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

發布時間: 2020-11-28 11:48:46

⑴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有機整合教學論文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的不斷變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一、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利於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三、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可以增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學效果。四、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能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及時的反饋、矯正。五、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的不斷變化。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完全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重新認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談幾點較為粗淺的看法。
一、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的學習才會有動力,才會全神貫注,行動才是積極的,思維、觀察、想像等多種智力活動才是主動的,最有效的。烏申斯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扼殺學生探究真理的願望。」只有將數學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整合,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發揮其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興趣做導向,利用趣味性去點燃學生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進入一種好奇、渴盼的境界,在興趣上去深化他們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學習百分數、分數和小數互化時,我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主要是平時購物的情景:星期天,小明、小剛和小強三名同學帶著同樣多的錢到不同的商店買一種質量、形狀完全一樣的迷你賽車,小明花了這筆錢的32%,小剛花了這筆錢的3/8,小強花了這筆錢的 0.35倍 。他們誰花的錢多,誰花的錢少?
通過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把學生的思維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達」的境地,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慾望,把學生帶入廣闊的數學天地。學生很快就開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同學利用學過的小數來比較,有的同學利用分數來比較,還有的同學利用百分數來比較,這樣不用老師去講解學生自己就已經實現了百分數、分數和小數的互相轉化,從而總結出了轉化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利於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以實踐為基礎,採用形象化材料與手段來理解內容,有利於喚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師演,學生看」的被動局面,多讓學生利用小棒、圖片以及各種學具在多媒體上進行實踐操作,在擺弄學具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隨之展開,其餘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展,這樣學生在親自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就能逐步開展探索,激發創新慾望,從而實現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應把操作過程主動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結果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與合作,竟研究出了多種不同的方法:
研究三角形面積學生用了五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第二種方法: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第三種方法: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第四種方法: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第五種方法:學生用一個等腰三角形沿著高剪開拼成了一個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長方形的面積。由此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三、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可以增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學效果。
決定課堂容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接受能力,電教手段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相當於增強了學生的任知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另一方面,課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書、速度的影響,尤其是當需要板書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圖比較多的課堂上,粉筆書寫和作圖對課堂的速度起到了較大的制約,利用電教手段可以根據需要把一些圖形、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在課堂上適時地在學生面前再現出來,這樣大大豐富了教學手段,拓展了師生交流地渠道,提高了課堂效率。如:在學完了「統計的知識」後,我布置了一道實踐課,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統計知識對一周的溫度進行記錄,並根據調查的數據分別製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反饋時,屏幕上展示收集的數據及製表和制圖的過程,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最正確、合理的應該是折線統計圖,製成條形統計圖不妥。同時,再把學生自製的折線統計圖在投影上反饋,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不足之處,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四、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能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及時的反饋、矯正。
傳統教學中,教學效果往往要通過批改作業或測驗才能了解到。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學生課堂練習的即時反饋,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急於了解自己學習效果的願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在做下一步教學決策時更主動。如:「角的度量」中,直接把一個稍大的透明塑料量角器放在投影儀上量角,從屏幕上學生可以輕松地掌握度量角的方法;同樣,學生是否已掌握了度量的方法,也只要讓他們把自己操作的過程通過投影來展示、交流及反饋。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打破了齊步前進,解決了因材施教的問題。利用計算機的分組輔導,個別輔導,交互輔導功能,教師可以將整體教學和個別輔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因材施教,自由地發揮個性。這樣的課堂能呈現出多邊互動、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每個學生都在自覺地尋求知識發展自己,於是主動性、積極性、趣味性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而融為一體,學習效率和教學技能相應得到提高。如在一堂課的鞏固練習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設計要求不同的題目,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起來,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各地各級的優秀教師雲集在這個空間中,他們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支援。通過網路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們新的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經常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於課堂教學的教師,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總是走在最前列的。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就要求教師有相當的計算機使用技能,計算機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評價個人文化素質的標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每個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師,更應該積極的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於教學課堂,這樣利人又利己。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入為廣大師生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進行整合將佔主導地位,它必將成為21世紀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方法。作為新世紀的數學教師,恰當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不僅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對於提高學生的素養,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⑵ 如何理解《信息技術教學論》與一般課程論,教學論的關系

教學論既不是純然思辨的理論學科,也不是完全處方式的應用學科,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⑶ 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寫好教學論文

[1]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路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內版社,2005. [2]馬穎峰容.網路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網路教學模式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鍾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⑷ 教育教學論文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教師如何發展淺談

[1]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路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馬穎峰.網路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網路教學模式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鍾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⑸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掌握哪些主要的教學理論

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掌
教學的「基本」的要素,大體有三:一是學生;二是教師;三是課程資源(或稱之為「教學資源」、「教學內容」)。以前人們往往重視教師的講授,或者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殊不知無論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最終的效果取決於課程資源。

⑹ 論述中小學課程教學設計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基本原則

1、行動研究法抄:教師將襲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教師參與研究和實踐,並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起來。
2、文獻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運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理論,以及本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3、經驗總結法:通過總結,全面深入、系統地提高經驗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借鑒的規律性的教育教學方法。
4、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實驗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5、觀察法: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下的外在表現進行考察,然後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現狀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⑺ 如何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能力

1。更新觀念,提高教師對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信息技術正在構造一個網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有機結合的教育環境,一座新的、無限開放的平台將在這個環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資源將得到溝通,新的教育教學規律將要在這個平台上產生並得以運行。在信息技術環境中,人們不僅需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觀念層面的現代化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和內核,如果不更新觀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不會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2。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家常說,「要給學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卻應該是「要給學生一勺鮮活水,自身需要長流水」。信息技術培訓不同於其他學科的培訓,更注重於實際操作。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建設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質量的教師。」教師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掀起了學電腦用電腦、提高自身信息素養的熱潮。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挖掘潛力按需施教的原則,操作為主講授為輔、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學以致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並努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要求,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結合在一起。

3。強化實踐,促進信息技術與園本研究的整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來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從而徹底改革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達到培養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即創新人才)的目的。隨著教師駕馭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最終受益的是受教育者。教師應積極運用多媒體組合手段開展教學。

⑻ 怎麼理解《信息技術教學論》的課程地位與課程目標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⑼ 福建省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招聘專業課中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要怎麼復習

【優仕達教師招考為您解答】
課程與教學論一定要結合到課標一起復習回,所以課程一答定要先弄透了,當然如果條件可以,最好可以拿到教師用書,多研究一些實際的教案,也可以觀模一些信息技術的名師課程(估計這個不好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