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孩子心理輔導
1. 孩子愛發火,怎麼對孩子做心理輔導
父母多和孩子溝通
2. 如何引導愛生氣的孩子
教他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布施別人,喂鳥,放生,尤其是放生,對培養回慈悲心尤為有效答!
心病還須心葯醫,化解嗔恨心才重要,貪嗔痴這三毒煩惱,時常侵蝕我們的心靈,我們每個人深受其害,但能清楚看到他的人並不多!
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回,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1)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2)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3. 如何引導性格倔強愛發脾氣的孩子
1、嚴格要求讓孩子脾氣很壞
孩子小的時候,可謂體弱多病。因為怕生病,所以對孩子過分地關注,不讓他這樣不讓他那樣,目的只有一個,怕危險,怕生病。而孩子卻偏偏是一個好奇、喜歡冒險、淘氣的小男孩。不讓他乾的事情他偏要干,後來大人著急了強迫他不幹,他就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不惜嗓子哭啞。
維尼:限制太多,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沒辦法,只能夠去倔強,這樣才能夠滿足自己的心願,因為經常被拒絕所以自然發脾氣、哭鬧。相反,如果給孩子較多自由,家人也好商量,孩子和家人商量就可以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必要倔強、哭鬧了,因為那樣他也很不舒服啊!
因為他如此愛哭鬧、叛逆、倔強,所以我經常感到心情焦躁。由於任何道理他都是不聽的,哄也哄不好,所以我的耐心也很差,經常發火批評他。那時我的想法和很多家長一樣:「你也不能因為他哭鬧就依著他啊,什麼事都依著他,沒原則地溺愛,以後長大了脾氣更了不得,所以你得壓著他,樹立自己的威信」。
維尼評論:這的確是很多家長的習慣性思維啊,總怕溺愛孩子,慣壞了孩子,結果走向反面,去壓制孩子,嚴格地按照原則、規矩辦事。結果……
所以我一直以為這樣做沒什麼不好,因為我不想縱容他的壞脾氣,不想對他溺愛,我要對他「講原則」,「嚴格要求」,期望他最後能控制、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但是這樣的做法,非但沒有讓他的壞脾氣改掉,反而越來越壞。
2、順應心理,讓孩子成為乖寶貝
現在孩子快五歲了。三個多月前,看了維尼老師的博客之後,我開始逐漸意識到,孩子的現狀,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家長有問題,家庭教育有問題。我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習慣性思維,說實在的,要改變自己,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有時還是痛苦的。
1.改變了做法,孩子的反應就不同了
我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並且驚奇地發現,咦,好像有效果耶!
(1)吃餃子事件
一天晚上姥姥做了豐盛的晚餐。孩子卻非要吃餃子,快要發脾氣和哭鬧了。換做以前的我:「你自己不早點說要吃餃子,姥姥辛辛苦苦做的飯,比餃子有營養,balabalabala,怎麼這么不懂事,快給我吃!!!」孩子一定是哇地開哭,然後說什麼也不吃飯,哭鬧一晚上,大人再生氣一晚上拉倒。
那天的我,心裡念叨著「尊重理解和接納」,說:「寶貝,我知道你很想吃餃子(要理解孩子,確實很想吃餃子嘛),咱們去飯館吃新鮮的好不好?」
孩子:「太好了,我終於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餃子了!」
高高興興地跟著我去了。吃了一大碗餃子,然後高高興興跟著我回來。一晚上沒鬧事。
維尼評論: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也有合理之處,暫時順乎孩子的心理,皆大歡喜。媽媽這樣好商量,孩子就學會了商量。
(2)洗澡事件
叫孩子到浴室洗澡的時候他還在玩貼畫。叫了幾次,他又要找一張貼畫,而且請求:「媽媽你跟我一起找吧!」
以前的我:「洗了澡再找,要不水涼了。」孩子:「不行,我現在就要找到!」。我開始生氣:「已經耽誤這么多時間了,怎麼這么不聽話!」孩子:「我就是要現在就找到!」我肯定是越來越生氣,開始發火,最後孩子開始哭鬧。然後一個晚上又這么被毀掉。
那天的我學著順應孩子:「好吧,那我幫你一起找吧」找了一會兒,還是沒找到,我:「看,找了半天我們兩個人都沒找到,要不洗了澡再來找吧」孩子:「沒找到,好難過啊,你重新給我買吧」。以前的我:「自己不收拾好東西,找不到了又要買,浪費錢,不給買!」然後孩子又是一頓哭鬧......那天的我「先說好再說不」:「好吧,我答應你,你確實很喜歡那個貼畫,找不到了很難過。媽媽答應你合理的要求,但是你也得答應媽媽合理的要求,就是現在去洗澡。」孩子:「好吧......」
一晚上相安無事。
維尼評論:其實以前媽媽非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和做法,也是一種倔強;現在能去聽聽孩子的意見,不再倔強,那麼身教之下,孩子也會慢慢學會不倔強。有時我們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倔強,沒想到自己也是這樣。
(3)打水槍
孩子弄回來個水槍,裝了水在屋子裡開打。以前我會禁止他在屋裡玩,孩子卻非要玩,這樣就會發生沖突。我:發火,生氣,批評,開始一把奪過水槍,不許玩了!孩子:哭鬧打滾......
這次我讓他玩了一會兒,然後去替代性滿足:咱們到樓下吧,咱們去打樹葉,看誰打得准。」
孩子:「太好了!」 一晚上都玩得興高采烈。
維尼:靈活變通,替代性滿足,孩子也就合作了。
2. 常見問題的處理
愛吃零食,愛看動畫片,愛買玩具,是很多孩子的共同特點。
(1)吃冰激凌
天涼了,孩子要吃冰激凌。我想起了「先說好,再說不」。
我:「好吧,但是答應媽媽,因為現在天已經很涼了,以後會越來越冷,今天吃了以後咱就不吃了行嗎?」
孩子:「好!」
果然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鬧著要吃了。前兩天晚上在樓下玩,他看到一個小孩在吃冰激凌,他反而批評那小孩:「這么冷你還吃冰激凌,你還要不要你的肚子了?」
(2)看動畫片
孩子要看動畫片,經過商量,我們約定好看兩集。
兩集後……
孩子:「媽媽我還要看一集」
我:「不是說好了兩集嗎」
孩子:「真的只看一集了,我這次真的說話算數……」
我:「好吧,那就再看一集吧……」
一集後……
我:「已經看了三集了啊,我們來做XXX游戲吧」
孩子:「好!」
維尼評論:不苛求說話算數,約定的執行可以有些彈性,孩子心滿意足,就容易合作了。
(3)買玩具
孩子要買陀螺,以前買過兩個,我還是答應他了,只是約定不再買陀螺了。後來他又要買無極戰車,我也答應了,只不過約定兩個星期之內不買玩具了。過了兩天,他又要求買,我拿出約定和他商量不能買了,他也痛快地答應了。
維尼評論:適當滿足,適當拒絕;先說好,再說不。這樣孩子挺好商量的。
3、孩子的變化
其他的還有很多例子,比如午睡睡不著就不強迫他睡了,只是事先約定好晚上早點睡;比如在家的時候,仍然喜歡讓我喂飯,讓我穿衣,讓我擦屁屁(在幼兒園這些事情都會),我都會答應,但也會對他的以後提出要求。這樣先說好再說不,不去斷然拒絕,現在我們很驚奇地發現,順乎孩子的心理,他沒有被慣壞,反而很懂事了,性格變好了很多。
有次我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嚴厲批評了他,但是孩子並沒有哭鬧,只是說,媽媽我不這樣了,你別生氣好不好?然後向我解釋,其實他是怎麼怎麼,才不小心跑到路邊上,不是故意的。後來我也向他道歉,說對不起,媽媽不應該對你發火,但是媽媽生氣是因為擔心你。不管怎麼樣,在面對我激烈的情緒面前,孩子沒有像以前那樣採用激烈的情緒跟我對著干,而是如此冷靜理智地向我解釋,我已經很感動、很感動了。我突然發現,這個小人兒真的長大了很多,進步了很多。我也經常表揚他的這些進步,由此進入良性循環。而這也僅僅是在採用維尼老師教育方法3個多月後。
維尼評論:有好的親子關系,即使偶爾發火也不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應。如果親子關系不好,每一次發火都會引起孩子的哭鬧。
當然,孩子現在有時還有發脾氣哭鬧的時候,以前的我一是只看到孩子哭鬧的表面,沒有深究其哭鬧的原因;二是不了解「孩子每一次的不良情緒,都是促進心理成長的機遇」,所以往往嚴格要求他不能這樣發脾氣。哪知越是壓抑,孩子越是氣不順,就越是火氣大。現在學習了維尼老師的理念,如果遇到他實在要哭鬧,那就平靜地讓他發泄,一般15-20分鍾(最多30分鍾)後,盡情哭鬧、發泄完了不良情緒,就又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了。這個時候再平靜地跟他講道理,告訴他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哭鬧不解決問題,遇到不順心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都很容易地接受了。從而逐漸形成「遇到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發泄情緒」的思維,希望對他成人以後的做事方式有幫助。
4. 愛發脾氣的孩子,要如何教育
愛發脾氣是因為情緒控制不好,音樂對人情操的陶冶,主要是因為音樂本身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同時還因為音樂能夠在技術上最大限度地模仿或再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尤其是有針對性的即興創作的音樂更能夠和人的情緒進行直接的溝通。情緒不僅是情感世界的外衣,同時也是認知世界的催化劑。因為人在情緒好的時候,認知方面往往容易走向積極,反之則容易產生消極認知。音樂既然能夠通過自身包含的情緒來影響人的情緒,當然也就能夠對認知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力,所以這樣一來,音樂對人的心理世界的影響,自然就都包含了無限的潛力。
相關課程
東方司樂學習能力訓練中心,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引進德國先進教育理念,結合中國兒童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發展特點,歷時十餘年教研,選用世界經典名曲和中國名曲為素材,整合運用目前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法——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理論、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依教學法以及日本鈴木音樂教育法的教學理念,形成了一套獨特有效的課程體系。
音樂能夠激活並調動多個腦區的活動,其中就包括發展情緒智力的神經網路。音樂活動增強了神經網路的連接,使得孩子能夠對充滿豐富情緒刺激的、社會結構復雜的世界做出正確理解和恰當反應,從而幫助孩子產生、識別和運用情緒來管理生活。
5. 容易著急又愛生氣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我就是這種性格。不過我學佛了,法師講說生氣不好的影響太多了,講得很細,我聽明白了,自然就不敢生氣了。也強調要看淡,所以看淡後自然生氣就少了。
6. 怎麼教育愛生氣的孩子
一:你的孩子自尊心較強,比較敏感。自尊心過強的人,恰恰自我感覺不好。因為自我感覺不好,他們不敢與人爭執,對別人的批評也格外敏感。建議你對孩子的教育從培養他的自信心開始。 發現他的長處,給他創造表現長處的機會和條件,對孩子的行為以鼓勵為主,這些都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孩子的探索行為,家長應鼓勵,而不應限制。家長應該管的是孩子超出一定界限的行為,比如罵人。但要注意的是,家長的教育要就事論事,而不應針對孩子的人格,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會變得自信而堅強。 二:從你的描述看,你的孩子是一個比較膽小、比較敏感,而且比較依戀你的人。建議你對孩子的態度不要太生硬,管教孩子時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讓他快樂而自信地度過童年生活。
7. 孩子遇事愛哭愛生氣怎麼教育
孩子遇抄事愛哭鬧,是因為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不足,遇事緊張的表現。源於自小缺少歷練。很多家長愛小孩方式錯誤,耽誤小孩的成長。堪至給小孩造成不過逆的心理缺陷,一旦到了15歲,很多孩子的心理形成定勢,再要改變就非常困難。
給你的小孩多創造歷練的機會,讓他學會事情並記住方式。嚴重的情況要請專家教。
8. 家長學會哪些方法, 就能輕松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
小孩愛生氣,是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面對愛生氣的小孩,家長總無計可施。小孩愛生氣怎麼辦?家長要學會正確應對,才能輕松搞定愛生氣的小孩。
父母對小孩的陪伴非常重要,父母對小孩的陪伴可以給小孩帶來安全感,小孩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與愛就不會對父母生氣來吸引父母對他的關注。
9. 如何改掉孩子愛生氣的毛病
不要採取過激的做法,盡量去溝通,想想我們像他這個年齡時,想的是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孩子的內心
讓溝通搭建人與人心靈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