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
① 什麼是課程標准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有什麼不同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的區別:課程標準是一個指導性文件,包含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其中詳細表達教學目的的一部分。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
(1)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擴展閱讀:
(一)知識與技能(一維)所謂知識目標,這里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
知識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知道動物也是有情感的;通過學習,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所謂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
(二)過程與方法(二維)所謂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是以智育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
過程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認識分數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謂方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用並學會的方法。方法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採用並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問題探究的方法,或問題的觀察方法,或思維發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決xx問題的方法等)。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所謂情感,是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態度體驗。所謂態度,這里不僅指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它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習,在交往中能表現出寬容、忍耐的態度。所謂價值觀。本指對問題的價值取向的認識,這里也可指學生對教學中問題的價值取向或看法。
② 學習目標與教學目標有什麼區別
學習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區別為:含義不同、對象不同、概括程度不同、實施主體不同、靈活程度不同
一、含義不同
1、學習目標通常包括了幾種具有內在關聯的標准,主要有內容標准(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准(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水平)。 在廣義上的學習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一般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四個方面提出某一課期望達到的目標。
二、指導對象不同
1、學習目標指導的是整個學習的課程。
2、教學目標只是指導某一課的教學過程。
三、概括程度不同
1、學習目標較為抽象,是對所學習的課程在宏觀上的指導。
2、教學目標則較為具體,對教學細節上的要求。
四、實施主體不同
1、學習目標的實施主體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門、課程指導機構、師資培訓基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與審核者、學校的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2、教學目標的實施主體只包括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的專業教師、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五、靈活程度不同
1、學習目標一旦確立,輕易不會改動;而學習目標往往是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對所教授課程的理解和對實際教學狀況的把握來制訂的,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門課程在某學期、某堂課甚至某個教學活動環節上的學習目標是可以隨時隨地調整更新的。
2、教學目標往往是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反復研討、推敲的結果,具有導向作用。
③ 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區別,怎樣理解
一、內涵不同
1、課程計劃
課程計劃(教學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准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是衡量各學科質量的重要標准。
二、指導范圍不同
1、課程計劃一般是宏觀上的指導。
2、而課程標準是對某一具有學科的指導。
三、功能不同
1、課程計劃
包括三點:一是;規定課程設置。 二是;規定課程的順序。 三是;規定各門課程的教學時數。 四是;規定學年編制和每周每日的活動總量。
2、課程標准
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④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課程教學大綱即為課程大綱,課程大綱為課程的教學大綱,裡面標明課程各個模專塊的理論學屬時和實操學時,考試大綱為考核內容及其相應比例分配與課程大綱不一樣,另外還有個教學計劃又與教學大綱由區別。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
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⑤ 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不同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3、關系不同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
3、重點不同
教學目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⑥ 如何理解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 兩者的含義不同。
課程目標是預先確定的要求學生通過某門課程的學習所應達到的學習結果,這種結果表現為學生在課程相關素質或特徵方面的變化。課程目標是指導課程設置、編排、實施和評價的整個過程的准則,也是課程自身性質和理念的體現。
教學目標即教學目的和要求,專指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通過一個特定教學過程(如一節課),學生的學習結果可以是某種知識、某種技能、也可以是某種觀念、態度的形成或獲得。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過程的准則,通常反映了教師的教育理念。
(2) 兩者的指導對象不同。
課程目標指導整個課程的建設,而教學目標只是指導教學過程。
(3) 兩者的實施主體不同。
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門(如國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廳、局、委、辦等)、課程指導機構(如各教育廳、局、委、辦下屬的教研室)、師資培訓基地(如師范院校的對口專業)、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與審核者、學校的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教學目標的實施主體只包括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的專業教師、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4) 兩者的概括程度不同。
課程目標較為抽象,教學目標則相當具體、相當微觀。
(5) 兩者的靈活程度不同。
一般而言,課程目標往往是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反復研討、推敲的結果,具有導向作用。課程目標一旦確立,輕易不會改動;而教學目標往往是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和對實際教學狀況的把握來制訂的,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門課程在某學期、某堂課甚至某個教學活動環節上的教學目標是可以隨時隨地調整更新的。
在看到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的前提下,我們還應該充分認識兩者的密切聯系:
(1)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目標對課程的日常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進行導向。
例如,小學科學課程的目標,不僅包括有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能的內容,而且有與科學相關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還特別強調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特徵、基本過程以及基本方法。科學教師在確定每學期、每堂課甚至每個教學活動環節的教學目標時,要注意落實課程目標,注意體現課程宗旨。
(2) 教學是實施課程的主要途徑,教學目標是對課程目標的細化。
一切教學過程都必須以課程內容來支撐,不可能脫離課程而獨立存在。小學科學課同樣如此。課程目標明確了教學活動的方向,而教學目標就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精細化。當教師和學生在教科學、學科學的過程中互動的時候,就把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鏈接起來、融合在一起了。
綜上所述,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於教師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⑦ 如何區分課程目標,課程計劃,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培養目標這些概念,要通俗易懂
課程目標:學校課程在特定階段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開發過程的最關鍵的標准。
課程計劃:對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它綜合安排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學科,學科設置順序和時間分配,以及學期、年限。休假部。
課程設計: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實踐,一般由教師、指導、學生設計。
教學計劃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的別稱。
培養目標:指各級學校和各學術階段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它是根據國家教育目標、學校性質和任務對培養對象的特殊要求。它是整體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來實現。
(7)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擴展閱讀:
課程是指學校主體的總和、過程和安排。課程是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結。
廣義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它包括學校教師教授的所有課程和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觀是指某一學科。
課程目標從課程的角度規定了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設計的直接目標,是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確定課程目標,才能確定課程計劃和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反映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課程設計有利於基本知識的理解、邏輯思維的鍛煉、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學術態度的培養。
參考資料:課程目標 網路課程計劃 網路
⑧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區別是什麼
課程目標是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是教學目標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目標。它是這一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是對學生通過一階段的學習以後在認知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實現期望。是課程編制過程的關鍵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