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班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1. 楊老師,培訓學校老師如何與家長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培訓學校的服務對象就是學生和家長。要想服務好家長和學生,需要首先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葯,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那麼怎樣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呢?溝通是最有效的途徑。密切的、有效的溝通就像在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三方之間的關系更加穩固!
一.搭建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
首先要以下明白三個問題:
1.老師該培養什麼?
首先,教會學生做人。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義,先做人後做學問。
課間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感恩勵志視頻,教育孩子要學會感恩、懂得尊重別人、堅持不懈等。
其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傳道授業解惑,教給學生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多教孩子方法。能力比知識更可貴!
2.學生需要什麼?
我們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學生。
首先,了解學生學校的進度。
來培訓學校補習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學校。了解每個學校的進度,才能判斷出哪些知識對他們來說是新知識,哪些是舊知識,從而准確定位教學的重難點。
其次,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
包括:每天做作業做到幾點?(有的孩子寫作業要寫到11點,那老師就要向同一個學校的其他學生了解一下,是不是作業量太大?如果其他孩子都很早做完的,那就說明這孩子寫作業磨蹭,針對這一情況可以跟家長做好溝通)
有沒有每天讀英語,是怎麼讀的?(有的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下也讀,只是沒有聲音,就用眼睛在看書,調查顯示,年級越高的孩子,越不愛大聲讀英語);提前預習的習慣;做筆記的習慣;整理錯題的習慣等。
再次,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
了解孩子跟誰一起住、是不是單親家庭、誰來管他的學習、跟什麼樣的孩子交朋友、是否喜歡學校的老師等等。
然後,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
有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好動,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有的孩子古靈精怪伶牙俐齒,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教學游戲時要照顧到所有的孩子。
3.怎麼教孩子才會喜歡?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怎麼樣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那就要豐富課堂,通過課堂游戲來引起孩子的興趣,通過競爭機制來調動孩子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
1. 同一個游戲不易久玩,這樣孩子就會失去興趣。
2. 了解當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游戲或電視節目,把它融入到我們的游戲中。
3. 來點小驚喜。平時做課件都要用到圖片,老師們可以在網上搜集孩子們喜歡的漫畫形象,也可以選擇把朋友圈裡家長曬的孩子們遊玩的照片,當孩子們在課堂上看到自己的照片時會非常驚奇開心。
二.搭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
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習慣,而孩子的學習習慣又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所以,要盡可能的去影響家長,逐漸的跟家長灌輸正確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家長分為四類:
有心無力的家長:
教育孩子方面的大道理都懂,就是沒時間陪伴孩子,把孩子扔給老師。對於這一類家長,孩子在學習方面出現問題要及時跟家長溝通,希望他配合我們的工作,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樣的話,家長事先已經知曉了,問題出現也就不會覺得老師做的不好。
有心有力的家長:
關心孩子的學習,並且對於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見解。只要你跟她多溝通,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跟家長達成統一的理念,就很容易成為一個鐵桿粉絲。
無心有力的家長:
這種家長被稱為陪伴式的家長,大多是全職媽媽,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奔波於學校和各種培訓機構。
無心無力的家長:
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也沒有時間管孩子的學習。這樣的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請家長配合監督,並且把家長要做的事情具體化告知家長。
三.出現問題,如何與家長溝通?
1.孩子成績下滑(共情原理)
這時家長一定很著急,我們要理解家長此刻的心情。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緒(是的,XXX家長,我知道你現在一定很著急,我也沒有想到孩子這次考的這么不理想),然後再慢慢的了解情況(孩子這次的考卷有發下來嗎?都是哪些方面扣分了呢?)家長這時會告訴你具體哪裡丟了分。(讓孩子本周過來上課的時候把試卷帶過來吧,我來幫她分析一下,看看究竟是哪方面的知識沒有掌握住)。等到看到了孩子的試卷以後,總結出問題所在,以及今後的解決方案,再給家長打個電話,並告訴家長解決方案。
2.打架
如果班上有孩子打架,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打架的原因,並進行調解,課後再跟家長回訪,告訴家長事情的前因後果。
3.不交作業
如果孩子偶爾一次不交作業,要了解原因,做出警告,然後令其利用下課時間補好作業。如果接連兩次不交作業,就要跟家長溝通了,請家長幫忙提醒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並記得帶過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是花期不同。相信孩子,靜等花開。關注孩子、和家長密切溝通才能更好的服務家長和學生,提高他們對培訓機構的信任和依賴。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楊峰 大咖
2. 培訓班老師應該怎麼跟家長溝通
1、簡短談話
家長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都是來去匆匆,幾十個家長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這就決定了教師與家長談話的時間不可能太長,只能採用簡短談話的形式與家長溝通。溝通時明確目的是給家長帶來價值。
方法一:如有的家長想了解孩子近階段在校的表現,教師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進步,然後針對孩子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辦法,以便家校隨時配合,促進孩子健康的發展。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同時向多位家長一起說,以便節約時間,一般談話時間不超過5分鍾。考慮到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有不同看法時,教師可事先編制計劃,列出具體的談話內容,然後再分時間、分批向他們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
方法二:很多老師抱怨跟家長溝通沒有素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與其匯報孩子在機構的學習表現,不如和家長聊聊孩子在家裡的表現,然後給家長做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和意見。
2、便條、簡訊/微信
有時簡短談話並不能達到家校溝通的目的。此時,教師可採取便條、簡訊/微信的形式與家長溝通。如教師可把孩子在校的表現及要求家長配合做的工作以簡訊/微信的形式寫出來,讓孩子帶給父母。也可要求家長隨時將自己的想法、經驗、建議寫成便條、簡訊/微信,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對家長反饋的意見進行總結,與家長交流,力求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家長提供給一些具體適用的指導。這樣,有利於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家長、老師之間暢所欲言,更加增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使家長對老師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
3. 輔導班在群里第一次怎麼和家長單獨溝通
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跟家長溝通。
4. 我在補習班幹活,老師讓我如何與家長溝通,還有和同學溝通
那麼你就按照老師的要求
努力去溝通
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5. 輔導班學生考試考差了,如何和家長進行溝通
我就是一個輔導老師, 其實學生有成績好的學生,
有些學生成績及就不會很好了。有好有壞是吧。
家長的話,其實表面上不會怪你,但是還是很在意的啦,
所以你得給學生家長看,以後的措施。
然後絕對不能批評學生,一定要誇贊學生,沒有幾個家長喜歡聽自己孩子不好的話。
然後看成績上孩子徐缺的漏洞,跟家長商談,以後該怎麼補孩子不擅長的方面的具體方案就可以了
其實,就是多下點功夫,雪上家長也不會怪你的了。
6. 補習班老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我覺得從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弱點開始溝通會好一點,家長一般都會在意孩子的的學習成績,從他弱點上說起能從開始就提起家長的注意力。
7. 課外輔導班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
1、主動與老師溝通,不要以「沒時間」為借口
有些家長不願意與老師溝通,總是被動地等老師來聯系,特別是一些孩子表現不好的家長,甚至害怕與老師聯系,這種做法對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家長不與老師聯系,就不容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也難以清楚知道孩子在家的情況,一旦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老師與家長溝通不暢,也不利於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現在老師工作負擔重,要教授幾十名甚至上百名學生,難以對每一名學生都關注到,如果家長經常跟老師聯系,老師為了跟家長有話可說,自然就會更多地注意孩子,了解孩子,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這樣不是很好嗎,
2、與老師進行溝通要注意時間、地點和方式
老師與家長傳統的溝通方式是家訪與家長會,但老師工作繁忙,不可能經常進行家訪,家長會上那麼多家長,老師也不可能跟一名家長談多少情況,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要善於靈活運用多種聯系方式,比如電話、簡訊、QQ、郵件、微博、微信等。即使工作繁忙,不能與老師面對面溝通,也可以抽出幾分鍾時間給老師打電話,電話打不通或者說不清還可以採用簡訊、QQ、郵件等方式聯系。如果家長希望和老師面對面溝通,不要突然拜訪老師,打亂老師的工作安排,應該提前打個電話,約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讓老師有時間做好准備。
3、保持平等尊重的態度,不要情緒化
家長與老師都希望教好孩子,讓孩子成才,在這一點上,家長和老師是朋友,是合作者,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進行理性的交流。家長要把老師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真誠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尊重老師的意見,冷靜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雙方意見不一致,也應該妥善協商,求同存異。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家長要盡力保持冷靜和剋制,耐心聽老師的解釋,了解事情的全因後果,和老師共同尋求問題的解決之法。
4、溝通內容不限於學習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多方面的關懷,家長同老師的溝通應該是多方位的,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言行、思想和家庭情況等。家長除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要多了解其他方面,比如和同學相處好不好,對老師的態度如何,是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樂不樂於幫助他人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武漢狀元教育老師建議家長向老師提供一些孩子的信息,比如在家的學習情況,孩子的喜好特長,和父母相處情況等等。這樣的溝通能讓老師和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