為他與你的手巧妙的貼合,沒有留下一絲空隙,緻密的包容,使手與石融為一體,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只如同攥緊拳頭而已。不慎的鬆弛,卵石轉瞬便脫手而去,噗嗵,墜落溪水,濺起水花的同時,也將一朵落紅帶進水中,細膩的沙土便被激起,在水中懸浮,將落紅縈繞其間,隨後漸漸平息,水面也恢復平靜,但這朵花留在了這里,她是幸運的,隨波逐流的日子就此終結,這還算是不錯的歸依吧。微風吹過溪水淋漓的手面,立即心中感到無限的快慰,久違的曼妙,聽著涓涓的流淌,楓林的顫動,這不就是天籟之音。不知源於何處的溪流,在永無休止的演奏著這令人沉迷的佳樂。溪流的對岸就是山林叢莽,幾棵朽爛的樹干長滿菌類,生機盎然,灰色的山雀在恣意啄食,這也許就是重生吧。顯然四處有松鼠的出沒,松塔下的果實稀疏的呆在那裡,剛聽到一聲響動,一枚松樹果實便被移走,動作很是敏捷,隨後是寂靜,定睛一看,原來那松鼠正注視著自己,腳步剛剛移動,它的身影已在幾尺來高的樹枝上了。太陽的余輝漸漸退去,暫別一下了。月伴清寒每當月亮西沉時,總想對它說一句:早些歇息,你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夜晚,有你的守候,顯然我不會再孤單寂寞,輕柔的月波,在霧靄中流動,你常常為我營造出恬靜的氛圍,希望我可以平靜的沉眠,但是結果卻是「月影盪輕塵,不覺天行遠。」你的沉默總會令我揣測,難道你也會有「幽情隱隱,唇齒難啟」的神傷。廣浩瀾天際,獨清霜留痕,眄粼流盈盈,聞天韻逸動。薄雲還在縈繞,風又觸碰了你的心弦,傳來蕭瑟微聲。你在翹盼你的知音,不用千言萬語的訴說,一盞餘光就夠了,哪怕愁思啜淚濕雲袖,交疏綺窗燈如豆,因為「他」正在體味著相同的感受。心靈的隱痛,早已不知何時產生,在歲月的涓涓撫慰下,沒有淡去,只有鉤沉,欲止愈痛,難以斬斷,難以忘卻。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有些時候,真的倦怠了,本以為可以休憩了,但願望卻在現實中幻滅。一夜接著又是一夜。愚鈍不已,不是別人的譏笑,只是自己的慨嘆,月如此,我亦如此。就在曙光初現的那一刻,他漸漸消逝。月上柳梢頭,相誓何停留。綽影愁凋散,只嘆未回眸。月,仍在等候。時至清秋,感受到了,你的心弦又亂了,難以平復。遙看月鬢霜,疑玉絮中藏,隱隱曲未罷,默默夜未央。陪伴著你,與你偕行,你不說,我明白。不論夜有多長。愁人夜獨傷,孤燈泣寒堂,但問愁多少,便知夜短長。卷簾心語午夜微風,卷簾幽動,月影婆娑,窗扉輕掩。萬物寂靜,唯有燭光在躍動,杯中的茗茶早已涼透,氤氳的茶香淡淡的,還在杯口徘徊。薄唇微抿,絲絲苦意,無奈的咽下,卻在喉間化為了甘流。又是一輪圓月當空,銀輝滿地,葉間的寒露晶瑩剔透,你曾經徹夜於此,待露慢慢流過葉間,便會逐滴小心採集,我不解,追問,你笑語,仲秋精華,備以沏茶。滴滴匯流,玉珠垂翡,剎那間滑落,支離破碎。風撥翠葉,露如珠雨,紛紛飛過,打濕了綿氈,浸潤了青衫。拾不起的珠露,恰如你拭不去的淚滴,不為月之盈缺,只為與卿離別。人已遠去,茗香依舊;茶已涼,儂情依舊;燭前孤影,念君依舊;銅鑒無容,眉蹙依舊;琴瑟息聲,飄逸依舊;舉案之間,倩影依舊。心若雨中丁香,搖曳寒風,帶著絲絲的憂郁.只有那淡淡的一抹紫依舊在夢中流連。轉瞬,月已西沉,燭火已盡,不覺昏暗,粉黛嬌顏,浮現眼前,揮之不去,那是魂牽夢遺的留戀。你我之間,如沸水沖沏的茉莉花瓣,在杯中沉浮輾轉,短暫的相見,若思長遠,終難回還。想起妙詩一首<<滿庭芳>>,: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和月最溫柔,堪愛芳懷淡雅,縱離別,未肯銜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久違的清逸閑靜,總是如西江秋月,月如鉤,鉤起愁思難回首,懸月照東流。重奏簫曲,曠古的韻致,餘音縈繞,回響悠悠,只待,車轅回轉,愁月隱西樓。初雪霽語終於圓滿了,因為雪兒的不期而至,冬天的魅力才淋漓盡致的展露出來。夜已深沉,昏黃的路燈遙相點亮。玻璃上的霧氣使得視線蒙蒙一片,每一件事物都如磨砂一般,神秘、幽幻。其實,夜就是需要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嫵媚。手指調皮的在霧氣上似寫非寫的劃一個雪字,透明的筆記如同鏤空般遺留下來,朦朧間一隅難得的透徹。就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洞悉了這晚最珍貴的東西。雪,真的下雪了,對於雪從未有過的憐惜之情莫名而起,當我迫不及待的推開窗子時,它,漫天飄舞,悄然而到……,隨之腦海中也一片空白,若說此時的感受,也許就是溫馨。沒有任何的預示,他們便結伴而來,踏著輕快的步伐,就這樣,一隊隊接踵而至,鋪滿大地,充滿視野。當天地渾然一體時,山無陵,水無波,白練映天河。眼前的雪並非鵝毛般,卻細小許多,它們在風的作用下,恣意傾墜。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它們的婀娜舞姿,無意間勾勒出寒風的軌跡。也許是怨我對他們盛妝舞會的攪擾,突然一陣風就迎面而來,當風拂過臉頰時,晶瑩的雪絨一個接一個的撲倒在臉上,十分輕柔,絲絲涼意。它與我的會面,彷彿在捉弄我,當我於去觸碰它們時,它們消失了,只留下淡淡的水跡,隨即又往往復復的出現。無法賞析,因為在你觸及之時它的靈魂隨之涅磐,剩下的只有的軀體。無奈的寒冷使我下意識地關上了窗戶,不情願的退出了舞會。它的旋轉是那樣飄逸,步伐是那樣輕盈,周身銀裝,宛如翩躚的芭蕾舞者,一盞追影燈下,一幕如夢如幻的《天鵝湖》。雖然它們的舞蹈很短暫,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卻令人回味。它們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次次詮釋了何為完美。飄雪的路,如同萬瓣玉蕊的傾覆,層層疊疊,融為一體,使你不忍踐踏其上,玷污了這份純潔。飄雪的夜,如同真空的水晶瓶中,含情脈脈,萬籟俱寂,使你屏住呼吸尋覓雪之聲,只需一個音符就可撥動你的心弦……。很希望雪繼續飄灑,因為你的唯美,你的爛漫。
Ⅷ 關於新課改的全面介紹
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准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編輯本段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任務和方向是優化課程結構。
第一節 課程結構的調整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課程類型主要有: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我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我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綱要》第二部分對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 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綜合實踐課程必修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科教相結合
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如何在實踐層面上落實?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 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編輯本段課程結構的綜合性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
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
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這也就是說,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在學校課程結構中所佔的比重是隨著學校教育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低年級的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要明顯超出分科課程。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佔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佔比重則逐漸提高,並最終超出綜合課程。對課程結構進行這樣的調整,不僅符合兒童認知發展規律,也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師資隊伍的狀況。正是考慮到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師資條件,本次課程結構調整制定了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並存的「自助餐」式的課程計劃,供各地選擇。在「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顯然,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國家積極倡導各地實施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課程計劃。綜合課程的開設將會有力地改變現行課程科目過多或缺乏整合的現狀。從實踐層面講,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於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於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主要涉及各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與教師)、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以及我們的教育能給地方、學校與學生提供多少課程以供選擇。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1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這無疑能夠激發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於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選擇性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就課程類型而言,國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就課時比例而言,國家劃定范圍,供地方和學校選定;就課程內容而言,國家制定課程標准,在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特點。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地方和學校必須加強選修課程的建設。新的課程計劃倡導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的比重,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 《綱要》第三條明確規定:「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義務教育課程應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基於此,本次課程改革將義務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九年一貫地進行課程設置。實際上,這也正是新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體現。「整體」指將各類課程按橫向關系組織起來,通過課程的橫向組織,使各門課程在差異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來,消除以往學科本位所造成的學科之間彼此孤立甚至壁壘森嚴的對立局面,使各門課程、各個學科產生合力,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人格整體發展。「一貫」指將各類課程按縱向的發展序列組織起來。就一門課程而言,要強調「連續性」,使課程內容在循環中加深、拓展,並不斷得到強化、鞏固;就各門課程關系而言,要強調「順序性」,使不同課程有序地開設,前後相互連貫,同時使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從而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累積效應,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分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從課程開發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及其發展為基點,強調本學科知識的優先性;從課程組織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為線索,強調本學科自成一體。因此,分科課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有助於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它是學生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第二,有助於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第三,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應該承認現行的分科課程這些缺點是比較突出的。 為此,本次課程改革在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對分科課程本身進行了改革,使分科課程得以改善。
編輯本段新課程中的分科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據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發展本位的轉向。這是課程目標和教育價值觀的重大改變。 第二,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各學科都力求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作為課程主幹內容;各學科在保留傳統課程內容中仍有價值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強調從當代科學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礎知識,增加新的具有時代性的內容,體現時代特色,剔除陳舊過時的知識;各學科都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努力面向生活實際並服務於生活實際,從而使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形成互動的關系;各學科都力求與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使課程內容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面貌。總之,新分科課程內容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從而與課程內容存在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傳統分科課程有顯著區別。 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綜合課程是一種雙學科或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性,強調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單從學科本身的發展來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種課程組織形式各有其存在價值,因為學科的發展呈現分化和綜合並駕齊驅的趨勢。
編輯本段本次課改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綜合課程如下
(一)《品德與生活》(1—2年級)
它從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內容涵蓋了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社會教育和科學教育;提倡通過兒童的自主實踐活動,學習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有責任感地生活,有創意地生活,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適應學校生活和未來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基礎。
(二)《品德與社會》(3—6年級)
它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國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三)《科學》(3—6年級)
課程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四)《歷史與社會》(7—9年級)
旨在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創新精神、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該課程將給予學生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和社會理想,使他們能夠正確面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合格公民。
(五)《科學》(7—9年級)
課程以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總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初步形成對自然界的整體認識,學會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並能用它們解釋常見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初步養成科學探的習慣,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形成祟尚科學、反對迷信、以科學的知識和態度解決個人問題的意識;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並能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影響。
(六)《藝術》(1—9年級)
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了解各藝術學科基本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運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造;獲得藝術感知、藝術欣賞和藝術評價的能力,體驗視覺、聽覺、動覺等活動帶來的愉悅,豐富審美經驗;通過藝術活動發展個人潛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得到綜合發展。
(七)《體育與健康》(7—9年級)
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編輯本段設置綜合課程
設置綜合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特徵,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知識的瑣碎化問題。
在分科課程中,一個教師只需要處理某一學科領域中的問題;而在綜合課程中,一個教師必須根據活動或任務的需要,選擇許多學科領域中的知識並加以整合。這對習慣於傳統分科教學的教師而言是很難適應的。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東鱗西爪,把許多知識信息機械地甚至牽強地拼合起來,從而導致知識的瑣碎化。
第二,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問題。
成功地實施綜合課程需要教師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果教師缺乏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就不可能將這些知識技能成功地整合起來,這樣就很可能導致綜合課程形同虛設。另外,如果教師本人從未體驗過綜合課程,那麼他們實施綜合課程的難度將更大。這就要求師范教育的課程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使未來的教師對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論理解和實踐體會,這是實施綜合課程的必要條件。當務之急是綜合課程的師資培訓要到位,要幫助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兩方面認識和解決綜合課程的諸多問題,提高教師對綜合課程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管理的問題。
要在工作量計算、教學質量評估和學生學業考試上充分考慮綜合課程的特點,營造有利於實施綜合課程的外部環境。
編輯本段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Ⅸ 課程的含義是什麼
課程的含義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指為了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所有科目(即教學科目)的總和或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如中學課程,小學課程。狹義的課程指某一門學科。如數學課程、生物課程等。這樣狹義的課程就同教學科目(學科)成為同義語了。 隨著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對課程本質的深入研究,課程的內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程已不僅僅指那些明確陳述的、外顯的、正式的教學和教育的內容,即顯性課程,也包括那些並非用言語陳述的潛隱的、非正式的、對學生發生潛移默化影響的教學內容,即隱性課程。課程不僅包括按課程表所組織起來的全部課內教學內容,而且也包括配合課內教學所組織的各種課外教學內容;課程不僅局限於各種科目靜態的集合,它還包括對學科教學順序、進程、時限等方面的統籌安排。至此概括地說:課程就是指學校為實現教育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安排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所教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