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床夾具課程設計
① CA6140法蘭盤的Φ4和Φ6孔加工鑽床夾具Ⅰ的課程設計
看這題目,你應該是學機械加工的,這個題目簡單,你可以用一面兩銷壓板壓緊設計。
② 求CA6140車床法蘭盤課程設計,設計鑽4×φ9mm孔鑽床夾具。夾具圖 零件圖 毛坯圖工藝卡 工序卡等全套
11 注意查收郵箱,lz
③ CA6140車床法蘭盤課程設計,設計鑽4×φ9mm孔鑽床夾具.夾具圖 零件圖 毛坯圖工藝卡 工序卡等全套
我幫忙列個大綱.
④ 課程設計,法蘭盤CA6140「φ4φ6孔加工鑽床夾具Ⅰ」的CAD圖,求您幫幫我
加不了啊現在都沒有
⑤ CA6140法蘭盤的Φ4和Φ6孔加工鑽床夾具Ⅰ的課程設計的夾具的CAD圖+零件圖+裝配圖
東莞拓爾機械的網站有詳細資料,到網路搜「東莞拓爾機械」就可以找到了
⑥ 哪位大俠有機械製造技術課程設計【AA26】支架鑽φ6孔的鑽床夾具設計
鑽床夾具設計特點
一、鑽床夾具的主要類型
鑽床夾具簡稱鑽模,主要用於加工孔及螺紋。它主要由鑽套、鑽模板、定位及夾緊裝置夾具體組成。其主要類型有以下幾種。
(1)固定式鑽模 在使用中,這類鑽模在機床上的位置固定不動,而且加工精度較高,主要用於立式鑽床上加工直徑較大的單孔或搖臂鑽床加工平行孔系。
(2)回轉式鑽模 這類鑽模上有分度裝置,因此可以在工件上加工出若干個繞軸線分布的軸向或徑向孔系。
(3)翻轉式鑽模 主要用於加工小型工件不同表面上的孔,孔徑小於f8~f10mm。它可以減少安裝次數,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其結構較簡單,加工鑽模一般手工進行翻轉,所以夾具及工件應小於10 kg為宜。
(4)蓋板式鑽模 這種鑽模無夾具體,其定位元件和夾緊裝置直接裝在鑽模板上。鑽模板在工件上裝夾,適合於體積大而笨重的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夾具、結構簡單輕便,易清除切屑;但是每次夾具需從工件上裝卸,較費時,故此鑽模的質量一般不宜超過10 kg。
(5)滑柱式鑽模 滑柱式鑽模是帶有升降鑽模板的通用可調夾具。這種鑽模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動作迅速、製造周期短的優點,生產中應用較廣。
二、鑽模的設計要點
1.鑽 套
鑽套安裝在鑽模板或夾具體上,用來確定工件上加工孔的位置,引導刀具進行加工,提高加工過程中工藝系統的剛性並防振。鑽套可分為標准鑽套和特殊鑽套兩大類。
(1)固定鑽套
(2)可換鑽套
(3)快換鑽套
(4)特殊鑽套
2.鑽模板
鑽模板用於安裝鑽套,確保鑽套在鑽模上的正確位置,鑽模板多裝在夾具體或支架上,
常見的鑽模板有:
(1)固定式鑽模板
(2)鉸鏈式鑽模板
(3)可卸(分離)式鑽模板
(4)懸掛式鑽模板
( 二 ) 鏜床夾具設計特點
鏜床夾具又稱為鏜模,主要用於加工箱體或支座類零件上的精密孔和孔系。主要由鏜模底座、支架、鏜套、鏜桿及必要的定位和夾緊裝置組成。鏜床夾具的種類按導向支架的布置形式分為雙支承鏜模、單支承鏜模和無支承鏜模。
一、鏜床夾具的典型結構形式
(1)前後雙支承鏜模
(2)無支承鏜床夾具
二、鏜床夾具的設計要點
1.導引方式及導向支架
鏜桿的引導方式分為單、雙支承引導。單支承時,鏜桿與機床主軸採用剛性連接,主軸回轉精度影響鏜孔精度,故適於小孔和短孔的加工。雙支承時,鏜桿和機床主軸採用浮動聯接。所鏜孔的位置精度取決於鏜模兩導向孔的位置精度,而與機床主軸精度無關。鏜模導向支架主要用來安裝鏜套和承受切削力。因要求其有足夠的剛性及穩定性,故在結構上一般應有較大的安裝基面和必要的加強筋;而且支架上不允許安裝夾緊機構來承受夾緊反力,以免支架變形而破壞精度。
2.鏜 套
鏜套的結構形式和精度直接影響被加工孔的精度。常用的鏜套有:
(1)固定式鏜套 固定式鏜套外形尺寸小,結構簡單,導向精度高,但鏜桿在鏜套內一邊回轉,一邊作軸向移動,鏜套易磨損,故只適用於低速鏜孔。
(2)回轉式鏜套 隨鏜桿一起轉動,與鏜桿之間只有相對移動而無相對轉動的鏜套。這種鏜套大大減少了磨損,也不會因摩擦發熱而「卡死」。因此,它適合於高速鏜孔。
3.鏜桿和浮動接頭
鏜桿是鏜模中一個重要部分。鏜桿直徑d及長度主要是根據所鏜孔的直徑D及刀具截面尺寸B×B來確定(參考表11.1之值選取)。鏜桿直徑d應盡可能大,其雙導引部分的L/d≤10為宜;而懸伸部分的L/d≤4~5,以使其有足夠的剛度來保證加工精度。用於固定鏜套的鏜桿引進結構有整體式和鑲條式兩種。當雙支承鏜模鏜孔時,鏜桿與機床主軸通過浮動接頭而浮動連接。
二 回轉式鑽床夾具設計(圖在上面)
一 零件的加工要求分析 鑽()6H9孔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有:
(1)()40H7孔及兩端面。
(2)外徑()90g6兩端面。
本工序使用機床為Z5125立鑽。刀具為通用標准刀具。
二 確定夾具類型
本工序所加工三個孔(()6H9),均勻分布位於工作外徑()90g6的圓 周上,孔徑不大,工件重量輕、輪廓尺寸以及生產量為中批量生產等原因,採用回轉式鑽模。
三 擬訂定位方案和選擇定位元件
(1) 定位方案 根據工件結構特點,其定位方案有二:
1)以()40H7孔及端面B為定位面,以開口墊圈一側面為防轉定位面,限制6個自由度。這一定位方案,存在基準不重合誤差,會引起較大的定位誤差。
2)以孔()40H7孔及端面C為定位面,不存在基準不重合誤差,所以·B=0。
比較以上兩種定位方案,初步確定選擇第二種方案。
圖紙發不上去;這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⑦ 鑽床夾具設計說明書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也是機械類專業學生較為全面的機械設計訓練。其目的在於: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基礎以及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設訓練可以鞏固、加深有關機械課設方面的理論知識。
〔2〕學習和掌握一般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獨立設計能力,為以後續的專業課程及畢業設計打好基礎,做好准備。
〔3〕使學生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和查詢有關設計資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藝規程之後,就要按工藝規程順序進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機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產時還要用機床夾具。他們時機床和工件之間的連接裝置,使工件相對於機床獲得正確的位置。機床夾具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確定工件在機床上或夾具中佔有正確位置的過程,稱為定位。當工件定位後,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3破壞定位,還應該用一定的機構或裝置將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變的操作,稱為夾緊。將工件定位、夾緊的過程稱為裝夾。工件裝夾是否正確、迅速、方便和可靠,將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質量、生產效率、製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產中,工件的裝夾是通過機床夾具來實現的。機床夾具在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
1. 專用夾具設計
1.1設計前的准備工作
1.1.1. 明確工件的年生產綱領
它是夾具總體方案確定的依據之一,它決定了夾具的復雜程度和自動化程度。如大批量生產時,一般選擇機動、多工件,自動化程度高的方案,結構也隨之復雜,成本也提高較多。
1.1.2. 熟悉工件零件圖和工序圖
零件圖給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狀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精度的總體要求,工序圖則給出了夾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準、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夾緊原理方案,這是夾具設計的直接依據。
已知待加工工件如下圖1-1所示,4個螺紋孔的直徑為ψ8,圓柱高為38mm,外圓ψ70mm。里孔ψ35設計鑽4—M8底孔的孔夾具。
圖1-1
1.1.3. 加工方法
了解工藝規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內容,機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時定額,同時加工零件數。這些是在考慮夾具總體方案、操作、估算夾緊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根據零件圖可知,本道工序的內容是鑽4個M8螺紋孔。
1.2. 總體方案的確定
1.2.1. 定位方案
工序圖只是給出了原理方案,此時應仔細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內容及加工
度要求,按照六點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確定具體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
要擬定幾種具體方案進行比較,選擇或組合最佳方案。
根據工序圖給出的定位元件方案,按有關標准正確選擇定位元件或定位的組合。在機床夾具的使用過程中,工件的批量越大,定位元件的磨損越快,選用標準定位元件增加了夾具零件的互換性,方便機床夾具的維修和維護。
選用內六角螺栓將長圓柱銷定位在夾具體上,在圓柱銷的面上鑽四個通孔。用一面兩銷定工件的五個自由度。
根據本次夾具設計的零件,我設計的定位方案為心軸定位和銷組合定位,可以
制6個自由度。還有個方案為在零件的3個面布置6個支撐釘或底面放一個支撐板,個側面布置3個支撐釘,但這個方案較為復雜,切不利於夾緊結構的布置,從總體上講比較復雜,故不選。
圖1-2定位心軸
1.2.2選擇加緊機構
(1)夾緊力的方向:
夾緊力的方向要有利於工件的定位,並注意工件的剛性方向,不能使工件有脫離定位表面的趨勢,防止工件在夾緊力的作用下產生變形。
(2)夾緊力的作用點:
夾緊力的作用點應選擇在定位元件支承點的作用范圍內,以及工作剛度高的位置。確保工件定位準確、不變形。
(3)選擇夾緊機構:
在確定夾緊力的方向、作用點的同時,要確定相應的夾緊機構。確定夾緊機構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安全性 夾緊機構應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夾緊力,以防止以外傷及夾具操作人員。
②手動夾具夾緊機構的操作力不應過大,以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③夾緊機構的行程不宜過長,以提高夾具的工作效率。
④手動夾緊機構應操作靈活、方便。
選用M12的鏍柱、開口墊圈和M18的外六方螺母來夾緊工件。
確定夾緊力的方向、作用點,以及夾緊元件或夾緊機構,估算夾緊力大小,要選擇和設計動力源。夾緊方案也需反復分析比較,確定後,正式設計時也可能在具體結構上作一些修改。
方案一 使用快速螺旋夾緊機構
方案二 使用螺旋夾緊機構
因定位方案選擇的是心軸定位,快速螺旋夾緊機構更合適於本方案,所以採用方案一
1.2.3選擇導向裝置
導向裝置是夾具保證加工精度的重要裝置,如鑽孔導向套、鏜套、對刀裝置、對定裝置等,這些裝置均已標准化,可按標准選擇,為提高加工效率,選擇快換導向套加工工件。如下圖所示:
圖1-3
導向裝置如圖所示:
圖1-4
1.2.4. 夾具體
用來安裝和固定定位元件,夾緊機構和鑽模板的實體。具體大小根據整個機構的大小而調整,要保證機構的穩定,水平,所以形位公差會有較嚴格的要求。
圖1-5
1.3. 繪制夾具裝配圖
1.3.1. 制圖比例1:1.5
把工件視為透明體,用雙點劃線畫出輪廓,畫出定位面、夾緊面和加工表面,無關表面可以省略。
1.3.2. 定位、夾緊、導向,夾具體
畫出定位元件和導向元件,按夾緊狀態畫出夾緊元件或機構,必要時可用雙點劃線畫出松開位置時的夾緊元件的輪廓,畫出夾具體,其他元件或機構,以及上述各元件與夾具體的聯結,使夾具形成一體,標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和技術條件。對零件編號,填寫標題欄和零件明細表。其中還要在定位,導向完成後進行定位精度驗算,在夾緊機構完成後進行夾緊力的驗算,以及重要的受力元件或機構的強度、剛度驗算。
裝配圖:
圖1-6
1)總裝配圖應按國家標准盡可能1:1地繪制,這樣圖樣有良好的直觀性。主視圖應按操作實際位置布置,三視圖要能完整清楚表示出夾具的工作原理和結
構。考慮到我的加工件比較簡單。工件尺寸較小,需放大顯示清楚。我採用1:1.5。
(2)視工件為透明體,用雙點畫線畫出主要部分(如輪廓,定位面『夾緊面和加工表面)。畫出定位元件、夾緊機構、導向裝置的位置
(3)按照夾緊狀態畫出夾緊元件和夾緊機構。
(4)畫出夾具體及其他聯接用的元件(聯接體、螺釘等),將夾具各組成元件聯成一體。
(5)標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等
①夾具的外形尺寸,所設計夾具的最大長、寬、高尺寸。
②夾具與機床的聯系尺寸,即夾具在機床上的定位、國定尺寸。如車床夾具的莫氏硬度、銑床夾具的對定裝置等。
③夾具與刀具的聯系尺寸,如用對刀塊對刀時塞尺的尺寸、對刀塊表面到定位表面的尺寸即公差。
④夾具中所有有配合關系的元件間應標注尺寸和配合種類。
⑤各定位元件之間,定位元件與導向元件之間,各導向元件之間應標注裝配後的位置尺寸和形位公差。
(6)標注技術條件。
①定位元件的定位面間相互位置精度。
②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與夾具安裝基面的位置精度。
③定位表面與導向元件間的位置精度。
④導向元件工作面間的位置精度。
(7)對零件編號,填寫標題欄和零件明細表。
每一個零件都必須有自己的編號,此編號是唯一的。在工廠的生產活動中,生產部件按零件編號生產、查找工作。
完整填寫標題欄,如裝配圖號、名稱、單位、設計者、比例等。
完整填寫明細表,一般來說,加工工件填寫在明細表的下方,標准件、裝配件填寫在明細表的上方。注意,不能遺漏加工工件和標准件、配套件。
1.4. 繪制夾具零件圖
對裝配圖中的非標准零件均應繪制零件圖,視圖盡可能與裝配圖位置一致,尺寸、形狀、位置、配合、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標注完整。
要注意,裝配圖與零件圖最後要組成一張A0號圖的大小
零件圖一:鑽模板
圖1-7
零件圖二:支撐板
圖1-8
2. 夾具精度的驗算
2.1. 誤差分析
2.1.1. 位置精度
夾具的主要功能是用來保證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影響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1)工件在夾具中的安裝誤差,它包括定位誤差和夾緊誤差。
2)夾具在機床上對定誤差,指夾具相對於刀具或相對於機床成形運動的位置誤差。
3)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包括機床的幾何精度、運動精度,機床、刀具、工件和夾具組成的工藝系統加工時的受力變形,受熱變形,磨損,調整、測量中的誤差,以及加工成形原理上的誤差等。
第三項一般不易估算,夾具精度驗算是指前兩項,其和不大於工件允差的2/3為算合格。
2.1. 誤差計算
2.2.1. 驗算中心距25±0.05mm
影響此項精度的因素有:
1)定位誤差,此項主要是定位孔Φ35H7與定位銷Φ35g6的間隙產生,最大間隙為0.05mm;
2)鑽模板襯套中心與定位銷中心距誤差,裝配圖標注尺寸為25±0.01mm,誤差為0.02mm;
3)鑽套與襯套的配合間隙,由Φ8H7/g6可知最大間隙為0.025mm;
4)鑽套內孔與外圓的同軸度誤差,對於標准鑽套,精度較高,此項可以忽略。
5)鑽頭與鑽套間的間隙會引偏刀具,產生中心距誤差e,由下式求出
刀具與鑽套配合為Φ8H7/g6,可知 =0.025mm;將H=26mm,h=12mm,B=10mm代入,可求出e=0.034mm;
由於上述各項都是按最大誤差計算,實際上各項誤差也不可能同時出現最大值,各誤差方向也可能不一致,因此,其綜合誤差可按概率法求和
=0.07mm
該項誤差略大於中心距允差0.1mm的2/3,勉強可用。應減小定位和導向的配合間隙。
2.2.2. 驗算兩孔平行度精度
工件要求Φ8H7孔全長上允差0.02mm。導致產生兩孔平行度誤差的因素有:
1)設計基準與定位基準重合,沒有基準轉換誤差,但Φ35H7/g6配合間隙及孔與端面的垂直度誤差會產生基準位置誤差,定位銷軸中心與大頭孔中心的
偏斜角 為
式中, 為Φ40H7/g6處最大間隙; 為定位銷軸定位面長度。
2)定位銷軸中心線對家居體底平面的垂直度 。
3)鑽套孔中心與定位銷軸的平行度 , = rad。
4)刀具引偏量e產生的偏斜角 。
因此,總的平行度誤差 = , ,合格。
3. 夾具裝配圖上應標注的尺寸和技術條件
夾具裝配圖上應標注必要的尺寸和技術要求,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本工序零件加工表面的形狀,位置和尺寸精度在夾具中是否可以達到,為了設計夾具零件圖,也為了夾具裝配和裝配精度的檢測。
3.1. 夾具裝配圖上標注的尺寸
1)夾具外形輪廓尺寸。
2)夾具與機床工作台或主軸的配合尺寸,以及固定夾 具的尺寸等。
3)夾具與刀具的聯系尺寸,如對刀塞尺的尺寸,對刀塊表面到定位表面的尺寸及公差。
4)夾具中工件與定位元件間,導向元件與刀具、襯套間,夾具中所有相互間有配合關系元件應標注配合尺寸,種類和精度。
5)各定位元件之間,定位元件與導向元件之間,各導向元件之間裝配後的位置尺寸及公差。
上述聯系尺寸和位置尺寸的公差,一般取工件的相應公差的1/3~1/10,最常用的是1/3。
3.2. 夾具裝配圖上應標注的技術要求
應標注的技術要求包括:相關元件表面間的位置精度,主要表面 形狀精度,保證裝配精度和檢測的特殊要求,以及調整、操作等必要的說明。通常有以下幾方面:
1)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間相互位置精度。
2)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與夾具安裝基面、定向基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
3)定位表面與導向元件工作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導向元件的工作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
5)夾具上有檢測基準面的話,還應標註定位表面,導向工作面與該基準面間的位置精度。
對於不同的機床夾具,對於夾具的具體結構和使用要求,應進行具體分析,訂出該夾具的具體的技術要求。設計中可以參考機床夾具設計手冊以及同類夾具的圖樣資料。
4 方案設計論證
(1)首先根據已知工件的需要,選擇加工機床,應選用立式鑽床加工比較合理。
(2)然後工件主要定位部分為直徑為35mm的圓孔,這樣我設想用兩面一銷定位,正好滿足六點定位原理,所以這里就是選擇兩面一銷的優點。
(3)最後將兩面一銷先固定在一塊底板上,利用內六角螺釘和定位銷定位和夾緊,兩面一銷把工件定位後,可利用移動壓板來對工件進行夾緊,工件的夾緊力的方向應該垂直與工件的軸線方向,作用點為軸的切點。
4.1設計方法與結果
(1)首先對工件的加工要進行分析,已知工件為圓柱柱,在圓柱端面上鑽4-M8的孔,根據工件的形狀和加工要求,我認為採用鑽床比較合理。
(2)然後,根據六點定位原理,選用兩面一銷,大面短圓柱銷定5個自由度,短銷定1個自由度,正好滿足六點定位原理,由於限制了六方自由度,所以只需要將工件夾緊就可以進行加工了,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夾緊,可以利用移動壓板,進行夾緊,因為移動壓板簡單使用,而且不影響加工過程,所以最總選擇移動壓板進行夾緊。
(3)最後,對整個夾緊方案分析得出,定位約合六點定位原理,夾緊工件穩定,所以此夾具設計可行。
5致謝
致謝
在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兩周的時間內完成了夾具課程設計。我們花費的時間很長,因為這是同學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課程設計。雖然過程中我們遇到了遇到困難,但是在老師的指點下,同學們都的十分的努力。我們這次終於把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中來了,這對同學們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很有好處。同學學會了對於不同的待工件設計不同的夾具,對於夾具的各種標准件都學會了如何查標准件手冊、如何使用它們。這些都是因為老師的幫助下,我們才能完成的。謝謝老師。
6感想
兩周的夾具課程設計過去了,學到了很多知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實訓,使我對機械裝備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裝備在現在工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我們現在對機械設計只不過時一個初步的了解,這門課程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學習,在這兩周短暫的課程設計里,我學會了一些機械設計的最基本的理論,同時也對機械裝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這次實訓,我能夠熟練運用CAXA電子圖版繪圖軟體,在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設計和計算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錯誤,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也都盡量改正了,雖然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⑧ CA6140法蘭盤的Φ4和Φ6孔加工鑽床夾具Ⅰ的課程設計的夾具的CAD圖+零件圖+裝配圖(3張)夾具圖就是下面這
會的人很多,估計勞動量太大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