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小學心理健康個體輔導例案報告

小學心理健康個體輔導例案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42:54

1. 請結合你的教學經歷,寫一份學生心理健康的案例及其教育實施情況

學生偏激心理個案分析

案例介紹

學生N,12 歲,我班中的一名男生。看似比較懂事,內向,平常不容易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和注意。四、五年級時曾有幾次因各種原因背著書包要回家不想讀書了。在未教他之前,本人就對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脾氣大,容易做出格行為。本學期發生的兩件事,讓我對該生有了更深的認識,一次是將家長給他上交給老師的晚托班費「弄丟 」了,死活不承認是自己用作它途了。另一次是因生日家長未買蛋糕而向任課老師發脾氣。平常喜歡說謊,自然地將所有的錯誤與不對歸結到他人身上,而自己卻無錯可改。

案例分析

本人認為,學生N 從心理成因來講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偏激是指人的意見、主張等過火。多存在於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做人處世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缺陷。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產生源於知識上的極端貧乏,見識上的孤陋寡聞,社交上的自我封閉意識,思維上的主觀唯心主義等等。

常見的偏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性:1、認識上的片面性:偏激的人以絕對的、片面的眼光看問題。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以偏概全,固執己見,鑽牛角尖,對人家善意的規勸和平等商討一概不聽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騷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只問別人給他提供了什麼,不問他為別人貢獻了什麼。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們交朋友喜歡「同聲相應,意氣相投」,都喜歡結交飽學而又謙和的人,老是以為自己比對方高明,開口就梗著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無理也要攪三分,試想,這樣的人誰願和他打交道?2、情緒上的沖動性:偏激在情緒上的表現是按照個人的好惡和一時的心血來潮去論人論事,缺乏理性的態度和客觀的標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誘。如果對某人產生了好感,就認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錯誤、是缺點、也不願意承認。3、行為上的莽撞性:偏激在行動上的表現是莽撞從事,不顧後果。產生偏激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知識經驗不足,辯證思維的發展尚不成熟,不善於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往往抓住一點就無限地誇大或縮小,自以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極易出現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斷,導致錯誤的結論。

學生N不管從認識,還是從情緒和行為上都與偏激心理的表現相符合,究其偏激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由於學生N 是獨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經商,家中只有大伯平常比較關心他的生活,父母最多的是給孩子錢,以此來彌補所謂做父母的責任。缺少了家庭教育這一關鍵要素,缺少了親人關愛的這一重要情感熏陶,導致學生孤單,生活無目的性,迷戀打游戲機,經常找各種介面向父母要錢。由於父母對他的關心較少,他就將自己的各種不足都歸結到父母身上。隨著心理遷移,在學校里,他就不管自己言行的對與錯,自然的將這一切的錯誤都歸咎到同學,甚至老師身上。缺失了家庭教育和親人關愛是學生N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個人因素。學生N對於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任何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好惡作為判斷標准。由於自己的偏激,導致他的人際關系比較差,這一因素更讓其在情緒上表現得更為沖動,以至於做出一些莽撞的行為。以偏概全,導致錯誤的結論和做法。

三、他人因素。由於學生N的偏激行為的表現,使其他學生對他退避三舍,同學們認為該生氣量特別小,看到別人受表揚就揭短,看到別人挨批評就幸災樂禍;沒有朋友,不願意和他們交往。所以學生N和同學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距離,孤單與無助促使他偏激心理的進一步發展。任課老師也對他的情況有所了解,所以不願更多的「管」他,得不到老師的關愛,使其覺得自己更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促使他用更為偏激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他人因素是其偏激心理形成不可忽視的因素。

輔導策略

1、拉近距離,實施關愛。

由於學生N 偏激的言行,使他與其他同學的心理距離較遠,也經常受到歧視而自卑,最終表現出自傲和偏執甚至對立情緒,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他真心交談,告訴他你是父母的好孩子,你是老師的好學生,你是同學們的好同學,你是班級大集體中的一份子,只要你正確地對待他人他事,你就會受到同學的歡迎,老師和家長的信任和表揚。於是我經常鼓勵他去關愛別人,關心集體,在多次表揚中,使他找回了自信,並得到了同學承認和友愛。在他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支圓珠筆,讓他很感動,從而逐步的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偏激心理得到了一定的矯正。

2、自我管理,塑造人格。

制定目標,讓學生N明確自控行為的主要目標,嚴格規范自已的行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制定一個時間規劃表,要求他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逐步磨礪自己的意志,讓他意識到一味地原諒自己,遷就自己,只會在錯誤、缺陷、惡性的斜坡上越滑越遠,最終不能自拔。實施批評和表揚有機結合的方式,規范其行為,引導其從偏激中走出來,塑造一個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3、師生努力,促使改變。

與任課老師溝通,利用一切機會發現學生N的閃光點,對案主不自製的行為以柔和的方式加以制約,減少了他與老師的沖突,有利於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使他獲得了一種寧靜、平和、友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同學們以一種寬大為懷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點,以一種沙裡淘金的耐心去發現他的優點,和平相處,共同進步,促使改變。

4、溝通家長,健康成長。

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系,希望為了孩子,多回家,多教育,多關心。平時要求注意創設與孩子溝通的情境,真心聽孩子的傾訴,少用粗俗而又無效的打罵教育方式,通過換位思維及互相關愛等方式正面啟發培養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利用好家庭這一教育的主戰場,作好孩子的榜樣,努力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為開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創設條件。

輔導效果

通過將近兩個多月的輔導,學生N已經能和父母較好地進行心理交流;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較為和睦了;能夠積極地參與一些活動;對老師有了信任感;平常因偏激心理而做出的過激行為幾乎沒有了。

個案思考

1、作為一名教師,要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在工作中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

2、教師要多學知識,除了學好課程的理論知識,做好教學實踐工作之外,還要學好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心理健康知識,藝術常識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適合現代教學的老師。

3、現代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挑戰性,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生活環境、心理素質各不相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復雜。

4、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一體的,如何做好老師,必須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充分發掘社會資源,利用學校主陣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教育,培養心智健康的學生。

2. 小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看了上面的內容後,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心理障礙的形成,家庭的因素佔主要作用版。所以,在輔導孩權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那就是去疏通孩子母親的愛之渠。母親給予孩子的愛是任何一個心理輔導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但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幫助母親,重新擁有愛孩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代表母親的言行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愛的表達方式是否被孩子接收到,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是,那麼,只有去換其他的方式去愛,換不代表無能,換只代表去尋找更好的途徑。
願我的感受能夠對你有所啟迪,能夠幫到孩子的母親學會愛的方式,幫到孩子健康成長。祝福!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