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意義
Ⅰ 你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開設的意義和必要性
來自網路●▂●
1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1.1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提高我校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
1.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個體,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等教育逐步實現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學習競爭、就業壓力等日趨增大。近年來,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大學生群體的規模逐步變大,他們的素質和結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於心理問題影響學業,一定程度上成為影響學校發展穩定的不良因素。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正確認識和確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工作目標上的一致性、工作內容上的相關性和功能上的互動性等聯系。即二者的根本目標都是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從本質上而言,二者都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二者是相互滲透的。所以某些思想問題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解決,而有些心理問題也可以通過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逐步化解。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顯著的不同點。第一,理論基礎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為基礎的,要求從意向活動、認知活動、綜合的心理活動方面去把握人的精神狀態。第二,工作內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專業與職業選擇,人際關系的調整,工作學習、婚姻家庭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包括青春期心理衛生;認知障礙;心理危機的調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愛國主義、理想道德、民主法制與紀律、形勢與政策教育等。第三,方式方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心理測量、個別晤談、團體輔導、心理暗示、角色轉換、行為矯正等,具有保密性、教育者傾聽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明確的政治導向,對於個體行為反映出來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符合導向的要公開肯定。價值導向是「顯性」的,有社會本位的傾向性。其主要有說服教育、榜樣示範、環境陶冶等方法,具有公開性、群眾性的特點。
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3.1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有利於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園氛圍。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板報櫥窗等方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積極開展心理沙龍、心理健康周(日)、心理健康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力開展積極、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陶冶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增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增強大學生互信、互助、友愛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開展多形勢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由於現實環境的多變性,對象心理的復雜性,心理素質發展的艱巨性,以及對象在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特有矛盾,決定了對象的心理問題不可能僅通過有限的課堂集中輔導來完成。還應根據對象的不同可以進行個別輔導或團體輔導,針對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不同可以開展個別咨詢輔導,針對有共性的團體開展團體輔導。根據條件的不同開展面談咨詢、電話咨詢、書信咨詢、網上咨詢等,多管齊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能最大程度滿足對象的要求。
3.3 系統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利於保證心理素質培養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課、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通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幫助教育對象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增進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時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在整個學校的教育過程中,不論是學科教學還是班主任(輔導員)的工作,不論是校內的教育活動還是校外的教育活動,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3.4 充分利用專業教學、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渠道,全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課教師要主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學過程中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輔導員、班主任要參加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注意發現和識別學生的心理問題,積極主動地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各管理和服務部門都要關心和幫助大學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大學生正處於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他們在社會閱歷、知識水平、生活環境和年齡階段上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使得他們的心理需求特點、現象有更多的共性,他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決定了他們基本上能夠穩定有序地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並對其產生的效果和所達到的目標有一定預見能力。大學階段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時期,是奠定人一生發展的基礎,不管他們願意與否,他們都要開始獨立地面對真實的生活,自主地解決面臨的人生難題。積極的接納與奮進是美好人生的起點,而消極的對抗則有可能一事無成。因此,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機制的建立在現代素質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Ⅱ 團體心理輔導設定目標的意義
有效的目標設定是團體咨詢的重要部分。但要注意,指導者不要為團體成員設定目標,而是幫助他們選擇和澄清個體的目標。盡管在團體咨詢的初期階段目標設定非常重要,不過在整個團體咨詢過程中,指導者也要不斷地提醒團體成員審視並及時按需適當地調整已定目標;另外,還要幫助他們評估任務的效果如何。如果指導者沒有激勵成員確定清晰目標的話,那麼團體咨詢就會毫無目的而且效果甚微。
Ⅲ 團體心理 輔導能解決什麼問題誰的培訓課程好
團體輔導是從個案咨詢中發展而來的,是心理醫生和精神科大夫發現專把一些較輕的同質病屬人集中在一起討論病情時會讓病情有很好的療效。現在社會上的團體心理輔導有泛濫且無原則的傾向。對於普通人搞的團體心理輔導一般無意義。
Ⅳ 團體心理輔導中保護的意義
雖然不需要承擔監護人的義務,但指導者還是要在團體咨詢中,防止團體成員遭受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傷害。參加團體咨詢會面對一定的風險,如果覺得某些團體互動可能會導致心理傷害,指導者就要及時幫助。例如,如果某個成員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或者團體的某種強烈的悄緒直接指向了某一成員,就需要指導者及時地實施干預。
Ⅳ 團體心理輔導中良好啟動的意義
良好的啟動抄技術可以使團體避免驚惶失措,喪失方向。該技術包括調動成員聚焦於有意義的活動,懂得運用各種技術促進成員進行深人的自我探索,將活動中的不同主題很好地銜接起來。適當的指導可以使團體活動目的明確、進展順利,而過多的指導則會使團體成員產生被動性。
Ⅵ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什麼意義
《大學來生心理健康教源育》是學院結合實施學生素質教育工程而開設的一門集理論知識教學、個體咨詢、團體心理輔導以及宣傳教育活動等為一體的必修和任選相結合的課程。
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准及現實意義,掌握並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心理整體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基礎。
Ⅶ 團體心理輔導能解決什麼問題誰的培訓課程好
隨著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各行各業的人、各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壓力。
心理困擾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很突出且普遍存在的問題,包含了學生的學業發展、異常行為、情緒障礙、人際關系、競爭問題,中年人的職業枯竭、家庭問題(親子關系、夫妻關系、代際關系)、成癮行為(毒品、葯物和網路)、突發事件的危機管理,以及種種的老年問題(孤獨、臨終、疾病)。由於現代人有很多心理困擾與行為問題,因此社會對心理輔導的需要日漸增多。
目前我國心理輔導領域中的專業人員非常有限,人手不足,而且主要集中在醫院、學校和一些專業機構中,工作方式以個別輔導為主。於是,產生了社會需要廣泛和心理服務提供不足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團體輔導非常必要且緊迫,團體輔導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心理幫助的需要,也可以彌補個別輔導的一些不足。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組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以實現:
(1)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發展個體獨特的身份感
(2)學會信任自己和他人,學會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和別人
(3)尋求一般發展性問題和特定矛盾沖突的解決之道
(4)學會更多有效的社會溝通技巧
(5)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更加敏感
(6)學會如何通過關心、呵護、誠實和坦率來促進他人成長
(7)澄清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對其加以改善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許多人在參與團體輔導過程中能夠得到成長、改善適應和加快發展。不過,如果誤用、濫用和盜用團體輔導,不僅會使團體成員蒙受傷害,學習錯誤的行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敗感,而且會破壞團體輔導的專業信譽。因此,從事團體輔導的領導者必須不斷充實團體輔導的專業知識,掌握團體輔導的技巧.了解團體發展的過程,才能組織和實施有效的團體活動,協助成員真正解決問題,促進他們尋心發展和生活適應。
京師博仁的團體輔導課程就很不錯,三天的課程講得非常的詳細具體,很專業,在學習過程中我體驗到很多很多,從角色投入,每個角色之間的,心理咨詢的過程中都有我身上的一些投射點,所以在每個人做主角的時候,我都有很多碰撞和火花在裡面,我覺得他們心靈上的傷痕我以前好像在某個生活階段都出現過,所以他讓我體驗到了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的痛苦,以及在痛苦當中掙扎的過程,背負了很多很多心理方面的壓力、沉重的負擔等等,通過這種掙扎這種成長讓我感覺到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在挫折來臨的時候可能沒有心理准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掙扎以後是會成長的,是會慢慢的逐漸強大起來的,來更多的面對今後要發生的更多的問題。
Ⅷ 團體心理輔導中反饋的意義
有經較的團體領抄導者襲會根據目己的觀察,通過自己對團體成員行為的反應向團體成員進行真實具體的反饋,同時也鼓勵成員之間相互反饋。團體活動的一大優勢就在於成員可以就自己所見所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反饋的目的是對個體做出真實的評價。要使反饋起到應有的作用,就要使其容易接受、並具有仔細品味的價值。有針對性和描述性的反饋要比孩統的判斷件的反愉有價值得多。
Ⅸ 團體心理游戲目的
團體來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自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團體心理輔導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造了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可以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廣益,特別適於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團體心理輔導結合一定的心理訓練和輔導,對於提升人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團體心理輔導一般一周一次,每次一個主題,或角色扮演游戲,或組隊模擬完成工作等等,團體輔導與普通游戲的操作區別在於,一般團體心理輔導訓練按先心理測驗找出問題,再心理咨詢補充了解個性情況,最後把情況類似者組織起來,制定針對性強的心理輔導訓練方案,按計劃進行輔導訓練,而普通的游戲活動一般不考慮參加者的個別心理狀態。
Ⅹ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作用和意義
大學生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概念及其作用;;如果你有心理困擾,你會求助於誰?;人們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心理咨詢中的會談和普通會談的差異?; 心理咨詢是指由受過咨詢心理學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運用心理學知識、理論和技術,針對求詢者的各種適應與發展問題,通過與求詢者協商、交談、啟發和指導的過程,幫助求詢者達到自立自強、增進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
;傾聽心聲 傾訴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它能幫來訪者緩解心理壓力,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前提。
辨明問題 心理咨詢是和你一起去分析所面臨問題的實質,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
磋商對策 當一個人處在精神壓力的重負下,思路常常會被堵塞。而咨詢師處於旁觀者的角色,能為你提出合理化的參考建議。
平衡情緒 心理咨詢通過給你宣洩壓抑情緒的機會,使你緊綳的情緒得到緩解
促進成長 學校心理咨詢的性質屬於發展性咨詢,目的在於助人成長。
;心理咨詢的原則:
保密原則
自願原則
尊重與接納原則
價值中立原則
助人自助原則
; 心理咨詢的對象; 心理疾病的分類;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可分為四大類: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與心裡有關的現實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特殊對象,即臨床治癒的精神病患者
需要危機干預的人群
;神經症VS精神病;大學生心理相關問題分階段各不相同:;;2 大學生常見心理咨詢內容及類型;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困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困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2.2 大學生常見心理咨詢類型; 團體心理治療;;;音樂治療
繪畫治療
心理劇; 音樂治療;繪畫治療; 心理劇是一種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發泄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通過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