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課說課視頻
Ⅰ 心理健康教育怎麼說課(中學生的)
先從入則孝開始,先讓學生明白誰是父母誰是兒女
Ⅱ 有哪位好心人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說課稿及模板,有視頻更好,急件!,跪求,謝謝
一份心育復課說課稿把你弄得那麼急,要制么不是心理學專業的,要麼在校的時候沒有好好學,不論是哪種原因,都容易誤人子弟,給了相當於助虎害人,我寧願不給。如果你真能成功,建議還是要好好把心理知識學個透,這東西做不好是會害人的。
Ⅲ 小學生心理健康逆反心理及其輔導講課怎麼講才能生動形象
逆反心理是心理獨立意識的覺醒,要講好這堂課要處理好孩子的成長意識和獨立意識,要對他們給予足夠的尊重。進行相關的引導,具體的活動與課程設計可以到心理健康課學習交流群里去申請份教案參考參考,如果學校有實力可以配備心理健康課教案工具箱幫助老師進行教學。
Ⅳ 如何說課-心理健康課
一、什麼是說課
說課是指教師在備課基礎上,於授課前面對領導、同行或評委,主要用口頭語言講解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依據的一種教研活動。它是教師將教材理解、教法及學法設計轉化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課前預演,也是督促教師業務文化學習和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還是評估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說課與授課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處
相同點:
二者依據的教材、內容是一致的。
不同點:
第一、目的不同。授課的目的是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知識,進而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即使學生會學;說課的目的則是向聽者介紹一節課的教學設想,使聽者聽懂。
第二、內容不同。授課的主要內容在於教哪些知識,怎麼教。說課則不僅要講清上述的主要內容,而且要講清為什麼這樣做。
第三、對象不同。授課的對象是學生。說課的對象是領導、同行或專家、評委。
第四、方法不同。授課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讀、講、議、練等形式完成,說課則是以教師自己的解說為主。
說課這一教研活動近年來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活動形式也不斷完善和發展,已由單純的教師講教學設想發展成為「說、授、評、寫」一條龍的新模式。
三、說課的類型
1、檢查性說課。即領導為檢查的備課情況而讓教師說課,此類說課比較靈活,可隨時進行。
2、示範性說課。學校領導、教研人員、骨幹教師共同研究,經過充分准備後進行的說課,目的在於為教師樹立樣板,供其學習。
3、研究性說課。是為突破某一教學難點,解決教學中某一關鍵問題、探討解決方法而進行的說課。此類說課往往和授課結合,課後再深入進行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形成書面材料。
4、評價性說課。通過說課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給予評價,常用於開展各類競賽活動。
四、說課的內容
說課的內容是一節課的教學設想,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對象、教學反饋等基本內容,具體的應說下列內容:
(一)教學目標
1、教學的總體目標及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具體目標。
2、各項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
3、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目標的實施途徑。
(二)教學內容
1、簡介教材地位,即所說的課是哪個年級的哪節課,在教材中處何地位,有何作用。
2、教材處理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3、重點、難點及確定的依據。
(三)教學方法
1、總體的教學構想及構想的優點或依據
2、具體的教學過程(導入、講解、結束等)設計及其優點或依據
3、轉折點、難點知識教法設計及其優點和依據。
(四)教學對象
1、分析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學習本節課可能出現的困難及解決的對策。
2、分析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根據其特點所採取的教學對策。
(五)訓練反饋
1、訓練的功能和目的。
2、訓練內容確定的原則和依據,內容的難度及其特點。
3、訓練的方法。
五、說課的要求
(一)說課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說課活動的靈魂
說課是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活動,所說的內容是教學設想和理論依據,所以教者既要說清教學設計,又要說清設計的依據,做到將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認識,體現實踐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和理論與實踐統一。
(1)說課要有理論指導。
在說課中對教材的分析應以學科基礎理論為指導,對學情的分析一概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對教法的設計應以教學論和學科教學法為指導,力求所說內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2)教法設計應上升到理論高度。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注意到對教法本身的探索、積累與運用,而忽略了將其總結上升到理論高度並使之系統化、規律化,因而淡化、淺化了教學實踐的功能。說課中,教師應盡量把自己的每一個教法設計上升到教育、教學、理論高度並接受其檢驗。
(3)理論與實際要有機統一。
在說課中,既要避免空談理論,脫離實際,「放之四海而皆準」;又要避免只談做法不談依據;還要避免為增加理論色彩而張冠李戴,理論與實際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論切合實際,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
第二、科學性原則----說課活動的前提
科學性原則是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說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是保證說課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說課應做到教材分析正確、准確、透徹,教學目的確定,教法設計合理。
科學性原則對說課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分析正確、透徹。
說課中,教師不僅要從微觀上弄清弄懂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做到准確無誤,更重要的是要從宏觀上正確把握本節課教材內容在本學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課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深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
(2)學情分析客觀、准確,符合實際。
說課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本課的原有基礎和現有困難兩個方面分層次的、客觀、准確的分析學情,為採取相應的教學對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3)教學目的的確定符合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
教學目的包括本節課的總目標與具體的基礎知識目標、發展智能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其確定都要與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要有切實可行的落實途徑。
(4)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的、符合課型特點和學科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智能,可行性強。
說課中,教師既要說清本節課的總體構想以及依據,又要說清具體的教學設計尤其是關於重點、難點知識的教法設計的構想及其依據,使教法設計思路清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第三、創新性原則----說課活動的生命線
說課是深層次的教學研究。一節示範性的說課,對教學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教者在說課中應注意將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要注意發現新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這樣才能使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只有在說課中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才能使說課活動永遠「新鮮」、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四、可行性原則----說課活動的核心。
說課是將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的授課前的實踐演習,是對教學方案是否具有實用價值的檢驗。備課是為了授課,所以教學設想必須切實可行,方具有實用價值。教學設計是否可行,關鍵在於是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無論是教學目的的確定,還是教學方案的設計,都應從學生的智能水平,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出發,才能具有可行性。
(二)說課的基本要求
⑴語言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說課的對象是同行或領導,說課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情況下10----20分鍾就足夠。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內容很多,所以說課中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防止面面俱到,無主無次的泛泛講解,尤其是對本節課的知識教學,應將重點放在重點、難點知識分析和教法設計上。
⑵重點內容應明確具體,說理透徹。
說課中應圍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材中重點難點分析、重要知識點的教法設計和整體教學設計以及鞏固訓練等主要的內容進行,並且要說的清楚明白,分析透徹,論證具有說服力。
⑶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說課與授課不同,它不僅要講「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說明「為什麼」,這是說課的質量所在。說課的三個方面的理論(即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學科教學的專業理論,體現各級各類學校的特色理論)要隨說課的步驟有機提出,使教例與教理有機的融為一體,防止穿鞋戴帽,油水分離。
六、說課的評價
評析說課的關鍵是制定和把握科學的評價標准,評價標准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
1、教學理念----先進、科學(30分)
①教學對象的分析准確、對策恰當;對學生學習本課的原有基礎和現有困難分析准確;採取的教學對策有助於克服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心理障礙。②教學設計中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教材分析----准確、透徹(20分)
①教學的知識、能力、思想教育目標完整、具體明確;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充分,即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能夠實現。
②准確把握教材是知識結構和體系,對所選課題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分析正確。
③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準確,確定的依據充分,分析透徹;。
3、教學方法和設計----科學、實效(20分)
①教學的總體設計合理,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有新意。
②教學程序的設計科學,思路清晰,結構合理,能實現教學目標。
③導入、結束等重要教學環節和重點、難點知識教學的教法設計符合學科特點,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能力,注重學法指導。
④教法設計的依據科學,與教法相統一。
⑤教學手段的選用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⑥板書設計科學、課件製作精美。
4、教學程序----和諧、緊湊(20分)
①教學容量適當、結構合理、層次清楚
②銜接緊湊、突出重點,抓住關健,突破難點
③板書、圖示、實驗設計合理、說明各環節安排的道理科學
④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學法指導適時、得當、各教學環節過渡自然
⑤訓練方法得當,有助於學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維品質的培養。
5、教師基本素養----業務精良、教態大方(10分)
①講普通話,語言流暢、准確、精煉
②教態自然大方,感染力強
③演示操作熟練
④板書、圖示工整規范
總體評價
1、整體說課內容充實,邏輯性強,層次清楚,有創新意識,突出特色。
2、教師基本業務素質精良、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簡明扼要、感染力強。
七、走出誤區,從本質上理解「說課」。
------說課容易出現的問題
1、誤區之一:說課就是復述教案
說課稿與教案有一定的聯系,但又有明顯的區別,不應混為一談。說課稿是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成的,說課稿不宜過長,時間應控制在10~20分鍾之內為宜;教案只說「怎樣教」,而說課稿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案是教師備課這個復雜思維過程的總結,多是教學具體過程的羅列,是教師備課結果的記錄,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設定教師在教學中的具體內容和行為,即體現了「教什麼」、「怎麼教」。
2、誤區之二:說課就是再現上課過程
有些教師在說課過程中一直口若懸河,激動萬分地給聽者「上課」:講解知識難點、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紹板書等,把講給學生的東西照搬不誤地拿來講給下面就座的各位評委、同行們聽。其實,如果他們准備的內容和課程安排面對的是學生,可能會是一節很成功的示範課。但說課絕不是上課,二者在對象、要求、評價標准以及場合上具有實質性的區別,不能等同對待。
說課是「說」教師的教學思路軌跡,「說」教學方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設計的優勝之處在哪裡,設計的依據是什麼,預定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這好比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見,說課是介於備課和上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對於備課是一種深化和檢驗,能使備課理性化,對於上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准備。
3、誤區之三:說教學方法太過籠統,說學習方法有失規范
「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是說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有些教師在這環節中多一言以蔽之:我運用了啟發式、直觀式等教學法,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等等。至於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怎樣操作,卻不見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師把「學法指導」誤解為:解答學生疑問、學生習慣養成、簡單的技能訓練。
4、誤區之四:「一窮二白」,說課過程沒有任何的輔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師在說課過程中,既無說課文字稿,也沒有運用任何的輔助手段。有的教師明明說自己動手設計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但在說課過程中,始終不見廬山真面目,讓聽者不禁懷疑其真實性。所以,說課教師在說課過程中可以運用一定的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實物投影儀、說課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時間里向同行及評委們說清楚課,說好課。
八、說課人應具備的心理要素
(一)認識和素質是說好課的前提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應對其有深刻的認識,方能做好。說課活動也是如此,要想說好課,必須對說課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有深刻的認識。因此要求說課人應有良好的認識素質。
首先要認清說課活動的性質。
說課是把教師的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的一種授課前的實踐演習;是教師在獨立備課基礎上,向同行系統的談自己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然後由同行評議,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說課是加強課堂教學研討、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還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
其次要明確說課的內容及要求。
說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對象,訓練反饋等基本內容。
基本要求是:
1、依據教材、大綱,符合學生實際。
2、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內容具體。
3、說理透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語言准確、簡練、科學。
說課質量的高低,除本人的素質外,准備工作也重要環節。准備的充分,說課質量才會高。說課的准備工作一般可分為如下四步:
1、學:即鑽研大綱和教材,明確大綱的基本 要求和教材的結構,基本知識;確定重點、難點;學習必要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做好理論准備。
2、析:分析學情,確定教學的指導思想與基本教法和學法。
3、寫:遵照相館說課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寫出說課講稿。
4、演:說課前的試講,從中找出不足,並加以修改和完善說課內容。
說課活動開展的好與壞,首先了取決於說課人對說課活動認識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搞好說課,必須從認識說課入手,努力提高自己的認識素質。
(二)情感是說好課的動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的各種活動都與情感不無關系。列寧曾說過:「沒有十分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同樣,在說課中不能不考慮教師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對於說課活動具有積極的情感可激發教師說課活力,使教師精神煥發,朝氣蓬勃,從而提高說課水準。
1、說課要有激情
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地爆發而時間短暫的情感。積極的激情與冷靜的理智、堅強的意志相聯系,是說課活動的巨大動力,能激勵說課人克服困難。所以說課人必須要有激情
2、說課要有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的情緒狀態。在心境產生的全部時間里,它能影響人的整個行動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積極良好心境可使人振奮,從而完成困難的任務。
3、說課要有熱情
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穩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掌握整個人的身心,決定一個人思想行動的基本方向,成為巨大推動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學是需要人的高度緊張性和很大熱情的。」
Ⅳ 如何寫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說課稿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專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屬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
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
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
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點評)的教學敘事;
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Ⅵ 誰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關於珍愛生命的教案、課件或說課
http://wenku..com/view/59a488106edb6f1aff001f9d.html
Ⅶ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課專科670121K哪裡有試題可以下載或購買求試題和講課視頻~
網路文庫可以下載試題。
Ⅷ 誰有心理健康教育《與依賴說再見》的教學設計,課件和說課稿,謝謝!
分開搜索《與依賴說再見》的教學設計, 《與依賴說再見》的課件,《與依賴說再見》的 說課稿,就會有可以參考的文章。
Ⅸ 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心理健康教案說課稿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內案(教學設計)容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Ⅹ 怎樣對待長輩的叨嘮 心理健康教育課說課
教學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麼情況下嘮叨。
2.明白父母的嘮叨是關心、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 3.探討應對嘮叨的好辦法。 教學方式
1.小組討論 2.小品表演 教前准備
排練小品《亮亮在家(一)、(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早上好!我們彩虹聊天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今天聊的話題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嘮叨。 二、說說自己
1.介紹自己年齡。
2.現在,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能主動把自己的作業給爸爸媽媽看呢? (教師評價:大家的這些表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們長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獨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說說嘮叨
1.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喜歡嘮叨嗎?(讓學生討論一分鍾) 2.長輩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嘮叨呢?(指名發言) 3.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一)》。 亮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亮亮,在干什麼呢?寫完作業沒有„„」媽媽一邊換拖鞋,一邊問道。「一會兒再寫吧。」「快寫作業去,快去呀!」媽媽話音剛落,爸爸也回來了,爸爸還沒放好提包就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還有„„」爸爸還沒問完,亮亮已經不耐煩了,沒好氣地說:「不怎麼樣!還不是老樣子。」說完繼續看電視,這時,爸爸瞪著眼睛„„ 4.討論:亮亮為什麼會不耐煩呢? 5.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什麼情況下會嘮叨?他們往往喜歡說些什麼呢?(舉手發言)
這個問題的討論還可以分兩步進行:①個別發言;②小組交流。教師的評價則可以說:「真有意思」「挺特別的」「我十分同情你」「他們這樣說可以理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解」等。
6.實話實說: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聽到長輩嘮叨你的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教師小結:聽著父母反反復復地說著同一個內容,大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想法是比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媽媽的話
1.導入:上課時,老師做了一份社會調查,並把這次調查的談話記錄下來了,下面,我們一些來聽聽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 2.播放社會調查的錄音
問:您好,現在,想請你來談談關於「嘮叨」的話題„„
問:您好,你的孩子快12歲了,當你想跟他說一件什麼事的時候,他有時候就表現出很不耐煩的樣子,這時候你是怎麼想的?(讓學生充分舉手發言) 3.小結:剛才,我們聽了爸爸、媽媽的心裡話,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靈的震撼。嘮叨是天下父母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五、找方法
1.討論:嘮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當自己的想法、做法與父母長輩的願望不一致時,你是怎麼做的?
(讓學生充分舉手發言,教師適時點撥總結方法。) (1)安靜聆聽法 (2)轉移注意力法 (3)自我諷刺法 (4)解釋說明法 „„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媽媽進門就問:「亮亮,寫完作業了嗎?」「媽媽,看一會兒電視就去寫,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幫媽媽拿拖鞋。媽媽笑了笑,就做飯去了。亮亮剛要坐下來,這時,爸爸也回來了,剛進門就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亮亮調皮地一笑:「還好,老爸,我這個兒子不會給你丟臉的。」說完又繼續看電視。「亮亮,今天的日記准備寫什麼內容„„」爸爸又問了許多問題,亮亮沒有發火,只是靜靜地聽著„„
3.討論:亮亮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嘮叨的?(讓學生用前面列出的方法來解答)
六、幫幫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父母長輩的嘮叨,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幫助嗎?(讓學生把問題寫在紙條上,通過討論來解決) 七、小結
父母親由於愛而嘮叨孩子,我們應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讓我們共同架設起一座彩虹橋,使人和人之間多一份溝通和理解,這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活動延伸
開展輔導兩周之後再次做社會調查,讓家長談談孩子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和變化,為今後開展輔導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