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論的論文
『壹』 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一、專業性質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概念,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
2、教育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
二、課程基礎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一些部屬和省屬師范院校都招收「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少數學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下面有包含有「課程論」、「教學論」「學科教學論(語文教學論、數學教學論、物理教學論、化學教學論等三級學科)」。
2、教育學: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科學化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三、培養目標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學習。課程與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工作,系統學習是掌握學習學科知識的技術和基本途徑,學好課程與教學論將幫助你在今後更好地勝任小學教育工作。
2、教育學: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深入研究教育本質問題,教育、社會、人三者關系問題,教育目的、內容、教育實施的途徑、方法、形式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問題,教育過程問題,教育主體問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問題等。
『貳』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方面的論文怎麼選題
學術堂整理了二十個語文課程與教學方面的論文題目,供大家經常參考:
回1、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言語行答為探析
2、中學語文「任務誘導」教學模式研究
3、語文課堂互動研究
4、中國現代文學的接受與中學文學教育
5、高中古詩詞教學與人文精神的有效傳承
6、文言文教學之歷史沿革與革新策略
7、高中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比較研究
8、語文課程中的語文知識建構摭談 語文課程的多媒體教學
9、基於體驗的語文情感教育研究 語文教師現代信息素養研究
10、感悟式學習是生成和建構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11、一位農村語文特級教師發展需要及生活經歷的敘事研究
12、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實踐知識研究
13、在新課標指導下培養高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14、對話式閱讀教學實踐的反思及改進
15、職業高中寫作課程的反思
16、敘事學與中學小說教學內容的構建初探
17、中學語文教師教育信念的個案研究
18、論李鎮西生活化語文教育經驗
19、新時期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祝福》
20、高中作文訓練序列與學生的心理發展
『叄』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方面的論文怎麼選題
本書根據中小學語文教師的現狀和需要,側重於語文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對語文教學的五個領域——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綜合學習,進行了具體闡述和示例。根據本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本教材提供了較多的教學案例,從理論和實踐上努力凸現課程與教學理論在語文教育實踐中的作用,希望能給語文教師提供直接的、具體的幫助。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范院校本、專科教學和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教材,也可供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和語文教育研究工作者參考。
『肆』 課程與教學論的王本陸主編圖書
書名:課程與教學論
主編:王本陸
出版發行:高等教育出版社
開本:787×960 1/16
ISBN:978-7-04-027382-3
字數:360 000
版次:2009年7月第2版
定價:29.80元 第一章 概論
問題情境:一篇論文引發的思考
第一節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論
第二節 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章 課程的基本理論
問題情境:研討會上的交鋒
第一節 課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課程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影響課程發展的基本因素
第三章 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
問題情境:中外課程價值觀與課程內容的比較
第一節 課程目標
第二節 課程內容
第四章 課程開發與校本課程
問題情境:教研會上的困惑
第一節 課程開發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校本課程開發
第五章 教學的基本理論
問題情境:一場關於教學改革的學術論爭
第一節 教學概念與教學本質
第二節 現代教學及其特徵
第三節 優化教學的一般理論
第六章 教學目標
問題情境:教學目標小實驗
第一節 教學目標概述
第二節 教學目標分類
第三節 教學目標設計
第七章 教學模式
問題情境:教師培訓,想說愛你不容易
第一節 教學模式概述
第二節 教學模式的歷史、現狀及趨勢
第三節 當前值得關注的幾種教學模式
第八章 教學方法
問題情境:一名教師的困惑:明天將流行什麼教學方法
第一節 教學方法概述
第二節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第三節 小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第九章 教學手段
問題情境:地理雙語課教學的一次成功探索
第一節 教學手段概述
第二節 教學手段的分類
第三節 教學手段的選擇與使用
第四節教學手段現代化及其對教學的影響
第十章 教學組織形式
問題情境:學習的快樂——走向合作
第一節 教學組織形式概述
第二節 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
第三節 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與發展
第四節 教學組織形式的制約因素
第十一章 教學評價
問題情境:對待學生錯誤的不同方式
第一節 教學評價概述
第二節 學生學業成就評價
第三節 教師教學工作評價
第十二章 課堂教學管理
問題情境:扣分和命令
第一節 課堂教學管理概述
第二節 課堂規則
第三節 課堂時間管理
第四節 課堂問題行為管理
第十三章 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
問題情境:教學手記一則
第一節 教學設計概述
第二節 教學設計的程序與模式
第三節 教學設計的內容與方法
第四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附錄
附錄一 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表式)
附錄二 條目是教案示例
附錄三 卡片式教案示例
附錄四 表格式教案示例
『伍』 課程與教學論是什麼
「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概念,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
「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下面有包含有「課程論」、「教學論」「學科教學論(語文教學論、數學教學論、物理教學論、化學教學論等三級學科)」。
「課程與教學論」也是師范院校為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 目 前,華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生導師黃甫全教授編著的「課程與教學論」著作,是一些師范院校使用的教材。
(5)課程與教學論的論文擴展閱讀:
課程意義:
1、課程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小學老師每天都需要解決實際的課程與教學問題。
2、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學習。課程與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工作,系統學習是掌握學習學科知識的技術和基本途徑,學好課程與教學論將幫助你在今後更好地勝任小學教育工作。
注意事項:
1、要讀些課程與教學論的名著。
2、要豐富課程與教學的歷史知識,了解國內外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狀況。
3、多看專業雜志,了解學術前沿動態。
4、多看相關的參考書籍和專業書籍。
5、學習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終生努力。
『陸』 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
意義:課程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老師每天都需要解決實際的課程與教學問題。 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學習。課程與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工作,系統學習是掌握學習學科知識的技術和基本途徑,學好課程與教學論有助於今後更好地勝任教育工作。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教學論又稱教學法、教學理論,過去曾稱為教授學。研究教學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在當代,隨著教育科學的發展,它已形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柒』 課程與教學論是什麼
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簡介 物理系「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發展已有20餘年的歷史,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有國家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本學科成員在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建設和教學論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全國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教學論文近100篇,編寫教材和教學參考書20餘部,其中由馬文蔚教授等改編的《物理學》(高教出版社、共5版)據全國同類教材銷量之首,並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由江蘇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葉善專教授主持的《大學物理網路課程》在全國影響極大。本學科成員主持了多項國家級和部省級教改項目,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部省級獎勵,成果融入了我校基礎物理課程教學,使得我校「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兩門課程均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我校「物理實驗中心」也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主要學術骨幹:解希順、錢鋒、殷實、熊宏齊、周雨青、張玉萍。 主要研究方向: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演示實驗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物理學前沿成果與基礎物理教學聯系的研究、「大學物理」創新型課程體系的研究、「大學物理實驗」創新型課程體系的研究、創新型物理實驗設計及實驗儀器開發的研究等。
『捌』 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習方法
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在概念、原理、價值觀和方法等各方面形成整體聯系,把握其內在精神和基本特性。 聯系實際,學思結合。一方面,要積極地運用實際經驗來闡釋和理解理論,即藉助個人經驗、典型案例和現實情境等因素,促進對概念和原理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學以致用,即關注教育現實,努力運用所學理論去解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注意擴展學習。
①要讀些課程與教學論的名著。
②要豐富課程與教學的歷史知識,了解國內外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狀況。
③多看專業雜志,了解學術前沿動態。
④多看相關的參考書籍和專業書籍。
⑤學習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終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