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輔導方法

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輔導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3-04 07:06:08

㈠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當今,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差,遇到挫折容易走向極端。比方,報紙上經常有這樣的報道:某某學生離家出走、有的患有精神失常症,甚至有的輕生自殺等。這與家庭、學校和社會對學生沒能進行及時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教育不夠有關。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一種內在的自信心和樂觀的情緒,培養學生受到挫折後的恢復能力。那麼,在學校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於學校的班級管理之中。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談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德國教育家斯普郎格認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知識的傳授必須與社會發展、人的價值觀念、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康、自我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為學生創設一種能夠進行創造學習和活動的良好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的潛在能力。這樣,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品格,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個性,優良的品質,較完美的人格,也有助於能在良好的心境中學習新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教會學生學會自我控制。
著名的心理健康專家喬治·斯蒂芬森博士告訴我們:當你苦惱時,可找你所信任的知心朋友傾心交談,當你的情感遭到激烈震盪時,宜將感情轉移到其它活動中去,忘我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當你遇到較大刺激時,最好暫時離開你所面臨的情境。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中去,留心觀察,耐心指導,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注重引導學生,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
蘇霍姆林斯基教給我們:「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際關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並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使每一位學生能辨真偽、知榮辱、識美醜、揚善惡。能按社會認為模範的准則來約束自己。勇敢地面對現實、面對挑戰,成為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此所謂: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
三、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例如:「如何面對挫折」、「順境成才與逆境成才」、「我自信,因為……」等。這需要班主任事先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一些名人、偉人遭受挫折,戰勝困難的典型事例供學生們學習,從心理、情感、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向學生講述「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所以,教師可以言傳身教,講述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如何處理終至成功的,用來感染和激勵學生。還可讓成功的學生講述自己的事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營造氣氛,製造聲勢,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四、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懂得和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應僅僅局限於學校。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主張學校與社會聯系。青少年成長是接受來自家庭、社會和學校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使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必須重視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的協調一致,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教師要及時與家庭相溝通,建立家校聯系卡,共同探討,統一教育。
班主任應定期召開家長會,提醒家長注意對孩子進行意志品質的磨練。孩子在學校的競爭中受挫折、失敗是正常的,這不是壞事,只要有信心,跌倒了爬起來後走的更穩更快。還要指導家長讀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學會正確引導孩子向健康方向發展。「要從小把孩子當作獨立的社會人來養育。這樣培育出來的孩子,走上社會就能夠成為獨立的社會的人。」社會的發展要求學校教育重視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優秀素質人才,而「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健康的心理。」所以,面對這種要求,教師的整個教學應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策略,提高工作的預見性,把握教學各環節中學生的情感因素與心理效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日常的班級教學管理中去,從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㈡ 淺析中職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輔導

中職學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是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他們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而也會影響其在未來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如何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職業教育工作者不可迴避的一大課題。
美國心理學家林克倫說過:「當一名心理衛生工作者不一定是教師的主要角色,除非我們考慮到在本質上改善學生健康的過程,但許多老師並不把這看作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如果一個老師對他工作中的診斷方面一無所知,那麼他所做的比他應該做的成效要小得多。如果教育是為健康的社會培養健康的公民,則教師應該清楚他們心理衛生工作者角色的重大責任。」這句話充分的說明了教師不僅有著為學生傳授知識的責任,而且應當擔負起培養學生心裡健康的責任。那麼,如何當好學生的心理醫生呢?本人從工作實踐中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態度上樹立正確的教育意識
老師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對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效率、社會態度、社會行為以及心理健康都有著很大影響。其中有無正確的「學生觀」是關鍵問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學生觀」,這種觀念支配著他們的教育行為和方式。教師應該正確、全面、客觀的認識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因此,教師在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走進學生,採取正確的教育態度,積極地因材施教。
二、要對心理教育有新的理解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心理教育是弘揚人性的教育(是注重心力、潛能、德性的教育),是發展性的教育(培養學生求上心態、自主意識、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感知幸福、體驗幸福、追求幸福的過程)。
三、育人先要育己
著名的教育家葉瀾先生在給《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的序言曾提出:「我們研究的重點不是放在『育人』這一通常被人關注的教師研究的熱門的主題上,而是要放在教師如何『育己』這一被人忽視、然而卻是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問題上。因為我們堅信,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解放?總之,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的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因此要當好學生的心理醫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本身要有健康的心理。
四、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充分發揮班集體心理健康的潛能
1.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為集體做貢獻→獲得集體的贊美和認可→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對其產生激勵的力量→使其為集體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樣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讓學生在班級中迅速健康的成長起來。
2.有力的把握情感功能。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正確的認識只有在肯定的情緒體驗後才會被納入個人觀念體系,並使之轉變信念。因此,在班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發現自己、鍛煉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就是使學生正確認識並獲得肯定情緒體驗的途徑之一。
3.從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入手,選拔注重個性品質作為班幹部,並注重塑造學生崇尚科學、善於合作、勇於開拓、不斷進取,既寬容又獨立並具有責任感的現代人格。在教育活動中,注重學生人際關系的引導,開展各項活動,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在環境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講解和傳授心理衛生知識,提高他們對心理健康重要的認識,並讓學生懂得一些心理發展的規律和自我控制的方法,從而提高他們對自己心理剖析和調控能力。 五、做好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 首先,牢記新型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個別心理生活指導的前提,而教師是建立此關系的關鍵;情感教育是進行個別心理生活指導的基礎,要讓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學會理解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將心比心,這樣才會理解他人的情緒、調節自己的情緒。其次,要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為自己提供因材施教的理論依據,並為之量身訂做可行性的心理輔導方案。
總之,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需要我們有對教育事業的忠誠,需要我們有責任心,需要我們有對學生的愛,需要我們有健康的自我,需要我們有不斷學習、創新的精神,更需要我們在實踐工作中的耐心、細心和恆心。

㈢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應在自然情境下的過程展開心理教育
班主任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在教育與教學的自然情境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亦師亦友關系的建立是班主任擔任心理輔導員角色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新生的入學教育,就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來克服新生的膽怯心理,從而使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2.能調動多方力量作用於學生心理健康
毫無疑問,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她幾乎就是個指揮,運籌帷幄,外聯家長,內結領導、同事,把這幾種力量凝聚成合力,給予學生的心理健康以積極影響。 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頻共振時,她要協調;當學科教師與她的學生有矛盾時,她要調和。因為她深信,學生是在良好的關系中成長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與班主任接觸、交往,受到其關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師及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這幾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擾,方向不一致,會使學生無所適從,甚至導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這幾股教育力量的協調者。 班主任要與科任教師溝通情況,交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理念、方法技術,達成共識,相互協作。比如當班主任把握了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方式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的基本知識時,對孩子的心理輔導就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麼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了解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麼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3.當前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3.1 青春期的情感萌動。青春期是以性成熟為標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為的突變階段,世界衛生組織把青春期界定於10歲-20歲之間。在這一階段,他們對外在美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他們開始注意到自身外貌,身高,體形等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也都會對學生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如,對部分學生而言,由於開始認識到自身外貌不夠漂亮或個子低矮,體形較胖等,他們往往會產生自卑,自怨,焦慮,抑鬱等心理困擾,如沒有給予及時的引導,則易產生愛慕虛榮,自傲,狂妄等不健康的心理現象。性意識的出現,是青春期的典型心理特徵之一,它引起了青少年的興趣,愛好,性格等個性特徵的一系列變化,十三四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萌發追求異性的需要,因此,青春期被人們稱為"性危險期"。但我國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性教育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早戀現象在中學生中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時,學校或家庭教育不當,孩子遇到外界的沖擊,刺激,很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㈣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工作者根據他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採用各種措施和方法,正確的認識復雜的情緒問題,防止消極情緒,培養積極健康的情感等。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是與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班主任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是家長和學校溝通的橋梁。所以中學班主任在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中學班主任工作的任務是履行著是學校班級的管理、組織、教育的工作,以中學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密切相聯系的。深入分析學生學習、思想、生活、心理狀況採取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最適合的主要力量就是中學班主任。
一、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
中學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是根據班上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出發,以中學班主任為主體採用多種方法與途徑,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從性質和目的來看,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補救性發展性教育和發展性教育教育兩項任務。總的來說就是使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
中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學專職心理教師有著不同的特點,並有其特有的優勢。中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發展性心理輔導,就是解決學生中的一系列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在自然情境下的過程中滲透。他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他們針對的都是本校中學學生;都是對中學生情緒、學習、人際關系等和人格方面進行調適與促進,這些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中學班主任通常不需要佔用專門的時間,通過在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自然情境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學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中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獨特優勢。因為現在的中學教育沿用的是班級授課制,就有穩定的班主任及班級制度,有豐富的班團活動經驗與班級管理經驗的隊伍。其次還有以下幾個優勢:
1.發現問題的及時性
班主任相比於其他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機會更多,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感等各方面了解更清楚,更容易察覺學生的內心變化,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傾向。
2.鮮明的針對性
學校所有教育教學活動都是通過班級來開展的,班主任可以根據本班同學情況,開展適合本班的活動。
3.防治的系統性
班主任應該根據自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教育與研究。因為中學班主任對自己班學生了解比較清楚,因此班主任能對學生進行地系統心理健康教育。
4.施教的權威性
在學校里與其他教師相比,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對學生影響最大,因此在學生心中班主任有較大的權威。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輔導者的影響力直接影響心理輔導的效果。
5.較強的協調性
中學班主任是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橋梁。鑒於班主任這一特殊的地位,決定了班主任有較強的協調性。
三、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班主任工作產生重要作用,具體體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中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
班主任通過日常,有計劃、有目的地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簡單的心理訓練方法和一般心理健康常識,樹立了心理健康保健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2.有利於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道德教育需要的心理條件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學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
3.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中學班主任工作中有助於促進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減輕中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難度,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
把中學班主任從瑣碎、繁重的、警察式、日常管理、紀律維持中解放出來。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具體體現如下:(1)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學生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更省心,更順暢。(2)有利於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利於師生了解雙方的內心世界,給中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創設良好的人際環境讓師生相互理解、尊重、接納,使師生關系不斷趨向理解、親近、合作,真正變成一種良師益友型的新型師生關系。(3)有利於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中學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就有利於加強班級的管理,從而有利於提高了學生心理素質和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增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學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必不可少內容,班主任工作對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㈤ 班主任怎樣做心理輔導

一、 掌握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知識, 就是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亦是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的先決條件。
我們知道,心理輔導的對象是活生生的處於發展變化的人,是中學生。其所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如青少年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社會學、衛生學等等,而且講究方法和技能技巧。青少年時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間階段,又是人生的「暴風驟雨」時期,其心理是處於非常活躍又易出現問題的「危險期」。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做好前期的知識儲備工作,加強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學習,積累經驗,為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是作為中學班主任做好心理輔導的首要任務。班主任既可以通過查閱學生檔案,走訪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進行家訪,又可通過平時觀察,交談,傾聽和科學的心理調查來確定學生的個性特徵,學生生活和行為習慣及興趣愛好等,依此整理歸類建檔。同時制訂有效的班級心理輔導計劃。整個計劃應符合班級實際,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開心理輔導的通道。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依賴,充分理解,彼此坦誠相信的特殊的人際關系。其有利於為進行各項班主任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心理環境。具體做法:第一,班主任應主動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交朋友,了解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和需要。其次,處理事情時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將自己置於學生的現實環境與心態中。這樣,才能達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為心理輔導疏通障礙,有利於班主任進行心理輔導.
四、以心理輔導來促進班級管理。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注意班風、學風的建設,通過心理輔導途徑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使班級形成積極向上、人際協調、自主獨立、樂觀自信的精神面貌。
五、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中學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動量大,求知慾強,多數學生不滿足某些枯燥單調的課內外活動,而是嚮往和追求一種多維的,多層次的和多色彩的立體生活。中學生對班級活動非常感興趣,渴望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內外活動,所以,班主任應尊重他們的意見,滿足其合理要求並協助班幹部做好組織工作。這有助於師生關系和學生間的關系融洽,促使學生更加熱愛班級體,從而增加班級體的向心力,凝聚力。班級活動既能使學生獲得滿足和發展,也能使學生各種心理品質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全體學生情緒飽滿,顯示出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
總之,班主任只有把心理輔導作為自己改進工作的基本原理並具體落實到實踐中去,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㈥ 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如果在沒有明顯外部原因的情況下個人的個性穩定性出了問題要考慮為異常如燥狂症及抑鬱症的表現。(單38、42、49)分析過程:從主要症狀找原因看客觀事實與主觀體驗間是否一致.是否符合以上的三個原則. v 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是那些? 心理不健康 1一般心理問題 2,嚴重心理問題 3,含部分可疑神經症 (二)診斷程序:1,分析求助者產生情緒問題的原因.2,求助者的內心沖突的性質,是否有求治的願望?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方面是否受到影響,影響的程度.4,病情持續的時間.5,有沒有器質性病變作為基礎. 一般心理問題:1,由於現實生活,工作壓力,處事失誤等因素(原因)產生心理沖突(沖突)體驗到不良的情緒體驗(負性情緒體驗)2不良情緒反應不間斷地持續一個月或間斷持續兩個月仍不能化解.3,不良情緒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終保持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工作,學習與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自終不良情緒的激發因素僅僅局限於最初事件.既使與最初發事件有聯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類似不良情緒. (三)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1,分析求助者產生情緒問題的原因.導致一般心理問題多是一般現實原因,現實中的困難,生理或社會性質事件.2,求助者的內心沖突的性質,是否有求治的願望?內心的沖突來自於生理或社會性質的應激源有求治的願望.希望通過咨詢選擇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法幫助自己擺脫困境.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方面是否受到影響,影響的程度. 症狀不泛化.反應強度不大,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基本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僅是效率有所下降.自己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很明確,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也能很有邏輯地分析利弊.v 4,病情持續的時間. 不良情緒持續時間不超過兩個月.v 5,有沒有器質性病變作為基礎. 嚴重心理問題1,原因較為強烈,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剌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礙求助者分別體驗到不同的痛苦情緒.2,從產生痛苦情緒開始痛苦情緒間斷或不間斷地持續時間在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限在一年內)3,遭受的剌激強度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情況下會短暫失去理智控制,在後來的持續時間里痛苦可以逐漸減弱,但是單純靠:自然發展和」非專業干預難於解脫.對生活工作及社交有一定程度的影響.4,痛苦情緒不但被最初的剌激引起,而且與最初剌激相類似,相關聯的剌激,也可以引起類似反應既反應對象泛化. 第二部分心理咨詢技能 傾聽v 傾聽是心理咨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基本要求.v 傾聽的重要性和意義:l 獲取信息。l 傳遞尊重l 進行評估和診斷l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傾聽的注意事項v 急於下結論(判斷先於傾聽)v 輕視求助者的問題(缺乏共情)v 干擾轉移求助者的話題v 作道德或正確性的評判總結:可問可不問時,少問;可說可不說時,少說。有時點頭比說話是更好的傾聽方式。 道德或正確性的評判舉例:你講話怎麼這么多口頭禪;你這種想法是不符合社會道德的等等做這種評判要注意:1、不輕易做出;2、不要在學生還在敘述問題時就講;3、不要僅僅只作判斷而沒有具體有說服力的解釋;4、盡量少作這樣的評判而改用別的方式。如果師生關系好,老師又適時適度有根據地分析問題,還是可以的。積極傾聽中的非言語信號故事:一位病人住院了。由於他的病症不重而且典型,主治醫生就用他做模特讓實習學生練習。醫生跟學生們約好:「你們一個接一個進去檢查,如果能診斷出來他是什麼病就對我點點頭,如果診斷不出就對我搖搖頭。」學生們按他說的做。病人看到穿白大褂的人一個接一個進來,每一個都面露愧色、搖搖頭默默無語地出去,病人的神色大變,「撲通」一聲跪在醫生面前:「救救我!」醫生和學生在驚愕之餘趕緊解釋。不論怎麼解釋,病人都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那麼多醫生都束手無策。 v 目光接觸v 身體動作:手放在來訪者能看見的地方,讓他安心;胳膊不要抱在胸前,這樣不會讓來訪者有被拒之心門外的感覺;身體前傾是一種尊重;蹺二郎腿代表漫不經心;腿部自覺不自覺的抖動會干擾來訪者。v 說話聲音:清晰而溫暖;柔和而堅定傾聽時給予適當的鼓勵性回應v 點頭(適時適度)v 常用的詞句:是的、噢、確實、真有意思、說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說得更詳細些v 重復回應:重復來訪者所說的 關鍵詞或句子,並 不添加任何其他內 容。共情(投情、神入、同情心)v Empathy:羅傑斯認為,共情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是指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理解對方的情緒、感受和觀點。Put one』s feet in other』s shoes共情的正確表達v 咨詢師應進入求助者的參照框架v 咨詢師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v 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情緒反應強烈的;表達比較雜亂的;尋求理解願望強的應給予更多的共情v 表達共情要善於使用軀體語言 共情舉例求:我馬上要去國外留學,我從未離開過父母,在國內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現在一下子走這么遠,人地生疏,真不知道出去後會怎麼樣?師:出國是好事啊,有什麼好苦惱的。(缺乏)師:你看上去又聰明又漂亮,你會過得很好的。師: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要獨立的,這沒什麼了不起的。(高高在上的評判)師:要獨自一人外出留學是會有很多困難,但要相信世上無難事。(一定程度的理解,但不深) 較好的回答師:你以前沒獨立生活過,現在一下子要出國,在異國他鄉獨立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這種不踏實。師: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當一個人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時,特別像你現在所遇到的情況,都會有這種感覺。師:我能體會到你現在的不安心情,如果是別人也會有這種想法的,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究竟會遇到哪些問題。 第三部分心理輔導案例寫作 v 在實際咨詢中,不少人使用SOAP系統 v S:來訪者對其不適的主觀描述。 v O:咨詢師對於來訪者的服裝、表現等的客觀描述。 v A;咨詢師的評估、診斷。 v P:輔導的計劃或關於整個輔導的過程及評估。

㈦ 班主任心理輔導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模式的目標是以維護和增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提高他們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及改造能力,發揮個人特長和潛在能力。與此同時,提高班主任的素質和工作效率,使班主任工作方法更具科學性、實效性。
班主任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學習心理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意志品質的教育、性心理的教育、個性心理的教育。而性格的教育以及個性傾向性的教育都與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相關。
模式的基本特徵有六個方面:①教育對象——面向全班學生;②教育目標——培養和發展健康心理;③教育關系——民主合作互助;④教育過程——主動生動活潑;⑤教育方法——啟發、內化與感悟;⑥教育環境——和諧愉悅共振。
模式的基本方法可以歸納如下:五個環節、四種方法、六條原則、十條常規、六項結合。
根據從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們篩選了60多位心理教育試點班主任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有效因素,歸納為十條常規:1.善於調查了解學生;2.善於進行過程性分析;3.善於開展心理誘導;4.善於建立情感生活;5.善於設計教育活動;6.善於指導家庭教育;7.善於控制自我情緒;8.善於創設良好氛圍;9.善於讓學生認識自己;10.善於運用反饋機制。
六項結合。即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輔導要與後進生轉化工作、學生的行為訓練、舉辦家長學校、開展榜樣教育、培訓和使用學生幹部及形成良好的班集體輿論等六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才會更好地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益。

㈧ 怎樣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教育

1.班主任應在自然情境下的過程展開心理教育
班主任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在教育與教學的自然情境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亦師亦友關系的建立是班主任擔任心理輔導員角色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心理輔導活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新生的入學教育,就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來克服新生的膽怯心理,從而使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2.能調動多方力量作用於學生心理健康
毫無疑問,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她幾乎就是個指揮,運籌帷幄,外聯家長,內結領導、同事,把這幾種力量凝聚成合力,給予學生的心理健康以積極影響。 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頻共振時,她要協調;當學科教師與她的學生有矛盾時,她要調和。因為她深信,學生是在良好的關系中成長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與班主任接觸、交往,受到其關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師及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這幾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擾,方向不一致,會使學生無所適從,甚至導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這幾股教育力量的協調者。 班主任要與科任教師溝通情況,交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理念、方法技術,達成共識,相互協作。比如當班主任把握了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方式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的基本知識時,對孩子的心理輔導就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麼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了解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與孩子溝通的不同可能會形成孩子哪些人格特質。近幾年心理學研究表明,親源性心理影響是什麼性質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3.當前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3.1 青春期的情感萌動。青春期是以性成熟為標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為的突變階段,世界衛生組織把青春期界定於10歲-20歲之間。在這一階段,他們對外在美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他們開始注意到自身外貌,身高,體形等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也都會對學生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如,對部分學生而言,由於開始認識到自身外貌不夠漂亮或個子低矮,體形較胖等,他們往往會產生自卑,自怨,焦慮,抑鬱等心理困擾,如沒有給予及時的引導,則易產生愛慕虛榮,自傲,狂妄等不健康的心理現象。性意識的出現,是青春期的典型心理特徵之一,它引起了青少年的興趣,愛好,性格等個性特徵的一系列變化,十三四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萌發追求異性的需要,因此,青春期被人們稱為"性危險期"。但我國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性教育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早戀現象在中學生中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果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時,學校或家庭教育不當,孩子遇到外界的沖擊,刺激,很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3.2 家庭教育不當。有許多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是由於家長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家長對其行為要進行深入了解和有效引導,是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有這樣一個讓人痛心的故事。有一個14歲的女孩,有幾次回家晚了,她媽媽很生氣,罵她:"又到哪鬼混去了,是不是作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這么晚才回來?"這個女孩只是和幾個朋友吃飯,玩的晚了些,但她媽媽罵了他幾次之後,她竟然真的不回家了,和一個男孩在外面同居了,以致懷孕無顏回家而跳樓自殺。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位女孩的行為呢?她本可以向媽媽解釋的,但是媽媽沒給她解釋的機會。青少年心高氣傲,自尊心強,一旦遇到傷害自尊心的事情,往往易激動,易憤怒,甚至拿自己當作報復的工具,作出一些偏激的行為。
3.3 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3.1 全面了解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深入的了解。第一,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生除了在校學習外,還有一部分時間是在校外度過的。班主任有必要了解學生家庭狀況和校外生活。家庭狀況包括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管教方式,家長的愛好及個性特點,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學生在家庭中的地位等,這些因素都對學生有潛在的影響。第二,了解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學生的個性特點是教師需要了解的一個重點。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對內向型的學生,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活動,多與人交往;對自卑型的學生就要從一點一滴來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偏激性和攻擊型的學生則要以靜制動,以理服人,培養他們的忍耐力和自製力;對耐錯能力差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挫折教育與訓練。學生的興趣,愛好往往是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出發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己有特長的方面大展身手,對恢復自信,改變自卑心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3.3.2 加強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安全度過"性危險期"。正確的生理衛生教育。在學生進入青春期之前,班主任老師要把科學准確的生理知識向學生講授,必要的時候可以把男女學生分開輔導,這就需要聯合其他老師,男女老師分別輔導男女學生。給他們講解第二性徵的相關知識,教給男學生針對"遺精",女學生針對"月經初潮"等問題採取正確的應對方法,並指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先打個"預防針",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後,有這方面問題的學生可以主動找班主任咨詢。
科學的性意識教育。青少年的青春發育提前,但他們很少能獲得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青春期知識,隨著性意識的出現,他們會公開或隱蔽的進行自我認識和探求,引導不到位會產生很多問題,輕則困惑,重則產生性心理變態。而學生本身又難以啟齒,這時班主任就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的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對學生進行性生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審美教育等。在這一時期,男女學生既表現為互相疏遠,而又渴望與異性彼此接近,如果青春期教育不當,極易發生單相思,早戀,同居,未婚先孕等不良現象。班主任可以通過舉行主題班會等活動,列舉一些相關的例子組織學生討論解決的方法,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例如:關於男女生之間交往的分寸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友誼等。
學生的心理從混亂走向有序,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導。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有耐心、愛心、細心和恆心。有責任幫助青少年順利度過青春期這個人生轉折的十字路口,在輔導他們學業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通過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滲透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幫助他們完成出色的自我塑造。

㈨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意識的增強和人際關系的復雜,大大地加重了學生的心理緊張和壓力。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必須具有適應不同社會環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須具有國際競爭力,且極富創造力的人才。所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而作為校教育工作前沿的班主任工作,更應該重視和正視這個問題。
一、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本人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根據本人任教以來的觀察和調查,當前不少學生在「學習心理、人際關系、自我評價、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壓力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適應力差、群體性差、意志薄弱、對人冷漠等心理問題。究其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學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學生的氣質、體質、身體健康、生理發育、智力水平、生活經歷等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與體驗,有的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甚至產生心理疾患。
2、學校的原因。雖然當前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實行「減負」政策,但由於各種因素影響,學校還存在片面追求學生成績的傾向,這依然給學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教師教育方法的簡單粗暴,學生個體間產生的矛盾,家庭對學生不恰當的要求,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發育,使部分學生厭學,畏懼交往,產生自卑,不能正確、全面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等情況。[1]
3、社會、家庭的原因。社會發展迅猛,舊的觀念受到沖擊,新的理念還沒形成,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教育思想的陳舊、教育方法的單一,有的家長對子女的高期望、高投入、高要求,外來工、農民工對子女的不聞不問、毫不關心等等原因,都加重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和對策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使學生的人格健全,心理潛能得到開發,生活上能自理,行動上能自律,心態上能自控,評價上能自省,情感上能自悅。因此班主任要配合學校開展多種形式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要發揮班級、家庭、社會的綜合、整合的功能,以關心幫助學生成長為目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於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與原則。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遵循、處理好三個原則:
(1)「普遍性與針對性」原則,即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有統一、有共性,要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整體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教師和家長一直把關注學生學習的集點放在學生的分數上,分數作為學生學習結果的一種體現,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成了學生沉重的十字架,由此帶來了種種負面影響。當學生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分數時,學生體驗到的就是一種失敗感,漸漸地就形成一種期待性焦慮,對學習產生厭倦和無奈感,學習起來覺得索然無味。學習主動性降低。針對這個問題,班主任應該利用班會和學生多進行交流,使學生明白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兩種成就動機,一種是力求成功的動機,一種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告訴學生,只要是努力了,就是成功的。當人把精力放在關注自身的努力時,他就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自己,不關注一時的成敗,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標前進一步,因此,即使面對困難,他也不畏懼,也要設法克服,為了實現目標,他敢於嘗試錯誤,敢於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態度是積極的,學習起來是主動的,這時的學習動機是持久的,內在的。當學生關注自己的努力時,他成功了,歸因於自己付出了努力,失敗了,歸因於自己努力不夠,歸因於努力與否是一種可控的、內部的歸因方式,這種歸因方式對於培養學生的內在的動機、形成認識失敗,應對失敗,不受環境影響的正確態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都有重要的作用。
(2)「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原則,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廣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同時重視學生個性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差異的人,而且他們的差異表現有多個方面,既有智力差異,又有心理品質的差異。教師只有善於發現差異,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發展。[2]學生正處於身心快速成長時期,過早地用單純的「好」或「不好」來劃分他們的等級是不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師首先就要做到能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對學生一視同仁、施予博愛。
比如我班上的同學XXX,是一位典型的特殊生,不愛學習,上課愛講話,特別是不愛衛生,經常隨地吐痰。因為隨地吐痰,經常引發和同學間的矛盾。同學們都不喜歡他。經過認真細致的觀察,我發現他衣著很整齊,不講衛生主要是沒有同學和他交往,使他在心理上產生焦慮感和孤獨感,促使他經常要做出引起別人注意的舉動來。為了改變這位同學的不良習慣,我首先做好班級同學們的思想工作,把這位同學身上出現的缺點,和班級的榮譽掛上鉤,要求班幹部發動每個同學來關心他、幫助他、監督他。同時,我利用班級的一些活動,宣傳隨地吐痰的危害性。對該同學出現的微小進步給予很高的評價。這樣使他在感受到老師、同學的友愛的同時,積極進入改造自我的腳色中。慢慢地,我發現他愛做值日了,我就耐心的和他一起打掃班級衛生,讓他明白班級的衛生是靠每個同學來維護的。經過一段時間,同學們評價他講文明了,愛衛生了。因為受到同學們的肯定,老師的鼓勵,尊嚴得到了維護,他自我約束的能力提高了。在課堂上,能看到他自信的舉手,聽到他響亮的回答,能看到他飽滿的學習情緒。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每個學生自身都是富有潛能的個體,他們猶如一塊烏黑的煤炭,蘊涵著巨大的能量,他們需要的是火花,教師和家長就是火花,起的作用就是點燃,一經火花點燃,他們將釋放巨大的能量,燃燒成熊熊大火。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就能夠使之發生巨大的效應。當學生獲得成功時,要及時給以鼓勵、強化,我們不要吝嗇表揚,怕他們翹尾巴,學生只有在表揚和鼓勵中才能樹立自信和自尊。這其中尤其要鼓勵那些取得同樣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學生,給予他們良好的評價。
(3)「尊重與理解」原則,即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思想與感受。
學生的心身雖然還處於發展時期,可他們已有了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從師受益、能以平等的人格與人進行交流。他們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教師不能無視於學生的個性,隨意扼殺他們的個性,然而教師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想把學生納入自己的教育模式中,而忽視他們自身性格、個性發展的要求。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就得改變「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以朋友的身份來對待學生,引導他們樹立自己的內心信念。[3]同時,我們也應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學會選擇,讓他們在實踐中自我鍛煉、自我學習、自我成長。[4]例如:那些逆反的學生之所以有逆反行為,就是因為他們對人對事所持的批判態度。我們應對此持有寬容的態度,正確認識他們身上所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允許他們犯錯誤,並引導他們認識事物的復雜性、矛盾性,切不可想以長者的訓斥、說教來教育他們。只有放下「架子」以朋友之身對其動之以情,方可曉之以理,幫助他們逐漸步入健康的成長軌道。
2、班主任在學校的工作中,直接組織、管理、教育著學生,班主任在班級的工作中要用心育的眼光對待學生,積極走入學生中間,與學生建立「理解、交流、平等、關愛」的師生關系。要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穩定的健康精神狀態,以飽滿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1)班主任每天都與學生接觸,要處理大量的班級事務。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態度、方法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所以,班主任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特別是在日常教育管理學生的工作中,要遵循心育的原理,堅持心育原則,貫徹心育思想,在解決矛盾、處理問題時首先從心育角度出發,做到先「聽」後「講」、先「理解」後「教育」,使班級每個學生都成為心理健康者。
我班女同學唐瑩,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從小就喜歡異想天開,性格十分好動像個 「假小子」。學習成績極不理想。以前的老師這樣評價她:活潑有餘,不愛學習,沒有責任感。這孩子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如賽車、變形金剛、還特別喜歡體育運動。我想,要是把這些精力用在學習上就好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和幫助,成效不大。班級實行「好人好事登記本」後,我發現她經常往我身邊轉,看得出她想爭取得到表揚,上榮譽欄。如何發揮她的特長,讓她如願以償呢?一個設想在我腦中一現,我對她說:「唐瑩,學校要開運動會了,我班的運動員要如何選擇,合理安排,你能給老師出個注意嗎?」「當然能。」於是,她主動承擔了運動會的組織工作,挑選運動員,安排接力隊,組織啦啦隊和後勤人員等等。結果由她一手操辦的我班代表隊,一舉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當她看到經過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時,高興極了。我就抓住這個機會,對她進行鼓勵和幫助,希望她在學習上也能有所進步。果然,在以後的日子裡,她不斷的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從我校畢業。
(2)、發揮日記在心育中的重要作用。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學生心理閉鎖性越來越強。許多心思想法不再說出來,而是寫出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抓住這一特點,運用日記開展心育及思想工作是班主任開展心育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種方式。使用日記時要注意學生的日記內容對家長、同學、教師保密,只有班主任心知肚明。日記中言論不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另外,班主任要認真批閱日記,必須寫評語,針對學生的各種心理,各種疑惑,談談自己看法,要接納學生的意見或建議,疏導學生心理問題,鼓勵學生的良好行為。日記的運用,使大部分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產生心理壓力有地方談,意見或建議有地方提,出現的心理矛盾與沖突有地方解決,它對師生溝通感情、架設理解橋梁,對教師深入學生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具有重要作用。
(3)家長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源於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後進生存在的許多問題行為源於他們的心理問題與障礙。只有摸清根源,才能對症下葯。有些單親家庭、離異重組家庭,家庭環境不佳,教育方法不當等,使部分孩子不同程度出現心理問題及障礙:如狂妄自大、自卑、厭學、孤僻等。[5]所以,班主任要建立班級學生的家庭檔案,了解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走出校門,向家長傳授心理學教育的基本知識,一是提高家長的自身心理素質,在家庭教育中能自覺調整心態,運用科學的家教方法減少、杜絕家長原因給子女造成的心理壓力。二是通過家長開展家庭心育,增強家庭心理疏導的實效,保障子女情緒穩定,教會子女學會自我激勵,自我轉移,自我疏導的調節方法,培養孩子自辨、自控、自理、自治能力。
我班胡XX同學,是個自信自負,自暴自棄多種矛盾結合的個體。起因是從小父母離異,缺乏良好的家庭教養而養成他生活散漫,不愛學習和整天逃學的陋習。發展到後來,經常幾天不回家,家長也對他失去了信心,不是打就是罵。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他的班主任,我認為在學校工作一天,我就得是學生的朋友,教練,心理醫生,代理父母,教育好學生是我的天職。於是,我主動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的方法,引導家長用賞識的目光發掘孩子優點,學會表揚他,鼓勵他。我對家長說「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應該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家長聽後十分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首先向孩子道了歉,學會了理解和關心孩子,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使胡XX逐漸改變了陋習,健康的成長。
三、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1) 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
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生活在集體中的樂趣,使不同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表現自己,取得成功的機會,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班主任設計的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即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哪些心理品質,設計什麼樣的活動作為載體來培養學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數。
(2) 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
隨著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班會作為班主任疏導教育學生的一種形式,被班主任賦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輔導的功能,這種班會也被稱為班會心理課。班級是學生最經常活動的場所,同學之間年齡相仿,經歷相似,共同的課堂、班主任、科任教師,對一些問題的理解有著這樣、那樣的共識,所以,同學之間彼此了解、彼此理解。主題班會中班主任和學生的共同研討所產生的良好氛圍,有利於疏導學生心理困惑及矯正學生的不良心態。主題班會前應有所准備,摸清學生的心理發展脈絡,加以適當的引導,以確保班會的正確導向。召開班會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表述時言語和情感上的細微變化,理解學生沒說出的深層次意思,尋找學生群體趨向,及時補充自己的計劃,以解開學生心中的症結。
班主任利用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首先要認同學生的想法,然後有意識引導,使學生通過積極思考,由學生自己自然地改變原有的不正確觀念或想法。但同時必須注意,避免揭露學生隱私,防止出現新的心理問題,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暢談自己看法的積極性,通過同學間的互補,使學生放下心理負擔。
總之,今天的學校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機構,它需要承擔更多社會其他機構承擔的職能,今天的學校被期望成為社會兒童、青年的保健和文娛中心。[6]學校也要提供醫療、保健、社會福利、營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服務。在諸多的內容里,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顯現出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要首當其沖,切實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