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輔導機構
⑴ 想找寒假語文輔導班幫小孩梳理下初二的知識點,有嗎
去找教育機構,現在教育機構滿大街都是,也可以和孩子老師聯系,讓老師利用休息時間幫孩子梳理一下也可以的。
⑵ 初二語文作文怎麼補習推薦一下補習班啊大家
初二語文作文補習多數都靠自己平時的閱讀和理解。
⑶ 初二下冊語文學習方法
初二下冊語文學習方法總結如下,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⑷ 八年級下冊語文書名著導讀是什麼
八年級下冊語文名著導讀
《海底兩萬里》:科學與幻想之旅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在捕捉過程中卻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最後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主人翁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只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尋自由,又對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小說里,故事的主人翁阿龍納斯教授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鸚鵡螺號在海底進行了一場既趣味盎然又驚險刺激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奇幻旅行,而尼摩船長這個是最吸引人的,他博學多才,沉穩卻又內心充滿熱情的個性以及其迷一樣的身份和內心對人類主流社會的蔑視、隱恨、願乘風而去卻又不能盡釋其牽掛的復雜感情更令人久久回味而不得釋懷!作為尼摩船長的座駕鸚鵡螺號是完全超越了當時的科技水平的產物。小說中描述鸚鵡螺號為長70米,寬8米的細長紡錘型潛艇,航行性能極好,最高航速可達50海里每小時。這是一艘理想化的潛艇,船的驅動完全靠電力供給,而電力則是由海底煤礦燃燒而提取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鈉,將鈉與汞混合,組成一種用來替代本生蓄電池單元中鋅元素的合金,再轉化成電後取得的,儲存在伏打電池堆里。 食物則全部為魚類、海藻等,所以說能源和船員的生活必需品都來自於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陸地的補給,可以無限期的在海上航行。鸚鵡螺號內部有巨大的壓縮空氣儲存櫃,因此可以連續在海底潛行數天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內部很寬敞舒適,甚至還有博物館和圖書館!船的武器是船頭的鋼鐵沖角,憑著船自身的高速和堅固外殼,沖角的威力十分巨大,小說中最後鸚鵡螺號就是靠它反擊攻擊它的敵戰艦,鸚鵡螺號高速從戰艦的船側撞了過去,沖角穿透船身!
《海底兩萬里》有幾處寫得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說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著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而告一段落。
《海底兩萬里》贊美了那深藍的國度、史詩般壯麗的海、一個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地方。「諾第留斯號」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話。是它揭開了海洋中無限神秘的一切,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對於船長尼摩來說,更是精神的家園。
練習:
1、《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生物學家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兩部作品是《格蘭特船長的女兒》 、 《神秘島》 。
2、《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凡爾納的小說之所以擁有廣大的讀者,原因在於(構思巧妙、情節驚險),小說如此動人,還在於它們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小說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凡爾納被公認為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3、(尼摩船長)是一名(反抗壓迫)的戰士,這一形象正是凡爾納(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4、《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 法 )國人。 5、阿龍納斯的僕人叫(康塞爾),故事中,阿龍納斯曾經在法國出版過的一部書叫(《海底的秘密》),「魚叉手之王」指的是(尼德•蘭)。
6、鯨魚用(肺)進行呼吸,《海底兩萬里》中的潛艇叫(鸚鵡螺號)。
7、潛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長),他會說(四)種語言,分別是(法、德、英、拉丁)。
8、潛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葉藻)材料做的, 潛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貝殼類的足絲)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來寫字的筆是用(鯨的觸須)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魚或烏賊的分泌物)做的。
9、 鸚鵡螺號上的藏書量有(12000)冊, 鸚鵡螺號的造價是(200)萬法郎。
10、請舉例說出海底的三種植物。(裙帶菜、海帶、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鵝掌菜)
《名人傳》: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1.作者
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里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2.內容簡介
《名人傳》又稱《英雄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其中,貝多芬是音樂家,米開朗琪羅是雕刻家兼畫家,托爾斯泰是小說家。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了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與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和對人類的信心,作者把他們稱為「英雄」,只因為他們是「人類的忠僕」,具有偉大的品格,能傾心為公眾服務。
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心靈和品格。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竟終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而托爾斯泰夫妻之間持續數十年的互不理解,則是他的悲劇的最直接的根源。他們在社會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的是懷著敵意的城市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無人問津。米開朗琪羅除了被迫為教皇服務之外,他每從事一項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處於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毒的污衊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則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於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教籍。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地抗爭。真實的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鬥,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一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麼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麼不屈不撓地抗爭,這三位偉人正是屬於後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成就,畢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馬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告訴我們: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並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3.三位天才所遭受的憂患
①貝多芬——耳聾、與琪麗哀太和勃侖斯維克的愛情先後受挫、在維也納他的天才受到冷遇甚至厭惡。 ②米開朗琪羅——受教皇勢力左右,而又從未完成一件教皇工程的雕塑;遇到了美麗的加伐麗麗和虔誠的維多利亞•高龍納,卻終身未婚。 ③托爾斯泰——與妻子持續數十年互不理解;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了教籍。
4.三位天才的抗爭
①貝多芬——生命的末日里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②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於留下傳世的傑作。 ③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5.三位天才的代表作品
①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② 米開朗琪羅——《大衛》雕像、西斯廷禮拜堂壁畫;③ 托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練習:
1、《名人傳》的作者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
2、《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3、《貝多芬傳》是羅曼•羅蘭的得意之作,在文學領域內一直被奉為經典,從首次出版到現在,其具有的獨特價值讓「人們似乎從中找到了新的支撐點」,因此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4、《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作品中最為深刻和雄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5、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 《復活》)
6、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名和具體事例,不少於30字) 示例: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並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來,和命運作斗爭,從(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會。
8、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部傳記。其中,(貝多芬)飽受耳聾折磨。
9、請你根據《教學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 示例: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世人。
10、請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個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舉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高度耳聾的貝多芬出場時,他受到觀眾五次熱烈地鼓掌歡迎。貝多芬在終場後感動得暈了過去。
11、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為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家(托爾斯泰)寫的三部傳記。這三人共同的特點是 :三人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
12、貝多芬在致艾爾多迪夫人的心中有兩句話成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銘,它們是(「唯其痛苦,才有快樂」)。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圖很早就畫出來,但一直無人敢接手,米開朗琪羅成功的完成了這偉大的作品,它是(《大衛》)。
14、米開朗琪羅至死還留在佛羅倫莎畫室里的惟一作品是:(《勝利者》)
15、《貝多芬傳》還附有:(醫囑、書信集、和思想集)。
16、「臉又長又厚又粗獷,頭發很短,向前蓋著,使額頭顯低,兩只小眼睛深陷在陰暗的眼眶裡,嚴峻地盯著別人,鼻子扁闊,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這是對(托爾斯泰)的外貌描寫。
17、腦袋滾圓,額頭方方,凸出,布滿皺紋,頭發呈黑色„„又小又憂傷但有很敏銳的眼睛,顏色深褐,但有點藍褐和黃褐的斑點,色彩常常變化。「是對(米開朗琪羅)的外貌描寫。
18、「矮小粗壯,一副運動員的結實骨架。一張土黃色的闊臉龐„„額頭凸起、寬大„„雙眼閃爍著一種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為之震懾。」是對(貝多芬)的外貌描寫。
19、貝多芬第一首真正為革命而創作的音樂是(《第五交響曲》)
20、托爾斯泰最喜歡的中國古代哲人是:(老子)。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⑸ 初二下冊的語文學習重點!
第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的記敘文
重點
1、能綜合運用辯詞析句,析段明篇的方法,進一步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句的含義與作用。
3、從課文的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理解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課文的中心意思。
4、分析重要段落,領會其對表達課文中心意思的作用。
難點
1、掌握記敘文特點,理解意味深長的句子的含義,學習作者根據表達中心選擇材料。
第二單元情感豐富的散文
重點
1、加強朗讀,學習課文中的聯想和想像。
2、了解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
難點
1、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散文的語言特點。
第三單元以保護生存環境為主題的說明文
重點
1、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特點。
2、學習關於保護環境的文章,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難點
1、學會抓住特徵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准確、周密的語言。
第四單元以介紹民俗為主題的文章
重點
1、品讀文章,學會判斷文章用了何種表達方式。
2、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產生的藝術效果。
難點
1、學會綜合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寫文章。
第五單元各種主題的古詩文
重點
1、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體驗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2、了解古人寫景、敘事、議論的藝術,體會語言運用的妙處。
3、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增強語感。
難點
1、掌握誦讀的方法,領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第六單元以寫景記游的古代散文
重點
1、要藉助提示、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
3、要品味古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結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
難點
1、整體感知詩文的大意,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提高語言和美景的欣賞能力。
⑹ 請介紹一下比較不錯的語文培訓機構~
青春嘩嘩來而來,嘩嘩而去。歲源月的輪回,一轉眼變到了。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小孩,少年,青年,老人……那是人生的一個個階梯,也代表了一次次的成長,一次次的學會,一次次的看透。
快樂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擁有,沒有快樂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快樂對於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劑,也只有快樂能充實一個人的成長。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煩惱只有快樂,那我可以說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樣。快樂和煩惱是2個靈魂,只有當一個靈魂照撤另一個靈魂的時候,才能真正飛升到那唯一的美好。
成長中的快樂——你是否錯過……
⑺ 初二下學期語文試卷(人教版)
八年級語文試題卷
(總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 時間:120分鍾)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讀下列這段話,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 )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肌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bàn( )梅花,深黃的qìng( )口的蠟( )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2分)
_______,飄逸著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發著濃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細細品嘗,才能體味著這淡淡的苦澀中所蘊含的真諦。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參照加點的文字,將畫線部分加以調整,使整段話更整齊、和諧。(2分)
正當平緩似錦綉的黃河得意之時。她突然以數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寬的峽谷。發出的聲響如虎嘯震川,濁流如奔涌如騰飛的巨龍,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濺的鋼花,使每一位風塵僕僕走近她的遊客都受到強烈的震撼。
畫線部分應該改為:
4、班裡要開展《感受母愛》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語文老師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以下活動:(8分)
(1)寫一句與母親有關的俗語或格言。(1分)
(2)仿寫句子。(2分)
母愛是一種最無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田;它像
, 。
(3)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這樣的事例不少,母親對子女的教育和影響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請你寫出一個著名的事例或能給人啟發意義的故事。(不少於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請設計一句手機簡訊,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不少於15字)(2分)
5、古詩文名句默寫填空(10分,前4小題每題1分,後3小題每題2分)
(1)風聲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兒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雲起時。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巧借兩個含情感色彩的地名與他的心情暗合,表現他的凄苦處境的詩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常用來比喻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個洋溢著詩情畫意的季節,我國古代詩人留下了不少描畫春天的名句,請你寫出最喜歡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傳》主要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 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國的
(2)《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主要講述了 號潛艇的故事。作者凡爾納被公認為是「 」
二、閱讀訓練與提高:(60分)
(一)鼾聲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幾年沒回故鄉了。忙忙亂亂地行走在城市的街頭,幾乎忘記了獨自生活在鄉村老屋裡的父親。
前不久,家鄉的表哥寫信告訴我,父親蹲在村口路邊守望的身軀像是一塊堅硬的石頭……看到這里,①我的淚水滾了出來,連忙推去所有的事務,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鄉趕。在村口的路邊,父親終於看到他風塵僕僕的兒子出現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來,搓著那雙大手嘿嘿地笑著。吃過簡簡單單的晚飯,嘮過一陣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個哈欠說:「爸,咱睡吧。」
父親的眼中露出難色,他說:「嗯,睡吧。」隨後又站起身往門外走,「我愛打鼾,怕吵你睡覺,我找人搭鋪去。」
我攔住他笑說:「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兩只喇叭一塊兒吹,熱鬧。」
父親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開始脫鞋寬衣。於是,我跳上了那張自己睡了十幾年的破舊、寬大而又溫暖的床。跟以前一樣,父親睡那頭,我睡這頭,彼此枕著一雙臭腳。
月亮在窗外移,樹梢搖動,篩下一床碎銀。但聽不到那熟悉、親切的鼾聲。
父親在那頭說:「不早了,睡吧。」
我在這頭應道:「睡吧。」
月亮從窗口消失,雞啼在村莊遠遠近近的地方響起,床上仍然沒有那親切的鼾聲。記得以前與父親同寢時,在田頭地尾累了一天的父親頭沾枕頭就睡過去,鼾聲驚天動地,吵得我無法入眠,就惱怒異常地用腳踹醒他,叫他熬著等我睡去後他再睡……想到這里我的心好痛。於是,就裝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彷彿睡得極香極沉。
父親在那頭輕輕地側了側身,並欣慰地舒了一口氣。
隨後,我發現父親輕輕地起來,輕輕地給我掖被角,最後,父親竟用手輕輕地摸我的臉。當那粗糙而又溫暖的手在我臉上滑過時,我嗅到了一種特別的氣息,鼻子一酸,②淚水便滾出了眼眶,父親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淚水,嘆了一聲說:「雞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著答道:「睡吧。」
7、這篇文章以_ 順序展開情節,請找出相應的標志性詞語,寫在橫線上: 。(4分)
8、文中加橫線句「父親…………石頭」表現父親 (3分)
9、文中加點的四個「輕輕的」表現了父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簡析這篇小說寫「我」兩次流淚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畫波浪線處是_________敘,其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過寫「鼾聲」表現了 (3分)
(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倫•凱勒
我們誰都知道自己難免一死。但是這一天的到來,似乎遙遙無期。當然人們要是健康無恙,誰又會想到它,誰又會整日惦記著它。於是便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能更顯出生命的價值。如果認為歲月還相當漫長,我們每一天就不會過得那麼有意義,有朝氣,我們對生活就不會總是充滿熱情。
我們對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對待自己的各種天賦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聰目明的正常人卻從來不好好地去利用他們的這些天賦。他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無任何鑒賞之心。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失去了的東西,人們才會留戀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讓一個人在他成年後的某一個階段瞎上幾天、聾上幾天有多好。黑暗將使他們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教會他們真正領略喧嘩的歡樂。最近一位朋友來看我,他剛從林中散步回來。我問他看到些什麼,他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要不是我早習慣了這樣的回答,我真會大吃一驚,我終於領會了這樣一個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視無睹。
我多麼渴望看看這世上的一切,如果說我憑我的觸覺能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能讓我親眼目睹一下該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對這一切卻如此淡漠!那點綴世界的五彩繽紛和千姿百態在他們看來是那麼平庸。也許人就是這樣,有了的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卻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視力這種天賦不過增添一點方便罷了,並沒有賦予他們的生活更多的意義。
假如我是一位大學校長,我要設一門必修課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應該讓他的學生知道,看清他們面前一閃而過的東西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樂趣,從而喚醒人們那麻木、呆滯的心靈。
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後,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
13、第一段中「誰又會想到它,誰又會整日惦記著它」一句話重復嗎?為什麼?(3分)
14、第二段中為什麼說「這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3分)
15、第二段中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作用是什麼?(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這句話?(3分)
17、從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對比作者的態度,談談你的生活態度。(4分)
18、寫出一句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或詩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學家。(2分)
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⑴俟其欣悅 ( ) ⑵媵人持湯沃灌 ( )
⑶同捨生皆被綺綉 ( ) ⑷腰白玉之環 ( )
22、翻譯下列句子。(2分)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23、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自己求學的艱難?(3分)
24、你覺得「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的態度可取嗎?為什麼?(4分)
三、作文(50分)
25、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然後作文。
1、一花不成春,獨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遠,請和大家一起走。
3、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3隻螞蟻來搬米,輕輕鬆鬆進洞里。
要求:1根據材料寓意作文,題目自擬。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發出的聲音如震川的虎嘯,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
4、略
5、(1)(2)(3)(4)略(5)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略、
6.略
二、閱讀訓練與提高:(60分)
(一)(21分)7、時間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從窗口消失」、「隨後」、「最後」。
8、對兒子堅定的盼望與思念。 9、對兒子細心、周到的關愛。10、父愛如磐石,我感動又內疚;父愛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動。 11、插 表現「我」當年的無知,為下文寫「我」裝作打鼾作鋪墊。 12、父子之間深沉感人的愛。
(二)(22分)
13、不重復。起到了強調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們不珍惜自己的優越條件,不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下文闡述做了鋪墊。
14、因為只有人們意識到將要離開世界時,才會感到生命的壓力,感到時間的寶貴,才會珍惜生命,努力呈現出渴求生命而奮斗的真實一面。
15、對比,突出了健康人與盲人對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極與積極的態度,告訴人們"應該珍惜現在"的道理。
16、這不僅是作者對生活發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總結,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應當珍惜現在的生活。
17、樂觀、堅強,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災難。
18、例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熱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動詞)(4分)
22、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2分)
23、幼年讀書的艱難;成年從師的艱難;求學生活條件的艱難。(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關系,老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長。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可取。我認為「先達」的「未嘗稍降辭色」並非不尊重學生,而是一種更負責的尊重。因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質的學子。同時,尊重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贊同與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六單元試卷(附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軒邈(miǎo) 銜觴(shān) 食(sì)馬者 負篋(qiè)
B、清冽(niè) 謫(zhé)守 屬(zhǔ)予 靧(huì)面
C、墮(huī)事 觥(gōng)籌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見(xiàn) 鳶(yuān)飛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互相軒邈(高) 造飲輒盡(往、到)
B、不以千里稱也(出名) 緼袍敝衣(舊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發如汗)千里共嬋娟(指月亮)
D、悄愴幽邃(憂傷的樣子)雜然而前陳者(擺開)
3、找出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 )(2分)
A、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婁之妻有言
C、無懷氏之民歟 D、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5、連線題。(2分)
《山坡羊 潼關懷古》 龔自珍 元朝
《水調歌頭》 張養浩 清朝
《己亥雜詩》 蘇軾 唐朝
《行路難》 李白 宋朝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B、《馬說》一文通過寫千里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會統治者既不識別人才,又不重視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終身被埋沒。
C、《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清新雋永的寫景美文,著力刻畫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積極樂觀的處世情懷。
D、《醉翁亭記》一文駢散結合,寫景和抒情相結合。
7、填空。(12分)
1)、文學常識填空:
①、《滿井游記》選自《 》,作者 (朝代)文學家 。
因為是公安人,所以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稱為 。
②、《與朱元思書》選自 ,作者 , 文學家。
2)、古詩文填空:
①、 ,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傷心秦漢經行處, 。
③、忽如一夜春風來, 。
④、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杜甫身處漏屋,還存憂國憂民的情思的詩句是 , 。
⑤、《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文天祥民族氣節的詩句是 ,
。
⑥、 , 。是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的詩句是 ,
。
⑧、《赤壁》一詩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詩句是 , 。
8、寫出兩句含山水的詩句。
①
②
二、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20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這篇短文選自 ,作者 。(2分)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造飲輒( )盡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於貧賤 銜觴( )賦詩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銜觴( ) 黔( )婁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5、閱讀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麼?並說明各自刻畫了五柳先生怎樣的形象?(3分)
3)、 說說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系?(2分)
4)、 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課外閱讀所知,說說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二)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回答問題。(27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暗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表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難若此。
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無碩師 持湯( )沃灌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皸(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悅
3、寫出文段中的兩個通假字:(2分)
通 解釋
通 解釋
4、下面「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傾耳以請
A.無從致書以觀 B、計日以還
C.人多以書假余 D、以衾擁覆
5、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學的艱苦表現在哪幾個方面?(3分)
7、文中的一個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寫富家子弟衣飾華美,自己縕袍敝衣,用了什麼寫法?有什麼作用?(2分)
9、文中極敘作者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2分)
11、結合課文,說說現代中學生應有怎樣的苦樂觀?(4分)
(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19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詞語(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連月不開 ( )
嘗求( ) 居( )廟堂 微( )斯人
2、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翻譯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上文第一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第二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2分)
5、對文中照應手法的理解:「進」和「退」分別照應「 」和「
」。「二者之為」照應 。「斯人」照應 。(2分)
6、前兩段文字寫「遷客搔人」在岳陽樓上「覽物之情」因景而異的原因是什麼?(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內容,並指出文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3分)
8、作者認為一個人應當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話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話題作文:
書,各種各樣的書。書,寄託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書,蘊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書,會有說不完的話語……請以「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自擬題目,不少於600字。
2、半命題作文。
將《我迷上了 》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作文。字數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題作文任選一題。
參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箋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藝文類聚》 吳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淵明 2、就 有時 憂愁的樣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地連飯也忘了吃。(2)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於發財做官5、(1)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人,姓什麼,因此稱其為五柳先生。(2)1、好讀書,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其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4)是一個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
(二)1、不 跑 憂慮 熱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體 「被」通「披」穿著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話。 ②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個方面:得書難,從師難,求學難 7、燁然若神人8、對比的寫法,突出自己求學生活的艱苦9、勉勵馬生不要辜負良好的學習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10、運用對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書,從師,求學之難和同捨生優越的學習條件作對比②以自己年幼時奔走之辛勞,生活之清苦和同捨生優越的生活條件作對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處在 沒有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為外界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為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2)、在天下人憂愁之前而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4、悲涼 喜悅 5、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上文遷客騷人的悲喜 古仁人 6、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7、寫作者的胸襟抱負,並與友人共勉。主要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⑻ 初二下冊語文重點,以及常考內容,走過路過,都來侃侃
本人語文課代表,現在傳授你。
首先文言文和古詩是重點之一。胡適的《母親》是重點課文。容易考的是:為什麼說母親是慈母又是嚴師?分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用你的觀點闡述母親教育孩子的方法。
⑼ 初二下學期的語文怎樣學習會很輕松
先把古文古詩那塊記熟,考試重點肯定是那些東西,然後學起現代文就比較輕鬆了~我初二的時候,老師都是這樣教的^_^ 中考基本不考課內的,所以多做一些中考題並作歸納整理(如 答題格式 網上也有,自己做更好)。初二下是一個分水嶺,你會發現在這個階段有很多同學之前不咋地,後來像打了雞血一樣。
哦 到高三就開始總復習了,所以這個階段的考題會與當地中考的考題類型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