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青春期心理輔導

青春期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1-28 13:39:57

1. 如何幫助小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自我形象心理健康輔導活動課

小學心理輔導活動課教學設計:
直面挫折,健康成長。 【活動思路】
挫折是指人類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
指向目標的行為受到障礙或干擾,
致使其動機不能實現,需要無法滿足時所
產生的情緒狀態。
現在的小學生在生活中大都沒有經受過多少磨

2. 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青春期健康教育主題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結合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質。立足教育,重在指導。向全體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節方法,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充分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
二、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青春健康行」 三、活動安排
1.青春期健康教育在生理衛生課、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在主題班會活動中進行專題討論。採用互動式教育,即師生互動、同伴互動,對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平等、友好、和諧的對話、交流。
2.通過召開廣播會、黑板報、牆報專欄宣傳咨詢等加強青春期健康教育。
3、專題講座:邀請心理、醫學等相關專家、醫生進行面授。 4.放發宣傳資料並組織青少年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識測試。 5.學校通過家長會等途徑向家長宣傳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目的、意義、教育內容與原則,普及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識,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長主動關心子女的健康與人格發展,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四、活動要求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青春期健康教育是保護和促進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保證宣傳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2. 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3. 叛逆期需要心理輔導嗎

需要 還要正確引導

4. 求「青春期綜合症」心理輔導課件

還真不好找!頂頂!

5.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1.讓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正是建立自身價值觀

家長應該首先明白沒有哪一種價值標準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應該尊重孩子個人的價值取向,如果自己覺得不對也沒有必要強行灌輸,因為這個時期已經不在是兒童期那樣孩子對家長有一種崇拜意識,自己應該盡可能的告訴孩子有哪些人持有哪些價值准則,這些人又處於怎樣的環境,在告訴他自己所持有觀點,至於他應該怎麼做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應該由他自己解決。

2.觀察孩子和自己的溝通方式

身為父母的,有時必須謙卑,放棄自己執著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保持冷靜 。孩子叛逆,成人一定會不滿,因此,會為自己的權力斗爭,用聲音來壓倒他。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也等孩子冷靜,才進行溝通。

3.改變教育方法

對孩子的管教,是要時常改變方式的。例如,小時候只有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後,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時,隨時轉變方式,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4.尊重和信任孩子

只要我們尊重和信任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平視他們的叛逆行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因此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對學生冷嘲熱諷、不對他們進行心理施暴。教師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努力,最終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

6. 青春期健康教育

青春期教育是學校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我校青春期教育在學校領導,教師,家長的配合下,已蓬勃的開展起來了,並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尤其對青春期性心理輔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常見心理困擾的輔導
青春期是完美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如小毛蟲先要變成蛹,再蛻變成美麗的蝴蝶一樣.但這條蛻變道路不是平坦的,有些學生常常由於生理的變化而產生種種的心理困擾.
(一)增強學生對月經初潮的適應力
月經初潮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標志,她來的無聲無息,如果沒有一定衛生知識的話,肯定會措手不及.現在的女孩子月經初潮的時間普遍提前,所以我們學校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對女同學進行有關初潮和月經知識的教育,使學生能在有相當心理准備下迎接初潮的來臨.實踐證明,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的確是必要的,有益的,學生的承受能力普遍提高.一位六年級女學生還在自己的成長日記中這樣寫道:來了,來了,我終於來月經了.我憧憬著,想像著,今天終於成真了.今天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今天起我就是大人了,我為自己終於長大了而感到自豪!
雖然學校進行了積極的教育,但這種身體上的劇烈變化對有些學生還是很難適應的.於是,就會產生恐懼,害羞,焦慮不安,厭惡等心理變化.對於這種學生,較常用的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團體心理輔導,把這部分學生集中請至心理輔導室.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之間的交流,請對月經適應能力較強的學生的現身說法來增強初潮女生對月經的適應力.另外一種方法是夥伴輔導,就是請班級里發育較快的學生做指導,一方面,她們會積極主動的幫助那些生理,心理上有問題的小同學;另一方面,有問題的同學也可以把她們做為傾訴的對象.這些小指導都是經過專門培訓的,她們可以運用自己的經驗,培訓所得的知識為同學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如果碰到超出她們能力范圍的問題,則會請教學校心理輔導老師.通過夥伴輔導, 即可以增加心理輔導老師對學生青春期心理困擾的了解,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又可以避免學生因直接接觸老師而可能引起的尷尬不適,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二)降低學生對心理性痛經的敏感性
有人形容,痛經是女生每月都要受的一次罪.的確,由於少女生理上的某些因素,很容易引起痛經. 但是,在學校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痛經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有些女學生在最初幾次來月經時過分緊張,驚恐,怕痛,對月經期間的身體不適過份敏感.久而久之,形成了牢固的條件反射,要來月經就會覺得疼痛不適.對月經不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月經是不幹凈的,來月經都要痛,也是導致痛經的另一原因.神經質的個性,暗示和自我暗示可以加重痛經.對於這種情況,在積極的宣傳生理知識的基礎上,我們一般採取個別心理輔導:用認知療法改變學生錯誤的認識;用放鬆訓練來解除學生的思想顧慮和精神負擔;用暗示療法來轉移學生對疼痛不適的注意.並指導她們注意調劑生活節奏,避免過多的精神刺激;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保證適量的營養和睡眠,以綜合的方法降低心理性痛經學生的敏感性.
(三)正確對待第二性徵的出現
我們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男孩,課上回答問題,由於正處變聲期,怪怪的聲音惹的全班鬨堂大笑,自己羞的滿臉通紅,從此很少與同學交談;一個女孩,即使大熱天,襯衣裡面還穿著厚厚的背心.這些都是由於青春期第二性徵的出現而引起的心理不適.一般我們在進行青春期生理知識教育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使學生正視自己身體的變化,悅納自己的性身份,增強學生對自身性別角色的自豪感,培養學生追求與自己性身份相符合的言談舉止,追求與性身份相符合的健康美;並且配合夥伴輔導,通過與夥伴的交往,來實現性別角色的社會化;同時指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調節,使身心和諧的發展,信心百倍的步入青春期.
二,特殊心理困擾的輔導
我們的小學生正處於青春前期,由於自身的弱小和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的缺乏,特別容易被壞人欺負,誘騙甚至殘害.當學生遭遇某種危難時刻時,往往會不知所措,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又不易為她們所能排解,也經常為大人們所忽視.這提醒我們,如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工作中,我們曾經碰到兩個較典型的性騷擾的案例.案例1:一女同學在某飯店上廁所時,被一男子動手動腳.案例2:一同學出於好奇,撥打了"168"交友熱線,遭到了窮追不舍的電話騷擾.這兩件事,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但從此,她們的情緒變得跌宕起伏,夜裡睡不著覺,恐懼,羞怯,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總以為別人在議論她,但她們均不敢告訴父母,只能通過與班主任的"談心周記",學校的"悄悄話信箱"來尋求幫助.班主任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於是馬上將其轉介入本校心理輔導室,在心理輔導老師的幫助下,與其父母取得了聯系,使學生走出了心理的陰影.
對於這種由特殊事件引發的特殊青春期性心理困擾,我們應本著尊重,保密,熱情的原則進行個別心理輔導.我們的做法是:
1,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消除學生緊張,戒備的心理,建立起對輔導老師信任情感,激發求治的願望,增強治癒的信心.
2,讓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宣洩,將自己的煩惱,苦悶毫無保留的傾訴出來,以釋放心理負荷.此時,輔導老師應給於適當的鼓勵,勸慰和幫助.
3,進行放鬆訓練,鬆弛緊張的心緒.
4,使學生認識到長期受不良情緒影響的危害:如果長期消沉下去的話,會對自己的身體不利,對學習不利,會影響同學間的友誼,阻礙自己人格的健康發展.不止這樣,還會影響父母的工作,生活和健康.
5,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提高學生自尊和自信的程度,建立對自身身體的安全感和軀體印象的完美感.
6,培養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消除悲觀,自卑,多疑的不良情緒體驗.
7,指導學生及時適當的把自己的情感,注意力轉移到學習及其它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娛樂活動,釋解苦悶,陶冶性情;到大自然中去走走,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從而得到撫慰.
8,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9,學校和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兩個主要場所,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和一個安靜,祥和,安全的生活環境,使學生忘卻傷痛,幸福快樂的成長.
經過心理輔導老師,學生,班主任,父母的共同努力,這兩位同學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青春期是學生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小學青春期教育是整個青春期教育的第一步,這就顯的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校方的努力,還需要父母的配合.父母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在青春期前,就應該向學生說明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其應對措施.當青春期到來時,家長應及時發現,給予生理和心理上的幫助.學校常常通過家長學校,向家長們講述孩子們在青春期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及相應的指導方法,還請市,區有關青春期教育的專家做專題講座.學校還利用廣播,黑板報,《晨曉報》,學科滲透等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運用熱線電話,"相約星期三","悄悄話信箱",心理咨詢等形式了解和解決學生青春期的困惑.
以上是我們學校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經驗,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我們將一如既往,不斷探索,為使學生愉快的渡過一個充滿困惑的青春期而努力.
(曾獲區"我與青春期"徵文比賽一等獎)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 青春期心理發展的特徵 1.1 概述
1.2 青春期智力活動特徵高度發展的概括化的觀察力成熟的記憶力形成量信紙型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1.3 青春期個性特徵自我意識其本成熟世界初步形成能力的成熟
1.4 青春期性感特徵熱情、易激動情感的持續時間長從外傾型情感向內隱型情感過渡
1.5 青春期意志特徵

學生因心理障礙引發的事故屢見不鮮,比如,學生中的搶竊、戀愛、打群架、自殺、刎身、未評上先進而毆打老師等等。家長普遍感到學生難管,教師感到學生難教,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煩惱和憂傷。走進學生的生活,發現他們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問題正是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何做好青春期心理衛生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癒合心理憂傷,防治生理和心理疾病,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變化的特徵。

中小學生心理活動從簡單、具體不斷向復雜、概括發展;從無意向有意發展;從籠統向分化發展;從零亂、易變向系統、穩定發展。中小學生心理正處在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發育」過程中,這種發展性,是我們增強中小學學生教育可塑性信念的一個最堅實的基點。對學生而言,聰明與 「笨拙」,都是暫時的;好與「壞」,也是相對的。

學生在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於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身體迅速生長,新陳代謝旺盛,愛動不愛靜,易感情用事,易沖動,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強烈的自尊心促使他們不願服輸,總想展示自己;另一方面是開始對性知識發生興趣,對兩性關系已有朦朧意識,但又不十分清楚,對異性產生好感,出現性意識的萌動。由於青少年身體的成熟早於思想的成熟,往往會在一些問題上出現困惑或不健康的想法。若得不到正確引導,他們可能通過不正當途徑來探討有關兩性知識,而受到毒害。
懂得學生心理活動變化的特徵,才能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葯。第二,開展必要的性知識教育第三,培養學生愛的情感,正確認識和區別友誼與戀愛。第四,培養學生心理承受抗挫能力。
第五,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7. 簡述青春期輔導的目標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 知識目標: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尤其是中學期間的絕大部分學生所處的第二階段的心理特徵;
2. 能力目標:讓學生能應對青春期的異性交往中的一些困惑;
3. 情感目標:幫助學生悅納青春期的來臨,自信地感受青春,健康交往。
重點:
幫助學生悅納青春期的來臨,感受美好,並能自信而理智地應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在輔導室里,我曾經接待過一位在手腕了割了若幹道口子的女孩。她發現自己對一位男生有好感,而這份心事又不小心讓同學知道了,她覺得自己再也無顏面對同學。她的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缺乏對這份青春期情感的「悅納」,至於具體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指導,倒是在其次的。所以,當我對她的這份情感表示理解時,她的眼中出現意外的驚喜。現在,在校園里,老遠看到我,她都會大聲地問候我,大聲得讓我感到她是全身心地在問候我。

難點:
初一下的學生的性心理基本上處於第一階段—異性疏遠期到第二階段—關注異性期的過渡期或是第二階段的開始期,對於這樣一個話題,學生可能會出現一種害羞,尷尬的心理,這在我們之前關於人際交往的一課《友誼甜甜圈》這一課,是講與不同類型的朋友交往時,學生在心理分享的過程中就明顯在表現出來過。所以這里的難點在於幫助學生坦然地面對因為「青春」而帶來的一些尷尬和害羞。

三. 教法學法
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個「最近發展區」的概念,也就是「處於未完成階段並蓄勢待發狀態的心智功能,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響。」對於心理課來說,要把握好這個最近發展區,就必須以學生的個體經驗為載體, 同時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標准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到了一個較高的位置。情感的重要特徵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這就決定了心理課也必然要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達到感悟,同時以心理活動為中介,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激發潛能,達到適應社會發展,個性和諧統一。
本課主要採取以下教法:
1. 情境討論法;
2. 活動體驗法;
因為時間關系,在這里先暫不展開,待後面介紹教學過程時作詳細交待。與教法相應地,學生的學法(就是):
讓學生帶著問題自我探索,相互交流,活動感悟,在交流中快樂成長;

四. 教學過程
1.開始;
心理課總是在學生熟悉的「整理一下桌面,整理一下心情」開始,這是我在上學期的「毓秀讀書會」上曾經介紹過的,將常規的「上課,起立。。。。。。」這樣的上課的開始儀式稍作創新,新鮮的事物總是能引起人心理上的期待與振奮。一方面突出了心理課的特色,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另一方面也暗示學生為上課作好物質和心理上的准備。我曾經和現在初二的學生說,或許若干年以後,你們已經不再記得林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但你們可能還會記得我們的「整理一下桌面,整理一下心情」。

2.心理天氣報告
課一開始是我們的一項常規性的活動----心理天氣報告時間。在這個五分鍾左右的時間里,學生可以自由地舉手,傾訴一周以來的煩惱或快樂的心情。這一方面是幫助學生養成及時傾訴的心理習慣或者意識,同時也在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受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產生出情感上的相容,創造出無拘無束,相互交流的氛圍,形成師生,生生之間最佳的「心理場」。
「心理場」建設好了,就該進入我們的正題了。

3. 情境導入:
1) 情境一:
兩個班的初一學生同去春遊,在用餐分組時,a班的班主任將女生和女生分在一組,男生和男生分在同一組;b班的班主任正好相反,每一桌既有男生也有女生,而且每組的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同;
用餐完畢,發現其中一個班的桌上杯盤狼藉,「慘不忍睹」;而另一個班的桌上則相對來說非常地整潔。
你判斷是哪個班的用餐桌更整潔嗎?為什麼?

2) 情境二:
有一個班的大學新生的班主任,遇到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就是他們班的男生宿舍特別地臟和亂,多次指出,但男生們卻不以為然。後來班主任突發奇想,進行了一次特殊的活動,徹底改變了這個狀況。
請問:你知道班主任的「絕招」是什麼嗎?為什麼?(帶女生參觀男生宿舍)

3) 看了上面兩個案例,不知大家是否想到了一句俗語:「男女搭配」(等學生回答下半句)「幹活不累」。對,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說說我們「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花樣年華」。

這一部分的導入,主要目的就是創設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讓學生自然地接納異性交往,感受到教師----這一教育的主導者對於異性交往中積極因素的理解與認可。我在第一學期開學第一課里向學生提出,心理課的目標:尋找來自心靈的力量。這里的情況,也何嘗不是心靈力量的一種呢?

4. 花季的問題
我們以前常說一句話,叫做「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心理課也一樣,要提供給學生一些切實可用的方法。
前面提到,這一課最大的難點在於,學生在討論這一話題時可能會有一種害羞心理,不好意思直言自己遇到的困惑。所以我們心理課上常規的「心靈分享」,也就是就一主題談談自己遇到的困惑就需要調整了。在課前,我就進行了一次小調查,同時結合我的個別心理輔導記錄,還有上課時學生作的「心理天氣報告」,了解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青春期所遇到的最常見的問題,並進行一些設計。通過一種讓學生來評述,解決這些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得到心理的宣洩,並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達到心理上的成長。
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請學生討論:
1) 班上的同學喜歡討論與「性」有關的問題,你知道為什麼嗎?自己感到很別扭,怎麼辦?
2) 班上一些同學喜歡傳播「她」與「他」怎麼樣怎麼樣,弄得「他」和「她」很尷尬。你知道為什麼一些同學喜歡傳播這樣的小道消息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
3) 同學中在傳,「他」很「花心」,一會兒關注這個女生 ,一會兒關注那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這三個現象正是性心理的第二階段----也就是絕大多數中學生所處的「關注異性期」所特有的現象。第一個問題反映出的是對性的一些生理現象的關注,好奇而又得不到正確,充分的信息指導而出現的;第二個問題反映了學生對異性交往的好奇,又缺乏交往的指導。那麼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我們都知道,這正說明處於這一時期的中學生對異性評價標準的不成熟,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年齡的情感,它並不是小說中所描寫的真正的愛情。這三個問題同時還起著為下一部分:青春期性心理三階段鋪墊的作用。
對於這個難點問題,我還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開關:我並不直接提出三個問題,而是用三朵花來表示,以切合「花樣年華」的主題,請學生選擇先回答哪一朵的問題,讓課堂更具趣味性,更符合初一學生心理特點。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析的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教師在上課時,要充分展示「教育機智」,適時引導。
在這三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個體經驗已經被悄悄地引入了,學生會形成一種心理期待:青春期的心理成長規律到底是什麼?
於是,這時候,作為討論的總結,教師就可以講述性心理發展的三階段了。

5. 青春期心理成長三階段
1) 異性疏遠期
2) 關注異性期
3) 兩性戀愛期

6. 體驗活動
在異性交往中接納的心理形成了,困惑消除了。那麼,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當然是交往的「度」了。理論說教肯定是不行的。我設計了一個體驗活動:吹氣球。
1) 每個小組派出一位同學來參與「吹氣球」比賽;
2) 宣布比賽規則:等老師宣布開始後,大家盡力地吹氣球,看哪個組的同學能將氣球吹到最大,就算哪個組獲勝。在這個過程中,總是有學生因為急於獲勝而用力過度,把氣球吹破了。
3) 請吹「破」氣球的同學談感受:一味地想將氣球吹大,結果反而讓它成了碎片。(如果沒有同學把氣球吹「破」,就請同學設想一下,如果再用力吹,會怎麼樣?)
4) 老師點評總結:看來這里有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我們在異性交往中無法把握好這個度的問題,也會讓這份美好的情感成為碎片。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
「男孩女孩,你們之間有一種情感很美好,它不是愛情,但沿途的風景卻很美。」
作為初一的學生,我認為點到這里,有一個概念就可以了,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重點討論這個「度」的問題。

7. 由於心理課只在初一開設,隨著這些學生即將升上初二,我也就即將迎來新的同學而與他們告別,不舍之心早已有之,而更多地,是一種母親對孩子式的「不放心」,所以最近幾課,我常給他們介紹一些雜志,一些書,希望他們能得到持續的心理支持。在這一課的結束,我向他們推介一本《藏在書包里的玫瑰》。

五. 備課後的思考:
1. 心理輔導課程強調的是一個他助----互助----自助的過程,教師,同學的他助,互助只是手段,學生的自助才是目的。在本課一開始,我用兩個情境表達了對異性交往所帶來的積極因素的認可,創造了一種師生之間通暢的溝通氛圍,使學生有話敢說,能理直氣壯地傾訴自己的心聲,宣洩情緒,發表觀點,探索辦法。我曾經給老師作關於師生溝通的講座,我引用過一則心之門的故事,(粗重的鐵棒全心全力也無法將門打開,而鑰匙則用它小巧的身軀進入了鎖的心,把門打開了)這是我貼在輔導室的門口的。上課也是一種溝通,我覺得這堂課上,學生的心之門是打開的。
2. 這堂課能切實解決學生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對這門課,對心理輔導,對於我們的教育,能產生進一步的接納與認同。同時,也對心理的成長更為充滿信心。
3. 用吹氣球活動來比喻,中學階段的異性交往要保持適當的度,比較能獲得學生心理上的認同,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講,體驗更能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也就是會在無形中更為有效地影響學生。事實上,我上課說出這個結論時,我的學生全體自發地鼓掌,大聲地說:「謝謝老師!」

8. 怎樣對青春期女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父母多一些理解和空間,讓女孩子能保持自己的小自尊心。我也是青春期的少女,我是這么覺得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