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心理輔導方案
Ⅰ 高考生心裡疏導方法
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疏導要注意以下兩點:一、家長學會自我放鬆
很多家長在輔導考生的時候都比較喜歡整天的圍繞自己家的孩子噓長問暖的,一直關注著孩子最近的成績變化或者一些其他的變化,其實這種行為是比較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比較沉重的期望壓力,因為考生會時常的擔心自己的成績下降會不會給父母造成失望等,特別是這種的關鍵時刻,所以家長在最後輔導考生的時候盡量保持一個積極情緒氣氛以及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氣氛。
並不建議各位家長用一些極端的手法來對考生進行激勵,比如說打擊、諷刺、反復性的對比等等,這種情形長久下來反而會給孩子營造出一種自卑心理,打擊孩子的自信。
二、學會雙向溝通以及尊重孩子的意見
眾所周知,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在一個雙向平等的基礎,而單方面的溝通更像是一種說教這並不是一種溝通,而很多家長在這方面的溝通就是這種形式,並且對於孩子的意見並不重視或者根本不理睬,因此長久下來孩子也就不溝通或者是出現代溝等,所以在溝通的時候,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言行之後的要求和需求,不要隨意的打斷和批評孩子,更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這樣和平共處才能更加有效的溝通,也能在孩子遇見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引導。
中歐國際心理咨詢隸屬於中歐國際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注於中國中青年心理健康發展的心理咨詢服務及相關輔助性矯正機構,可以幫助孩子走出心理焦慮。
Ⅱ 如何讓開展中學生的心理輔導
一、認識中學生
21世紀教育一個很重要的趨勢是教育行為的心理學化。21世紀初的中學生生長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之中,產生心理障礙在必然之中。21世紀的學校德育面對學生心理問題,預防,引導,教育,輔導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新課題。
我們的學校植根於社會現代化進程之中。現代化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公民社會、個人權利充分發揮的過程。現代社會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社會現代化的步伐特別快,而人的心理跟不上。現代社會許多現象必然對中學生產生影響。
中學生伴隨著學習,普遍遇到了「長大不容易」,「成長中的煩惱」等問題。問題來自於心理,來自於「青春期」。社會現代化使中學生生理發育前趨,而相對心理發展滯後。孩子們眼界開闊,而心理閉索,眼睛看到的事太多,而自己心靈深處的事又不想告訴他人。
青少年學生正經歷人生重要的「青春期」。他們的行為有時象「暴風驟雨」,他們常常出現兩極交替現象,有時是孩子,有時爭做大人。他們生物性與社會性時常沖突。現在的青少年性成熟早,是心理斷乳期,是人生中事端發生高峰期(12—18歲)。人們往往只注意到現代社會孩子們很幸福,物質生活富有,大人們的關愛,社會現代化帶來的便利。而忽視了現代社會給孩子們以極大的不公,暴力、恐怖、毒品、黃色書刊網頁、單親、獨生子女、就業難等時時影響、侵害著他們。
學生的心理問題同家長對孩子們在生活上高度呵護有關。高度呵護下的孩子們如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遇不得挫折。家長在學習上又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龍。自身弱,壓力大,學生必然產生心理問題。
學生的心理問題由學習引起較多,現在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有的學生中考結束就撕書,高考結束就燒書,顯然是一種學習壓力過大、家長期望值太高,產生厭惡學習的現象。
中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一般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學生「青春期「現象,有時常常迷茫、煩躁,有時極度興奮,難以自控,有時消沉不語,有時東跑西撞(我們常常遇到學生亂打物件,甚至打人現象)。學生時常有白日夢,分神、幻想等現象發生。如課上走神不是他有意不聽課,同老師作對,而是一種心理現象。在認知方面,有的學生往往用消極觀點看自己,看事物、看人性、看世界,自悲感強,對前途冷漠,不自信。生理方面,有的學生體重減輕,睡眠失常,顯疲勞,一般女生較多。有的學生膽小怕事,有時主觀好勝,有時太敏感,唯恐別人對他說三道四。生活方面有的學生依賴性太強,不能自理。有的孩子自我中心太強,太嚴重,難以同別人合作。有的學生同異性走的太近,不能自拔。更有甚者,與家長對立,甚至走極端而出走。
上述因素都至使孩子們心理健康出現一些問題,產生心理障礙。我們的家長、老師們,教育工作者,都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現象,採取積極態度,科學方法以關愛,以輔導。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應是個體在多種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並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不斷調整自己內部心理結構,在其中漸次提高自己心理發展水平,完善人格特徵。
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有和協的人際關系,真誠、公正、謙虛、寬容,尊重他人;與人友好,善交往,幫他人,幫人成功,自己高興;有正確的自我觀,善於自處,悅納自己,接受自己,不目空一切,不夜郎自大,妄自菲薄;有健康的情緒,喜、怒、哀、樂正常;對人,對事,對社會,對人生持積極的心態。
中學生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在健康環境應該特別熱愛生活,樂於學習,有效學習,客觀看待問題,有效認識處理矛盾,逐步達到意志堅強,能自製,思維清晰,目的明確,能管住自己(人管住自己最難,包括有些領導人),有較強的耐受力,善於清貧。清貧—現在青少年太缺少了。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遵循健康要求,面對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應是人諸素質的基礎。心理是精神,任何素質發展都是以心理為前提的。發展學生個性,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輔導(我建議對中小學生用心理輔導,不用心理咨詢,心理輔導易被接受)。學校是教育,不是心理咨詢場所。教育先行,要進行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幫助學生成長發展過程,是助人的過程,幫其解決「長大不容易」和「成長的煩惱」等問題。心理輔導是以積極的人的發展觀為理念,相信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人都想好,都想成功。以學生成長發展為中心,以他助、互助、自助為機制。
使教育行為心理學化,教育過程才是完整的。發達國家已經把教育步入心理學化的過程。把心理學轉化為教育行為是我們教育的大課題。我們應特別關注學生的「情緒智商」。「情緒智商」指人善於調節「五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人靠感官「五覺」感知世界;「六欲」指人的食慾、性慾、求知慾、名利慾等;「七情」是喜、怒、哀、樂、悲、恐、驚等情緒狀態;「八方和合」,和是和平、和睦、和善,合是合作、融合、志同道合等。那麼,只有心理學化的全面體現和落實,教育過程才是完整的。
三、心理輔導
人是要成功的,社會需要健康人、成功者。學校教育就是要為社會培養成功者,健康人,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看來,所謂人的全面發展,就是指人的智力和體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按這一觀點,人類特性應是自由、自主的活動,人的身體活動,心理活動均衡健康發展。
教育先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現代學校必須做的,也應做好的。
1、營造環境
學校營造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環境。我們多麼希望校園有自然氣息。設想一個滿是自然氣息的校園,一定是百花爭艷,運動場綠草如蔭,甬路旁樹木蔥郁,亭台水榭交相輝映,小橋流水魚翔鳥語。生活在這樣的校園里的師生一定會身心健康,人際關系也會和諧。
我們為學生營造充滿師生共同願景的人文環境,營造「主動、探究、合作」的課堂教學環境。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誇美紐斯認為教育不能使學生厭惡學習,而使學生「能被一種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誘導著去學習。」知識的獲得在於求知的志願。十九世紀末,盧梭提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自由,讓學生在教育中同時得到進步和快樂。斯賓塞列主張,教學效果是與學生學習時所得到的滿足和樂趣成正比的。教育者應把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是否高漲、愉快當做評價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標准。馬卡連柯主張對兒童「尊重與要求相結合」,對兒童進行「前景教育」,讓兒童獲得「明日的快樂」,「從簡單的原始的滿足一直到最高的責任感之中得到快樂。」我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旗幟鮮明提出,要解放小孩子的自由,讓他做有意義的活動,開展他的天才;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可以想;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他們可以談;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的生命不會被稻草塞滿;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的歌聲可以在宇宙中飄盪。
學校要營造一個愉快合作的學習環境,友愛融洽的人際環境,多彩自主的生活環境和優秀文明的校園環境。
Ⅲ 高中心理健康課怎麼安排相應的活動方案吸引評委的興趣
1,主題鮮明、單一抄,突出重點;
2,一定要有互動環節,建議增加一兩個與主題相關的、學生參與的心理游戲活動(我有一百多個,給我你的郵箱,我傳給你);
3,一定要製作一個漂亮的PPT;
4,你可以把寫好的教案和做的PPT傳給我幫你斟酌一下。
Ⅳ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對中學生心理輔導的12種方法
一、聆聽法
聆聽法是指咨詢者認真、耐心地傾聽來訪者訴說的技巧,包括耳聞與目睹。耳聞即用耳聽,目睹即觀察來訪者的體態語言,從而聽出來訪者的心聲。咨詢者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主要是聽,而不是說;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不是師生關系,而是朋友關系。咨詢者對來訪者要平等相處,熱情接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會聽。交談時咨詢者與來訪者需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一種心理距離,這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聽來訪者講話時,咨詢者既不能一直盯著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聽的過程中,咨詢者要不時有簡短的鼓勵對方講下去的反應,如"嗯","是這樣嗎?"等等,表示自己是在關注他的講話。在聽對方的講話時,咨詢者自己的情感和體態語言也要與對方相適應。如對方高興,咨詢者要表示喜悅;對方悲傷,咨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聽時,咨詢者的身體要微微前傾,並不時適當地點頭。總之,聆聽法的關鍵是用心去聽。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來理解和分擔來訪者的各種精神負荷。如一個來訪者談到自己在班裡當眾受辱一事時說:"我當時氣極了,真想拿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詢者則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這件事對你的傷害太大了?"
三、認知法
認知法又稱ABCDE理論,它是指發生了事件A,由於有B的想法,便產生了心理障礙的後果C。如果通過心理咨詢,將B的想法改為為D(新的想法),就會有E這個新的後果,C這個心理障礙就消除了。這種改變認知結構的方法,就是認知法。這個方法也可以稱為"說明開導"法,接近於日常的個別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個人的一種奮斗目標慘遭失敗,心理上受到了嚴重傷害,如能將其奮斗目標加以轉移,從而改變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屢遭失敗而作《春秋》,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張海迪高位截癱而刻苦自學等等。如來訪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詢者就可移置其奮斗目標,可以建議其去考中專、職校或從業,若一定想上大學,不如考電視大學、職工大學,不是照樣可以進大學,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學呢?
五、暗示法
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人們可以通過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為它而無病生起病來。這就是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暗示法指咨詢者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行為,讓來訪者接受積極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對增強自信心,克服考試焦慮、比賽怯場、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關鍵是來訪者要相信這種暗示,否則收效甚微。
六、松馳法
松馳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從頭到腳逐步放鬆的方法,順序為幾句語言表達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靜;②我的右(左)手或腳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腳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穩、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輕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額涼絲絲的很舒服。這個公式最早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以後各國心理學家根據這個公式,編制了放鬆訓練的指導和暗示語,製成錄音帶讓來訪者進行松馳。一般一次20分鍾左右,一個療程為10天。經過訓練後,來訪者掌握了這套松馳技術,會迅速使自己的肌肉鬆馳下來,血壓會降低,心率會放慢。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鬆。冥想就是讓來訪者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經過,越具體形象越好。運用松馳法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放鬆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平穩,入靜。此法對因緊張而引起的各種焦慮以及恐慌,尤為有效,還可改善人的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這個方法通常與系統脫敏法結合起來使用。
七、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是指有步驟地、由弱到強地逐步適應某種引起過敏反應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試焦慮,可將引起學生過敏刺激的過程,分解成若干階段;①考試當天走出家門;②離學校還有100米;③離校還有50米;④離校還有10米;⑤跨進校門;⑥進入走廊;⑦走進教室;⑧入座;⑨考試鈴響;⑩拿到試卷。依次做好10張卡片,編好號。系統脫敏時,先拿出第一張卡(考試當天走出家門),想像當時的情景,心理有些緊張,就接著做松馳練習,放鬆全身肌肉。放鬆後,再拿起這張卡片,如再緊張,再進行放鬆,直到不緊張了,才做下面一張卡片,依次類推。直到10張卡片都做完了,考試焦慮也就消除了。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張卡片,不可心急。做後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像考試的情境時不於緊張為止。
八、厭惡法
厭惡法是使外界刺激與來訪者的變態行為之間,建立起密切的條件反射,這主要用於治療那種有社會危害性的心理障礙,如性變態。咨詢者可指導來訪者,當自己一有"壞"念頭時,就用像皮筋彈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壞"念頭與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條件反射:一有"壞"念頭,就感到手痛,以此來戒除惡習。這種方法,一定要在來訪者本人有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的迫切願望時,才能進行。
九、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將沉鬱在人體內的種種不愉快感受,如悲傷的情緒等排出體外的心理過程。疏泄法有以下幾種:一是讓其痛哭一場。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哭不僅可以減輕心理的悲痛情緒,還有利於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傷器不起來,可建議他看悲傷的小說或影視節目,幫助他把眼淚排泄出來。二是向知心好友訴說自己的煩惱或悲痛。第三,可向報刊或自己信任的有關機構寫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詢室也是一種很好的疏泄場所。
十、領悟法
領悟法又稱認知領悟療法,是中國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鍾友彬等創立。鍾友彬認為,成年人產生神經症的根源不在現在,而在於幼年時無意識的創傷體驗,如父母離異、缺少母愛、各種軀體病痛和災難、體罰、嚴重的情緒刺激、劇烈的驚嚇等,由此產生的焦慮為初級焦慮。成年人處在困境中或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產生的焦慮,為次級焦慮。次級焦慮經過心理機制的加工被變成種種神經性的症狀,但當事人本身並未意識到。所謂領悟,就是通過當事人對病因的回憶和咨詢者的解釋,使當事人醒悟到發病的根源,從而治好他的心病。
十一、激勵法
激勵法是指激發一個追求某些既定目標的願意程度的技術,包括激發動機、鼓勵行為、形成動力等因素。咨詢者要密切注意來訪者身上的閃光點,要肯定這個閃光點,鼓勵它燃燒起來,以挖掘來訪者的心理潛能。激勵要講究方法,它要求咨詢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明確的目標、誠懇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激發對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喚起被激勵者的成功經驗和對成功的向入,並創造條件讓其成功。
十二、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類為創造成功的人生,調整不健康的心理防禦機制的措施和技術,其目的是建立新的適合自己健康發展的心理機制。
Ⅳ 如何對高中生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 康人格,或者說教會學生做人,這是一內切教書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對於高中生來說,這種培養健康容人格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高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 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等方面,會遇 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根據學生身體、心理發展的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 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
Ⅵ 高中生厭學心理疏導
1、要正確的認識自我厭學了,或者不想學習了,不可能是口頭簡單的一句話,肯定有某種原因導致了我們的厭學情緒,不想學習,感覺學習太累,而且還不知道要干什麼,再加上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老師對於我們的態度,都會使我們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是我們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自己實在是成績很差,就告訴自己不在於能不能學好,而在於自己能不能真真切切的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
2、學會減壓,釋放自己
升入高中,就面臨高考的壓力,每一天高強度的學習也會讓我們很累,我們就要出去運動運動,減減壓,去操場跑步,和同學一起散步,聊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學會處理人際關系
有些同學在高中學習的壓力下,再加上沒有一個好的人際關系,讓自己總是很煩躁,宿舍的人際關系,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都會處理的不好,這樣的話,我們的環境確實讓我們會更加的煩躁,從而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我們要記住一句話,要想讓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去對待別人。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有助於我們的學習的。
高中是青少年的一個重要時期,出現了問題一定要重視,如果厭學心理不能自我疏導的話,可以找一家心理咨詢機構,像豚海心理咨詢咨詢這樣的專業機構,對於青少年厭學、叛逆都有著專業的心理教育方案,能夠幫助青少年早日找回自信。
我是看到廣告到店後可以領取免費心理測評,懷著試試看的心態去體驗一下,沒想到老師和藹可親、也非常專業,首先了解了我個人情況,還簽了保密協定,這個非常贊,確實效果不錯,老師引導我去探尋內心真實的想法去認清自己,然後給予意見和建議
Ⅶ 以「了解自己的情緒」為題,為中學生設計一個心理輔導活動
你懂自己的問題嗎?不要方案,你怎麼活動?難道把人往那裡一站就叫活動?你的人往那裡一站,做什麼、怎麼做,這就叫方案。。。你應該說,以了解自己情緒為題的活動方案。這可以分成幾個小程序,一,每人發一張事,寫出自己在今天早上起床時的狀態,自己的情緒,首先想到的事情。標明自己的情緒,是平靜的,是波動的,是開心的,是低沉的,等等。二,心理劇,這你可以隨便准備,只要有明確的情緒表達就可以。
Ⅷ 如何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
在咨詢高中生案例的時候,多數是由於學習壓力大,或是出國留學前後的反差(由於環境內、語言不同)造成的容厭學情緒,成績突然下降很多,或是沒有處理好同學和老師的關系,產生厭學,不想上學,一般需要專業咨詢師對孩子有個大致的了解,和他建立好關系,慢慢讓他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老師溝通,老師會給他和家長一個解決方案,慢慢建立起自信心,當他有了自信心和自我同一性,才會對以後的成長有幫助,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如何和同學老師相處,很多咨詢的同學都比以前更努力了,要讓他自己有心理輔導的意識,如果他自己沒有咨詢動力,咨詢師也很難辦,只能面詢時試一試。
Ⅸ 家長怎樣做高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細心觀察勤溝通
學生家長平時應多關注、了解最新的高考形勢,並向有關學校和相關部門咨詢中考政策信息,與孩子交流探討。晚上要盡量早回家,抽出時間多陪孩子,細心留意孩子的舉止變化。家長其實不必過於焦慮、緊張,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情緒也常常有所波動,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不要打罵多鼓勵
孩子上了高中,家長要學會當好孩子的心理老師。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在高中階段,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喪失信心,家長需適時給孩子鼓勵,和孩子交流。與孩子溝通時,家長的態度要溫和真誠,千萬不要居高臨下,用責備、質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更不能採取打罵的粗暴方式。家長可以嘗試各種做法,讓孩子卸掉「心理壓力」這個大包袱,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