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
㈠ ()團體咨詢最適宜的對象是: A.學習困難者 B.人際適應不良者 C.情緒困擾者 D.人格障礙者
人際適應來不良者。
團體心理咨詢在咨自詢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對於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有特殊的作用。但是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在團體情境中,個人深層次的問題不容易暴露。在團體情境中,個人差異難以照顧周全。在團體情境中,有的成員可能會受到傷害。
(1)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擴展閱讀
團體咨詢通常由一到二位領導者主持,五到十幾個成員參加。成員通過參加團體聚會、活動,互相交往,共同探討大家關心的問題,彼此啟發、相互反應,支持鼓勵,使成員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以便改善人際關系,增加社會適應性,促進人格成長。團體咨詢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體的領導。
團體咨詢就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心理咨詢的一種形式,它是針對具有類似性質的個體的一個陌生的團體,一般人都會有些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需要溝通的問題,將具有相似問題的一組來訪者聚集在一起,組織他們共同討論緊張、焦慮等情緒,討論怎樣與人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彼此逐步深入探討、訓練和開展活動,充分利用團體的動力學。
㈡ 以個人為單位,人際交往為主題,設計一次團隊心理輔導活動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互動的過程、溝通的過程、交流的過程,通過人際交往可以促進個體的社會化發展,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和人格成熟。小學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兒童學會人際交往、適應學習生活、融入集體生活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和人際關系能使孩子們心情舒暢、身心愉悅,培養樂觀豁達的品格,在當前乃至今後的生活中都能能積極主動地適應環境,應對各種問題。
然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孩子們更多的是面對電視機、電話、電腦網路等,而缺少與人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機會,少年兒童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甚至比學習問題還要嚴重,據北京市青少年服務咨詢服務中心對6萬多人次的調查,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佔42%,而學習方面的問題佔27%。在筆者近期對三到六年級學生抽樣調查中發現有50%以上的學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和問題,因此,對小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輔導成為我們當前心理輔導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 小學生人際交往不良心理表現
根據筆者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從事心理輔導教師多年來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發展狀況分析發現,小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不良心理傾向:
1、 怯懦心理
生性內向、靦腆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容易出現怯懦心理,他們不善於主動和同學交流,心中有話不敢跟父母老師說,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話都不多,是容易被集體忽視的一類人。這種孩子在小學低年級較多,隨著年級的增長,若能敞開心扉糾正怯懦心理也能順利與人交往。
2、 自卑心理
與怯懦的孩子不一樣的是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性格不一定內向,但是由於家境、長相、智力、特長等外在的原因導致其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嘗試、害怕拒絕,也因此缺乏與人交往的勇氣。如果不善加引導,自卑的孩子將逐漸喪失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
3、自負心理
這種孩子也許能說會道、才華出眾,深得老師的寵愛,在與同學交往時他們趾高氣揚、盛氣凌人,不會欣賞別人,習慣對人發號施令,在低年級也許他們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信,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同學們都不願意和有這種心理傾向的孩子交往做朋友。
4、逆反心理
這種孩子內心非常想與人交往,希望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喜歡與人抬杠,也許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對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他們的意見總是與人相左,想藉此引起別人的關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引起別人更深的厭惡。
5、倔強心理
性格倔強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愛鑽牛角尖、與人較勁,遇到問題不善於變通,不願與人妥協,往往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決定了人際交往中的失敗,最後朋友越來越少。這種心理的孩子也容易造成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的緊張。
6、嫉妒心理
嫉妒是伴隨著競爭而來的,在小學高段尤其是畢業班中,面臨著初中升學的競爭,同學之間開始出現猜疑、保密、不信任、留一手等,有些孩子在競爭中還出現了嫉妒、憤恨等不良心理,使得原本美好的友誼蒙上陰影。
7、勢利心理
按理說,小學生是比較純潔的,不應受金錢權勢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但現在的社會商業氣息濃厚,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小學生。有的孩子就有這種「勢利」心理,愛結交對自己有利的朋友,巴結那些有錢的或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而且見風使舵、過河拆橋,長此以往,對自己的人格魅力造成損害。
二、小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輔導策略
1、糾正不良心理 樹立交往信心
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傾向是孩子進行人際交往中的「絆腳石」,因此首先要幫助孩子糾正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傾向,樹立與人交往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與人交往。
有怯懦、自卑心理傾向的孩子不敢主動與人交往,教師要多鼓勵,多發現其閃光點,經常當眾表揚他們,幫助孩子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自信心。我以前有一個學生小周,三年級時從四川插班過來,因其濃重的方音經常引發同學的笑聲,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和對自己講不好普通話的自卑感使他一度自我封閉,不愛與人交往。於是我一方面特意安排班中比較熱心的同學做他同桌,主動幫助他和他交朋友;另一方面在課外幫助他糾正方音,課堂上經常表揚他作業字跡端正、作文寫得好,他的每一點進步我都不忘向同學通報。漸漸的,小周活躍起來了,四年級當上了小隊長,五年級當上了中隊委員,在同學中人緣很好。
自負、逆反、倔強心理傾向的的孩子往往交不到朋友,心理輔導中教師要幫助其認識自己為什麼不受人歡迎的原因,從改變自身做起,比如有的孩子說話語氣很沖,和同學發生沖突即時是自己的錯也不願承認錯誤,還有總是和別人唱對頭戲等,這些都是人際交往中的不良因素。
「嫉妒」破壞人際關系的和諧。當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對那個人友善、熱情,兩個人的關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對象越多,關系冷淡的對象越多,這就給人際交往帶來極大的妨害。要善於引導嫉妒心強的孩子學會控制排遣嫉妒心理,告訴他們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如化嫉妒為力量,這個地方你不如他總有其他地方能超過他。
有「勢利」心理傾向的孩子因為其交朋友的動機不純,也往往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讓他們認識到友誼的珍貴,告訴他們友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要克服功利心理,結交真正的朋友。
2、組織多彩活動 創設交往氛圍
組織活動是最好的人際交往心理輔導模式,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獲得參與、獲得發展。
(1)班級活動。組織如郊遊、登山、野炊等需要團結、合作、互助的班集體活動給學生多方交往合作的機會,增進同學間的友誼。還有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活動、學習活動、調查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調動每個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交往的熱情。
(2)心理輔導活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同時期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
(3)團體合作游戲。像「老鷹捉小雞」「撒漁網」等傳統小游戲,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學會合作。近年來我們學校少先隊啟動「歷奇為本輔導訓練」,即藉助簡單器械、設施,精心設計一系列的游戲活動,如「諾亞方舟」、「同舟共濟」、「穿越黑洞」、「孤島求生」等游戲,讓隊員處於一個陌生新奇的環境中,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發掘個人潛能、促進合作交往、激活團隊創造力。
3、端正交往態度 學會正確交往
人際交往的關鍵是態度,有什麼樣的交往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交往行為,也就產生什麼樣的人際關系。小學生由於受自身認識水平發展的限制,容易產生認識上的自我中心,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遇到障礙往往不會從自身角度分析,總是覺得別人對自己有看法,牢騷滿腹煩惱重重。如果能幫助孩子從改變自身做起,端正交往態度,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1)對待同學朋友——真誠友善,團結合作。
教育學生與同伴相處態度友善,熱情大方,說話謙虛謹慎,注意分寸,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商量、等待和忍耐,學會退讓和妥協,學會忠誠與守信,學會寬容和信任,學會傾聽和接納,這些都是維持良好人際關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
(2)對待家長教師——尊重信任,理解關愛
「尊重」是孩子與父母老師相處最起碼的要求,有了尊重,才能虛心聽取家長教師的意見和教誨,有了尊重,才能構建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
其次是要信任家長和老師,要讓學生知道父母老師都是愛自己的都是願意幫助自己的,他們社會經驗豐富,應該信任他們有事求助他們,把他們當作朋友。
「理解關愛」是相互的,要教育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老師工作的辛苦,對自己的關心愛護,也學會關愛回報父母老師,即使是幫父母洗一次碗,在勞累時為父母捶捶背,為老師倒一杯茶……
還有不卑不亢、熱情大方、謙虛友善等也是與家長教師交往的正確態度。
4、講究交往技巧 溝通從心開始
有的同學常常有這樣的困惑:想和別人友好相處,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愛;朋友之間鬧矛盾了,不知道怎樣調和;遭到別人誤會了,不知道怎樣澄清事實……這就牽涉到一個交往技巧的問題,隨著人際交往范圍的擴大和社會閱歷的豐富,人們能逐漸領悟到一些交往技巧並善加運用。但小學生沒什麼人際交往經驗,所以在心理輔導中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
(1) 學會結交新朋友。鼓勵孩子帶著真誠的微笑主動與人交往,要相信自己是受人歡迎的,適當的場合表現自己讓別人記住你,同時也學會記住別人的名字,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樣一定能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2) 學會傾聽和交談。越是小的孩子越不會傾聽,要引導孩子學會傾聽,用眼神示意對方「我在專心聽你講話」,不要打斷對方的話,適當時抱以肯定的回答。
(3) 學會贊美和感謝。真誠、適時適當地贊美是於人於己都有利的。當然還要學會感謝,學會感恩,並且要用行動表現出來,即使是一個微笑一句真誠的感謝,你都會令別人愉快令自己也感到幸福。
(4) 學會拒絕,消除誤會。與人相處中,我們總有說「不」的時候,坦陳自己的困難,學會委婉地拒絕別人,既使自己不為難又使別人心無芥蒂地接受你的拒絕,這就是拒絕的藝術了。如果受到別人的誤解,一定要以實際行動消除誤會,當語言無效時,要相信時間能證明一切
㈢ 如何開展學校團體心理輔導
「學校心理輔導是本世紀教育改革運動中出現的新觀念,是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精神醫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心理學研究表明,團體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心理輔導的實踐也證明,在幫助那些有著共同成長課題和有類似問題及困擾的人時,團體輔導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 團體輔導(Group Guidance)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輔導的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 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一般而言,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是由 1名~2名指導者主持,根據團體成員問題的相似性,組成治療小組,通過共同商討、訓練、引導,解決成員共有的發展課題或心理障礙。 日本心理學家村山正治認為,學校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班級內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風;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提高教師教育與共情的能力」。 開展學校團體心理輔導一般採用如下幾種形式:班級心理課、主題心理輔導、心理訓練以及與學科的融合等等,下面分別談一下對這幾種形式的一點思考。 一、班級團體心理輔導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是以教學班為輔導單位、針對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成長發展的實際需要而設計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運用教室內的團體動力可以幫助學生成長發展或解決問題。」 它重在師生及同學間的互動、互感,是一種多向的交流。學生在相互交流及評判中撞擊出智慧的火花,觸發更深的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團體輔導者採取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如:講授法、自述法、角色法、討論法、情景法、綜合法等。團體輔導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心理問題、心理發展規律的不一致,有目標地針對學生心理品質的提高,合理選擇和組合各種方法以提高團體輔導課的實效。它「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課堂以外進行,在時間和空間上更為靈活」。 通過豐富的班級活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輔導滲透於班級活動,既是團體心理輔導的創新和發展,又使輔導的質量得到提高。學生能在豐富多彩、愉快舒心的班級團體心理輔導中獲得心理上的成長和發展。 例如,新生入學初期,為了使班級成員相互了解,建立親密的關系,便可採用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形式,增強班級凝聚力。京師博仁團體輔導活動包里有很多這樣的簡單的游戲(如「同舟共濟」),一首溫馨的歌曲(如《相親相愛一家人》,配之手語更佳),輕松、和諧的氛圍,一堂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便水到渠成,學生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友好的心理歷程,而班級的凝聚力也隨之增強。 「同舟共濟」簡介: 將學生分為6或8人一組。每組分發一張大的圖紙,視為大海中的一條船。 活動開始時,指導者要求將圖紙鋪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條船,現在,需要團體成員同時站在船上(身體的重心必須同時落在船上),一個也不能少,必 須同生死共命運。隨後,讓成員們想方設法,使全體成員同時登上船。行動之前,團體可以充分討論,拿出最佳方案。常常會出現人拉人、人背人、疊羅漢等各種方法,體現團體的協作。 當成功完成任務後,指導者要求將面積減半,繼續實驗。完成後,可以要求將面積再減半,隨著難度增加,成員的努力也會越來越強,團體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練習過程中,成員會忽略性別、年齡等因素,全組一條心,練習的結果常常出乎成員們的想像,成員創造性地發揮全組智慧,也讓成員充分體會團結合作的力量。 二、主題團體心理輔導 先確定一個主題,如「男女交往」、「師生關系」、「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等,把有相似性問題的學生集中起來,共同團體輔導。不同年級、班級,不同特點的學生圍繞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通過團體活動相互接納、相互鼓勵,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主題團體輔導可以涉及很多方面,可以是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學生的團體輔導,可以是討論式的團體輔導,也可以是有家長、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團體輔導。 主題團體輔導可通過在學校中進行成員招募的方式,製作招募海報,引發有共同問題學生的興趣。 例如,京師博仁團體活動包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團體輔導,可作如下招募海報: 「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開始成員招募啦…… 你是否經常煩惱於如何更好地與周圍同學、朋友交往?你是否想更好地增強你在你團體中的交往能力?你是否想通過某種方式來解決你所在團體交往中所碰到的一些困難?……當我們都想敞開心扉和自己的團隊融入在一起時,我們該怎樣去做? 這個時候,你可以來參加我們的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旨在通過組建一個臨時的新的團體,把你融入到我們新的團體中來,通過團體中所進行的團體活動和團體成員之間彼此的交往,從而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提升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團體名稱:「解開人際千千結」——人際交往團體輔導訓練 三、團體心理訓練活動 團體心理訓練活動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另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雖然班級心理輔導課中也經常採用團體心理訓練活動,但團體心理訓練活動作為一種專門的團體輔導模式,還可以結合學校、團隊活動開展。團體心理訓練活動的內容、形式很多,包括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訓練、拓展性的心理游園活動、心理夏令營、智力開發活動等。 經調查發現,我校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一個比較集中的問題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針對此問題,可以對學生開展以「集中注意力」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訓練。例如,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鍛煉注意力的小訓練: 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見下表),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研究表 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尋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四、與學科教學相融合 學科教學的一般形式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並記筆記。但是,如果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能增加。將團體輔導與學科教學相融合,一方面,可以徹底改變傳統教學的學生觀、教育觀,達到讓學習者自覺領悟的效果;另一方面,藉助學科的力量,學生的心理感觸或許會更深刻。二者相互促進,互相提升。如果將二者合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經聽過青島31中劉倩老師的一堂音樂心理課,題目是《賞心悅耳的音樂理療——針對考試焦慮》。劉老師將音樂知識與團體心理輔導有效地結合起來,用音樂的力量作用於團體心理輔導,反之將團體心理輔導的理念貫穿於整堂音樂課,學生在課堂上既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又使焦慮情緒得到了緩解,是一堂令人賞心悅目的音樂心理課。其中,三首曲目的運用十分恰當、有效: 1.播放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引導學生做好考前的情緒准備; 2.播放維瓦爾第《四季——春》,引導學生做好考前的心態准備; 3.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引導學生做好考前的勇氣准備。 五、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學校團體輔導還可涉及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學生進行國防軍訓時,在進行勞動下鄉時,在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時,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時……將團體輔導的形式、方法、理念、策略等滲透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008年1月16日,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會議在我省濰坊市召開。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大好形勢下,整天沉浸在課堂上、書本中的學生們都有了「陽光體 育」運動時間。結合「陽光體育」開展團體輔導,相信會使學生們運動得更有陽光、更有活力。此時,團體輔導的一些大型游戲便可以隆重登場,例如「夾氣球」、 「組合滑雪隊」等,既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運動,又可以使他們在運動的同時獲得心靈上的成長。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是一種動力互動。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就像他們在其他社會關系中與人互動的模式。所以,如果能在良好的團體氣氛引導下,成員便可以學 習並嘗試與人建立良好關系的技巧,並通過在團體內演練或角色扮演及成員的反饋來洞察與轉移情緒的困擾,將學到的技巧與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Yalom,1995)由此,團體心理輔導之於每個學生自我成長、個性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當然,目前學校團體心理輔導仍處於一個開拓階段,究竟如何更深入、更有效地開展學校團體心理輔導,還有待於我們極積地去探索與實踐。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