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怎麼進行心理輔導
Ⅰ 如何對備考的高中生進行心理疏導
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我們要及時了解情況並引起重視,不要以為小問題就忽略,消極的心理問題如果持續下去會對學生的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作為老師,我會弄清原因,引導這名學生正確對待自己所面對的問題。
Ⅱ 家長怎樣做高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細心觀察勤溝通
學生家長平時應多關注、了解最新的高考形勢,並向有關學校和相關部門咨詢中考政策信息,與孩子交流探討。晚上要盡量早回家,抽出時間多陪孩子,細心留意孩子的舉止變化。家長其實不必過於焦慮、緊張,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情緒也常常有所波動,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不要打罵多鼓勵
孩子上了高中,家長要學會當好孩子的心理老師。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在高中階段,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喪失信心,家長需適時給孩子鼓勵,和孩子交流。與孩子溝通時,家長的態度要溫和真誠,千萬不要居高臨下,用責備、質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更不能採取打罵的粗暴方式。家長可以嘗試各種做法,讓孩子卸掉「心理壓力」這個大包袱,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考試。
Ⅲ 如何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教內育目的,確定教育對容象。這就要求做好前期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工作,了解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那些,具體制定計劃。
2、需有主題,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可以分年級進行。
3、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4、教育內容選取要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最好選用發生在本校或周圍的案例。
5、最好有比較專業的心理學老師或專家指導和參與。
6、要採用個例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個例有心理輔導老師制定計劃輔導,普遍教育課利用學校組織的,升旗活動,黑板報,學生手抄報,或者舉行演講賽等形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Ⅳ 高中學生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
一、長短結合,以長期為主
長短結合,是指長期不懈的工作與短期突擊相結合,以前者為主。嚴格地說,高三學生的心理工作不只是後期的事,應該從高三接班時就予以重視。這是大家的共識,大多班主任也都能夠把它落實到行動上去。教科室徐公佺和高三(2)班主任鮑龍、高三(19)班班主任朱亞新,在實踐中注重建立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他們不是企圖一蹴而就,而是強調功在平時,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滲透,潛移之而默化之。他們通過講故事,打比方,立榜樣等方法,注重整體的心理減壓,營造緊張而不失寬松的學習氛圍。用寬松的大環境對個人的小心理進行積極影響,該下課就下課,該活動則活動。練習考試失敗了,多從正面看問題,多引導學生向好的方面想。久而久之,同學們也就達到了一種自然放鬆的狀態。當然,短期的問題還得集中解決。比如高三(2)班周智斌、湯小飛、周晶晶、紀學贇等同學,共同的問題是心理上有一種麻木感,特別是周智斌,竟然影響到生理上的光感,老覺得燈光線太暗,經共同分析表明,這實際上是缺少與同學的溝通所致。鮑老師一方面讓該生主動找人說話,一方面就讓其他同學接近周智斌。加之班主任的反復談話,情況大有好轉。朱亞新班上的李雙雙,歷史特差,失去信心。朱老師三天兩頭幫她進行心理分析和知識輔導,讓她每天做一條材料題,替他面批,不斷鼓勵她,進步很大。這次二模竟然考了120多分,進入班級前20名。
二、心理撫慰和技術指導並重
心理有了問題,就得開導撫慰,但有時候光是情緒撫慰,不幫助學生解決技術問題效果也不怎麼樣。高三(7)班有個叫陳思的學生,好勝心太強,導致一遇考試就緊張,自己都把握不了。他經常是一次完整的考試,考到中途——也就是老了一兩門學科就請假不考了。班主任王洪發現了苗頭,就問他是什麼原因。他說覺得難不敢考了。這是典型的畏考。王洪老師一方面進行積極引導和情緒撫慰,對他說,你難,別人也難,你試著堅持老完所有學科,我保證你肯定考不到40名之後去,考差了,不要你負責。另一方面幫助他分析試卷為什麼要有難題,以及哪些是貌難實不難的題目,以及考試時碰到難題時在技術上應如何應對。一次,陳思同學堅持考完後,名次在班上排32名。王老師又及時鼓勵他勇敢再嘗試,現在心理正常了,一般能考在班級20名左右,最好的能到十幾名。高三(13)班何慧琳,一般排班級前五名,倪瑩瑩平時也是名列班級前茅的,可是她們都有考試緊張心理,生怕自己考不好,考試時手發抖,一模考試,何慧琳掉到第23名,倪瑩瑩掉到第26名。班主任高以田老師,分別進行家訪,幫助她們分析原因,思考對策。主要是心理減壓,並在二模前輔以技術指導:乾脆聽憑手抖,有意注意它,過一會兒自然就不抖了。果然有效,這次二模考試,何慧琳考進了全市政史組合的前一百名,倪瑩瑩也上升到班級第六名。該班還有一位叫秦志雲的同學,平時班級排前十幾名,也是考試緊張,一模掉了下去,經過心理疏導和技術輔導,這次二模上升到班級第二名。
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
心理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的失誤或家庭特殊情況有關,而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不容易發現。的確,有時候發現一個學生的病症比解決問題更難,高三(11)班有個男生孫鑫沛,高一高二成績較好,進高三時排班級十名左右,高二結束後的暑假中談起了戀愛,高三下降到四十幾名,自己也著急,大聲叫喚:我考不取了,我考不取了!個別談話中,才知道此情。於是,班主任崔正華找了家長,了解情況,分析原因。溝通後,家校結合教育,作心理疏導。談話後,考試成績明顯上升,考一次升一次,一模考了班級第六,二模雖然降到第十二名,但基本在正常升降范圍內。崔老師班上還有個顧贇龍,單親家庭,10歲時父親出海打魚身亡,連屍體也未找到,媽媽改嫁了,他只好跟爺爺奶奶過。一次考得不好,就出走,蘇州有個親戚讓他住。崔老師問他,他說覺得對不起家庭才出走的,還有,家長接待日,顧贇龍的媽媽不來看望他,他有意見,出走是想找娘娘替他找工作。崔老師就肯定他還是想學的,再強調想學就得負起責任,幫助他跟媽媽聯系,他媽媽也有難處,改嫁的那家經濟不好,媽媽不是不要孩子,而是現在的丈夫肯。班主任做工作,讓他為媽媽著想,媽媽活得確實不容易。上不上學,利弊在己。顧贇龍終於想通了,學習成績也就上升了。高三(3)班的王麗,進高三時正常排班級四五十名,家庭不關心,父親喝酒,家長會上總是睡覺,一直睡到會議結束。班主任潘佩就聯系王麗的母親,王麗對父親也有意見,他們家裡就開家庭會議,父親認識到自己的失職,有所改變,果然,從上學期期末開始,王麗的成績明顯上升,現在能排班級前十名了,二模是第九名。
Ⅳ 高三如何進行心理輔導
高中學生是青年中的一個重要群體,當今部分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的還帶有普遍性和感染性.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的過程中,依據高中學生的特點,遵循示範性、活動性、合力性等原則,採用自我調節法、談話交流法、情境教育法等手段進行了初步探索。
高中生是青年中的一個重要群體。在生理和心理上他們漸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他們在智力、體力、道德意識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朝氣蓬勃。富有創造激情;他們渴望獨立,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是初升的太陽,是明天的棟梁。同時他們又正處於一個知識不斷更新、科技飛速進步、經濟迅猛發展、人才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之中,這些無疑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學校的教育職責不僅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學習素質和身體素質,還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而心理素質又是各種素質充分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整體素質的內部依據,是基礎。因此,以提高心理素質為直接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正成為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迫於社會、家庭的環境與同學間競爭的多重壓力,學生在進校後往往也會給自己制定一些較高的目標,再加上我們學校教育中往往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心裡的疏導。由於家庭與社會的願望,加上沉重的學業負擔,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些學生就產生了心理障礙和心理異常現象。
多年的學生工作使我們發現,有些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著相當的問題,有的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感染性。如有的學生性格孤僻無法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脆弱多疑,有的性格倔強,易沖動,攻擊性強,有的逆反報復心重,有的唯我利己,有的虛榮心極強,有的一遇考試就焦慮不安,有的心理承受力極差,更有的動輒出走,甚至厭世輕生等等。這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思想提高、學習進步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且常常影響到他人,使周圍的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影響到整個班級。
怎樣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如何開拓學生的潛能,如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後來者,學習借鑒他人的手段和方法上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時,充分注意利用高中生多數時間是在校集中學習這一特點,充分發揮這一群體和集中性優勢,遵循示範性、活動性、引導性、合力性等原則。我們在教育與疏導工作中充分注意營創團結、民主、友好、文明的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共同的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與疏導。
( 一)示範性原則。「學高為師,自正為范」。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除家長外的成年人,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是楷模,是榜樣。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方式、教學態度、興趣愛好、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給學生帶來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以身作則,模範表率,我們教師不僅要傳授好知識,而且要重視學生的內在人格和心理的進步,做好學生的導航員,盡量減少學校教育的消極影響。
( 二)活動性原則。高中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朝氣蓬勃,充滿了活力。我們學校從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著想,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廣泛地開展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學生 ,在活動中教育學生,在活動中陶冶學生 。而學生在課業的重負下,他們也渴盼有更多的機會錘煉與體現自我,松馳神經。我們就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與各種活動有機結合,在學生的活動興趣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心理疏導之目的。
(三)引導性原則。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正走向成熟,走向獨立,我們在教育與疏導時注意多從下面激勵、鞭策、正確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尊重學生、幫助學生、鼓勵學生,樹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並注意教育與疏導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以便教育與疏導獲得最佳效果。
( 四)合力性原則。這里主要是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應注意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等幾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統一,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使心理疏導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其次 ,我們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輔導的計劃,培訓了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設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室,設置了知心話信箱,安排了學生心理測試,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開設了心理健康指導課和講座,建立家長聯絡小組。
我們對學生心理咨詢輔導主要採取了以下幾中方法:
一、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心理自我調節技巧。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指導課,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利用校廣播站和黑板報、櫥窗等宣傳工具,向學生介紹心理自我疏導常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調節技巧,組織學生開展互助式心理疏導,讓學生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啟發、互相鼓勵、互相疏導。取得了自我調節,平衡心理的較好效果。
二、談話交流法、這也是我們在心理疏導中較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各異,表現出的心理問題也就千差萬別,要解決這樣一些復雜多樣的具體特殊的心理問題就必須通過個別的談心與疏導,讓其不良情緒得以渲泄,減輕心理負荷,然後再針對具體情況採取漸進式談話、置換式談話、內省式談話等方法,有意識、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素質。談話法即可以面對面地談心,交換意見,也可以以書信的形式進行心靈的溝通。亦可用電話等工具達到目的。
三、情境教育法。在教學上我們講「寓教於樂」,在心理疏導上,我們也充分利用學校教育的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寓疏導於活動之中,通過有意識的場景設置,讓學生置身於豐富的活動之中,獲得切實感受,通過有目的的引導,使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每一門學科,每一項活動中之中。為此,學校對課時結構進行了調整,開設了一系列的活動課,如寫作興趣小組、美術繪畫班、藝術、生物興趣小組和各科及體育活動小組。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還配合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文體活動,如師生球類友誼賽、拔河比賽、演講比賽、愛國歌曲卡拉OK賽、書畫大賽、藝術節、社會調查活動、心理劇表演等等。為心理疏導創設情境,對學生心理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由於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進行心理咨詢輔導時不是刻意按某種模式來進行,而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靈活機動,各方面協調配合,關心支持,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使我們學校能培養出更多的高層次、高素質、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Ⅵ 怎樣科學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
做心理輔導的話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巧,不要盲目的給別人做哦,感興趣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心理咨詢師的知識呢
Ⅶ 如何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提要:當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使得人們的精神負擔也更為沉重,心理健康也就成了現代健康觀念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本文就如何加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一些探討和分析。如何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發育特點,在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怎樣加強自我調控,提高適應能力;怎樣利用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素質。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質 自我調適 心理咨詢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的說,它包括兩層涵義:其一是無心理疾病;其二能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順應環境並有效的、富有建設性的發展和完善個人生活。高中生活緊張而富有挑戰,具有健康的心理,對於提高高中生的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保障高中正常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一兩次的考試失敗就變的一蹶不振,喪失信心,更有甚者,因家長或老師的一句批評就離家出走,甚至走上輕生之路,這種種現象提醒我們,一定要在高中階段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每位學生的高中生活都充滿陽光。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生特有的年齡、生理特徵,使他們成為了一個心理多變的特定群體。由於學校教育的特殊性,又使他們的心理變化特徵有別於社會上的同齡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教育中,應試教育仍佔有很大的市場,雖幾經改革,幾番創新,但最終選拔人才的標准仍然是成績。每年的高考,都演繹著同樣劇幕,「幾家歡樂幾家愁」。唯分數,唯智力的嚴重後果是使學生畸形發展,加上學生年齡還小,成長經歷單一,缺乏艱難的磨煉,對升學就業的擔憂等,至使其心理素質明顯發育不良。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表現出令人擔憂的現象。高中生正處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適應期,在其生理成熟起步先行的情況下,情緒波動應屬正常現象,也是與外界磨合時必須付出的代價,在這個可塑性極強的階段,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心理衛生的教育,心理品質與能力的培養及心理問題的輔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心理健康的一項科學性的系統工程。素質的好壞體現在心理狀態的正常與否,個性心理品質的優劣方面,外現於行為習慣及社會適應狀況。心理健康教育與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到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學生的整體素質則直接關繫到其個人在考場上的正常發揮,也關繫到以後其社會交際活動的展開。個人的身心健康與否,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命運。因此,從面向未來,關心下一代的角度出發,關注高中生產生的一些個性心理障礙,著手解決其個人的心理問題,因勢利導,使其沿著健康方向發展,是完全必要的,也勢在必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理順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系。當前處在變革期的學生德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過於簡單化把學生問題全部歸咎於學校德育不力,用懲罰、強制教育、訓導、思想灌輸等解決學生成長中出現的一切問題,不僅有失偏頗,也徒然加重學校德育的負荷。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服務於學生,應相輔相成,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滲透,但又各有側重,不能互相代替。學生德育強調的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而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使其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為品德和才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要搞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首先是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學生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為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創造和提供必要的條件。其次,從教育的形式上,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任務、運作方式、財力物力的提供,輔導人員專業素質和編制等做出明確的規定,從而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並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是現代健康觀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他可以用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用堅定而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與失敗;他會在任何順境中一路領先,也會在任何逆境中奮勇崛起,取得事業的成功。當代高中生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挑戰。要想發展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良好的能力結構,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高中生正處於青春發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顯著變化和心理上的急劇發展給他們帶來許多新的問題。隨著高考體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資格的放寬,競爭日趨激烈。高中生普遍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沉重的課業負擔;加之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識不強。如果這一階段缺乏引導,很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1、加強自我調控,提高適應能力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標准之一。一個適應能力強的人,能和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對周圍環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觀的認識,能較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人際環境和心理環境,樂於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不幸。為提高學生的自我調適和社會適應能力,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接受環境、順應環境,針對環境的變化對自身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積極的心態適應環境。同時學會在生活中不斷反省自己,認識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方式,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與初中相比,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學習方面,知識密度大、知識難度加深,課程進度快。要想盡快適應高中生活,就要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適應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學由於住宿要開始新的集體生活,和同學之間的接觸和交流更密切。第一次遠離父母,還要學會獨立處理很多事情。另外,考入九中的學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學習的佼佼者,在工作上都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現在大家都集中到一起,可謂人才濟濟。所有這些都要求學生重新認識自己,調適自我,給自己定位。所以,我們要從高一新生入學開始,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心理保健的重點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教會他們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加強對學習心理和學習規律的科學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考試分數和名次的變化,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生活,指導學生擺脫由於不適應而造成的學習上的困境,順利完成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隨著高中生心理生理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獨立性、自主性逐漸提高,心理閉鎖性特徵更明顯,這就需要家長、老師給予及時正確地引導。所以在高一階段我們教師要重點針對這一階段學生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教育。在繼續加強學習心理調節指導的同時,側重良好人際關系的引導,加強心理訓練,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學會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問題,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種困難與挫折。這樣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才會漸漸地被調動起來,學習主動性才會提高,同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融洽。2、開展心理咨詢,注重個別輔導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教師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正如《學會生存》一書中所說:「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學生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更需要心理的關愛和情感的交融。通過探索與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和學生接觸的最多,時間最長,最有利於做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班主任要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來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和調整心理狀態,培養學生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和開朗堅強的性格,以及廣泛的學習興趣,探究和創新精神,不怕挫折敢於競爭的優良品質,為他們將來的成才與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心理咨詢過程中,班主任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理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雙方達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學生的精神壓力,達到心理轉化的效果。我們就應幫助孩子們克服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他們能適應社會生活,處理好人際關系,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3、加強集體訓練和集體心理輔導素質教育要求促使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保護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集體心理輔導和班級講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措施。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能力的增長,都會受到積極、健康環境的熏陶和影響。因此精心創設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班級文化環境,營造育人氛圍,使優美的班級環境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結合班主任工作,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訓練,包括學習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調控能力、應試能力、理想教育等。這種以班級為單位的心理訓練活動,很好地彌補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要。把教育工作心理化,使每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都能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特長,樹立自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動機的「內驅力」,提高了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採取多種方式和手段激勵學生進取。通過座談,了解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要求和問題;通過調查測試,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然後講心理知識、並與學生共同對心理問題進行剖析交流,以聯系實際對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奮發向上,接受挑戰,培養心理耐挫能力。三、結語我堅信,屬於他們的不僅僅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更寶貴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因為未來是屬於那些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道德修養,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的人!總之,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教育引導的方式疏導學生的不健康的意識和想法,使每一位高中生都得到關懷和幫助,使他們的高中生活緊張、豐富而沒有遺憾。 參考資料:1、《心理學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普通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3、《心理咨詢師對你說》 葉斌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4、《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錢銘怡 北京大學出版社5、《心理學和生活》人民郵電出版社
Ⅷ 高中生如何進行心理教育和疏導
高中最主要的心理問題就抄是壓力太大,主要來自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學業的百舸爭流,同學相處上的情感冷暖等!最關鍵的一定就是要有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自己,不能什麼事情都跟著別人去干,要有自己的目標,要有自己去追尋目標的方法,關鍵要將自己獨立出來,這時你會感覺你很輕松啊!祝你好運啊!
Ⅸ 班主任怎樣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對象和目的
我們要認識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體學生都要接受的教育。有教師認為找個別學生談話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了。當然,有個別學生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得到更多的或者是特別的教育和幫助,這是必須的。其實,每個高中學生在成長中都必然會遇上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比如:選擇、調整、挑戰等,包括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同樣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有時候恰恰相反,正是這些學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往往會因為這些學生成績好而忽略了心理不健康發展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學生長時間被教師寵愛、表揚,心理承受能力已變脆弱,稍有不順就會發脾氣。甚至有的會走極端,打擊報復心理強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是選擇逃避,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整,面對失敗和挫折可能會誤入歧途,比如大學校園內時常報道的自殺事件。這些或許都是教師給那些所謂「好學生」留下的禍根。
二、班主任開展心理教育應該注意班級輔導的特點及形式
要認識到給班級心理輔導應該是學生進行自我調整和探索的過程,我們的目的在於解決個體實際的具體問題,應該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讓他們認識自我,學會自我調整,然後完善自我,因此,應該讓學生去體驗和感悟。
班主任要全班學生去體驗和感悟,這就涉及班主任要科學地選好心理活動課的主題和定好目標,這個主題和目標應該是依據學生心理不同時期的需求而定的,內容要容易被學生接受,並有可能形成班級的共識。
那麼,心理輔導課的內容到底有哪些呢?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學習心理輔導,如在學習過程中的科學做法,智力潛能的激發,學習困難的心理疏導,考試心理的輔導等。第二,人格方面的輔導,如情緒控制、調整,意志鍛煉,性格完善,行為的修煉,與人溝通和交往能力的培養等。第三,青春期心理輔導,如早戀心理,青春期生理、心理衛生教育。第四,學生進入高中,急需要升學心理的輔導。這四個方面在高中三年裡是我們班主任必須要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其實這些內容在什麼時候講授,要看具體的情況,甚至有些內容需要我們多次開展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內容確定以後,我們班主任就要確定開展的形式了,常常使用的方法有:游戲、角色扮演、講座等。但筆者認為:內容決定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採用游戲,而有些卻不大適合。比如我們要進行的主題內容是學習心理輔導,要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體驗和感悟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使用游戲法也是不可取的。但不管使用的是什麼形式,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不應該呆板地說教和強硬地灌輸。
三、開展心理教育活動課的原則
首先,目標是個體。盡管我們開展的形式是集體課,但設計的根本應該是個體。心理輔導課不同於其他課程,它主要解決的不是知與不知的矛盾,而是引發學生自己已有的經歷、感受上升到感悟的過程。心理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人的感受和體驗主要產生於人的活動。這就決定了班主任所准備的內容,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所選擇的事例、安排的活動都是學生所關心和熟悉的,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重視。如在《如何把握自己》的設計中,主要選了幾個環節:先讓學生評論對我們本校同學的看法;再觀看電影《男孩不壞》的一些片段談體會,這樣,學生容易感興趣和引發感受,形成良好的輔導教育效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民主的。只有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得到承認,才可能敞開內心世界之門,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意見可能不正確,教師應該尊重其人格,做一個忠實的聽眾,然後從理解的角度去引導他們,使其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
最後,心理教育還應該是多樣性的。輔導中許多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開放的、多樣化的,並非是唯一的。只要在不喪失原則的情況下,應鼓勵、引導學生表述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另外,教學中的具體形式和方法,也應該是多樣的、富於變化的。
應該說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課程安排上是新鮮的,但很多的班主任和教師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都參與了。當前我們更應該去研究、去實踐,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感悟。
Ⅹ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對中學生心理輔導的12種方法
一、聆聽法
聆聽法是指咨詢者認真、耐心地傾聽來訪者訴說的技巧,包括耳聞與目睹。耳聞即用耳聽,目睹即觀察來訪者的體態語言,從而聽出來訪者的心聲。咨詢者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主要是聽,而不是說;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不是師生關系,而是朋友關系。咨詢者對來訪者要平等相處,熱情接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會聽。交談時咨詢者與來訪者需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一種心理距離,這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聽來訪者講話時,咨詢者既不能一直盯著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聽的過程中,咨詢者要不時有簡短的鼓勵對方講下去的反應,如"嗯","是這樣嗎?"等等,表示自己是在關注他的講話。在聽對方的講話時,咨詢者自己的情感和體態語言也要與對方相適應。如對方高興,咨詢者要表示喜悅;對方悲傷,咨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聽時,咨詢者的身體要微微前傾,並不時適當地點頭。總之,聆聽法的關鍵是用心去聽。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來理解和分擔來訪者的各種精神負荷。如一個來訪者談到自己在班裡當眾受辱一事時說:"我當時氣極了,真想拿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詢者則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這件事對你的傷害太大了?"
三、認知法
認知法又稱ABCDE理論,它是指發生了事件A,由於有B的想法,便產生了心理障礙的後果C。如果通過心理咨詢,將B的想法改為為D(新的想法),就會有E這個新的後果,C這個心理障礙就消除了。這種改變認知結構的方法,就是認知法。這個方法也可以稱為"說明開導"法,接近於日常的個別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個人的一種奮斗目標慘遭失敗,心理上受到了嚴重傷害,如能將其奮斗目標加以轉移,從而改變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屢遭失敗而作《春秋》,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張海迪高位截癱而刻苦自學等等。如來訪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詢者就可移置其奮斗目標,可以建議其去考中專、職校或從業,若一定想上大學,不如考電視大學、職工大學,不是照樣可以進大學,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學呢?
五、暗示法
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人們可以通過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為它而無病生起病來。這就是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暗示法指咨詢者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行為,讓來訪者接受積極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對增強自信心,克服考試焦慮、比賽怯場、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關鍵是來訪者要相信這種暗示,否則收效甚微。
六、松馳法
松馳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從頭到腳逐步放鬆的方法,順序為幾句語言表達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靜;②我的右(左)手或腳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腳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穩、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輕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額涼絲絲的很舒服。這個公式最早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以後各國心理學家根據這個公式,編制了放鬆訓練的指導和暗示語,製成錄音帶讓來訪者進行松馳。一般一次20分鍾左右,一個療程為10天。經過訓練後,來訪者掌握了這套松馳技術,會迅速使自己的肌肉鬆馳下來,血壓會降低,心率會放慢。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鬆。冥想就是讓來訪者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經過,越具體形象越好。運用松馳法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放鬆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平穩,入靜。此法對因緊張而引起的各種焦慮以及恐慌,尤為有效,還可改善人的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這個方法通常與系統脫敏法結合起來使用。
七、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是指有步驟地、由弱到強地逐步適應某種引起過敏反應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試焦慮,可將引起學生過敏刺激的過程,分解成若干階段;①考試當天走出家門;②離學校還有100米;③離校還有50米;④離校還有10米;⑤跨進校門;⑥進入走廊;⑦走進教室;⑧入座;⑨考試鈴響;⑩拿到試卷。依次做好10張卡片,編好號。系統脫敏時,先拿出第一張卡(考試當天走出家門),想像當時的情景,心理有些緊張,就接著做松馳練習,放鬆全身肌肉。放鬆後,再拿起這張卡片,如再緊張,再進行放鬆,直到不緊張了,才做下面一張卡片,依次類推。直到10張卡片都做完了,考試焦慮也就消除了。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張卡片,不可心急。做後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像考試的情境時不於緊張為止。
八、厭惡法
厭惡法是使外界刺激與來訪者的變態行為之間,建立起密切的條件反射,這主要用於治療那種有社會危害性的心理障礙,如性變態。咨詢者可指導來訪者,當自己一有"壞"念頭時,就用像皮筋彈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壞"念頭與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條件反射:一有"壞"念頭,就感到手痛,以此來戒除惡習。這種方法,一定要在來訪者本人有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的迫切願望時,才能進行。
九、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將沉鬱在人體內的種種不愉快感受,如悲傷的情緒等排出體外的心理過程。疏泄法有以下幾種:一是讓其痛哭一場。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哭不僅可以減輕心理的悲痛情緒,還有利於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傷器不起來,可建議他看悲傷的小說或影視節目,幫助他把眼淚排泄出來。二是向知心好友訴說自己的煩惱或悲痛。第三,可向報刊或自己信任的有關機構寫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詢室也是一種很好的疏泄場所。
十、領悟法
領悟法又稱認知領悟療法,是中國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鍾友彬等創立。鍾友彬認為,成年人產生神經症的根源不在現在,而在於幼年時無意識的創傷體驗,如父母離異、缺少母愛、各種軀體病痛和災難、體罰、嚴重的情緒刺激、劇烈的驚嚇等,由此產生的焦慮為初級焦慮。成年人處在困境中或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而產生的焦慮,為次級焦慮。次級焦慮經過心理機制的加工被變成種種神經性的症狀,但當事人本身並未意識到。所謂領悟,就是通過當事人對病因的回憶和咨詢者的解釋,使當事人醒悟到發病的根源,從而治好他的心病。
十一、激勵法
激勵法是指激發一個追求某些既定目標的願意程度的技術,包括激發動機、鼓勵行為、形成動力等因素。咨詢者要密切注意來訪者身上的閃光點,要肯定這個閃光點,鼓勵它燃燒起來,以挖掘來訪者的心理潛能。激勵要講究方法,它要求咨詢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明確的目標、誠懇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激發對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喚起被激勵者的成功經驗和對成功的向入,並創造條件讓其成功。
十二、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類為創造成功的人生,調整不健康的心理防禦機制的措施和技術,其目的是建立新的適合自己健康發展的心理機制。