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一年級小學心理輔導個案記錄

一年級小學心理輔導個案記錄

發布時間: 2021-02-28 14:57:30

1. 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一、理論依據
融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也是心理健康的促進劑。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是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前提。一些人之所以人際關系不良究其根本原因都是他不懂得感恩、付出,不體諒別人;有的人總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可是自己又不願付出。
二、設計目的
1、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付出
2、讓學生學會體諒他人,學會「用四個手指迎接愛」
三、活動對象
一年級新生
四、活動方式
1、游戲活動
2、講述與討論
五、活動准備
1、錄音機(一盒舒緩的音樂磁帶)
2、大致了解班上同學人際關系的現狀
3、把桌、椅搬到教室後邊,讓教室有一個空曠的場所
六、活動步驟
1、讓一半的同學先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的同學分別站在圍成圓圈的同學的身後,形成一個稍大的圓圈。
2、播放音樂。叫圈裡的同學轉過身來與外圈的同學相對而站。介紹活動規則:「當我說『手勢』時大家來做:如果你與對方都伸一個手指,表明你們互為陌生,不願認識,聽到我喊『動作』時請把臉轉向左邊;如果你們伸兩個手指,表明你們願意相識,聽到我喊『動作』時互相握一下手;如果你們伸出三個手指,表明喜歡對方,聽到我喊『動作』時雙手握一下;如果你們伸出四個手指,就表明你們願意分享對方的快樂、承擔對方的痛苦,能為對方真心誠意的付出,聽到『動作』時請擁抱對方。如果你與對面的同學伸的手指不一樣,就不需要做動作。」
3、開始活動:老師說「手勢」完成一個動作。
4、叫圈裡的同學向左跨一步,再次進行活動......重復活動,直到向左走了半圈。
5、教師小結:總伸一個手指的同學應該明白了吧:為什麼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了我們?因為我們根本就不懂得付出。我們總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太少,可是我們又付出了多少呢?大家回頭看一看,有多少人就因為你的捨不得付出而與你檫肩而過,也許等到你願意付出時,已經沒有機會了!
6、叫里圈的同學再向左跨一步,再次做剛才的活動一次。
7、請同學自由討論(希望出現的結果是:懂得體諒別人,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並應該首先從自己做起--用四個手指迎接愛)。
8、請同學自願到講台談談自己的感受。(鼓勵活動開始時總是伸出一個手指,而最後一次卻伸出了四個手指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9、教師總結:我今天之所以帶領大家做這個活動,是想讓大家懂得感恩、懂得付出。當你對生活充滿了感激時,你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你會覺得自己時可愛的,因為很多人都在為你默默的付出著。縱然生活中有風有雨,你也不會害怕,因為有那麼多愛你的人會支持你......學會用四個手指迎接愛。

2. 小學生心理的個案分析

增強耐挫力——小學生心理個案分析一、案例介紹: 欣欣,男,9歲,小學二年級學生,既聰明又活潑。因父母忙於做生意,他在家大部分時間與爺爺奶奶在一起過。欣欣既是獨苗,又是長孫,自幼在爺爺奶奶的百般呵護下成長,倍受寵愛,被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成為家中的「小皇帝」,事事一帆風順,都能如願以償。久而久之,便形成倔強的個性。在學校里,他「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喜歡在同學面前耍威風,出風頭;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易沖動,與同學關系不好,與老師關系緊張;自製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發雷霆,經常賭氣。二、原因探究:1、 家庭教育的影響。「身教重於言教」。針對欣欣的個性心理,我進行家訪,從他家長的話語中,我了解到欣欣耐挫力差屬「遺傳」,而「遺傳」的結果並沒有給他家帶來什麼大麻煩。再說,他的學習成績優異。於是他家的長輩就聽之任之,順其自然,極少對他進行針對性教育。2、 前期教育的影響。我是在二年級時接到欣欣這個班的。本來,我對他的名字就不陌生,因為他有個「調皮大王」的雅號,這是在辦公室閑聊時聽他一年級的班主任提過的。剛到我班的第一天,他給我的印象挺可愛的。而一開始上課,麻煩就來了,他蹲在椅子上,雙手一直擺弄自己喜歡的玩具,課本放一邊,這哪象「學生樣」?我一看,真想狠狠訓他一頓,可仔細一想,第一節課總也得留一點面子。於是,我走到他身邊,靠著他的耳朵說了一句;「請坐端正些,好嗎?」他一聽,眼睛直盯著我,也許是看見我臉上的笑容,不一會兒,他果真坐得端端正正。過後,我了解到,他當時悶了一肚子氣,心想:「以前的老師,什麼事不依著我?今天可倒好,干嗎和我過不去?」我暗地裡高興,這一「感情處理」果然見效。因此,我相信呀 要老師對學生多些諒解,即使是「調皮大王」,只要「精誠所至」,也能「金石為開」。三、理輔導及措施: 採用綜合心理輔導方法,重點培養他隨挫折的能力,分析他耐挫力差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給予疏導、排解,增強他的抗挫力。提高欣欣的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穩定情緒,承受挫折心理,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1、 引導正視挫折。一開始,我採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對他加以引導,讓他認識到: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怎樣正確對待挫折。記得在期初競選班幹部時,他狂妄自大,以為能「輕而易舉」,沒想到結果卻落選了。因此,他大發脾氣,同學們也避而遠之。後來,他正視了自己的缺點,但對自己的第二次競選缺乏信心。針對這一情況,我對他說:「其實你很優秀。」一聽這話,他紅著臉問我;「老師,這是真的嗎?」我點了點頭。只見他又猶豫了一下:「假如選上了,我能行嗎?」我說:「只要對自己有信心,發揚自己的優點,糾正自己的缺點,你准行的!」聽完這句話,他高興地走了。競選會上,他以堅定的信心——「痛改前非」,博得同學們一陣熱烈的掌聲,贏得了個「學習委員」。2、 體驗艱苦勞動。「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偉男」,抗挫折能力要在挫折中獲得。我故意在勞動中讓他做一些消耗體力大的勞動,讓他真正體驗艱苦勞動的感受。因為這不僅能培養他的吃苦精神,還能培養他堅持忍耐的精神。開學初的勞動,他盡量挑些細小的活兒干,還在同學中虛張聲勢,遇到重些的活兒,他就退卻了。這時,我就採用「激將法」,對他說:「你長得又高又胖,力氣最大,這活兒該你包了!」他聽後,吐出了長舌頭,硬著頭皮幹了起來。從那以後,他得了個「大力士」的雅號。有了這個雅號,他幹活再也沒有偷懶過。在勞動中,他不僅出盡了風頭,也嘗到了戰勝挫折的甜頭。3、 搞好家校配合。縱觀欣欣的這一心理障礙,我主動取得家長的配合。我常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絡等途徑了解他在家裡的表現,建議他的家長適當讓他做些家務,以增強他的耐挫力。經過一段時間,他逐漸懂事了:父母下班,他能端茶送水;爺爺奶奶生病,他就急忙去探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經常反思,改進不足,提高家教水平,不能「只養不教」。學校是強化教育的主陣地,家長應密切配合老師,與老師一道齊抓共管,這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讓孩子永遠心情舒暢,永不受委屈,這是家長所希望的。可是今天你為他訴「不公」、平「冤屈」,明天誰為他披荊斬棘、遮風擋雨、鋪路墊石呢?因此,做家長的應時時提醒自己:今天要為孩子准備他在未來生活中乘風破浪前行的條件,也要為他打下在逆風中行進的基礎。4、 學會克服困難。應付挫折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我覺得只有讓他在競爭中經受鍛煉,磨礪堅強的意志,才能培養他的韌性、耐挫力和受挫後的恢復能力,才能使他學會從別人或外界給予中得到幸福,並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找幸福的本能。這樣,他才能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去年,我推薦他參加數學競賽。然而,他因第一次參加而怯場,結果「名落孫山」。我鼓勵他:「雖然這一次發揮不好,但畢竟是第一次,只要你有信心,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你都能戰勝的。」他聽後喜笑顏開,答應我參加下一次競賽。5、 經過努力,欣欣恢復了理智狀態,內心達到平衡。能主動經常去接近同學,跟同學談心,溝通思想;能主動把憋在心裡的苦悶向老師、同學吐露,解開自己心理的疙瘩;能在挫折面前自覺擺脫困難,做生活的強者。四、小結 該同學由於耐挫力差,經一學期的不斷感化教育和多次的心理疏導,情緒憶較為穩定,心理狀態能保持平衡,達到預期的心理教育目標。本案例表明在實施心理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時機,調整有效的心理輔導措施,運用綜合的科學心理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 小學生心理案例分析

感覺父母對他的關心少了

他的學習成績不錯說明老師足夠關注他

就在於他的父母

可以在他感內興趣的東容西上多下些工夫 比如一起做數學題

這只是從宏觀環境下來看的

至於他班裡的同學對他產生的影響

很多時候,老師和家長都是看不到了

多花些時間陪陪他吧

4. 小學生心理問題案例

基本情況:
***,男,二年級住校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性格較外向,活潑好動,脾氣倔強,以自我為中心。王天恩的父母離婚,母親再婚,他跟隨媽媽生活,他媽媽總覺得對他有虧欠,十分嬌慣、溺愛。
主要問題:
該學生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學時,情緒有些反常,變得沉默寡,上課時無精打采,眼睛無神,對什麼事情總是提不起興趣,還有不想上學的念頭,影響了正常的學習。
背景資料:
該學生在一年級第一學期時上課認真,回答問題積極,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良好。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學時,情緒有些反常,變得沉默寡。因為我校是寄宿制學校,所以兩周回家一次。每次王天恩媽媽把他送到學校後,他總會在學校哭鬧,不讓媽媽離開,要媽媽陪他,老師總是百般勸說後才能進入教室學習並且讓他媽媽離開。一個月後,不肯進教室學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他要媽媽留在學校陪他,如果媽媽不留下來,他就不上學了,要和媽媽一起回家。他的情緒不穩定,上課時無精打采,眼睛無神,對什麼事情總是提不起興趣,影響了正常的學習。
我通過和王天恩交談,據其自己敘述是因為母親再婚後,又為他添了個小弟弟,全家人都圍著小弟弟轉,他認為媽媽對他的關心少了,不喜歡他了,所以媽媽送他到學校後,他才不讓媽媽離開自己,不願意上學這樣的舉動。
初步分析:
該孩子年齡小,經過一個寒假和家人的不分離,形成了比較深的依戀,而且寒假中又幾乎沒有參加任何集體活動,所以他對家庭的依戀比較深,對寒假結束回到學校上學產生不適應症狀。該學生又遇上母親生了小弟弟,突然間有人和他分享了母親的關心、疼愛,這種角色轉換使她幼小的心靈一下子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反差,促成了他的更加不適應,因而產生情緒困擾,表現出比較嚴重的焦慮情緒,在課堂上無精打采,不願意上學。
輔導策略:
1、談心法:首先找該生了解其成長過程所遇到的事情,幫助其分析目前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結。其次找該生母、繼父談心,讓他們了解該生的表現及想法,使他們從思想上重視,並同時,通過各種渠道,讓他感覺到親人就在她身邊,並沒有不喜歡他,還在關心他的成長。
2、角色轉換法:讓該生自製兩個指套,一個指套正面畫上他自己,另一個指套上畫上小弟弟,把它們分別套在手指上,來回扮演這兩個角色。通過想像說出他自己不滿的話,說出弟弟可能的想法,排泄其心中的郁悶和不安,這樣可以使他舒解心結,走出陰影,療治創傷。
3、交友法:老師讓該生多接觸些被公認為慷慨大度,樂於助人的同學,讓他們的好思想、好行為來感染她,學會他們處世的態度與方法,學會關心他人,改善人際關系,擺脫孤獨。
4、行為療法:讓該生在家幫助父母照看小弟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這樣,該,從而改善人際關系,獲得自尊,擺脫了孤獨,生活愉快。
輔導效果 :
由於家長的大力配合,該生積極努力,與同學、家人關系良好,樂於助人,能體諒別人的難處,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她終於走出了陰影的纏繞,走向了陽光燦爛的新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