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方案
1. 教學方案怎麼寫
直播教學與傳統線下教學的不同
1、線下課堂教學是明顯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即一個老師同時與多名學生處於同個空間。而直播教學是邏輯上的「一對多」,但從學生角度看又是「一對一」,對於每一位在電腦前的學生而言,老師都是「單獨」地面對自己進行授課。
2、相較於傳統線下教學,有效的直播教學要求學生有更高自覺性。因為老師難以監管學生是否真的在聽講,還是在做別的事情,所以線上教學更考驗學生的自覺性。
3、直播教學是全程可記錄的教學。線上直播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活動都會產生痕跡,都會被記錄下來。多數直播平台支持直播回放,這讓教學時間得以延長。而傳統的線下教學一般不會記錄下來。
4、直播教學的內容是有限制的。直播教學並不適用於所有學科,如實驗類課程、技能類課程等需要特定設備、要求及時指導反饋的,就難以運用直播教學。
直播教學軟硬體
1、電腦、網路直播攝像頭、麥克風
直播教學中,聲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有雜音、聲音不清晰,那直播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會「趕跑」學生。
2、流暢的網路支持
建議選擇有線網路,有線網路相對比較穩定。
3、安靜的環境
建議選擇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下進行直播,安靜的環境有利於教師專心教學。
4、直播平台
目前可供選擇的直播平台多種多樣,在正式上課前,老師們需要多進行測試,選擇適合自己教學的直播平台。
教學管理平台集成的直播頻道:優學院,雨課堂,超星
互聯網公司視頻直播平台:QQ,微信,釘釘,welink
技術型直播公司:ZOOM
直播平台基本要求
● 簡易上手,操作簡便
● 模擬教學情境,設置有留言區,一般的教學活動如討論、答疑等互動活動能夠實現
●可供板書的白板
●上傳課件、多媒體文件,並允許在課件上做標記
● 桌面共享,資料共享
● 網路傳輸速度快,低延時,少卡頓
● 支持直播回放
三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直播教學模式
直播教學並不是把傳統的課堂教學直接搬到線上,由於直播教學與傳統線上教學存在諸多不同之處。老師們需要結合課程特色與直播教學的特點選擇教學模式。
線上教學,一個亟需轉變的觀念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從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轉變成「課堂協作」學習,重視的學生的有效參與。
那麼直播教學應該選擇哪種教學模式呢?結合直播教學特點,以下介紹三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直播教學模式。
01、基於資源的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在課前根據課程計劃,給出相關的問題。拿到問題後,基於網路資源或線下各類資源,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學習模式能夠鍛煉學生尋找與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直播教學前,可通過問卷工具或留言等方式將學生回答情況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新問題進行收集。隨後,將收集到的問題整理並在教學平台上公布,將問題集公示到「討論」版塊,學生先相互解答。教師結合討論情況和之前收集的相關回答,調整直播內容,做到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上課前,老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小練習或測試讓學生提前完成,然後通過後台數據分析學生的薄弱環節或錯誤率高的問題,觀察學生課前的預習、資料查找的效果,再有針對性地調整直播內容和答疑環節。
舉個例子
● 新教授內容:物價上漲的影響
● 課前:
1、提出問題,學生利用資源自行查找答案
問題1:物價上漲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2:物價上漲是生產的進步還是退步?
2、教師收集學生回答情況、無法回答的問題或新問題,整理後,將問題公示到教學平台「討論區」,鼓勵同學們留言解決。
● 直播上課:
1. 講授新內容
3. 答疑
2. 簡述課程方案、課程標准、教科書三者之間的關系
課程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材(教科書是其主要部分)。
三者關系見圖中表格
拓展資料:
課程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具體規定了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其中,開設哪些科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和首要問題。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展開。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標、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教材是根據學科課程標准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知識授受活動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聲像製品。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是學生獲取系統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言 》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
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語世界裡,課程(Curriculum)一詞最早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什麼知識最有價值?》(1859)一文中。它是從拉丁語「Currere」一詞派生出來的,意為「跑道」(Race-course)。
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進程」(Course of study),簡稱學程。這一解釋在各種英文詞典中很普遍,英國牛津字典、美國韋伯字典、《國際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cation)都是這樣解釋的。
但這種解釋在當今的課程文獻中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Currere」 一詞的名詞形式意為「跑道」,由此課程就是為不同學生設計的不同軌道,從而引出了一種傳統的課程體系;而「Currere」的動詞形式是指「奔跑」,這樣理解課程的著眼點就會放在個體認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就會得出一種完全不同的課程理論和實踐。
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3. 教案是課程的實施方案,解決教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⑴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⑵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⑶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⑷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4. 怎樣做好課程的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
年輕教員在接受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後,首先要全面認識本專業的教學總體設計,然後認真搞好本門課程的教學設計,並在每節課的授課過程中做好組織與實施工作,才能上好課。
一、年輕教員必須明確所任課程在本專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我國目前的教育結構有四種,即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普通高中與9年義務教育。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用於培養各專業的博士、碩士層次的研究人才;工程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用於在本科、高職院校、中專、技校等培養這兩類技能和管理型人才;普通高中與9年義務教育為基礎教育。
在各種教育結構中,都詳細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方案中對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與原則、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及要求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這個方案就是各個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是各個專業組織實施教學的基本依據。眾所周知,這個總體方案就是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採用系統工程的方法,結合各自專業創辦的歷史和對人才的現實需要制定的。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它明確規定了每門課程的類別、地位、學時、教學要求、主要內容、實踐環節和考核方法等。每位教員只有從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出發,清楚認識所任課程在其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目的和要求。才能自覺地圍繞人才培養方案的主旨,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學工作。比如機械制圖課程,對於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而言,重點是讀圖。即能讀懂零件圖、局部裝配圖和總裝配圖,讀懂飛機圖。而不是用尺規繪制飛機或航空發動機的零件設計圖。再如,機械設計基礎課,主要講常用機械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及設計步驟,對於機械零件的強度計算、剛度計算則講得很少。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使學員能理解飛機或發動機構造中的有關常用機構的運動
源於:論文致謝怎麼寫http://www.udooo.com
原理。就是在有關機械零件的設計中,如鏈條傳動,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中根本不用,可以不講;再如,航空材料學課程中,盡管鑄鐵是工業重要的結構材料,並且白口鑄鐵一節在相圖理論中又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共晶反應典型代表。但在航空材料學中不應該講。因為從實際應用角度看,碳鋼尚且極少應用,更何況鑄鐵。因此,在航空材料學課程中,我們一直將有色金屬及其應用,即鋁合金、鎂合金和鈦合金作為重點講述。只有這樣,才能積極地自覺地圍繞著本專業的核心課程,搞好所任課程的教學工作。
年輕教員要加強現代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明了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教育理念上與研究型人才的區別,後者要求「理論夠用,注重應用」、「不追求每門課程中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注重實用技能的培養」。只有深刻了解學員的培養目標,了解他們就業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主動地、積極地在教學實踐中探索適於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年輕教員要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看待教學過程,分析教學過程,搞好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教學是由學校、專業、教員、學員、教材、教學媒體、評估方法等組成的動態系統。說它是動態,主要指時間、空間、內容、方法和對象都會發生變化。
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做指導,採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和現代教學技術,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策略和媒體,並對教學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稱為教學設計。分析教學系統中各個要素及其在整個系統中的功用,進行優化處理,使得系統綜合功能發揮最好,就是教學設計。
它包括四個層面的設計,即學校、專業、課程的宏觀與微觀設計。學校層面的設計,包括學校的定位,辦學的目標,辦學的條件等;專業層面的設計,包括專業的定位、目標、教學條件等;課程宏觀層面的設計,包括課程的標准、教材的選擇、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確定、教學媒體的選擇等;課程的微觀設計,包括每一節課的內容選擇、講授方法和步驟安排、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作業的布置等。
教學實施則指講好每次課,做好每次試驗、安排好復習和考試、做好授課總結等。顯然,年輕教員必須了解前兩個層次的設計,而重點是做好後兩個層次的設計及其做好教學的實施工作。
為了搞好所任課程宏觀層面的設計。首先,認真研究所任課程的課程標准。只有這樣,才能明確所任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與前後課程的關系;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好教材;才能對學員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陷入盲目性。其次,認真選擇合適的教材十分重要。畢業於地方本科院校的各個專業的年輕教員,到軍隊院校的相應專業擔任專業基礎課比較多。由於地方各個本科院校的同名專業與軍隊院校的專業有很大區別。因此,選擇教材對搞好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這就使得年輕教員在教材選取上面應該注意很多地方。再次,要安排好教學進度計劃和考核方法。對教學計劃中的主要內容,必須採用考核方法,否則可以安排自學或簡要介紹,也就沒有必要安排相應的考核。
為了搞好所任課程微觀層面的設計。首先就要備好課。也就是要用對比的方法讀參考書,用壓縮的方法寫講稿,用歸納的方法提煉教案中板書內容,即做好所任課程的細節設計工作。備課時,找三種層次的教材,琢磨同樣問題各自的提出、展開、論述和講法的特點,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講法。
備課是「為給學員提供一杯水,而自己必須准備一桶水」的過程。此處僅就閱讀參考書、寫講稿和教案的過程談一點我的認識和做法。
5. 教學方案怎麼寫
一、什麼是教學方案
方案,工作的計劃。教學方案又稱為教學計劃。它是各類大、中小學的領導在制定全面的具體的教學工作計劃時,所常使用的一種應用文樣式。有了它,可以把領導和教師考慮到的一些教學問題系統化、條理化;可以為教師制定教學進程表和寫教案,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實踐證明,制定一個好的教學方案,是培養出更多合格人才的有力措施。各類學校的領導,特別是負責教務工作的同志都應懂得而且會寫合乎要求的教學方案。
二、怎樣寫好教學方案
首先,既要懂得黨和政府的教育方針,又要熟悉黨和政府對本專業的具體要求,以此作為寫教學方案的指導思想和政策依據。
其次,要熟悉教學業務。其中包括培養目標、學制、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時間安排等。只有把上述內容都搞清楚了,制定出的教學方案才具體,才便於執行。
再就是要掌握教學方案的結構方法。一般教學方案由如下兩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標題。例如:
X X學院教學方案
就是在「教學方案」前加上單位名稱。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多分項來寫,常見的項目是:培養目標、學制年限、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時間分配等。每項下面,還要提出具體要求或劃分成小項目,以便貫徹執行。對提出的要求只正面提出,不進行分析和闡述。即使個別地方需要作點闡發,也不要過多。
範文:這是一份實行學分制的本科人口學專業的教學方案,除方案外,還附有教學安排表和教學計劃表,很有參考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本科人口學
專業學分制教學方案
一、培養目標
為適應國家四個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能從事人口學的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人口科學管理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是:
系統掌握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具有一定的應用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比較深厚的文字基礎和堅實的專業基礎;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具有比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和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並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掌握社會調查和科學研究方法,能用現代化手段分析人口數據和研究人口問題。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初步聽說能力;具備向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的潛力。
具有健康體魄。
二、學制
四年。要求:學生按規定學滿153學分即准予畢業。
三、課程設置
本專業學生應在下列各學群的課程中選修指定必修的課程和選修的課程,學分不少於各學群規定最低必須修足的學分數。
第一學群,政治理論與品德教育課,至少修足14學分。
第二學群,文化基礎教育課,至少修足40學分。
第三學群,專業教育課,至少修足55學分。
第四學群,體育課,至少選修6學分。
第五學群,全校其他課程,至少選修25學分。
(除第五學群外,其他見專業課程教學安排表)
四、科學研究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四年內除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與本專業有關的學術活動外,還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訓練。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結合課程學習,寫讀書筆記、學習心得和短文以及進行課外的科學小組活動;三年級寫學年論文或社會調查報告二周,2學分;四年級學生集中八周時間寫畢業論文,6學分。
五、社會調查
對一、二年級學生,在不影響全校共同教學安排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組織到實際部門進行參觀訪問,對三、四年級學生分別安排社會調查6周(第6學期)和4周(第8學期),共5學分。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人口和社會調查,以接觸社會、了解實際,並培養調查研究能力。
七、成績考核
為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查教學效果和檢查學生學習成績,建立考核制度。
所有必修和選修的各門課程,均需進行考試。可以採取口試、筆試,寫學習心得等多種方式。合格者才能給予學分。考試時間和方式均按學校統一規定與各門課程的具體要求進行。
學年論文由指導教師評定成績。社會調查需交調查報告,並採用個人小結、班組評議方式進行評定。
畢業考試採用畢業論文的方式進行,由系組織畢業論文評審小組評定成績,並寫出評語。
各科學分成績的計算與免修辦法均按學校統一規定。
八、時間分配
四年共208周,除每年寒暑假14周共56周外,在校學習時間152周,其中教學(含考試)、科學研究時間共134周,佔88%。
社會調查(業務實習)10周,佔6.6%。
生產勞動6周,佔4%。
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共2周,佔1.3%。
6. 方案教學與主題教學的區別
方案教學的特點是主題、課程活動內容進行的方向、方式、時間長短,內幾乎完全來自於孩子容的構想,而不是老師預先准備的。老師必需積極地鼓勵孩子透過口語、肢體、藝術創作等表達或表現自己的想法感 受,敏銳地觀察孩子的興趣、能力、反應,並深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舊經驗,協助孩子擬定、執行、評估、修正學習計劃,從實際觀察、探索、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建構新的概念。
主題教學是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趨勢。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教學形式。也許,相比任務驅動,主題教學顯得更生動,活潑,也更能體現出教師對課程認識的深度,知識的廣度。其次主題教學,與流行的文化風緊密合拍。大家跟風的同時,一個顯要的弊端出來了。
7. 教案是課程的實施方案,解決教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專課文、備自己屬,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