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童心裡輔導書嗎
① 有沒有兒童心理教育類書籍
很多呀,如果大眾的建議《愛的教育》,如果是教師蘇聯的蘇姆林《給教師們》很不錯,這些都是比較經典的兒童心理教育專著。
② 父母輔導兒童心理用哪本心理學的書比較好
你好樓主!心理學上描述孩子不同階段的生活是《發展心理學》,一個人的性格的形成是專在十四歲左屬右,性格影響著心態,性格的形成和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呵呵這要看父母的教育和父母的性格了,看一下《教育心理學>的有關書籍是對教育方法有幫助的,對孩子早期引導比較重要的,智商的定型比較早,在六歲左右,不過可以在學習方法和情商上來彌補,因為這比智商更為重要!不知道這對樓主是否有幫助!
③ 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
理解孩子的成長
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第二版)
貪婪:本能、成長與歷史
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6版)/心理學導讀系列
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研究報告
呵護孩子的心智
我輕松我快樂/Free Spirit超完美成長計劃叢書(Free Spirit超
兒童心理學 朱智賢全集--第一卷中小學教育與心理(精)
孩子逆反怎麼辦(少年版兒童版精華版)
兒童EQ的開發與培育(4-6年級兒童教師家長手冊)/兒童EQ叢書
兒童思維發展(第4版)
兒童社會性發展
培養少年兒童的100個好習慣
孩子的秘密花園(理解孩子的夢)/新新父母學院
如何對待受挫折的孩子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與青少年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教育輔導系列
創造力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書系
年輕媽媽案頭書
做一個最棒的孩子
兒童健康成長百問(生理心理行為指導)
十萬個怎麼辦(上下少兒版)
衛生好習慣/好孩子好習慣叢書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孩子的心靈您怎樣走進/心靈自助套餐叢書
孩子來自天堂
閱讀障礙與閱讀困難——給教師的解釋
笑對孩子的惱人行為
糾正孩子101個壞習慣
幼兒心理解密
兒童心理學
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
兒童心理測驗-更好地理解孩子
專家談兒童心理健康
探尋孩子心靈地圖
④ 關於少兒心理學的書籍有哪些
你可能不是心理學專業的,根據你的需要,我向你推薦幾本書,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我們經常交流。
一、《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北京大學心理學叢書》
【內容提要】
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看到孩子幸福快樂,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孩子活潑可愛的笑臉,清脆明亮的笑聲,樂於合作、明白事理的表現,鄰人或學校老師對孩子的贊賞,讓我們感到輕松愉快,自豪和幸福,是對我們為撫育子女付出的所有辛勞的最好回報。
但是,正如天有陰晴雨雪一樣,孩子也有悶悶不樂、大哭大鬧、發睥氣、不合作、不講道理的時候。父母們常抱怨說,「我簡直弄不明白這孩子是怎麼了。剛才還好好的,忽然就跟你鬧起別扭來了。怎麼哄也不行!太氣人了!」每當這類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就感到困惑、沮喪、氣惱、煩躁和失望,感到撫育子女的苦楚和不易。
總之,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潑、好學、懂事、聽話。當孩子顯得不正常時——例如,情緒低落、大哭大鬧、好發脾氣、厭惡學校、不可理喻時,我們常常感到無計可施,自己也變得情緒惡劣,只能運用做父母的權威,採取「高壓政策」,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
其實,正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一樣,孩子的成長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長年致力於家庭教育心理咨詢的帕蒂.惠芙樂(Patty Wipfler)認為,孩子的「不正常」的表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如果處理得好,會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認為,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是在宣洩精神或身體上的創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成年人的關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宜泄,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所以,當孩子有「不正常」表現時,我們父母應當通過傾聽給孩子以最好的關注。為了能很好地傾聽孩子,父母們自己也需要得到傾聽,以排除自身的有關負面情緒。
當前,我國社會上普遍關注的青少年教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獨生子女問題。帕蒂·惠芙樂的觀點與實踐也許會引起年輕父母的疑慮和擔心,即:強調父母要傾聽孩子是否有縱容和寵壞孩子之嫌,自己的孩子是否會因此而成為「小皇帝」?
的確,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做父母的不但要求保持態度可親,還要耐著性子關注孩子,幫助他(她)「發泄」不良情緒。這聽起來確實像是在縱容孩子。
但是,只要我們仔細了解帕蒂的觀點和實踐,就會明白:傾聽孩子決不意味著縱容孩子。首先,傾聽孩子是為了幫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使他們恢復正常思維的能力,從而能夠理解和接受成年人的正確意見和建議。同時,傾聽也是一種從精神和感情上關懷孩子的重要方式。我們做父母的常常只注重在物質生活上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和願望。當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時,我們卻往往因為時間和精力的不足無法滿足他(她)們的需求。情急中,我們常常會同意滿足孩子的某個物質要求,以便讓孩子安靜下來,讓我們自己快些擺脫麻煩。例如,當孩子莫名其妙地大哭使我們心煩意亂時,我們很可能會破例允許他(她)多吃一份冰淇淋,或答應給他買一輛嚮往已久的遙控玩具汽車,以止住他(她)的哭聲。當孩子意識到我們的弱點,意識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難以得到關注時,他們就會以不斷提出物質需求的方式來獲取我們的關注,直到我們發現孩子被「寵壞了」。
所以,傾聽與縱容孩子並無必然的聯系。孩子被寵壞的原因多半在於我們只顧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求(這比較容易做到),而忽視了或顧不上滿足孩子對於精神和感情上的關懷的需求。
帕蒂·惠芙樂撰寫的《傾聽孩子》系列——專門時間、游戲中的傾聽、孩子哭泣的時候、孩子恐懼的時候、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孩子憤怒的時候以及《聽你聽我》,是她和她的同事們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內容通俗易懂,並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我們很高興能得到作者的允許把它們譯成中文並按其內在聯系編成一冊出版,以方便我國讀者。
二、《走進孩子心靈:小學生家庭心理教育方略》
【目錄】
理論篇
1 小學生家庭心理教育的意義
2 小學生家庭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則
3 小學生家庭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4 小學生家庭心理教育的主要內容
實踐篇
小學生學習心理輔導..................
三、《讓孩子做主:初中生家庭心理教育方略》
【內容提要】
本書是獻給初中生家長的一份教育讀本。書中既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又有發生在初中生身上的一些實際案例,便於家長從理論和實踐上更加清楚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為了不使家長閱讀此書時感到枯燥和難懂,我們建議家長應該採取如下的讀書策略:
1.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系統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於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家長要更新觀念。家長如果要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應該重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對理論部分的閱讀進一步了解初中孩子的年齡特徵,以及容易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和地預防和輔導。
2.注意對案例的理解。本書中提及的案例是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對多數孩子該方面問題的一個匯總,因此,案例中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也是典型化的。不要以此與自己的孩子一一對應,找他們的不足或依據,誇大自己孩子的心理問題。
3.反思策略。此書不僅僅是一本處方性的手冊,此書的寫作目的是要通過一些案例引起家長的教育反思,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素質,真正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四、《孩子的心理世界——父母必讀·親子溝通》
【內容提要】
父母親抱著[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是正確的心態嗎?
當父母親走入孩子的世界後,本書可以幫助父母親如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使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中國的父母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鋪墊子女成功之路,但滿意的父母少,失望的父母多。為什麼會如此呢?
無數個失敗父母的個案告訴我們:中國的父母大多僅用自己的成長經驗在教育孩子。一旦為人父母,從沒有意識到應主動去學習掌握,現代教育學、心理學、醫學與營養學等知識,結果,一起步就使孩子輸在了自己的無知上。《父母必讀·親子溝通》是一套能給年輕父母提供實際運用的教子育兒指導性叢書,閱讀它,就會改變自己,去成就兒女的夢想。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⑤ 需要兒童輔導書
你好!我前不久回答被採納了另一個三歲媽媽提出跟你差不多的問題,3歲的孩子內,學習語言是最容有利的,能開始學母語,適當教他簡單的漢字,根據他掌握的程度來安排,學習強度不要太大,主要還是以娛樂為主,在娛樂中也是學習。學習智力開發更加迫切和實際。可以買些智力玩具教他玩,市場上現在各種各樣智力玩具很多,可以帶他去選,適當在這方面花點錢一定是值得的,不要輕看玩耍性質的學習,很多家長認為小孩玩耍浪費時間,這是一個誤區。請記住,10歲以前的兒童絕對是需要玩耍的。只不過是如何讓玩耍性的休息和知識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3歲孩子也可以參加一些趣味加娛樂性質的英語班,只要他喜歡就可以,也是要選擇最輕松的娛樂班。
4歲以後可以叫他簡單的算術,根據他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至於你提到的藝術班,不要太著急,那是6-8歲以後考慮的問題,而且要看是往藝術體能還是智能方向發展,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條件合理取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發展程度和趨勢,千萬不要強迫他都管齊下的加壓,那樣往往適得其反,切記!
⑥ 請推薦育兒方面的心理學書籍
我推薦你《鄭玉巧育兒經》淘寶上就有銷售。
⑦ 請幫我推薦幾本兒童心理學的書籍
1
達爾文抄根據長期觀察自己孩子的心理發展的記錄而寫的《
一個嬰兒的傳略
》一書是
兒童心理學
早期專題研究成果之一
2
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產生於19世紀後半期。德國生理學家和
實驗心理學
家普
賴爾
是兒童心理學的真正創始人。他對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到3歲每天進行系統觀察,有時也進行一些實驗性的觀察,最後把這些觀察記錄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兒童心理》,於1882年出版,被公認為第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
3
中國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雖也涉及很多兒童心理方面的問題,但兒童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中國出現較晚。20世紀初期,開始有人翻譯介紹西方兒童心理學著作,如
艾華
編譯的《兒童心理學綱要》陳大齊譯的《兒童心理學》等。
4
二十世紀30年代,
黃翼
重復過
皮亞傑
的實驗,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著有《兒童心理學》、《
神仙故事與兒童心理
》、《兒童繪畫之心理》等書;還進行了兒童語言發展及兒童性格評定等研究。
希望以上對您有所幫助
⑧ 對小孩子心裡輔導最好的書是什麼
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父母的陪伴
⑨ 兒童心理輔導的圖書信息
書 名: 兒童心理輔導
作者:(澳大利亞)熱爾達
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01973439
開本: 16開
定價: 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