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高中信息課程標准

高中信息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1-28 09:11:25

❶ 什麼是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准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

❷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2017中關於信息技術的論述有哪些內容

培養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概率和數理統計,

❸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實施過程中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作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線教師,我重視加強從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和反思。因此,對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發現主要存在在學生學習實際與新課標要求,差異很大;學生學分認定方面,存在困惑多;新教材教學資源開發深度與廣度,不易把握等問題,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為此,筆者提出了結合學生實際,理順教材內容;適時、適度,增加合適內容;教學形式上,實行分層和小組教學;建設學科網站,提供學習資源;採用活動目錄ad,加強計算機軟硬體管理;設置「網路驅動器」,建立學生學習資源庫;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認定學分等對策,和大家一起商討。
一、發現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實際與新課標要求,差異很大。
本人在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課本內容多,課時少,信息技術課上起來不容易;學生起點不一,程度差異大,給教學內容的選擇帶來了困難的問題。
《課程標准》要求高中信息 技術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相銜接,高中課標定位在非零起點,我們學校處在北京市的一個偏遠的山區,到現階段零起點的學生人數還很多。高中階段學生的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是普遍的現象且長期存在,而且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分化很快,新課標中如何解決學生起點不齊問題,如何實施差異式教學是信息技術教師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內容難度大,課時少,這樣下來信息技術課上起來不容易。以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中的第三單元的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為例,涉及的知識有:文本的加工、圖片的處理、視頻的處理與加工、音頻文件的處理與加工、動畫的製作等;對於零起點的學生來說,在規定課時的基礎上學起來難度非常大。
2.學生學分認定方面,存在困惑多。
新課程改革倡導評價改革,並且明確提出所有學科的各個模塊的學分認定原則: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這就出現了,信息技術教師教的班都比較多,所以過程性評價實施起來不易。例如:本人今年教六個班級的課,在學期初,我嘗試了用excel來統計每一天每位學生的出勤、課堂紀律、小組合作、任務完成等成績,最後還要對每位學生每節課表現做點評。一個月下來,疲憊不堪。除去統計平時成績的時間我就幾乎沒有時間去備課了,只能犧牲自己晚上的時間在家備課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模塊的平時成績是如實的記錄下來了。
信息技術學科在學分認定方面存在的困惑:(1)在過程性評價中,也許不是很公平,存在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完成作業的情況。曠課的記錄和課堂表現的記錄都是由人為操作的,在評價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誤差。(2)《信息技術》課程在中學普遍不被重視,社會、學生、家長不是很重視信息技術教學。故在信息技術學科學分認定方面,學分評價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阻礙性。
3.新教材教學資源開發深度與廣度,不易把握
新課程講究對內容進行提升,但一些內容(如:圖片處理),學生根本沒有學過,只能從頭開始,如何來提升呢,如何去組織教學呢?新課程要求我們採用自主探究、任務驅動、交流合作、提問式等教學方法去組織教學,本人也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學起來很困難,這樣下來如何去組織教學成了我每天要思考的問題。
二、探討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
本人認為,以上存在的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人提出如下對策和大家一起商討。
1.結合學生實際,理順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資源和工具」。教師在教材面前不是被動的執行者,而是一名研究者與創造者。它要求教師不能拘泥於教材,要站得比教材更高,從而最大限度地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握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及時調整教材內容,張馳有度地學習知識。對學生現狀的正確判斷和評價,找出其中的薄弱環節與不足,對症下葯。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注意內容間的聯系,從而設計教學方案,真正發揮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結合學生實際把整個教材的順序打亂,分成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是第一章和第六章;第二單元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三單元是第四章;第四單元是第五章。
2.適時、適度,增加合適內容。
新課程的普適性決定了任何教材都有取捨增刪的空間。因此,教師可根據當時、當地、本校、教師自身、所教學生的實際和特點,從課外精選具有時代氣息或學科前沿成果的資料,或是生活實際的素材補充到教學內容中來,並以此來確定自己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信息加工與表達時,把漢字輸入法的內容融入這一單元中;在學習信息資源管理時,適時補充資源管理器中的相關知識。這樣適時適當加入合適的內容,學生接受起來很容易。
3.教學形式上,實行分層和小組教學。
針對學生起點參差不齊的這種情況,要進行新課程的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處理學生起點參差不齊的問題。為此,我在實踐中大膽的嘗試採用了分層教學法,具體做法如下:上第一節課前,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以前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學生提交的調查問卷對全校學生進行信息技術課分班,分為3個班(比較熟練、基本熟練、一點不會)。這樣下來一個班學生的起點差距就小了很多,教學起來也很流暢。每個班級進行小組教學,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我們學校每個班級有40位同學,每4人一小組,每2個人一小小組。如果有人發現自己哪塊東西不會,就先找小小組內的另一個人商議;如果還解決不了,就把這個問題拿到小組內討論解決;如果再解決不了,就在班級內討論解決;最後老師給出解決辦法,這樣下來就鍛煉了學生分析和解決的能力。
4.建設學科網站,提供學習資源。
(1)建立網站,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
在新課程培訓結束後,本人利用假期時間建設了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網站。學生在利用教學網站進行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信息技術學科能夠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成為平常生活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
教師教學過程中綜合利用教學網站,更能夠突出教學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教師利用教學網站進行教學可以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分層式教學,減輕工作量和提高教學效率。
(2)利用網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課前,教師通過學科教學網站的虛擬課堂欄目中發布學習任務、教學內容和相關練習。教學過程可以採用教師輔導和學生自主學習方式,也可以結合教學網站進行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利用教學網站進行課前的探究,這也是新課程實施的一種方式。
教師在講解一些具體的操作步驟的時候,往往都是採用教師邊講邊操作的方法。雖然演示的過程能通過屏幕廣播方式廣播給學生,但如果操作步驟過多和復雜的話,學生就無法記住所有的操作步驟,在學生自己實踐時就感到困難重重,甚至是無法下手。當學生遇到以前所學而又忘了的知識,鼓勵學生從教學網站上查找所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復習回顧或教學網站上直接查找相關知識點進行了解。學生只要通過課前教師發布教學網站的練習操作方法就可以依照指導步驟一步一步完成練習。
(3)利用在線測試,檢查教學質量更便捷。
教師可以使用教學網站的在線測試系統,課前設計一些課堂練習,學生在學完本節知識後在線完成練習。計算機自動批改並將答案和成績通過網路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反饋對每個學生做出適當的評價和小結。
一個模塊或一個專題的教學結束後通過教學網站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對教學的教學評價,這可以作為模塊成績和期末總評的參考,有利於從全方面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4)利用「作業提交」,改進教學管理方式。
學生課後可以通過計算機登錄到教學網站,完成課後作業,並把作業上傳到教學網站中提交給教師批改。通過虛擬課堂欄目或下載相關的課件和學習資料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遇到疑難問題可以到教學論壇中向其他同學和教師請教。
4.採用活動目錄ad,加強計算機軟硬體管理
本人在開學初對機房機器進行了域用戶管理。伺服器裝了windows 2003 server,學生機和教師機都安裝了windows xp系統。把每個學生機和教師機都加入到yqwz域中,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有自己唯一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到域中,由於只是域用戶,所以只能登陸到相應的域,不能登陸到本機,這樣一來,只要在域上設置好用戶或用戶組的許可權,這些用戶或用戶組就只能根據各自的使用許可權使用計算機上的相應資源,沒有許可權的事情自然就不能做了,通過適當的設置,使用時學生就不能對計算機的軟硬體系統進行任何的設置和修改了。
5.設置「網路驅動器」,建立學生學習資源庫
以前上課的時候學生的東西總被刪掉,帶u盤的問題也很嚴重,老師管理學生資源很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在伺服器上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在每個域用戶下建立對應的「網路驅動器」。每位學生以自己的域用戶登陸到域中,都將只看到自己名的「網路驅動器」和一個優秀作品展示的「網路驅動器」。自己名的「網路驅動器」是為學生建立的資源庫這樣他看不到別人的東西就刪除不了了,也不為自己的資源是否被刪除而擔心了,老師也不會為管理學生資源而苦惱了。

❹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是什麼

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從模塊體繫上看,分為必修模塊(信息內技術基容礎)+選修模塊(演算法與程序設計、網路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人工智慧初步);從教材體系看,必修+選修,共6本教材;從課程建設思路上看,主要是按如下主線:信息的獲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交流與評價等。

❺ 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中,共設定發多少個課程主題

共27個課程主題,分別是:

1、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教學變革

2、多媒體教學環境認知與常用設備使用

3、學科資源檢索與獲取

4、素材的處理與加工

5、多媒體課件製作

6、學科軟體的使用

7、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

8、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9、交互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10、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

11、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12、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

13、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能訓練與指導

14、技術支持的總結與復習

15、技術支持的教學評價

16、網路學習空間的構建與管理

17、網路教學平台的應用

18、適用於移動設備的教學軟體應用

19、網路教學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0、移動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1、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任務設計

22、技術支持的學習小組的組織與管理

23、技術支持的學習過程監控

24、技術支持的學習評價

25、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解讀

26、教師工作坊與教師專業發展

27、網路研修社區與教師專業發展

(5)高中信息課程標准擴展閱讀

教師信息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省中小學教師將接受每人不少於50個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

省教育廳要求市、縣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

❻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修訂稿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是這樣的,小學信息技術屬於地方課程,這次新課標是國家制定的國家課程標准
再有就是信息技術是新興學科,原有實驗稿的標准 還有待教學實踐 檢驗 再修改。況且剛頒布不久還沒有必要大范圍修改。所以這次新課標沒有小學信息技術的。
我也是看到有關專家的解釋 希望能幫到你

❼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是什麼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是:
小學階段
1、 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 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 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 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 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初中階段
1、 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 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
3、 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4、 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
5、 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
1、 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社會的影響。
2、 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及網路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地使用網上信息資源 ,學會獲取、傳輸、處理、應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其他課程的方法。
4、 培養學生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能力。
5、 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6、 通過與他人協作,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編輯、綜合、製作和傳播信息及創造性地製作多媒體作品。
7、 能夠判斷電子信息資源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
8、 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與信息有關的活動。
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中小學住處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教學內容附後)。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模塊和拓展模塊(帶*號),各地區可根據教學目的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兩類模快中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為70-140學時。
上機課時不應少於總學時的70%。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新,主要採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
中學要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畢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門組織信息技術的等級考試的試點工作。在條件成熟時,也可考慮作為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科目。
附: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初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
(1) 信息與信息社會。
(2) 信息技術應用初步。
(3) 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4) 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5) 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6)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體簡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 漢字輸入。
(2)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3) 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 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編輯、修改。
(2) 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 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 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3) 數據的表格處理。
(4) 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 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 網路的基本概念。
(2) 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 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
(4) 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頁製作。
*模塊六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 多媒體介紹。
(2) 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3) 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4) 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1)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 計算機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4) 計算機安全。
(5) 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6) 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高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基礎
(1) 信息與信息處理。
(2) 信息技術的應用。
(3) 信息技術發展展望。
(4)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5) 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6)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 操作系統的概念和發展。
(2) 漢字的輸入。
(3) 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 系統中軟硬體資源的管理和維護。
(6) 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編輯。
(2) 其他對象的插入。
(3) 特殊效果的處理。
(4) 版式設計。
模塊四 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 網路通信基礎。
(2) 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 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和下載。
(4) 電子郵件的使用。
(5) 網際網路上其他應用。
(6) 網頁製作。
模塊五 資料庫初步
(1) 資料庫基本概念。
(2) 資料庫的操作環境及其操作。
(3) 數據的組織與利用。
模塊六 程序設計方法
(1) 問題的演算法表示。
(2) 演算法的程序實現。
(3) 程序設計思想和方法。
*模塊七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 多媒體製作工具及其特點。
(2) 各類媒體資料的處理與使用。
(3) 多媒體作品的製作。
(4) 多媒體作品的發布。
模塊八 計算機硬體結構及軟體系統
(1) 信息的數字化表示。
(2) 計算機的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軟體系統簡介。
(4) 計算機的安全。
(5) 計算機使用道德規范。
(6) 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❽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萌芽是什麼時候

·
正確解釋歷史事物。
·
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
.描述和闡釋事物
·
客觀敘述歷史事實2017
年高考考試大綱新課標歷史
I

考核目標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人才選拔的要求。
·
論證歷史問題,在中學歷史課程的
基礎上。
1
.獲取和解讀信息
·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3
年頒布的《普通
高中課程方案
(實驗)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
(實驗)

的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系列的內容,
確定歷史學科考試內容。
歷史學科考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考察學科素養和
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
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
4.
論證和討論問題
·
發現歷史問題、准確、合理的解讀。
2.
調動和運用知識
·
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
·
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
·
獨立提出觀點

❾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1.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相融合的課程標准;

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內回容;

3.有利於所有學生全面答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課程結構形式。
在第一點可見高中的信息教育目標要求更高,內容更高。把能力與素養相結合,不但培養能力而且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第二點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信息課程內容。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學生以後更好地適應社會,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充分地考慮到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同時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各種應用能力的發展而個性發展是指學生的某一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品質素養等,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比如學生的編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其中還有五方面課程的基本理論,它們分別是:

1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2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台;

3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

4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時間。

5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

這五個理論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