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心理健康輔導課件

心理健康輔導課件

發布時間: 2021-02-19 22:59:15

A.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張麗錦PPT

教師心理壓力的調節 心理咨詢輔導個案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
1.能積極地悅納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確評價、樂於接受並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2.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能面對現實並積極地去適應環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客觀了解學生的能力;具有獲取信息、適宜地傳遞信息和有效運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3.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教師的教育心理環境是否穩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及行為,也關繫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繁重艱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作中明確目的性和堅定性;處理問題時決策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面對矛盾沉著冷靜的自製力,以及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
6.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贊美等)多於消極態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7.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能適應當前發展、改革與創新的教育環境,為積極改造不良教育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
二、教師常見的心理沖突
第一,負擔過重,過分疲勞。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教師除了上課,還要批改作業,出各種練習題或考試題,如果是班主任就還得處理班務,進行個別教育,組織各種活動以及家訪等。有一部分新教師一工作就當班主任,由於年輕加上經驗不足,工作中往往疲於奔命,這樣會導致心理沖突。
第二,現實與理想之間反差巨大。如學校本來不應片面追求升學率,但又不得不為之。領導的要求,家長的願望,社會的議論等壓得許多教師喘不過氣來。老教師如此,新教師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之間存在某種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對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兩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進個體的發展,但如果對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個體喪失信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過分失調往往是產生神經症等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這種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在新教師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使他們感到困惑、緊張、焦慮、抑鬱、孤獨。
第三,自我認知出現偏差。教師的自我認知偏差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一是自我擴張型,其特點是過於悅納自己,自我評價偏高,形成虛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現為過於看高自己而導致自負,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點是對自我認識和評價過低,常表現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最終走向自我否定。
三、教師心理壓力的自我緩解:
1.調整認知,找准壓力源
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源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職業特點:教師的工作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知識突增、信息爆炸、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很多知識上不再比學生「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動搖和影響,由此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的教育對象大多是90年代以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個性方面存在著許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賴、孤僻、缺乏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意志薄弱等。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沖突多,教師工作中的難題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決新的問題,新的理論和方法又沒有系統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教師本人:教師本人作為心理壓力源有三層含義。一是教師對自身能力、水平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自我期望值過高,經常導致活動失敗而引發心理壓力;二是教師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心理壓力。
社會環境:社會環境作為一個重要的心理壓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
首先,社會成員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過高,這種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體現在對教師培養人才的質量上。學生、家長、學校及各級領導、社會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他們要求教師恪守職業道德,只求奉獻,不講享受,認為教師就應該安貧樂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會成員對教師在培養學生及遵守行為規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其次,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腦體倒掛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壓力。越來越富的大款與教師長期的貧困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超負荷的勞動負出、勞動創造出來的巨大的潛在價值、對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教師微薄的工資收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再次,社會發展過程中許多不正之風的蔓延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使得教師的成就動機難以實現,因而造成教師一定的心理壓力。明確了心理壓力源,教師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對心理壓力,教師不能怨天尤人,而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尋求問題的解決。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加強對職業規律的認識,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加強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全面充實和提高自己。要正確認識自己,為自己設置合適的目標,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時機地向社會宣傳正確的人才觀、科學的教育觀及教師勞動的特點等,爭取獲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2.放鬆情緒,減輕壓力感:
心理壓力一旦產生,必然伴隨著情緒上的焦慮和高度緊張,而高度緊張的情緒又作為一種剌激反饋到人的身上,使人產生更強的壓力感,情緒緊張和心理壓力就是這樣相互影響,逐步升級、逐步增強的。因此,放鬆情緒對於緩解壓力非常有用。情緒的放鬆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這是國內外廣泛應用的控制緊張情緒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過肌肉、骨骼關節和呼吸的放鬆以及神經放鬆等基本動作來降低機體能量的消耗,從而達到控制情緒強度的目的。
轉移注意:轉移注意的具體方法很多。如經常進行體育鍛煉,適當從事家務勞動、豐富業餘生活等。比如教師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餘,利用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便利條件,經常進行體育運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可以調節教師緊張的生活節奏,使情緒得到松馳,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感。同時,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開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與人交談:教師因為工作方式的相對獨立性,容易造成人際交往范圍狹小、人際協作有限和自我封閉。因此,當教師出現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時,他們常常感到孤獨、無援、痛苦。與人交談不僅可以使教師內心的消極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積郁在心裡的能量及時釋放出來,也可以使教師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幫助教師抵禦沉重的心理壓力,消除緊張情緒。情緒對比。具體做法就是當教師感到緊張、壓力大時,找來一些極幽默的笑話、相聲、漫畫、書籍等來聽或看,並從內心發出開懷大笑。人在笑時,體內心、肺等內臟器官得到了短暫的運動鍛煉,一方面增強了有機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剌激大腦產生出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激素,這種激素是人體內的一種天然麻醉劑,它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減輕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厭煩、憂郁和緊張的心理狀態。
3.磨煉意志,增強抗壓性:
心理壓力是人們對外界剌激進行反映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它的大小因人而異。
首先,教師要加強意志獨立性的培養。為此,教師要明確自己行動的目的性,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信念獨立地採取決定和執行決定,在行動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從於周圍人們的壓力,不為別人的言行所左右。
其次,教師要加強意志果斷性的鍛煉。為此教師必須全面而深刻地考慮自己行動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決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當機立斷,克服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人們在猶豫不決和優柔寡斷時,一直處於動機斗爭過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壓力大)。在行動中,敢於承擔責任,敢作敢為。當然,也要克服輕舉妄動和草率行動。輕舉妄動和草率行動由於不考慮主客觀條件,在網路中,輸入 免費ppt課件下載站 ppt課件 ppt課件下載 ppt教學課件 免費ppt課件 教學課件 關鍵詞,可以找到免費的。不考慮計劃實施的可能性和行動後果,常常帶來行動的失敗,從而造成心理壓力。
再次,要加強意志堅定性的培養。教師要堅信自己決定的合理性,並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種不符合目的的內外部困難和干擾,不屈不撓地為實現目的而奮斗,做到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壓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誘面前不動搖。
最後,教師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自製性,學會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懶惰、恐懼、緊張、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緒的干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