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輔導教師工作職責
①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都有哪些職責
教師的共同職責:
1、學習、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堅持依法回執教,不斷更新教答育觀念,努力向素質教育轉軌;
2、堅守工作崗位,搞好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堅持教書育人,注重言傳身教;
3、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上齊上好每門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4、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教學中注意麵向全體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耐心輔導差生,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6、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書刊雜志,內強修養,外練基本功,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
7、主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8、團結同事,互教互學,堅持正義,少說空話、廢話,多干實事、正事。
② 心理輔導員的職責是什麼
通過自然聊天談話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和學習成績或學業狀況等;
談話過程中用心傾聽,穩定學生的心理情緒;
以心理測驗方式或詢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
引導學生宣洩情緒,緩解心理緊張與沖突;
幫助學生理清事實,澄清其價值觀念體系中的矛盾,培養其抉擇能力,由學生自己作合理的判斷;
心理輔導過程中作好輔導記錄,錄音或者筆錄,但需徵得來訪學生的同意;
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予以答復,做好回信及輔導的內容記錄,並整理備案;
對學生的有關資料、案例予以保密,單獨保管,不列入學校其他檔案;
協助學校有關職能部門辦好家長學校,積極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家長、教師、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形成良好的交往關系;
負責咨詢室的建設與管理,負責教師心理學知識輔導和學生的心理學講座。
③ 班主任如何做好小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困惑的日子,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抱怨開始多了起來:這學生怎麼就這么不聽話呢?明明是為了他好啊!真不理解,上課就是不聽,我看真是不想學了。聽起來的這一切,表面上好象是跟學習有關,其實也反應了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問題。所以,作為班主任,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為班主任,當你接到新班級時,要主動地向前班主任及課任教師了解班級情況,迅速記清每個學生的名字。讓學生通過談談我自己這就是我等即興演講,向班主任展示自己。班主任要有 意識地展示自己的心理,以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班主任要親自對學生進行 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的了解。通過家訪、電話聯系、校信通簡訊等形式了解學生的生活圈子,和家長保持聯系,是一種和家庭聯系的重要的方法。 (二)尊重、理解、真誠、保密是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 愛,需要傾聽,教師或父母,沒有人不想了解孩子,可事實上,許多教師或父母與孩子近在咫尺,卻難以溝通,甚至常常發生沖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學會真誠的溝通,很多時候,我們與學生之間就要互相尊重、理解、真誠,對學生不願公開的事情,要替他們保密。只有這樣,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學生才能願意敞開心扉,和老師做朋友。這樣也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有一次,學生張某來報告說,他的同桌柴某偷了他的文具袋。我問他是親眼看到的嗎?他說沒有親眼看到,只是懷疑。我想柴某雖然有些調皮,但品質並不壞,應該不會偷東西吧。我叮囑張某,沒有證據不能冤枉好人,並答應他幫他調查。我找到柴某,他說沒有拿,並讓我檢查了他的書包和桌斗,確實沒有。正在我束手無策的時候,另一位學生拿著文具袋從外面進來了,正是張某的文具袋。原來他去廁所時,在廁所的紙簍里發現的,還說,下課時還發現柴某上過廁所。我明白了。我把柴某帶到辦公室,給他擺明道理,問他是否拿了別人的文具袋。他不吭聲,我看出他的內心正在做斗爭。我想他一定是後悔了,只是還沒有勇氣承認。我靜下心來,對他說,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承認,還是好孩子,如果堅持錯誤,就是錯上加錯,況且,老師會給你保密的。我想是我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他,他終於承認拿了同桌的文具袋,並把它扔到了廁所里,並保證以後再不會這樣了。事後,他的表現確實好了許多,並且再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我也遵守諾言,保守著秘密,守護著孩子的尊嚴。 (三)學會接納、觀察、聆聽,是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 所謂接納,就是不使用命令、指示、教訓等權利措施,把學生看作是可以相互交流、彼此溝通的朋友。班主任要用這種坦誠的態度,使學生感到教師能對他的思想與情感給予接納,從而創造一種自由的、開放的、無拘無束的氣氛。班主任要訓練自己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了解學習的個性和他們思想、學習、生活方面的情況,能及時判斷學生的情緒,觀察到他們的內心。 正確聆聽是談話的重要的保證,如遇到學生吵架,班主任千萬別動怒,無須漫無邊際地大道理一番,這時要耐心地聽他們公說公理、婆說婆理從聽中了解,從聽中分析,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達到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教育的目的。 有一次,學生去操場上體育課了,我去教室取東西。當我走到走廊的時候,發現我班的張某站在我班的走廊外面,透過窗戶向裡面看。我剛在教室宣布,上體育課的時候,任何人都必須到操場上,不許在教室逗留。而張某竟無視我的紀律,我頓時火冒三丈。我徑直走過去,劈頭蓋臉一陣轟炸。張某站在那裡,臉色通紅。等我平息下來,張某說,是體育老師發現我們班的一位學生找不到了,叫我來教室找找。我頓時愣住了,內心感到難過和內疚。我沒有聽孩子解釋就輕易下結論,並批評他,傷了孩子那顆善良而純朴的心,我連忙向他道歉。在以後的一次寫作中,這個孩子寫到了這件事,並寫到自己一定要做個誠實的孩子,因為老師是誠實的,因為老師向他道歉了。所以,我認為接納、觀察、聆聽是班主任和學生進行溝通的重要的方式。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如果教師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個教育環境,那麼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將造成嚴重損害。在學校里,班主任與學生直接接觸每天都有5~6個小時,要比其他學科教師,比學生父母接觸孩子的時間更多,班主任在孩子心目中印象是深刻的。一個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樂於接納教師的職業,每天精神飽滿,滿面春分,真正體驗到教育教學是一件有樂趣的事,那會使學生很願意和你交往,你一定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因此,班主任無論處於何種心理狀態,都必須注意控制和調節自己不協調的情緒,切不可把學生當做出氣筒,否則最容易給學生造成逆反心理,從而大大降低教育效果。
④ 小學心理咨詢教師應做些什麼
應注意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所對應的不同心理問題。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並且幫助他們解決。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⑤ 小學心理輔導教育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
轉變觀念,區別心理輔導和德育教育
1
一定意義上講,這是心理輔導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心理輔導要求輔導者與被輔導者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悅納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如果心理輔導者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目出現,以苦口婆心說教的方式對待學生,肯定要被他們,特別是「問題」學生從心裡否定掉。結果你是講得口乾舌燥,唾沫橫飛,學生卻已經坐不住了。這是一誤區,需引起高度警惕。
2
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又是一個挑戰:完成這個角色轉化,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轉變觀念,放下架子,在心理上與學生平等,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或為完成某項任務而下達一些指令,這樣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作無用功。
END
心理輔導老師要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
1
心理老師不要強調自己的身份、立場,而是要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在我們的傳統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師的主動性很大,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的,真理總是掌握在老師手裡;要求學生聽從、服從,遵從老師的旨意;學生非常被動,而這種模式完全不適合於心理輔導。
2
心理輔導應當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在當今社會,這些生機勃勃、體質強健的青少年,面對的卻是單調枯燥的學習活動;激烈緊張的考試競爭、觀念不當的家庭教育、節奏快速的生活流程,以及人際關系中的種種矛盾沖突,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失衡。
3
針對這些紛繁蕪雜的問題來源,如果教師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或是靠主觀臆測來解決問題,怎能對症下葯呢?結局可想而知!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這是心理輔導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END
聆聽是心理輔導中最重要的技術
1
在傳統的思想教育過程中,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或老師講得多聽得少,學生聽得多講得少。這樣的話,學生心裡只把你當作老師而不是傾訴的對象,就不會表達出自己真實想法。同時,心理輔導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學生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去耐心聽。
2
聽的過程實質上也是把脈的過程,聽完了也找到了問題的症結。讓學生多說,也是讓學生合理的宣洩情緒。宣洩了也就輕鬆了;說了也能理清頭緒,更認清自己。有些問題甚至會不費吹灰之力而告破,這又何樂而不為呢?但對許多老師來說,這並不容易。因為長期的思想工作者角色是他們養成了滔滔不絕的習慣,善講而不善聽。
3
許多信息就會由於不善於聽而流失,甚至歪曲。從而使輔導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錘煉語言功能,但同時一定要學會聆聽。這既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態度,是對學生的尊重、同情與愛護,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
END
做心理輔導時要以創設良好氛圍為基礎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而這種情緒又是不穩定的,極易受到感染。為此要善於借用各種方式感染學生的情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適合於輔導工作順利開展。這可以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著手。
2
比如上班會課,可事先對教室或其它活動場所進行布置,讓人有一種溫馨、和諧、愉快、輕松的感覺;同時又要在自己的語言、語氣、語調上,身體語言上下工夫,讓自己更具親和力。比如,在座位的排列方式上,若稍做改動,可收到大效果——改秧田式為梅花型、馬蹄型、圓形等,便於和學生情感交流。
3
總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注重學生整體人格修養的陶冶,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才能是開展學校心理輔導的迫切要求。
4
如果您在中小學心理輔導中有很多困惑,那麼可以參加中國心理健康輔導員資格認證培訓班,跟隨中小學心理輔導專家董艷菊老師學習,董老師從事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有著豐富的學校心理教育工作實踐經驗。
⑥ 中學心理輔導老師職責兼班主任職責
1、熱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願意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奉獻時間和精力,恪守心理咨詢工作者的道德規范。
2、心理輔導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能為學生提供個別心理輔導。
3、心理輔導員要遵循「尊重理解、真誠保密、助人自助」的輔導原則,認真做好來訪者的接待工作,完成輔導記錄。
4、守時守信,熱情服務,讓自己的工作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努力維護學校心理輔導站的聲譽。
3、心理輔導員應不斷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輔導技能和服務水平,並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
4、 心理輔導員要嚴格遵循保密原則。對來訪者有關資料、案例予以保密;單獨保管,不列入學校有關檔案,不將來訪者的案例作為談話資料。在因專業和教育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採用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所有可能會辨認出來訪者的有關信息(在得到來訪者的書面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例外)。
5、 心理輔導員應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對自己能力范圍外的個案,應及時做好轉介工作。
6、危機干預: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如果發現來訪者有危害其自身和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心理輔導員有責任立即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必要時應通知有關的上級主管部門)。
7、心理輔導員應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與身心健康,在自身處於極度的情緒波動狀態時,應避免接待來訪者。
8、 心理輔導員必須嚴格遵守心理輔咨詢室的各項制度
⑦ 小學教師職責
小學教師崗位工作職責 一、教師的共同職責: 1、學習、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堅持依法執教,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向素質教育轉軌; 2、堅守工作崗位,搞好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堅持教書育人,注重言傳身教; 3、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上齊上好每門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4、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教學中注意麵向全體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轉載自百分網 http://www.oh100.com,請保留此標記精神;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耐心輔導差生,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6、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書刊雜志,內強修養,外練基本功,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 7、主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8、團結同事,互教互學,堅持正義,少說空話、廢話,多干實事、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