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開展心理輔導的重要性
A. 學校建立「心理輔導」的重要性!!(高高高高高分!)
近年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心理咨詢是各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現代學校整體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學校建立心理咨詢版塊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咨詢的主要功能是,對存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輔導。這是傳統意識上的心理咨詢室的重要功能,包括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開展心理測量,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矯治。
我們充分認為,成長家園心理咨詢室在未來的建設中,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B. 結合你的經驗,談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首先學生處於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此時接受健康向上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內,對於個人成長容是非常有益的。
2、此時學生心理處於成長和成型階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有必要,可以塑造其將來,不怕困難,積極樂觀,團結向上的優秀品質。
3、學生處於成長階段,個人心理尚不成熟,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輔導,個人很容易受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因素,為將來一些不良心理埋下了禍根。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說應該占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說是比語文數學還要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可以決定將來走的生活道路,將來能否成功,但語文數學考100分將來就能生活的好嗎?中國傳統教育弊端已經顯現,而且在逐步改進中。
C. 中小學開展心理咨詢的意義和作用
前幾年,關J飛一此中小學生輕生的報道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人們在
驚嘆當前學生心理脆弱的同時,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成效提
出更i }}的要求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心理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在
學校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讓心理咨詢走進校園的呼聲也是
越來越高。
一、加強學校心理咨詢的迫切性
1、社會轉型帶來的價值碰掛和混亂,使心理問題增加
我們生活在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隨著改竿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
展,我國加入W TO,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了深刻變
化盡;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自由度在不斷加大,但以前起
作用的某此價值觀現在不適用了,各種新的、老的價值觀囚無法整合l l i1
造成的價值觀混亂,使部分人們無法適從,I I i1感到內心空虛和孤獨學
生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尤其是中小學生,正處在心理發育的轉型期,與
社會發展中的轉型期發生共振,他們同時處J飛內在生理、心理發展的困
惑與外在社會群體心理矛後沖突的熱點上如在一此地區,以前大行
其道的「讀書無用論」大有抬頭之勢,一此學生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法,
他們不知道學習為了什麼,101'3校老師為什麼一定要他學習,學習給他
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還有一種情況,有此學生沉迷J飛網路游戲,在虛
擬世界中他們扮演著種各樣的角色,I I i1這此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價
值觀,他們分不清現實與虛擬,甚至出現了人格分裂,在虛擬世界中他
們可能是呼風喚M:1的伙客,他們能夠協調與各種角色的關系,但現實中
他們沉默寡言,不願跟人交流
2、學校教育的片內發展,加劇了學生的心理問題
為了適應國內現代化發展需要和國際竟爭的需要,我國進行了教育改
竿,大力推行以培養學生全內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但仍然有部分學校,
在應試教育功利性的推動卜,很少有人將培養學生的全內素質作為自己的
培養目標學生創造性的發揮、良好性格的訓練健全人格的發展等米能得
到應有的重視片內的應試教育視學生如機器,不重視學生的需要的滿足
和其內在價值的選擇,壓制了學生卞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我選擇的自由,從
liu使教育成了一種不重視人的全內發展的機械訓練過程,嚴重阻礙了學生
人格的健全發展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許多都是畸型教育的必然結果liu
有此教師米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他們習慣J飛傳統的那種居l簡臨卜教導
人,不能夠以平等尊重的態度I朴自地去傾聽學生的心聲還有的教師由J飛
缺乏冬業素養,即使發現一此問題,也幫不了學生,只把這此問題當成思想
品質問題或簡單地認為是小孩子想得太多,從{iu失去了對學生心理問題進
行有效干頂的機會
3、家庭教育失誤使學生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許多家氏對
心理健康幾乎一無所知,有此家氏其自身的心理甚至是倆態的我們
在教育實踐中發現,許多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氏,許多家氏
簡單地把教ii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他們不願意花時hl陪孩子,或者只
是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不能給孩子安全、歸屬、愛和尊重需要的滿足
孩子學習上出了問題往往不是智商的原囚,liu是心理上、人格上出了問
題許多家氏說孩子{{常聰明,可就是不願學習,雖然家氏想盡毛方百
訓,為孩子創造了{{常優越的條件,可就是激發不出孩子的學習動機
其實家is根本就沒有搞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在學校受到挫折的學生,
在家裡得不到安撫、鼓勵和信仃,得到的是父母的打罵和不理解親子
之hl在情感上不是相互鼓勵、支持,liu是相互指責和傷害
二、如何看待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地位
1、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全內素質的人刁
全內素質包括心理的健康從個人人生的意義上訓,發展孩子的
健康心理比發展孩子的認知更重要,其實這也與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
一致的,育人比教書更重要對社會、國家{i i1言,擁有健康心理的公民
也是一個健康家庭、健康民族、健康國家的基石,有此學者在分析一戰
中法酉斯國家的侵略行為時,發現這此國家的國民存在著某此較為極
端的倆態心理,他們狂熱地支持本國的軍隊對別國手無寸鐵的人民進
行屠殺當然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是心理完全健康,每個人多多少少都
存在一此心理問題,這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存在的必要理
由之一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咨詢和輔導,完全
是可以擺脫或者至少可以減少心理問題帶來的負內影響遺憾的是有
此學校並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內,
他們把思想品德課等同J飛心理健康教育課,學校也沒有冬門的心理咨
詢室也沒有冬業的心理教師,即使有心理咨詢室也純粹是擺設,或者
是和其他部門共用一個辦公室,筆者曾經發現某學校甚至把心理咨詢
室設J飛德育辦公室內,不難想像,沒有幾個學生敢在這樣的辦公室里對
心理教師暢所欲言
2、心理咨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
是相對獨立的教育活動,是德育、智育等所不能什代的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對學校的各項工作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在很
多學校,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卞要)l式是開展心理健康課,通過上
課的形式給學生灌輸一此心理保健的知識,這對部分同學有一定的作
用,但是對一此存在心理問題並且自身不能調整解決的學生,集體授課
的形式並不能很好地解決他的問題,所以很多學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
室,不僅僅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給子輔導,還可以為全校師生提供一
個心理放鬆的場所現代人總喜歡說壓力大,確實現代生活'Ii奏快、工
作忙,很多人都感覺到壓力大,所以心理保健對J飛現代人提l簡生活質量
{{常重要在發達國家,進行心理咨詢是{{常普遍的事情,他們把這當
成排解壓力的重要方式學生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學業和人際交往的
壓力,以及教師和家氏過l簡的期望,很多學生活得其實比大人還祟學
校的心理咨詢室的建立可以為一此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心理方內
的支持,幫助他們排解壓力,解決心理問題學校心理咨詢作為學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健康心理以及人格的健全都起到
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其他工作無法什代的
三、學生心理咨詢當前的困惑
學生有話不願對心理老師訓在深圳,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心理老
師,但是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存在著心理困惑的學生大多並不願意找輔
導老師去解決問題透過現象,我們發現背後折射出的原囚更值得我
們深思很多學校雖然都配備了心理老師,但是這此心理老師並不都
是冬職的心理老師,他們往往兼任其他利一目的教學,這種身份的重疊,
讓學生很難理解他們是否屬J飛冬業的心理輔導員這從一定程度上使
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流J飛形式,讓學生在真正遇到需要解決的心理問
題時並不很信子孫自理教師在一此學校,心理咨詢歸德育辦公室:h理,
101 }G}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這樣做很容易把學生
的一此心理問題歸結J飛道德品質的問題
心理老師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是目前學校心理咨詢應該解決的
問題在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師既是咨客,也是一名老師學
生並不忌諱看心理咨詢,但教師這一角色卻讓很多學生望{iu卻步,他們
覺得有此話可以對心理咨詢師訓,卻不能對老師訓I01-G"理咨詢中有
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保密原則,心理老師在處理學生的一此心理問題時,
如果學生的班卞任或者學校領導過問,是保密還是透露,也是一個必須
思考的問題心理咨詢的效果取決J飛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而良
好的咨訪關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實際上,越是純粹的咨訪角
色越有利J飛建立信任關繫囚為來訪者只有在沒有心理負擔的情況卜
刁可以敞開心扉,所以,心理咨詢行業的規定是咨詢師不為自己的熟人
朋友做咨詢i}u r校心理老師和求助學生都是雙重身份,既是老師,又
是咨詢師;既是學生,又是來訪者他們有時很難界定自己的身份,所
以學生不願意去咨詢是否有害怕老師獲知自己的心事,是否擔心去咨
詢就是去接受教育的嫌疑。
D. 在中小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義
(1)有利於來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的能自力。學生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更省心,更順暢。(2)有利於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利於師生了解雙方的內心世界,給中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創設良好的人際環境讓師生相互理解、尊重、接納,使師生關系不斷趨向理解、親近、合作,真正變成一種良師益友型的新型師生關系。(3)有利於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中學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就有利於加強班級的管理,從而有利於提高了學生心理素質和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增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E. 學校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對青少年心理發展有何意義/
學校心理咨詢室設立的目的,無外乎為學校廣大的學生提供心理保健、心理問題咨詢和為教師提供教育和教學心理學方面的參考。從這個角度看,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我個人認為也應該圍繞這三個中心環節來開展,即心理保健、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教學參考。
一、心理保健。重點是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在校園里形成心理保健的氛圍。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例如新生入學後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普查和新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學校心理課外活動小組的組建和活動的開展,每年5月25日舉辦「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關於新生適應性問題的集體咨詢輔導,關於初三高三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等等。
二、圍繞心理咨詢環節,做到真誠關愛,熱心咨詢,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或解決行為問題,讓他們盡快的恢復到良好的狀態並投入到學習中來。心理咨詢主要面臨著兩種情況,一是學生主動走進心理咨詢室咨詢的,二是由班主任或輔導員介紹過來的。無論對於哪種情況都要遵守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尤其是保密原則。《廣州日報》2008年3月14日版大篇幅報道過這樣一則案例,標題是《為示清白,心理咨詢室內初中生跳下5樓》。因有人誣陷自己偷了同學的手機,13歲的初二學生張文(化名)遂找到學校心理咨詢室進行傾訴,不料輔導老師找來多名老師當面了解情況,張文無法承受心理壓力寫下「冤枉」的字條後從心理咨詢室內跳下,摔成3級殘疾,從此將終生與輪椅為伴。當我第一次看見這篇報道時,簡直是氣憤,心理咨詢室竟然成了殺人咨詢室,而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教師為何連心理咨詢的最基本的保密原則和對來訪者無條件的尊重的原則(即使是殺人犯從他走進心理咨詢室的那一刻起他在人格上也完全是與咨詢師是平等的)都就竟然不知道?我懷疑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教師根本不具有心理咨詢的資格,而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也完全是為了應付檢查而虛設的門面。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大中小學幾乎成了普遍現象,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隨便一位老師即是心理輔導教師,更別說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了,即使筆者所在的廣東省一級學校也不例外。
三、心理咨詢室要為教育教學提供參考。主要是指,幫助班主任或輔導員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學生心理,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和需求出發來教育學生,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命令式管理教育。同時幫助各科任教師,學習心理學知識,改進課堂教學,使教學方式方法更貼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F. 結合你的經驗談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生嫉妒心理的克服
呂桂萍
曉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進取之路
鑒於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理性思維水平不高的現狀,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注重採用舉例說明的方法,為學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舉陷於嫉妒深淵,干出誹謗、中傷,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毀滅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殘害孫臏終遭滅亡的龐涓,嫉妒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氣死的周瑜等,使學生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列舉能控制其嫉妒之心從而取得巨大成績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話,如「將相和」中的廉頗等,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別人的進步,正確看待榮譽,正確估計自己的優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此外可組織學生摘錄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種比仇恨還強烈的惡劣情緒」等,並結合學生實際,採取多種形式組織他們消化這些格言,凈化心裡意識,使他們普遍能見賢思齊,踏實學習,與別人友好相處。
關愛:營造關愛氛圍,化解嫉妒心理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起點基本相同,在學習和各種競賽活動中形成的差距相對而言並不懸殊,他們嫉妒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對某些同學的偏愛,和老師對取得優異成績同學的溢於言表的過分欣賞之情。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做到公正和公平,師恩普施,師愛遍灑,切不可厚此薄彼。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對那些暫時落後、有待進步的學生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愛意,並採取具體的措施,幫助指導落後的同學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徹底改變落後面貌趕上來,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激勵:充分肯定成績,強化進取信心
在幫助落後者進步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尤其是對那些落後程度比較嚴重的學生,更應該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淹沒於問題與缺點之中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贊揚。這樣就能使他們重新點燃自尊心的火種,獲得克服缺點、發奮進取的勇氣和自信。美國現代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及時地發現、充分地肯定一個人所取得的成績,能使他產生「最佳情緒體驗」,即「感到強烈的喜悅、欣慰、幸福……還會對別人,對整個世界產生愛意,甚至會有一種要馬上做點事作為報償的慾望」。對於年幼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表揚、肯定、獎勵等外部手段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疏導:競爭合作互補,優化人際關系
「競爭」是指個體或群體為充分實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優勝標准使自己的成績超越對手的過程。「合作」是指學生群體為了共同目的而相互協助以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這兩者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由於認識上的偏頗,以前對小學生強調競爭多了一點,而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實際上這正是導致學生產生嫉妒等不良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優化學生間的人際關心,在組織學生進行適量和適度的競爭同時,必須強調、強化與之互補的「合作」。合作有助於學生發展良好的個性,增強群體凝聚力,形成和諧的教育氣氛。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縮短與後進生的心理距離
萬 焱
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自然要經常與後進生交往。但在交往的過程中後進生很容易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心理上總是存在一定的隔膜,這為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通常後進生給我們的印象是麻木,對學習毫無興趣,對成績持無所謂的態度。在這種表面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後進生的內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對後進生的心理特點剖析從宏觀上看,通常表現為: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進與習慣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與經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從微觀上看,由於每個人的氣質特點不同,其心理狀態又不盡相同。後進生復雜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防禦機制,要想讓後進生敞開心扉以便更好的了解他們,有效的轉化他們。
一、運用期望理論
轉化後進生的關鍵是要對後進生充滿信心和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後進生進行交往時,才會減少無意中傷害他們自尊心的幾率,讓師生的心靠得越來越近。教師的期望也是學生進步的一大因素,教師良好的期待會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對小學生作了一次所謂的學習潛力測驗。然後,隨機地在各個班抽取少數學生,故意告訴教師說,他們是班裡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並要求教師長期觀察,但不要告訴本人。8個月後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學進步快,並且在感情上顯得活潑開朗,求知慾旺盛,與老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原來,這一項心理學實驗所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他通過自己「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調動了教師獨特的深情,教師通過眼神、笑貌、嗓音,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使這些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期望的作用。所以,教師不應該放棄後進生,要充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要改變「朽木不可雕」的觀念,堅信「人是可以改變的」,牢固樹立後進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堅強信念,對他們滿懷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後進生接觸的過程中才會真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愛好、尊重和期待,他們就會很自然地產生肯定的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對教師的敵對心理,願意對老師講真心話,願意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育。也只有這樣,後進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教師接受到後進生良好的反饋後,他的「熱情期待」再次受到強化,無意或有意地又給這些學生以更大的關懷、更多的指導,產生良性循環。在這樣良好的心理氛圍里就能產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應,這是後進生發生轉變的重要環節。
二、利用身體言語溝通
人與人溝通的類型十分復雜,除了言語溝通,還有一種較重要的是身體言語溝通。身體言語語溝通是指非語詞性的身體信號,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身體姿勢與外表、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等。心理學家經過嚴格的觀察發現在人際溝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實現的。身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為身體語言所傳遞的的信息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是無法掩飾的。我們知道,表面上後進生可能對很多事都顯得滿不在乎,其實內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時教師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增強了後進生的自信心,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可能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因此在與後進生交往時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的表情和動作,因為這也是讓後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利用空間距離的縮短
空間位置結構與人際心理距離是聯系在一起的。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課堂上,教師站在台上,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大,形成一道無形的心理防線;辦公室里,老師坐著學生站著,師生間的不平等性明顯拉大。在與後進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與他們邊走邊談,也可以請他們坐下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到老師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的編排上,可以讓他們的座位盡量靠前。而不要總是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排在前面。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課桌排成圓形或半圓形,學生自由選擇座位,與教師圍坐在一起,讓後進生感到老師是在平等的對待他們。隨著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師生空間距離的縮短,心理距離也自然縮短了。
四、利用鼓勵
來自學業的失敗,使後進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別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學老師和家長面前總覺得低人一等,處處表現出自卑感。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一次在課上與學生談到如何提高學習興趣時,一位女學生不好意思的說:「不知為什麼,哪個老師表揚我,我就感覺特別愛上哪個老師的課,不知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教室里一下子沸騰了,同學們都深有感觸的說:對!就是這個樣子,我也是。看來表揚和鼓勵確實能夠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後進生來說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與一位學習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聊天時,當我問到他最近學的怎麼樣時,他一改以往的沉默不語,自豪的說:「語文老師說我比以前有進步了。」後來經了解因為他在聽寫字詞時,比以前有一點進步,語文老師及時鼓勵了他。這小小的鼓勵,對這位學生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教師的鼓勵之所以對後進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後進生很少能得到別人的肯定,更不用說是表揚和鼓勵了。因此,對後進生來講,老師的每一次鼓勵,每一個微笑,對他們的心靈都是一種安慰和激勵。教師在鼓勵後進生的同時不但縮短了教師和後進生的心理距離,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五、利用班級環境
影響學生成長的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對於教師來說最可以利用的也是最能利用好的便是班級。從物資環境來講,班級的每一個角落都應給人以美的感受,使學生從中得到教育和心靈的凈化。班級心理環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風,良好的班風能催人積極上進、團結,人際關系和諧。不難想像,在這樣的班級中,後進生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體中的的樂趣,與老師的關系自然也非常和諧。初中一年級的一位男同學對我說:「老師,我感到很沒意思,每天都是上學、放學、吃飯、睡覺,總是在機械的重復。」可想而知,在學校、在班級找不到一點快樂的學生,他就是再怎麼努力,成績也不會有很大提高。所以,創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對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如此,良好的班級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與老師和諧的人際關系,讓後進生在良好的集體氛圍中逐漸往好的方面發展,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便得心應手了。
後進生的轉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後進生在進步的過程中及易出現反復,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無論怎樣,只要教師與後進生的心靈相通,心理相近,並努力做到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以頑強的毅力、耐心細致的工作,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突破。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趙丹陽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也可以說它的整體優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實際上只有體(身體)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衛生組織對人的健康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沒軀體的殘缺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可見人的健康不僅指生理上,而且還應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這觀點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所接受。
但在中小學中,卻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據有關部門進行的心理調查表明,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用學生自己的話說,終日過著「單調而緊張」、「煩躁抑鬱」的生活。多達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來,中小學生由於病態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學校教育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許多矛盾,只有了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響。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境條件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和家長的條件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的家長對子女經常訓斥,使孩子對父母見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勵,使孩子有種「壓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雙親離異,嚴重摧殘了孩子的心靈。更有些「問題家庭」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對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校教育不當。由於種種原因,使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後進生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視課堂為牢獄,視學習為苦差事。而一些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是採用不當的方法,體罰、心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獨、自卑的心理。有些後進生,被教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社會影響。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學生沖擊甚大,隨著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深入,難免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於缺少辯別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時期,尤其從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中這一階段的年齡,正是學生的「過渡時期」,國外稱之為「危險年齡」。這時期青少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性成熟時期開始。由於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於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可惜對於這種悄悄來到的變化,青少年自身沒有思想准備,我們的一些家長老師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備,沒有主動及時地採取相應教育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過渡時期」、「危險年齡」,致使這時期成為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有的專家通過個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產生於中小學時期。小學生心理疾病多與家長有關,中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於教師。這應當引起家長和老師足夠的重視。
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總體規劃,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據調查,目前上中小學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據《中國青年報》5月17日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他們不了解如何更科學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使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准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規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總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
三、在中小學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准,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大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的心理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盡快培養和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開設心理咨詢電話熱線。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指導等並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提高學生思想修養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展。各校都應把它列入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淺談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及矯正
韓晶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少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小學生的懶惰表現尤為突出。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而懶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門,打不開它,提高素質、能力又何從談起?因此我就小學生懶惰心理的表現,成因及矯正方法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 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面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學生在完成當天作業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點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學後,又有了新的任務,這樣明日復明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懶惰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老師們經常會發現,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人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裡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只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
2、行動方面的懶惰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懶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例如:在我校的養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場或教學樓內看到雜物要主動撿起」的要求,而許多同學由於懶惰,即使是彎彎腰這樣的動作也懶得去做。學校每周末的大掃除,總有個別行為懶惰的同學溜邊或幹活時拈輕怕重,其懶惰程度可見一斑。
二、懶惰心理的成因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呢?
l、依賴性強。
如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麼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進心
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奏,常抱著「應付」的態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度。而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例如:在我校每屆兒童畫展中,要求班級中的每位同學創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內展出。就有個別同學放鬆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級有這么多幅作品,也不缺我這一幅,應付過去就得了,於是懶得精心構思,懶得用心著色,草草完成了事。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是產生懶惰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3、家庭關系的影響
從客觀上說,家長的過分溺愛,也是造成學生懶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只會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身教重於言教」,這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生。
三、矯正懶惰習慣的方法
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在充滿困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懶惰的人習慣於等、靠、要,從來不想去求知、發明、拼搏、創造,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朝著預定目標孜孜以求,才會達到光輝的項點,為此要努力克服懶惰的習慣。
l、要養成每天清早按時起床和外出鍛煉的習慣,改掉戀床不起的惡習。
2、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在家裡主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打掃衛生、洗臉、洗自己的衣物。在學校認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別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各種勞動、遠足活動,從而鍛煉意志,磨練耐力。
3、制定學習計劃。所有各科作業都嚴格按老師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逐步養成不完成作業不睡覺的習慣,改掉「明日復明舊」的思想。
4、尋找榜樣。找一個學習勤奮,做事勤勞的同學做為自己的榜樣,並請這位同學多幫助和監督自己。
5、又進步了,天天堅持檢查自己行為,如果當天沒有懶惰現象發少,就在當天的日記本上貼一面小紅旗,表明進步了。只要堅持一至兩個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6、厭惡療法。做一個小丑娃放在寫字台上,每當發覺自己有懶惰的心理或行為時,就在小丑娃的臉上畫一筆,或塗些顏料,久而久之.再看或丑娃醜陋的樣子,就會提醒自己改掉懶惰的習慣。
總之,懶惰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戰勝懶惰,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地前進。
G.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學生正常健康發展的需要,青少年時期是內建立正確人生容觀、價值觀,建立健康意識和性意識的關鍵時期,注重這一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當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健康的狀態下,他才能接受社會的各種要求和道德規范,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品德。
須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預防與消除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滋生,促進小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陷入心理不平衡狀態的學生恢復到正常狀態,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活和發展。
(7)中學開展心理輔導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情緒調節、情感體驗,是心靈的溝通、理念的認同,而不是乾巴巴的說教。當前,有一種傾向值得我們注意,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著成人化、課程化、知識化的趨勢。
有些學校採用簡單生硬的說教,生搬硬套心理學概念,心理教育課以傳授心理學知識為主。有的還不恰當地、無足夠科學根據地按學科知識體系的方法,規定不同年級每個學期的訓練目標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